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各课时教学反思(全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

1.1小数乘整数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通过例1的教学,先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我引导学生通过探讨在没有任何情境下的小数乘整数的算式的计算,和学生一起总结小数乘整数的算理与算法。

因为有了前面对小数乘整数的初步计算,当遇到用竖式计算0.72×5时,学生不再感到困难,但要他们说出为什么这么写,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理解,所以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将0.72乘100,计算的是72乘5了,所以应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最后还得将积除以100。

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积极地思考,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而让我反思的是:我的过多的引导是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如果不铺垫,直接出示小数乘整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好些?

整堂课我倡导小组学习,收集问题,解决问题,真正经历了探究的过程,真正把生活中的数学带到了课堂中来,使数学教学活动成了教会学生学,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过程。

教学中我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把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花样百出,如在竖式计算过程中小数部分的0也去乘一遍;每次乘得的积还得去点上小数点,两次积相加又要去对齐小数点等。这一问题是我在备课时忽视的一个

问题,值得我反思。没有反思,就没有自己的教育信念,也就永远成不了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教师。

1.2小数乘整数(练习课)

本节课是一节小数乘整数的练习课。通过练习,让学生对算法更熟悉,掌握得更好,进一步加深对算理的认识。并通过对第5题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分析简单的数学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再通过习题巩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学习。本节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能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温故而知新”这个词足以说明复习的重要性。复习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的重要方法。激发学生整理知识的心理,让学生自己整理,汇报比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知识网络的建构。

1.3小数乘小数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教材这样归纳: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学生根据前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归纳成: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指未化简的)就是几位小数。这两种说法实际上是一致的,都可以从由积的变化规律得出。因此,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应当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和掌握因数中小数位数变

化引起积中小数位数变化的规律,形成比较简单的确定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关键在于适当弱化积的计算过程,突出寻找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以保证学生思维的高效性,也避免计算时的枯燥无味的感觉,而教法上更多地依赖知识的生长结构迁移类推,让学生自主发现,归纳和掌握。

小数乘小数是第一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以为这一知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只要重点掌握了小数乘法的算理,学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可事实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由于对难点问题——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处理得不到位,所以在课后练习中,学生出现错误的现象比较多:1.方法上的错误。例如在教学里3(2.4×0.8)时,学生能流利地说出先将两个因数分别乘10,这样积相当于乘100,为了使积不变,最后还要将积除以100;但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将算理与方法结合起来,不能正确地解决积的小数点的问题。2.计算上的失误。✍部分学生在积的末尾有0时,先画去0再点小数点;部分学生在遇到因数是纯小数或因数中间有0时,还要将0再乘一遍。✍因数的数位较多时,个别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如4.8×0.24的竖式下直接写出1.152,没有计算的过程),或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

面对学生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不得不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课堂,审视自己的教学,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的确,说算理对于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搞形式化说算理,忽视学生对算理的感悟,则有害而无益。形式化说

算理,表面上看似乎有理有据,推理严密,但由于它不是建立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感悟的基础上,因而难以使学生对算理真正内化。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是生活经验。虽然,教材中的例题也来源于生活实际,但是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还是比较远的。如果能够找出生活中的实例,效果会更好。因此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依据是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应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自己举例子说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获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才是主动的。在讲算理的同时,重视计算技能的培养,细化类型,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计算的方法,做到既重视教学过程又重视教学结果;既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讲清算理,又要突出积的变化规律,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突出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与积中小数的位数的关系。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4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在小数乘法的教学后,本节课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用数学上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实际上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准确地来说是前两节课小数乘法的补充和发展,是将小数乘法的知识生活化。

本节课的两个教学重点分别是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和乘法验算的方法。乘法的验算是对小数乘法的逆向思维,加强了计算的严谨性和正确性,弥补了学生在小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粗心大意

的毛病,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1.5小数乘法(练习课)

本节课是一节小数乘法的练习课。通过练习,让学生对小数乘法算法更熟悉,掌握地更好,进一步加深对算理的认识,提高计算能力。我通过引导学生做题回顾已学知识,让学生学会独立分析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深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

复习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是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的重要措施。激发学生整理知识的心理需要,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汇报比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知识网络的建构。

1.6积的近似数

本课的教学内容属于新课不新,实际上就是把小数乘法的计算和求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引导学生复习旧知,然后将两个原来没有联系的知识通过解决例6中的具体问题加以结合,在教学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积要保留一位小数,应该怎么做?学生基本上都是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的,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怎样求积的近似数。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总结出具体的步骤和方法。从整节课的效果看,学生的掌握情况应该是不错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