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法学院冯教授从八个经验阐述法治中国

合集下载

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基本特点与基本经验

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基本特点与基本经验

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基本特点与基本经验作者:来源:《共产党员·上》2017年第08期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基本特征。

全面依法治国凸显顶层设计,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

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在这样一个大国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都需要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

这是党的十八大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之后,党中央在四中全会部署全面依法治国工作的基本考虑。

全面依法治国涉及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领域,不能就法治而论法治,必须立足全局和长远来统筹谋划。

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制度基础和法治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全面依法治国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厉行法治,一个重要意图就是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

”全面依法治国,就是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过程中通过法治和制度的现代化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证。

全面依法治国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体现出鲜活的时代性。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体现了其坚持改革方向、紧扣时代的实践属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法治中国第一集笔记

法治中国第一集笔记

法治中国第一集笔记摘要:一、导言:法治中国的概念与意义二、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与成就三、法治中国的核心要素与目标四、法治中国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五、结论:全民参与,共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正文:一、导言法治中国,是指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国家和社会生活都依法进行,公民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国家。

法治中国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与成就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历经了四个阶段:立法阶段、执法阶段、司法阶段和守法阶段。

在立法阶段,我国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框架。

在执法阶段,我国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政府法治能力。

在司法阶段,我国推进司法改革,提升司法公正和效率。

在守法阶段,我国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例如,成功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此外,我国还成功实现了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法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法治社会正在逐步形成。

三、法治中国的核心要素与目标法治中国的核心要素包括: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这三者有机统一,构成了我国法治体系的核心。

党的领导是法治中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法治中国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法治中国的基本途径。

法治中国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具体而言,就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法治制度体系,形成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使法治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法治中国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尽管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法治观念的普及程度有待提高,部分地区和部门法治意识不强;二是法治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实施力度不足;三是法治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司法腐败问题时有发生。

法治建设经验和启示

法治建设经验和启示

法治建设经验和启示
法治建设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对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法治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1. 坚持依法治国。

法治是保障国家稳定和公共秩序的根本保障,要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将法律权威确立为最高权威,使全体公民都在法治框架下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2. 完善法治体系。

法治体系包括宪法、法律、法规、司法制度等,要不断完善和健全法律制度,确保法律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3. 建立高效的司法系统。

建设高效、廉洁、公正的司法系统是法治建设的关键。

要提高司法工作效率,加强司法公正和独立,加强法官和检察官的专业素质培养,完善司法体制和程序,保障司法权威和公信力。

4. 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培养公民法治意识,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和遵法意识,让每个人都成为守法的公民。

5. 建立健全法治监督机制。

加强对政府行政权力的监督,推动权力运行透明化、规范化,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6. 加强国际合作。

法治建设是一个国际性的课题,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各种国际性挑战,共同推进全球法治建设。

总之,法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琐的任务,需要政府、司法机关、公民社会和广大公民共同努力。

只有在法治的引领下,一个国家才能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奋力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

奋力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

奋力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
奋力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是一件非常重要而又有意义的事情。

在这个充满活力、竞争激烈的时代,自由、平等、公正、普遍的法律条例是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

只有营造一个拥有规矩、自由、公正的法治社会,才能让每一个公民都能拥有幸福、安全的生活。

要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法律的法定应用和执行;其次要不断完善和规范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强化司法行政职责分工;三是加强宪法宣传,普及法治精神,让每一个公民都知道以及尊重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四是精心培养一支廉洁的公安、审判、检察队伍,保持司法公正和公平;五是推动司法改革,完善司法判决机制,使得有关部门能够真正决定一个案件的公正性,并依法处罚违法者;六是加大投入,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将法律宣讲贯穿社区、企业,让人民群众更加了解法律,并能维护自己的权益。

要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

每一个公民都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去遵守法律、尊重法律、捍卫法律,并努力推动法治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让法治社会真正落实到位,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在净化的环境中实现公平正义。

奋力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责任,也是我们一起努力的方向,相信有共同的努力,我们前途可期!。

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法治解读

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法治解读

第三, 法治 中国虽然对一切制度文明保持充分
的开放性 , 但绝 不奉 行 简 单 的拿 来 主 义 。其 他 国家
先进的法治经验可以借鉴 , 但要融会贯通, 使其符合 中国法治建设的特点和要求 , 并保持中国法治文化
的主体性 自觉 。 第四, 法治 中 国是 在 中国共产 党 的领导下 , 坚 持
地理 范 围 的结合 , 表 明法 治 中国是 有 具 体适 用和 生 效 的 区域 及 范 围 ; 而法 治 中 国具 有更 加 明确 的指 向, 它是 针对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主权 管辖 范 围内所有领 域
于是 就有 相对 应 的法 治 中国 的提 出。 二、 建 设法治 中国 的必要性 与迫切 性 ( 一) 法治是 市场 经济发展 的 内在 需 求。
2 . 法 治 中 国与法治 国家 、 法治 政府 、 法治 社会 的
关系。 法治 中 国是 法 治 国家 、 法 治 政府 和法 治社 会 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一) 法治 中国 的 内涵 。 1 . 法治 中 国的涵义解 析 。 法 治 中国 , 是 一个 内涵广 阔的概念 , 它 涵盖法 治 国家 、 法 治政 府 和法治社 会 , 是 一个 与法治 世界相对 应、 相衔 接 的概念 。法治 中国不 仅着 眼于 国 内关 系 , 是 我 国人 民的主 张和理 念 , 也是 我 国人 民的实践 ; 法
国内法治 文化 和法 治 建设上 的有 机统 一 。法治 国家
是指 全部 国家权力 机关 、 国家权 力 构 建 的 民 主化 法
治化 , 主 要是 就 国家对 内统 治权 意义 上而 言的 ; 法 治 政府 一般 特 指行 政 权 力 ; 法 治社 会 则 属 于社 会 权 力

冯玉军:中国进入法治新时代——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

冯玉军:中国进入法治新时代——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

冯玉军:中国进入法治新时代——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2014-11-09 09:46 冯玉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核心提示:报告人结合自己长期以来的理论研究、工作实践,从四个方面谈了他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体会,特别是针对法治建设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报告立足四中全会精神,生动讲解了法治建设的古今演变、中外对比,对我们更全面、系统地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我今天的报告主题是“中国进入法治新时代”,主要想讲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进入法治新时代,关于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解读。

第二方面,给大家汇报中国和西方法律文化与法治模式的比较,这个稍微带一点学理,但是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各位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们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中国的法治和西方有什么区别。

第三方面,就法治中国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特征,特别是这个模式性的特征,跟各位一块儿讨论,因为中西方、国内外的学者,现在对中国快速崛起的这个现象特别着迷,或者说他们特别想知道什么是中国的道路、什么是中国的经验、什么是中国的模式。

在这里边起最重要作用的显然是制度、显然是法律。

我想用八个特征来概括法治中国的模式。

第四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愿景和措施。

在这次四中全会的文件当中,讲了六大方面的任务,包括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治队伍建设,还有党和法治的关系等等,规定了很多细致的具体措施,统计起来,总共有180项。

非常扎实,可以说全都是干货,都是指导未来5至10年,甚至30年、50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指针。

时间关系我不可能都讲,但是我会就大家所关心的一些热点或者亮点提纲挈领地给大家做一些解说。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进入法治新时代接下来进入第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进入法治新时代。

这一部分我侧重于讲一下四中全会的意义,这个意义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跟各位一块儿探讨。

虽然说不同的学者或者领导对这个都有解读,但可能每个人解读视角的差异,得到的结论应该说还是会有一点文字上、逻辑上的差异,我从历史意义开始谈。

以良法善治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以良法善治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2021中国发展观察法治以良法善治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本刊记者 高妍蕊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1月1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这是我国第一次以五年规划的形式提出法治建设纲要,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从“法制”到“法治”,从“管理”到“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不断开新局谋新篇。

《规划》的出台对于统筹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作出了哪些部署?突出了哪些亮点?当前面临哪些难点?未来的立法重点在哪里?对此,《中国发展观察》杂志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了深入解读和探讨。

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创了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为在新的起点上建设法治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十四五”开局之年,《规划》的出台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洪雷说,“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是我国国家治理的一大特色,也是我们的一个成功经验。

通过制定规划,可以明确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主攻方向、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体现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

他介绍,《规划》准确把握和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专门规划,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是“十四五”时期统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蓝图、路线图、施工图,对于更好发挥全面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加快实现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将法治精髓融入点滴生活

将法治精髓融入点滴生活

将法治精髓融入点滴生活(新论·聚焦法治中国)姚海放《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8日05 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已于1999年写入宪法,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相较之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容更为丰富完整,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理解。

法治体系是一项包含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监督等在内的动态社会治理体系,其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但“徒法不足以自行”,纸上的法律最终需要依靠执法、司法和守法等方式,真正作用于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将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心,从以构建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为主,逐渐转向完善法律体系和加强法律施行并重。

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治理的法治化是法治国家的关键。

尽管传统中国也有清廉吏治观念与实践,但现代法治对政府权力的约束与监督,在范围和程度上远超传统。

法治政府需要处理市场权利与政府权力的关系,需要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的法治政府,需要“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来控权,需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并落实责任追究机制。

只有对现代政府权力进行合理约束,才能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与人民幸福生活。

法治体系并非唯法独尊,而是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法治,绝非仅是法律条文或法律规则的治理,而是人民普遍遵从“制定良好的法”的状态。

法治的条件之一是良法之治,而判断良法必然需要仰赖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价值。

世界法制史上,有违朴素道德观的“精妙”法律制度设计,往往不易为公众理解和接受,也常常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导火索。

因此,构建法治国家,不仅要讲法,还要德法兼备,具有道德引领的法律才能是讲理、服众的法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需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法治中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法治中国

全面推行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法治中国法治,是一个国家治理的基本准则,也是实现社会稳定、进步茂盛的重要保障。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建设一直是国家进步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中国全面推行依法治国,不息努力建设法治中国,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坚实基础依法治国,从根本上强调的是法律的权威和作用。

中国自古就有“天下为公”的传统,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对等,一切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走上了一条以依法治国为核心的进步道路。

2004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

2018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推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定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面依法治国得到更大力度的推行,立法、执法、司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法治环境和法治机构进一步完善。

二、加强立法和法律体系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在于完善立法和法律体系。

过去几年,中国加强了对相关领域的立法工作,成功通过了一系列重要法律,如中国刑法、孩子权益保卫法、网络安全法等。

同时,政策、规章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立法制定过程中,重视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科学制定、严把关、有效执行,增进了法律的公正、公平宁公开。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执法和司法改革,推动公检法等各项职能更加协同一致,提高了法律的执行力和权威。

三、推动法治观念的普及和宣扬法治建设除了依靠法律制度的完善,更需要法治观念的普及和宣扬。

中国加强了对法律知识的宣扬教育,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多种途径向全社会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制素养。

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法治宣扬活动,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法治的参与度和满足度。

政府也加强了对法律法规的宣扬和解读,增进了法律的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

法治观念的普及和宣扬,为全社会理性行事、文明守法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国法治建设的论述

我国法治建设的论述

我国法治建设的论述
我国法治建设是指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加强法律的实施和监督,推动社会在法治的轨道上稳步发展。

以下是我国法治建设的论述:
首先,法治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现代社会,法治是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的保障,是各种社会利益调整的基础,也是实现公正和公平的重要方式。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只有在法治的框架下,才能实现长治久安、繁荣发展。

其次,法治建设是保障公民权利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法治能够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正义,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只有通过法治,才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享有平等的机会,实现个人的自由和发展。

第三,法治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

法治能够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企业发展和创新。

同时,法治也能够规范公共事务的管理,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和谐。

最后,法治建设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只有在法治的框架下,国家才能有效地管理社会事务,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同时,法治也能够增强国家的信誉度和吸引力,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我国法治建设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只有
不断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律体系,提高法治意识,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保证人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持久稳定。

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与教训

 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与教训

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与教训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与教训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法治建设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给予了我们许多宝贵的启示。

在中国的法治建设历程中,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首先,中国注重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

从1982年中国通过的现行宪法到随后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中国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法律的制定和修改不断地与时俱进,逐渐形成了一套严密的法律框架,为法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次,中国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法治宣传教育是培养公民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

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如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活动、推进法治教育入课堂等,增强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这使得中国人民普遍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外,中国大力推动法治建设的整体推进。

中国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法律监督和司法机制,有效保证了法律的执行。

一方面,中国加大了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另一方面,中国推进司法改革,提高了司法效率和公正性,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公正的司法环境。

然而,中国的法治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教训和挑战。

首先,法治建设中可能出现法律与行政执法的不协调。

由于一些法律法规的执行不严格,局部地区和部门在行政执法中存在滥用职权等问题,导致法治建设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其次,中国法治建设还面临着公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在一些法律立法和司法决策中,公众的意见和参与程度还不够,缺乏民主、透明和广泛的讨论和决策机制。

这可能影响到法律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我们需要吸取教训,不断完善和加强。

首先,要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全民法治素养。

通过加强法律普及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能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其次,要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加强法律的执行和监督。

加强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和法治化,构建相对独立、公正、高效的司法体系,从源头上解决法律与行政执法不协调的问题。

中国古代法治的八大原则

中国古代法治的八大原则

中国古代法治的⼋⼤原则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作者:张晋藩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对法治的论断很多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中华民族依法治国的思想不仅源远流长⽽且⼀直没有中断,中华民族的法治⽂化对世界产⽣了巨⼤的影响,⾄今仍具有警世的价值。

这⾥我从鉴古明今的⾓度提出古代法治的⼋⼤原则。

不能以私害法私是私⼼杂念的私,不能以私⼼、私利、私权来危害法律。

这个话是慎到说的,“法之功,莫⼤于使私不⾏”,“⽴法⽽⾏私,其害也甚于⽆法”。

商鞅也讲过,以私害法者国必亡。

⽴法之后,绝不能以私利、私⼼来危害到法律,否则就伤害了“治功⼤定”的法律价值。

法之能⾏,⾃上守之这个话是商鞅讲的,是针对反对变法的旧贵族势⼒说的。

与“法之不⾏,⾃上犯之”相对⽴的是“法之能⾏,⾃上守之”。

上守法,法律就能够获得执⾏。

举汉初⼀个例⼦:汉⽂帝出⾏的时候,有⼈把他的马弄惊了,这个⼈犯的罪叫犯跸罪,由廷尉审理,判处罚⾦四两。

汉⽂帝⾮常恼⽕,认为判得太轻。

廷尉说,你要是不把这个犯⼈交给我,你愿意怎么判怎么判,你交给我了,“廷尉,天下之平也。

⼀倾天下⽤法皆为之轻重”。

意思是说,廷尉作为国家最⾼司法官,执法是否公平公正影响到全天下的司法。

这个话也说服了汉⽂帝。

汉⽂帝守法、遵法,带来了⽂景之治。

贞观时期也是⼀样,唐太宗遵法、守法,整个天下,整个国家都遵法。

史书说,“王公贵族多⾃清谨”,不敢触犯法律,因为皇帝遵法。

德法互补互⽤公元前1000多年,西周建⽴政权以后,思想家、政治家周公提出“明德慎罚”法律思想。

他为什么会提出德呢?就是鉴于商亡的教训,认识到民的作⽤、民的功能、民的价值。

他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于⽔监,当于民监”。

可见,“明德慎罚”是重民的结果。

从“明德慎罚”到“德主刑辅”,再到唐律中“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并且将其⽐喻为⾃然现象的“昏晓阳秋”般永恒和不变。

这说明德法互补互⽤是中国古代治理社会的基本⼿段,以德为主宰的中国古代法制体现了中华民族理性的法律思维。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

中国现行宪法,即八二宪法,为了体现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改变了以往放在“国家机构”之后的惯例。

虽然只是次序的调整,但它反映了法治国家一个基本原则———公民权利优于国家机构的权力,保障公民权利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前提,国家机构是用来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的工具。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还特别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1989年9月,江泽民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就郑重宣布:“我们绝不能以党代政,也决不能以党代法。

这也是新闻界讲的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要遵循法治的方针。

”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将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提法,改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极其鲜明地突出了对“法治”的强调。

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邓小平同志还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反复批判了把一个党派、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希望“寄托在一两个人威望上”的人治思想,不断强调要“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顺应历史潮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坚决反对人治。

[18]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将其作为宪法的第五条第一款。

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破天荒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变。

中共十六大合乎逻辑地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正是中央对这一问题长期思索的结果,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是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实需要: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有关建设法治中国的正确认识

有关建设法治中国的正确认识

有关建设法治中国的正确认识建设法治中国,是一项宏大工程,必须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

改革民主、公正、权威、明智、务实法治,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根本目标,这就是完善我国的体制框架,让公法表现出秩序、规律、宪法意识和司法活动的务实性。

一是改革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法治国家的核心支撑,必须将改革内容融入现行法治意识,全面推行各类法治教育,深化改革的公民素养和法治思维,使改革开放发展在法治体系氛围下更加坚实,使每一位公民牢牢坚守法治思维,为推进法治谱写新篇章。

二是改革司法法规。

司法法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正,解决社会出现的矛盾,使司法机关拥有更强的司法权力,促进司法的客观实力建设。

司法法规的深入改革,要有效整合和补充有关规定,加强对司法行为的合法性审查,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司法的客观性,还可以控制司法的不得定性。

遵守法律,是考验司法客观实力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三是改革司法程序法。

改革司法程序法,可以使案件依据司法程序进行调查、证据收集、判决等步骤,提高司法效率,降低司法成本,降低公众的不信任感,有助于推进法治国家建设。

在改革司法程序方面,司法机关应提供充分的司法审查机制,建立科学的司法程序和管理体系,强化司法审查,大力实施电子司法方法,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司法的规范透明。

四是改革司法制度。

改革司法制度,侧重于推动司法机关实施现代化经营和管理,建立法治司法体制,搭建全面管理体系,实现监督机构担负法律监督责任的积极发挥,切实加强司法机关的政治思想和法治意识的培养,使司法机关更加有效地依法执行司法工作,促进法治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是改革司法执行管理。

司法执行是司法机关实施法治最重要的手段,司法执行应该全面强化程序规范化、组织规范化、权力规范化,完善和实施行政执法、执行司法和司法调解的措施,进一步加大对涉及公共利益的执行活动的关注,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以上是建设法治中国的正确认识,法治中国的梦想和发展大势,充满了希望。

《法治中国》第一集《奉法者强》内容

《法治中国》第一集《奉法者强》内容

《奉法者强》是《法治我国》第一集的主题,它强调了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这一主题,包括法治对社会稳定的作用、法治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个人对法治的奉行与尊重等方面展开讨论。

1. 法治对社会稳定的作用在社会中,法治扮演着维护秩序和稳定的重要角色。

没有法治,社会将会陷入混乱和不安,人们的权益和利益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奉法者强,意味着每个公民都应该依法行事,尊重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只有全社会都遵守法律,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 法治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奉法者强也反映了法治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只有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能具有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在一个法治体系不健全的国家,经济秩序会混乱,市场竞争会失去公平性,投资环境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奉法者强的理念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要求,也是对整个经济体系的要求。

3. 个人对法治的奉行与尊重奉法者强还体现了每个人对法治的奉行和尊重。

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社会组织活动,都应该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尊重法律的权威,维护法律的统一和公正。

只有个人和组织都能够奉行法治精神,社会才能实现和谐稳定的发展。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奉法者强不仅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一种社会文明的象征。

只有在法治的框架下,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和正义,每个人的权益和利益也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奉法者,尊重法律,维护法治,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总结回顾通过对《奉法者强》这一主题的深入探讨,我们不仅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个人行为等多个方面认识了法治的重要性,也深刻体会到了奉法者强的内涵和价值。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法治才能真正落地生根,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坚实保障。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对《法治我国》第一集《奉法者强》进行了全面的深度评估和讨论。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同时也加深对法治这一重要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奉法者,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稳定和公正的社会。

八个有之讨论辨析

八个有之讨论辨析

八个有之讨论辨析摘要:一、引言二、八个有之的定义和背景三、八个有之的具体内容1.有法可依2.有法必依3.执法必严4.违法必究5.有权必有责6.用权受监督7.有权不滥用8.侵权必赔偿四、八个有之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五、实施八个有之的挑战与对策六、结论正文:【引言】八个有之,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有权不滥用、侵权必赔偿,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

本文将对八个有之进行详细辨析,以期加深对法治建设的理解。

【八个有之的定义和背景】八个有之是新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最早在1982 年我国《宪法》中得到确立。

这一原则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八个有之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八个有之的具体内容】1.有法可依:国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法律是行使权力的依据。

2.有法必依:国家公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律是保障公民权益的最后防线。

3.执法必严:国家公职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法办事,确保法律的权威和严肃性。

4.违法必究:对于违法的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保障法治的公平正义。

5.有权必有责:国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权责统一。

6.用权受监督: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力行使过程必须接受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7.有权不滥用:国家公职人员在行使权力时,不得超越法律规定,不得以权谋私。

8.侵权必赔偿:对于因国家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导致公民权益受损的,必须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八个有之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八个有之在法治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要求国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权力,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同时,八个有之强化了法治的权威,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保障。

【实施八个有之的挑战与对策】在实施八个有之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法律制度不完善、执法不严、监督机制不健全等。

逢九开讲学习笔记

逢九开讲学习笔记

逢九开讲学习笔记
5月9日下午,自治区“法治讲堂·逢九必讲”第一讲开讲。

全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人员共计11.2万余人,在7300个分会场同上一堂法治课。

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法治新疆建设,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疆委员会持续推进法治新疆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专题研究“法治讲堂·逢九必讲”方案,在积极借鉴阿勒泰地区“法治讲堂·逢九开讲”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从5月9日起,提级开展全区“法治讲堂·逢九必讲”法治讲座。

当天第一讲,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玉军围绕“聚焦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着力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远程授课。

今后每月9日、19日、29日,我区都将举办法治培训活动,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各族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新疆、法治新疆。

法治中国八大特征

法治中国八大特征

法治中国八大特征作者:李步云来源:《人民论坛》2014年第31期十八大提出了“依法治国”一系列新的提法,三中全会又明确了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希望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推进法治国家的建设。

四中全会是党内第一个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它描绘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揭开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篇章,开启了又一个里程碑。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其基本要求和标志可以概括为以下八条:人大民主科学立法,执政党依法依宪执政,政府依法行政,社会依法治理,法院独立公正司法,法律监督体系完善,法律服务机制健全,法治文化繁荣昌盛。

尤其是在这八项基本要求中提出了过去没有的许多创新性理念和具体制度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明确、清晰的方向和道路。

今后,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任务就是要认真落实四中全会的要求,加快建设法治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人大科学民主立法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而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就需要人大科学民主立法。

这是因为:一,没有一套良法体系,有法可依难以做起来。

二,还有很多法律没有制定,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是初步建立。

三,法律体系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修订完善,可以说,法律的立改废是常态。

因此,立法在法治中国的建设过程中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很重要,应当贯彻法治建设始终;即使法治国家建成了,之后还有修改的任务,依然面临立法任务。

立法的科学化,是指制定出来的法律是良法,符合真善美标准:一是求真,法律需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客观条件;二是求善,法律需体现人类公平正义理念,实现人民利益,促进社会进步;三是求美,法律需结构严谨合理、体系完整和谐、语言规范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大法学院冯教授从八个经验阐述法治
中国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五中全会,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实现了从人治到法治、从强调专政统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转变。

回顾37年法治建设历程,以下八个方面的“中国经验”值得深入研究:
第一,从领导体制角度看,中国法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机关部门分工负责,各地方区域统筹兼顾、协作互动的协商性法治。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协制度、基层民主制度以及共产党领导下各部门、各地区、各社会团体、各方面人士广泛的内部协商协作,最终凝聚共识、统一步调,实现发展目标。

第二,从实现方式角度看,中国法治是自上而下推行的权力主导型法治。

这使改革措施较少地受到传统价值观念、社会多元力量、现实复杂利益的钳制,能够快速实现目标,及时获取成果。

第三,从价值目标角度看,中国法治是追求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法治。

中国法治带有明确而浓厚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中国近代积贫积弱的历史、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特殊国情有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凝结构成了中国法治的底色。

第四,从制度形成角度看,中国法治是强调理性主义目标规划的建构型法治。

法治建设方面,国家有关于立法、司法、执法以及普法宣传工作的详细规划,我国的法治改革是有领导、有规划和建设性的。

第五,从制度运行角度看,中国法治是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渐进型法治。

法治实践中,从中央到地方,从科学立法到司法改革,都审慎拟定改革方案,防范改革风险,渐次实现改革目标。

第六,从绩效评估角度看,中国法治是注重实验与推广,以点带面的学习型法治。

法治改革的实际过程是:反复试验,不断学习,抢抓机遇,持续调整,从而极大地消解了法律保守性与创新性之间的矛盾。

第七,从文化背景角度看,中国法治是本国传统法律文化、苏联法律文化和西方法律文化交互影响下的混合型法治。

我们采取了一分为二、兼容并包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既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又继承优秀历史传统,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不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第八,从法治格局角度看,中国法治是“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开放型法治。

不同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观念在实践中相互摩擦、冲突、博弈、协调,我国作为法律全球化的实验室,给世界带来了法系融合、趋同的生动样本。

上述八个模式特征,是中国法治建设经验与困难的综合体。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我们必须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法治建设工作在创新中发展,不断迈向新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