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及其贡献
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和影响
一、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是为政之本。
在我国通过一定形式选拔、考核并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做法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
在原始社会,选贤任能成为推举首领的主要方式在氏族社会曾长期存在。
“能者”,是指有某项发明或专长者;“贤者”是指用氏族的传习衡量,品德高尚者。
原始社会末期,被推举为联盟首领的接班人,除了才能出众,其道德高尚也是被考虑的重要因素。
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由诞生到发展直至鼎盛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诸如兴办官学选才制、“乡兴贤能”制、贡士制、世卿世禄制等,主要是采取世卿世禄制。
在这种制度下,只有王公贵族子弟才能世代为官。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主要实行“察举征辟制”。
察举制是通过地方官的考察、推荐,将一些符合朝廷要求的人才推荐出来,供朝廷直接任用或经过一定形式的考核再加以任用。
所谓征辟制,就是皇帝直接下诏“征召”人才为官和政府行政长官自行“辟除”(聘任)属员制度。
征辟者无需考核即被授予高官。
察举制度和征辟制度,虽然比夏商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有进步,也选拔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治国的人才,但由于缺乏客观的人才选拔的标准,加上有荐举权的官吏营私舞弊,滥用职权,以至于出现了“权贵子弟多以人事得举,而贫约守志者常以穷退见遗”[①]的现象。
甚至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反常现象。
这首古谚谣深刻揭露和无情嘲讽了荐举制的弊端。
这种现象到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时发展到了极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比汉代多了一条以推荐考核为选官途径的“九品中正制”。
它是在对东汉察举制的反思与损益的基础上创设的,但在其实际操作过程中,选举大权几乎全部被盘踞朝廷的士族高官所垄断,而品第士人的标准也就逐渐舍弃才德,不论贤愚,专讲家世门第。
南北朝后期,察举制实施的重心开始向考试方面转移,依靠门资选士的九品中正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腐败局面。
中国人才选拔制度变迁
中国人才选拔制度变迁在封建社会,人才选拔主要依靠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选拔制度之一,被广泛运用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宋、元、明、清等朝代。
科举制度以功思绩考、文思理讲为导向,通过一系列考试选拔人才,然后安排他们进入政府官职,以为官员能力的唯一标准。
科举制度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一方面确保了社会上升通道的开放,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很多弊端。
首先,由于科举考试主要侧重于文化知识,忽视了实际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培养。
其次,科举制度相对封闭,只限于士人阶层,排斥了其他社会群体的人才。
最后,科举制度过于重视纸笔考试,忽略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近代以后,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和近代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开始发生重大。
近代以后,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首先,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逐渐从封建世家的世袭制度转变为平等竞争的制度。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民国时期的,在这个时期,中国建立了初等、中等和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通过学历教育选拔人才,打破了封建世家的垄断。
同时,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也开始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逐渐摒弃了纸笔考试为唯一标准的观念。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再次发生了变革。
新中国强调劳动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人才选拔重点放在发扬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上。
这一时期,中国建立了各级职称评审制度和荣誉称号评选制度,用以评价和选拔各个领域的人才。
此外,中国还建立了各种科研基金和创新创业平台,为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到了开放以后,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又面临了新的挑战和变革。
中国的开放政策为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不断扩大和完善,人才市场逐渐活跃起来。
同时,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也逐渐与国际接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华工作和学习。
此外,中国还建立了各种人才评价和选拔的机制,如优秀人才评价制度、人才引进政策等,用以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
简述中国历代人才选拔制度
简述中国历代人才选拔制度中国历代人才选拔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重要的制度之一,因为中国历史较为悠久,经历了不同的朝代,所以人才选拔制度也有所不同。
下面将从秦汉、唐宋、明清等几个不同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进行阐述。
在秦汉时期,由于秦朝的中央集权特点和法家思想的影响,开始实行了严格的考试制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了郡县制,设立了郡县学校,作为培养官员和人才的地方。
同时,他还开创了诸子百家争鸣的思想教育,鼓励多元思想的碰撞。
而在汉朝时期,设立了博士、太子中庶子、太尉右司马等官来选拔人才,考试主要以文章、政策见解等为主,选拔具备才干和文化素养的人才。
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选拔制度相对较为繁荣的时期。
唐代的科举制度被奉为经典,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士科、明经科和进士科二试。
进士科是最重要的考试,分为殿试和会试,考生需通过不同层次的考验才能得到最后的考官评判,合格的称为进士,可以直接进入官场。
唐代的科举制度考察多为文章、政策才能和文化修养,注重理论和表达能力。
宋代继承了唐代科举制度,并进行了一定的。
宋代开始设置会试的地方试场,增加了考生面试的机会,考察内容也从文学拓展到政治、军事、礼仪等多个方面,科举制度变得更加综合和严格。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依然是人才选拔的主要途径,但在社会经济变革的背景下,科举内容和选拔标准发生了一些变化。
明代增加了礼科和经义科,进一步加强了政治、经济、礼制、典籍等方面的考核内容,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能力。
清代这种趋势继续发展,科举内容进一步扩展,不仅考查文化和政治学科,还考察军事、管理和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更加关注实践和应用。
总的来说,中国历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的过程。
尽管不同朝代的制度有所不同,但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注重知识和文化修养,关注实际应用和政治素养。
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发展、人才流动和政治稳定。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科举制度过于注重文化成绩,有可能忽视了其他才能的发展;同时,科举制度的独占性和门槛高,也有可能加重了社会不公和贫困等问题。
我国历史人才选拔制度
我国历史人才选拔制度
我国历史上有多种人才选拔制度。
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制度:
1.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人才选拔制度,首次出现于隋朝,盛行于唐朝和明清两代。
科举制度通过举行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主要考察文学才能,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最终选拔出进士及其他官员。
2. 士官学校制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开始接受西方的教育模式,建立了一批以培养军事、政治和科学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士官学校。
这些学校通过选拔考试来选拔学生,培养出了许多有才能的军事和政治人才。
3. 政干部选拔制度:建国后的中国,实行了以中国共产领导的干部选拔制度。
这一制度通过组织内干部考核评议、选拔培养有潜力和能力的人才,以担任政机构和社会各个领域的重要职务,推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4. 高校招生制度: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中,高校招生制度是一种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规定,高校招生主要通过高考来选拔学生,录取合格的学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这些人才选拔制度在各自的历史时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历代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历代人才选拔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方面。
这篇文章将从秦汉、唐宋、明清等历史时期入手,介绍中国历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秦汉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科举制度的朝代。
秦朝实行“九品中正制”,即按照官员的品级和职位来区分官员的等级。
官员的选拔主要是通过“举孝廉”、“举贤良”等方式进行的,这些方式都是通过举荐人才来选拔官员。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科举制度,但是汉朝的科举制度更加完善,考试的科目也更加多样化。
二、唐宋时期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的朝代,唐朝的科举制度非常完善。
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明经、进士和进士及第。
明经考试是唐朝科举考试的第一级,主要考察的是候选人的基础学识。
进士考试是唐朝科举考试的第二级,主要考察的是候选人的文化素质和才干。
进士及第考试是唐朝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只有通过进士考试的人才有资格参加进士及第考试。
唐朝的科举制度在世界上也是非常有名的,被誉为“世界制度之冠”。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盛世,宋朝的科举制度也非常完善。
宋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明经、进士和进士及第。
与唐朝相比,宋朝的科举考试更加注重实用性,考试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宋朝的科举制度也是非常有名的,被誉为“东方制度之花”。
三、明清时期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明朝的科举制度相对于唐宋时期有了一些改进。
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举人、贡士和进士。
举人考试主要考察候选人的学识和才干,贡士考试主要考察候选人的政治素质和才干,进士考试则是明朝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只有通过进士考试的人才有资格参加进士及第考试。
明朝的科举制度也是非常有名的,被誉为“东方制度之光”。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科举制度相对于明朝有了一些改进。
清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举人、贡士和进士。
清朝的科举考试主要考察候选人的政治素质和才干,更加注重实用性。
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做出贡献。
首先,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最早始于隋朝,盛行于唐、宋、明、清等朝代。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更加公平公正。
科举制度分为殿试和乡试两个阶段。
殿试是在皇帝面前的考试,而乡试则是在各省的首府进行的考试。
通过科举制度,社会上阶层的壁垒得以打破,人们有了上升通道,从而进入政府机构,为国家服务。
另外,古代人才选拔制度中还有一部分是选拔官员的考核制度。
官员在任职期间需要不断接受考核,以评估其才能和表现。
考核内容包括考察官员的政绩、清廉与否、廉政建设等,如果官员的表现不符合要求,就会被免职或惩罚。
这样的制度能够保证官员的廉洁与能力,提高政府的效能。
此外,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还包括比武选拔制度。
比武选拔制度是一种选拔武勇人才的方式,在古代战争频繁的时期非常重要。
通过比武,可以选拔出强壮、勇猛、勇敢的战士,为国家战斗和保卫国家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科举制度、考核制度和比武选拔制度等不同的选拔渠道能够确保政府机构中有优秀的人才,提高政府机构的效能和运转水平。
这些选拔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而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古代 人才 管理制度
古代人才管理制度
1.选拔:古代人才选拔通常是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
科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从唐代开始,科举制度成为中国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直至清朝废止。
科举制度的实施,
使得社会上的人才得到很好的选拔和使用,进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培养:古代人才培养主要包括官员教育、军队训练等。
官员教育是培养官员的主要途径,通过学习经书、考试、实习等方式,培养出优秀的官员。
另外,古代军队也非常重视军事
训练,通过训练提高士兵的作战能力,以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3.使用:古代人才使用是指将人才有效地运用到各种工作中,充分发挥其才能和能力。
在
古代,人才的使用主要是由政府和军队控制,通过官职、封号等方式来控制人才的使用,
从而保证人才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4.激励:古代激励主要是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激励人才。
奖励可以是物质奖励,比如金钱、
土地等,也可以是荣誉奖励,比如官职、封号等;惩罚则是对不称职的人才采取相应的处
罚措施,以约束人才的行为,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古代人才管理制度虽然与现代的人才管理制度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现
代人才管理制度的影子。
古代人才管理制度强调选拔、培养、使用和激励人才,这与现代
人才管理制度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
古代人才管理制度对于完善组织架构,提高员工绩效,促进组织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简述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简述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
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发展了数百年,并在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形式和规定。
最早的选官制度起源于秦朝的中央官员选拔制度。
秦始皇建立了中央官员的选拔制度,通过征召和选拔人才来担任政府要职。
这一制度在汉朝得以发扬光大,被称为“举贤良方正之士”。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逐渐完善。
在汉朝,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举荐和考试。
人才可以通过各级官员的举荐来参加选拔考试,考试成绩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被任命为官员。
这一制度被称为“举孝廉”,成为后来的选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政权的更迭,选官制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唐朝,科举制度成为主要的选拔官员的方式。
唐朝的科举制度分为明经科和明法科,通过考试来选拔政府官员。
这一制度一直持续到清朝,成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巅峰。
在明清两朝,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地方选拔官员的考试,会试是省级选拔官员的考试,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级别的考试。
只有通过这三个阶段的考试,才能获得官员的任命。
选官制度在古代中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为政府选拔了大量的人才,并确保了政府的稳定和廉洁。
然而,这一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科举制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忽视了实际能力和才干,使得政府官员普遍缺乏实际经验和能力。
总体而言,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在其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中国的政府管理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现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已经与古代有了较大的区别,更加注重综合能力和实践经验的考察,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我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历史探析
二、我国人才选拔制度的现状
进入现代社会,我国人才选拔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政府和企事业 单位开始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人才选拔。另一方面,人才 选拔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例如,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各种专业资格考 试等,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同时,人才选拔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过去只注重考试成绩和学历背景,如 今也开始个人的实际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种变化有利于选拔出更多具 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加强公正性和公平性是我国人才选拔制度的重要发展方向。要减少不 公平现象的发生,避免萝卜招聘等不良现象,确保每个参与者都有公平的机会展 示自己的才能。同时,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选拔过程的监管,确保公正透 明。
其次,重视个人素质和创新能力是我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另一重要发展方向。 在学历和经验的同时,要更加重视个人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 领导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创新能力 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将更加注重对创新能力的考察,鼓励创 新思维和创新行为的出现。
三、秘书选拔的程序
古代秘书选拔的程序包括多个环节,如地方初试、中央复试及面试等。首先, 候选人需要在地方进行初试,通过者才能参加中央复试。在复试中,候选人需要 展示他们在文学、书法、行政事务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并接受皇帝或官员的面试。 面试主要考察候选人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经过多轮选拔后,最终选出适合担 任秘书职位的人选。
在一定区域内,根据环境质量目标要求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确定允许排放的 污染物总量,并按照一定的程序分配给各个排污单位或者企业,以实现污染物排 放总量的有效控制。最后,排污许可证是规范排污行为、保障环境质量的重要工 具。排污许可证是对排污单位的排污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一种行政许可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大事年表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大事年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合适的人才担任官职。
历史上,科举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和重要的转折点,下面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大事年表。
1. 公元605年- 隋文帝开创科举制度:隋文帝杨坚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以辅佐他的统治。
他设立了进士科,通过考试选拔出人才。
2. 公元701年- 开创进士及第制度:唐玄宗时期,进士科考试结果称为“及第”,合格者被授予官职。
这标志着进士及第制度的确立。
3. 公元960年- 宋代科举制度改革:北宋宰相王安石推行科举制度改革,引入"新法"以改善科举制度的弊端。
这个改革引起了强烈的反对,但对后来的科举制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公元1067年- 宋代科举制度改革:宋神宗继位后,在王安石的影响下进一步推行科举制度改革。
此次改革的最大特点是取消了贡举制度,实行宣科取士制度,即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5. 公元1241年- 元朝科举制度改革:元朝设立了制取士员,取消了高分及第和乡试,使科举制度更加重视实用性。
6. 公元1370年- 明朝科举制度改革:洪武帝朱元璋废除了元朝科举制度,重新恢复了明朝科举制度,创设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
7. 公元1905年- 晚清科举制度废止:清朝政府废止了科举制度,引入了新式教育系统,结束了科举千年的历史。
从隋文帝到晚清废止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
它既是一个选拔人才的机制,也是一个影响政治、社会和文化的重要制度。
科举制度培养了大量的官员,让社会上的人才有机会通过考试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然而,科举制度也不乏争议。
早期的制度对官员的出身和门第有较大的影响,使得社会上的平民百姓难以进入仕途。
而后来的改革虽然增加了贫民的机会,但仍然很大程度上被腐败和权贵阶层垄断。
总的来说,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为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代表。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及其启示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及其启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二是通过举荐和推荐选拔官员。
首先,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核心。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进士、举人和秀才。
通过这一制度,选拔出具备一定学问和才能的人才,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举荐和推荐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官员之间的推荐和选拔,提拔了一大批有政治才能和管理经验的人才,推动了国家的发展进步。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首先,这一制度深化了政治文化和法治思想。
古代选官制度重视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注重考试和选拔的过程,提倡政务的公平和一致性,使政治文化和法治思想得以深入人心。
其次,古代选官制度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和社会公平。
通过科举考试和举荐制度,普通人有机会通过努力学习和成才,改变自身命运,实现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和公平。
这一制度使社会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和有效的分配,为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提供了保障。
然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科举考试制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忽视了实际能力和经验。
这种倾向导致一些官员理论上有才,但缺乏实际操作和管理的能力,影响了政府的实际运作效果。
其次,举荐和推荐制度容易引发权力腐败和以权谋私的现象。
一些官员通过关系和交际手段获取提拔机会,而非凭借真正的才能和贡献,这对政府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通过科举考试和举荐制度选拔有才德者担任官职。
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进行和完善。
历代的人才选拔制度
历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这些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演变和发展,对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将简要介绍历代人才选拔制度的背景、特点和影响。
一、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选拔制度的萌芽时期,主要采用举荐制。
当时,社会等级森严,普通人难以进入统治阶层。
但统治者们也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因此通过乡里推荐、贵族推荐等方式选拔官员。
这一时期的举荐制注重德才兼备,强调官员的品行和才能。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实行察举制,即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推举人才,经过考核后任命为官。
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贵族垄断的局面,扩大了官员来源。
同时,察举制注重德行和才能,强调官员的品行和治理能力。
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汉代及以后朝代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之一。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中正官负责评定士人的品级,从而决定其官职任用。
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门第的限制,但同时也导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
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科举制度的一些萌芽,如考试经文、策论等。
四、隋唐至明清时期隋唐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并成为主要的官员选拔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士人可以参加进士、明经等科目的考试,成绩优秀者可以获得官职任用。
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扩大了官员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同时,科举制度也成为了当时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形式,但同时也限制了士人的思想自由和创新精神。
总的来说,历代人才选拔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其特点和影响。
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门第的限制,扩大了官员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同时,这些制度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和限制,如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限制了士人的思想自由和创新精神等。
这些制度的演变和发展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变化。
中国古代用人选士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用人选士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用人选士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以下是一些关键时期和制度的概述:
周朝的封建制度:周朝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其选士制度在贵族间进行。
优秀的人才被封为官吏,以管理和辅助国家事务。
秦朝的举孝廉制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施了举孝廉制度,用于选拔公务员。
该制度以孝道为标准,通过举荐和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
这使得秦朝政府能够吸纳了大量的人才。
汉朝的乡试制度:汉朝时期,乡试成为选拔仕宦人才的主要考试方式。
乡试由地方官员主持,考察学生的文学才能。
考取乡试者可进入下一轮的会试,最终进入京师参加殿试,选拔最优秀的士子为官。
唐朝的科举制度:唐朝的科举制度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变和完善。
科举考试分为明经和明法两科,考试内容主要以经义和法律为主。
通过科举考试取得进士及第的人才可进入官员序列,享受各级官职。
宋朝的制举诸科:宋朝取消了明经和明法两科,改为制举诸科。
考试内容进一步扩大,既包括经义和法律,也包括历史、诗词等。
这一改革使得选士的范围更广,录取的人才也更多样化。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选士制度发展经历了从贵族选拔到选拔官员、从举荐制到科举制的演变过程。
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选拔人才提供了公正的平台,并从各个方面促进了文化、教育和社会的发展。
然而,这些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士人阶层的垄断、知识分子的僵化等,这些问题在后来的历史中也逐渐暴露出来。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简介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简介.txt我都舍不得欺负的人,哪能让别人欺负?一辈子那么长,等你几年算什么我爱的人我要亲手给她幸福别人我不放心我想你的时候我一定要找得到你不许你们欺负他!全世界只有我才可以!放弃你,下辈子吧!!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
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大的积极作用,具有进步意义。
第一,综观中国古代的历史,主要实行过三种选官制度,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
科举制既不问家世,也不需要别人的推荐,主要根据应举人的考试成绩决定取舍,体现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显然是中国古代最进步,也是最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科举制的实行,在制度上使国家政权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状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使相当多的士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其二,科举出身的官员,一般具有比较多的文化知识,同恩荫补官、进纳买官等出身的官员相比,在素质上显然要好得多。
事实上,通过科举也的确选拔出了一批经世致用的杰出人材,这在唐、宋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
例如北宋名臣王禹偁、寇准、范仲淹、包拯、韩琦、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苏颂、沈括、章敦、宗泽、李纲,都是进士出身。
其中王禹偁、范仲淹、欧阳修等出身寒微,完全是通过科举踏上仕途的。
第二,科举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科举考试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勤奋读书的热情,读书人数急剧上升,对经、史、子、集各类书籍的需求量大为增加,造纸业、印刷术也都大大发展了。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制度体系,为了选拔优秀的人才培养和利用,历史上出现了多种不同的选拔制度。
以下是一些相关内容的介绍。
1. 乡试制度: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第一次考试,其目的是选拔适合进入下一级考试的人才。
每年的乡试由县级官员组织,考生来自各地的农村。
通过乡试进入下一级的会试考试的人才称为举人。
2. 县试制度:县试是科举制度中的第二级考试,其目的是选拔适合进入下一级考试的人才。
县试由地方官员组织,考生来自县城和周边地区。
通过县试进入下一级的乡试的人才称为秀才。
3. 会试制度:会试是科举制度中的第三个考试环节,其目的是选拔适合进入进士科的人才。
会试的考生来自全国各地经过县试选拔出的举人。
会试由朝廷官员组织,考生前往首都参加考试。
4. 殿试制度:殿试是科举制度中的最后一个考试环节,其目的是最终确定士人的功底和才干。
殿试考生是通过会试选拔出来的进士候选人。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生前往皇宫参加考试。
5. 功曹制度:中国古代官府设立的办公机构中有一个重要职位就是功曹。
功曹一般是负责处理文件和考试事项的官员,他们需要参与考试人员的选拔和考务的管理。
功曹制度在选拔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 门阀制度:门阀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种基于家族背景的人才选拔制度。
根据门阀制度,只有出身于有名望的家族,或是与有权威和势力的人有关联的人,才有可能进入官府担任重要职位。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进步和发展。
7. 勋贵等级制度:在中国古代,官员的地位和待遇是根据其功绩和勋贵等级来确定的。
这种制度对人才选拔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表现出众和取得重要的政绩,人们有可能晋升到更高的勋贵等级,从而获得更高的官职和更好的待遇。
8. 科举制度的改革: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虽然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贵族阶层的特权等。
历史上出现了一些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的尝试,包括增加科目、加强实践能力的考核等。
科举制:我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
科举制:我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自古以来,选拔人才一直是各个国家和民族都非常重视的问题。
在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对于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科举制的起源、发展、演变及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科举制的起源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成熟于唐朝,鼎盛于宋朝,衰落于明清两朝。
隋朝统一我国后,为了选拔人才,开始设立进士科,选拔有才能的人进入朝廷做官。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度,设立了明经、进士、秀才等科目,选拔各种类型的人才。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达到了鼎盛,设立了殿试、会试、乡试等多层次的考试,选拔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明清两朝,虽然科举制度仍然存在,但其选拔人才的功能逐渐减弱,最终导致了科举制度的衰落。
二、科举制的发展隋朝: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科举制度的朝代。
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年),设立进士科,选拔有才能的人进入朝廷做官。
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又增设了明经、秀才等科目,选拔各种类型的人才。
唐朝:唐朝继承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度,设立了明经、进士、秀才等科目,选拔各种类型的人才。
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又增设了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目,选拔各种专业技术人才。
唐代的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层次,选拔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宋朝:宋朝时期,科举制度达到了鼎盛。
宋太祖开宝年间(968-976年),设立了殿试、会试、乡试等多层次的考试,选拔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又增设了进士科的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目,选拔各种专业技术人才。
宋代的科举制度对于选拔人才、促进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元朝:元朝时期,由于蒙古族的统治,科举制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元世祖至元年间(1264-1294年),设立了乡试、会试、殿试等考试,但选拔的人才主要是蒙古族和色目人。
中国历代选拔人才的制度
中国历代选拔人才的制度中国历代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一系列的选拔考试和评价机制,为国家选出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秦汉到明清时期,分别介绍中国历代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一、秦汉时期的选拔人才制度秦汉时期,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体现在推行科举制度上。
当时实行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被视为中国古代最早的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考察内容包括文学、历史、经学等。
通过这一制度,选拔了大量有才华的人才,为国家的管理和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
二、唐宋时期的选拔人才制度唐宋时期,中国的选拔人才制度进一步完善。
唐代推行的进士科举制度,成为后来科举制度的主要模式。
进士科举是通过一系列考试选拔优秀的人才,取得进士及第的人可以进入官场,成为官员。
这一制度使得官员选拔更加公正、科学,为国家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
宋代则进一步加强了科举制度,提倡文学才能,注重实践能力,选拔出了一大批文臣和武将,为宋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贡献。
三、明清时期的选拔人才制度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并打破了贵族垄断的局面,为平民士子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明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考察内容涵盖经学、史学、文学等。
清代则取消了殿试,只保留了乡试和会试,进一步简化了考试流程。
此外,在明清时期,还出现了一些特殊的选拔人才制度,如养廉学政、乡试免试生等,为选拔人才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机会。
四、总结中国历代选拔人才的制度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
从秦汉时期的科举制度到唐宋时期的进士科举制度,再到明清时期的进一步改革,这些制度都为中国历史上培养了大量的政治家、文化名人和军事将领,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然而,这些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注重文学才能而忽视其他能力、贵族垄断和腐败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
如今,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已经发展到了多元化、综合化的阶段,注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考察,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宋朝人才选拔制度
宋朝人才选拔制度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人才选拔制度也有一定特点。
以下是宋朝的人才选拔制度:
1. 科举制度:宋朝实行了科举制度,即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通过这一制度,平民出身的人也有机会通过考试而成为官员,进入官僚体系。
2. 文武双全:在宋朝的人才选拔中,注重文武兼备。
除了文化考试外,还设立军事考试,以选拔具备军事才能的将领。
3. 优待士人:宋朝尊重士人,对参加科举考试的贵族和士人给予特殊待遇,例如优厚的待遇和特权。
4. 重视实务经验:与唐朝相比,宋朝更加重视官员的实务经验,而不仅仅看重学问。
通过选拔那些在地方任职有成绩的人,以提高官员的实践能力。
5. 选拔标准灵活多样:宋朝的人才选拔并非单一标准,除了考试成绩外,还会综合考虑家世背景、品德、政治倾向等因素。
宋朝的人才选拔制度以科举为核心,注重文武兼备、实务经验和多元化的选拔标准,旨在选拔出具备综合能力和优秀品质的官员。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大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大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重要的选拔人才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官员人选得以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为各级政府机构和皇室提供服务。
中国古代历史上存在着三大科举制度,分别是进士科举、明经科举和举人科举。
这些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推动教育、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进士科举进士科举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举制度之一,也是最高级别的考试。
进士科举从唐朝开始出现,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选拔最优秀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
进士科举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诗词、策论等。
通过进士科举考试合格者,即可获得进士及第,成为朝廷中高级官员的候选人。
进士科举考试设有多个阶段,从乡试、府试到会试,最后由皇帝亲自进行殿试。
进士科举严格按照标准化的考试规则进行,每次考试的内容和标准也都是公开透明的,确保公正性和公平性。
进士科举考试的选拔机制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官僚地位,有效阻止了特权阶层的形成,推动了社会的流动性。
二、明经科举明经科举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一部分,其主要考察对象是非进士出身的士子。
明经科举的主要目的是选拔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这些官员主要负责地方治理和社会管理。
明经科举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学、礼制、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明经科举的选拔标准相对较低,但仍然要求考生具备基本的知识和素养。
通过明经科举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明经称号,并成为官僚体系中的一员。
明经科举的设立除了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官员,还促进了社会知识的传播和教育的发展。
三、举人科举举人科举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第三个部分,主要用于选拔地方官员。
举人科举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的童试,后来发展成为六部考试之一。
举人科举的主要考试内容包括诗词、论文、经义等,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才能。
通过举人科举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举人称号,并有机会被选拔为地方官员。
举人科举的选拔方式相对更为自由,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加入官僚体系。
魏晋南北朝的人才选拔制度
魏晋南北朝的人才选拔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的人才选拔制度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制度之一、这一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相对灵活开放,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智慧,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下是关于魏晋南北朝人才选拔制度的详细介绍。
首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以文才为主。
在这一时期,文化取得了极大的重视,文人成为社会的重要群体之一、根据《晋书·职方志传》记载,南北朝时期的智者多以文学见长,儒家经典的学习成为准备进入政府官职的重要条件。
对于这一制度的奠基者之一,可以说是魏国东晋的司马睿。
魏国时期,司马睿积极推崇文学,指导年轻人学习儒家经典,鼓励他们考取进士,进入政府官职。
司马睿亲自执掌国家考试,确定考试科目,并且亲自为考生出题。
这一制度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魏国的文化蓬勃发展,为后来的南北朝时期的进士选拔制度打下了基础。
南北朝时期,文人的选拔主要依靠科举制度。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科举制度被广泛采用,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
南北朝时期将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一般由州县举行,通过后可进入会试。
会试由省府举行,通过后可以进入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给予学识卓越者最高的赏赐。
南北朝的科举考试重视文学才能,但并非仅以此为标准。
考试内容涵盖了儒学、法律、政策等多个领域,考察综合素质和才能。
这一制度推动了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繁荣,使得社会各个阶层都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政府,才智得以得到施展。
另外,南北朝时期还悬赏招才。
南北朝时期的各个国家都设立了悬赏制度,以吸引各种才能。
这种制度主要是通过悬赏金、地位、爵位等物质奖励的方式,吸引各类人才为朝廷效力。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文化人物,如陶渊明、刘宋文学家谢安等,他们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地位,取得了社会的认可。
总结起来,魏晋南北朝的人才选拔制度以文才为主,主要通过科举考试和悬赏招才两种方式进行。
这一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灵活开放,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智慧,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及其贡献安徽师范大学房列曙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批准号为98BZS008),其最终成果为系列论文。
课题组成员:裘士京、庄华峰、李琳琦、谭文凤、刘灿华、沈世培、陈孔祥。
一、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是为政之本。
在我国通过一定形式选拔、考核并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做法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
在原始社会,选贤任能成为推举首领的主要方式在氏族社会曾长期存在。
“能者”,是指有某项发明或专长者;“贤者”是指用氏族的传习衡量,品德高尚者。
原始社会末期,被推举为联盟首领的接班人,除了才能出众,其道德高尚也是被考虑的重要因素。
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由诞生到发展直至鼎盛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诸如兴办官学选才制、“乡兴贤能”制、贡士制、世卿世禄制等,主要是采取世卿世禄制。
在这种制度下,只有王公贵族子弟才能世代为官。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主要实行“察举征辟制”。
察举制是通过地方官的考察、推荐,将一些符合朝廷要求的人才推荐出来,供朝廷直接任用或经过一定形式的考核再加以任用。
所谓征辟制,就是皇帝直接下诏“征召”人才为官和政府行政长官自行“辟除”(聘任)属员制度。
征辟者无需考核即被授予高官。
察举制度和征辟制度,虽然比夏商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有进步,也选拔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治国的人才,但由于缺乏客观的人才选拔的标准,加上有荐举权的官吏营私舞弊,滥用职权,以至于出现了“权贵子弟多以人事得举,而贫约守志者常以穷退见遗”[①]的现象。
甚至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反常现象。
这首古谚谣深刻揭露和无情嘲讽了荐举制的弊端。
这种现象到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时发展到了极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比汉代多了一条以推荐考核为选官途径的“九品中正制”。
它是在对东汉察举制的反思与损益的基础上创设的,但在其实际操作过程中,选举大权几乎全部被盘踞朝廷的士族高官所垄断,而品第士人的标准也就逐渐舍弃才德,不论贤愚,专讲家世门第。
南北朝后期,察举制实施的重心开始向考试方面转移,依靠门资选士的九品中正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腐败局面。
于是,时代呼唤一种新的、相对合理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应运而生。
从隋唐到明清,我国推行科举考试制度约1300年。
正如清代著名学者张之洞所说:“取士之法,自汉至隋为一类,自唐到明为一类……汉魏到隋,选举为主,而亦间用考试……;唐宋到明,考试为主,而亦参用选举。
”[②]科举考试制度的创造性,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考试制度表明了中国封建时代以知识选拔官员标准的确立,这在一千多年前的世界范围内是绝无仅有的创举。
在此之前,从察举制重长官意志和重知识的结合,征辟制度重声名,至赀选制重金钱,九品中正制重血统、重家世,古人经历了数以千年的探索,终于找到了一种新制度。
它排除了察举制度中长官意志起决定作用的成分,保留了其中重知识的标准,终于通行了千年之久,体现了它长久的生命力。
其二,考试制度体现了选拔官过程中的公正,平等的原则。
当然,在阶级社会中,平民子弟不可能“公正”地受到教育,自然不可能公正地受到选拔和任用。
这里所说的公正,是指在统一的知识标准下,科举制毕竟为庶民子弟的入仕提供了可能。
据潘光旦、费孝通对近世900名进士的研究,明清时代的一半进士来自农村,科举考试是我国历史上具有一定平等竞争的选官制度。
其三、各王朝所建立的具有一套完备的考试方法和惩戒舞弊的规定,如锁院制、糊名制、回避制、复试制、殿试制、校验制等,科举考试由礼部(有时也为吏部)主持,但有检察机构进行监督。
考官因徇私舞弊、违犯考试规条,轻则流放、革职,重则斩首。
这都是对封建官僚特权的严格约束,体现了公正的原则。
其四、建立了选拔的程序。
科举制下,至明清已形成必须循序而进、不可逾越的四个步骤:一是童试,也称“小考”、“小试”。
包括由知县主持的县试、由知府主持的府试、由学政主持的院试三阶段。
童试三年两考。
院试合格者称“秀才”;二是乡试,又称乡闱,即省级考试。
在各省省城举行,每三年举行一次。
凡属本省生员和监生、贡生、荫生、官生,经科考、录科、录遗考试合格者,均可应考。
考官由皇帝临时任命,合格者称为“举人”,获做官资格;三是会试,即部级考试,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每三年一次,各省的举人以及国子监的监生皆可应考,合格者称为“贡士”,也叫中式进士,其名额以300名为常,第一名称“会元”;四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试策问,当场交卷,参加者均称为“进士”。
出榜分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均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甲可做翰林官,二、三甲经“馆选”合格后,还得进翰林院修业三年,再根据成绩授官。
严格的多次筛选,大体上保证了公平竞争和择优选官。
通过前两种考试只是取得了参加更高一级考试的资格。
考中进士者,不是马上即可做官,也只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做什么官,到什么地方任职,还要由吏部分发。
由于以上特点,使得一般平民知识分子有机会通过“公平竞争”成为官僚系统的成员,即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促进了知识分子的流动,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科举制的消极作用:一是强化了士人的官本位思想;二是由于时代的限制,科举制重知识这一本是积极的原则被限制到极小的范围内。
所谓知识,实际只是儒家经典的一个内容,几乎没有自然科学;其方法照搬八股文,难免刻板。
随着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中国逐步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它的种种弊端也就暴露无遗。
八股取士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直至清末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始诏停科举。
孙中山先生借鉴了中外人才选拔制度的优点,剔除了中外人才选拔制度的缺点,创建了以考试权独立为核心的文官考试制度,取代了八股取士的制度。
文官考试制度,首创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正式推行于北京政府时期,而考试权的独立完成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一)文官考试制度。
高等文官考试是国家最高一级考试,由考试院举办,及格者分发中央和地方机关以荐任级任用。
高等文官考试,北京政府举办二次,共录取684人;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期间,共举办15届,共录取4321人。
普通文官考试由各省举办,及格者由举办单位以委任职分发到考地各机关任用。
北京政府举办一次普通文官考试,录取295人。
[③]南京政府举办普通考试为14次,共录取委任级文官6210人。
特种考试的水平有的高于高等考试,有的则比普通考试还要低。
南京国民政府通过特种考试所选拔的人才,十多倍于高等考试或普通考试。
(二)与文官考试相辅相成的文官铨叙制度。
它是指对官吏进行分发、任用、甄别、考绩、任免、升迁、抚恤等事宜。
除文官考试制度外,民国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还包括学校教育选才制和留学生的选拔制度。
民国初年,废除奖励毕业生的出身。
北京政府进行了中学入学招生考试改革的尝试,还曾收回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毕业考试权,毕业考试分别由教育部和教育厅举办。
南京国民政府曾推行中小学毕业会考制度和全国高等学校的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此外还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制考试制度。
留学生毕业归国,北京政府时期,均须经过国家统一考试,才能授以出身,给予官职;南京政府时期,实行了回国留学生的审查登记和抗战期间留日学生的甄审制度等。
综上所述,我国历史上人才选拔制度,从竖的方向看,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部分;从横的方面看,可分为选官制、学校考试制、与特殊人才选拔制。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可分为:“任人唯贤”与“任人唯亲”,注重门第与注重人学,选拔推荐为主,选拔推荐和考试相结合与全凭考试选才,教育培养和人才选拔分离与结合等几个层次,换句话说,也就是考试制度、选举制度和委任制度。
这些人才选拔制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其表现形态与侧重点有所不同,其功能也不一样。
单凭选举和委任制度,不能辨别一个人才能的大小;仅靠考试制度也不能识别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好坏,只有将考试制度和选举制度结合起来,才能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
就考试制度、选举制度和委任制度的关系而言,考试制度是最重要的。
二、我国历史上人才选拔制度的贡献——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无论是“选士”、“察举”、“科举”,都离不开文化知识水平。
“察举”也要“举”那些“好学明经”之士。
至于科举,非有较深的学识莫敢问津。
第一、科举是社会成员获取功名、地位与权力的重要途径,社会成员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进学读书,学习文化知识,参加科举考试,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第二、学校是针对考试制度而设立的,国家所考的,便是学校所教的,也是学生们所学的。
这种教与学、学与考相统一的考试制度,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标准的统一起了积极作用。
考试中要求写作诗赋文章,因而举国上下无数考生便要长久地投入到诗赋文章的训练中,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文化教育的发展,更使得几千年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第三、科举中有明算、明法、武举等科目,它冲击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教育陈规。
第四,据一些外国学者统计,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更高。
这些说明了科举考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巨大作用。
但是,科举考什么、学校学什么的弊端,使学校教育到了明代后期和清代已逐渐演变为科举制的附庸、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场所。
——促进了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
我国古代,无论哲学、史学、文学和科学技术,一向居于世界前列,这与学校教育的发展和人才选拔制度是一致的。
我国的天、算、农、地、医五大基础学科都是在秦汉时期形成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到宋元时期达到高峰。
例如,“太初历”经过多次历法改革,达到相当完善的地步;以“九章算术”为范本的数学体系,胜过古希腊的数学体系。
唐朝和明代的人才选拔制度促进了文化科学的发展更为明显。
清代在康熙大帝的支持下,从1690年开始,国内精于自然科学的学者集中于清朝皇宫,编纂天文算法书,编成《律历渊源》,共100卷,于1723年刊印发行。
废科举,办学校,学校人才选拔制度和留学生的选拔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士习民风。
考试只问能否及格,不问出身来历,所以即使是最寒微的人,只要能够考试及格,就有官做,位至卿相。
这对中国几千年的人心,影响极大。
——推动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我国是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自秦汉以后各民族长期聚合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虽然中国曾有多次的分裂,但不久复归于统一。
究其原因,除历史的因素和经济、政治、文化的纽带作用以外,以考试制度为核心的人才选拔制度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是因为公开客观的考试,录取真才,具有凝聚力。
考试制度把各个时期的任官制度、取士标准、教育内容大体上统一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