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分析和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分析和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分析和改进DOC NO企业管理培训教材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分析和改进文件编号REV版本PAGE页码JY-232A1of6(一)总则组织应对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进行策划,并实施这些过程,以满足下列方面的需要:(1)证实产品的符合性;(2)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3)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组织对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的策划和实施,应包括对所需的适用方法及其应用程度的确定。
在确定所需的适用方法时,特别要注意对适用的统计技术的确定。
因为在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中,往往可观察到数据的变异,利用适用的统计技术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能更好地帮助理解变异的性质、程度和原因,从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防止由变异引起的问题,并促进持续改进。
(二)监视和测量1.顾客满意的监视“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顾客满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顾客、要求和程度:(1)相对于顾客:不同的顾客的要求不同,感受也不同;(2)相对于要求:顾客要求因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同,感受也不同;(3)相对于程度: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不同,感受也不同。
顾客满意指的是顾客的一种感受(感知、感觉),用简单的“满意”和“不满意”、“有意见”和“没有意见”等往往难以真实地、客观地反映顾客的这种感受。
顾客抱怨是反映顾客满DOC NO企业管理培训教材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分析和改进文件编号REV版本PAGE页码JY-232A2of6意程度低的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但没有抱怨不一定表明顾客很满意。
即使要求符合顾客的愿望并得到满足,顾客也不一定很满意。
组织应确定如何获取息的方法,采取各种方法、多种渠道,尽可能多地获取有关顾客感受的各种息,监视这种息。
组织还应确定如何利用这些息的方法,采用适当的方法,如统计技术对获取的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评价,并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内部审核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都是组织建立自我评价、促进自我改进机制的手段。
测量分析和改进范文
测量分析和改进范文测量分析和改进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用于评估和提高组织、流程和系统的绩效。
它通常涉及测量关键绩效指标、分析数据,识别问题和机会,制定改进计划,实施改变,并监控和评估结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测量分析和改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测量分析和改进。
1.帮助识别问题和机会:通过测量和分析数据,组织可以识别当前的问题和机会。
它帮助管理层了解业务状况和绩效水平,更好地决策和优化资源分配。
2.提高绩效:测量分析和改进的目的是提高组织的绩效。
通过评估当前绩效水平,制定改进计划并实施改变,组织可以逐步提高其绩效并达到预期目标。
3.优化流程和系统:通过持续的测量和分析,组织可以了解流程和系统的强项和弱项。
从而可以优化流程和系统,提高效率和质量,减少资源的浪费。
4.提升客户满意度:测量分析和改进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客户需求和期望,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改进流程和系统,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可以提升客户满意度。
5.促进持续改进:测量分析和改进是一种持续的过程,组织通过不断测量和分析数据来识别问题和机会,并进行改进。
这种持续改进的文化可以帮助组织保持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
进行有效的测量分析和改进1.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在进行测量分析和改进之前,组织需要明确目标和指标。
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和可达到的,指标应该与目标相关且能够反映绩效水平。
2.收集和分析数据:组织需要收集相关数据来评估绩效水平和识别问题和机会。
数据可以来自内部系统、客户反馈、市场调研等渠道。
在分析数据时,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和工具,如直方图、散点图、对比分析等。
3.识别问题和机会: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组织可以识别当前的问题和机会。
问题可能是流程中的瓶颈,系统的缺陷,或者是客户不满意的方面。
机会可能是流程的改进,系统的升级,或者是新的市场需求。
4.制定改进计划:针对识别出的问题和机会,组织需要制定改进计划。
改进计划应该包括目标、措施、时间表和责任人等要素。
卓越绩效奖自评价报告新版——测量、分析与改进
卓越绩效奖自评价报告新版——测量、分析与改进4.6 测量、分析与改进根据恒亮的战略重点,按照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的思路,对数据、信息和知识进行及时、有效地收集、分析和整理,寻求改进机会以持续改进组织的管理绩效,一步一个脚印,配合绩效测量分析系统、信息和知识管理系统、绩效改进系统共同作用,有效地改进了组织的绩效,使公司处于螺旋上升的状态,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恒亮以客户、市场为导向,结合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通过平衡记分卡(BSC)理论,通过四个维度(财务维度、顾客维度、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学习和成长维度)的详细分析后,把公司的总体战略转化成为6大过程(技术研发过程、生产制造过程、供应链管理过程、设备管理过程、财务管理过程、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具体行动;根据BSC模块的设置以及部门KPI的指标的确定,将公司的战略目标细化到每个岗位的绩效指标的量化测量,最终形成关键成果KRA,形成了绩效测量管理系统,详见图4.6.1-1。
,动态监控经营绩效1)明确标准,突出关键根据平衡记分卡理论和目标管理思想,基于战略目标的实现,从财务、顾客与市场、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制定了各层次绩效数据和信息的选择标准,并依据选择标准按80/20法则选择关键测量数据信息2)拓宽渠道、广泛收集公司的数据、信息在选择标准的前提下,沿操作执行层、系统管理层和战略管理层三个层面自下而上层层收集,信息包括了公司所有层级上需测量的重点内容。
①操作执行层信息收集:各部门/分厂一线操作人员,各销售部门片区营销人员等,采集有关顾客、产量、质量、销售、供方信息、产品数据等一线数据,通过、生产管理监控、MRPII等系统,全面采集有关顾客、销售、供方信息、产量、质量、产品等一线操作岗位的数据和信息,并分类整理,形成日报、月报,并传递给归口管理部门的数据库。
②过程管理层信息收集:归口管理部门应用QM、SmarTeam、信使等系统平台,及时掌握岗位层传递的数据信息。
六西格玛方法论通常包括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
Six SiBiblioteka ma MAIC 方法 步步骤骤D 定义 M 测量
确定客户质量关键点 CTQ和项目改进y
衡量项目改进y, 客户的质量规范 验证测量系统
A 分析 I 改进
确定当前的水平 确定改进目标, 寻找影响y的因素x
区分主要因素和 次要因素并加以 改进
焦焦点点
Y, y y
因素x1…xn
重要因素x 和Y=f(x)
C 控制
确信你的问题不 会重复发生
y
工工具具
客户调查, QFD, CTQ 树, 流程图
流程能力分析, GR & R
比较, FMEA, 鱼 骨图, 流程分析
试验设计方法 回归分析
SPC, 预防差错
Six Sigma
Six Sigma Methodology
!六个西格玛方法论
Six Sigma
以项目推动六个西格玛
我该从哪里入手呢?
• 你的客户是谁? • 你的客户关心什么? • 你的客户对什么不满意? • 我们的公司战略是什么? • 是什么经常在困扰我,我的部门和我 的公司? • 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吗? • 还有谁可以协助我找到项目?
从从你你的的客客户户入入手手,,找找出出项项目目
Six Sigma
着手于流程的输入X而不是流程的产出Y
Y= f (X)
Y 因变 流程产出
结果 症状 监视
X1. . . XN 自变 流程输入
原因 问题 控制
找找到到和和控控制制流流程程中中造造成成偏偏差差的的因因素素
Six Sigma
MAIC 方法
(流程改进)
D 定义 M 测量 A 分析 I 改进 C 控制
• 现有流程的改进 • 流程改进后的效果能 够满足要求
测绘技术中的测量误差分析与改正
测绘技术中的测量误差分析与改正测绘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它为土地规划、工程建设、地质勘探等方面的活动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空间信息。
然而,在实际的测绘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测量中难免存在误差。
本文将探讨测绘技术中的测量误差分析与改正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测绘技术。
一、误差的来源及分类在测绘技术中,误差源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类。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本身的缺陷或者环境条件等因素引起的。
例如,仪器本身存在的标定误差、不良的观测环境等都会导致系统误差的出现。
随机误差是由于种种不确定因素引起的。
这些因素包括观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仪器的精度、环境的变化等。
随机误差具有不确定性,无法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确切的分析。
二、误差分析的方法误差分析是确定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所必需的步骤。
常用的误差分析方法有残差分析法、方差分析法和最小二乘法。
残差分析法是一种直观的误差分析方法。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通常会根据某种测量模型,计算出一组预测值。
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是残差。
通过统计分析残差的分布情况,可以对测量的精度进行评估。
方差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误差分析方法。
它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从而确定误差的来源和大小。
方差分析法可以将测量误差按照不同的来源进行分类,并计算每个来源对最终结果的贡献度。
通过对不同来源误差的分析,可以找出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误差来源,从而进行改正。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也是误差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最小二乘法通过最小化测量数据与预测数据之间的残差平方和,来确定最优解。
最小二乘法可以用于曲线拟合、数据平滑和参数估计等方面,从而提高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
三、误差改正的方法误差改正是在误差分析的基础上,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和推算的过程。
常用的误差改正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间接观测法和平差法等。
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常用的误差改正方法。
在测量中,如果不同的样本具有不同的精度,我们可以根据精度的差异,为每个样本分配不同的权重,然后进行加权平均。
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量成绩分析和改进措施
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量成绩分析和改进措施1. 成绩分析本文档旨在分析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量成绩,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研究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措施。
1.1 学生总体成绩概况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量成绩整体表现较为稳定。
通过对所有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到以下数据:- 平均成绩:80分- 最高成绩:95分- 最低成绩:65分- 成绩波动范围:30分1.2 各个知识点成绩分析对学生在各个知识点的成绩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以下情况:- 阅读理解:平均成绩较高,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在理解篇章和思考问题时存在困难。
- 字词运用: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基础词汇和词语,但需要加强对生字词的记忆和应用。
- 作文表达:部分学生在表达思想和组织语言时有些欠缺,需要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和训练。
2. 改进措施针对上述成绩分析结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研究成绩:2.1 针对阅读理解的改进措施- 设计更加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 引导学生提前预阅读材料,培养他们的主动阅读意识和思考能力。
- 进行小组合作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互相研究的氛围。
2.2 针对字词运用的改进措施- 增加生字词的研究量和复频率,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础词汇和词语。
- 制定字词运用的练计划,并及时纠正学生在应用中的错误。
- 提供词汇记忆技巧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应用生字词。
2.3 针对作文表达的改进措施- 设置更加具体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经历和观察中进行思考和表达。
- 提供写作范文和写作技巧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 定期组织作文比赛和分享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的实施,相信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将会有进一步提高。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共同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测量学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精选5篇)
测量学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精选5篇)测量学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 总结是对某⼀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作⽣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种书⾯材料,通过它可以全⾯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作情况,让我们好好写⼀份总结吧。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测量学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精选5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测量学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1 为期17天的测量学实习已经结束,回顾这将近三周的实习⽣活,虽然确实体会到了学长们所描述的精疲⼒竭和酷暑炎热,可是我们也在收获⼀种技能的同收获了⼀段值得回味的经历。
由于测量学是⼀门技术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既有丰富的测绘理论,⼜有⼤量的实际操作技术。
测量学实习作为《测量学》教学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我们的思维和动⼿能⼒、掌握具体⼯作程序和内容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
也是我们通过现场实际操作巩固课堂知识,查漏补缺的最佳⽅式。
这⼗⼏天来,我们每天早晨都坚决地克服了赖床的⽑病,踩着朝露,扛着仪器,在安静的校园道路上⼤⼑阔斧的向实习地迈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克服天⽓的炎热,挥洒青春的汗⽔;在烈⽇的照射下,挑战我们的极限。
⼩组内⼤家亲如⼀家,相互关⼼,相互体谅,众志成城团结⼀致,⼤家分⼯合理并不断交换⼯作,因此我们六个⼈每⼈都能参与到每份⼯作中,得到相同并且全⾯的实习机会。
在对平顶⼭市会议中⼼进⾏地形图测绘的⼯作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家耐⼼讨论并寻求问题的答案以及困难的最佳解决⽅法,对于⽆法组内解决的问题我们虚⼼向其他组同学请教,或者查阅资料询问⽼师。
总之在这次实习中,⼤家对于知识的那种渴望、积极和谦逊似乎都是空前的。
求学⼗⼏载,我们似乎⼀直都在为了考试⽽拼命死记课本中的条条框框;为了分数⽽对课堂上⽼师的⼀⾔⼀⾏唯命是从,却从没能在实际中运⽤到这些知识,从⽽不能发现知识的漏洞所在,更不能体会到知识的价值和重要性。
实习第⼀天,领取了实习所需的包括经纬仪,⾃动安平⽔准仪等仪器之后,⼤家开始进⾏第⼀项⼯作,检校仪器。
实验中常见测量误差分析与解决方法
实验中常见测量误差分析与解决方法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准确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测量中常常会产生误差。
这些误差可能来自仪器设备、操作技术、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
因此,对测量误差的分析和解决方法的研究是实验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测量误差,并探讨解决这些误差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说说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多次重复测量的结果存在差异而无规律性变化的误差。
它可能来自于仪器本身的精度、环境的干扰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等方面。
为了减小随机误差,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法:(1)增加测量次数:通过多次重复测量,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数据点,从而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
(2)平均测量结果:将多次测量结果求平均值,可以有效地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3)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合理地选择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产生。
其次,我们来看看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的固有缺陷或者仪器设备的不准确性而导致的误差。
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且通常存在于所有的测量结果中。
为了解决系统误差,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法:(1)校正仪器:对于存在固有缺陷或者不准确性的仪器设备,我们可以通过校正来消除或降低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改进测量方法:通过改进测量方法,我们可以减小系统误差的产生。
(3)进行比对测量:使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或不同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测量,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减小系统误差。
最后,我们来讨论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是由于实验条件的变化或者人为操作的不一致性导致的误差。
这种误差通常是临时性的,并且很难完全避免。
为了降低偶然误差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法:(1)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对于可能会引起偶然误差的因素,我们可以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减小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提高操作技术:通过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素养,可以减少偶然误差的发生。
(3)增加重复实验次数:通过增加实验的重复次数,可以获得更可靠的数据,并减小偶然误差的影响。
测量分析和改进措施
测量分析和改进措施一、总则为确保和证实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持续改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建立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对监视和测量活动做出规定,策划和实施时考虑如下几点:确定监视、测量、分析、改进活动的项目、内容、方法、频次和必要的记录;要考虑采取适宜的措施,而不是单纯用于积累信息;考虑包括使用统计技术在内的适用方法及其应用程度;按规定和策划的结果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
为此制定下列文件: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控制程序;绩效测量和监视控制程序;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工程质量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质量事故追究控制程序;事件、事故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控制程序;改进控制程序)。
二、监视和测量(一)顾客满意公司依据相关管理规定,建立顾客是否满意的信息监控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利用,以评价管理体系的业绩,制定并执行《顾客满意度管理规定》,由市场开发部经营经理组织实施。
市场开发部经营经理负责回访和回修服务,落实管理规定。
各部门负责收集本系统内记录和顾客满意和不满意的信息,由市场开发部经营职能人员汇总,通过对顾客满意度分析,作为管理评审信息的输入,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体系,实现持续改进。
信息来源于以下方面:顾客来访、来电、书面及投诉与抱怨;对在施和已竣工的工程定期主动回访;市场调研;相关的市场以及媒体的报告;行业的研究活动;流失业务分析。
(二)内部审核公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审核,遇特殊情况增加审核次数,验证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保持和改进。
制定并执行《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由工程部总工办组织实施,内部审核步骤如下:编制年度审核方案。
内容包括:审核的频次、时间、目的、范围和方法等,对管理体系运行状况薄弱的区域加大审核频次和力度;审核准备。
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具有内审员资格、且与被审核方无直接责任者担任审核组成员,指定审核组长。
测量分析与改进
8 测量、分析和改进8.1. 总则8.1.1.公司应规定、策划和实施为实现以下目的所需进行的监控、测量、分析和持续改进过程:a)证实产品符合顾客和公司的要求;b)保证质量体系的符合性;c)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有效的改进。
8.1.2.在制定以上过程有关要求时应考虑:a)应当将测量得出的数据结论转化为有益于公司的信息和知识;b)顾客满意度的测量结果对公司至关重要;c)在产品性能满足预期目标的情况下,对过程和产品性能数据进行监视和分析仍有利于更好的了解所研究的特性的性质;d)使用适宜的统计技术可以帮助提高过程和产品性能。
8.2. 监视和测量8.2.1.顾客满意a)公司应主动监视顾客关于公司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相关信息,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并利用有关顾客满意程度方面的信息并与顾客合作,从而预测未来的需求。
b)顾客满意测量由集团统一在每年底委托外部机构进行调查,由客户服务中心按调查结论组织改进。
c)由客户服务中心负责接受顾客投诉,并将投诉问题及时反馈到责任部门,责任部门应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并结果及时反馈给顾客。
顾客投诉处理按照《顾客投诉处理程序》执行。
8.2.2.内部审核公司管理者代表至少每年组织一次内部审核,以确定质量体系是否:a)符合组织所确定的计划安排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及本标准的要求;b)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时应考虑被审核过程和区域的状况、重要性、以往审核的结果,在审核计划中明确审核的准则、范围和方法,审核过程应保持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审核结果形成记录并保持。
审核发现的不合格相关责任人应采取纠正措施,审核组长组织对纠正措施有效性的跟踪。
具体审核过程按照《内部质量审核程序》执行。
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a)公司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以确保产品及服务品质符合预期质量目标;b)对过程监视发现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产品符合要求;c)具体按照《工作及服务质量控制程序》执行。
实测实量数据分析及整改措施
实测实量数据分析及整改措施武汉中央文化区k6、k7地块目前我们已完成实测实量,已测楼层为47号楼一层~十二层、48号楼一层~六层、49号楼一层~6层垂直度、平整度、截面尺寸。
我单位垂直度、平整度、截面尺寸的测量方法对现场进行测量,记录真实的数据。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由于仪器误差、人为因数等各种不确定性因数对数据产生一定性的影响。
技术标准文件中垂直度及平整度合格标准均为0~8mm,而我单位测出的实际数据垂直度合格率大约在60%,平整度合格率在75%~80%;截面尺寸合格标准均为-5~8mm,实际测量数据合格率91%~100%;顶板水平极差合格标准0~15mm,实际测量数据合格率85%~95%;板厚合格标准为-5~8mm,实际测量合格率在75%~90%。
相对于业主要求的合格率在95%以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此我们对墙体垂直度、平整度、板厚、截面尺寸及顶板极差进行整改处理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5对应的整改措施5.1垂直度偏差整改及预防措施1原因分析1)上下模板拼缝不整齐。
2)局部模板支撑体系强度不够,浇筑时略有涨模。
3)模板跟换不及时,造成局部地区外观质量较差,垂直度偏差较大。
2垂直度偏差整改措施1武汉中央文化区k1)对垂直度及平整度有偏差的部位,偏差较大的采用钢錾进行剔凿细毛,并用靠尺进行检查,保证边剔凿边检查,直到剔凿合格为止,剔凿时注意不能凿出钢筋。
2)对垂直度偏差较小的部位采用磨光机对突出的点位及接搓的部位进行打磨处理。
3垂直度偏差预防措施1)在墙体模板安装过程中,严格依据墙身线、控制线进行垂直度的控制,保证墙模板垂直;2)顶板模板支设时,在靠近墙边必须进行吊墙身控制线进行顶板边沿位置控制,以保证顶板与墙体的90度夹角垂直方正,符合要求。
3)在施工过程中,专人对墙体模板垂直度,顶板模板进行检查,墙体模板主要采用线坠吊垂直线,分上中下进行测量,测量数据符合垂直度要求,底部量控制线,检查墙身是否有偏位,对有偏位的及时进行校正,从模板的支设过程保证垂直度、墙身位置、平整度符合要求(具体详见模板施工方案)。
MSA测量系统分析及改善
MSA测量系统分析及改善1. 简介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简称MSA)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善测量系统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工具。
在许多行业中,测量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用于确定产品和过程的质量或性能。
然而,如果测量系统本身存在问题,那么得到的测量结果可能是不可靠的。
因此,MSA是确保测量系统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MSA的基本概念,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技术,以帮助您进行测量系统分析和改善。
2. MSA的重要性准确和可靠的测量系统对于生产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它们用于确定产品和过程的性能,并对产品的质量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然而,一个不准确或不可靠的测量系统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不准确的测量结果,导致错误的决策和行动;•不一致的测量结果,使得无法比较不同时间或不同地点的测量结果;•高度可变的测量结果,使得很难确定产品或过程的真实性能;•长期而言,测量系统的不准确性和不稳定性可能导致质量问题和高成本。
因此,MSA对于确保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非常重要。
3. MSA的步骤进行MSA时,可以遵循以下基本步骤:3.1 确定测量系统首先,需要明确要评估和改善的测量系统。
这可能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如一个尺子,也可能是一个复杂的设备,如一个坐标测量机。
3.2 确定评估指标接下来,需要确定用于评估测量系统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指标。
常见的评估指标包括偏差、重复性、线性度和分辨率等。
3.3 收集数据然后,需要收集测量系统的实际数据。
这可以通过对已知样本进行测量来实现。
确保数据的收集尽可能地全面和代表性。
3.4 数据分析一旦数据收集完毕,就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范围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可以确定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情况。
3.5 制定改善计划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改善计划以提高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可能涉及校准设备、培训操作员或更换测量设备等。
质量改进体系测量、分析和改进
质量改进体系测量、分析和改进简介质量改进体系(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是一种可以帮助组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管理方法。
本文档旨在介绍质量改进体系的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测量测量是质量改进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步,通过测量可以了解和评估组织的当前质量水平。
以下是测量的几个关键步骤:1. 确定测量指标:根据组织的目标和需求,确定适合衡量质量的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是产品质量参数、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流程效率等。
2. 收集数据:使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收集相关数据。
数据可以来自不同的来源,如内部报告、客户反馈、市场调研等。
3. 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其中的模式和趋势。
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如均值、标准差、趋势图等,来帮助理解数据。
分析在测量过程中获得的数据提供了对组织质量情况的洞察。
分析这些数据有助于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
以下是分析数据的几个关键步骤:1. 数据解释:将数据分析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以了解差距和问题的来源。
通过数据解释,可以确定质量改进的焦点和优先事项。
2. 根本原因分析:对问题或缺陷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找出导致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
常用的根本原因分析工具包括鱼骨图、5W1H分析等。
3. 改进机会识别:分析数据时,要时刻关注可能的改进机会。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寻找能够提升质量的潜在改进点。
改进改进是质量改进体系的核心目标,通过改进可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以下是改进的几个关键步骤:1. 设定目标:根据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设定具体的改进目标。
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和可达到的。
2. 制定行动计划:为实现改进目标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
计划包括所需资源、时间表和职责分配等重要要素。
3. 实施行动计划:按照行动计划的要求,组织实施改进活动。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跟踪和监控进展,并及时调整计划。
4. 评估改进效果:在改进活动完成后,对结果进行评估。
评估可以通过再次测量和分析来完成。
测量、分析与改进
测量、分析与改进4.6 测量、分析与改进4.6.1 总则绩效测量、分析与改进是公司进行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和动力。
通过测量、分析与评价公司绩效,支持公司的战略制定和战略部署,促进公司战略部署与日常运营的紧密结合,推动绩效管理的改进和创新,从而加快公司的发展速度,增强企业实力。
4.6.2 测量分析和评价4.6.2.1 提要依据公司战略部署及内部管理制度,有效收集、整理相关数据与信息,对公司战略规划、日常运营管理、过程绩效进展情况实施监测,并且坚持持续测量、分析与改进的原则,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4.6.2.2 测量流程公司建立了财务、客户和市场、内运营部、研究与发展四个维度的绩效测量与分析体系,并从公司战略层、职能部门层、执行层(项目部)三个层面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公司的日常运作和组织整体绩效进行监测。
1.公司层:公司领导通过战略管理委员会、战略分析会及各部门提供的各类分析报告,结合相关方信息,对公司战略绩效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为战略决策和战略的修订提供依据。
2.职能部门层、分公司:各职能部门、分公司通过分管副总、安全分析报表、质量分析报表、职能部门例会,部门、分公司季度、年度绩效考核等进行绩效监测。
各业务管理部门及时收集各条业务线对应的绩效数据信息,同时通过网络、办公平台、调研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外部市场、标杆、竞争对手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信息进行系统整合,形成各种形式的季度、年度报告、报表等。
经过对比,发现XXX在产值和质量安全方面都与竞争对手标杆企业存在一定差距。
在产值方面,与标杆对比偏低,与桂林建安对比13年偏高14、15年略偏低,与桂林三建比远远超过。
在质量安全方面,近三年区优质和区文明与桂林建安比略有减少,各项指标高于桂林三建。
需要加强技术指标方面的提升,如区级工法和QC成果。
本文介绍了一家建筑企业的各项管理计划和实施方法,包括质量监督科、安全设备科、总工办、XXX等部门的工作内容。
2019全国质量奖现场汇报PPT-测量分析改进精选全文
1 测量系统的基本情况
(2)监测指标的分解与测量
维度
主要绩效指标
指标管理单位,根据指标测量分析结果,制定系统的改进提 升措施,推进改进、创新工作
管理部门
内部运营 学习成长
新产品开发周期创新和提升、计划变更项目占比、项目评审一次通过率
新产品营业收入占比、项目中标率
万元产值能耗
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非计划停机时长、设备综合效能、设备运维成 本同比下降率、设备运转率
进行分析
日常运作监测
公司确定公司的价 值创造过程和关键 支持过程并进行监 测;各二级单位监 测过程因素,以监
控日常运作。
整体运行、日常运作 监测日常运作及组织的整体绩效
1 测量系统的基本情况
(1)考核指标的分解与测量
通过指标的分解、考核,推动责任单位主动改进、创新工作
维度 财务
主要考核指标
营业收入 利润 应收账款占不含税销售收入 比
维度 财务
客户
内部运 营
学习与 成长
社会责 任
公司级关键绩效指标
主要绩效指标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亿元) 净资产收益率(%) 资产负债率(%) 每股收益(元)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 国内市场占有率(%)
非房领域收入占比(%) 顾客满意度(%)
房地产百强客户占比(%) 品牌价值(亿元)
新产品营业收入占比(%) 采购成本节省率(%)
兼顾“管理为经营服务,职能为一线服务”的理念
战略目标
使命/愿
景
改
公司战略规
改
进 创
KPI指划标体系
进 创
新 对比数据 测量 对比数据新
分析
评价
东方雨虹测量、分析、改进系统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分析与改进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分析和改进8.1 总则应策划并实施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的过程。
8.1.1 开展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的过程的目的要求:a.证实产品要求的符合性;b.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c.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8.1.2 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的策划a.过程策划要以8.1.1所述的目的要求为出发点;b.策划需考虑并明确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活动的项目、内容、方法频次和必要的记录,策划的结果应形成规定文件;c.应考虑采取包括统计技术在内的适用的方法及其应程度,并在策划结果中确定。
8.2 监视和测量8.2.1 顾客满意追求顾客满意是本公司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对顾客满意信息的监视和测量是测量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方法。
a.顾客满意信息的内容:―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评价;―顾客对售后服务的评价;―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和期望。
b.信息的收集方式―市场调研、收集市场或消费者组织媒体或行业组织的报告;―接受顾客投诉或抱怨,如设置公开投诉电话;―与顾客直接沟通,如走访顾客、派人接待顾客、电话回访、发放调查表等。
c.信息的利用定期对顾客满意的信息进行收集(口头的和书面的),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可采用适宜的统计技术找出顾客满意程度的趋势,找出与顾客要求和期望的差距,归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作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业绩和改进的依据。
d.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见《顾客满意控制程序》。
8.2.2 内部审核a.内部审核控制内容:―对内审进行策划。
内容包括:审核的目的、审核依据、审核的频次范围和方式等;―明确审核职责,保持审核的合理性和客观性;―实施审核,记录审核结果;―负责受审核区域的管理者应确保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消除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后续活动应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
b.内部审核的目的―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产品实现策划的安排、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是否符合本公司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 不合格品控制
为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本公司编制并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8.3.2 总则
8.3.3 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划分如下:
B.属于成批的大量的不合格品的评审与判定,由质检员提出意见报工程部审核批准。
C.对工程部评定的不合格品如有争议时,由工程部会同生产部研究后由工程部提出综合意见,报管理者代表裁定。
b)策划内容包括:审核频次、目的、范围、准则和方法等;
本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c)指定审核组长,组成审核组,审核员必须是经培训合格具有内审员资格并经管理者代表任命的人员,分工时确保审核员独立于受审核部门之外。
按《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控制程序》进行。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均能持续满足策划效果,本公司对满足顾客要求所必需的实现过程进行监视,并对关键过程进行测量;当监视和测量的结果表明未能达到策划的结果时,适当时,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d.不合格的半成品应按不合格品处理的规定进行处理。
a. 检验和试验必须在规定的进货过程检验和试验完成并证明符合规定要求之后才能进行。
b. 检验和试验应由专职的检验人员按质量计划的规定实施。
c. 检验和试验的项目和数量应考虑在进货过程中已证实的程度和是否会发生变化等因素。原则上在以前的检验中已得到证实但不会发生变化的一般可以不做或少做。
过程测量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和/或特殊过程设立控制点,分别为:幢角工序、密封条熔接工序、装配工序,配备专门的测量仪器或规定专门的监控方法,具体执行《关键工序质量监控制度》。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为验证产品质量是否满足要求,本公司编制并执行《进货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过程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最终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对采购产品、半成品、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 。
● 检验和试验所需的费用。
c.紧急放行必须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并具有可靠的追回程序。
a.由工程部负责组织过程检验和试验,过程检验和试验应按质量计划的规定实施。
b.过程检验和试验可以采用自检、互检和专检的方式进行。但要转序的半成品的检验,必须由专职的检验人员实施专检。
c.质量计划中要求进行的检验和试验项目完成前不准转序,除非有可靠的追回措施并得到批准后才能例外放行、转序。
8.3.3.4 重新检验
不合格品经返工后,需由工程部或其授权的质检员进行重新检验,以证实经返工的产品是否已经达到了规定的要求,并记录。
相关文件
Q/BFB8.3-01-2003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8.4 数据分析
为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实施改进的机会,本公司对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予以规定。
d. 经最终检验证明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才能交付给用户。
e. 最终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应按不合格品处理的规定处理。
a. 所有的检验和试验工作均应建立相应的记录,并妥善保管。
b. 所有的记录应能证明已按质量计划完成了检验和试验工作,并作出了结论,并由授权的检验人员签字,否则作无效处理。
c. 最终检验和试验后合格的产品,当用户需要时,应由工程部开具质量保证书,提交用户。
a.凡购进的用于生产产品的原(辅)材料、外协件、另配件(包括工装模具)均需由工程部按质量计划或有关标准的要求组织检验和试验,证明符合规定要求时,才能入库领用。
b.确定进货检验和试验的数量和性质(检验或试验)时应考虑:
● 提供产品的分承包方的质量保证能力和提交的合格证明文件.
● 本公司所具备的检验和试验的能力。
为准确了解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本公司建立并实施《顾客满意度的测量和监控控制程序》,对顾客满意不满意的信息实施监控。
8.2.2 内部审核
为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本公司编制并执行《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控制程序》,对实施审核、确保审核独立性、记录结果并向管理者报告的职责和要求予以规定。
a)基于拟审核的活动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
D.对不合格品评审的依据为是否符合有关的标准、规程、规范的规定要求和客户的要求。
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如下:
A.进行返工,以达到规定的要求。
B.以返修或不经返修,作为让步接收。
C.降级处理或改作他用。
D.拒收或报废。
不合格品一经评定,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作好相应记录。
不合格品经返修或不经返修,要作让步接收处理的,需向用户提出申请,说明不合格的情况,经用户同意才能办理让步接收手续并记录。
b) 确立质量目标以明确改进的方向;
c) 通过数据分析、内部审核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并做出适当的改进活动安排;
d) 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其他适用的措施,实现改进;
e) 在管理评审中评价改进效果,确定新的改进目标。
8.5.2 纠正措施
为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本公司编制并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8.4.1 数据来源
8.4.2 数据收集
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的能力、生产效率、生产进度等数据的收集。
8.4.3 数据分析
各部门每月按《数据分析控制程序》应用适用的统计技术方法对本部门负责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或实施改进的机会,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8.4.4 数据传递
8.5.3 预防措施
为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本公司编制并执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a) 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识别潜在不合格;
b) 分析潜在不合格的原因;
c) 防措施的效果;
e)评价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对于富有成效的改进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文件更改,对于效果不明显的采取进一步的分析和改进。
a)识别不合格,包括体系运作方面和产品质量方面,特别注意顾客投诉;
通过调查分析确定不合格的原因;
b)评价并确定为防止不合格再发生需采取措施的需求;
c) 确定并实施这些措施;
e) 跟踪并记录纠正措施的结果;
f) 评价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对于富有成效的改进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文件更改,对于效果不明显的采取进一步的分析和改进。
各部门对获得的任何方面信息应进行记录,并按职责范围进行有效传递,对数据分析结果应按《内部沟通控制程序》进行必要的沟通。
8.5 改进
8.5.1 持续改进
为确保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本公司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并对改进的过程和活动进行策划和管理。为此,本公司:
a) 通过质量方针的建立与实施,营造一个激励改进的氛围与环境;
引用文件:
Q/BFB8.3-01-2003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Q/BFB8.4-01-2003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8.1 总则
为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机制,及时发现产品、过程和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本公司策划并实施了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其中包括对统计技术的应用,以确保:
a.证实产品的符合性;
b.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c.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8.2 监视和测量
8.2.1 顾客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