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的方法
格物致知的方法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其基本含义是通过研究、观察事物来获取知识和智慧。
在儒家经典《大学》中,格物致知被列为“八条目”之一,是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手段。
格物致知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观察事物:要获得知识,首先需要观察周围的事物。
这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现象、人际关系等等。
观察要全面、细致、深入,不仅要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深入探究其内在本质和规律。
思考分析:观察事物之后,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通过对事物的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找出事物的共性和个性,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同时,也需要对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进行反思和修正,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
实践验证:格物致知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究,更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
通过亲身实践,可以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实践过程中,需要勇于尝试、勇于探索,不断寻找新的知识和智慧。
积累总结:通过不断地观察、思考、实践,人们可以逐渐积累大量的知识和经验。
这时,需要进行总结和归纳,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同时,也需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和进步。
总之,格物致知是一种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获取知识,更可以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
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传统,不断探索新的知识和智慧,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格物致知 解释
格物致知解释格物致知(拼音:géwù-zhìzhī)是一则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大学》。
该成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结构为连动式;在句中作谓语。
成语出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0]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后人由“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引申出成语“格物致知”。
成语故事守仁格竹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在家守丧的一天,王守仁看到了朱熹注疏程伊川的一句话:“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他内心一亮:前者娄谅说“圣人可学而至”,方法是格物,今者看到朱熹说“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看来这个“理”果然是“格”出来的。
既然“一草一木”都有“理”,那就试试看能不能“格”出来。
王阳明想到后院有竹子,不如“恰同学少年,你我同去格竹”,于是邀人同往。
一位姓钱的同学表示欣然同意。
“格竹”开始。
两人在竹子前面,一天到晚盯着不放,目不转睛。
格物,是一种穷究事物获得知识的方法。
譬如格竹,要知道它属于哪类植物,生长环境,纲目品种,以及有什么生长规律,这是事物本身的属性。
之后再穷究哲学层面的“理”,譬如竹子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岁寒三友”之一,君子的代表。
按照这种学习方法,时间一长,不成大师最起码也是个学者。
[9]王阳明与钱同学两人异想天开地“格竹”,在他人看来,他们两个这就是在扯淡。
可是人类的文明,很多都是在看似荒诞的事物中产生的,人类的进步正是由很多古怪、疯癫、闲扯淡的人推动。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格”了三天,钱同学撑不住了,主动退出。
王阳明选择了坚持,他独自“格竹”,结果七天后,大病一场。
应有格物致知的论证思路
应有格物致知的论证思路一、引言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的一种认识论方法。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观察事物本身的特征和内在规律,来认识它们的本质和真相。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也可以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格物致知的论证思路,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这种方法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二、格物致知的基本概念1. 格物:指观察事物本身的特征和内在规律。
2. 致知:指通过观察事物本身来认识它们的本质和真相。
3. 格物致知:指运用观察事物本身的方法来获得真正有效的知识。
三、格物致知的哲学基础1. 朱熹儒学思想:朱熹认为人类应该通过“心性”来认识天地万物,而“心性”需要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进行深入观察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启示。
2. 儒家经典思想:《大学》中有“明明德于天下”的论述,强调了人类应该通过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来获得真正有效的道德知识。
3. 道家思想:道家强调了“道法自然”的原则,认为人类应该通过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来获得真正有效的智慧和启示。
四、格物致知的实践方法1. 观察事物本身:要深入观察事物本身的特征和内在规律,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2. 分析事物本质:要通过对事物本质的分析来认识它们的真相和规律。
3. 比较事物差异:要通过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来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内在关系。
4. 探究事物根源:要通过探究事物的根源来理解它们的发展过程和演化规律。
五、格物致知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1. 自然科学领域:格物致知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自然界中各种生命现象和自然规律,从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2. 社会科学领域:格物致知可以帮助人文社会科学家更全面深入地理解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从而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3. 个人成长领域:格物致知可以帮助个人更全面深入地认识自己,从而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改进的能力。
六、结论格物致知是一种重要的认识论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自然界和社会现象。
通过观察事物本身的特征和内在规律,我们可以获得真正有效的知识和智慧。
格物致知的理解
格物致知的理解
格物致知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研究事物本身的性质、规律以及原因,来探寻真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理念。
它强调了实证主义的思想,即只有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格物致知的基本思想是,从生活中的实际事物出发,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思考,不断探索事物的本质、性质、规律和原因,进而理解和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它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强调实际、务实,培养人们的切实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人们的思维活动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全面化。
什么是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什么是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
格,至也。
物,犹事也。
致,推极也,知,犹识也。
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
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
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致知”出自于儒家的经典《大学》。
大学被后世儒者认为是儒家的入门篇。
但这个“入门”不是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而是说《大学》是儒家学问的概括。
而“格物致知”,就是儒家全部学问的基点。
因为“格物致知”有如此的地位,所以由古至今,对这个问题讨论不己。
因此,也就产生了多种解释,有说“格物致知”就是“格心”,近代佛教有些大德也持此说;有说“格物致知”是客观唯心主义,方法上是唯物,本体上是唯心;当然也有说,格物致知是唯物主义观点。
其实这些论辩,都涉及到一个根本的问题,“格物致知”的出发点是什么?要想知道“格物致知”的出发点,就得先了解《大学》的宗旨是什么。
纵观《大学》,它是对儒家的概括,但是,这个概括也是某种角度的概括,《大学》强调的重点,是“仁”的推广,“大学”就是太学,太学就是“极致”之学的意思,极致什么呢,是“天道化度于天下”,这就是大学的极致。
而推行天道(明明德于天下),关健要了解天道的体是明德,所以,讲格物致知,它的体是明德,这是《大学》一篇重点。
格物致知名词解释
格物致知名词解释格物致知名词解释:古人称“修身”为“格物”,“诚意”为“致知”。
指通过对事物的观察、研究,达到对事物本质及内部联系的认识。
格物致知注音: ge wu zhi zhi释义:物:指事物;zhi:同“志”;zhi:意思是指“意念,志向。
即人的意念、志趣。
指把“心”、“意”专注在某个对象上面,专心探究事物的道理,来获得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修养。
格物致知解释: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求得知识。
推究事物的道理,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名词解释:古人称“修身”为“格物”,“诚意”为“致知”。
指通过对事物的观察、研究,达到对事物本质及内部联系的认识。
“格物致知”这一成语出自《礼记·大学》,这段文字的主旨是阐述儒家修身治国的基本途径,也是人们经常引用的一段古训。
大意是:圣人只要肯用功学习,就能提高自身的修养,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获得广博的学问和知识。
格物致知近义词:格物穷理、格物致知、格物穷理、格物穷理成语接龙:致天下知:致天下知成语解释:致:到;知:知识,智慧。
旧指求得天下所有的知识。
“格物致知”作为一句成语,表示“推究事物原理以获得知识”。
它的上一句是“穷理尽性”。
下一句是“至于大学,所谓致知在格物者也”。
其中,“格物致知”并非一个专有名词,它可能作为一种成语被使用,例如:《孔子家语》:“今汝观吾格物,非尔所及也。
”但更多的时候,它会被视为一个比较常见的普通成语。
格物致知相关成语:格物致知读音发音ge wu zhi zhi词语解释物:指事物;知:指意念,志趣。
即人的意念、志趣。
指把“心”、“意”专注在某个对象上面,专心探究事物的道理,来获得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修养。
“格物致知”这一成语出自《礼记·大学》,这段文字的主旨是阐述儒家修身治国的基本途径,也是人们经常引用的一段古训。
大意是:圣人只要肯用功学习,就能提高自身的修养,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获得广博的学问和知识。
格物致知—
一、朱熹“格物致知”的具体含义
• “格”包括两层含义“至”、“尽”。“物”则 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所以“格物’就,其核心在穷理,穷自然之理,道德伦理。 • “致知”与“格物’相联系,单独来看,“致”就 是推及、扩充的意思,“知”则包含“能知”和 “所知”的意思。所以“致知”就是推及知识,使 认识的知识得到扩充而所得的结果。
Thank you!
• 朱熹肯定了人本来是有知的,但是因为理 未穷,受到世间事物的蔽塞而不能到达通 明,所以必须进行后天的学习方能达到。 • 朱熹”格物致知”学说在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 同时,强调外部事物的考察和知识的学习 扩展。因而,可以说“格物致知”学说是 求真和求善的结合。
二、朱熹“格物致知”的观点主流化的原因
• 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观点之所以在后 世成为主流,并非是因为获得后世儒家学 者的普遍赞同。事实上,朱熹学说在南宋 当时因政治党争而被斥为“伪学”,后世 的许多儒家学者也都大力批判朱熹对于 “格物致知”的学说观点。
• 元朝中叶,朱熹的《四书集注》被官方采 用为科举取士的应试准则; • 明太祖时期又独尊《四书》上的朱熹学说 为官方思想权威; • 明清两代历时五百余年的科举应试更是以 朱熹学说为准。 • 在数百年的官方教条权威下,朱熹在“格 物致知”上的观点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后 世社会上的普遍流行观点。
三、朱熹为谁讲“格物致知”
• 他34岁的时候,孝宗继位之后召见了他。 他就给孝宗讲了“格物致知”,说帝王之 学,必须要“格物致知”。第二年,他又 去见皇帝时说,大学之道,即“格物致 知”。皇上没有做到“即物穷理”没有做 到“即事观理”,所以就没有收到治国平 天下的效果。由此可见,理学提出“格物 致知”这些理论,不是用来约束老百姓的, 而首先是针对帝王之学的。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意思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意思
格物致知是指通过实践和观察事物的特性和规律,以求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真理。
它强调人们应当通过实践和观察,从具体的事物中去抽象和总结规律,以达到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知行合一是指将知识与行动相结合,将所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思考与行动相结合。
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促进,强调只有将所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行为习惯,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的思想,它们都是强调实践和行动的重要性。
格物致知强调通过实践观察事物的特性和规律,以求真正的知识和智慧;而知行合一则强调将所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行统一。
格物致知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实践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观察事物的特性和规律来深化对事物的理解;而知行合一则是强调将所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理论的认识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和修正,实践的经验又可以反过来指导理论的发展。
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强调实践对于认识和行动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实践和行动,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知行统一。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简单解释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简单解释1. 前言说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这听起来像是个高深莫测的哲学词汇,其实不然。
大家别紧张,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个话题聊得轻松幽默一点。
想想吧,格物致知就像是我们小时候拆解玩具,想搞清楚这个东西是怎么运作的;而知行合一呢,就像是你明知道应该多喝水,但总是忍不住想喝可乐。
嘿,咱们就从这里开始聊起吧!2. 格物致知:从观察到理解2.1 什么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观察和研究去理解事物的本质。
就像你看到一朵花,想知道它为什么会那么美,你得靠近看看,闻闻它的香味,甚至还要上网查查资料。
哎,别小看这过程,这可是一门大学问啊!我们不是说“眼见为实”吗?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咱们还得多动脑筋,搞清楚真相。
别急,观察不是一蹴而就的,咱们得耐心点儿。
2.2 观察的重要性观察可真是个好习惯!比如说,你在街上走,看到一个小孩在玩球,球不小心滚到你脚边,你如果不注意,可能就会错过一个美好的瞬间。
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点滴,你会发现,原来每个瞬间都藏着一个小故事。
这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你更深刻地理解身边的一切。
所以,朋友们,别光顾着刷手机,生活的精彩就在眼前!3. 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结合3.1 知行合一的意义好啦,咱们接着说知行合一。
这可不是简单的理论说说而已,而是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就像你学会了游泳,如果只是在岸上研究游泳技巧,那跟泡澡有什么区别?所以,知行合一就是要把你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行动。
明白了吧?光有理论不去实践,等于纸上谈兵,空谈无益。
3.2 实践的重要性而实践就像是你在厨房里煮菜,光看食谱不下厨,怎么能吃到美味呢?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得亲自上阵,试一试。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把菜烧糊,或者盐放多了,但没关系,犯错就是成长的一部分嘛。
就像老话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试想一下,谁不想成为厨房里的“大厨”呢?4. 小结综上所述,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其实是一对好搭档,缺一不可。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格物致知的意思: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
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英文解释[辩证法]to obtain knowledge by investigation of things ;【解释】:格:推究;致:求得。
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示例】:顾彼西洋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就逐渐成为后世儒者争论不休的热点议题,以至于今。
王阳明格物致知的意思
王阳明格物致知的意思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纠正业务领域,实现自我良知的本体。
“知识”就是“良心”。
这是王阳明哲学中最著名的“对良心”。
在王阳明看来,“格物致知”的意思是纠正业务领域,实现自我良知的本体。
“知识”就是“良心”。
这是王阳明哲学中最著名的“对良心”。
值得注意的是,王阳明哲学理论中“知识”的含义不同于其他学者。
他的“知识”不是“知识”,而是“良心,美德”。
这是他的“智力知识”和“知识与行动的融合”的本质。
王阳明对“讲知识”的解释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诞生了一个新的哲学领域,即“心脏科学”。
在那个安静的夜晚,在一个陌生的农场,有一个叫王阳明的人,成为无数人的指路明灯。
他的哲学思想为后代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此,“王阳明”这个名字载入了历史和不朽的历史。
王阳明把“格物”视为身心上的功夫,“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认为“格物”是由内而外的实际认知。
王阳明在“格物”上前后也出现了两种观点,他的思想发展的中期阶段认为“心即理”,“格物”就是意根而深入的心之“理”,到了他的晚期思想阶段,“格物”就建立在“致良知”基础之上了。
“格物”经过王阳明的先后改造,从“天理”到“良知”反映了王阳明在认知层面上的深化。
“致良知”也是王阳明“心学”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首先,“格物致知”不是王阳明提出来的,“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大学》,王阳明有一个“格竹子”的故事,主要原因是朱熹提出了“格物穷理”,理从外求的概念是说:天下大道要从事事物物上观察和发现,才能得道穷理。
王阳明就先从竹子上入手,但对着竹子观察了一个礼拜,最后一口鲜血呕出,昏迷不醒。
经过这个事王阳明开始怀疑朱圣人的说法,经过后来出入佛道,在到“龙场悟道”,最后王圣人得出结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一切理和道都在我们的内心,悟道可以不假外求,“理即心,心即理”,这个概念。
这个概念大家可能不懂,但王阳明晚年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这上面可以看出什么是格物。
王阳明心学提出这个“心既理”的概念,这让我们看到了道的方向在那里。
我的理解,首先理论要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中庸》讲“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又如佛家说我们的本心就如赤子一般,只是被人的欲望情绪等控制,让它蒙尘而看不到本心,而心学让我们如何拂去尘埃,让我们内心光明,从而“致良知”。
“中国最后一个圣人”,这个表述有问题。
首先说王阳明是“圣人”,这个观点还不够准确。
其次“中国最后一个”,这过于片面,今后日子还很长。
“格物致知”是《礼记.大学》里的内容,不是王阳明的首创,大概意思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接下来才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从而治国、平天下。
王阳明区别于其它儒学、心学的突出主张并为世人推崇的应该是“知行合一”。
阿弥陀佛,感谢邀请。
王阳明的理论,主要有两个论点:知行合一通俗的理解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个理解虽然不能算是错,但是只是对于“知行合一”四个字的浅显的理解了。
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本就是一体,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比如说看见美女心里欢喜,不是先看见美女,然后才去欢喜的;看到便便偏皱眉头,不是先看到了,再立个皱眉头的想法。
再比如讲孝,说一个人知道孝顺父母,一定是他已经做出了孝顺的事情,人们才会这样认为的。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格物致知的“格”是推究的意思,“致”指的是求得。
因此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指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这一成语最早是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
扩展资料
朱熹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所以知识不够完备。
只要通过格物的功夫,去掉人欲,对于天地万物之理就无所不知了。
颜元把格物解释为“犯手(动手)实做其事”,认为“手格其物而后知至”,肯定行先于知,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反义词
1、不求甚解[ bù qiú shèn jiě ] 甚:很,极。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
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2、囫囵吞枣[ hú lún tūn zǎo ] 把枣子整个吞下去。
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
3、走马观花[ zǒu mǎ guān huā ] 走马:骑着马跑。
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
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该词语出自《礼记·大学》。
格物致知解释
格:推究;致:求得。
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格物致知出处
词语的出处是《礼记·大学》,原句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把万事万物认识、研究透彻之后知识自然就得到了。
)
格物致知是谁提出的
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以至于今。
朱熹对格物致知问题有相当深的研究,对于这个问题,朱熹专门写了一篇《补〈大学〉格物致知传》,提出了一个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的认识论纲要。
高二课程:格物致知
高二课程: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
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词组,格物是因,致知是果。
格物的意思就是断除物欲,致知意思就是通达明了宇宙万法的终极真相。
格物致知的意思就是,物欲断除的越彻底越干净,就越容易获得通达宇宙万法的真实智慧,就越容易明了宇宙万法的终极真相。
"格物致知" 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
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
明末刘宗周就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而由刘宗周至今,又历三百余年,更增加了许多不同见解。
中国历代学者对于"格物致知"的观念争议,以下就重点例举一千余年来儒学界的主要各家解释原文:东汉【郑玄】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
"格,来也。
物、犹事也。
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
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
言事缘人所好来也。
此致或为至。
"唐朝【孔颖达】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
教育哲学名词解释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探索教育的本质
格物致知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事物,来启发自己的知识”。
在现代教育中,这句话可以被解释为通过观察和研究客观世界,来获得知识和智慧。
教育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
然而,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争议的问题。
在格物致知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可以得出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客观世界的观察和研究,来启发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使其成为有价值的人才。
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只有通过格物致知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客观世界的规律和本质,才能真正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助于社会的进步。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也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教育的本质,通过格物致知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使他们成为有价值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格物致知是教育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启示我们通过观察和研究客观世界,来启发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探索教育的本质。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x0d“格物致知”出自于儒家的经典《大学》.大学被后世儒者认为是儒家的入门篇.但这个“入门”不是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而是说《大学》是儒家学问的概括.而“格物致知”,就是儒家全部学问的基点.\x0d因为“格物致知”有如此的地位,所以由古至今,对这个问题讨论不己.因此,也就产生了多种解释,有说“格物致知”就是“格心”,近代佛教有些大德也持此说;有说“格物致知”是客观唯心主义,方法上是唯物,本体上是唯心;当然也有说,格物致知是唯物主义观点.其实这些论辩,都涉及到一个根本的问题,“格物致知”的出发点是什么?\x0d要想知道“格物致知”的出发点,就得先了解《大学》的宗旨是什么.纵观《大学》,它是对儒家的概括,但是,这个概括也是某种角度的概括,《大学》强调的重点,是“仁”的推广,“大学”就是太学,太学就是“极致”之学的意思,极致什么呢,是“天道化度于天下”,这就是大学的极致.而推行天道(明明德于天下),关健要了解天道的体是明德,所以,讲格物致知,它的体是明德,这是《大学》一篇重点.\x0d也就是说,通过格物而致明德.格物致知是一个方法.\x0d到了明儒王明阳那里,格物致知就不是一个方法了,他经过“格竹子”,认为格外物根本不对,所以直究心源,提出“知行合一”的著名论断.说,格物就是了达自心,性德本具.这是他的证悟.此说一出,立刻被主流儒士目为异端.\x0d事实上,二者辩诤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就本体论而言,二者所说是一事.不过在逻辑上,二者是迥然的不同.首先王阳明对于“格物”的理解与前人不同.他认为格物是追究具体事物自身的道理,这个观点就是一切物有自性,这是他思维的起点.按照这样的理解,当然“格物”是不能格出心体来的.所以他最终得出的结论,虽然是以批评朱熹的观点为依止,而事实上与程朱理学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程朱理学的观点是通过格物而显映心体.\x0d 因此,王阳明讲出的“知行合一”,由于不把“格物致知”作为方法,而作为事实上的本体了,那么,目之为异端也不为过.因为按照王阳明的逻辑,要明明德于天下,则先要悟道,然后推仁于世.可是如果是这样,那还格什么物啊,这岂不是一悟即了吗?根本不必有“格物致知”这种先后顺序了.所以王阳明实际是推翻了《大学》的逻辑,也就是说,他的意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他释解经文是错误的.这实际也是他自相矛盾之处.后来讲学,经常遇到这个问题,比如说讲孝道,过去的儒士认为,要格孝道这法,然后明心,《论语》也说这是君子之本,就是说这里面有因有果,孝是因,明德是果.可是按王阳明的说法,只要“明心见性”,自然懂得孝道之法,为解释道理,他就说人性本善.这里面的逻辑就不清楚了,有一点硬撑的感觉.同时,也有人问他,如果是这样,那初学人怎么办呢?这时他又回到日常的具体修行上来了——所以最终他也不能离开日常的渐修,而这正是程朱释“格物致知”的要点.\x0d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还是以程朱为准比较妥当.当然朱熹有些解释,也确实有一种心外求法的感觉,但问题还不是太大,因为他提倡理,这个“理”虽然本质上是神道理智化,但大体上仍属心法的范畴.\x0d“格”字的意思在上古时候很多,一说是“来、至”的意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这个意思是由“木长”这个本义衍生的.“木长”与“长木”的意思有一点区别,段玉裁说,木长是说木的丰美.这里面有赞的意思.所以这里引申出来的“来、至”,有一种积极的意思在里面.《书·舜典》说“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取的就是这个意思.\x0d另外,格也有“纠正”的意思,《论语·为政》说“有耻且格”.这里侧重心性上的修养,王阳明实际取的就是这个意思,他说“格”就是“格除”,“格物”就是“格除”心中之物.\x0d根据儒家的思想,“格物致知”的格,实际是“明通”的意思.参究外事,明通心体.这是修心的根本方法,无论是儒家,还是佛教,都用这个方法修心.这里的物,含“物”意,也含“事”意.王阳明因为当时对“物”理解太狭隘,所以走上岐路.《孟子正义·尽心上》注云:“事也”,《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礼记·月令》“兼用六物”,皆注为“物,犹事也.”而且,这个物,还包含事物的本质内容.《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就是取的这个意思.\x0d物,就是与“我”相对的存在.《易·系辞下》:“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那么修心养性,本来是自心的事,为什么要谈到他物呢?这是因为早期儒家就认为,天道“广大悉备”,及于人,就于人心有关了.也就是说,事物外相虽然不是心本身,但事物的“理”(本体)却是心.这个心到宋儒说为“理”,到王阳明说为“良知”.人的心与外物息息相关.所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就是“格物致知”.\x0d佛教讲不净观,也是先修外在的不净观想,以去除内心的贪执.如果修不净想只是在表相上,意识分别上产生一个不净的观念,而对于自己的贪性本身认识不足,事实上也就无法住于禅定,那么这个不净观就不成功.“格物致知”的道理是一样的.象王阳明那样,辛苦地去格竹子,累得病了,最后仍然一无所获.\x0d对于“格特致知”分歧的产生,我认为是对于人性的认识(或者说是立论)的不同造成的.后世许多儒士,尤其是王阳明,与早期儒家有一些不同.最早的儒家认为“明明德”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孟子以降,明明德则是一个“发现本来善性”的过程,也就是说,前者认为“明德”是学习的果,后果认为“明德”是性之本善.这个观点的不同,最终导致了对“格物致知”解释的不同.\x0d我倾向于前者,认为,“明明德”是指的学习与学习的结果,觉得这样更符合孔学的原意.性之本善固然也有道理,但性之本善是不能孤立讲的,讲性之本善,一定与学习有关,否则讲一个性之本善,等于没讲.\x0d所以,格物致知,是讲学习,诚心正意(中庸正道),是学习用于心,修身齐家,是学习用于行,治国平天下,是学习用于大道——新民、至善、明明德于天下.这是儒家仁义的全体思想.\x0d若此,天下何思何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久以前,读《四书五经》时,对于《大学章句》中的“格物致知”一句总是参悟不透。
二十多年过去了,这句话始终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即使翻阅各种资料,也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解答。
我就不信了!人世间提出的东西,必定有其根源,特别是《四书五经》这样的权威书籍,绝不会有无稽之谈。
“格物致知”一定是可解的,而且一定会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答。
最近“格花”后,写了一篇题为《赏花》的文章,主要阐述我在痴迷的赏花过程中,出现如海市蜃楼一般的幻境,并从中赏出了人生之道,遂对“格物致知”有了深刻的体验。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被理学家的朱熹引用过去作为理学的重要思想。
我想,朱熹一定是深究明了这句话的,所以他留下了一个最着名的观点:“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很能说明问题。
可是他没有明确阐述过“格物致知”的具体内容。
“格物致知”源于《礼记》第四十二篇的《大学》中的章句。
由宋朝程颢、程颐兄弟两,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为章句,故称《大学章句》。
后来,朱熹又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
从此《大学》便成为了儒家经典。
主要是因为该文中提出了三纲、八目这样一个人生大学问的准则。
三纲——明徳、亲民、至善。
(原文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八目是在三纲的统领下进行的,保证了这八个项目的不偏不倚。
而“格物致知”却放占据了八个项目中的首位,并有四分之一的重量。
难怪会被称为儒家和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论述格物致知是这样表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但文中只提及“格物致知”,却未作出任何解释,也没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可供参照,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了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就连创建心学的王阳明,也在“格物致知”上困惑了很久,不得其解,而另辟蹊径。
?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发行的第五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这种解释也不能准确地表达“格物致知”的本意。
即使《四书》中的解释也只是说:“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至于如何穷究事物的原理,获得了什么样的知识,没有涉及。
等于是拖泥带水地说了一下。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出现“格物致知”的前面《大学》中有:“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段,从中可以看出,“格物致知”是一种类似于参禅一般的深思问题,从而获得真知灼见。
根据这一现象,我们从字面上看,“格”的本意是格子,格子是正规的意思。
格物就是正视事物,延伸意为定格,把一个事物定格在你的视线中;“致”是集中精力的意思,即致力于定格住的事物中,正视它,思考它,就能得到真知灼见——真理!而“致知在格物”一句,则进一步说明了,要获得真知灼见,全在致力于定格住的事物中去正视,思考。
这种现象,类似于有人对着某物呆呆地发愣,忽然获得灵感或者是顿悟一样。
《大学》中的“知”,绝对不是一般的知识或是常识,知识或是常识,用得着“格物”那样的功夫吗?可见这种“知”是真知灼见似的真理,绝对没错。
天下事其理相通,能在定格的事物中悟出的真知灼见,一定具有普遍性,便可推而广之,一通百通。
这是儒家参禅似的一种心法。
不能作一般性解释。
否则,“格物致知”就不会成为儒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难以被理学家的朱熹引用为本学说的重要思想。
如果说,朱熹的“半日读书”是格物,那么,“半日静坐”就是通过深思去探索真理。
“试想,一般情况下就能得到的知识和方式方法,能成为儒教和理学的重要思想吗?显然是难圆其说的!必定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式的参悟功夫,才能成为大学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