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七年级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1.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2.文章体裁:诗歌、小说、散文、剧本、说明文

3.分段的方法:

(1)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②.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③.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找各个事件:起因、经过、结果)(4)总分总(掐头去尾)(2)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②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③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

④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4.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5.修辞方法及作用

比喻语言生动、形象。

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亲切有趣。

夸张突出事物特征,引起联想。

反问加强语气

排比增强语气,充分抒情。

设问提醒人们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答题模式

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拟人:把()当作人来写+语言生动形象,亲切、有趣

夸张:突出了+对象+特征+引起丰富想象

反问:强调了+对象+特性(加强了……的语气)

排比:强调了+对象+特性(增加了气势,加强了语气)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

6.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分析:(中心句、过渡句)

1.(中心句)在文首,作用多是统领全文、或引出下文;

2.(过渡句)在文中,作用多是承上启下;

3.(中心句)在文末,作用多是总结全文。

7.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

方法: 1.拆分法2.换词法3.必须结合文中环境

8.给文段加标题的方法:

(1)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2)、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

9.学会概括段意、层意。

概括段意、层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抓文段的中心句。即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②用概括法。即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各层写了什么或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③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总之要求:完整、简洁、明确。10.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

(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1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2.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9)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13.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自然环境的作用: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几种考查的都较多)比如: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渲染了什么气氛?为下文做了怎样的铺垫

14.记叙文语言评析:可以从语言本身的风格来评;可以从修辞格来评(这个方面考查的比较多:时常是回答例句用了怎样的修辞?其作用是怎样?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作引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的句式进行概括。

5.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作文素材

开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选择;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选择;

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是朱自清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