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摘要: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是治国从政、修身齐家的思想要求,仁道的实现要靠“克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对“仁”的实施方法的具体解说。孔子的这一思想虽然是对当时的执政者提出的政治规范和人格要求,但这一观念已成了我们民族的共同心理,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悠久的传统美德。
关键词::孔子“仁”民族心理传统美德
孔子的伦理观念是围绕人己关系展开的,处理好人己关系也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目的。人们一般都承认,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按照《说文》的解释,“仁”字,是会意字,从人,从二,是亲的意思,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礼记·经解》说:“上下相亲谓之仁。”孔子自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也就是说,孔子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道”,而以德为学说的根本依据,以仁为处世为人的依归,而存身于六艺之中。可见“仁”在孔子学说中的地位。我们先来看看孔子对仁的解说。关于“仁者,爱人”是人人皆知的,此外《论语》中还有很多,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说明只有仁者能够坚持原则,“穷而不滥”;“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说明仁者不是一味地追求施恩于人,还要有好恶的原则;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战?”说明仁德之心是由人的本心发出的,必须对自己的欲望加以克制,做事才能合乎礼的要求······
显而易见“仁”是治国从政、修身齐家的根本的思想要求,而仁道的实现要靠“克己”,这实际上就是对“仁”的实施方法的概括解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对其方法的更为具体的解说。孔子认为“仁”字说起来容易,但是“为之难”,有了这一解说就使得“仁道”具有了非常强的可行性,也可以说它架通了从现实到理想的桥梁,因此,它就具有了相当重要的意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论语》中两次出现。第一次是在《颜渊》中:“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焉。’”。孔子的回答包括三方面的实施仁的内容,一是要对人、对事恭敬和谨慎,诚心诚意。这是讲施仁所应采取的态度。二是莫将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强加给别人。这是讲施仁所应采取的基本措施。三是说施行仁政可以使得家国无怨,(仕于卿大夫与仕于诸侯王皆使无怨)。这是说施仁之后的效果。第二次是在《卫灵公》中:“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岂不正是“克己”之意吗?不过,这里孔子的话着重强调的是,“恕”是应该终生信守奉行的,是永恒的,而且是人人所应当遵循的。
因为孔子所创的儒家全称是“君子儒”,所以,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政治方面立言的,是其仁政学说的体现。也就是说,这是对执政者所提出的要求。历来人们都是从政治方面来理解孔子此言的。后来,孟子说:“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也正是从政治方面来说的。不过,孟子与孔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孔子强调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孟子强调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学说不仅仅是培养官僚,也是为了所有人的道德修养,所谓“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便可为证。……孔子之讲学,与其后别家不同。别家皆注重其自家之一家言,如《庄子·天下篇》所说墨家弟子诵《墨经》。但孔子则是教育家。他讲学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所以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我们现在所接受的孔
子学说正是全民性的一种学说,而没有把它看作贵族之学。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是所有人的修身、处世的原则,因此,它便成了做人的一个起码的准则,具有了一种普遍性的意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念具有现代意义。其思想价值在于,首先,这承认了人的私欲的存在,亦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恶欲,这是人的自然人格。孔子对待个人的爱恶欲并非完全否定,而是一种客观承认的态度,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也是肯定了“利”的客观存在,并且含有推利及民之意。其次,这表明儒家注重人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个人的存在是不能也不可能脱离群体的,所以如何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就非常关键了。正是因为人是社会性的,所以个人的爱恶欲应当而且必须照顾到团体和他人的利益(不过,绝对不是完全放弃个人利益),这是维护人际关系的根本法则。其三,这种说法的本质是自尊、尊人,亦即把自我与众人同等看待,承认了人与自我相同的心理欲求(爱恶欲),儒家主张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当如此,执政者尤其应当如此。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非孔子首创,而是孔子的继承,因而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中悠久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经过孔子的大力提倡,再经过孟子及后世儒家的发展,因而可以说成了我们的民族的共同心理。
参考文献
1中国哲学史·68
2朱熹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 1985(5)
3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 1990(3)
3杨伯峻. 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1960(1)
4冯友兰中国哲学北京中华书局, 196l(4)
创新观点:本意是自己不愿意别人这样对待我,我就不要这样对待别人。
1、如果把这一观点广而言之到群体、民族、国家范围上,则应当理解为“我(国家、民族)不愿意别人剥夺我的生存与发展,我就不要去剥夺别人(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2、自己乐为的事情,别人未必乐为。
3、从道德上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较低的层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较高的层次,也是孔子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施之于人
在人际关系中,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将心比心,与人为善。要人善待己,就必须善待人。要以善待他人的态度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善待。所以,“己之所欲,施之于人”讲的是如何才能得到公平的得失回报,强调的是公平交换。“己之所欲,施之于人”却是一种以利益均衡为原则,以友善待人换取他人对自己对等的友好对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