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基础知识
实验动物学基础知识

实验动物学基础知识一、实验动物1、定义:实验动物指由人工培育,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监控,用于生命科学研究、药品与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以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动物。
实验动物追溯其祖先,可来源于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家畜、家禽)、警卫动物和观赏动物等,但却有别于这类动物。
2、实验动物一般具有以下三大特点:(1)遗传学要求。
必须是人工培育,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的动物。
即实验动物应是遗传限定,且经人工培育的动物。
依其遗传纯合程度,可把实验动物划分为近交系突变系\系统杂交动物和封闭群动物四大类群。
(2) 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监控要求。
我国将对其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控制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即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后者包括悉生动物。
SPF和GF动物不仅人工监控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而且是经剖腹产净化获得的。
国际上是把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分成普通动物,SPF动物和无菌动物(悉生动物)三个等级。
(3)应用要求。
实验动物主要是应用于科学实验。
有学者称之为“活的分析天平”如同理化实验,需要精密仪器和高纯度试剂一样。
生命科学研究及其相关的试验,要求实验动物对试验因素敏感性强,反应高度一致,使试验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精确性、可比性、可重复性和科学性。
未经驯化的野生动物,有时也用于实验,但由于遗传背景不清楚,健康状况不稳定,因而对试验物反应缺乏一致性,实验结果可信度和重复性都很差,而不被国际学术界所承认。
如家畜、家禽等经济动物,由于它们对某些实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实验操作也方便,亦会作为实验之用。
如果按照实验动物的质量要求,加以培育和严格的监控,是可以把它们开发成为很好的实验动物。
二、.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实验动物环境可分为:外环境内环境1、外环境是指实验动物设施或动物实验设施以外的周边环境。
如气候或其他自然因素、邻近的民居或厂矿单位、交通和水电资源等。
2、内环境指实验动物设施或动物实验设施内部的环境。
实验动物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动物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动物学是一个涉及广泛的科学领域,包括模式动物、动物保护、生物学实验等内容,主要是在研究有关生物体(例如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功能和影响的实验研究。
它强调实验室的设计和管理,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动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一、模式动物:以某种特定的动物作为实验的模型,用来研究另一种物种的行为和生物学特性,如小鼠、大鼠、家兔、无尾熊等。
二、动物扩增:利用遗传学和转基因技术,改变动物的基因组,以达到某些特定的研究目标,如研究基因功能、研究新药等。
三、动物保护:确保在实验中所有动物不受到不必要的痛苦和痛苦,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良好的环境。
四、生物学实验:利用实验动物,进行医学、药理、食品等方面的实验,以研究不同疾病、药物、食品的作用机制等。
五、动物繁殖:家兔、小鼠等实验动物的繁殖,以为实验提供足够的动物样本。
实验动物学的研究内容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影响,为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动物科学知识点

动物科学知识点
动物科学是研究动物生理、行为、遗传、分类、发育和分布等方面
的学科,涉及广泛,内容丰富。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些动物科学的基础
知识点。
一、动物分类
动物根据其生物特征和分类学特点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两大类。
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蜘蛛、软体动物等,而脊椎动物则包
括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
二、动物呼吸
动物的呼吸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肺呼吸、皮肤呼吸、鳃呼吸等。
哺乳动物通过肺呼吸获取氧气,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鱼类则通过鳃
呼吸吸取水中溶解的氧气。
三、动物生殖
动物生殖方式也多样,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指通
过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后代,而无性生殖则是通过分裂、孢子等方式繁殖。
四、动物消化
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用于消
化食物并吸收营养。
不同动物根据其食性和生活习性有不同的消化方式。
五、动物行为
动物行为研究是动物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觅食行为、求
偶行为、育儿行为等。
动物的行为受到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六、动物保护
动物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涉及野生动物保护、动物福利、
动物实验伦理等方面。
人类应该尊重动物生命,保护动物栖息地,倡
导与动物和谐共处。
以上就是关于动物科学的基础知识点介绍,希望对大家对动物的了
解有所帮助。
让我们一起关爱动物,保护自然,构建美好的生态环境。
谢谢阅读!。
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

普通动物一般仅供教学和一般性实验用,不适用于研 究性实验及药物安全评价等。根据一些地区或行业的 规划,普通级动物(大、小鼠)应该是在近几年中逐步被 淘汰的实验动物。
普通动物是微生物控制级别最低的动物,但不是对微生 物不加控制。
(二)清洁动物(clean animals, CL) 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 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的动物称为清洁 动物。 即指在普通统动物的基础上,进一步排除体内 寄生虫、支原体、鼠肝炎病毒、巴氏杆菌、仙台 病毒等病原体的动物。 清洁动物是我国特有的介于普通动物和无特 定病原体动物之间的实验动物级别。
如肥胖症小鼠与人类有相似的肥胖症和糖尿病,肌萎 缩症小鼠与人类有相似的肌肉萎缩症。这些动物模型对 探讨人类的相关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常用的突变系动物:突变系动物种类很多,小鼠有 100多种, 大鼠有20多种, 如:
小鼠中常用的突变系有肌萎缩症小鼠(dy), 肥胖症小鼠 (od), 侏儒症小鼠(dw), 糖尿病小鼠(db), 无胸腺裸鼠 (nu), 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CID)等。
(三)突变系(mutant strain)
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上碱基发生变化而造成的 。保持有特殊突变基因的品系动物称为突变系动物 (mutant strain animals)。
突变系的培育 生物在长期繁殖过程中,子代突然发生变异, 其变异的遗传基因可以遗传下去,这种变化了的 能保持遗传基因特征的品系,称为突变系。 选择具有突变和有繁殖能力的个体进行交配, 使其子代近亲兄妹交配,经20代以上,即可育 成突变系动物。
SPF动物机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存在, 但可带有非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 物。SPF动物实际上是无传染病的健康动物, 但又不是绝对无菌动物。
动物实验基础知识系列

动物实验基础知识系列之一:剂量换算关于剂量换算的问题最近不少战友询问关于不同实验动物之间或者实验动物与人之间的剂量如何作“等效”换算的问题。
这个问题对学习药理的战友来讲,可能是非常熟悉了。
但对于非药理专业但又需做药理实验的战友来说,仍然是令人困扰的问题。
下面我们分以下几点来探讨这个问题。
第一、等效剂量系数折算法换算第二、体表面积法换算第三、系数折算法与体表面积法的比较第四、系数折算法的相对误差第五、小孩与成人的剂量换算第六、少常用实验动物剂量间的换算第七、不同给药途径间的剂量换算第八、LD50与药效学剂量间的换算下面我来简单说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在实验中估算一种药物或化合物的使用剂量的时候,差不多是来源于两条途径:一是查文献,参考别人使用的剂量。
有时有现成的,可直接用。
有时没有我们所用动物的剂量,但有其它实验动物的。
也有的是有临床用量的,但没有实验动物的。
这样,我们就得进行换算。
这是我们今天要谈的这种方法。
另一种方法就是根据自己或文献上有关急性毒性的数据来进行估算,以期采用合适的剂量。
一般参考数据是LD50。
至于该选择LD50的多少分之一来作为参考剂量,众说纷纭。
这个我们再另题讨论。
下面我来说一说用第一种方法进行如何换算。
目前我们大多数人用的方法,是参考徐叔云教授主编的《药理实验方法学》。
在其附录中有一个表,列出了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
这个表,几乎被药理专业的人们奉为经典,一直在科研中沿用。
表如下所示:请注意最后一行,这个就是我们通常用到的。
把人的临床剂量转换为实验动物的剂量。
试着换算一个。
如:人的临床剂量为X mg/kg ,换算成大鼠的剂量:大鼠的剂量=X mg/kg×70kg×0.018/200g=X mg/kg×70kg×0.018/0.2kg=6.3 X mg/kg. 这也就是说,按单位体重的剂量来算,大鼠的等效剂量相当于人的6.3倍。
动物科学知识点

动物科学知识点1. 动物分类学动物分类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动物的分类和系统发育关系。
根据不同的特征和形态,将动物分为不同的类群,如脊椎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等。
分类学的基本单位是物种,也就是具有独特形态、繁殖亲缘关系和生态适应的个体群体。
2. 动物行为学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的学科,旨在了解动物的生物学行为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动物行为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求偶、捕食、逃避、求生等。
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可以揭示动物行为的原因、机制和进化意义。
3. 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基础的学科。
它涉及到动物的生物化学、生理学、生殖生理学、神经生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动物如何消化食物,如何呼吸、循环和排泄废物,以及如何感知和适应环境等。
4. 动物遗传学动物遗传学是研究动物遗传变异和遗传机制的学科。
传代繁殖和基因变异是动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遗传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家畜、宠物和野生动物的遗传特性,为动物的选育和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5. 动物繁殖生理学动物繁殖生理学是研究动物繁殖机制和繁殖控制的学科。
它涉及动物的生殖器官结构、性腺发育、生殖细胞形成、受精、胚胎发育等方面的内容。
人类利用动物繁殖生理学的知识,进行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手段,促进家畜和宠物的繁殖。
6. 动物营养学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所需营养物质及其消化、吸收、利用和代谢的学科。
了解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管理,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营养学对于畜牧业、养殖业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7. 动物病理学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和机制的学科。
通过病理学的研究,可以了解疾病的病理变化、病因和诊断方法,为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8. 动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关注动物的栖息地、食物链、种群动态、种间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动物生态学的研究有助于保护和管理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实验动物学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实验动物学所包含的基本内容1.引言1.1 概述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动物在科学实验中的使用和应用的学科。
它涵盖了许多基础的内容,包括实验动物的选择、饲养与管理,以及实验动物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伦理与法律问题等。
在科学研究中,实验动物被广泛应用,用于了解人类身体机能、疾病发展机制以及评价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
而实验动物学的概述部分主要探讨了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实验动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实验动物的选择、饲养与管理、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探讨。
在实验动物的选择方面,研究人员需要考虑动物的遗传背景、生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等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同时,研究人员还需要合理饲养和管理实验动物,提供适宜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以保证实验动物的福利和实验的可行性。
在实验动物学的应用前景方面,实验动物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药物研发和毒理学评价等领域。
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各种实验和观察,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探索新药物的疗效,并评估潜在药物对人体的安全性。
然而,实验动物学的应用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伦理和法律问题。
研究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伦理规范和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确保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合理使用和保障其福利。
同时,也需要不断努力发展替代实验方法,减少对实验动物的使用。
综上所述,实验动物学作为一个学科领域,涵盖了实验动物的选择、饲养与管理,以及实验动物学的应用前景和伦理与法律问题等内容。
通过深入研究和推广实验动物学的合理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科学进步和促进人类福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整篇长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提供读者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
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会对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进行概述,简要介绍本文的主题和目的,并提供整个文章的结构框架。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实验动物的选择、饲养与管理等内容。
实验动物学知识点总结

实验动物学知识点总结实验动物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实验动物学:是研究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新兴学科。
3R代表的意思:减少(Reduction)选用恰当的高质量的实验动物进行动物实验,提高实验动物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
替代(Replacement)以低等生物,微生物或细胞,组织,器官甚至电子计算机模拟替代活动物实验。
优化(Refinement)主要指技术路线和手段的精细设计和选择,使动物实验有更好的结果,保证动物实验的可重复性。
第一1909年美国Jackson实验室第一任所长Little教授在研究小鼠毛色基因时首次采用近交方法,培育出DBA纯系小鼠,成为实验动物学发展史上第一个近交系动物。
1943年美国圣母大学Lobund实验室J.A.Reynier博士研制成功第一台金属隔离器,并培育出无菌大鼠。
1982年Palmiter等报道,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成功创造出的“超级小鼠”,即第一例转基因小鼠的问世,开辟了实验动物新篇章。
1955年天津医学院李漪教授培育出津白1低癌系白化小鼠,这是国内第一例近交系小鼠。
随后,津白2高癌系小鼠、615小鼠相继问世。
1980年,国家农业部邀请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比较医学系主任徐兆光教授到我国讲学,他在北京举办了第一个全国高级实验动物人才培训班,启动了我国实验动物科学现代化的进程。
1982年,国家科委在云南西双版纳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届实验动物工作会;1988年10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并由国家科技部以2号令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由国家立法管理实验动物的法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第二章实验动物:广义实验动物是泛指用于科学实验的各种动物,包括经过人们长期家养驯化,按科学要求定向培育的动物。
狭义的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和人工改造,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遗传,营养,环境实行控制,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动物基本知识与相关法规

实验动物基本知识与相关法规汇报人:2023-12-25•实验动物基础知识•实验动物的选择与饲养管理•实验动物相关法律法规与伦理规范目录•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规范•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与资质认证01实验动物基础知识指经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试验、检测及科学实验的动物。
根据遗传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环境条件和营养学等综合因素,实验动物可以分为普通级、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级和无菌级等不同等级。
实验动物的定义与分类实验动物的分类实验动物的定义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实验动物是研究生命现象、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如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等。
新药研发与安全性评价实验动物是新药研发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手段,通过在动物身上进行药物试验,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医学诊断与治疗实验动物可以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如疾病模型的建立、治疗方法的有效性验证等。
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应得到人道关怀和尊重,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提倡使用替代方法。
实验动物的福利涉及实验动物的科学研究应经过伦理审查,确保研究符合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
伦理审查实验动物的福利与伦理问题02实验动物的选择与饲养管理选择的实验动物应能适应实验环境,具有稳定的遗传背景和明确的表型特征。
适应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可重复性原则实验动物应能代表目标研究物种或人群,以便于将实验结果外推。
选择的实验动物应具有较高的繁殖率,以便于进行重复实验。
030201确保实验动物生活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维持其健康。
温度与湿度控制根据实验需求设置光照与黑暗周期,以模拟自然环境。
光照与黑暗周期保持饲养环境的空气质量良好,必要时采取空气过滤措施。
空气质量与洁净度饮水管理提供清洁的饮水,定期检测水质,防止水源污染。
饲料与饮水质量控制对饲料和饮水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无有害物质残留。
实验动物学知识大全

第二章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的环境 设施控制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环境及环境控制 的意义 一、实验动物环境 某种品系的实验动物,如免疫缺 陷动物对病原微生物抵抗能力很低, 在自然环境几乎不可能生存,而只能 在严格控制的人工环境中生存。这种 人工控制的,供实验动物繁殖、生长 的特定场所及有关条件,即围绕实验 动物的所有事物的总和,称实验动物 环境。而界定实验动物的生存空间、
件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 景目标纲要》,
提出了“实验动物、仪器、试剂、
文献信息”(AEIR)四大科研条 件的发展规划。1998年,国家科技 部组建成立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 和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 A animal E equipment I information R reagent
(3)合乎标准的环境,可为实验动物及
动物实验工作才提供适宜的条件,并保 障人们身体健康,不受危害因素的伤害。 三、实验动物环境监控与动物实验结果 的关系 实际上是控制实验动物的演出型, 并对演出型动物作严格的管理;只有演 出型隐定,实验结果才有良好的可重复 性和高度的可信性。实际上,除了动物 外,监控环境因子是保证演出型稳定的 关键之一。
(二)实验动物与疾病动物模型的发 展 1. 1951年雷尼尔(Reynier)等 人成功 研制出金属隔离 器; 2. 1957年特雷勒(Treyler)又研制出塑料 隔离器; (三)实验动物培育的上述工作成果, 大大推动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 1. 1966年,弗連纳根(Flanagan)培育 出了突变系裸小鼠,以后又有人培育出 裸大鼠。
(五)我国实验动物工作的管理机构
及法规 1.人员培训 1992年中国和日本政府签署协议, 成立了中国实验动物 人才培训中心 开设了项22期课程培训班,招收学员 520多人;另派往日本学习15人。 2.实验动物科研 “七五”期间(1986年~1990年) 科研课题中的1218项与实验动物有关, 投入经费共计484万元。“九五”
动物实验基本技术和方法 (NXPowerLite)

一、 实验前准备
理论准备:了解动物实验基础知识 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 查阅关于实验方法的参考文献 条件准备:仪器、器械、药品 运输 实验和饲养场所
二、抓取和固定
小鼠
大鼠
豚鼠
家兔
犬
猫的抓取
猴
三、性别、发情、配种与怀孕 鉴定
心跳停止: 心脏按摩 针刺或脉冲电刺激 肾上腺素:用于心脏骤停的急救。每次 0.5~1.0ml静脉注射 碳酸氢钠:纠正急性酸中毒。可注射肾 上腺素后立即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 1~2m:小鼠、大鼠 2、空气栓塞法:兔、猫、犬等大动物 3、放血法:心脏放血或大血管放血 4、断头法:小鼠、大鼠 5、吸入二氧化碳 6、注射巴比妥类药物
局麻药物 普鲁卡因:是无刺激性的局麻药物。 特点:麻醉速度快,注射后1~3分钟就可 产生麻醉。可以维持30~45分钟。对皮 肤和黏膜穿透力很弱,需要注射给药才 能产生局麻效果。它可以使血管舒张, 易被吸收入血液而失去效果。在其溶液 中加入肾上腺素(每100ml加入0.1%肾 上腺素0.2~0.5ml)可以使麻醉时间延长 1~2小时。
11小鼠小鼠小指夹鼠尾拇指和是指置小鼠头两侧固定中小指夹鼠尾拇指和是指置小鼠头两侧固定中指和无名指压住鼠身在注射处消毒后右手指和无名指压住鼠身在注射处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以食指固定针芯垂直刺入针头深持注射器以食指固定针芯垂直刺入针头深度约557mm7mm将兔用固定器固定好剃去头顶的被毛左手将兔用固定器固定好剃去头顶的被毛左手将头皮绷紧消毒后右手持锥子自头顶正将头皮绷紧消毒后右手持锥子自头顶正中稍偏一侧部位锥穿头骨即换以左手固定中稍偏一侧部位锥穿头骨即换以左手固定锥子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沿锥尖刺入慢锥子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沿锥尖刺入慢慢拔出锥子即刻将针头刺入约慢拔出锥子即刻将针头刺入约101020mm20mm即可推液即可推液1515关节腔注射
动物实验基础知识

2.
a. b. c. d. e.
屏障环境
空气必须经初、中、高效过滤器进入动物饲养室或实验室。 利用空调送风系统形成清洁走廊、动物饲养间、非清洁走廊、室外的静压差梯度,各 梯度差不低于20Pa。 空气、人流、物流均采用单向流通路线。 人流、物流分开,所有物品应采用严格灭菌控制。 空气洁净度为10000级。
3、 气流与风速
气流速度控制在0.1~0.2m/s,换气次数10~20次/小时 风速是除了温度、湿度以外与体热发散有关的环境因素。
1)
实验动物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比人大,气流对实验动物的影响也较大。
2)
3) 4)
气流速度过小,空气流通不良,有害气体浓度升高,散热困难,易造 成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气流速度过大,动物体表散热量增加,同样危及动物的健康,影响动 物实验结果。 合理的气流组织和风速能调节温度和湿度,有效降低室内粉尘和有害 气体,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有利于实验动物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4、杂交一代动物(F1)
杂交一代动物(F1):两个不同近交系杂交所生的第一代动物称为杂交一 代动物或F1代。 不是一个品系或品种,不具有育种能力,不能自群繁殖成与杂交F1代相 同基因型动物,需进一步交配得到F2出现遗传分离基因重组,个体间的 一致性也随之消失。
特点: a.个体间遗传均一:个体间遗传变异与近交系一样很小,其基因位点均 为杂合型(近交系为纯合型),因此能取得一致的实验结果。 b.表现双亲的显性性状 c.环境适应性强 d.具有杂种优势,如体质健壮、生长快、易于饲养管理、发育均匀、手 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小鼠F1代如: Nga:(C57BL/6×DBA/2)F1、LAF1:(C57BL/J×A/HJ)F1等。
3、突变系
突变系:育种过程中,出于单个基因的突变,或将某个基因导入, 或通 过多次回交“留种”,而建立一个同类突变品系(mutational strain), 扩大数量,定向培育而成。可以以基因符号来表示基因型,或能保持特 定遗传性状的品系动物。 此类个体具有同样遗传缺陷或病态,如肥胖症、侏儒症、肌萎缩、白内 障、视网膜退化、无毛等等,现己培养成的自然具有某些病的 突变系有: 白血病鼠、糖尿病鼠、肿瘤鼠、贫血鼠、高血压鼠和裸鼠(无胸腺无毛) 等等,这些品系的动物对于研究相应疾病的防治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实验动物学基础 第六章 动物实验概论

2、 仪器、药品、试剂 仪器要校准,好用、会用; 药品、试剂要提前预定,按照说明书进行配制,特别注意的是,生物试剂 要在确认有合格的实验动物和其它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才可配制; 各种实验器械要消毒、配套。
3、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是特殊的材料,是有生命的物质。实验前应了解实验 动物品种、品系、等级、许可证、动物质量合格证情况,进一 步提交详细的使用计划。 对本单位不能提供的实验动物,则必须联系购买,购买的程序、 要求、运输等都要认真考虑
六、动物实验的实施
在实验过程中,要敢于舍弃原设计中不尽合理的部分,仍要不断修正 和完善实验方案。 要对手术后的动物勤加观察,精心护理。 获取的各种样本、标本要及时处理,获取必须的原始数据,准确记载。 如果样本需要集中统一处理,则必须按照不同样本处理要求妥善保存。 保存样品的外包装必须详细标明:名称、每份样品编号、取样日期 (年、月、日、时间)、保存人、有效联系方式),同时应按照实验 室管理要求及时登记备案。
第六章 实验动物概论
第一节 实验动物生产供应管理及使用的特点
一、.实验动物繁殖生产的特点
1、难以控制的繁殖规律 2、对生活环境的高度依赖 3、生产成本高 4、管理要求高
二、实验动物供应使用的特点
1、可供使用时间短 2、供应使用的规格要求千变万化 3、供应使用量的峰谷落差大
三、实验动物生产供应的特殊管理要求
(2)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是指在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除了 处理因素不同外,非处理因素基本保证均衡一致。这是处理因素具 有可比性的前提。 (3)重复性原则 重复性原则是指同一处理要设置多个样本例数。 重复的作用是估计试验误差,降低试验误差,增强代表性,提高精 确度。重复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实验结果能在同一个体或不同个体中 稳定地再现。为此,必须有足够的样本数。样本数过少,实验处理 效应将不能充分显示;样本数过多,又会增加工作量,也不符减少 实验动物用量的原则。
实验动物学重点

一、实验动物学绪论1.动物: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动物的分类按遗传学控制分类:①近交系②封闭群或远交系③杂交群按微生物寄生虫控制分类:①普通动物②清洁动物③无特定病原体动物④无菌动物3.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的区别4.国家层面法规:1988年10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现国家科技部)颁布《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5.管理体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现国家科技部)主管全国实验动物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厅、局)主管本地区的实验动物工作。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实验动物工作。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如恒河猴/食蟹猴),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
7. 实验动物发生疫情时,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办理。
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实验动物的尸体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8. 许可证从事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保种、繁育、生产、供应、运输和有关实验动物商业性经营的组织或个人应当向市科委申领《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
使用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进行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药品及生物制品、检验食品及化妆品等工作的组织或个人应当向市科委申领《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实验动物许可证的有效期为5年9.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是指从事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科技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
10.军队从事实验动物科技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管理办法总后勤部负责管理全军从事实验动物科技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
理学小学期 药理实验动物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实验方法

(五)动物被毛的去除法
? 拔毛法 ? 剪毛法 ? 剃毛法 ? 脱毛法
三、实验动物的麻醉
? 常用麻醉药
? 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 ? 氯醛糖 ? 巴比妥类 ? 乙醚 ? 局部麻醉药
三、实验动物的麻醉
? 常用麻醉方法
? 全身麻醉
? 吸入麻醉 ? 注射麻醉
? 局部麻醉
三、实验动物的麻醉
? 麻醉操作要求
? 对于存贮在计算机内部的实验数据,生 物机能实验系统软件可以随时将其调出 进行观察和分析,还可以将重要的实验 波形和分析数据进行打印。
手术器械,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4.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加上必要的标记、文字说明;实验过程中还
要思考出现了什么样的结果,为什么会有这些结果,有什么意义。若出 现非可预期结果,还应分析其原因,尽可能地及时解决。 5.试验中要有耐心,必须等前一项实验基本恢复正常后,才能进行下一项实 验,注意观察实验的全过程。
(一)实验动物的种类
蟾蜍( Toad )
雄蟾
婚垫
雄蟾
雌蟾
蟾蜍属两栖动物,其一些基本生命活动与哺乳动物近似,其 离体组织和器官所需的生理环境比较简单 (无须供氧和恒温)。
蟾蜍常用于神经生理、肌肉生理、心脏生理,微循环、水肿 等实验。
(一)实验动物的种类
小鼠(M 药理、毒理、肿瘤、放射性、食品、生物制品等的科研、生产和教 学。
首先将原始的生物机能信号包括生物电信号呾通过传感器引入的生物非电信号迚行放大有些生物电信号非常微弱比如减压神经放电其信号为微伏级信号如果丌迚行信号的前置放大根本无法观察滤波由于在生物信号中夹杂有众多声光电等干扰信号比如电网的50hz信号这些干扰信号的幅度往往比生物电信号本身的强度还要大如果丌将这些干扰信号滤除掉那么可能会因为过大干扰信号致使有用的生物机能信号本身无法观察等处理然后对处理的信号通过模数转换迚行数字化并将数字化后的生物机能信号传输到计算机内部计算机则通过与用的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软件接收从生物信号放大采集卡传入的数字信号然后对这些收到的信号迚行实时处理一方面迚行生物机能波形的显示一方面迚行生物机能信号的存贮另外它还要根据使用者的命令对数据迚行指定的处理呾分析比如平滑滤波微积分频谱分析等
实验动物学资料

第一章绪论1.实验动物学:是以实验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培育的实验动物应用于生命科学等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简而言之,它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实验动物: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3.实验动物一般具有的特点:1)遗传学要求:必须是人工培育,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的动物;2)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监控要求:实验动物繁育全程必须严格监控其所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我国根据对微生物、寄生虫的控制程度将实验动物划分为4个等级,即普通级动物(CV)、清洁级动物(CL)、无特定病原体级动物(SPF)、无菌级动物(GF);3)应用要求:实验动物主要应用于科学实验。
4.动物实验:是应用标准的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研究,观察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有关器官的组织形态改变、机能反应变化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5.英国的动物学家Russell和微生物学家Burch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科学、合理、人道地使用实验动物的理论。
该理论核心便是“3R”原则,即替代、减少和优化原则:1)替代原则:要求尽可能采用低等实验动物或非实验动物,以替代高等实验动物进行实验;2)减少原则:要求尽可能减少实验动物的用量,甚至可以降低统计学要求;3)优化原则:要求优化实验设计和操作,以减轻动物的痛苦。
6.动物福利的基本出发点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也就是为了使动物能够健康、快乐、舒适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给动物提供的相应外部条件。
第二章实验动物遗传学1.实验动物的分类:包括动物学的分类和实验动物学的分类两部分。
按动物学分类可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按实验动物学分类则分为品种和品系。
品系包括近交系、封闭群和杂交群等。
2.近交系动物的特点:1)基因纯合性;2)遗传组成的同源性;3)表现型的一致性;4)对外界因素的敏感性;5)遗传特征的可辨别性;6)遗传组成独特性;7)背景资料可查性;8)国际分布广泛性。
实验动物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

• 1968年,Pantelouris发现裸小鼠没有胸腺。
• 1969年,Rygaard首先将人类结肠癌移植裸小鼠成功,为免缺陷动物 研究和应用开创了新局面,迅速推动了肿瘤学、免疫学、遗传学、病 原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
• 克隆动物即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个体,利用该技术研究者们相继获 得了体细胞克隆牛、猪、兔等。
• 免疫缺陷动物培育技术、基因工程动物模型技术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 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实验动物科学的对生命科学研 究的基础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对医学、药学的贡献更加突现。
• 动物实验的合理设计,实验技术方法的正确运用,实验过程的精准控制, 实验结果的科学分析等都是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
• 1961年,ICLA的活动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合作,并于1979年改 名为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协会(ICLAS)(网址:)。
• 国际实验动物科学理事会的成立,标志着实验动物科学已经成为一门新 兴的独立学科!
三、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期
• 20世纪下半叶开始,实验动物科学充分依托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与研究成果, 结合生物医药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研究,极大的推动了实验动物科学的快速发 展。
• 190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 • 巴甫洛夫指出: “整个医学,只有经过实验的火焰,才能成为它所应当成为的东西。” “只有通过实验,医学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二、实验动物科学的诞生期
• 通过动物观察、解剖和动物实验获得的医学发现和发明的例子很多, 举不胜举。
• 随着遗传学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研究所用动物的种类和质量,关 注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可重复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试剂原料的贮存方式
常温保存 低温冷藏 普通冷冻 低温冷冻 深低温冷冻(-70度以下)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二、试剂的溶解度及常用配制方法 易溶性的: 难溶性的:DMSO号称万能溶剂 。 未知性试剂:?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三、配制和使用试剂时的量器、衡器 的选择
A 衡器的使用 :电子天平 B 量器的使用 :移液枪 C 其它器具的使用 :PH计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四、配制好的试剂的使用和保存方式
✓ 配好后尽快使用; ✓ 反复取用试剂时,不要污染 ; ✓ 同一个实验中不要用不同批次的试剂; ✓ 使用别人配制的试剂时,一定要弄清楚来源及
相关信息 ; ✓ 试剂用完后,相关器具要洗涤 ; ✓ 贴标签; ✓ 发现试剂有问题; ✓ 有毒试剂的使用和保存; ✓ …….
➢ 大多数试剂只能提供原料 ➢ 有些试剂要现配现用 ➢ 买现成的有时还不如自己配来得方便 ➢ 成本及效率的问题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动物实验基础知识
剂量换算 试剂如何配制 动物实验设计
(毒理学实验为例)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一、毒理学实验的基本原则
1. 化学物在实验动物产生的作用,可以外推于人。
Biological Response
2.剂量-反应(效应)研究
FEL: Frank Effect Level
LOAEL: Lowest Observable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No Observable Adverse Effect Level LOEL: Lowest Observable Effect Level NOEL: No Observable Effect Level
试剂
一. 试剂原料的贮存方式 二. 试剂的溶解度及常用配制方法 三. 配制和使用试剂时的量器、衡器
的选择 四. 配制好的试剂的使用和保存方式 五. 试剂配制的优化 六. 如何追溯实验中试剂导致的问题? 七. 如何找到自己需要的试剂? 八. DIY?还是买现成的试剂?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降低实验对象 的多样性,减少实验误差。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重现性
应尽可能模拟人接触该受试物的方式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二、局限性
❖ 实验动物和人对外源化学物的反应敏感性不同, 有时甚至存在质的差别。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五、试剂配制的优化
✓ 配混合试剂 ; ✓ 适当改变浓度 ; ✓ 适当省略步骤 ; ✓ 改进试剂的配方 ; ✓ 寻找代用品 ; ✓ …….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六、如何追溯实验中试剂导致的问题 A如何避免因试剂原因而出现问题 :
✓ 保证试剂原料的可靠 ; ✓ 不要频繁更换试剂品牌或者厂家 ; ✓ 配好试剂按规定要求保存 ; ✓ 配制试剂过程中尽量避免污染 ;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动剂物量实换验算基础知识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动剂物量实换验算基础知识
LD50与药效学实验剂量的换算
面对一个全新的化合物,无任何资料可参照的情况下, 如何去设置剂量?
首先至少要做一个急性毒性实验。在急毒中,我们可以 得到一个LD50,或者是最大耐受量(MTD)。这可能成为 我们选择剂量的一个重要依据。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Log[识Dose]
Biological Response
高剂量组 中剂量组:LOAEL 低剂量组:NOAEL NOEL 动物学理论L研o究g[动D物o实s验e的] 基础知
识
动物实验基础知识
剂量换算 试剂如何配制 饲料、饮水及饲养环境 分组、标号及设计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一般认为,如果某一化学物对几个物种实验动物 的毒性是相伺的,则人的反应也可能是相似的。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一、毒理学实验的基本原则 2. 动物必须暴露于较高剂量,这是发现对人潜在危 害的必需和可信的方法。
观察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安全性评价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3. 成年健康(雄性或雌性未孕)实验动物和人可能 的暴露途径是基本的选择。选用成年健康实验动物, 是为了使实验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可重复性。
动物学理论研究
动物实验的基础知识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剂量换算 试剂如何配制 动物实验设计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来自动物实验基础知识 剂量换算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动剂物量实换验算基础知识
如:人的临床剂量为 X mg/kg , 换算成大鼠的 剂量: 大鼠的剂量=X mg/kg×70kg×0.018/0.2kg=6.3 X mg/kg. 这也就是说,按单位体重的剂量来算,大鼠的等 效剂量相当于人的6.3倍。
✓ 注意试剂使用的操作规程
B 如何查找实验中的问题:
✓ 常规检查法 ✓ 替换法 ✓ 强化法 ✓ 归缪法
✓ …….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七. 如何找到自己需要的试剂?
问身边的人 查阅试剂手册或代理商 上网查询 寻找可以馈赠的试剂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八. DIY?还是买现成的试剂?
前提
a.人是最敏感的动物物种。
b.人和实验动物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化学物 的代谢,与体重(或体表面积)相关。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在人产生毒作用的剂量和实 验动物通常相近似。
以体重计算则人通常比实验动物敏感,差别可能 达10倍。
已知人致癌物都对某种实验动物具有致癌性。
实验动物致癌物是否都对人有致癌性,还不清楚 ,但此已作为动物致癌试验的基础。
在不少的药理书上,都是讲测出药物或化合物的LD50以 后,取其1/10,1/20,1/30的剂量作为药效学的高、
中、低剂量。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100
Cumulative Mortality (%) 50
(Fixed time)
LD50
0 DOSE / CONC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