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眼睛和眼镜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4眼睛和眼镜(课件1)
睫状肌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睫状肌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睫状肌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睫状肌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 变薄,远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 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 处的物体。
2005
2006
2007
1998-2003硕放中学学生平均视力统计表
5.04
4.88
4.90
4.86
4.85
4.82
4.74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保护我们的眼睛已经刻不容缓!!!
1、不要边走边读; 2、不要躺在床上阅读; 3、不要在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下阅读;
4、不要长时间玩游戏;…………
1、被调查人姓名:
,
。
2、是否老花:
,
。
3、老花眼镜的度数:左 右 ,左 右 。(假如爷爷奶奶不 知道则继续下一项)
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3-2.[中考·内江] 如图所示,是矫正远视眼的光路示意图, 请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透镜。 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 4 眼镜的度数
知4-讲
1. 透镜焦度 透镜焦距的倒数叫作透镜焦度,用Φ 表示, 即Φ =1f,透镜焦度的单位是m-1。
知4-讲
2. 眼镜的度数 (1)眼镜的度数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1 课时讲解 眼睛
近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及其矫正
2 课时流程 眼镜的度数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知识点 1 眼睛
知1-讲
1. 眼球的主要结构 角膜、睫状体、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视网膜、视神经等, 如图1 所示。
3. 眼睛的调节 正常的眼睛既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又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知3-练
解题秘方:根据眼睛成像位置判断眼疾类型和矫正 所用透镜。 解析:由题知,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是远视眼, 应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答案:B
知3-练
方法技巧:利用补偿法记忆近视眼及远视眼的矫正。
3-1. 人们常说的“老眼昏花”通常是指( A )
知3-练
A. 远视眼 B. 青光眼 C. 近视眼 D. 白内障
③ 明视距离: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 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 cm,这个距离叫 作明视距离。
知1-讲
深度理解 眼睛成像与照相机成像光路图的对比:如图3 所示。
知1-讲
方法技巧 通过逆向思维推测出眼睛的调节方式: (1)首先,分析物距变化导致的像距变化。 (2)然后,结合实际像距不变的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3)最后,推测出晶状体厚薄的变化。
知4-练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 眼睛和眼镜 课件 (共26张PPT)
正常的眼睛调节——看远处的物体时
远处
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远处物 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 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2.近视眼及其矫正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眼的产生原因
晶状体太厚(太凸,焦距太小),折光能力太强。
光到达视 网膜时是一个 模糊的光斑。
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放大”、“缩小”、 “实”或“虚”)。
①
③
② ④
2.下面四幅图中,_A__、__B_是正常人眼的示意图, ___D___是远视眼的示意图,___A___是近视眼的示意图 。远视眼要戴_老__花___镜,它是_凸___透镜;近视眼要戴 _近___视__镜,它是_凹___透镜。
A
B
C
D
3.小明进行 “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 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 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清晰的实像,拿开眼镜后,光 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72021/3/17Wednesday, March 17,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10:38:47 A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72021/3/172021/3/17Mar-2117-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72021/3/172021/3/17Wednesday, March 17,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7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 眼睛和眼镜
第4节眼睛和眼镜一、眼睛1、结构:睫状体、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玻璃体等部分构成。
2、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3、远点和近点依靠眼睛调节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
正常人的远点是无限远,近点为了10cm。
3、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大约是25cm。
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大约25cm。
备注:[1][2]、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只眼的观察范围大约是150°,而两只眼的观察范围就接近180°。
人的两眼观察范围有很大一部分是相互重叠的。
人只有同时使用两只眼睛,才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前后距离。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1、近视眼的特点: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近视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来自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3、矫正方法:(用凹透镜矫正)。
三、近视眼及其矫正1、远视眼的特点: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2、远视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来自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
3、矫正方法:用凸透镜矫正。
【典型例题】类型一、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1.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2)若图中甲,取下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A、保持在原来位置B、靠近透镜C、远离透镜D、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答案】(1)A;C;(2)B【解析】(1)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是A图,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是C图。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眼睛和眼镜
晶状体变得太 ;
折光能力较 ,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
向上太
,使
某点的光会聚在视
网膜 。
例如:有-200度和+300度 的镜片:
(1)请将对应的镜片拖入虚线 框内;
(2)请分别计算出它们的焦度
是多 少?
焦距是多少?
-200度
+300度
5.3 眼睛和眼镜
晶状体较薄,能看清远 处物体;晶状体较厚, 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 力强,看不清远处的 物体。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 力弱,看不清近处的 物体。
F
F
F
F
F
F
近视眼的矫正:
近视眼是由于 晶状体变得太 ; 折光能力较 ,或 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 太 ,使某点的光 会聚在视网膜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第4节 眼睛和眼镜课件(共26张PPT)
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眼睛
角膜和晶状体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视网膜
相当光屏
睫状体
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对光的偏折能力)
看远处 看近处
睫状体放松 睫状体收缩
近视眼
睫状体 瞳孔 角膜 晶状体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视网膜
视神经 玻璃体
调节晶状体的形状
睫状体
睫状体放松 晶状体变薄
对光的偏折 能力弱
睫状体收缩 晶状体变厚
对光的偏折 能力强
视网膜
承接像,相当于光屏
视神经
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 受到光的刺激时产生信 号,视神经把这个信号 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 到了物体。
照相机通过改变__像__距__来成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像;
眼睛通过睫状体改变晶状体的_形__状__来成远近不同的
物体的像;
(即厚薄、对光的偏折能力)
要使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
看_近__处的物体时要求晶状体对 光的偏折能力更大,即晶状体 更_厚__,此时睫状体_收__缩__;
看_远__处的物体时要求晶状体对 光的偏折能力较小,即晶状体 较_薄__,此时睫状体_放__松__;
A.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凹透镜
甲
B.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虚像
C.甲图是观察远处景物的光路图
D.人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会变薄
乙
2.图中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的是( A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乙 D.丙和丁
3.某同学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探究“视力矫正”原理, 如图,光屏上得到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 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移走眼镜片后,稍微将光屏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第一部分: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人眼的结构人眼的结构和照相机十分相似: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2、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3、近视眼及其矫正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凸,使得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利用凹透镜先使光发散,再经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上。
4、远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过于扁平,物体经晶状体折射后将像成在视网膜之后。
矫正:利用凸透镜先使光会聚,再经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上二、重、难点重点: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难点:眼睛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眼睛的结构近视眼及其矫正:凹透镜眼睛与眼镜远视眼及其矫正:凸透镜眼镜的度数:D=100/f四、知识拓展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距眼约10厘米;正常眼的明视距离是25厘米。
1、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1/f (f的单位是m,∮的单位是m-1)2.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乘100的值即: D= 100/f3.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1、(2011福建三明)下图中,可用于矫正近视眼的透镜是()解析:透镜有两种: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中间比边缘厚,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眼睛和眼镜
节焦距来获得清楚的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 像距使像变得清楚的.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
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 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10cm.看物 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 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当睫状体放松时,
晶状体变薄,远处来的 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 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 的物体。
当睫状体收缩时,
晶状体变厚,近处来 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 网膜上,眼球可以看 清近处的物体。
三、近视眼及其改正
1、成因: 2、改正:
晶状体太厚,折光 能力太强,成像于 视网膜前。
B 明小华已( )
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 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有两个同学都是近视眼,甲的视力 是0.4,乙的视力是0.8,他俩的眼睛的晶状 体有何不同?他们要改正视力需配什么眼
谢谢
3.你了解了吗? 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
思考:形成近视的原因有哪些?如何 预防?
(1)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 约25 cm.
(2)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远眺几分钟. (3)不要边走边读; (4)不要躺在床上阅读; (5)不要在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下阅读; (6)不要长时间玩游戏; (7)要认真做眼睛保健操…………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2.凹透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利用凸透镜能成倒___立__、_缩__小__的_实__像 投影仪:利用凸透镜能成_倒__立__、_放__大__的_实__像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能成_正__立__、放__大___的_虚__像
《眼睛和眼镜》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上册)
远视眼的成因
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 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 前后方向上太短,使得来自 近处某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 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 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
远视眼的矫正
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之后, 因此要矫正远视眼,应使 会聚点前移,可在眼睛前 放一个合适的对光具有会 聚作用的凸透镜。
眼睛和眼镜是一对 亲密的好伙伴,下 面我们就一起探究 一下眼睛和眼镜。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眼睛
眼球的结构
眼球的主要结构有:晶
玻璃体
状体、角膜(晶状体和角膜 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 镜)、睫状体(可改变晶状体
睫状体 瞳孔
视网膜
的形状) 、瞳孔(相当于照相 角膜
机的光圈) 、玻璃体、视网 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晶状体
近视眼的防治
1.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保 持25cm左右;不要趴在桌子上看书;连续看书40分 钟,要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会儿。 2.不要在暗弱光或直射太阳光下看书、写字。 3.不要躺在床上看书。 4.不要在车上或走路时看书或玩手机。 5.不要长时间玩电子游戏。
Hale Waihona Puke 新知探究 跟踪训练如图表示的是____近___视___眼____ (选填“近视眼”或“远 视眼”)的成像情况,需要用__凹_____ (选填“凸”或 “凹”)透镜来矫正。
图中眼球成像在视网膜前方, 是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 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远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的特点
近处
患远视的人只能看清远处 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 体。老年人所患的 “老 花眼”就是远视症状。
眼睛与照相机的对比见物理RJ八 上第五章第4节知识点1
眼睛和眼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详解】(1)三者摆放位置如图甲所示,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
实像。(2)近视眼是由于长期看近处的东西导致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所以用水透镜模拟小明的近视眼,
也就是需要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更强,所以此时应对水透镜注水。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可以在
人们上了年纪以后,眼睛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太
近、太远的物体都看不清楚。
典型例题
例2
(2022·江苏常州·八年级期末)中国号称“小眼镜王国”,很多孩子都患有近视眼。已引起相关部门高
度重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幅图中,反映近视眼成因的是 ___________图,戴一个合适的 ___________(凹/凸)
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
(2)用水透镜模拟小明的近视眼,此时应对水透镜___________(填“注水”或“抽水”)。这时在图中的虚
线内安装合适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镜片,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答案】缩小
注水
凹透镜
近视眼
及其矫
正
远视眼
及其矫
正
近视产生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成像于视网膜前。
矫正方法:选配合适的凹透镜
远视产生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短,成像于视网膜后。
矫正方法:选配合适的凸透镜
【答案】D
【详解】由题意知,王老师患了远视眼,也就是老花眼;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
,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之前会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节 眼睛和眼镜
连接中考
例 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 用相当于____凸__透___镜。它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调节 ___焦__距____和进入眼睛的光的强度。在适当的照明条件 下,物体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缩小、____倒__立___的实 像。
探究新知
若晶状体不能调节或调节能力减弱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看清物体的范围减小了
①照相机 ②放大镜 ③投影仪 ④潜望镜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2. 如图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B )
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 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
焦(距)系统 C.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
平一些 D.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
素养目标
2.通过分析近视和远视形成的原因,了解眼镜是怎 样矫正视力的。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探究新知 物体
思考 如何看到?
人眼
探究新知
知知识识点 11 眼睛
睫状体
角膜
晶状体
瞳孔
玻璃体
视网膜
相当于 凸透镜
视神经
相当于 光屏
探究新知
人眼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人眼视物的过程 照相机成像的过程
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 )
A.甲乙
B.甲丁
C.丙乙
D.丙丁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4. 小莉和外公视力都不正常,小莉看书总把书放得很近,而她
外公看报纸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小莉和外公应分别戴什么样
的眼镜矫正视力? ( D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精品课件
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看清远近处物体 近处: 远处:
1、眼睛
好像
照相机
晶状体
相当于
镜头
视网膜
相当于
胶片
2、眼睛通过 睫状体 改变 晶状体 的厚薄,来看清楚近处和远 处的物体。
眼睛与照相机的比较
眼
睛
照相机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结构
瞳孔
光圈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
底片(有感光材料)
近视眼
远视眼
晶状体太厚(太凸,焦距太小),折光能力太强。 光到达视网膜时是一个模糊的光斑
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近视 眼镜可以得到矫正。
矫正后,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及其矫正
近视眼晶状体较厚凸,聚光能力 较强看近处能把像成在视网膜上。
成因
远视眼
矫正方法
睛
成因
和
远视眼 矫正方法
眼
近视眼:凹透镜
镜 眼镜 远视眼:凸透镜
度数
考点一:眼睛成像原理
1.眼睛的成像原理与_照__相__机__的原理相似,它的角膜、晶状体共同作 用,相当于__凸__透__镜__,物体在它的_视__网__膜__上成_倒__立__、__缩__小__的__实___像。
看远处景物
矫正方法
晶状体太薄(太扁平,焦距太大),折光能力太弱。 近处一点的光会 聚在视网膜后
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利用凸透镜使光会聚的特点,配戴用凸透镜制作的远视眼镜 (老花镜)可以得到矫正。
矫正后,来自近处物体 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远视眼及其矫正
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下列关于眼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 人的眼睛看到的物体总是正立、等大的, 所以眼中的晶状体只能成正立、等大的像
B. 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具 有确定的焦距,所以眼睛对太远或太近的 物体都看不清楚
C. 患近视眼的人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所 以应配戴远视眼镜
D. 人的眼睛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的折光 能力太强
如图所示,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外 时,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 像。小明为了探究近视眼视力的改正方法, 在凸透镜与物体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 若此时要在光屏上呈现清楚的像,则光屏 应该( C )
A. 保持不动
B. 向上移动
C. 向右移动
D. 向左移动
课堂小结
症状
成因
近 只能看清近处物 晶状体太厚或
学习内容二:视力特殊的原因及改正方法
1.近视眼及其改正
成因
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
远处物体的 成像位置
改正
视网膜前 凹透镜
2.远视眼及其改正
成因
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短
近处物体的 成像位置
视网膜后
改正
凸透镜
乙 改正后
知识拓展
依靠眼睛的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 两个极限点分别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 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在大约10cm处。 正常眼睛视察近处物体最清楚而又不疲劳 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 离。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 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25cm左右。
视 体,看不清远处 眼球前后方向
眼 物体
上太长
成像 位置
视网膜前
远 只能看清远处物 晶状体太薄或
视 体,看不清近处 眼球前后方向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眼睛和眼镜
第4节眼睛和眼镜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本节是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中的应用部分,它不仅涉及前面三节中透镜的初步知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等物理知识,还涉及生物学科知识,体现了学科渗透。
眼镜、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等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节课教材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了解了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的应用;探究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了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近视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产生兴趣的现象。
教学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是如何矫正的。
核心素养
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模拟实验,尝试运用控制变量、观察讨论、类比分析等方法研究一些物理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
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
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
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
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凸透镜位置不变的
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A.远离凸透镜
B.靠近凸透镜
C.靠近凸透镜和远离凸透镜都可以
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续表
教学反思。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教案
课题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教案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单位授课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了解用眼护眼常识。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晶状体的调节过程,知道人眼观察远处和近处物体都能看清楚的原因。
2.通过分析近视和远视形成的原因,了解眼睛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2.通过用眼护眼教育,强化眼保健意识,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材分析眼睛和眼镜是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透镜的初步知识、照相机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物理知识,还涉及生物学科知识。
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了解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的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的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眼睛、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节教材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
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观察世界的窗口。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从性格、心理上都开始有所成熟,也有了一些生活经验,这对本节课的学习是一个好的基础。
而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前面已经学过,这为近视和远视的矫正形成了铺垫;另外照相机成像原理也已学过,而眼睛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这样很容易使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接受新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讨论法;对比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
教学难点:近视和远视的成因。
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导入:我们的眼睛,是怎样看到美丽的世界的?为什么近视学生进创设情景,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了的同学需要戴眼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
虹膜
通住大脑的神经
试着说一下你知道的眼睛结构吧!
眼睛看到物体
照相机的镜头成像
眼球 好像一架照相机。
有哪些类似之处?
在照相机中: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 验中的 凸透镜 ,胶卷相当于 光屏 。 成 倒立 、 缩小 的 实 像。
在眼球结构中
角膜 晶状体
共同作用相当于 凸透镜
视网膜
相当于 光屏
睫状体 晶状体
正常的眼睛调节——看远处的物体时
远处物体
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较弱,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 看清远处的物体。
正常的眼睛调节——看近处的物体时
近处物体
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 力变强,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 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依靠眼睛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 的两个极限点叫做眼睛的远点和近点。
正常眼睛的
远点 无限远处
近点 大约10cm处
正常情况下,视察近处最清楚又不疲劳 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你感觉自己眼睛的远点、近点和 明视距离跟正常眼睛相比有变化么? 变近了还是变远了?
如果有变化,我们又该如何改正呢?
【人眼看清物体的过程】
来自物 体的光
会聚在视网膜上
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
把这个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
到了物体。
【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
形状。通过晶状体形状的改变调节眼睛看 远处或者近处的物体。
睫状体 晶状体
【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
形状。通过晶状体形状的改变调节眼睛看 远处或者近处的物体。
新人教版八上物理教学课件 5.4 眼睛和眼镜 (共22张PPT)
C.照相机 D.潜望镜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
处的物体
B.近视眼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C.近视眼把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 前
D.近视镜片是凸透镜
6.物体通过眼睛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 是( C )
A.正立、缩小、实像 B.正立、缩小、虚像 C.倒立、缩小、实像 D.倒立、缩小、虚像
•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52021/3/52021/3/52021/3/5
谢谢观看
C.远视是由于眼球的晶状体变薄,使焦距变 长,近处景物成像于视网膜后造成的
D.远视是由于眼球的晶状体变薄,使焦距 变长,近处景物成像于视网膜前造成的
拓展创新
小雨用几个有不同焦距的凹透镜和凸透镜、一个 能发出平行光束的光源和一组眼睛模型来探究矫 正视力的方法,如图3-4-1所示.
(1)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
。2021年3月5日星期五2021/3/52021/3/52021/3/5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52021/3/5March 5, 2021
远视眼及其矫正
1、成因:
2、矫正:
晶状体_太_薄__,折光能 力_太_弱__,或眼球前后 径_太_短__,成像于视网 膜后。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 视眼镜。(老花眼镜)
小结
口诀: 近视看近不看远, 晶厚聚光视网前, 矫正要有凹透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出问题
猜想
实验检验
问题1:换一个薄的晶状体(凸透镜),像 去哪里了?
问题2:由上述现象可知,远视眼会聚光线 的能力变强还是变弱了?
问题3:在晶状体(凸透镜)和视网膜(光 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为了将像重新会 聚在视网膜(光屏)上,应该在晶状体 (凸透镜)的前面再加一个什么透镜矫正?
得出结论:
矫 正 前
晶状体(凸透镜)变厚以后对光线的会聚能力 变强,在光通过晶状体(凸透镜)之前,先通过一
个 凹透,镜使光线适当发散,再到达视网膜(光屏)
时就可以成一个清晰的像
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
反馈练习(二)
• 1.下图是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 知他是_近__视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若他配戴的眼镜镜片中心的厚度为1.7mm,则 该镜片边缘的厚度应__大__于__1.7mm(选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
目标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思考:如果我们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卫生用眼,长时间使用不正确的读 书写字姿势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目标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提出问题 近视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矫正?
长时间盯着近处的物体,致使晶状体
猜想 变___厚__ (填“厚”或“薄”)
实验检验
实验检验
问题1:换一个厚的晶状体(凸透镜),像去 哪里了?试一试用一张白纸找到像的位置
距个离倒__能立__否、调_缩_节_小_?_的__否_实_____像_ (填像的性质)
反馈练习(一)
1.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下 图中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 将光线会聚(填“会聚”或“发散”)在 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眼睛能在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 实像。为了爱护我们的眼睛,最理想的 读书距离是25cm。
3. 已 知 某 凸 透 镜 的 焦 距 f 是 0.2m , 它 的 焦 度 是
__5_m_-_1_(填数值和单位),它的度数是_5_0_0_度__
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
归纳式探究:
1 1 5
f 0.2
单位: 1 1 m1
fm
①眼睛的结构及其成像原理 ②近视眼成因及矫正(凹) ③远视眼成因及矫正(凸)
矫 正 后
远视眼的矫正
1.远视眼成因:晶状体太__薄__,折光能力太__弱__,
或眼球在前后方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
视网膜_后__面___。 2.远视眼的矫正:配戴凸___透__镜__
目标四*:了解眼镜的度数
【归纳式探究】阅读课本P101-102页 [科学世界]眼镜的度数,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情况下,我们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焦___度_ 2.+300度和-200度的镜片,_-_2_0__0_度__是近视镜片
通过实验发现像成在视网膜(光屏)前___面__
薄
厚
正常眼
近视眼
实验检验
正常眼
近视眼
问题2:由上述现象可知,近视眼会聚光线的
能力变强还是变近视眼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变__强__
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 实验检验 问题3:在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 为了将像重新成在视网膜(光屏)上,应该 在晶状体(凸透镜)的前面再加一个什么透 镜矫正?
第五章第4节 眼睛与眼镜
八年级物理
目标一:眼睛
角膜
1
2
晶状体
成像条件: u>2f
3
视网膜
类比“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完成表格
实验器材
眼睛
F光源 凸透镜 光屏
各种各样的物 晶状体 视网膜
目标一:眼睛
光眼屏睛相成当像于原_视理__:网__物膜_,体凸经透过镜晶相状当体于(晶_凸__状透__体_,
在镜接)下的来折的射实,验在中视,网光膜屏(到光凸屏透)镜上之成间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