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大纲知识点

合集下载

管理学原理自考大纲(整理版本)

管理学原理自考大纲(整理版本)

管理学原理大纲1、识记:就是只需要掌握知识点的名字就可以了,一般只会出选择题或者填写题;2、领会:领会的层次更深,要能进行一些阐述,一般可能出简答题;3、运用:就是最高层次,一般出题比较活,像论述题之类的。

其实自考出题时老师并没有严格遵循这样的原则,识记的内容一样可能出简答或者论述题,而很多要求运用的知识点,考试的时候根本不会考。

其实自考的重点很好把握,你把过去几次的真题找来做做,自考的范围一般就是那上面的,考点的重复率很高,很多题都是换一种说法重新考,甚至有的题几乎一模一样。

第一篇绪论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识记P4):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领会P5):(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3、管理的任务(领会p6):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4、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P7(领会)5、管理的两重性(识记p8):管理的两重性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所谓必要性,就是说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是有效地组织劳动所必须的;所谓目标性,就是说管理直接或间接地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反映生产资料占有者组织劳动的目的。

6、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领会):p9(1)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7、管理学(识记p11):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8、管理学的特点(领会p11):(1)一般性(2)多科性(3)历史性(4)实践性9、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领会):p13(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

管理学原理复习大纲

管理学原理复习大纲

管理学原理复习大纲第一章管理概述掌握管理的概念及其要素、管理的职能、管理的内容、管理的原则、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

重点掌握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和管理者的十种角色。

第二章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掌握古典管理理论中的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观点,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核心是提高工作效率;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提出了理性-合法式权威。

掌握梅奥及其所领导的霍桑试验的基本发现,如社会人、非正式组织;麦格雷戈的X-Y理论的基本观点。

掌握组织文化的结构和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的内容。

重点掌握法约尔提出的管理的五大职能、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的内容。

第三章决策掌握决策的概念、决策的类型、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程序;掌握头脑风暴法的概念、德尔菲法的基本含义和特点;掌握盈亏平衡分析法、决策树法和非确定型决策方法的原理和求解思路。

重点掌握决策程序、决策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计划掌握计划的概念、计划的形式分类;掌握计划的特征;掌握计划的编制程序;掌握计划工作的原理;掌握滚动计划法的特点、目标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重点掌握计划的特征、计划的编制程序。

第五章组织与人事掌握组织的概念;掌握组织设计的程序;掌握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的概念;掌握各种部门化的特点,能够区分是那种类型的部门化,如许多企业按照早、中、晚三班制安排生产活动,属于时间部门化;掌握组织职权的类型、集权与分权的含义;掌握各种组织结构的含义、特点和优缺点;掌握人员配备的原则、主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掌握组织变革的内容。

重点掌握组织设计的程序、各种组织结构的含义与特点和优缺点。

第六章领导掌握领导的概念;掌握领导活动的要素;掌握领导的功能;掌握领导职权的组成;掌握领导方式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掌握不同指挥模式下的领导方式的特点;掌握四分图理论、管理方格图理论、领导权变理论的基本思想。

重点掌握不同指挥模式下的领导方式的特点、管理方格图理论中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的特征、领导活动的要素。

814-管理学考试大纲

814-管理学考试大纲

《管理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管理范式的变化和学习型组织掌握管理的内涵: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资源,以有效益和高效率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掌握管理职能、管理技能、管理层次的含义。

(P3)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技能:概念机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管理层次也称组织层次,是指从最高一级领导职务到最低一级管理组织的各个职位等级,管理人员按层次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

理解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的管理者的区别。

)了解管理的各个学派,包括古典管理理论、人本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系统论、权变论、全面质量管理及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每个人都参与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是组织能够持续不断地试验、变革、改进并提高其发展、学习和实现目标的能力。

(P13)古典管理理论:强调管理研究方法的理性与科学性,致力于把组织建设成高效运转的机器。

包含科学管理、官僚组织、行政管理原则。

给企业带来新的技能,建立起来高生产力和对待员工的有效性。

科学管理(泰勒):关注每个工人的生产力,强调科学地决定工作和管理实践,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P15)弊端:忽略了社会环境和员工需求,导致了管理者和员工间的冲突加剧,有时候甚至是暴力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们常感觉呗利用了,这与泰勒及他的拥护者们所想象的和谐与合作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官僚组织:组织通过制度和书面记录来延续其发展,制度和流程是客观的,且一致地适用于每一个人。

职位是按等级划分的,且受上一级支配。

管理者不是依靠个人魅力来成功下达指令,考的是管理职位的合法权力。

(P16)弊端:雇员门忠实于某个人,而不是组织或其使命,资源被用来实现个人欲望,而非组织目标。

行政管理原则:关注的是整个组织,(法约尔管理哲学:提出14条管理原则,其中统一指挥、分工、同一方向、等级链成为今天的管理哲学。

五种管理的基本功能和元素:计划、组织、命令、协调、控制。

)(福利特:更强调人而不是工程技巧的重要性,“不要死抱着你的蓝图”,而应分析管理和组织的互动状态。

管理学原理考试大纲知识整理

管理学原理考试大纲知识整理

《管理学原理》考试大纲§1 管理者与管理工作1.管理的定义6管理:指通过与其他人共同努力,既有效率又有效果地把事情做好的过程。

或: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的目标6管理不存在自己独立的目的或目标。

管理不过是组织中的一个“器官”,是为服务于组织而存在的。

不能为了管理而管理,而应该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进行管理。

管理的目标是与组织的目标联结在一起的。

具体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全面地衡量管理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情况:①组织的产出目标:从产量与期限、品种与质量、成本花费等单项指标的水平来衡量所管理的组织是否能按质、按量、按期、低成本地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或服务。

②组织的绩效目标:对组织所取得的成果与所运用的资源之间转化关系的一种更全面的衡量。

③组织的终极目标:营利性组织:以追求利润和资本保值增值为主要终极目标非营利性组织:以满足社会利益和履行社会责任为主要终极目标任何组织中管理工作的基本使命都是:使组织以尽量少的资源而尽可能多地完成预期的合乎要求的目标!3.管理者的层次与专业分类8从横切面进行的组织层次划分看,组织中的工作人员有四类:作业人员,指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实施和操作工作的人。

这些人处于组织的底层(称为作业层),不具有监督他人工作的职责。

基层管理者,亦称第一线管理者,他们处于作业人员之上的组织层次中,负责管理作业人员及其工作。

中层管理者:直接负责或者协助管理基层管理人员及其工作的人,这些人主要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在组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高层管理者:处于组织的最高层,主要负责组织的战略管理,并在对外交往中以代表组织的“官方”身份出面。

从组织的纵切面划分,管理者可以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综合管理者:负责管理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个分部的全部活动。

专业管理者:仅仅负责组织中某一类活动或业务的专业管理。

4.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技能要求13技术技能:指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所需的技术和方法技术技能。

考研《管理学》考试大纲

考研《管理学》考试大纲

802-管理学第一章管理导论第一节管理的内涵与本质一、组织与管理二、管理的内涵三、管理的本质第二节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一、管理的基本原理二、管理的基本方法三、管理的基本工具第三节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一、全球化二、信息化三、市场化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一、科学管理理论二、一般管理理论三、科层组织研究第二节现代管理流派一、管理思维的系统与权变研究二、管理本质的决策与协调研究三、管理分析的技术与方法研究第三节当代管理理论一、制度视角的研究:新制度学派的组织趋同理论二、技术视角的研究:企业再造理论第三章决策与决策过程第一节决策及其任务一、决策的概念和要素二、决策与计划三、决策的功能与任务第二节决策的类型与特征一、决策分类二、决策的特征第三节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一、决策过程模型二、决策的影响因素三、决策的准则第四章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第一节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要素一、环境分类二、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第二节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一、理性决策二、行为决策三、非理性决策四、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对立第三节决策方法一、决策背景研究方法二、活动方案生成与评价方法三、选择活动方案的评价方法第五章决策的实施与调整第一节实施决策的计划制定一、计划的本质与特征二、计划的类型与作用三、计划编制的过程与方法第二节推进计划的流程和方法一、目标管理二、PDCA循环三、预算管理第三节决策追踪与调整一、决策追踪与调整的内涵二、决策追踪与调整的原则三、决策追踪与调整的程序与方法第六章组织设计第一节组织设计的任务与影响因素一、组织设计的任务二、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三、组织设计的原则第二节组织结构一、组织结构的概念二、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三、组织结构的形式四、组织结构的演变趋势第三节组织整合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整合二、层级整合三、直线与参谋的整合第七章人员配备第一节人员配备的任务、工作内容和原则一、人员配备的任务二、人员配备的工作内容三、人员配备的原则第二节人员选聘一、人员的来源二、人员选聘的标准三、人员选聘的途径与方法四、人员录用第三节人事考评一、人事考评的功能与要素二、人事考评的方法三、人事考评的工作程序第四节人员的培训与发展一、人员培训的功能二、人员培训的任务三、人员培训的方法第八章组织文化第一节组织文化概述一、组织文化的概念与分类二、组织文化的特征三、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第二节组织文化的构成与功能一、组织文化的构成二、组织文化的功能三、组织文化的反功能第三节组织文化塑造一、选择价值观二、强化认同三、提炼定格四、巩固完善第九章领导的一般理论第一节领导的内涵与特征一、领导与管理二、领导权力的来源三、领导三要素第二节领导与领导者一、领导者特质理论二、领导者行为理论三、领导者团队理论第三节领导与被领导者一、情境领导模型二、领导—成员交换理论三、领导者角色理论第四节领导与情境一、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二、豪斯的路径—目标领导理论三、文化背景与领导第十章激励第一节激励基础一、人的行为过程及特点二、人性假设及其发展三、激励机理第二节激励理论一、行为基础理论二、过程激励理论三、行为强化理论第三节激励方法一、工作激励二、成果激励三、综合激励第十一章沟通第一节沟通与沟通类型一、沟通及其功能二、沟通过程三、沟通类型与渠道第二节沟通障碍及其克服一、有效沟通的标准二、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三、克服沟通障碍第三节冲突及其管理一、冲突的概念及特征二、冲突的原因与类型三、冲突观念的变迁四、管理冲突第十二章控制的类型与过程第一节控制的内涵与原则一、控制的内涵二、控制的系统三、控制的原则第二节控制的类型一、控制进程分类二、控制职能分类三、控制内容分类第三节控制的过程一、确定标准二、衡量绩效三、分析与纠偏第十三章控制的方法与技术第一节层级控制、市场控制与团队控制一、层级控制二、市场控制三、团体控制第二节质量控制方法一、工作质量与过程控制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三、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第三节管理控制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及其在控制中的作用二、现代控制的信息技术方法三、基于信息技术的柔性作业系统第十五章创新原理第一节组织管理的创新职能一、管理创新的内涵二、管理工作的维持与创新关系三、管理创新工作的内在规定性第二节管理创新的类型与基本内容一、不同方式的管理创新二、不同职能领域的管理创新三、不同要素水平的管理创新第三节创新过程及其管理一、创新动力来源二、创新管理决策三、实施创新领导四、创新活动的评估与审计第十六章组织创新第一节组织变革与创新一、组织变革模式和路径二、组织变革的障碍三、组织变革过程管理第二节组织结构创新一、制度结构创新二、层级结构创新三、文化结构创新第三节创新与学习型组织一、作为知识体系的组织二、知识创新的模式与过程三、组织学习与组织修炼。

《管理学原理》大纲

《管理学原理》大纲

组织职能
设计组织结构
根据组织目标和战略,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和权力。
配置资源
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支持组织目标的实现。
建立协作机制
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建立沟通渠道等方式,促进组织内部的协作和 配合。
领导职能
确立领导地位
通过个人魅力、专业知识和经验等,确立自己在 组织中的领导地位。
人力资源管理法
人力资源规划
根据组织战略和业务需求,制定人力 资源规划,包括人力资源数量、结构 和素质等方面的规划。
招聘与选拔
通过招聘、选拔和录用等环节,获取 符合组织需求的人才。
培训与开发
通过培训、轮岗、导师制等方式,提 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绩效管理
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和流程,对员工的 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和反馈,激励员工 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管理者在处理员工关系和分配资源时应公 正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维护企业和员 工的合法权益。
勤奋敬业
廉洁自律
管理者应勤奋工作,尽职尽责,为企业和 员工创造更多的价值。
管理者应廉洁奉公,不谋取私利,自觉遵 守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
06
管理实践与应用
企业战略管理实践
企业愿景与使命
明确企业的长期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实现 这些目标所需承担的责任。
通过合理的库存控制策略,降低库 存成本并满足生产需求。
03
02
生产过程组织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
质量管理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 品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
04
财务管理实践
预算编制与执行
根据企业战略和运营计划,编制财务预算并 监控执行过程。

00054管理学原理自考考试大纲

00054管理学原理自考考试大纲

00054管理学原理考试大纲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管理概述识记:(1)管理的概念;(2)管理的特征;(3)管理的职能领会:(1)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2)管理有效性的衡量应用:联系实际说明管理的必要性(二)管理者识记:(1)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2)管理者的角色;(3)管理者的技能领会:(1)不同层次管理者应重点掌握的技能;(2)举例说明管理者扮演的角色(3)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三)管理学识记:管理学的概念领会:管理学的特点第一节:管理概述一、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1.管理的产生:①管理产生于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②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2.管理的必要性:管理是组织不可缺少的要素,有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组织如影相随。

①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②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③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二、管理的概念概念: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①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②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③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④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⑤管理的实质是协调三、管理的特性①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②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③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处理好人际关系)四、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㈠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的预先筹划和安排㈡组织是为了完成计划而对分工协作关系所做的整体安排㈢领导是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㈣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监督检查工作五、管理有效性的衡量管理的有限性是由效率和效果来衡量的(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效果是指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第二节:管理者一、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二、管理者的分类: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①②按管理者所处从事工作领域及专业不同职能)的管理者三、管理者的角色⑴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⑵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⑶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四、管理者的技能⑴技术技能(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⑵人际技能(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⑶概念技能(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五、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率,“成功的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果,鉴于此,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的类型也应该体现管理学能级原理的要求,将适合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

管理学复习大纲(管理学课程)

管理学复习大纲(管理学课程)

古典管理学●泰勒-科学管理原理,是管理学的标志,泰勒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奠定了管理职能的基础●韦伯一科层组织,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行为管理理论中比较著名的是霍桑实验(社会人假设)●职工是社会人●开启了管理研究中的行为科学之旅●行为和态度是密切相关的●群体对个人行为有着重大影响●群体工作标准,群体态度,工作安全标,准重要●在决定产量方面,金钱作用要小绿色管理和可持续性(责任问题)●社会责任:企业超越法律和经济义务,以-种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去做正确的事●社会响应:企业应对一-些普遍的社会需要,而从事的社会活动●社会义务:企业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而从事的社会活动科学管理研究●含义:科学管理的产生既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也是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现资本对劳动的完全控制的需要主要内容:●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合理利用工时●环境作业与环境条件的标准化●根据工作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在企业中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进行例外管理,决策分类根据环境可控程度分类●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根据决策问题的分类●程序化决策(例行问题)●非程序化决策(非例行问题)根据决策主体的分类●个体决策●群体决策●优点●有利于集中不同领域专家的智慧,应付日益复杂的决策问题●能够利用更多的知识优势,借助更多的信息,形成更多的可行性方案●具有不同背景经验的不同成员的参与,有利于提高决策时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容易得到普遍的认可,有助于决策的顺利实施.●有利于使人们勇于承担风险●缺点●速度效率低下●决策有可能为个人或子群体所左右●群体决策中有可能出现更关心个人目标的情况。

幕布环境●分类●- -般或宏观环境●经济环境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就业,收入●技术环境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生活技术,服务技术●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受教育程度,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宗教信仰,商业习惯●政治法律环境政治制度,政治形势,国际关系,国家法律和法令,政府政策●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具体或微观环境●顾客●供应商●竞争者●管制机构●战略同盟伙伴●组织内部环境●物质环境●文化环境●环境各层次间的关系●方法●一般环境分析法(PEST)主要从政治与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与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四个方面来探索认识影响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环境分析法(五种力量模型,钻石.模型)●为什么要进行基本战略●基本战略的类型.计划.●编制过程●制定计划目标●估量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预测未来情况●制定计划方案●实施和总结计划方案●甘特图反映各种行动间的逻辑关系,每种行动的起止时间,看到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

【军队文职】《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的知识点总结

【军队文职】《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的知识点总结

【军队文职】《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的知识点总结【大纲】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一、科技事业管理科技事业与科技事业产品;科技事业管理的概念;科技事业管理的内容;科技管理体制。

二、教育事业管理教育事业与教育事业产品;教育事业管理的概念;教育事业管理的内容;教育事业管理体制。

三、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与卫生事业产品;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卫生事业管理体制。

第二章I公共事业管理一、科技事业管理(一)科技事业与科技事业产品1.科技事业【(1)科技事业的概念】科技事业是指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由政府和公共部门主导的科技活动。

【广义的科技事业】包括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与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全部有组织、有系统开展的活动。

【(2)科技事业的分类】1【研究与发展】①科技活动的核心,是指为增加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②其中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1【科技教育与培训】培养具有专门科技知识和技能的人才1【科技服务】有助于科学技术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的活动1【从研究本身的性质来看】可分为以下四类(1)基础科学研究。

主要指自然科学中的基本问题和基础理论的研究。

(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关注和解决的是人类自身的知识和文化发展,以及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问题(3)应用技术研究。

在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现实的需要综合利用知识,将科学研究提供的物化可能变为现实。

直接针对现实的尤其是企业的需要,产品比较容易商业化,并通过市场方式提供(4)公益性研究和技术推广。

主要指涉及公众利益,难以分割的技术研究、运用和推广11按照目的和功能分类】(1)以满足企业或市场需要为主要目标的科技活动(2)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的科技活动2.科技事业产品【(1)科技事业产品的分类】11基础科学研究概念】主要是指针对自然科学中的基本问题和基础理论的研究11基础科学研究特点】①研究成果是社会生存与发展必需的,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后盾②但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商品化,无法推向市场[(3)科技事业产品的公共产品属性】1【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①基础研究产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品、公益性研究和技术推广产品一般都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②应用性技术研究产品则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而且有一定的消费竞争性1【外部性】即外部收益性,体现在基础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公益性研究和技术推广被具体的部门或个人应用时,会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巨大促进。

管理学大纲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大纲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大纲知识点总结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和应用组织管理的学科,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和应用有效的管理原理和方法。

以下是对管理学大纲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管理学的概述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管理学的对象和范围、管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管理学的理论体系、管理实践的历史价值等是管理学概述的主要内容。

二、组织和管理理论1.组织理论:组织的定义和特征、组织的类型和结构、组织的功能和效能、组织的变革和创新等。

2.管理理论:管理的定义和职能、管理者的角色和能力、管理的决策和沟通、管理的控制和激励等。

三、计划与目标管理1.计划管理:计划的定义和特征、计划的层次和类型、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计划的评估和修订等。

2.目标管理:目标的定义和分类、目标的设定和激励、目标的达成和评价、目标的协调和沟通等。

四、组织结构与设计1.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概念和作用、组织结构的类型和特性、组织结构的设计和分析、组织结构的优化和变革等。

2.组织设计: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组织设计的流程和步骤、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和效果、组织设计的评估和调整等。

五、领导与管理1.领导理论:领导的定义和特征、领导的类型和风格、领导的权力和影响、领导的职责和行为等。

2.领导与管理:领导与管理的关系和区别、领导与管理的相互作用、领导与管理的能力和技巧、领导与管理的发展和成长等。

六、团队与团队管理1.团队理论:团队的定义和特征、团队的类型和成员、团队的建设和绩效、团队的协作和冲突等。

2.团队管理:团队的组建和发展、团队的激励和凝聚、团队的协调和合作、团队的评估和改进等。

七、决策与问题解决1.决策理论:决策的定义和特征、决策的类型和步骤、决策的风险和效果、决策的评估和改进等。

2.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问题解决的技巧和工具、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和效果、问题解决的评估和调整等。

八、沟通与协调1.沟通理论:沟通的定义和特征、沟通的类型和要素、沟通的过程和障碍、沟通的技巧和效果等。

徐向艺《管理学》复习大纲

徐向艺《管理学》复习大纲

徐向艺《管理学》复习大纲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管理学(徐向艺版)复习提纲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 1. 正确理解管理的含义 2. 理解管理的属性3. 正确认识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4. 明确现代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5. 了解管理者的各种角色 6. 正确认识管理的职能和过程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1. 了解管理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2. 了解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3. 阐明泰罗及其主要追随者的”科学管理”思想4. 明确法约尔对管理学的贡献 5. 掌握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6. 认识当代各种管理理论学派的区别与联系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1. 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 2. 阐述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 3. 说明管理原理的普遍适应性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1. 正确认识管理环境 2. 理解管理的道德观 3. 了解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4. 清楚改善管理道德的途径 5. 定义利益相关者---------------------------------------------------------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6. 认识管理的社会责任第五章管理决策1. 理解现代决策的含义2. 理解决策的合理性3. 区分不同分类的决策 4. 把握现代决策的原则 5. 概述决策的制定过程6. 理解和应用科学决策的方法和技术第六章计划与预测1. 理解计划的含义及性质2. 区分各种类型的计划并说明其相互关系3. 理解计划工作的基本原理 4. 了解制订计划的程序 5. 掌握和应用计划技术和方法 6. 掌握预测的方法第七章目标管理1. 了解目标和计划的关系2. 掌握目标的内容3. 理解目标的性质4. 学会确定组织不同层次的目标5. 定义目标管理6. 掌握目标管理的特点和实质7. 把握目标管理的过程第八章组织与组织管理1. 理解组织的含义及构成要素2. 区分不同种类的组织3. 理解组织管理职能及活动过程 4. 正确认识古典组织理论---------------------------------------------------------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5. 熟知现代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第九章组织设计与权力配置 1. 定义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 2. 认识影响组织设计的主要因素 3. 理解组织设计原则 4. 把握组织设计过程 5. 正确认识组织集权和分权 6. 正确认识直线,参谋和职能职权 7. 正确运用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 8. 比较扁平结构和直式结构 9. 明确部门划分方法及优缺点 10. 认识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第十章组织中的人员配备 1. 理解人员配备的含义2. 理解人员配备的工作内容和程序3. 理解人员选聘的系统方法4. 比较从员选聘的不同途径5. 掌握职务分析的过程和方法6. 掌握工作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影响因素7. 了解管理者应具备的才能和个人特点 8. 把握人员选聘的程序和方法9. 掌握人员考评与培训的基本理念与方法 10. 了解职业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11. 区别五种职业定位模式并理解职业发展纬度第十一章组织变革与发展 1. 正确认识组织的生命周期 2. 了解组织变革的动因及变革方式 3. 把握组织变革的侧户和策略---------------------------------------------------------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4. 了解当今组织发展的趋势第十二章领导行为与艺术1. 掌握领导的含义,了解领导过程的特点与领导的作用2. 解释领导与管理,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3. 描述领导效能的含义及其衡量标准4. 了解领导特性理论,领导行为理论与领导权变理论5. 解释管理者在工作中应如何运用领导权变理论 6. 了解领导艺术的含义与特征7. 描述用人,激励人,决策,人际交往等领导艺术的主要内容第十三章行为激励1. 了解需要,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2. 解释激励的含义及其过程.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3. 掌握需要层次理论,ERP理论,公平理论,成就需要理论,双因素理论等内容以及如何运用4. 了解管理中应如何运用各种激励理论第十四章管理沟通1. 了解沟通的含义及其对管理的重要性2. 描述信息沟通的一般模式3. 了解比较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的优缺点4. 掌握人际沟通的含义,作用及特点5. 了解沟通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及克服的办法6. 了解团队沟通的涵义,特征,目的与策略 7. 阐述组织沟通的功能与特征8. 描述组织外部沟通与组织内部沟通的作用,特点与类型第十五章控制过程与类型1. 了解控制的概念,目的及反馈原理2. 理解控制与计划之间的关系3. 描述控制的基本过程---------------------------------------------------------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4. 阐述控制的标准和关键控制点5. 区别不同类弄型的控制6. 了解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及其特征第十六章控制方法 1. 解释预算控制的概念2. 理解零基预算方法的原理及步骤3. 描述审计控制,损益控制,投资报酬控制等非预算控制方法4. 了解项目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准时生产等现代管理控制技术第十七章管理控制中的信息处理1. 了解有效管理控制对信息的基本要求2. 了解管理信息的主要特征及作用 3. 描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 4. 阐述ERP的概念及作用第十八章管理创新概述1. 了解管理创新的涵义,动因及作用2. 解析知识经济发展对组织创新的影响 3. 解释网络结构4. 阐述现代企业组织形态,现代企业产权安排及治理结构5. 了解技术创新的含义 6. 说明技术创新的动因及策略第十九章组织文化理论1. 了解西方企业文化理论的演变历程2. 阐述组织文化的涵义,要素,结构及功能3. 阐明组织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及基本程序4. 解释组织文化重塑的特征及措施第二十章学习型组织理论1. 解析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及特征2. 掌握五项修炼的含义及方法---------------------------------------------------------精品文档---------------------------------------------------------------------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管理学学习大纲(详细)

管理学学习大纲(详细)

第一编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第一节管理与管理学一、管理的定义(掌握)(一)定义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二)管理活动的内涵1.管理工作是为了实现组织未来目标的活动2.管理工作的本质是协调3.管理工作存在于组织之中4.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5.管理工作是追求效率和效果的统一二、管理职能(掌握)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三、管理的性质(一)管理的二重性(掌握)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既有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二)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理解)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反映了管理活动自身的特点和客观规律性。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实践活动中对管理原理运用的灵活性和对管理方式和方法选择的技巧性。

四、管理学及其特性(了解)(一)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一般办法的科学.(二)管理学的特性1.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2.管理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第二节管理者一、管理者(一)管理者的定义(掌握)管理者是指任何组织内要管理下属或有责任调动各种资源的人员。

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与操作者相对,操作人员只须履行所指派的工作,而毋须负起任何指示和监督的责任的雇员,他们往往属于机构内最基层的部分。

(二)管理者的层次(掌握)基层管理者,一般只限于督导操作人员的工作,不会指挥其他管理人员中层管理者,执行企业组织政策,指挥一线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工作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企业的现行政策,并计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三)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了解)(四)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掌握)卡特兹的观点:技术技能,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人际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概念技能,处理问题的思维技能,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作某事的能力。

河南专升本管理学考试大纲

河南专升本管理学考试大纲

河南专升本管理学考试大纲
河南专升本管理学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管理学基础知识
1.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经典理论;
3. 组织结构与设计;
4.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5. 基本管理技能和管理决策。

二、企业战略管理
1. 企业战略的基本概念和战略管理的内涵;
2. 环境分析和策略形成;
3. 组织战略的实施和组织变革;
4. 绩效管理和战略评估。

三、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1. 员工招聘、选拔和培训;
2. 绩效管理与奖惩制度;
3. 员工关系与人力资源发展;
4. 组织结构和工作分析;
5. 薪酬管理和福利待遇。

四、营销管理
1. 市场调查与消费行为分析;
2. 产品策划与定价管理;
3. 渠道管理与促销策略;
4. 客户关系管理与市场营销战略。

五、财务管理
1. 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工具;
3. 资金管理和财务决策;
4. 经济增长和财务管理。

六、项目管理
1.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项目选择和项目计划;
3. 项目实施和项目控制;
4. 项目评估和项目整合。

以上是河南专升本管理学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考生在备考时可以根据大纲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复习。

管理学原理大纲范文

管理学原理大纲范文

管理学原理大纲范文一、导论1.1管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1.2管理学的历史演变1.3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二、组织理论2.1组织的定义和特点2.2组织的类型和形式2.3组织的设计和结构2.4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三、领导理论3.1领导的定义和角色3.2领导力的要素和特征3.3领导风格和理论3.4领导的能力和技巧四、决策理论4.1决策的基本过程和要素4.2决策方法和技巧4.3决策风险和不确定性4.4决策质量评价和反思五、沟通理论5.1沟通的定义和重要性5.2沟通的过程和要素5.3沟通的障碍和解决方法5.4沟通技巧和方法六、激励理论6.1激励的定义和作用6.2激励理论的发展和分类6.3激励的要素和机制6.4激励策略和实践七、控制理论7.1控制的定义和目标7.2控制过程和要素7.3控制方法和技巧7.4控制效果评估和调整八、变革理论8.1变革的定义和原因8.2变革的过程和阶段8.3变革的策略和实践8.4变革的影响和评价九、团队管理理论9.1团队管理的定义和特点9.2团队管理的原则和要素9.3团队建设和发展9.4团队冲突管理和解决十、跨国管理理论10.1跨国管理的定义和挑战10.2跨国管理的策略和模式10.3跨国管理的组织和协调10.4跨国管理的实践和案例十一、社会责任理论11.1社会责任的定义和范围11.2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和价值11.3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和评价11.4企业社会责任的未来发展十二、管理伦理理论12.1管理伦理的定义和要素12.2管理伦理的原则和价值观12.3管理伦理的问题和挑战12.4管理伦理的应对和解决以上是《管理学原理》的大纲,涵盖了管理学的基本领域和重要概念。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掌握组织理论、领导理论、决策理论、沟通理论、激励理论、控制理论、变革理论、团队管理理论、跨国管理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管理伦理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理论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组织管理中的挑战和问题,提升管理能力和素养。

行政管理学00277大纲

行政管理学00277大纲

行政管理学00277大纲第一章行政管理概述1.1 行政管理的定义行政管理是指国家和其他组织运行中,以管理人员为主体,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管理和协调组织内外部事务的过程。

1.2 行政管理的特点行政管理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行政管理是一种具体的管理活动,侧重于组织和调动人力资源达成组织目标;其次,行政管理具有法定性,依据法律法规进行操作;最后,行政管理是面向公众的,其目标是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第二章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2.1 行政管理的公正原则行政管理应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保证公民的权益,避免利益偏袒和不公。

2.2 行政管理的法治原则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依照法律法规进行程序和限制,保障公众利益。

2.3 行政管理的效率原则行政管理应追求高效率,通过合理的组织和资源配置,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2.4 行政管理的服务原则行政管理应以公民为中心,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满足公众需求。

第三章行政管理的基本功能3.1 行政管理的计划与决策功能行政管理通过制定计划和决策,明确行政目标和行动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3.2 行政管理的组织与协调功能行政管理通过组织和协调人力和资源,确保工作顺利进行,达成预定目标。

3.3 行政管理的监督与控制功能行政管理通过监督和控制行政行为,避免违法行为,保证行政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第四章行政管理的实践应用4.1 行政管理在政府机构中的应用行政管理在政府机构中扮演重要角色,负责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管。

4.2 行政管理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行政管理在企事业单位中起到组织、调度和资源配置的作用,确保良好运营。

4.3 行政管理在社会组织中的应用行政管理在社会组织中发挥统筹协调和监管作用,促进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

通过对行政管理学00277大纲的学习,可以了解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功能,并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实践中,推动组织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行政管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深入研究与实践将带来巨大的价值。

管理学原理自考大纲(整理版本)

管理学原理自考大纲(整理版本)

管理学原理自考大纲(整理版本)
前言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广大管理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

本文旨在整理管理学原理自考大纲,帮助自考学生更好地复习和理解该课程的核心内容。

第一部分:管理学基本概念
1.管理的概念、特点和本质
2.组织的概念、特点和本质
3.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能
4.管理科学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部分:管理学基本原理
1.目标管理原理
2.分工与协调原理
3.权力与责任原理
4.奖惩与激励原理
5.管理控制原理
6.经济效益原理
第三部分:组织行为与管理
1.组织结构及其类型
2.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
3.领导与领导力
4.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
5.组织成员的动机和激励
第四部分:管理信息系统
1.信息与管理决策
2.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3.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第五部分: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目标
2.人力资源规划和人才培养
3.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
4.员工关系管理
第六部分:财务管理原理
1.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职能
2.财务活动的流程和方法
3.资本结构和成本分析
4.财务风险管理和预算控制
,管理学原理自考大纲是广大自考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本文通过整理大纲重点,提供了便捷的复习材料,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更好地掌握该课程。

《管理学》复习大纲0902

《管理学》复习大纲0902

《管理学》复习大纲所用教材:周三多《管理学》,高教出版社出版。

总要求:掌握概念与理论,运用原则与方法。

第一部分管理总论一、管理概述(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学)(要求)准确理解管理的定义、内涵,理解管理的有效性的衡量标准、管理的职能及相互关系,了解管理的二重性原理及其现实意义,掌握管理者的分类、职责、角色与技能之间的关系,了解管理学的特点、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1.准确理解管理的定义、内涵:教材对“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对这一定义可作进一步解释:(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组织包括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政治党派、社会团体以及宗教组织等。

管理不能脱离组织而存在,同样,组织中必定存在管理;(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的过程,而不是其他;(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在这些资源中,人员是最重要的。

任何资源的分配、协调实际上都是以人为中心的。

所以管理要以人为中心;(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管理的有效性的衡量标准:有效的管理追求效率和效果的统一,效率与效果相比较,效果是第一位的。

3.管理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职能。

相互关系P64.管理者是在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指挥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

依据其在组织中地位的不同可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在组织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责,避免错位。

管理者需扮演三大类十种角色,不同类别管理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⑴人际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⑵信息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⑶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不同类别管理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⑴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⑵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⑶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5.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综合性、实践性和发展中的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大纲知识点总结最新版管理与管理者了解: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合理地配置和利用资源,形成社会生产力;B.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C.合理组织协调人员、政府、资源之间关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D.把局部目标引向组织目标,形成方向一致的合力;E.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改变人类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

管理学的内容体系(见教材)管理学的重要性对组织而言,管理具有普遍性。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组织(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无论组织规模的大小,无论组织的各层次(高层、中层和基层),还是组织的各个领域,没有管理是难以想象的。

通过学习,学会管理各种组织。

对个人而言,当你开始职业生涯后,不是管理者,就是被管理者。

对管理者而言,理解管理过程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可以使自己获得成为有效地管理者的系统知识。

通过学习,使管理者以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对被管理者而言,学习管理可以更好的理解上司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适应组织的需要。

管理职能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孔茨和奥唐内尔: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

本书: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组织管理层次高层、中层和基层理解:管理的特性1.动态性2.科学性:反映管理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

管理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有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3.艺术性:即实践性、创造性。

是指在实践中创造性的运用管理理论知识的技巧,必须将管理理论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4.创造性5.经济性:机会成本、管理方式选择、资源有效整合管理性质的二重性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

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性质。

(体现所有者意志)管理职能及之间的相互关系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掌握和运用:各管理层次的工作任务、职能承担的侧重和技能要求的侧重工作任务:对于上层来讲,其主要任务是从整体利益出发,对整个组织实行统一指挥和综合管理,并制定组织目标及实现目标的一些大政方针。

中层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分目标的制定、拟定和选择计划的实施案、步骤和程序,按部门分配资源,协调下级的活动,以及评价组织活动成果和制订纠正偏离目标的措施等。

基层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规定的计划和程序,协调基层员工的各项工作,完成各项计划和任务。

职能承担的侧重:技能要求: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较不重要。

管理者的角色承担及任务要求亨利˙明茨伯格:十种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礼仪性质的职责,如参加社会活动)、领导者角色(和员工一起工作并通过员工的努力来确保目标的实现)和联络者角色(与外界建立联系)信息角色:监督者角色(获取信息)、传播者(把监督获取的大量信息分配出去,传递给有关员工)、发言人(把信息传递给外界)决策角色:企业家(对发现的机会进行投资)、冲突管理者(处理冲突,解决问题)、资源分配者(决定组织资源用于哪些项目)、谈判者(对员工、供应商、客户和其他组织进行谈判工作)管理思想的演进了解: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主要管理理论和代表性人物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甘特、吉尔布雷斯夫妇一般(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韦伯、巴纳德3.韦伯的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的主要管理理论和代表性人物人际关系学说:梅奥、霍桑试验;行为科学:马斯洛(需要理论)、麦克雷格(XY理论)、麦克兰、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弗鲁姆(期望理论)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主要流派的管理理论和代表性人物孔茨称其为“丛林” 1.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 2.决策理论学派:西蒙 3.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 4.行为科学学派:梅奥 5.管理科学学派:伯法 6.管理过程学派:孔茨理解:管理思想的演进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 具体参看复P50)管理学理论的萌芽(18、19世纪,工厂制度早期)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阶段(30年代后)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二战后到60年代)管理理论发展的新探索(60、70年代)新管理理论各种管理理论的优点和局限科学管理理论:优点:1.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2.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缺点:1。

“经济人”假设的片面性 2.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人际关系学说:激发了人们对生产中人的因素的兴趣和重视,开辟了管理理论的一个新领域。

行为科学理论着重人事问题,管理科学理论着重生产与业务管理问题。

泰罗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科学管理:(1)中心观点: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2)主要内容:1.工作定额。

把工人的操作分解为基本动作,再对尽可能多的工人测定完成这些基本动作所需的时间,制定一个工人的“合理地日工作量”。

2.标准化。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第一流的工人:最适合、愿意4.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3)两大贡献: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组织管理: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法约尔被公认为是第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他的贡献主要在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上。

(1)企业的基本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管理的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2)管理的14条原则: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等级链: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底层管理者的等级系列,它表明权力等级的顺序和信息传递的途径)、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霍桑实验及梅奥的结论《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人际关系学说: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掌握和运用:近20年来管理学的趋势、以及管理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发展趋势:1.科技发展:技术更新速度加快、IT的发展;2.国际化:市场国际化、跨文化;3.竞争:基于资源和顾客4.劳动日趋以知识为基础;5.人:价值观和工作态度、需求的个性化。

B.管理理论:1.学习型组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要点(6p):1积极变革、2如果新观点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3创新是组织中每位成员的事、4担心不学习不适应、5认为学习能力、知识和专门技术是组织的竞争优势、6管理者的职责是调动别人、授权别人。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指出(1)四条标准:1.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2.有没有生产知识;3.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

(2)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

(见高P22)精益思想:根据用户需求定义企业生产价值,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使要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流动起来,让用户的需要拉动产品生产,而不是把产品硬推给用户,暴露出价值流中隐藏的muda,不断完善,达到尽善尽美。

3.业务流程再造:对经营流程彻底进行在思考和再设计,以便在业绩衡量标准上取得重大突破。

采取公司再造方法的结果是公司规模的缩小和外包业务的增多。

4.核心能力理论: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1990普拉哈拉得和哈梅尔:核心能力是指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核心能力五个条件:1.不是单一技术活技能,而是一簇相关的技术和技能的整合;2.不是物理性资产;3.必须能创造顾客看中的关键价值;4.与对手相比,竞争上具有独特性;5.超越特定的产品或部门范畴从而为企业提供通向新市场的通道。

管理环境、管理的道德与社会责任了解:环境、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及对企业的重要性组织环境:是一切存在于组织内、外并对组织有现实和潜在影响力的因素。

重要性:1.管理环境的特点制约和影响管理活动的内容和进行;2.管理环境的变化要求管理的内容、手段、方式、方法等随之调整以利用机会,其利弊害,更好的实施管理。

B.管理道德: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是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

重要性:是对企业进行管理价值导向,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所需的一种重要资源,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源泉。

C.社会责任:如果一个企业不仅承担了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我们就说该企业是有社会责任的。

重要性: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吸引、留住、激励员工;通过降低能耗等降低成本;通过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以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带来创新;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声誉;是持续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一种方法。

理解:环境、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管理理念、经济效益的相互关系掌握和运用环境因素、企业环境研究的目的及其基本逻辑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指组织的文化,它由组织内部所共享的价值观、规章制度、规范条例、风格特征等内容组成。

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之外,对组织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

它包括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

外部环境一般环境(是指组织之外的对组织可能产生影响的非特定因素)政治法律环境 2.经济环境 3.社会文化环境 4.技术环境 5.自然资源环境 6.国际环境(二)任务(特殊)环境供应商、顾客、竞争者(现实的竞争者、潜在竞争者、替代品制造商)、政府机构及社会组织。

波特五力模型组织对环境的反应适应环境,改变自己——当环境变化时,企业需要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新环境。

影响环境——改变给企业带来麻烦的要素选择新环境——如IBM从计算机终端供应商转变为网络咨询、服务商。

环境研究目的:认识企业所面临的利与危、机遇与威胁,了解企业的长与短、实力与不足,为顾客创造价值,与顾客的需求相匹配,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创造和获取顾客。

基本逻辑:企业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崇尚道德的管理的特征:1.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2.以社会利益为重;3.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4.视人为目的; 5.超越法律;6.自律;7.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社会责任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对环境:企业要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对员工:尊重、善待员工,经常培训员工,实行人性化管理对顾客:应该为顾客提供安全的产品,提供正确的产品信息,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赋予顾客自主选择的权利;对竞争对手:在市场中进行公平竞争对投资者:为投资者带来又吸引力的投资报酬,及时、准确地汇报财务状况;对所在社区:企业不仅要为所在社区提供就业机会和创造财富,还要尽可能为所在社区做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