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培训实验室能力要求共95页文档
实验室建设规范及标准
![实验室建设规范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5463f2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e.png)
实验室建设规范及标准实验室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依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建设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实验室建设规范1. 空间规划与设计在实验室建设中,空间规划与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实验室内应设置合理的通道和工作区域,以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工作效率。
此外,实验室还应根据实验需求设置适当的设备和储存区域。
2. 设备和材料选择在实验室建设中,设备和材料的选择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实验室应选择符合安全性能要求的设备,保证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等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进行。
3. 环境安全与防护实验室的环境安全与防护是保障实验人员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洗眼器、紧急淋浴等,并应设置警示标识,明确标注有害物质的存放位置和使用条件,提供充分的通风设备,保证实验室内空气的清洁与流通。
4. 废弃物管理在实验室建设中,废弃物管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实验室应设立专门的废弃物储存区域,并配备相应的废弃物容器和封存工具。
废弃物应分类储存,保证不同类别的废弃物不互相污染,同时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和处置。
二、实验室建设标准1. 实验操作标准实验室建设标准包括实验室操作的规范和要求。
实验操作应按照正确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严禁擅自修改实验方案或忽略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实验操作的要求和风险,并遵守操作规程。
2. 设备标准与维护实验室中的设备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应按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能。
对于老化或存在故障的设备,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室管理标准实验室的管理标准涵盖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权限,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
对于实验室涉及的项目经费、实验结果等信息,应进行妥善的保密与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实验室建设及工作环境要求
![实验室建设及工作环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dee232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61.png)
实验室建设及工作环境要求实验室是科研工作的核心场所,为确保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实验室建设及工作环境要求必须严格遵守。
本文将从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工作环境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实验室建设要求1. 实验室位置选择:实验室应远离噪声和污染源,地理位置选择要方便实验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最好能与其他实验室或科研机构相邻,便于合作和资源共享。
2. 实验室布局设计:实验室布局应合理,根据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和工作流程进行规划,保证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合理连接。
实验室设备和实验台面要保持良好的排列,确保实验人员的工作顺利进行。
3. 实验室通风系统:实验室通风系统要符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
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实验室内的化学品和有害气体的排放,以及实验室人员的舒适度。
4. 实验室安全设施: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紧急停电装置、紧急淋浴器和安全柜等。
同时,实验室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以提醒实验人员注意安全事项。
5. 实验室设备和仪器: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应当满足实验室的需求,并且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设备和仪器的购置应根据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预算进行选择,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实验室工作环境要求1. 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必须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的安全。
实验人员应经过必要的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
2. 实验室卫生管理:实验室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实验室人员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实验室设备和实验台面,妥善处理废弃物和实验产生的化学废液。
3. 实验室温湿度控制:实验室的温湿度要求应符合实验工作的需要,通常要求在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
温湿度的控制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 实验室噪音控制:实验室噪音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减少对实验人员的干扰。
对于噪音较大的实验室设备,应采取隔音措施或者进行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以减少噪音对实验室工作的影响。
中小学实验室建设、管理和使用基本要求
![中小学实验室建设、管理和使用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2490f4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7.png)
第四档案盒内装:A.学期实验教学计划;B.实验教学常规考核评估试题、评分卡、成绩册、试卷分析;C.实验室 工作总结。
第五档案盒内装:A.历届实验教师档案(实验教师登记表)和实验教师统计表;B.学科教师实验教学研究成果证 书复印件;C.学科教师职称、学历、岗位合格证书复印件。
A.按照河北省仪器配备目录中的仪器编号依顺序科学摆放,严禁出现叠压现象,使用后的仪器要放回原位,仪 器、药品分开存放。
B.分组仪器所带附件以及分解的演示仪器要实行盘架化管理。
C.经常检查仪器,保持仪器的清洁,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如卡尺、蓄电池、两用气筒等),怕潮怕腐(动植 物标本)的仪器,橱内要放防潮防腐剂,怕光(带屏幕)的仪器一定要避光保存。
完好,酒精适量,灯帽配套;无塞的玻璃仪器用后洗净倒放,有塞的玻璃仪器,不用时,磨口涂凡士林或垫纸条; 电工仪器周围无较强的磁场;生物饲养用具要真正利用起来,不能放入仪器橱;仪器橱顶上不能放任何物品,等等。
5、各校要充分利用现有仪器,完成现行教材规定的实验教学任务。 附表:1、实验教师统计表(样表) 2、橱目标签(样表) 实验教师测量仪器、玻璃仪器等分类,用100X200m11]的木板或有机玻璃板制作) ,钉在橱的上沿居中位置,橱内有橱目标签,装入卡片袋,固定在内侧左壁,位置一致。
(2)安全措施:化学药品室要有排风扇。每室均有灭火器一个,防火沙箱一个。平房或楼房一层有铁护栏和防 盗门。
(3)仪器管理:
(2)环境布置:各准备室应悬挂下列各项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规则》、《理科教师(科学教师)实验教学 守则》、《实验教师岗位职责》、《危险品使用规则》、《实验教学进度表》、《各年级学科实验目录表》、《实 验课程表》、《实验教学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名单》。
实验室建设要求
![实验室建设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a98ab9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a.png)
实验室建设要求
实验室建设要求
实验室建设要求
实验室在科研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为科学家们提供研究的空间和环境,承载着各种不同的科学实验,是科研工作的基础设施。
因此,建设一个实验室要求苛刻,需要投入相当大的金钱和精力。
要求实验室必须建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既不受外界干扰又可以满足实验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安全可靠。
其次,实验室必须配备高科技的仪器设备,以及足够的用电设备,这样可以满足科学实验的需要。
实验室的空间布局也非常重要,要求实验室内部分区域严格分开,以免不同实验影响到彼此,并且确保实验室内空气流动良好。
实验室建设要求还有一点,就是要求实验室设备齐全,环境卫生,能够满足实验的安全性要求,同时要求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掌握专业知识,以保证实验的质量和安全。
实验室建设要求严苛,不仅需要购买高科技仪器设备,还需要建立良好的空间布局,并安排合格的工作人员,以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可靠,为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学校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制度
![学校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ccac5e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6.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实验室建设,规范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益,保障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实验室建设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的原则。
第四条实验室管理应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到人、规范操作、定期检查的制度。
第二章实验室建设第五条实验室建设应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需要,合理确定实验室建设规模和内容。
第六条实验室建设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实验室设施、设备和环境安全。
第七条实验室建设经费应专款专用,严格按照预算执行,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第八条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应注重资源共享和开放性,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第三章实验室管理第九条实验室管理实行校、院(系)、实验室三级管理体制。
第十条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全面管理工作,对实验室的安全、设备、环境、教学、科研等工作负有直接责任。
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试剂管理制度、实验操作规程等。
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实验室安全无隐患。
第十三条实验室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实验室试剂应按照规定储存,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失效。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实行预约制度,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
第十六条实验室应加强实验数据的管理,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实验室使用第十七条实验室使用应遵循先预约、后使用的原则。
第十八条学生和教师应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第十九条实验室使用过程中,应爱护设备,节约试剂,避免浪费。
第二十条实验室使用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实验场地,关闭水、电、气等设备。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第二十一条对在实验室建设、管理和使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二条对违反实验室管理制度,造成实验室设备损坏、安全事故等后果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临床实验室管理规范一一校准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要求
![临床实验室管理规范一一校准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01b556aa98271fe910ef911.png)
临床实验室管理规范一一校准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要求ISO导则25-1995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郑怀竞基本概念(1).质量:(Qua1ity). 反映产品和服务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1实验室的质量:准确、及时。
E基本概念(2).·质量方针:(Quality Policy )由组织的管理者正式颁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制定和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管理职能。
基本概念(3)·质量体系:(Quality system )为实施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
基本概念(4)·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是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以顾客满意,组织成员和社会均能受益为长期成功的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
重点:预防出差错。
发展历史--1·石器时代(14万年前)质量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保证理·手工业时代:集生产和质检于一身:噩·工业化时代(近100年):质检形成一门科学、独立部门发展历史--2·20世纪初期:工业化时代,质检形成独立部门:噩·20世纪40年代:统计质控,质控图:·50年代:临床检验引入质控图发展历史--3·70年代:质量管理思想出现(G..M.P.):·80年代:G.L.P.(goodlab.Practice ):·80年代末:质量认证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一一(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ISO)·TC/170――ISO下的一个技术委员会,即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CSBTS/TC151――我国对口单位,即全国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实验室能力要求概论(PPT 95张)
![实验室能力要求概论(PPT 95张)](https://img.taocdn.com/s3/m/b51ce5d30242a8956bece459.png)
学术梯队建设
对“核心能力”人才的内在要求 ——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 ——具备合适的知识结构 ——具备强烈的创新思维
学术梯队建设
培养学科梯队的方式
——完善人才开发机制
——建立人才竞争机制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营造人才安心尽责的环境和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想目标
人员数量合理 人员知识、能级结构合理 人员素质精良
学科带头人的素质
业务素质
——专业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广,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对学科的发 展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里能够站得稳、立得 住、有一定的影响力 ——科研能力较强,治学态度严谨,在本学科领域内有比较明确的研究 方向,有较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前沿的科研成果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专业书刊,阅读速度在每小时3000字 符以上,并有较好的听说能力,具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具一定的技术职称和学历
需求分析
部门层面
—工作计划
—岗位职责所需能力分析 —部门培训需求 记录分析 —工作数量 —客户投诉率 —聘用标准 工作质量 事故率 缺勤率 设备利用率 绩效评估
—工作岗位职责能力的描述 个人档案等等
需求分析
其他层面 —职工对培训的态度 实验室人员技能状况 —上次培训评估的结果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方法
如何用人
实验室人员能力保证
七项基本原则 ——任人唯贤的原则 ——注重实绩的原则 ——激励的原则 ——建立竞争的原则 ——精干的原则 ——民主监督的原则 ——岗位责任制原则
学科带头人的素质
思想素质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路线、方 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服从分配,工作认真负责 ,谦虚谨慎,作风正 派,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刻苦钻研业务,有强烈的 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改革和创新精神,有科学的态 度和献身精神,有无私的人格魅力、极强的“团队 精神”和民主的工作作风
实验室建设方案实验室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
![实验室建设方案实验室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5f95f3b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c.png)
技术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其他实验室、企业 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共同学习和探讨新技术和 方法。
05
实验室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的意 义
提高实验室整体科研水平
提升实验技能
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使实验 室人员掌握先进的实验技术和方 法,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效
率。
拓展科研视野
引入新的科研理念、技术和方法, 帮助实验室人员了解学科前沿动
通过参与实验室建设和科研工作,让实验室人员更加认同自己的 职业身份和价值,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06
实验室建设方案实施与保障措施
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
明确实验室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时间 表,确保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 进行。
制定实验室建设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措 施,确保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 得到及时解决。
全稳定运行。
加大投入,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
根据实验室建设的需要,制定详细的经费预算和使用计划,确保实验室 建设所需的资金得到保障。
加强实验室设备的采购和管理,确保实验室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 条件。
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和试剂等物资保障,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THANKS
感谢观看
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实际操作评估,观察其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 性。
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
• 综合评估:综合考虑考试评估、操作评估以及实验室人员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等因素,对培训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
及时反馈
在培训过程中和培训结束后,及 时向实验室人员提供反馈意见和
建议,帮助其改进和提高。
学术报告与分享
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实验室进行学 术报告,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
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要求
![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a297cc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b.png)
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要求一、实验人员要求(一)实验室人员配备中学: 要求有专职实验教师, 要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或中教二级以上职称。
小学: 四轨以上完小至少配一名专职科学教师和一名专职科学实验教师, 四轨以下两轨以上(含两轨)完小至少应配一名专职科学教师和一名兼职教师;两轨以下完小至少应配一名专职科学教师兼科学实验教师。
任职教师应具有中专学历。
(二)理科教师及实验教师队伍建设1 、实验教师应熟练掌握本学科仪器设备的功能及大纲所要求的演示和分组实验 , 能维修教学仪器 , 能科学管理仪器.2 、理科教师应熟练掌握本学科、本年级所涉及到的仪器设备、演示和分组实验及本学科通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含小学科学教师 )。
二、实验室配备及管理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须集中组成一个整体, 所有房间墙壁粉刷干净, 地面用瓷砖或水泥铺设, 各室标牌齐全, 工整美观, 门窗牢固。
各室应整洁、通风、有窗帘、防火、防盗措施电线应暗线铺设, 有安全保护装置。
实验室周围环境整洁, 无垃圾、杂草、瓦砾。
设展览橱窗、摆放能定期更换的典型实验装置或标本模型等。
1.实验室:物理实验室: 应电源到桌, 电源开关应装在教师实验台旁或黑板附近 , 以便需要时能迅速切断电源, 并有漏电保护设施。
电线应暗线铺设, 有安全保护装置, 并有黑、红遮光窗帘。
化学实验室: 应水源到桌, 室内应设通风橱、防护屏、废液桶, 实验台应铺设防腐胶垫, 墙上可张贴实验操作挂图。
生物实验室: 设专用水源和光源, 局部设非白炽光源。
电线应暗线铺设, 有安全保护装置。
科学实验室:电源到桌, 电线应暗线铺设, 有安全保护装置。
各实验室陈列柜, 数量、规格及内部格局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宜设计成透明体,并应采取防潮、防蛀等措施。
实验室后黑板: 设计实验、趣味实验、实验操作规范、科技小知识等。
2.准备室: 准备室是供教师准备实验、调整维修仪器配制药液的场所, 各准备室要有常用的防护用品、急救箱, 箱内应备齐烧、烫、割伤等药品。
实验室能力要求概要
![实验室能力要求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f6149ce34028915f804dc24a.png)
具有四性 ——情绪的稳定性 ——对人的宽容性 ——对事物的创新性 ——对工作的时效性
1-149 16
品德素质
品德素质包括 ——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等
1-149
17
实验室工作人员
品德素质要求
——自觉执行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维护实验室声誉 ——有崇高的理想和抱负 ——有坚强的意志力 ——有很好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1-149 9
信任、尊重、培训员工
尊重个人的诚实和正直 我们公司不能”用人时就雇佣,不用人时就辞退”. 领导绝对不是靠你的权威,不是靠你的命令,而是 靠你如何激励这些人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做事 . 公司的组织结构是网状的,大家围绕一件事,并没 有说谁是最主要的老板,只有一个项目负责人,这 位项目负责人的选出是因为他的能力最好,而不是 这个人最资深 不是因为谁最资深就听谁的,而是看谁对这件是了 解的最清楚就听谁的 人才培训,不惜成本
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设置、功能和检验能力
1-149 3
第一节
实验室 人才队伍建设
1-149 4
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的本质
人力资源管理
1-149 5
人力资源的定义
指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
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包括人 的智力、体力、知识和技能。表现为数量和
质量两个方面,其中数量是基础,质
1-149 10
人在检验活动中具有的特征
最具活力
具有能动性
富有创造性
是不能替代和无法补救的
1-149 11
实验室是一个有机整体系统,
影响检验数据可靠性及检验结论正 确性的因素很多,关键性的因素是
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d22a1bd700abb68a982fb67.png)
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办法(暂行)为了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实现“培养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为宗旨的办学理念,保障学校的实验实训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1、制定本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和促进学校实验实训室建设,实现实验实训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投资效益和使用效率;实施资源整合、共享;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就业能力创造条件。
2、学校的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实行统一布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标准、统一使用管理、统一资源分配、统一保障、统一考核管理的原则。
3、实验实训室工作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完成实验实训教学、科研任务,提升实验实训教学水平;在保证完成实验实训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4、学校要重视实验实训室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努力建立一支知识全面、技术熟练、结构合理、敬业奉献的实验实训队伍。
5、本管理办法适用于主要为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等实验实训教学服务的实验实训室。
二、管理体制1、实行在校长领导下的主管校长负责制,教学校长分管,设立实训处、各专业教研室等负责具体实验实训的工作与日常管理。
建立实训处和各实训室二级管理体制。
总务处为实验实训提供后勤保障。
2、实训处与各实训室的主要职责是:制订实验实训工作规划;实验实训室有关规章制度;实验实训室的日常管理;实验实训教学、科研工作的组织、实施、检查、考核,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日常管理1、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汇编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实验室管理的文件。
学校实验和实习管理规范,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各实验实习场所实行专人管理,责任到人,确保实验实习安全到位、管理到位。
认真做好实验实训档案管理工作以及实验实训室教学资料、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存档。
包括学生实习记录、学生实训报告、设备台帐等。
实验室建设及安全管理
![实验室建设及安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f4b4a0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b.png)
实验室建设及安全管理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实验室建设及安全管理实验室建设及其管理是国内外实验室必须重点考虑的关键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多种安全因素,诸如:气路管理、废液管理、实验室搬迁、实验室布局、信息管理、仪器共享、安全管理等。
今天让我们开始从实验室的各个细节进行“安全”梳理。
01实验室区域行为规范1.不得在实验室饮食、储存食品、饮料等个人生活物品;不得做与实验、研究无关的事情。
2.整个实验室区域禁止吸烟(包括室内、走廊、电梯间等)。
3.未经实验室管理部门允许不得将外人带进实验室。
4.熟悉紧急情况下的逃离路线和紧急应对措施,清楚急救箱、灭火器材、紧急洗眼装置和冲淋器的位置。
铭记急救电话119/120/110。
5.保持实验室门和走道畅通,最小化存放实验室的试剂数量,未经允许严禁储存剧毒药品。
6.离开实验室前须洗手,不可穿实验服、戴手套进入餐厅、图书馆、会议室、办公室等公共场所。
7.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实验结束后实验用具、器皿等及时洗净、烘干、入柜,室内和台面均无大量物品堆积,每天至少清理一次实验台。
8.实验工作中碰到疑问及时请教该实验室或仪器设备责任人,不得盲目操作。
9.做实验期间严禁长时间离开实验现场。
10.晚上、节假日做某些危险实验时室内必须有二人以上,以保实验安全。
02化学品的储存保管1.所有化学药品的容器都要贴上清晰永久标签,以标明内容及其潜在危险。
2.所有化学药品都应具备物品安全数据清单。
3.熟悉所使用的化学药品的特性和潜在危害。
4.对于在储存过程中不稳定或易形成过氧化物的化学药品需加注特别标记。
5.化学药品应储存在合适的高度,通风橱内不得储存化学药品。
6.装有腐蚀性液体容器的储存位置应当尽可能低,并加垫收集盘,以防倾洒引起安全事故。
7.将不稳定的化学品分开储存,标签上标明购买日期。
将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药品试剂分开储存,以防相互作用产生有毒烟雾、火灾,甚至爆炸。
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制度
![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e23a92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b.png)
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制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的迅速进步,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实验环境,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文旨在介绍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规定和实施方法,旨在为学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供指导。
一、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1. 创造学生的实践机会: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践探究的场所,通过实验活动,学生能够增加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提供科学研究平台:实验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有助于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精神。
3. 保障教学质量:实验室能够提供直观、具体的实践教学环境,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实验室建设的原则与规定1. 安全第一:实验室建设必须以安全为先,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和系统,确保实验活动的安全进行。
2. 充分利用资源:实验室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如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知识、科研设备和资金等,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3. 灵活、实用:实验室的建设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并注重实验室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以满足不同学科和实验的需求。
三、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立1. 实验室管理组织架构:建立实验室管理委员会或实验室管理团队,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决策,并明确各个管理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2.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实验室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问题。
3. 实验室设备管理: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购置、验收、维护和报废等方面的规定,确保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和维护。
4. 实验材料管理:制定实验材料管理制度,对实验材料的采购、验收、储存和使用进行规范,确保实验材料的质量和有效利用。
实验室的要求及管理
![实验室的要求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03b6fed81c758f5f61f67f0.png)
• 4、计量认证的内容: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性能; 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工作环境和人员的操作技 能;测试能力;保证量值统一、准确的措施及检 测数据公证可靠的管理制度。
• 5、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提出计量认证申请后,省级 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指定所属的计量检 定机构或者被授权的技术机构按照“计量认证/审 查认可(验收)评审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合格 后,由接受申请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 门发给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未取得计量认证合格 证书的,不得开展产品质量检验工作。 • 6、由于计量认证是依法实施的对为社会提供公证 数据的质检机构进行评审的认证(政府行为), 因此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经计量认证 合格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所提供的数据,用于贸 易凭证、产品质量评价,成果鉴定作为公证数据 ,具有法律效力”。
Hale Waihona Puke (12)组织本项目试验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13)按建设、监理单位的要求,及时上报各
种资料。
(14)建立不合格品台帐,并记录不合格品的 处置情况。
2.试验分室工作职责及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负责本室试验检测资料的归档管理。接受 中心试验室的管理和业务指导。
(2)按检定和校准计划,做好仪器设备检定和 校准工作。 (3)建立试验检测用标准台帐,并实行动态管理。 (4)试验检测项目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水泥乳化 沥青试验分室试验检测项目应符合附录G的规定。
(2)按照建设、监理单位的要求,结合工程项目
特点,制定本试验室详细的试验、检测、过程控制等 管理办法、岗位责任制、作业指导书等。
(3)按检定和校准计划,做好仪器设备的校准工作。
(4)建立试验检测用标准台帐,实行动态管理。
(5)试验检测项目应符合附录F的规定。 (6)负责本场全部试验检测资料的归档管理。 (7)建立不合格品台帐,并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
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b12382c55270722192ef756.png)
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办法为了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实现“培养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为宗旨的办学理念,保障学校的实验实训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1、制定本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和促进学校实验实训室建设,实现实验实训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投资效益和使用效率;实施资源整合、共享;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就业能力创造条件。
2、学校的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实行统一布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标准、统一使用管理、统一资源分配、统一保障、统一考核管理的原则。
3、实验实训室工作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完成实验实训教学、科研任务,提升实验实训教学水平;在保证完成实验实训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4、学校要重视实验实训室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努力建立一支知识全面、技术熟练、结构合理、敬业奉献的实验实训队伍。
5、本管理办法适用于主要为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等实验实训教学服务的实验实训室。
二、管理体制1、实行在校长领导下的主管校长负责制,教学校长分管,设立实训处、各专业教研室等负责具体实验实训的工作与日常管理。
建立实训处和各实训室二级管理体制。
总务处为实验实训提供后勤保障。
2、实训处与各实训室的主要职责是:制订实验实训工作规划;实验实训室有关规章制度;实验实训室的日常管理;实验实训教学、科研工作的组织、实施、检查、考核,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日常管理1、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汇编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实验室管理的文件。
学校实验和实习管理规范,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各实验实习场所实行专人管理,责任到人,确保实验实习安全到位、管理到位。
认真做好实验实训档案管理工作以及实验实训室教学资料、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存档。
包括学生实习记录、学生实训报告、设备台帐等。
2、实验实训室应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检修等工作,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保证实验实训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