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中日关系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之中日关系26页PPT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之中日关系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中日关系历史复习课件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5.【2019江西中考】下面年代尺中的“①”处,标注的历史事件是
A.万隆会议
B.第26届联大
①
C.中日建交
D.中美建交 C 1971 1972 1979
6.材料一 温家宝总理同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会谈时指出:”中日两 国有这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日本军国 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 受其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是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开辟中日友 好合作的新道路.”
顶峰
僧人赴日本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明 政府派戚继光抗倭。
原因: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加重; 通过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
19
世 纪 时间: 1868年 明 治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维 新 影响 :使日本逐步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摆
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
割台湾”。这首诗写于C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3.【2019江苏苏州中考】“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
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炮? 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
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1937年参加日军召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政府签署了 《中日联合声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然而 ,中日关系发展很不顺利, 你能说出阻碍中日之间关系发展的事件吗?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自2019 年起先后六次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参拜靖国神社, 篡改历史教科书等事 件说明什么?
新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课件:中日关系PPT38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课 件:中日关系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Leabharlann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Leabharlann
历史中考热点专题复习课件中日关系共23页文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历史中考热点专题复习课件中日关系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中考历史:中日关系PPT课件 人教版

•
19、我们并不需要用太华丽的语言来包裹自己,因为我们要做最真实的自己。
•
20、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无法带给别人信心。
•
21、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
•
22、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
23、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量。
第三,部分民众相互厌恶的情绪化倾向 升温。中日间的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如台湾 问题、钓鱼岛主权及海域争端)相互“火上浇 油”,导致两国部分民众之间相互反感的情绪 化倾向有所增强,甚至进而导致两国政府在一 定程度上被部分民众和舆论的情绪化与“强硬 论”束缚了手脚,缩小了从战略高度进行理性 的政策选择的空间。 由于相互认为对方的民 间情绪化倾向是否与政府及其政策有联系,也 导致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程度下降。
第四,“政冷”开始影响“经热” 随着 “政冷经热”局面长期化,一方面不见“经热” 发挥缓解“政冷”的作用,另一方面却开始出 现了“政冷”影响“经热”的迹象。 “政冷” 影响“经热”的主要表现是,两国官方之间的, 或有官方介入的经济合作已经受到政治因素的 影响。比如,在日本方面,日本政府对华日元 贷款从2000年度的2144亿日元,被大幅削减到 2003年度的967亿日元,3年里削减了55%之多。 至于中国方面,某些大型经济技术合作项目被 政治化,受到民间情绪化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
85、有梦就去追,没死就别停。
•
86、今天不为学习买单,未来就为贫穷买单。
•
87、因为一无所有这才是拼下去的理由。
•
88、只要我还有梦,就会看到彩虹!
•
89、你既认准这条路,又何必在意要走多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 :
使日本逐步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
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
机,是日本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
•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强大起来,很快走上对 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它对中国犯下了哪 些罪行?
1、1894年,日本发动 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 府签订《马关条约》,大 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程度。
结果: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主要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清政府腐败无能
第二次: 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
结果: 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主要原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国共两党合作
二战后的日本迅速崛起,成为资本 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日 内因: ①战后的非军事化政策 本
崛
②制定恰当的政策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9/1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3
谢谢欣赏!
2019/9/1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4
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最野蛮的敌人。
——江泽民
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
——《读者》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 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 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 最远的一个国家。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
1、知道中日两国近现代的重大史实,概括各阶 段的特征。
不能再把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拖入战争泥潭。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始始
12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崛 起 发 展
二 战 后
日本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 教科书等事件说明什么?
日本不能正视历史,军国主义势力 有复活、抬头的危险。
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A、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
使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C、呼吁日本右翼势力,面对历史,深刻反省,
2、1900年,日本参与了八 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 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 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3 、一战期间,日本参加协约国,成为战争受益国(中国山东) 1921—1922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4、1929—1933年:日本受经济危机影响,打击沉重
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日
本
法
甲 午 大 明中获 化 治日得 改 维战利 新 新争益
西
斯
受入 全
到侵 面
打 东九 击 北一八
侵 华七 七
事
事
变
变
遭
到
南削 京弱
大 屠 杀
646 1868 1894 第 1919 经 1931. 1937. 1937. 第
一五 次四 世运 界动
大 战
济
9.18
局
7.7
全
危部 民
机抗 抗
战战
开开
2、掌握中日关系历史发展与现状,正确看待与 处理中日关系。
3、重要考点:
明治维新、黄海大战、《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 华、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血染卢沟 桥、南京大屠杀、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 大战)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中日邦交正常化
友好交往 源远流长
1、隋唐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唐朝去日本的 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日本受唐朝文化 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
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起来,英 勇抗战,终于战胜日本法西斯。
抗日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是什么?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日本投降图片 1945年9月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日战争
• 第一次: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起
③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
原
因 外因: 美国的扶持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在曲折中前进,改革开放后,迅速崛 起……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政府签署了《中日联合 声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日本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
然而 中日关系 发展很不顺利……
热点聚焦
历史问题 钓鱼岛问题 东海问题 台湾问题
2、明朝时,日本倭寇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 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抗倭,平息倭寇,他训练的 军队称为“戚家军”,戚继光成为民族英雄。
原因: 封建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 明
治 内容
维 新
1868—1869年 1.政治上 2.经济上 3.社会生活上
学习对象: 西方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