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酸病主要症候评分量表
一例吐酸患者的中医辨证分析

一例吐酸患者的中医辨证分析摘要根据临床特征,胃食管反流属于中医“吐酸”等范畴。
对于吐酸的文献记载,最早见《内经》: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证治汇补·吞酸》中云:“大凡积滞中焦,久郁成熟,则本从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热也;若客寒犯胃,顷刻成酸,本无郁热,因寒所化者,酸之寒也。
”总结吐酸病机不仅是郁热,而且与寒有关。
《医学心法·吞酸》认为:认为肝气郁滞是发病的关键。
但无论是外感寒邪还是寒湿内阻,亦或是饮食积滞,最后均有从热化而为酸的病理过程。
本文通过对历代医家对吐酸病机进行归纳总结得知,治疗吐酸,因抓住其主要病机,辨证论治,才能起到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吐酸;吞酸;肝气郁滞;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1]。
临床表现为烧心、胸骨后痛、反酸、嗳气、恶心、腹胀等症状,从症状上看GERD属中医“吐酸”、“吞酸”及“嘈杂”等范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GERD的中医病名定义为“吐酸”[3]。
中医药以辨证论治思想指导GERD治疗,具有整体调节优势。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3岁,以“反酸、胸骨后烧灼感2周”为主诉入院。
入院中医诊断: 吐酸肝胃郁热;西医诊断:1、胃食管反流 2、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3、右肺结节。
患者平素饮食不节,急躁多思易焦虑,近2周来每因发怒动火则吞酸频作,胸骨后烧灼感,伴有胃脘部闷胀不适,头晕乏力。
入院症见:胃脘胀满,吞酸嗳气,嗳臭腐气,口苦口干,纳差,心烦不得眠,大便臭秽, 小便量可,色微黄。
舌质红, 苔黄厚,脉弦数。
胃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证属肝火内郁,治以疏肝理气、清热止痛。
给予中药汤剂“柴胡疏肝散加减”,处方:制吴茱萸5g,生柴胡、黄连各6g,麸炒枳实、佛手、酒川芎、陈皮各10g,生白芍、浙贝母、乌贼骨20g,生代赭石、百合、炒麦芽各30g,水煎服。
发热门诊检查评分标准 -。呕吐门诊检查评分标准

发热门诊检查评分标准 -。
呕吐门诊检查
评分标准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呕吐门诊检查评分标准,以便医生在面对呕吐病人时能够系统地评估其病情和需要进行的进一步检查。
检查评分标准
以下是一份呕吐门诊检查评分标准的简要说明:
1.病史:
0分:无恶心或呕吐
1分:恶心但无呕吐
2分:偶尔呕吐或恶心
3分:频繁呕吐或持续恶心
2.症状表现:
0分:无腹痛或其他不适
1分:轻微腹痛或其他不适
2分:中度腹痛或其他不适
3分:严重腹痛或其他不适
3.体格检查:
0分:无异常体征
1分:轻微腹部触痛
2分:中度腹部触痛或其他体征异常
3分:严重腹部触痛或其他明显体征异常
4.综合评估:
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评分,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
0-1分:轻度呕吐,建议简单处理,观察进展
2-4分:中度呕吐,建议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5-9分:重度呕吐,建议紧急处理和全面检查
请注意,此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还需要根据医生的专业判断和实际情况来定夺。
结论
呕吐门诊检查评分标准是一份有助于医生评估呕吐病人病情和进一步处理措施的工具。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对其进
行评分,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然而,医生在使用此评分标
准时应确保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判断和
决策。
以上是呕吐门诊检查评分标准的简要说明,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呕吐分级标准

呕吐分级标准《呕吐分级标准》前言嘿,朋友们!咱们在生活中啊,不管是自己生病,还是照顾生病的家人,都可能会碰到呕吐这个让人不太舒服的情况。
你看啊,呕吐这个事儿可大可小,有时候吃坏了东西吐一下可能就好了,可有时候可能是身体有比较严重的毛病才呕吐呢。
所以啊,就有了这个呕吐分级标准,它的目的呢,就是让咱们能更清楚地知道呕吐到底到了啥程度,这样不管是自己判断病情,还是医生了解患者的情况,都能有个依据。
就像你在黑暗里走路有个手电筒一样,心里能有底儿。
适用范围这个呕吐分级标准适用的场景可多啦。
首先呢,在医院里肯定是非常有用的。
比如说,一个小朋友因为肠胃感染住院了,医生和护士就可以根据他的呕吐情况来判断病情是变好了还是恶化了。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发现小朋友的呕吐从比较严重的级别慢慢变轻了,那就说明治疗有效果啦。
在家庭里也能用得上哦。
要是家里有人喝多了酒,吐得稀里哗啦的,你就可以大概判断一下他这个呕吐是不是正常的醉酒反应,还是可能有其他问题。
再比如说老人身体不太好,吃了药之后有点呕吐,你可以根据这个标准看看是不是要赶紧带老人去医院。
说白了,只要是涉及到呕吐这个现象,不管是生病、食物中毒,还是其他啥原因,这个标准都能派上用场。
术语定义1. 呕吐频率: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呕吐发生的次数。
比如说,一个小时内吐了三次,这就是呕吐频率的一种体现。
就像你数自己打喷嚏的次数一样,吐几次咱就记几次。
2. 呕吐物性状:这就是呕吐出来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
它可以是刚吃进去还没消化的食物,就像你刚吃了个苹果,吐出来还能看到苹果块儿,这就是一种性状;也可以是带有胃液之类的消化液,看起来可能有点酸酸的、黏黏的;还有可能会有血丝啊之类的,这时候就比较严重了。
正文1. 呕吐分级详细条款- 轻度呕吐(1级)- 呕吐频率:一天内呕吐1 - 2次。
比如说,你早上吃了个凉面包,不太舒服,中午吐了一次,然后就没再吐了,这就可能是轻度呕吐。
- 呕吐物性状:多为未消化的食物或者少量胃液,呕吐物量相对较少。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诊疗方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吐酸病是指病人自觉有酸水自胃脘上泛于食管、咽喉或口腔的病症。
临床上常伴有烧心、胸骨后烧灼痛、反食、嗳气等症,部分病人伴有咽部梗阻感、夜间呛咳等症状。
本病病位在胃和食管,与肝胆脾关系密切。
本诊疗方案适用于现代医学“胃食管反流病”的诊疗。
一、诊断本病中医诊断辨证参照《中医内科学》相关内容,西医诊断参照我国2006年三亚共识和2007年西安共识所建议的GERD诊断标准及糜烂性性食管炎洛杉矶分级标准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1、肝胃不和证临床表现:反酸,烧心,胸脘灼热或疼痛,痛连两胁,心烦易怒;或见脘腹胀满,大便艰难;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和胃降逆。
方药:通降1号方加减。
香附10g、苏叶梗各10g、枳壳10g、半夏10g、厚朴10g、柴胡10g、黄连6g、吴茱萸2g、海螵蛸30g等。
胸骨后或胃脘部疼痛者,可加川楝子9g、元胡9g;情绪抑郁者,加合欢皮9g、绿萼梅6g;嗳气频作者,加代赭石先煎9g、沉香3g;伴脘腹胀满者,加枳壳9g、厚朴9g、香橼皮9g;肝胃不和兼有郁热者,加丹皮10g、栀子6g。
中成药(1)通降颗粒(院内制剂),每次10g, 每日3次;(2)气滞胃痛颗粒,每次5 g,每日3次;(3)胃苏颗粒,每次5 g,每日3次。
2、寒热错杂证临床表现:反酸,烧心,胸脘灼热或疼痛,口苦咽干,脘腹痞满,大便溏泄;舌红苔腻,脉滑。
治法:辛开苦降,和胃降逆。
方药:通降2号方加减。
制半夏9g、黄连6g、黄芩9g、干姜9g、党参15g、吴茱萸2g、大枣10g、甘草6g、海螵蛸30g等。
痰热重者,加虎杖10g、瓜蒌20g;胸痛明显兼有血瘀者,加丹参15g、降香6g;伴有反食嗳气者,加旋复花10g、生赭石20g;畏寒肢冷,大便溏泻者,加炒扁豆9g、炒白术15g、炮姜9g。
中成药:(1)通降颗粒(院内制剂),每次10g, 每日3次;(2)加味左金丸,每次9g, 每日3次。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诊疗方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吐酸病是指病人自觉有酸水自胃脘上泛于食管、咽喉或口腔的病症。
临床上常伴有烧心、胸骨后烧灼痛、反食、嗳气等症,部分病人伴有咽部梗阻感、夜间呛咳等症状。
本病病位在胃和食管,与肝胆脾关系密切。
本诊疗方案适用于现代医学“胃食管反流病”的诊疗。
一、诊断本病中医诊断辨证参照《中医内科学》相关内容,西医诊断参照我国2006年三亚共识和2007年西安共识所建议的GERD诊断标准及糜烂性性食管炎洛杉矶分级标准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1、肝胃不和证临床表现:反酸,烧心,胸脘灼热或疼痛,痛连两胁,心烦易怒;或见脘腹胀满,大便艰难;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和胃降逆。
方药:通降1号方加减。
香附10g、苏叶梗各10g、枳壳10g、半夏10g、厚朴10g、柴胡10g、黄连6g、吴茱萸2g、海螵蛸30g等。
胸骨后或胃脘部疼痛者,可加川楝子9g、元胡9g;情绪抑郁者,加合欢皮9g、绿萼梅6g;嗳气频作者,加代赭石先煎9g、沉香3g;伴脘腹胀满者,加枳壳9g、厚朴9g、香橼皮9g;肝胃不和兼有郁热者,加丹皮10g、栀子6g。
中成药(1)通降颗粒(院内制剂),每次10g, 每日3次;(2)气滞胃痛颗粒,每次5 g,每日3次;(3)胃苏颗粒,每次5 g,每日3次。
2、寒热错杂证临床表现:反酸,烧心,胸脘灼热或疼痛,口苦咽干,脘腹痞满,大便溏泄;舌红苔腻,脉滑。
治法:辛开苦降,和胃降逆。
方药:通降2号方加减。
制半夏9g、黄连6g、黄芩9g、干姜9g、党参15g、吴茱萸2g、大枣10g、甘草6g、海螵蛸30g等。
痰热重者,加虎杖10g、瓜蒌20g;胸痛明显兼有血瘀者,加丹参15g、降香6g;伴有反食嗳气者,加旋复花10g、生赭石20g;畏寒肢冷,大便溏泻者,加炒扁豆9g、炒白术15g、炮姜9g。
中成药:(1)通降颗粒(院内制剂),每次10g, 每日3次;(2)加味左金丸,每次9g, 每日3次。
门诊患者呕吐风险评分及Aldrete

指南与共识|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
门诊患者恶心呕吐主要危险因素
评分
女性
1分
有PONV病史
1分
年龄<50岁
1分
术后使用阿片类药物
1分
术后有恶心
1分
评分为0、1、2、3、4、5分者,发生PDNV的风险分别为10%、20%、30%、50%、60%、80%
PDNV恶心呕吐风险划分
0-1分低危2-3分中危4-5分高危
Aldrete评分:
活动力
呼吸
循环
神志
SPO2%
总分
2
2
2
2
2
10
1.活动力:四肢活动者2分;仅能活动两个肢体者1分,四肢均不能活动者0分
2.呼吸:能作深呼吸和高效呼吸咳瞰者2分;呼吸受限或呼吸有停顿者1分;无自主呼吸者0分。
3.循环:血压与麻醉前比较不超过士20%2分;变化在士20%~50%1分;变化超过±50%0分。
4.神志:完全清醒,能回答问题者2分;呼唤名字能应答者1分;对呼唤无反应者0分。
5.脉搏氧饱和度:观察室内空气下氧饱和度≥92%2分:需辅助给氧下维持氧饱和度≥92%1分:即使辅助给氧下氧饱和度<92% 0分。
注:对于术前存在四肢活动能力呼吸能力神志方面的异常,手术并不能立刻解决上述问题的病人,评分应灵活掌握,恢复到术前水平即可评分为2分。
表1-1-13恶心与呕吐的问诊评分标准

续表 满分 得分
备注 (分) (分)
2 3 5 3 4 2 2 2 2 100
表 1-1-13 恶心与呕吐的问诊评分标准
项目(分)
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
满分 得分 备注
(分) (分)
检查者介绍自己的姓名
1
自我介绍(3)
说明自己的职务和作用
1
介绍本次医疗活动目的,求得患者配合
1
一般项目 (5)
姓名、性别(可略)、年龄、职业、民族、婚况、籍贯、出生地、住址、 5
电话号码、工作单位(每一项 0.5 分)
0.5
冶游性病史
0.5
婚姻史
1
月经与生育史:是否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
2
家族史
有无类似病史
1
(2)
有无遗传病史
1
项目(分)
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
诊断及处理(10)
问诊技巧(15) 总分 裁判签名
查看患者各种化验、内镜检查及 CT、MRI 等检查结果 如果没有相关检查结果则提出需要完成的检查项目 印象诊断 提问的条理性 无诱导性提问、诘难性提问及连续性提问 不用医学名词或术语提问,如果使用术语,必须立即向患者解释 询问者注意聆听,不轻易打断患者讲话 谦虚礼貌、尊重患者,对患者有友好的眼神,体谅及鼓励的语言 问诊结束时,谢谢患者合作
主诉(5) 主要症状 + 发病时间
5
起病急缓
2
起病时间
2
起病诱因
4
呕吐时间性
3
呕吐与进食的关系
3
主要症状的
呕吐的性质是否喷射性
33
现病史
病情的发展与演变:加重、减轻及其因素,频次的变化
5
(50)
(完整版)GSRS评分表

(完整版)GSRS评分表
背景
GSRS(Gastrointestinal ___)评分表是一种常用于测量胃肠道症状的工具。
它包含多个维度和项目,通过评分来评估患者的胃肠道健康状况。
以下是完整版GSRS评分表及其项目解释。
GSRS评分表
项目评分解释
酸度用于评估胃酸反流、胃灼热感
的程度
胸骨后不适用于评估难以区分是否来自心
脏或消化系统的胸骨后疼痛
腹痛用于评估腹部疼痛强度和频率
腹胀用于评估腹部膨胀和不适感
排便困难用于评估排便时的困难程度
完全排便感到不适用于评估排便时是否感到不适
食欲减退或丧失用于评估食欲减退或完全丧失
的程度
食物摄入后不适用于评估食物进入胃肠道后的
不适感
使用方法
1. 请患者根据每个项目的描述选择合适的分数,分数范围为0-6,其中0表示没有该症状,6表示症状非常严重。
2. 患者应根据他们在过去一周内的感受选择评分。
3. 通过对每个项目的评分求平均可以得到整体GSRS评分,用
于反映患者的总体胃肠道健康状况。
注意事项
- 请确保患者根据他们自身的感受选择评分,避免受他人影响。
- 请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想清楚每个项目的评分。
- GSRS评分表只是一种评估工具,不能作为诊断依据,若有
疑问,请咨询专业医生。
结论
GSRS评分表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评估胃肠道症状的工具。
通
过综合各个项目的评分,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症状的严重程度,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计划。
请根据上述使用方法,合理运用GSRS评分表,促进患者的胃肠道健康。
脾胃科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
一、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吐酸病(TCD编码:BNP03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ICD-10编码:K21.903)。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专家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2006年,三亚)。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诊疗方案”。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临床常见证候: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中虚气逆证气郁痰阻证瘀血阻络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年)”。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疗程时间为:4-6周/疗程。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吐酸病(TCD编码:BNP030)和胃食管反流病(ICD-10编码:K21.903)的患者。
2.反流性食管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可以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胃镜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24小时食管pH及胆红素监测、食管测压、心电图、胸片、超声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肝胃郁热证:疏肝泄热,和胃降逆。
(2)胆热犯胃证:清化胆热,降气和胃。
吐酸的中医证治

吐酸的中医证治概述:吐酸是指酸水由胃中上泛,故又叫泛酸,若随即咽下称为吞酸;若随即吐出称为吐酸。
病因病机:现代医学认为吐酸有以下四种原因:1因胃内充满酸性的胃液,胃液是由胃粘膜层内大约1600万个腺体分泌的,因其中的壁细胞分泌盐酸所以成酸性,正常人每天约分泌1500ml-2500ml酸性胃液。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液分泌呈明显增加,可以出现吐酸。
2因食管远端下食管括约肌功能失调,此处是食管和胃连接的闸门,其松紧度(或称张力)的正常,能阻止胃、食管的反流,如果下食管括约肌张力低或在没有吞咽时频频自发松弛,使胃内容物易于反流入食管,即便胃酸不高也会出现吐酸。
3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引起十二指肠液返流,十二指肠内主要是胆酸,其次是溶血卵磷脂、胰酶,经常份流入胃,引起胃溃疡出现吐酸烧心。
4胃排空减慢或幽门梗阻,使胃内容物潴留,潴留的有机物发酵分解形成乳酸,同时由于胃内压力增高,增加了反流的机会,所以许多慢性消化不良患者出现吐酸。
从此上情况看,吐酸症状,并不是胃酸增高与否的标准。
中医对吐酸的认识:1情志失调、肝气犯胃、胃失和降引起肝胃郁热、湿热中阻、饮食积滞。
分证论治:肝胃郁热:症状:吐酸时作,心烦易怒,而胀痛、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和胃降逆方药: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湿热中阻:症状:吐酸烧心、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清热化湿、利气和中方药:清中汤(黄连、山栀、陈皮、茯苓、半夏、细辛、草寇、生姜)饮食积滞:症状:暧腐吞酸、胸脘满闷、痞塞不舒、舌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消导和胃方药:保和丸乌贼骨煅牡蛎其成分约80%-90%由碳酸钙、磷酸钙构成,具有中和胃酸、收敛固涩的功能,是常用的治酸药,用来治疗烧心泛酸等症有一定的疗效、胆识临床应用要注意一下几点:(1)对胃酸高的患者如十二指肠溃疡效果较好,如果胃酸缺乏的患者如萎缩性胃炎应用则适得其反。
所以临床应用时要参考胃酸分泌的情况。
(2)剂量要适应,如多服久服就会出现伤耗胃阴的弊病引起大便秘结,而钙在胃内浓度过高,可以刺激胃泌素的释放,而是吐酸烧心反复出现迁延不愈。
cinv评估量表

标题:CINV评估量表解读
CINV评估量表是一种用于评估化疗相关性恶心和呕吐(CINV)严重程度的工具。
通过使用该量表,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治疗和护理。
下面将对CINV评估量表进行详细解读。
一、量表内容
CINV评估量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食欲、进食频率、呕吐程度、睡眠质量和整体评价。
每个方面都有一系列问题,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评分。
评分范围从1(无症状)到5(严重症状),总分为这五个方面的得分之和。
二、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包括观察患者的主诉、食欲、进食频率、呕吐程度和睡眠质量等。
医护人员还可以询问患者家属或朋友,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此外,量表还提供了整体评价,让患者自己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
三、意义和作用
CINV评估量表对于医护人员至关重要,它有助于准确评估CINV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
这有助于医护人员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计划,包括调整药物剂量、使用预防性止吐药物等,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四、注意事项
在评估CINV时,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医护人员还应向患者解释量表的使用方法和意义,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参与度。
总之,CINV评估量表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化疗相关性恶心和呕吐的情况,并提供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
通过使用该量表,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呕吐量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呕吐量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1. 评估频率:
- 每小时评估患者的呕吐情况一次。
2. 呕吐量的描述:
- 未呕吐:患者没有呕吐。
- 少量呕吐:患者呕吐了少量的食物或液体。
- 中量呕吐:患者呕吐了相对较多的食物或液体。
- 大量呕吐:患者呕吐了大量的食物或液体。
3. 外观:
- 呕吐物为成型的食物:患者呕吐物中的食物没有变形。
- 呕吐物为半消化食物:患者呕吐物中的食物部分消化。
- 呕吐物为液体:患者呕吐物为液体状。
4. 异味:
- 无异味:患者呕吐物没有特殊的异味。
- 异味:患者呕吐物有特殊的异味,如酸味、腐烂味等。
5. 色泽:
- 呕吐物为黄色:患者呕吐物呈黄色。
- 呕吐物为绿色:患者呕吐物呈绿色。
- 呕吐物为红色:患者呕吐物呈红色。
- 呕吐物为黑色:患者呕吐物呈黑色。
6. 补充操作评分标准:
- 患者的意识状态。
- 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
- 患者的疼痛程度。
请注意,以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实际评估和护理操作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判断。
在评估和处理患者的呕吐量时,医护人员应确保操作安全并遵循适当的护理标准。
以上是呕吐量监护操作评分标准的内容概述,希望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咨询。
吐酸病的中医护理

一.烧心,反酸,嘈杂
• 1.观察烧心的反酸、频率、程度伴随症状 及与饮食的关系。
• 2.指导患者饭后30分钟内不宜平卧,就 寝时应抬高床头30°,反酸明显者,用 淡盐水漱口。口苦,口臭牙龈肿痛应做好 口腔护理,可遵医嘱运用中药含漱。
• 3.遵医嘱运用穴位敷贴:取天枢,中脘, 膈俞,天突等穴。
• 4.遵医嘱运用耳穴埋豆,取胃、脾、神门 等穴。
• 本证有寒热之分,以热证多见,属热者, 多由肝郁化热犯胃所致;因寒者,多因脾 胃虚弱,肝气以强凌弱犯胃而成。但总以 肝气犯胃,胃失和降为基本病机。
• 在临床上,可从舌脉明辨寒热,舌红苔黄 厚,脉弦数为热证;舌淡苔白,脉沉迟为 寒证。治疗上,以治肝为根本,根据寒热 证型,或泄肝和胃、苦辛通降;或温中散 寒,和胃制酸。挟食滞予消导和胃,痰湿 停滞予化痰祛湿。随证加入制酸药。
天
天
天 天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天
胸骨后灼痛□
1.疼痛观察□ 2.胃脘部按摩□ 3.其他护理措施:
1.艾 灸□ 2.穴位按摩□ 3.其他:
应用次数: 应用次数: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次,应用时间: 次,应用时间:
天 天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嗳气、胃脘胀满□
1.病情观察□ 2.其他护理措施:
•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檀中,中脘, 胃俞等穴。
三,嗳气,胃脘胀满
• 1.观察嗳气的时间,次数,及伴随症状。 • 2.遵医嘱予以穴位按摩:取中脘、天枢、
气海、内关、足三里等穴。
• 3.遵医嘱予以穴位贴敷:取中脘、天枢、 胃俞等穴。
• 4.遵医嘱予以耳穴埋豆:取胃、脾、神门、 肝胆等穴。
• 5.遵医嘱予以穴位注射:取足三里、合谷 等穴。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诊疗方案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目前胃食管反流病尚无对应固定中医病名。
根据主证归属于“吐酸”、“食管瘅”等范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专家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2006年,三亚)。
(1)临床症状当患者出现包括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或不适、嗳气等典型症状,或同时出现咽喉不适、咳嗽等食管外症状时,可考虑为胃食管反流病。
如能证实存在食管黏膜炎症和/或反流,则能明确诊断。
(2)内镜检查内镜检查可明确有无反流性食管炎(RE)及Barrett食管(BE)。
RE的分级参照1994年美国洛杉矶世界胃肠病大会制订的LA分类法。
A级:食管黏膜有一个或几个黏膜破损,直径小于5mm;B级:一个或几个黏膜破损,直径大于5mm,但破损间无融合现象;C级:超过2个皱襞以上的黏膜融合性损伤,但小于75%的食管周径;D级:黏膜破损相互融合范围累积至少75%的食管周径。
BE的诊断主要根据内镜检查和食管黏膜活检,当内镜检查发现食管远端有明显的柱状上皮化生并得到病理学检查证实时,即可诊断为BE。
(二)证候诊断1.肝胃郁热证: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胃脘灼痛,脘腹胀满,嗳气反食,心烦易怒,嘈杂易饥,舌红苔黄,脉弦。
2.胆热犯胃证:口苦咽干,烧心,脘胁胀痛,胸痛背痛,反酸,嗳气反流,心烦失眠,嘈杂易饥,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3.中虚气逆证:反酸或泛吐清水,嗳气反流,胃脘隐痛,胃痞胀满,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细弱。
4.气郁痰阻证:咽喉不适如有痰梗,胸膺不适,嗳气或反流,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半夜呛咳,舌苔白腻,脉弦滑。
5.瘀血阻络证:胸骨后灼痛或刺痛,后背痛,呕血或黑便,烧心、反酸,嗳气,胃脘隐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以上主症必备,加次症两项以上即可诊断。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肝胃郁热证治法:疏肝泄热,和胃降逆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
(完整版)呕吐监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完整版)呕吐监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呕吐监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以确保对呕吐监测操作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
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将帮助我们提高呕吐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考核要素为了评估呕吐监测操作的质量,以下是考核要素:2.1 技术能力评估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包括正确使用呕吐监测工具、设备和仪器的能力,以及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性。
2.2 数据记录评估操作人员在呕吐监测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准确性和完整性。
包括对呕吐时间、频率、颜色、量和特征的准确记录。
2.3 客户交流评估操作人员与客户的交流能力,包括沟通清晰、理解客户需求、解答客户问题的能力。
2.4 安全与卫生评估操作人员对安全与卫生标准的遵守程度,包括正确佩戴防护装备、操作过程中的洗手和消毒措施。
3. 评分标准为了评定呕吐监测操作的质量,我们采用以下评分标准:- 技术能力评分:根据操作人员对工具、设备和仪器的正确使用以及操作规范性和熟练性评估得分。
- 数据记录评分:根据操作人员对呕吐监测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完整性评估得分。
- 客户交流评分:根据操作人员与客户的有效沟通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评估得分。
- 安全与卫生评分:根据操作人员对安全与卫生标准的遵守程度评估得分。
4. 评估流程呕吐监测操作的考核将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指定评估人员进行考核,确保评估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
2. 操作人员执行呕吐监测操作,评估人员观察和评估操作人员的能力和表现。
3. 评估人员根据考核要素和评分标准,对操作人员进行综合评估,并给出相应的评分。
4. 结果评估汇总和记录,包括评估人员的评价和对操作人员的建议改进。
5. 结论本文档制定了呕吐监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用于评估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数据记录、客户交流和安全与卫生方面的表现。
通过执行评估流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呕吐监测操作的质量和效果。
3-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护理方案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医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ID:文化程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否□证候诊断:□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中虚气逆证□气郁痰阻证□瘀血阻络证□其他:一、护理效果评价主要症状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效果烧心、反酸、嘈杂□1.病情观察□2.体位□3.口腔护理□4.其他护理措施:1.穴位贴敷□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2.耳穴贴压□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3.穴位按摩□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4.艾灸□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5.穴位注射□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6.其他: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请注明,下同)好□较好□一般□差□胸骨后灼痛□1.疼痛观察□2.胃脘部按摩□3.其他护理措施:1.艾灸□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2.穴位按摩□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3.其他: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好□较好□一般□差□嗳气、胃脘胀满□1.病情观察□2.其他护理措施:1.穴位按摩□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2.穴位贴敷□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3.耳穴贴压□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4.穴位注射□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4.其他: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好□较好□一般□差□其他:□(请注明)1.2.3.好□较好□一般□差□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评价项目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满意一般不满意中医护理技术穴位贴敷穴位注射艾灸穴位按摩耳穴贴压健康指导/ / /签名责任护士签名: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不实用□改进意见: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完成日期护士长签字:。
吐酸中医护理方案

吐酸中医蜂护理方蜜案 水,保持大便通畅。
第12页
第9页
四、健康指导
生活起居 饮食指导 情志调理
吐酸中医护理方案
第10页
一 生活起居
1.腹痛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
2.降低增加腹压姿势,以下蹲、屏气。不宜久坐、 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分。
吐酸中医护理方案
第11页
饮食指导
二
1.湿瘀阻滞证:宜食行气化湿食品,如陈皮、薏苡 仁、姜黄,少食马铃薯、汽水等。忌食生冷油腻食 品。
2.肠道湿热证:宜食清利湿热食品,如白萝卜、荸 荠、蒲公英、百合、马齿苋等,多吃蔬菜水果,保 持大便通畅。忌食辣椒、酒等。
3.气滞血瘀证:宜食补脾理气食品,如柑橘、姜、 海带、白萝卜、桃仁。少食甘薯、芋艿、蚕豆、栗 子等轻易胀气食品。忌食冷饮、雪糕。
4.脾虚夹瘀证:宜食健脾理气食品,如山药、瘦猪 肉、羊肉、白扁豆等。忌食生冷油腻食品。
中虚气逆证:反酸或泛吐清水,嗳气反流,胃脘隐
三
痛,胃痞胀满,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溏薄, 舌淡苔薄。
吐酸中医护理方案
第3页
四
气郁痰阻证:咽喉不适如有痰梗,胸膺不适,嗳气
或反流,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午夜呛咳,舌苔白
腻。
瘀血阻络证:胸骨后灼痛或刺痛,后背痛,呕血
五
或黑便,烧心,反酸,嗳气,胃脘隐痛,舌质紫 暗或瘀斑。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天枢、中脘、膈俞、天突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神门等穴。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内关、胃俞、合谷、膈俞等穴。 6.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合谷等穴。 7.遵医嘱艾灸,取神阙、中脘、天枢等穴。
吐酸中医护理方案
第6页
吐酸中医护理方案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 1)。 2.注射给药(详见附 录1)。
四、健康指导
生活起居
饮食指导
情志调理
一
生活起居 1.腹痛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
Hale Waihona Puke 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势,如下蹲、屏气。不宜久坐、 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二
饮食指导 1.湿瘀阻滞证:宜食行气化湿的食品,如陈皮、薏 苡仁、姜黄,少食马铃薯、汽水等。忌食生冷油腻 的食品。 2.肠道湿热证:宜食清利湿热的食品,如白萝卜、 荸荠、蒲公英、百合、马齿苋等,多吃蔬菜水果, 保持大便的通畅。忌食辣椒、酒等。 3.气滞血瘀证:宜食补脾理气的食品,如柑橘、姜、 海带、白萝卜、桃仁。少食甘薯、芋艿、蚕豆、栗 子等容易胀气的食品。忌食冷饮、雪糕。 4.脾虚夹瘀证:宜食健脾理气的食品,如山药、瘦 猪肉、羊肉、白扁豆等。忌食生冷油腻的食品。 5.指导便秘患者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平时可饮 蜂蜜水,保持大便的通畅。
一、常见证候要点
肝胃郁热证
胆热犯胃证
中虚气逆证
瘀血阻络证
气郁痰阻证
一
肝胃郁热证: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胃脘灼痛, 脘腹胀满,嗳气反食,心烦易怒,嘈杂易饥,舌红 苔黄。
胆热犯胃证:口苦咽干,烧心,脘胁胀痛,胸痛背 痛,反酸,嗳气反流,心烦失眠,嘈杂易饥,舌红 苔黄腻。
三
中虚气逆证:反酸或泛吐清水,嗳气反流,胃脘隐 痛,胃痞胀满,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溏薄, 舌淡苔薄。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二)特色技术 1.穴位贴敷(详见附录 2)。 2.穴位注射(详见附录 2)。 3.艾灸(详见附录2), 回旋灸:以神阙为中心, 上、下、左、右旁开 1~1.5寸,时间5~10 分钟。 4.耳穴贴压(详见附录 2)。 5.穴位按摩(详见附录 2)。 6.红外线照射:运用红 外线在相应穴位进行照 射,探头距离患者皮肤 30cm,每次照射3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嗳气
无
偶有嗳气,每天<4次
经常嗳气,每天4-10次
频繁嗳气,每天>10次
胃脘胀满
无
每天偶有胃脘胀满,多在进食后,每次持续<1h
经常有胃脘胀满,或餐后经常发生,每次持续1-3h
胃脘胀满程度重,每次>3h,服药后才能缓解
胸骨后疼痛
无
每天偶有胸骨后疼痛,1h可自行缓(胃食管返流病)主要症候评分量表
症状
无
(0分)
轻
(2分)
中
(4分)
重
(6分)
实施前评价
实施后评价
效果评价
日期
分数
日期
分数
烧心
无
每天偶有烧心或灼热感,每次不超过1h
经常有烧心或灼热感,1-2h可缓解
明显有烧心或灼热感,持续>2h,需服药后才能缓解
反酸
无
偶有反酸,每天<4次
经常反酸,每天4-10次
每天明显感胸骨后疼痛,每次持续>3h,需服药后才能缓解
其它
合计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