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期末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犯罪心理学(期末考核作业)
姓名:李晓阳
班级:2013级应用心理学班
学号:20130124152
课程教师肖大兴
18岁少年连伤数人被逮捕
一、基本案例介绍:
小A(由于该案例为笔者亲自撰写且真实发生在笔者的身边,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案例介绍及其后分析中所涉及人名、地名均为化名。),男。2015年6月,因打伤数人在家中被警察逮捕。小A因为出生时哭闹程度远远强于同龄婴儿,父母带其去算命。算命的老太太说他将是他们全家人的克星,一生不会富贵。于是父母让他从小和爷爷生活在一起。有一个哥哥,哥哥从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7岁时因想吃米饭(当时他和爷爷吃的是很粗糙、难以下咽的玉米饭,他的父母吃的是大米)盗取邻居家的钱被当场抓获,被要求磕头认错,邻居将其行为大肆宣传,父母不管不顾。11岁时因连续四个晚上去邻居家鸡圈偷鸡被发现被当众扇耳光,要求赔偿1000元,父母罚其在露天院子的地板上跪了一夜(冬天),不帮忙偿还赔偿,爷爷不得已卖掉猪帮其还款。16岁时喝醉用酒瓶打伤一名下晚自习回家的女生小B,被女生父母诬陷强奸要求赔偿20000元,父母不予理会,半夜砸开家里放钱的柜子,盗走父母所有积蓄“还债”(剩余的钱给爷爷买了被子和粮食),小A之所以不顾一切还债是因为他对划伤小B的脸有所愧疚而不是承认其强奸了小B,但小B父母向外宣称小A是因为强奸了小B而违逆父母盗取钱财。父母不帮其解释,反而向外宣称小A就是灾星。18岁时由于父母不愿意出钱给爷爷治病,爷爷病死在寒冷的茅草屋中。父母为了避免麻烦在茅草屋里随意挖了一个小坑把爷爷埋掉。小A 因在镇上高中读高二,月末才能回家,所以一个月后才知道爷爷去世。父亲将爷爷死时邻居给的礼金(当地一种风俗,人死后给其家人礼金冲走晦气以示安慰。)和爷爷养的猪(小A的学费、生活费来源)变卖所得的钱全部给哥哥娶妻用(当地风俗,人死百天之内结婚为大喜),并要求小A退学挣钱养家。小A不依,回学校的时候父亲将他从车上拖下来拳脚相加并口出恶言伤害小A。愤怒不已的小A抓起一根铁棍猛砸父亲的身体,将父亲打成重伤,4根肋骨断裂。母亲、和哥哥阻止、均被打成不同程度重伤。三名来劝架的邻居也被打伤,其中一名被铁棍击中要害部位,被迫切除睾丸。二、犯罪心理特征
激情伤人,即本无任何伤人之意,但在受害者的刺激、挑逗下失去理智,失控而重伤他人。
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其一,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其二,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一时失去理智,丧失或减弱了自己的辨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必须是在激愤的精神状态下当场实施。
该案例中,小A在一时激情下将数个受害者打成重伤,使一场争吵变成了刑事案件。
三、犯罪心理形成因素
1、生理因素:
(1)年龄因素。18岁的小A处在14、15岁至25 岁这一年龄段,属于犯罪高发年龄。
(2)性别因素。犯罪人往往根据自身性别特点来选择犯罪种类和手段,且男性比女性更易发生暴力犯罪。该案例中小A为男性。
(3)经类型因素。主体的神经类型决定犯罪行为的表现。比如兴奋型的人更容易发生暴力犯罪。该案例中小A当时的神经类型趋于兴奋型。
2、心理因素:
(1)个性倾向性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该案例中,小A的父母由于过分依赖迷信,觉得小A是克星而将小A抛弃,给年迈的爷爷抚养。小A的父母作为父母没有将小A抚养成人,作为儿女,没有尽赡养父母的义务。在小A的成长过程中,使小A缺乏父母的爱。导致小A与父母之间毫无感情。在父母不断逼迫下,小A忍无可忍,出手打伤父母。
3、社会环境因素。
(1)包括大社会环境因素和小社会环境因素。本例中小A的行为从小的方面看是为了与父母的无理对抗,从大的方面看则是反映了小A成长环境的冷漠、无情,对弱者缺乏同情和道德的缺失。
4、自然环境因素。
(1)包括地域、季节、时间因素。研究表明,季节对犯罪的发生具有不同的影响,一般而言,犯罪人的作案行为多在夏天,致使夏季的犯罪率高于其他季节。本案件便是发生在夏季。
5、情境因素。
(1)包括侵害对象。本案中小A父母的咄咄逼人和路人看热闹坐视不理的行为使小A深陷绝望与愤怒之中,引发或强化了其自身的犯罪动机。
(三)犯罪心理结构
1、动力结构因素。
有强烈的需要及兴趣爱好的匮乏等。案例中,小A打伤数人是因为爷爷早已死去他却不知道、父母草率埋掉爷爷却利用爷爷的死摆酒席变相向邻里收钱、父母从小没有管过他却霸占爷爷和他辛苦养的牲畜并将其变卖为哥哥娶妻、与此同时还逼迫他退学,这些过分的举动使小A的愤怒异于平时,迫切的想要发泄这种愤怒,它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动力。
2、调节结构因素。
主要指错误或扭曲的意识。案例中,小A在想吃米饭和想让爷爷吃点好的东西的时候选择偷窃,这种解决方式极端错误,在小B的父母诬陷他强奸未成年人时他本来可以报警,让警察公正裁决,却选择盗取父母的钱财去还债使他的强奸罪名变相得以坐实。在父母强迫他退学时原本可以报警寻求帮助,但在极端愤怒的情况下选择打伤父母及过来劝架的邻里。
3、特征结构因素。
案例中主要包括特定气质及的心理,当时境况使小A趋于兴奋型,导致其犯罪。
4、心理状态。
案例中,小A爷爷去世的异常悲痛心境及实施犯罪时极端愤怒的心理状态是犯罪行为发生的必要伴随条件。
四、建议
(1)对小A:
我希望小A在今后的道路中,遇到事情不要冲动,冷静思考。多学习法律知识,在自己受到威胁的时候,最快速度报警以寻求帮助、保护,暴力不能解决问题,千万不要再逞强。如果经济问题致其无法正常生存,不要去偷、去抢,去当地政府(民政)寻求帮助。不要让困境成为犯罪的借口,要努力成长成一个向上、有志的青年。
(2)对当地政府:
应当时刻关注民生问题。为百姓做好事、做实事。发展阶段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生活富足没有关系,那就先让无法维持生计的百姓(尤其是老弱妇孺群体)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3)对学校:
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当发现学生生活状态异于平常要立刻投入更多的注意力。不要一味的只是重视成绩,要尽量保证同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比如,“三生教育”课不要用来上别的课,这种教学生遵纪守法的课要利用好。牢抓成绩的同时也要注重其精神面貌建设。
(4)对父母:
不要过于沉迷迷信。要爱自己的孩子,生下他们,就要为他们负责。不要偏心,每个孩子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孩子没有错,不应该由他们承担的东西请不要强加给他们。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当他们走上歧途的时候,要接纳他们,给他们更多的他们需要的温暖,不要再给他们施加精神暴力,因为那些东西,他们已经从外人那里得到很多很多了。
(5)对乡邻、陌生人:
如果你身边有人需要帮助,在你可以帮助的时候,尽量帮助,因为爱可以相互传递,而人性中的劣根也是。多给别人一个机会,不要用极端的方式惩罚那些犯错的孩子,也许你的宽容和善良可以救他一命,把他变成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