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7b79b8336c1eb91b375d07.png)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10g 酒精和50g 水混匀后形成60g 酒精溶液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得到30g P 2O 5,则参加反应的O 2和磷的总质量一定为30gC .2L 氢气和1L 氧气反应,生成3L 水,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 .2g 氢气和8g 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0g 水,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解析:BA 、10g 酒精和50g 水混匀后形成60g 酒精溶液,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得到30g P 2O 5,则参加反应的O 2和磷的总质量一定为30g ,符合题意;C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不是体积,不符合题意;D 、氢气和氧气反应:2222H +O 2H O 点燃,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和生成水的质量比为:4:32:36=1:8:9,故2g 氢气和8g 氧气反应,氢气剩余,不能生成10g 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2.化学现象中有许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B .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相等C .50mL 酒精和50mL 水混合,其体积与混合前二者的体积之和相等D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数值一定相等C 解析:C 【分析】A 、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B 、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C 、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D 、根据化合价分析。
A 、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故说法正确;B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相等, 故说法正确;C 、由于分子间有间隔,50mL 酒精和50mL 水混合,其体积一定小于混合前二者的体积之和, 故说法错误;D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数值一定相等, 故说法正确。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0eaf7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d.png)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硝酸。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HNO3+C=2H2O+4X↑+CO2↑。
则X是A.NO2B.COC.NOD.N2O5答案:A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据此解答。
根据质量守恒定量,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4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1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反应后有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则4X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8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NO2。
故选A。
2、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说法错误的是A.甲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8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C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D .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数之比为2:1答案:D分析: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H 2O+O 2催化剂 CO 2+H 2OA. 甲中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6:1:8,选项正确;B. 构成物质的微粒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所以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保持其构成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选项正确;C.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选项正确;D. 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分子个数比,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数之比为1:1,选项错误。
故选D 。
3、利用催化剂将工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x ,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3H 2催化剂X+H 2O ,X 的化学式为A .CB .CH 4C .CH 3OHD .CH 2O答案:C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围观本质,在化学反应 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反应前有1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X 必须提供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选C 。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PPT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a5a0240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0.png)
氢分子
水分子
H
O
H
H
H
O
O
H
H
H
H
O
氧分子
水分子
H
O
H
H
O
H
2H2O
H
H
O
H H
O
通电
===
氢分子 氧分子
HH
O
HH
O
2H2 + O2
知识链接:
宏观: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质量守恒的原因:
(四不变)
原子种类没变。
微观: 原子个数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思考
是否存在违背质量 守恒定律的化学反 应呢?
方案2
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的 测定
铁钉放入 硫酸铜溶液
实验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
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天平平衡
反应原理: 铁+硫酸铜
铜+硫酸亚铁
Fe + CuSO4
Cu + FeSO4
结论:反应物质量总和=生成物质量总和
m(Fe)+ m(CuSO4) = m(FeSO4) + m(Cu)
钉生锈后质量增加
D、水
结冰质量不变
2、请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能否点石成金?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石头中没有金元素,所以不能点石成金。
点燃
镁+氧气
氧化镁
点燃
Mg + O2
MgO
活动与探究
7.表达与交流 1、根据上面两个实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 果。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由于反应有气体参 加或生成的缘故。 2、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 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九年级化学上册方程式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方程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516b3f7f705cc17552709ca.png)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一)化合反应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5、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6、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9、碳不充分燃烧:2C+O2(不充分)=点燃=2CO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C=高温=2CO1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11'、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11''、生石灰和水化合:CaO+H2O=Ca(OH)211'''、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二)分解反应:12、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实验室制O2):2KClO3=(MnO2=△=2KCl+3O2↑13、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2CuO+H2O+CO2↑15、电解水:2H2O=通电=2H2↑+O2↑16、碳酸不稳定分解:H2CO3=H2O+CO2↑17、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18、硫酸铜晶体受热失去结晶水:CuSO4·5H2O=△=CuSO4+5H2O18'、氢氧化铜受热分解:Cu(OH)2=△=CuO+H2O(三)置换反应19、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H2):Zn+H2SO4=ZnSO4+H2↑20、锌和盐酸的反应:Zn+2HCl=ZnCl2+H2↑21、铁和盐酸:Fe+2HCl=FeCl2+H2↑22、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24、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25、碳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26、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27、铜和硝酸汞溶液:Cu+Hg(NO3)2=Hg+Cu(NO3)228、氢气还原氧化铁:3H2+Fe2O3=△=2Fe+2H2O29、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30、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OH+H2↑(四)复分解反应31、大理石和稀盐酸(实验室制CO2):CaCO3+2HCl=CaCl2+H2O+CO2↑3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33、碳酸钠和盐酸(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34、碳酸钾(草木灰)和盐酸:K2CO3+2HCl=2KCl+H2O+CO2↑35、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O36、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H2SO4+2NaOH=Na2SO4+2H2O37、硫酸与氯化钡溶液:H2SO4+BaCl2=BaSO4↓+2HCl38、盐酸与硝酸银溶液:HCl+AgNO3=AgCl↓(白)+HNO339、氢氧化钠和氯化铁溶液:3NaOH+FeCl3=Fe(OH)3↓(红褐色)+3NaCl40、碳酸钡和稀硝酸:BaCO3+2HNO3=Ba(NO3)2+CO2↑+H2O4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BaCl2=BaSO4↓+2NaCl42、氯化钠和硝酸银:NaCl+AgNO3=AgCl↓+NaNO343、碳酸钠和石灰水:Na2CO3+Ca(OH)2=CaCO3↓+2NaOH44、氢氧化铝和盐酸:Al(OH)3+3HCl=AlCl3+3H2O45、硝酸铵和氢氧化钠:NH4NO3+NaOH=△=NaNO3+H2O+NH3↑46、氢氧化铁和硫酸:2Fe(OH)3+3H2SO4=Fe2(SO4)347、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48、氧化铜和硫酸:CuO+H2SO4=CuSO4+H2O(五)其他:49、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50、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H2O51、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SO2+2NaOH=Na2SO3+H2O5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Cu+CO25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3CO+Fe2O3=高温=2Fe+3CO254、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55、乙醇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56、甲醇在空气中燃烧:2CH3OH+3O2=点燃=2CO2+4H2O。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b7b6fdd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b.png)
实验现象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分析
方案二
硫酸铜溶液,蓝色液体; 铁钉,银白色固体。
硫酸亚铁溶液,浅绿色液体; 铜,红色固体。 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
m1
m2
m1=m2 (反应前质量=反应后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 定律。
H
O
H
H
O
H
2H2O
H
H
O
H H
O
通电
===
氢分子 氧分子
HH
O
HH
O
2H2 + O2
质量守恒的实质
种类 原子 数目 不变(三不变)
质量
宏观:物质种类 两变
微观:分子种类
五不变
宏观 :
元素种类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原子的种类
微观: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不变
练习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100克干冰升华变成100克二氧化碳气体
B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的种类
⑤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否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 精中肯定会有什么元素?可能会有什么元素?
一定有的元素: 可能有的元素:
CH O
五、点石成金
某邪教组织大师说:“我一发功就能使水 变成油(油中含有碳元素)。 这种说法科学吗?
③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 之间的质量比,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 原子质量)来表示。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44ca994524de518974b7d08.png)
(一)化合反应
1、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6、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三)置换反应
18、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H2):Zn+H2SO4=ZnSO4+H2↑
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21、碳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22、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
23、铜和硝酸汞溶液:Cu+Hg(NO3)2=Hg+Cu(NO3)2
24、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四)复分解反应
25、大理石和稀盐酸(实验室制CO2):CaCO3+2HCl=CaCl2+H2O+CO2↑
26、碳酸钠和盐酸(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五)其他:
27、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2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Cu+CO2
2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3CO+Fe2O3=高温=2Fe+3CO2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PPT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PPT](https://img.taocdn.com/s3/m/7ddde53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0.png)
化学·新课标(RJ)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1.工业上使用一种“渗铬(Cr)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钢铁制品的抗腐蚀能力。其中 一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rCl2===Cr+FeCl2。已知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28 g,则生成的铬的质量为多少克?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依次是①设: 设未知量 ;②写:写出化
学方程式;③找: 找相关量 ;④列: 列比例式 ;⑤求:
;
⑥答:求未知量
。 简明地写出答案
化学·新课标(RJ)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典例1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例1 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B ) A.8 g碳和32 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11 g二氧化碳 B.6 g碳和16 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22 g二氧化碳 C.6 g碳和20 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26 g二氧化碳 D.32 g碳和12 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44 g二氧化碳
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
A
B
图5-1
C
D
化学·新课标(RJ)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解析] A 因该反应有氧气参加,只生成一种固体物质P2O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可知,反应后生成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固体磷的质量增加了。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通过化学方程式提取信息。在阐述化学方程式意义时, 要从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质的意义和量的意义等方面出发,抓住关键, 有序表达,避免在表面等无关紧要的方面纠缠。
石灰水变浑浊
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汇总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269f65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1.png)
化学方程式总汇(上册)1.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2.高锰酸钾△锰酸钾+ 二氧化锰+氧气3.过氧化氢水+氧气4.二氧化碳+ 石灰水=== 碳酸钙+ 水5.甲烷+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水6.磷+ 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7.铁+ 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8.碳+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氧气充沛)9.硫+ 氧气点燃二氧化硫10.水通电氢气+氧气11.镁+ 氧气点燃氧化镁12.二氧化碳+ 水=== 碳酸13.碳酸== 二氧化碳+ 水14.碳+氧气点燃一氧化碳(氧气不充沛)15.碳+ 氧化铜高温铜+ 二氧化碳16.锌+ 稀硫酸== 硫酸锌+ 氢气17.氢气+ 氧气点燃水18.一氧化碳+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19.一氧化碳+氧化铁高温铁+二氧化碳20.碳+ 氧化铁高温铁+ 二氧化碳21.氯酸钾MnO2△氯化钾+ 氧气22.一氧化碳+ 氧化铜△铜+ 二氧化碳23.碳酸钠+稀盐酸==氯化钠+水+二氧化碳24.碳酸钙高温氧化钙(生石灰)+二氧化碳25.酒精+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26.碳+二氧化碳高温一氧化碳27.氧化钙+水==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28.氢气+ 氧化铜△水+ 铜29.锌+ 稀盐酸== 氯化锌+ 氢气1.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2.2KMnO4△K2MnO4 + MnO2+O2↑(分解)3.2H2O22H2O + O2↑(分解)4.CO2+ Ca(OH)2 == CaCO3↓+ H2O5.CH4 + 2 O2点燃CO2+ 2H2O6.4P + 5O2 点燃2P2O5(化合)7.3Fe + 2O2 点燃Fe3O4(化合)8. C + O2点燃CO2(化合)9.S + O2点燃SO2(化合)10.2H2O 通电2H2↑+ O2 ↑(分解)11.2Mg + O2点燃2MgO(化合)12.H2O + CO2 == H2CO3(化合)13.H2CO3 == H2O + CO2 ↑14.2C + O2点燃2CO(化合)15.C + 2CuO 高温2Cu + CO2↑(置换)16.Z n + H2SO4===ZnSO4 + H2↑(置换)17.2H2 + O2 点燃2H2O(化合)18.2CO + O2 点燃2CO2(化合)19.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20.3C + 2Fe2O3高温4Fe + 3CO2↑(置换)2KCl + 3O2↑(分解)21.2KClO3MnO2△22.C O + CuO △Cu + CO223.N 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24.C aCO3高温CaO + CO2↑(分解)25.C2H5OH + 3O2点燃2CO2+ 3H2O26.C + CO2 高温2CO(化合)27.C aO + H2O == Ca(OH)2(化合)28.H2 + CuO△H2O + Cu (置换)29.Z n + 2HCl ===ZnCl2 + H2↑(置换)备注:按重要顺序排列。
(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大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ee2583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4.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教学主题化学方程式本单元主要的化学概念:(1)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4)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科九年级化学总课时单元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授课人单元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课题1本课题主要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
是我们学习化学方程式的第一课,前面我们已经接触到了化学方程式,但对于化学方程式的由来并不清楚。
这节课我们就以探究的形式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原因和应用,以及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课程中,记录和表示化学反应的主要工具,所以本节课内容尤为重要。
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分析和探究化学反应过程中宏观和微观角度的化学变化,分析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更加深入的了解化学的世界。
课题2本课题主要内容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知道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我们只有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才能对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变化做到准确了解。
化学用语的学习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学会利用好这一工具,才能让我们更加简单便捷的在化学世界中探索。
这一课题主要是将宏观的化学反应转化为微观角度的化学方程式,使学生更加清晰的掌握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培养学生将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能力。
课题3本课题主要内容是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是我们学习化学学科知识后的实际应用。
通过简单计算,我们可以解决一些常见问题,更加清晰的掌握各物质参与反应的质量关系。
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书写正确规范的解题步骤,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本单元主要学习化学方程式。
先从质量守恒定律开始学习,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依据与原理,在学习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要求和配平,能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进一步学习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循序渐进,打好学习基础。
从探究宏观实验入手,观察,讨论,得出结论,学生自身参与进来,总结质量守恒定律,并通过探究去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配平和计算。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b963ce67ec102de3bd89e5.png)
一、选择题1.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 2O )气体,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水分子构成B .该反应中产生了两种新分子C .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发生了改变D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 解析:B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是甲醛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2O+O 2催化剂CO 2+H 2O 。
A 、1个甲醛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不含水分子,不符合题意;B 、该反应的生成物水和二氧化碳,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D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物质,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不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本题为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图示得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将3克碳放在5克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气体是 A .CO B .CO 2C .CO 2和 O 2D .CO 和CO 2D解析:D碳完全燃烧:22C O CO 点燃+,参加反应的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32=3:8,碳不完全燃烧: 22C O 2CO 点燃+,参加反应的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4:32=3:4,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5,故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
故选D。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A.M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N可能是单质B.P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M和Q的质量比是13:12D.M、Q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一定与N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D解析:DA、待测值:18g+1g+2g+32g﹣26g﹣2g﹣12g=13g,反应后M、Q质量减小,都是反应物,N质量增大,是生成物,即M、Q反应生成N,M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N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P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是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参加反应的M和Q的质量比是(18g﹣13g):(32g﹣12g)=1: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M、Q反应生成N,因此M、Q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一定与N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ad3edf4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9.png)
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1、磷的燃烧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化合反应)。
2、硫的燃烧化学方程式:S+O2═(点燃)SO2(化合反应)。
3、碳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C+O2═(点燃)CO2(化合反应)。
4、碳不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2C+O2═(点燃)2CO(化合反应)。
5、铁的燃烧化学方程式:3Fe+2O2═(点燃)Fe3O4(化合反应)。
6、镁的燃烧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2MgO(化合反应)。
7、铝的燃烧化学方程式:4Al+3O2═(点燃)2Al2O3(化合反应)。
8、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化学方程式:2H2O2═(MnO2)2H2O+O2↑(分解反应)。
9、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化学方程式:2KMnO4═(加热)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10、把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KClO3═(MnO2)2KCl+3O2(分解反应)。
11、水中通入直流电化学方程式:2H2O═(通电)2H2↑+O2↑(分解反应)。
12、氢气与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氯化氢化学方程式:2H2+Cl2═(点燃)2HCl(化合反应)。
13、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2H2+O2═(点燃)2H2O (化合反应)。
14、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Mg+H2SO4═MgSO4+H2↑(置换反应)。
15、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2Al+3H2SO4═Al2(SO4)3+3H2↑(置换反应)。
16、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置换反应)。
17、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置换反应)。
18、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置换反应)。
19、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置换反应)。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0a1eb74afe04a1b071dea7.png)
(2) H2 + O2
H2O
点燃
(3)2H2 + O2
2H2O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重点) 3.能正确书写并配平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难点)
讲授新课
一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观察与思考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方案二: 【实验原理】 铁+硫酸铜 【实验步骤】
铜+硫酸亚铁
在锥形瓶中倒入适量的CuSO4溶液,塞好 橡皮塞,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光亮),将
其放入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1;将铁丝 伸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观察现象? 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2。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展示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 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由分子构 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为:
分子 分解为 原子 重组 新分子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化学反应前后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说出该方程式所表达的含义
点燃
S+O2
SO2
(1)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2)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4
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3)该反应中微粒的个数比为1∶1∶1。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判断下列方程式的正误,并说明原因。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 课题2《化学方程式》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 课题2《化学方程式》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3ed41a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6.png)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课题2《化学方程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2的内容,主要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
从教材知识体系上看,它是元素符号、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
它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
二、学情分析在前面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分子、原子、化学式、化合价、质量守恒定律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学会了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支撑下,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原子数目、原子种类都不变。
学生掌握的这些知识都为本课顺利书写化学方程式奠定了基础。
三、设计思路初中学生在接触化学方程式时,往往表现出既好奇又困惑的复杂情绪。
他们对化学反应充满兴趣,但面对复杂的化学式和配平过程时,容易感到挫败。
部分学生可能因基础知识不扎实,难以快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因缺乏逻辑思维训练,难以准确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此外,学生在化学计算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强,能迅速完成配平任务,而部分学生则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目标化学观念:学生能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学生能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常见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理解其含义和读法。
科学思维:理解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本质。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初步学习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科学态度与责任:能用适当的文字及有关化学用语表达相应信息;五、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方法六、教学难点理解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本质。
九年级化学人教新课标版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各章节教学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新课标版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各章节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0ef6e633d4b14e852468bf.png)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要求]: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二]2、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例如: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 2+O 2 2H 2O 为例 点燃点燃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复习要求]: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二、方程式的配平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复习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f7814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0.png)
∆
点燃
【例2】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
是 A.(甲C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每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 水分子D.1g甲烷和2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g二氧化碳和2g 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小结与复习
书写原则
质量守恒定律
意义
设
写 写
配
书 写
步
注骤
化学方程式
计标 算
列
等
2KClO3=M=n=O=2 2KCl+3O2↑ ∆
解
答
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___质__量___ 总和,__等__于____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所含的_原__子___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因此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没有改变,原子 的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种__类_也没有改变(原子 三不数变目),所以物质的总质量质在量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2)步骤
写、配、注、等
书写
通电
配平方法
写配 步
2 H2O——— 2H2+↑ O2↑ 最小公倍数法
骤注
点燃
C3H8+O52——— 4 H2O+ 3 CO2 定“1”法
等
8Al+Fe3O4——一--定-F条e件+A9l2O3 4
练 一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练
______2K__C_l_O_3_—__—M__nKO_2_C2_l+__O_2___3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和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和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81c014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5a.png)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正确书写反响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注意左反响右生成);(2)配上适合的化学计量数(一般为整数);( 3)注明反响发生的外加条件(如加热、点燃、催化剂、高温、通电等) ;( 4)用等号把反响物与生成物连结起来; (5)生成物中的气体和积淀要用 “↑” 和“↓”注明。
二、化学方程式配平易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配平思路: 第一步:下手点——找左右两边各出现 1 次且原子数变化较大的元素;第二步:求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步:推求化学式系数。
练一练: P + O 2—— P 2O 5 Fe + O 2—— Fe 3O 4 Mg + O 2—— MgO 2、奇偶配平法配平思路: 第一步:下手点——找次数出现多且原子总数老是一奇一偶的元素,从该元素原子数为奇数个的化学式下手,配最小偶数“ 2”;第二步:逐个推求其他化学式系数。
练一练: C 2H 2 + O 2—— CO 2 + H 2O FeS 2+ O 2—— Fe 2O 3+ SO 2 3、察看法 配平思路: 第一步:下手点——从构成或原子数较复杂的化学式下手,令其系数为“1”;第二步:推求其他化学式系数。
练一练: Fe + H 3PO 4 —— Fe 3( PO 4)2 + H 2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 C 3H 8 + O 2 —— CO 2 + H 2OCu 2(OH) 2CO 3—— CuO+ CO 2+ H 2O32—— CO 2+ 2O 32—— CO2 + 2CH OH+ O H CH COOH+ OH O4、剖析法:主要运用于“氧化—复原反响”的配平。
用 H 复原金属氧化物 (R O) :在左侧的H 前配上 n 右侧的 H O 前配上 n , R 前配上 m.2m n22练一练: Fe 2O 3 +H 2—— Fe +H 2OH 2 + Fe 3O 4 —— Fe + H 2O 用 CO 复原金属氧化物 (R O) :在左侧的CO 前配上 n 右侧的 CO 前配上 n , R 前配上 m.m n2练一练: Fe 2O 3 + CO —— Fe + CO 2CO + Fe 3O 4 —— Fe + CO 2化学方程式配平综合练习1、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1) C 2H 4 + O 2 —— CO 2 + H 2O( 2) ( 3)( 4) ( 5)Al + H 2SO 4 —— Al 2(SO 4)3 + H 2 NH 3+ 必定条件NO+ H 2O O 2 ———— KClO 3 ——KCl+ O 2 H 2O+高温 C —— CO+H 2 ( 6) MnO 2+ HCl ——MnCl 2+ H 2O+Cl 2 ( 7) H 2S+ SO 2——H 2O+ S(8) H 2点燃2S+O 2——H 2O+SO( 9) Al 2O 3+ H 2SO 4—— Al 2(SO 4)3+ H 2 O ( 10) Na+ H 2O —— NaOH+H 22、人在强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许多的乳酸(化学式为 C 3H 6O 3),使肌肉酸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d844b89551810a6f52486e8.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1)白磷燃烧实验【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锥形瓶、玻璃棒、小气球【化学方程式】【实验示意图】【实验步骤】①在底部铺有细沙【防止锥形瓶炸裂】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堆干燥的白磷。
②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棒,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防止受热的空气膨胀弹开橡胶塞甚至炸裂锥形瓶】,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
【方便利用玻璃管点燃白磷】 ③将锥形瓶和玻璃棒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记录所盛的质量1m④取下锥形瓶,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
⑤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在托盘天平上,记录所称量的质量2m【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称量的21m m =【实验结论】反应前各反应物的总质量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烧杯【化学方程式】【实验示意图】【实验步骤】①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出去铁钉表面的氧化层】,将盛有稀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1m②将铁钉浸到稀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③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将盛有稀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烧杯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2m ,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实验现象】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实验称量的21m m =【实验结论】反应前各反应物的总质量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2、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上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4、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①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书写原则(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对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或化学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会说出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通过观看视频,能指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增减。
学习重点: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学习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预习导学:阅读活动与探究后思考:方案一中:(1)白磷燃烧时,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其目的是什么?(2)描述整个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情况,并加以解释(3)上述变化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4)如果白磷燃烧前后,小气球没有变化,其原因是什么?(5)如果玻璃管上没有系小气球,将可能出现什么后果?方案二中:(1)实验现象是什么?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反应完成后,天平是否仍然保持平衡?(3)如何解释上述现象?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间有什么关系?2、质量守恒定律概念中的关键词是什么3、(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4、你能解释:铁器生锈后,质量增加了,为什么?辨析:有一则广告:“水变汽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
”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加盟?请谈一谈你有何想法?学习研讨考试要求: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考点二):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例如: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点燃点燃量的水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意义2、会说出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3、会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一般的化学反应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生成物状态的标注。
预习导学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有哪两层?3、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两条原则是指: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5、请你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2)、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学习研讨考试要求: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二、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二、方程式的配平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3、方法:最小公倍数法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⑴、确定配平的起点元素:横线两边出现次数最少,且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的元素作为起点元素。
⑵、确定起点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⑶、确定含有起点元素的化学式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起点元素原子的个数的商作为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⑷、确定其它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顺序:依次确定含有除起点元素以外,横线两边出现次数由少到多的元素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⑸、最后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
举例:配平化学方程式: FeS 2 + O 2 Fe 2O 3 + SO 2⑴确定起点元素:由于Fe 、S 元素在横线两边只出现了一次,且最小公倍数都为2,因此Fe 、S 元素都可作为起点元素。
⑵若选择Fe 作为起点元素,则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2。
⑶确定FeS 2 、SO 2前面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2除以FeS 2中Fe 元素的原子个数1的商2作为的FeS 2系数;用最小公倍数2除以Fe 2O 3中Fe 元素的原子个数2的商1作为Fe 2O 3的系数;2FeS 2 + O 2 1Fe 2O 3 + SO 2⑷确定O 2 、SO 2的系数: ①由于O 2 、SO 2中只含有O 、S 两种元素,S 元素在方程式两边只出现了一次,因此先确定SO 2 的系数,再确定O 2的系数。
由于方程式左边S 原子的个数已确定为4,所以右边S 原子的个数也为4。
因此SO 2的系数为4除以SO 2中S 元素的原子个数1的商4作为SO 2。
的系数。
2FeS 2 + O 2 1Fe 2O 3 + 4SO 2②由于方程式右边O 原子的个数已确定为11,因此左边O 原子的个数也为11。
所以O 2的系数为11除以O 2中O 元素的原子个数2的商11/2作为SO 2。
的系数。
2FeS 2 + 11/2O 2 1Fe 2O 3 + 4SO 2⑸再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即在方程式两边同时乘以2就可以。
4FeS 2 + 11O 2 2Fe 2O 3 + 8SO 2 二、书写的步骤(考点)1、写 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2、配 配平方程式3、注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4、等 将横线改为等号课题3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学习目标: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简单计算。
2.通过例题,会说出做题的五个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重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及注意事项学习过程: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说出方程式:4P + 5O 2 = 2P 2O 5 所表示的质量的意义: 每 份质量的磷跟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分为几步?点燃点燃 点燃点燃 点燃学习研讨:考试要求:能进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初步学会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考点一、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考点二、步骤:①设未知数;②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④列出比例式,并求出未知数;⑤答注意: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应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
②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③单位必须统一。
例题:某实验室中需要1.6g氧气进行实验。
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需要消耗水多少克?同时可生成氢气多少克?练习:31克白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多少克?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三、评价样题:1.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 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
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2003年5月21日13:40成功登顶。
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g。
求:(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3.煅烧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00t,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 高温===CaO + CO2↑)4.12.25克KClO3和3克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多少克氧气?反应后剩余固体是多少克?5.把干燥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15.5克装入大试管加热,当反应不再发生时,冷却、称重,得10.7克固体物质,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6. (08河南)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1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7. (08黑龙江)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
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 + 9O2 点燃4CO2 + 2X + 6H20,则X 的化学式为:()A.SO3B.SO2C.COD.H2SO48.(08江苏南京)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
若2.6gA 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 gD。
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A.4:9B.8:11C.10:11D.31:44单元练习题测试题(一)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P 31 Zn 65一、选择题1.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A.①③④⑤B. ①③④⑥C.①④⑥D. ①③⑤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A. 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B. 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C. 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D. 不能确定3.化学方程式3Fe + 2O2Fe3O4可读作()A.铁加氧气等于四氧化三铁 B.三个铁加两个氧气等于一个四氧化三铁C.铁和氧气点燃后生成四氧化三铁 D.铁加氧气点燃等于四氧化三铁4.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A. 氮元素和氧元素B. 氢元素和氧元素C. 氮元素和碳元素D. 氮元素和氢元素5.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S + O2 SO2↑B. 4Al +3O2 2Al2O3C. P + O2PO2D. Mg + O2 MgO26.下列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H2CO3== CO2↑+H2O B.2HgO2Hg+O2↑C.2H2O22H2O+O2↑ D.Mg+CuO Cu+MgO7.以下反应中.有一种元素从+2价变为0价的是 ( )A.S+O2SO2 B.2Mg+O22MgOC.CuO+H2Cu+H2O D.2H2O2H2↑+O2↑8.化学方程式a C2H2+ b O2 c H2O + d 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 ( ) A.15 B.14 C.13 D.109.在化学反应X + 2Y ==== Z中,3g X和足量Y充分反应后生成8g Z,则参加反应的Y 的质量为()A. 2.5 gB. 3 gC. 5 gD. 6 g10.下列各式中,正确表示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Al + H2SO4 ==== AlSO4 + H2↑B.2Al+ 3H2SO4 ==== Al2(SO4)3 + 3H2↑C. Al + 2H2SO4 ==== Al(SO4)2 + 2H2↑D. 2Al + H2SO4 ==== Al2SO4 + H2↑11.在2A+B == 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16 gB. 32 gC. 16D. 3212.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mg水受热变为mg的水蒸气 B.62g磷和80g的氧反应生成142g五氧化二磷C.20g食盐溶于80g水得到100g的食盐水 D.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13.9g水在通电条件下可生成氢气的质量是()A. 1 gB. 2 gC. 3 gD. 4 g14.在2H2O22H2O+O2↑的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A.元素种类 B.各种原子的数目C.氧元素的化合价 D.物质的质量总和15.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