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叠加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参考word
第二节 画组合体的视图的方法与步骤2.ppt
第二节 画组合体的方法与步骤2
切割类
切割类一
1、形体分析 2、画L形体的三视图 3、画半圆形体的三视图并从上图中移去 4、画三角形体的三视图并从上图中移去
切割类一
分解图
切割类二
1、形体分析 2、画L形体的三视图 3、画三角形体的三视图
并从上图中移去
形体分析二
1、画梯形体的三视图 2、画小梯形体的三视图并从上图中移 去
切割类二
形体分析二
分解图
切割类三 1、形体分析 2、画L形体的三视图 3、画长方体的三视图并从上图中移去 4、画梯形的三视图并从上图中移去
5、画半圆柱的三视图并从上图中移去
切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
分解图
组合体三视图画法
§5-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一、画图前的准备工作。 画图前的准备工作。 1、形体分析 画图前应首先分析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组合方式, 画图前应首先分析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 即分析该组合体 属于叠加类还是切割类。 属于叠加类还是切割类。 对叠加类组合体的分析: 对叠加类组合体的分析: 分析各组成部分的形状确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 分析各组成部分的形状确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 相对位置 各组成部分间的表面连接关系 表面连接关系。 各组成部分间的表面连接关系。 如图中的轴承座由五个部分组成, 如图中的轴承座由五个部分组成,各 部分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部分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凸台与 圆筒相交会在内外表面上产生相贯线, 相交会在内外表面上产生相贯线 圆筒相交会在内外表面上产生相贯线, 支承板与圆筒外表面相切 相切, 支承板与圆筒外表面相切,肋板则与圆 筒外表面相交 相交。 筒外表面相交。
(1)选图纸 )
(2)画基准线 )
(3)画原形 )
§5-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三、切割型组合体三视图画法
(4)切斜角 )
(5)切方槽 )
(6)检查、加深 )检查、
2、选择主视图 应选择最能反映该组合体形状特征和位置关系的视图作 为主视图。 为主视图。 比较下图中的A 四个方向, 比较下图中的 A 、 B 、 C 和 D 四个方向 , 沿 B 向观察所得视 图较好。 图较好。 另外,在选择视图时还应 另外, 考虑: 考虑: 尽可能减少视图中的虚 线; 尽量使视图中的长方向 尺寸大于宽度方向尺寸。 尺寸大于宽度方向尺寸。 主视图选好后,另两个视图就确定了。 主视图选好后,另两个视图就确定了。
§5-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5-2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5-2 组合体的看图方法 5-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退出
5-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形体分析
一、形体分析法
单击图片演示动画
返回本章界面
二、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切割型
叠加型
单击图片演示动画
综合型
返回本章界面
三、组合体相邻表面的连接方式
平齐
不平齐
相交
相切
返回本章界面
平齐 不平齐
返回本章界面
×
返回本章界面
总体尺寸
返回本章界面
三、组合体常见结构尺寸(一)
返回本章界面
组合体常见结构尺寸(二)
返回本章界面
三、标注组合体尺寸方法与步骤
1、形体分析 2、标注各基本形体的定形尺寸 3、确定组合体的尺寸基准,标注定位尺寸 4、调整尺寸、并标注总体尺寸 5、检查尺寸标注是否正确、完整。
1、形体分析
Ⅱ Ⅰ
Ⅲ
返回本章界面
2、逐个画出各形体的左视图
返回本章界面
5-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一、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正确: 标注尺寸必须符合机械制图国标的规定。 完整:所注尺寸能完全确定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相对 位置的尺寸,不遗漏、重复地标注尺寸。 清晰:尺寸在视图上的布置应整齐、清楚,便于读图。 合理:便于测量、加工和标注
返回本章界面
根据三视图想象物体的形状
Ⅱ Ⅰ
Ⅲ
(1) 分析视图,划分线框
返回本章界面
(2) 对照投影 想出形体
返回本章界面
(3) 确定位置,想出整体
返回本章界面
5-3 由二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1.切割式组合体
补画俯视图
返回本章界面
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03
组合体的看图步骤
确定视图关系
确定主视图
首先确定主视图,即从物 体的前面看去的正投影图。
判断其他视图
根据主视图,判断左视图、 俯视图和右视图等其他视 图的方向和位置。
理解投影关系
理解主视图与其他视图之 间的投影关系,明确各视 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分析形状特征
分析基本形体
根据视图关系,分析出基本形体, 如长方体、圆柱体等。
投影分析法
总结词
利用投影原理,通过分析组合体的投影 特征,得出整个组合体的形状。
VS
详细描述
投影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投影原理的组合体 视图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视图中投 影的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关系,结合投 影规律和空间想象,推断出整个组合体的 形状。在进行投影分析时,需要注意投影 的对应关系和投影规律的应用,以避免出 现投影错误或遗漏。
线面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分析组合体的各个面和线条的特征,推断出整个组合体的形状。
详细描述
线面分析法是另一种常见的组合体视图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分析视图中各个面和线条的特征, 如平行、垂直、交叉等,结合空间想象和推理,推断出整个组合体的形状。在进行线面分析时,需要 注意线条和面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封闭性,以避免出现错误的分析结果。
长度、宽度、高度尺寸
应分别标注长度、宽度、高度方向的尺寸, 以便描述组合体的三维形状和大小。
角度尺寸
应标注必要的角度尺寸,以便描述组合体的 旋转角度和倾斜角度。
定位尺寸
应标注定位尺寸,以便确定组合体中各个零 件的位置关系。
总体尺寸
应标注组合体的总体尺寸,以便了解组合体 的总长、总宽、总高。
05
组合体的画图步骤
组合体视图_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3)画支撑板
圆筒的转向轮 廓线在支撑板 内,不再画线
§5-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叠加式组合体三视图——例2
3. 具体画图
2-3) 逐个画各形体及细节
2 13 6 13
4)画肋板
2
圆筒的转向轮 廓线在支撑板 内,不再画线
§5-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叠加式组合体三视图——例2
3. 具体画图
2-3) 逐个画各形体及细节
4)画肋板
支撑板与肋板结 合面已融在组合 体内,不再画线
§5-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叠加式组合体三视图——例2
3. 具体画图
4) 检查、描深
§5-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3. 具体画图
2-3) 逐个画各形体及细节
切点
42
3)画支撑板
切点
6
支撑板前表面的 轮 廓线被圆筒遮挡
§5-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叠加式组合体三视图——例2
3. 具体画图
2-3) 逐个画各形体及细节
切点 切线位置 不画切线
6
3)画支撑板
切点
§5-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叠加式组合体三视图——例2
3. 具体画图
1)画各视图的作图基准
§5-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叠加式组合体三视图——例2
3. 具体画图
2-3) 逐个画各形体及细节
(1)画底板
6 36 66 2
6
22
§5-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22
6
叠加式组合体三视图——例2
3. 具体画图
2-3) 逐个画各形体及细节
(1)画底板
圆心
§5-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教学设计叠加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教材分析】
叠加型组合体是本章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即是前面所学内容的综合应用,又是从投影理论过渡到读图的桥梁。
【学情分析】
1、学生在本课前已经学过基本体三视图画法,掌握情况较好;
2、学生对动手实践的好奇心强、积极性高,但缺乏细致、严谨的态度,故应注意积极引导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利用形体分析法分解叠加型组合体
2、能正确表达叠加型组合体三视图
二、能力目标
学生会画叠加型组合体视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学生在与组员合作的过程中提高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2、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养成严谨、细致、规范的技术行为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对较复杂的叠加型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
教学难点:学生能熟练绘制叠加型组合体三视图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观察法、模型教学
【教学用具】
自制模型、绘图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组合体三视图讲解
视图 机件向多面投影体系的各投影面做正
投影所得的图形。
组合体的三视图一般是指:
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三等规律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三等规律”是画图、看图的基本投影规律。
二、 形体分析方法
形体分析法 假想把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几何形
首先应画出未切割前完整的基本 形体的投影,然后画出切挖割后的形 体,各切口部分应从反映其形状特征 的视图开始画起,再画出其它视图。
现以右图所示的切割型组合体为 例,说明此类组合体的绘图过程:
切割型组合体
1. 分析形体
从实体图不难看出,该组合体的原始形状是长方体,其组 合方式如下图所示:
Ⅰ(切去)
Ⅳ(挖孔)
现以下图所示的轴承座为例说明此类组合体的绘图过程:
轴承座
1. 分析形体
应用形体分析法,将轴承座分解为五部分:底板1、圆筒2、 支撑板3、肋板4和凸台5,并分析它们的连接方式。
相切
相交
圆筒2
凸台5
肋板4
支撑板3
相交
底板1
2. 选择主视图
主视图的选择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主视图应该最能反映机件的形状特征,也就是说,在主视图 上能清楚地表达组成该机件的各基本形体的形状以及它们的相 对位置。
面,此时 P 仍为
Ⅳ )。
“平放的F形”
(6)检查各表面的三面投影是否正确,特别是正垂面 P
的类似形是否正确,最后描深图线。
P′ P″ P
P
综合(叠加为主)的组合体
同一组合体的形成方法不是唯一的。如下图中的组合体列出了三种 形成方式: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步骤
I 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步骤
Ⅱ 掌握组合体画法的注意事项 Ⅲ 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
观看沙画视频
三视图画法
形体分 析
选择主 视图的
方向
确定比 例及图
幅
布置视 图位置
绘图
一、形体分析
二、选择主视图的方向
考虑组合体的平稳安放位置,同时兼顾另外两个视图 的清晰性
尽量使形体上主要表面平行于投影面,以便使其反映 出实形
能反映出组合体的主要形状特征,尽可能多的表达各 组成部分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三、确定比例、选定图幅
选择原则:
1、尽可能选用1:1的比例 2、图幅应考虑留足标注和标题栏的位置, 不可使图形 及标注画到图框外
四、布置视图位置
根据各视图中每个方向的最大尺寸和视图 间距,使各视图均匀布置在绘图区域内
五、绘图
任务:画出支架的三视图
你画画出 2 画形体时先画反映该形体特征的视图 3 检查形体间表面连接处的画法 4 考虑后画视图对已画视图的影响 5 用细实线画底稿,再加深图线
作业: 习题册P69、70、71
谢谢!
组合体三视图-详细
平行面旳投影具有实形性和积聚性
题目
正平面旳投影
水平面旳投影
侧平面旳投影
正垂面
垂直面和一般面旳投影具有类似性
侧垂面
铅垂面
一般面
投影面垂直线旳投影具有实长性和积聚性
题目
正垂线旳投影
铅垂线旳投影
侧垂线旳投影
例二:线面分析法读三视图
一种正垂面切割
两个铅垂面切割
切割长圆孔
例三:常见组合体旳简朴构造
6.同一种方向上连续标注旳几种尺寸应该尽量配置 在少数几条线上,防止标注封闭尺寸
(a) 不好
(b) 好
7.交线上不应标注尺寸
8
8.9443
7 SR10
R9.3675
6
12
错
ø 12
误
旳
尺
寸
(a)
3.75
(b)
标
注
15
方
ø7
7.2929
7.5
式
ø 12.5
(c)
8.举例
尺寸配置旳要求
尺寸排列整齐
(2) 对照投影,想出形体
补画出形体1旳 左视图
补画出形体2旳 左视图
补画出形体3旳 左视图
补画出形体4旳 左视图
(3) 补画左视图
例2: 根据压块旳主视图、俯视图想象其形状,并作左视图。
(1)形体分析
(2)作左视图 画外轮廓
作左视图
a′ b′
a ′′ b ′′
a b
画左前侧面
作左视图
简朴构造一
简朴构造二
简朴构造三
简朴构造四
简朴构造五
简朴构造六
简朴构造七
简朴构造八
简朴构造九
叠加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教学设计.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题 7:叠加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能够根据不同的模具形体,学会判断组合体类型,分析选择主视图,选择基准,画三视图,在画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体会,以灵活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通过让学生画、量、讲的形式,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
能力目标:提高空间想象力,增强物-图转换能力,提高综合分析素质。
2、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规范作图的习惯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一:运用形体分析法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处理措施:通过归纳后的顺口溜:“先分析后选择,先基准后轮廓,先关键后其它,三视图一起画”,要求学生熟记顺口溜,并学会分析方法;在具体任务驱动下,借助多媒体演示和AutoCAD 计算机绘图软件,通过例题详细分析和作图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主视图的选取以及组合体空间形状的想象。
处理措施:利用组合体空间立体结构辅助想象,读画结合,突破难点。
四、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法:创设任务情境─引导自主探究─进行归纳总结采用任务驱动法,精讲多练,充分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有机贯穿在任务之中,让学生在任务的引领下,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达成教学目标。
( 1)任务驱动法:采用任务驱动,带动每位学生参与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制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2)要求学生自己练习,自己分析讲解,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和最后讲评中适当引导。
学法(1)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复习,需要学生充分回顾三视图投影规律。
(2)给出组合体的立体图形,使学生能借助立体想象平面三视图。
(3)在交流、评价中构建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五、教学过程(含提问、讨论、布置与检查学习任务等)阶段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奠定基础【复习】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形式都有哪些呢?让复习组合体复习回顾我们共同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机械制图》中叠加型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图技巧
有相贯线产生,如图2所示。
图1轴承座
图2轴承座形体分析
2.2根据形状特征确定主视图方向
绘制三视图前,我们要先来确定主视图的投射方向,根据主视图的确定原则,选择最能反映轴承座形状和位置
所示。
图3画圆筒三视图
第二步:绘制底板的三视图,根据底板特征,
的绘图次序确定为: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
示。
此时,要注意底板在俯视图中线型的变化。
图4画底板三视图
第三步:绘制支撑板的三视图,根据支撑板特征,
视图的绘图次序确定为: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此时,要注意支撑板和圆筒表面相切的处理办法。
第四步:绘制肋板的三视图,根据肋板特征,
的绘图次序确定为: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要注意肋板和圆筒表面相交的处理办法。
第五步:绘制凸台的三视图,根据凸台和圆筒相交的
其三视图的绘图次序确定为:俯视图→主视图
如图7所示。
图7画凸台三视图
教学反思
形体分析法和分步画图法的使用,让学生在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时,把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化,同时按照一定的模式去画图,让学生思路更加清晰,绘图的正确性也得到了提高,三视图绘制变得更加简单了,课堂也变得有趣学生也更加爱学习了。
参考文献:
阎汉生,刘林,熊巍.高职机械制图课程信息化教学设
以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为例[J].科技视界,2018(
余诚英.“组合体形体分析法”一课的教学设计[J].
22):78-79.
刘力.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喻全雄.机械制图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步详解[M].北京:工业出版社,2014.
图5画支撑板三视图
图6画肋板三视图。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叠加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第课时下面以支座为例讲解。
1、形体分析(展示支座模型)支座模型是由几个部分叠加而成的组合体,我们利用支座模型来学习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我们如何如何运用三视图将支座准确地表达出来呢(停顿两秒钟后,将学生的视线引入到“画组合体视图的一般方法”板书部分。
(1)分解组合体,分析各部分相对位置。
展示模型,请一学生回答,该组合体由几个部分组成(2)判断相邻表面的关系板书板书讲述引入问题,让学生思考空心肋底凸耳展示模型,请学生集体回答,该组合体相邻表面的关系。
2、选择主视图 主视图的选择原则:(1) 要尽可能多地反映出组合体的形状和结构特征。
(2) 考虑组合体的正常位置,把组合体的主要平面或主要轴线放置成平行或垂直位置;(3) 在俯、左视图上尽量减少虚线。
本例中,比较箭头所示两个投射方向,A 向作为主视图能够更好地反映支座的结构特征,且表达清晰,符合主视图的选择原则。
因此选择A 向作为主视图。
3、画图步骤〖要求学生在老师作图的过程中,准备绘图工具与老师同步作图,并对照老师的图样检查作图的正确性〗(1) 选择比例和图纸幅面。
① 画图时,尽量选择1∶1的比例,这样既便于直接估量组合体的大小,也便于画图。
相凸台的轴线与相两圆叠②按选择的比例,根据组合体的长、宽、高计算出三个视图所占面积,并在视图之间留出标注尺寸的位置和适当的间距,据此选用合适的标准图幅。
(2)确定视图位置,画出中心线和基线。
(3)画主要形体直立空心圆柱体(3)画凸台(4)画底板板书集体回答:圆柱体应先从哪个视图画板书边讲述,边在黑板上作图。
重点强调相贯线的画法,加深重点强调(5)画肋板与耳板(6)检查并擦去多余作图线,按要求描深(作图完毕后,强调对图形的要求:干净、整洁等)(五)课堂小结向学生展示支座组合体三视图,问:我们在画组合体三视图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学生的印象。
板书边讲述,边在小黑板作图。
强调底板两侧与圆柱体相切处的画法,在俯视图中找出切点,主、左视图相切处不封闭。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叠加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强调同一形体,同时进行〗
(2)画每一部分基本形体时,应先画反映该部分形状特征的视图。
〖强调先画反映该部分形状特征的视图〗
(3)完成各基本形体的三视图后,应检查形体间表面连接处的投影正确性。
〖强调检查形体间表面连接处的投影正确性〗
我们如何如何运用三视图将支座准确地表达出来呢?
(停顿两秒钟后,将学生的视线引入到“画组合体视图的一般方法”板书部分。
(1)分解组合体,分析各部分相对位置。
展示模型,请一学生回答,该组合体由几个部分组成?
(2)判断相邻表面的关系
展示模型,请学生集体回答,该组合体相邻表面的关系。
2、选择主视图
主视图的选择原则:
教学重点:通过形体分析法,完成组合体的三视图。
教学难点:组合体中相邻形体表面连接处的画法和主视图的选择。
板书
设计
板书设计
第一节课
教学过程
备注
(一) 组织教学
检查班级学生人数,师生互相问好。
(二)复习提问
上节课学习了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表面连接关系,重点向同学们讲授了组合体中相邻形体表面的三种连接关系。
提问: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有哪两种基本形式?
2、组合体相邻形体表面的连接关系有哪几种?
通过学生的回答,结合模型,对组合体相邻形体表面的连接关系进行复习。
(结合模型,重点强调三种连接关系,为后续课程的讲授做铺垫)
(三)导入新课
我们了解了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相邻表面的连接关系后,如何运用视图准确地将组合体表达出来呢?
〖要求学生在老师作图的过程中,准备绘图工具与老师同步作图,并对照老师的图样检查作图的正确性〗
第四节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a)布置视图,画作图基准线
(b)画底板
(c)画圆筒和圆凸台
(d)画支撑板和加强肋板
(e)画底板上圆角、圆孔和通槽
如图所示为一轴承座,通过形体分析可知它是由底板1、支撑板2、加强 肋板3、圆筒4以及圆凸台5组成,其中底板1、支撑板2和加强肋板3两两的组 合形式为相接;支撑板2的左、右侧面和圆筒4外表面相切;加强肋板3与圆 筒4属于相贯,相贯线是圆弧和直线;圆筒4和凸台5的中间有圆柱形通孔, 它们的组合形式为相贯;底板1上有两个圆柱形通孔,底面还有一矩形通槽。
(f)擦去多余线条、描深、完成全图
6.检查,描深
检查底稿,改正错误,然后再描深。描深时应注意尽可能使同类线型保 持深浅和粗细一致。
轴测图
相 贯
相 切
相 接
5(圆凸台)
4(圆筒)
相 贯
2(支撑板)
1(底板) 3(加强板)
形体分析
2.选择视图
选择视图首先需要确定主视图。通常要求主视图能较多地表达物体的形 状和特征,即尽量将组成部分的形状和相互关系反映在主视图上,并使主要 平面平行于投影面,以便 投影表达实体。如图轴承座,从A方向看去,所得 到的视图满足所述的基本要求,可以作为主视图。
主视图确定之后,俯视图和左视图也就随之确定了,底板需要水平投影 表达其形状和两孔中心的位置;肋板则需要侧面投影表达形状。因此,三个 视图都是必需的,缺少一个视图都不能将物体表达清楚。
E
D
B
A C
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课时
1、形体分析 (展示支座模型)
支座模型是由几个部分叠加而成的组合体,我们利用支座模型来学
习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我们如何如何运用三视图将支座准确地表达出来呢?
(停顿两秒钟后,将学生的视线引入到“画组合体视图的一般方法”板书部分。
(1)分解组合体,分析各部分相对位置。
展示模型,请一学生回答,该组合体由几个部分组成?
(2)判断相邻表面的关系 空心圆柱 肋板 底板
凸台 耳板
展示模型,请学生集体回答,该组合体相邻表面的关系。
2、选择主视图 主视图的选择原则:
(1) 要尽可能多地反映出组合体的形状和结构特征。
(2) 考虑组合体的正常位置,把组合体的主要平面或主要轴线放置
成平行或垂直位置;
(3) 在俯、左视图上尽量减少虚线。
本例中,比较箭头所示两个投射方向,A 向作为主视图能够更好地反映支座的结构特征,且表达清晰,符合主视图的选择原则。
因此选择A 向作为主视图。
3、画图步骤
〖要求学生在老师作图的过程中,准备绘图工具与老师同步作图,并对照老师的图样检查作图的正确性〗
(1) 选择比例和图纸幅面。
① 画图时,尽量选择1∶1的比例,这样既便于直接估量组合体
相交
凸台的轴线与圆柱 的轴线垂直相交
相切
两圆柱的通孔连通
叠合
②按选择的比例,根据组合体的长、宽、高计算出三个视图所
占面积,并在视图之间留出标注尺寸的位置和适当的间距,据此选用合适的标准图幅。
(2)确定视图位置,画出中心线和基线。
(3)画主要形体直立空心圆柱体
(3)画凸台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