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例小剂量间歇补铁法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0例小剂量间歇补铁法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6-30T08:38:07.1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5期供稿作者:陈现慧

[导读] 缺铁性贫血(IDA)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其高发人群为婴幼儿,发病率可高达12.3%。

陈现慧(新疆焉耆县人民医院儿科 8411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剂量间歇补铁法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28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两组的Hb、MCV以及SF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两组的各项指标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6%,低于对照组的22.8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间歇补铁法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间歇补铁法缺铁性贫血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163-01 缺铁性贫血(IDA)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其高发人群为婴幼儿,发病率可高达12.3%。患儿的主要症状为易感染、乏力、头晕以及疲倦等,严重时可引发皮肤黏膜病变、循环功能障碍以及消化道功能紊乱等非血液系统症状,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健康成长[1]。本研究将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14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采用小剂量间歇补铁法治疗,效果甚佳,具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28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缺铁性贫血相关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40例,其中男80例,女60例;年龄0.5~7岁,平均(4.17±0.81)岁。对照组140例,其中男76例,女46例;年龄1~6岁,平均(3.95±1.02)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口服复方枸橼酸铁铵糖浆(广西半宙大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598)。治疗组应用小剂量间歇补铁法治疗:以元素铁计算剂量为2mg/(kg?d),2次/d,间隔2日用药。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5mg/(kg?d),3次/d,连续用药。治疗八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以及血清铁蛋白(SF)等观察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方法用SPSS17.0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比较其间差异,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P<0.05时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和治疗相比,治疗后两组的Hb、MCV以及SF均明显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两组的各项指标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比较(χ-±s)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时均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3%,低于对照组的22.86%,具有显著性差异(x2=4.7722,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组别例数呕吐、恶心食欲差牙齿变黑腹泻共计

治疗组 140 5(3.57) 2(1.43) 10(7.14) 1(0.71)18(12.86)

对照组 140 8(5.71) 6(4.29) 15(10.71)3(2.14)32(22.86)

3.讨论

IDA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其发病机制为由于初生时机体铁含量低、饮食缺铁、长期少量失血以及急慢性感染等因素,患儿体内缺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导致患儿智力和免疫力低下、发育迟缓等[2]。相关研究表明,贫血患儿最为常见、最严重的民族为蒙古族,这可能与其生活习俗有关。蒙古族女性生产后第一个月里不让吃肉食,只能吃一些清淡的半流饮食,从而导致目前营养不良,故婴幼儿贫血的几率相对高于其他民族。之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为每日连续补铁法,虽可明显改善症状和补充铁元素,但治疗时间长,胃肠道不良反应多,患儿耐受性差,不仅影响了治疗,还浪费了药物[3]。WHO推荐应用间歇补贴法,它是依据小肠粘膜细胞约6天更新一次,而连续服用较多的铁剂可抑制肠粘膜细胞对铁的吸收而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4]。

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了小剂量间歇补铁法治疗IDA的临床疗效。小剂量间歇补铁法是一种十分高效的补铁方法,尽管婴幼儿每天铁的排泄量极少,但其正处于飞速成长和发育阶段,机体需要更多的铁,但是低于一定量,通常而言,婴幼儿每天对铁的需求量仅为1mg/kg,故对患儿补铁时,无需按照成人剂量进行铁的补充;同时,该法还有效避免了锌、钙等元素的吸收因铁剂补充过多而受到影响[5]。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的Hb、MCV以及SF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两组的各项指标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小剂量间歇补铁法可有效治疗IDA,可明显增加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体积,不良反应少,患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齐共健.140例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9):126-127.

[2] 胡业媛.小儿缺铁性贫血小剂量铁剂口服治疗的临床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2:12(下):5267.

[3] 方贞花,蔡振华.78例小剂量隔日补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38-40.

[4] 张红雨.间隔补铁法在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236-237.

[5] 张秀丽,古家常.小剂量间歇补铁法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2):81-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