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高中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牛顿定律可以让我们清楚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万物之间的能量不能凭空消失;原子核则让我们明白物质的最小结构单位等,这些理论知识不仅需要学以致用,更需要活学活用。因此,物理课堂不能采取机械化的方式让学生僵硬化地学习。下面,我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针对如何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作初步分析,以此希望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标签: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课前预习、课堂授课、课后复习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三大途径。纵观以往的学习经验,我发现部分学生习惯采用一种更为被动、消极的状态而展开自己的学习活动,其具体表现为:预习时只是简单看看课本、教师讲课时不紧跟其思路、课后做大量习题来巩固知识,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无法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还容易使自身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让自己身心疲惫。高效的物理课堂不仅需要采取更为理性、科学的方式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还应该为此积极探索更为自由、自主的学习模式。我建议可以采取三大策略:第一,利用多媒体方式进行课前充足准备;第二,建立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第三,课堂反馈自己的学习成果。
一、利用多媒体方式进行课前学习
随着互联网的大力普及,现代信息传播的方式越来越透明化、便利化、多元化,这就为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以往学生自学的方式较为单一,只能通过身边的教材、资料或者向教师求助来寻找问题的答案,但是现在互联网资源、图书馆各种文献、论文、学校中的各类教具、设备等都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
在学习“材料与结构”时,我先通过看课本的方式将这章节的整体知识结构进行掌握,其包括三个单元的内容,即物体的形变、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常见承重结构,但是我没有将其简单作为表面的了解,而是在此基础上先根据学习的目标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将各版块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与此同时,将这三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类比、联系、归类,从而建构自己的整体知识体系;其次,当我的大脑中对此章节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之后,我在利用身边的互联网资源对物体的变形这一单元内容进行重点学习,我了解到其教学目标不仅要清楚轴向拉伸、压缩变形、剪切、扭转等概念,还要领会将微小形变放大的实验方法。于是,我在对课本中的例题进行思考之后,就利用身边的物体(比如:橡皮泥、沙包、皮球等)进行形变的实验操作,以此帮助我深入理解事物是如何形变的;最后,当我对物体的形变知识掌握较为扎实之后,再通过课外辅导资料上的习题来考察自己的学习情况,以此查漏补缺。
上述阐示就是我的课前预习方法,我并没有采取单一看课本的方式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而是在以课本为基础的途径之上,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来弥补课本中
的不足,并通过亲身体验的实践来验证理论知识的合理性,这样不仅使我可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大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从而为高效课堂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建立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
部分学生深怕自己答错问题而受到教师的批评,其实这种想法有失偏颇,我们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有时候教师发脾气并不是因为我们回答错误问题,而是因为一个知识点进行反复讲解,学生依然不能理解,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生并没有秉持认真务实的求学精神来探索真理。学生不仅应该紧跟教师的思路,同时还应该想到教师之所想,并与他们建立默契、信任、互动的和谐关系,以此为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做好准备工作。
在学习“牛顿定律”时,教师为我们展示了苹果落到牛顿头上、促使他发现地心引力的故事,教师一边讲解这个故事,一遍向我们进行提问:牛顿从苹果的掉落问题上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苹果就能引起自然科学的巨變呢?由于我进行了课前预习,于是便举手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但是我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向教师提出了自己的一个疑问:为什么苹果会刚好砸在牛顿的头上呢?教师当场鼓励了我爱思考,并将此问题延伸到了课堂中,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随后,我不仅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一丝不苟地听讲,而且努力跟上教师的思路、步伐,并对他的授课内容进行超越,即探索牛顿定律的不同视角,不将自己的思考方向限制在力学层面。而且,一边结合教师的讲解步骤、一边与教师进行良性的互动,大大地提高了我的听课效率,这样既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同时又能形成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三、课堂反馈自己的学习成果
高效的物理课堂不仅需要学生的努力,教师同样应该自发地配合学生的学习,不能只关注自己是否将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该关注他们是否真正地内化所学内容。“教”与“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两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学生、教师不能片面、孤立地看待其中一面。
在学习“抛体运动的规律”时,教师在临下课前抽出了五分钟左右的时间,针对这堂课的授课效果、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探讨。教师向我们提出具体的问题:大家针对抛体运动的规律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吗?是否可以举出生活中的一个具体事例来说明抛体运动的规律呢?这堂课的学习质量又感到如何?并让我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同时还可以举手示意自己的回答。于是,在与他人探讨完之后,我便举手发言阐述这堂课的学习感受和体验,在反馈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指出了我的某个知识盲点,同时还拓展了我的思维、对我进行了正确的指引。以上就是我针对如何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所作总结。当然,除了学生的学习模式需要改变之外,还需要教师的教学模式进行有力地完善,以此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从而探索出更多高效课堂的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