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题目: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
(一)目的:
1.通过动作学习的过程了解心理实验中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的方法
2.学习使用触棒迷津
(二)材料:
触棒迷津,小棒,遮掩罩,秒表,记录纸
(三)程序:
1.三人一组,被试者带上遮掩罩,用小棒走迷津(实验前被试
者勿看迷津,也无用手触摸迷津)。主试把小棒放在迷津的
入口处,然后让被试用优势手拿住小棒,手臂悬空。被试手
持小棒静候,等主试说“开始”才用小棒走动。
2.每次开始前约2秒主试先说:“预备”口令,在发出“开始”
口令的同时,开动秒表,记下走一遍所用的时间(秒)。作
下一次的准备。
3.被试在走迷津的过程中,凡进入盲巷一次就算错误一次,主
试记下错误次数。
4.每一个被试走15遍迷津。
5.对被试的指示语必须说明: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尽快的学会
用小棒走迷津,中间不要停顿,要求积极运用动觉,记忆和
思维,争取早些学会。
6.被试在学习中若感到疲劳,可在某次走到终点后休息几分钟。
(四)结果
将每次走迷津所用的时间和错误次数列成图表(如下)
(五)讨论
1.本实验中自变量是什么?为什么要在实验前要对所
用的自变量提出一个操作上的定义?
答: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学习遍数。
对自变量的控制,首先要对自变量进行严格的规定,
对心理学中一些含混不清的变量必须使之操作定义
化,只有这样才能进行试实验。如果下了一个操作上
的定义,那么进行测量和比较了。实验者可据此操纵
这个变量了。因此,对一些含混不清的变量,一定要
有操作定义。
2.本实验用什么作因变量的指标?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本实验中用被试走完一次迷津的错误次数和所需的时间作因变量的指标。
它的作用主要有三点:第一,它能够充分代表当时
的现象或过程,第二,它能够重复进行实验,验证
结果,第三,它便于记录,便于统计,并且量化的
指标能进行比较。
3.根据本实验的练习曲线,分析在排除视觉条件下动作
技能形成的进程及趋势。
本实验需要说明一下几点:
a)第1次到第8次的实验,都是每两次被试就休息了
一次,并且前三次休息的时候被试背英语单词了。
b)第9次到第21次期间,直到被试说疲劳了才休息
的。
c)第17次的时候,被试中途停顿半分多钟回忆了相
关线路图。
在排除视觉条件下,伴随着学习遍数不断地增加,被试的动作技能即错误的次数逐渐下降,被试走完一次迷津所需时间也逐渐缩短。
4.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我觉得本实验存在一下一些问题:
a)实验之前,主试的指导语不到位,没有严格按照实验
要求让被试者操作。
b)实验器材不规范。触棒迷津通道不平坦,导致被试者
感觉碰到了障碍而导致了错误的判断。小棒的底部与迷津槽容易卡,使被试经常无法继续行走,从而影响了实验的效度。
c)被试者自身没有学习的意识,用一个玩的好奇态度进
行实验,使实验前几次都不太成功,并且被试者还在休息时背单词,干扰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