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继承法

合集下载

婚姻家庭继承法复习

婚姻家庭继承法复习

婚姻家庭继承法期末要点一、名词解释婚姻成立:又称结婚,是指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的发生,即男女双方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建立夫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

登记婚制:一种单一的法律婚制度,指申请结婚的当事人必须到国家制定的机关依法办理结婚登记,予准登记的,婚姻即告成立。

结婚登记:申请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依法办理结婚登记,获准结婚,婚姻即告成立的法律制度。

婚约:男女双方以将来结婚为目的所作的预先约定。

订立婚约的行为,称为订婚或定婚。

是男女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行为。

婚姻无效:是指因不具备法定结婚实质要件或形式要件的男女结合,在法律上不具有婚姻效力的制度。

婚姻撤销:是指违反结婚的某些法定要件的婚姻,其效力是不确定的,是可以依法撤销的婚姻。

婚姻效力:男女因结婚而产生的法律约束力或法律后果。

它随婚姻关系的确立而发生,并随婚姻关系的消灭而终止。

广义的婚姻效力和狭义的婚姻效力狭义效力又可分为直接效力(配偶间)间接效力(第三人)事实婚姻:简称事实婚,是法律婚或要式婚的对称,按照我国的有关司法解释,事实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进行结婚登记,以夫妻关系同居中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

▲夫妻财产制:亦称婚姻财产制,是用以规范夫妻财产所有权的制度,其内容包括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夫妻对外的财产责任,婚姻终止时财产的分割与清算,及夫妻财产制的设立、变更、废止。

其确立有法定和约定两种途径,so,分为法定夫妻财产制:普通法定财产制与非常法定财产制(当然、宣告)个人特有财产制:法律直接规定一定范围内的财产归所得者个人所有,并排斥其配偶共有。

夫妻契约财产制:(约定财产制)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协商一致,依法选择某种夫妻财产制为现实财产制,并排斥法定夫妻财产制。

效力高于法定,分为开放型封闭型共同财产制:夫妻全部或部分财产合并为共同财产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但特有财产除外的夫妻财产制。

▲登记离婚:又称行政程序离婚,指夫妻双方一致同意离婚,并就与离婚有关问题全面达成协议时,婚姻当事人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共同申请离婚,符合条件即批准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制度。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课程设计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课程设计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课程设计一、简介本篇文档是针对婚姻家庭继承法学课程的一份设计,主要面向学生,通过讲解婚姻、家庭以及继承法的相关知识,旨在提高学生对婚姻、家庭和财产继承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

二、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婚姻法和家庭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原则;2.了解我国财产继承制度的基本情况;3.熟悉婚姻、家庭和财产继承案例,能够准确判断案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4.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提高其法律技能。

三、教学内容1. 婚姻法1.婚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婚姻的设立和效力;3.夫妻的权利和义务;4.婚姻关系的终止。

2. 家庭法1.家庭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3.家庭关系的终止。

3. 继承法1.继承的基本概念和种类;2.遗产的组成和继承顺序;3.遗嘱和遗赠。

4. 案例分析以婚姻、家庭和财产继承等案例为例,介绍案例背景和主要问题,并进行讨论分析,以加深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与评估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进行。

涉及案例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然后进行汇报和总结。

每章内容结束后,可以通过开展小测验等方式进行评估,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课程结束后,可进行一次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

五、参考文献1.陈清泉. 婚姻家庭法学程[M]. 北京: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2.段吉昌. 继承法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3.李燕华. 现代家庭法[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4.许谦. 婚姻法[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以上文献只是示例,学生可以参考其他相关书籍和文献进行学习和研究。

婚姻家庭继承法

婚姻家庭继承法

婚姻家庭继承法概述婚姻家庭继承法是指在婚姻关系成立或者解除时,对夫妻双方及其亲属的财产继承、赠与和遗赠问题进行规定的法律。

它是家庭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是保护夫妻及其亲属在财产方面的权益,维护家庭的稳定和公平。

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的定义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所有或者共同劳动所得的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是夫妻双方共同享有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制。

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包括:•婚前已有的财产,但属于夫妻双方共同使用的财产;•婚后夫妻共同劳动所得的财产;•婚后夫妻共同还贷的财产;•其他属于夫妻共同所有或者共同使用的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的权益夫妻共同财产的权益主要表现在:•夫妻双方共同享有夫妻共同财产的使用权;•夫妻共同财产的继承权,即夫妻一方去世后,对其共同财产享有一定的继承权;•夫妻离婚时,可要求按照夫妻共同财产的原则进行财产的分割。

亲属继承权的定义亲属继承权是指夫妻一方去世后,其亲属享有对其财产的继承权。

亲属继承权是根据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确定的,具有一定的顺序和范围。

亲属继承权的顺序在亲属继承权中,存在一定的顺序。

一般情况下,亲属继承权的顺序为:1.配偶;2.子女;3.父母;4.兄弟姐妹。

亲属继承权的范围亲属继承权的范围包括被继承人的全部财产,但可能存在一定的限制。

亲属继承权是根据法定继承顺序和比例来确定的,不同亲属之间享有不同的继承份额。

亲属继承权的限制亲属继承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限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继承份额的限制;•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保障;•遗嘱的存在。

遗嘱继承权的定义遗嘱继承权是指被继承人在生前通过遗嘱规定的继承权。

通过遗嘱继承权,被继承人可以自主决定财产的继承方式和继承人。

遗嘱继承权的有效性遗嘱继承权的有效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一般情况下,遗嘱继承权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被认定为有效:•遗嘱必须是被继承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遗嘱必须按照法定格式制定;•遗嘱必须具有一定的证明力。

婚姻法与家庭继承法的关系和重要性

婚姻法与家庭继承法的关系和重要性

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婚姻法和家庭继承法都是调整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婚姻 关系中,夫妻双方的财产关系往往涉及到家庭继承问题。因此,在处理婚姻和家庭继承
纠纷时,需要同时适用婚姻法和家庭继承法的相关规定。
区别
婚姻法和家庭继承法的调整对象不同。婚姻法主要调整婚姻关系及其相关社会关系,而 家庭继承法主要调整家庭财产继承关系。此外,两者的法律原则、法律制度和法律适用 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在婚姻法中,强调的是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等原则
VS
继承权问题
离婚后,夫妻双方的继承权并不会因离婚 而消失。根据家庭继承法,离婚双方仍有 权继承对方的财产,但需注意遗嘱继承和 法定继承的不同规定。
案例二:涉外婚姻中的财产继承和分配问题
法律适用原则
在涉外婚姻中,财产继承和分配问题需遵循 相关国家的法律规定。若涉及不同国家的法 律冲突,应根据国际私法原则进行法律选择 。
财产约定与继承的关系
夫妻间的财产约定可能对继承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如果双方约定了特定财产的 归属,那么在继承时,这些财产可能不再被视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此外,一些 约定还可能涉及到对继承份额的调整或特殊安排。
03
家庭继承法对婚姻关系的保障
法定继承中婚姻关系的保护
配偶继承权
在法定继承中,配偶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享有与被继承人子女同等的继承权。这体现了家庭继承法 对婚姻关系的重视和保护。
婚姻作用
婚姻法的主要作用是调整婚姻关 系,维护家庭稳定,保障夫妻双 方的合法权益,以及促进社会的 和谐与进步。
家庭继承法的定义与作用
家庭继承法定义
家庭继承法是调整家庭财产继承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课后答案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课后答案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课后答案1. 婚姻家庭法婚姻家庭法是指调整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旨在保护婚姻家庭的稳定和幸福。

婚姻家庭法包含了婚姻的成立和解除、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夫妻财产关系以及子女抚养等方面的规定。

1.1 婚姻的成立和解除婚姻是指男女双方基于自愿结成的、以共同生活为目的的合法关系。

婚姻关系的成立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如双方年满法定婚龄、双方自愿、无禁止婚姻的亲属关系等。

婚姻关系的解除可以通过离婚或死亡实现。

1.2 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夫妻在婚姻关系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承担一定的义务。

夫妻双方有权平等对待、互相尊重和信任,共同决定家庭大事、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夫妻在感情、财产以及子女抚养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需要根据国家法律予以保护和规范。

1.3 夫妻财产关系婚姻关系中产生的财产归属问题是婚姻家庭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我国,婚姻关系中的财产大致可以分为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

婚前财产指婚姻关系成立前各方所拥有的财产;婚后财产指婚姻关系成立后夫妻共同取得的财产。

婚姻关系解除时,夫妻的财产归属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和双方的协商来决定。

1.4 子女抚养婚姻关系的解除会涉及到子女的抚养问题。

根据我国婚姻家庭法的规定,子女的抚养权利属于父母双方共同享有,父母应当共同承担子女的抚养及教育费用。

如果双方对子女抚养问题存在分歧,可以由法院进行调解或者判决。

2. 继承法继承法是指依法调整财产继承关系的法律体系。

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死亡后,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将其合法财产转移给继承人的过程。

2.1 继承顺序与份额我国的继承法规定了继承顺序和份额。

继承顺序主要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法定继承是指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财产,一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等亲属;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在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

继承份额主要是指被继承人财产的分配比例,根据继承人的关系远近和继承人的数量进行分配。

2.2 继承权利与义务继承权利包括财产继承权和相应的管理和支配权。

婚姻继承法案例分析

婚姻继承法案例分析

婚姻继承法案例分析婚姻继承法是指在夫妻一方去世后,对其遗产的继承和分配问题。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夫妻一方去世后,对其遗产的继承和分配应当遵循特定的法律规定。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婚姻继承法的具体应用。

案例一,小明和小红结婚多年,小明在一次意外中不幸去世,他的遗产应该如何分配呢?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夫妻一方去世后,其遗产应当按照法定继承顺序进行继承。

首先应当由小明的父母和小红共同继承,如果小明没有父母或者父母已经去世,那么小红将成为小明遗产的唯一继承人。

在这个案例中,小明的父母和小红将按照一定比例共同继承小明的遗产。

案例二,小李和小芳离婚后,小李去世,离婚后的夫妻对遗产的继承又有何规定呢?根据《继承法》的规定,离婚后的夫妻对遗产的继承顺序是不同于夫妻关系的。

在离婚后,对方去世时,其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顺序进行继承,首先是子女,再是父母,再是兄弟姐妹。

如果离婚后没有子女、父母和兄弟姐妹,那么遗产将由国家继承。

案例三,小华和小明结婚多年,小明去世后,他的父母不同意小华继承小明的遗产,是否合法呢?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夫妻一方去世后,其遗产的继承权是由法律保护的。

夫妻一方去世后,对方的父母不同意对方的配偶继承遗产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自己对方的遗产享有继承权。

在这个案例中,小华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自己对小明的遗产享有继承权。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婚姻继承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规定和操作流程。

在处理夫妻一方去世后的遗产继承问题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操作,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同时,对于遗产继承问题,当事人也应当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合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婚姻继承法作为继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夫妻一方去世后的遗产继承问题有着明确的规定和操作流程。

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操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希望通过本文的案例分析,能够对婚姻继承法的具体应用有所了解,为当事人在实际操作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婚姻家庭制度包括几个法律

婚姻家庭制度包括几个法律

婚姻家庭制度包括几个法律婚姻家庭是社会中最基本的单位,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

我国婚姻家庭制度主要是由婚姻法、家庭法、继承法等法律来规定和保障的。

本文将介绍我国婚姻家庭制度包括的几个法律,以及这些法律的主要内容和所起的作用。

一、婚姻法婚姻法是中国大陆的基本婚姻法律,于1980年颁布实施。

该法规定了婚姻的缔结、维护及解除等方面的基本问题,从而保障了婚姻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婚姻缔结婚姻法规定,婚姻是男女双方自愿结成的,依法平等的家庭关系。

男女双方应当自主选择配偶,自愿结婚,不得强迫或者以任何形式限制他人自由选择婚姻。

婚姻登记是婚姻的合法形式,对婚姻应当登记。

婚姻维护婚姻法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尊重,互相爱护,相互帮助,共同维护家庭。

夫妻一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另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调解或者提起离婚诉讼:1.实施家庭暴力;2.有赌博、吸毒、酗酒等恶习;3.有涉嫌犯罪的行为;4.有其他严重损害家庭关系的行为。

婚姻解除婚姻法规定,“夫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过人民法院调解或者决定,可以离婚”:1.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2.对配偶虐待,使其生活不能继续;3.有赌博等恶习或者有不治之症的疾病,使家庭生活不能继续;4.分居满2年,且夫妻双方都表示要离婚的。

二、家庭法家庭法是我国专门规定家庭关系的法律,共分为6章44条。

该法旨在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规定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保护了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权益。

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家庭法规定,家庭成员之间应当平等、和睦相处,互相尊重、支持。

夫妻双方应当互相忠实、互相扶持,依法承担家庭生活的义务和责任。

父母应当尽力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

家庭暴力的禁止和防范家庭法对家庭暴力提出了明确的禁止和防范措施。

夫妻双方、父母与子女之间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妇女组织和其他群众组织应当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发生,并对遭受家庭暴力的人给予必要的保护和帮助。

2024版家庭法与婚姻法的继承规定

2024版家庭法与婚姻法的继承规定

法定继承顺序
不同国家的继承法律对法定继承人的 范围和顺序有不同规定,可能导致在 涉外婚姻中,夫妻一方去世后,其遗 产的分配产生争议。
遗嘱继承效力
各国对遗嘱继承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 包括遗嘱的形式要件、实质要件以及 遗嘱的执行等,这也会影响到涉外婚 姻中遗产的分配。
涉外婚姻中遗产处理策略
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胎儿预留份
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 理。
遗嘱继承和遗赠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 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 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平等、自愿、公平原则
01
02
03
平等原则
在继承关系中,所有继承 人应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 利,不受性别、年龄、职 业等因素的歧视。
自愿原则
继承人可以自愿选择是否 接受或放弃继承权,任何 组织或个人不得强迫其作 出选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公平原则
在遗产分配过程中,应坚 持公平原则,根据各继承 人的实际情况和贡献大小 等因素进行合理分配。
涉及家庭暴力的争议。通过案例分析, 强调家庭暴力对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 危害,明确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和救 济途径。
案例二
涉及子女抚养权和探视权的争议。通 过案例分析,探讨如何保障子女的合 法权益,实现抚养权和探视权的合理 分配。
加强普法宣传和风险防范意识培养
普法宣传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开展普法宣 传,提高公众对家庭法和婚姻法
份额分配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 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 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 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 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 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 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 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 分或者少分。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名词解释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名词解释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名词解释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是一项重要的法律领域,涵盖了婚姻、家庭以及财产继承等方面的规定和规范。

本文将对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相关的名词进行解释,并对其含义和作用进行详细说明。

一、婚姻相关名词解释1. 婚姻登记:指夫妻双方在依法设立婚姻关系前需完成的登记手续。

婚姻登记是确立合法婚姻关系的必要程序,无登记即无法享受婚姻法律所赋予的权益和义务。

2. 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中共同取得的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包括婚前共同财产和婚后共同财产两种形式。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属于夫妻双方共同所有,应在离婚、分割财产等情况下进行合理划分。

3. 婚前协议:指夫妻双方在结婚前就婚姻财产、债权债务等事项进行书面约定。

婚前协议可以约定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及离婚后对财产的处理方式,依法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4. 离婚:指夫妻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程序。

离婚可以通过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进行。

夫妻之间存在感情破裂、家暴、重婚等严重问题时,可以依法提出离婚请求。

5. 抚养权:指未成年子女在离婚后由哪一方负责抚养和教育的权利。

抚养权通常是由法院根据子女的最佳利益原则进行裁定,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变更。

二、家庭相关名词解释1. 家庭暴力:指家庭成员之间实施的身体、精神、经济等方面的暴力行为。

家庭暴力行为非法且犯罪,受害人可以申请保护令、报警或寻求法律救助。

2. 家庭财产:指家庭成员共同取得的财产。

家庭财产一般包括夫妻共同财产、子女赠与或继承的财产等。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家庭财产在离婚或分割财产时需要进行合理划分。

3. 未成年子女:指未满18周岁的子女。

未成年子女享有特殊的法律保护,包括抚养、教育、健康等方面的权利。

4. 家庭权益:指法律规定的家庭成员享有的权利和利益。

家庭权益包括夫妻共同财产、子女的抚养权利、赡养义务等。

三、继承相关名词解释1. 遗产继承:指个人在死亡后其财产由合法继承人继承的行为。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产继承具有先亲属优先顺序、分割继承份额等特点。

婚姻家庭继承法最新版

婚姻家庭继承法最新版

婚姻家庭继承法最新版婚姻家庭继承法是指规定婚姻关系中涉及财产继承和分割的法律法规。

作为一门重要的民事法律学科,婚姻家庭继承法的立法和修订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最近,针对婚姻家庭继承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新一轮立法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婚姻家庭继承法修订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问题日益凸显,婚姻家庭继承法的修订势在必行。

修订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婚姻家庭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家庭和谐。

通过对现行法律进行完善和更新,可以更好地解决涉及婚姻家庭继承的各类问题,提高继承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二、新一轮婚姻家庭继承法的主要内容1.财产继承的规定:新的婚姻家庭继承法在财产继承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规定。

首先,规定了婚姻关系中的共同财产继承问题,明确双方在离婚、分居或死亡时共同财产的归属。

其次,对夫妻共同财产的继承权和继承份额进行了具体界定,以确保夫妻财产继承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最后,针对婚前协议的法律效力进行了详细规定,以规范夫妻财产关系的约定。

2.亲子关系的确认:新的婚姻家庭继承法对亲子关系的确认进行了明确规定。

在法律上,对于亲子关系的确认是财产继承和继承权的重要前提。

新的法规从亲子关系的确立、亲权与抚养权的界定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确保亲子关系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公证和登记制度的完善:婚姻家庭继承法的修订还完善了公证和登记制度。

公证制度的完善有助于保护继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发生财产侵害和纠纷。

同时,规定了继承公证的具体操作程序,以确保继承过程的规范和公正。

此外,继承登记制度的完善有助于实现继承权的登记和继承财产的划分,实现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保护。

4.遗嘱继承的规定:遗嘱继承是婚姻家庭继承的一种特殊形式。

新的法规对遗嘱继承的有关规定进行了详细阐述,规范了遗嘱的形式、效力和撤回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对于多次遗嘱的情况,也规定了其继承效力的处理方式。

通过这些规定,有利于继承人有效行使继承权,实现合法权益的维护。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案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案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婚姻家庭的法律概念、类型和特征。

2. 使学生掌握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3. 让学生了解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调整方式。

4. 使学生理解继承法的基本概念、遗产的范围和继承的顺序。

5.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婚姻家庭和继承法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婚姻家庭法律概念、类型和特征2. 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3. 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调整方式4. 继承法的基本概念、遗产的范围和继承的顺序5. 继承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相关概念、原则和法律规定。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婚姻家庭和继承法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婚姻家庭和继承法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问答法:回答学生关于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材2. 案例资料:婚姻家庭和继承法的实际案例3. 教学PPT:制作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相关PPT,辅助教学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检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婚姻家庭和继承法案例的分析能力,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题目,检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6. 婚姻家庭的成立与无效6.1 结婚的条件与程序6.2 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6.3 婚姻登记机关和婚姻登记程序7. 婚姻家庭关系中的财产权益7.1 夫妻财产制7.2 婚姻家庭财产的分割7.3 婚姻家庭债务的清偿8. 婚姻家庭关系中的人身权益8.1 配偶权8.2 子女权益的保护8.3 家庭暴力和虐待、遗弃的防治9. 离婚制度9.1 离婚的原因和程序9.2 离婚后的权益处理9.3 离婚对子女权益的影响及措施10. 继承法的基本理论与实践10.1 继承权的主体与丧失10.2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10.3 遗产的分配原则与方法七、教学方法6. 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解析婚姻家庭的成立条件与程序,通过问答法澄清学生的疑问。

婚姻家庭继承法的重点复习及课后习题答案

婚姻家庭继承法的重点复习及课后习题答案

婚姻家庭继承法的重点复习及课后习题答案亲等计算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图第四章试述婚姻自由原则。

(了解)婚姻自由是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重要基石,也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1、婚姻自由在内容上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两个方面,结婚自由与离婚自由是互相结合、缺一不可的。

2、实行婚姻自由是为了建立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关系。

社会主义的新型婚姻关系,其本质是男女双方基于爱情的结合。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男女平等的实现,为婚姻自由提供了社会保障。

3,社会主义的婚姻自由不是绝对的、毫无限制的。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正确处理婚姻问题,不仅涉及个人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婚姻双方、下一代、家庭和社会的利益。

买卖婚姻,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区别何在?1、缔结双方是否自愿不同。

前者根本违背婚姻当事人的意思,是以包办强迫为手段,索取大量财物的行为;后者是在婚姻当事人基本自愿的情况下,一方向另一方索取大量财物,以此作为结婚条件的行为。

2、索要财产的主体不同。

前者的财物是三者索要的,后者的财物主要是婚姻当事人(通常为女方)一方索要的3、两者的法律后果不同,如果属于借婚姻索取财物,婚姻关系合法有效,法院可以判决准予离婚,也可以判决不准离婚。

买卖必定属于包办婚姻,即第三人以索取大量财物为目的,违背他人意愿,包办强迫他人结婚,违背了婚姻自由原则。

试述重婚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异同?重婚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违反《刑法》和《婚姻法》的两种不同的行为,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重婚,是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是指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或者行为人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犯重婚罪的,按《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规定,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重婚也违反《婚姻法》的规定。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

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婚姻法》的规定,合法夫妻的无过错方应当依法予以制止,属于人民法院判决准予离婚和离婚时无过错方要求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但这种行为并不违反《刑法》的规定,如果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则构成重婚,应依法受到《刑法》的处罚。

婚姻家庭继承法教案

婚姻家庭继承法教案

婚姻家庭继承法教案教案标题:婚姻家庭继承法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理解婚姻家庭继承法在保护家庭成员权益方面的重要性。

3. 掌握婚姻家庭继承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教案步骤和活动:步骤一:引入(5分钟)活动: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发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婚姻家庭继承法对于家庭成员权益保护的重要性。

例如,问学生是否了解婚姻家庭继承法,以及它对于夫妻、子女和其他亲属的权益有何影响。

步骤二:知识介绍(15分钟)活动: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介绍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适用范围。

例如,讲解继承人的确定、遗产分配的规则、遗嘱的作用等。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婚姻家庭继承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步骤三:案例分析(20分钟)活动:教师提供一些真实或虚构的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婚姻家庭继承法知识,分析和讨论各个案例中的继承权益问题。

学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步骤四:小组讨论和展示(15分钟)活动: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选择代表进行展示。

每个小组可以分享他们对于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和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讨,加深对婚姻家庭继承法的理解。

步骤五:总结和拓展(10分钟)活动: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婚姻家庭继承法在保护家庭成员权益方面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例如通过阅读相关法律条文、案例研究等方式,深入了解婚姻家庭继承法的更多内容。

教案评估:1. 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展示环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知识掌握评估:通过学生对案例分析和讨论的表现,评估其对婚姻家庭继承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思维能力评估: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的思维逻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拓展:1. 邀请法律专家或相关行业从业者到课堂上进行讲解和互动交流,深入了解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实际应用和案例。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家庭继承纠纷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复习资料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复习资料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制度内容
婚姻家庭法定义: 规定婚姻家庭关 系产生、变更和 消灭的法律规范 的总称。
婚姻家庭法基本原 则:婚姻自由、一 夫一妻、男女平等、 保护妇女儿童合法 权益、照顾无过错 方、尊重老人合法 权益。
婚姻家庭法主要 内容:结婚制度、 夫妻关系、父母 子女关系、离婚 制度。
婚姻家庭法的作 用:维护家庭和 睦、保障家庭成 员的合法权益、 促进社会和谐发 展。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婚 姻 家 庭 法 概 述 02. 婚 姻 家 庭 法 的 基 本 制 度 03. 继 承 法 概 述 04. 法 定 继 承 05. 遗 嘱 继 承 和 遗 赠 06. 遗 产 的 处 理 和 分 配
婚姻家庭法的定义和性质
● 婚姻家庭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婚姻关系、家庭关系和亲属关系的法律规范。
● 婚姻家庭法具有以下性质: (1) 身份法性质:婚姻家庭法主要涉及身份关系,即夫妻、父母子女等 亲属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 亲属法性质:婚姻家庭法不仅调整夫妻之间的关系,还涉及其他 亲属之间的关系,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 (3) 财产法性质:婚姻家庭法在调整身份关系的同时, 也涉及财产关系的调整,如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和分割等。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制度概述
婚姻家庭法定义:规定婚姻家庭关系和家庭成员之间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
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 合法权益等。
婚姻家庭法主要内容:婚姻的成立、婚姻的效力、婚姻的解除等。
婚姻家庭法与继承法的关系:继承法是规定财产继承关系的法律规范,与婚姻家 庭法密切相关,涉及家庭成员之间的财产权利和义务。
保护和管理遗产:遗 产管理人应当采取必 要的措施,确保遗产 的安全和完整,防止 遗产的损失或被侵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5年下半年考试大作业考试科目:《婚姻家庭继承法》一、大作业题目(内容):要求学员就地取材,通过选择本地区范围内一至两个婚姻继承法案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自诉人,袁红,女43岁,通辽市某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被告人,张志国,男,42岁,现为旅日华侨,在日本横滨某电器工程公司工作1984年,原告和被告相识并相爱。

1987年,原告和被告同居,时年原告25岁,被告24岁。

1990年10月,被告准备出国,因为怕被拒签,所以与原告仅仅办理了世俗的婚姻仪式,而没有办理法律的结婚登记。

1992年8月,被告回国探亲,双方仍然保持同居关系,一个月后被告再次出国日本人那继续学业。

1992年10月,原告欲想到日本探亲,遂开始比较频繁地与被告电话联系。

一次偶然中,发现接听电话的人是女性,并声称是被告的妻子并且已经怀孕,原告大吃一惊,遂通过中国外交部驻日本大使馆查询,获悉被告确实与一沈姓中国女公民于1992年2月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登记结婚。

1993年11月,原告向自己住所地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确认被告构成重婚,并要求撤销被告与沈姓中国女公民的非法婚姻关系。

一、在本案中的自诉人和被告人是否构成事实婚姻关系?事实婚姻通常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经结婚登记,但是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或举行过世俗结婚仪式,被当地群众公认为已经形成夫妻关系的一种共同生活状态和行为所构成的共同生活关系。

由此,我们认为事实婚姻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均无配偶,有配偶则构成事实重婚;(二)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都具有终身共同生活的目的;(三)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对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具备公开的夫妻身份,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四)事实婚姻违反了婚姻法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

有的学者还将事实婚姻归纳为如下六个特征:1、主观目的性。

即当事人双方主观上具有创设夫妻法律关系、永久共同生活之意愿,且双方意思表示一致。

2、客观现实性。

即当事人双方有共同的婚姻居所,且有共同的性生活、经济生活与物质生活,或者可能有共同的子女。

3、关系公示性。

即当事人双方对外宣称其为夫妻,且不特定多数人也公认其为夫妻关系。

4、实质符合性。

即双方符合法定结婚实质要件。

5、形式欠缺性。

即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6、时间限定性。

即前述五个特征必须在1994年2月1日之前就全部具备了。

虽然这种观点还有值得商榷地方,但还是比较全面、形象的概括出了事实婚姻的特征。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将事实婚姻与合法婚姻和非法同居进行区别比较,以期对其进行更好的理解。

合法婚姻的成立应具备结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

即男女双方完全自愿、达到法定婚龄且没有法律规定的结婚禁止性条件;同时完成婚姻成立的程序和法定手续,才为合法的婚姻关系,而取得法律效力、得到的社会承认。

而对于事实婚姻,一般认为只具有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而缺少合法的程序和法定手续,即形式要件。

非法同居是指当事人双方秘密地或公开地以通奸、姘居或同居为形式而结合的违法两性关系。

在时间上一般表现为短暂、临时的特点。

除了事实婚姻之外,其他未办理结婚登记而同居的男女关系,均为非法同居。

具体到本案中,自诉人袁红和被告人张志国是否构成事实婚姻关系,我们需要弄清如下几方面的问题:1、主观一致性,即男女双方在主观上是否均以终身共同生活为目的;2、双方关系的公示性,即有没有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或举行过世俗结婚仪式;3、实质符合性,即双方是否符合法定结婚的实质要件;4、时间特定性、即他们婚姻是否在法律承认的时期内存在,具体到本案,则要考查诉讼发生的时间。

只有同时具备了上述四项要求后,方能认为自诉人和被告双方事实婚姻关系成立。

在本案中,自诉人和被告人两人同居时,袁红25岁,张志国24岁,且双方均为未婚,因此他们的同居应视为符合法定结婚的实质要件。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原被告两人于1984年相识并相爱,1987年遂同居在一起,1990年,被告因为出国怕被拒,双方才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法定的婚姻登记程序,而仅仅办理了世俗的婚姻仪式。

1992年,被告张志国回国探亲,双方仍旧保持此种同居关系。

直至1993年11月,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

从时间跨度上看,双方从相识相爱到关系最终破裂历时9年有余,在此漫长岁月中,双方显然是抱着一种终身共同生活的目的。

否则,他们早就莺飞雁散,而不会延续这样一段马拉松式的两性关系。

关于双方主观上共同长久生活的一致性我们还可以从1990年10月,男方张志国准备出国深造,因害怕存在婚姻关系而被拒签,双方办理世俗的婚姻仪式以予代替的事实得到证明。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原被告在从1984年至1993年长达9年的时间里,一直相濡以沫,共同生活,并且希望维持长久,还为此举办了世俗结婚仪式,得到了群众认可,虽然在其后由于男方的原因此种关系未能继续,但时至1993年11月原告袁红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原被告之间存在事实婚姻关系的事实是不容否认的。

二、在本案中,被告人与第三人的婚姻关系能够成立?本案中,被告人与第三人的婚姻关系能否成立的问题,我们认为实质上就是怎样处理事实婚姻与法律婚姻的矛盾的问题。

当然,具体到我国的实际情况,这里还要牵涉到不同时期婚姻制度的规定。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1950年、1980年的《婚姻法》对事实婚姻均未作明确规定,2001年修正的《婚姻法》也未作明确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的多次司法解释,曾经长时间有条件地承认事实婚姻,直到1994年才完全不承认事实婚姻的民事效力,将其视为非法同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历次司法解释,对事实婚姻的保护,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有条件的承认阶段:1949年-1986年。

A.对于事实婚的行为,首先认定其性质是违法的,必须给予批评教育,令其补办结婚的法定手续。

B.对未达婚龄或不符合法定实质要件的事实婚姻,由婚姻机关出面令其解除同居关系。

C.对事实婚中的女方怀孕或生有子女的事实婚,应在处理时考虑保护妇女、儿童的利益。

D.对事实婚在前,一方后又与他人法定登记结婚的,在处理时要考虑保护事实婚中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E.对事实婚引发的离婚案件,一般应按正常的离婚案件处理。

2.逐步不承认阶段:1986年——1994年。

1986年3月15日《婚姻登记办法》颁布至1994年2月1日,即新《婚姻登记条例》施行。

在此期间,没有配偶的男女,未办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如同居时双方均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可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如同居时一方或双方不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应认定为非法同居关系。

3.完全不承认阶段: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记管理条件》施行之后。

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公民以夫妻名义同居的,或者符合结婚条件的当事人未经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同居的,其婚姻关系无效,不受法律保护。

4.相对承认阶段:2001年12月26日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规定: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总之,我国对事实婚姻的法律保护,就是循着承认主义-相对承认主义-不承认主义这一过程。

具体到本案来讲,我们认为需要对如下事实进行分析后,才能确定第三人沈某与被告张志国的婚姻关系是否成立。

1、第三人沈某与被告张志国的婚姻关系为何等性质,是合法婚姻、事实婚姻还是非法同居;2、原告袁红和被告张志国的婚姻关系与第三人沈某和张志国的关系哪一个发生在前;3、我国法律对事实婚姻与合法婚姻发生冲突时,相关规定是怎样规定的,也即事实婚姻的法律效力怎样认定;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被告张志国和第三人沈某之间关系的性质。

在本案中,1992年2月,被告张志国与沈某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登记结婚。

对于他们此种登记结婚行为的认定,我们可以参照1984年7月19日民政部、教育部、外交部发布《民政部、教育部、外交部关于出国留学生办理婚姻登记的暂行规定》:当事人双方均为出国留学生要求在国外登记结婚的,如其出生年月、婚姻状况有档案可资证明,可以到我驻外使、领馆办理结婚登记。

根据这条规定,张志国和沈某在我国驻日本大使馆登记结婚的行为应认定为合法婚姻。

我们在前面已经认定自诉人袁红和被告人张志国构成事实婚姻关系。

对比两者的时间,我们可以发现,自诉人袁红和被告的事实婚姻在被告和第三人沈某的登记结婚行为之前。

具体到本案的发生时间为1993年11月,根据1986年3月15日《婚姻登记办法》规定,没有配偶的男女,未办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如同居时双方均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可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

据此,我们可以看到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对事实婚姻的保护,承认其合法性,其效力等同与合法登记的婚姻。

所以,根据两者发生时间的先后,我们认为对于袁红与张志国的事实婚姻关系应予以保护,张某在存在事实婚姻的情况下又与第三人结婚,构成重婚罪,因而认定其与沈某的婚姻关系无效。

三、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本案?根据上面的分析,在本案中,人民法院可以根据1986年3月15日实施的《婚姻登记办法》,首先确认原告袁红和被告张志国构成事实婚姻。

然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重婚罪的规定,宣布被告张志国在明知自己有配偶的情况下,还与第三人沈某结婚,其行为构成重婚罪。

同时,宣告被告张志国与第三人沈某的婚姻关系无效。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