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本质-交易成本理论资料讲解
现代企业理论二
平台型企业、生态型企业等新型模式
平台型企业
平台型企业通过搭建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吸引各类资源提供者和需求者在平台上进行交易和合作 ,从而形成一个共赢的生态系统。平台型企业注重构建良好的平台生态,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创新 的商业模式来吸引用户,实现快速增长。
生态型企业
生态型企业是一种更加注重与外部环境互动和协同的企业模式。它通过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协同的 生态系统,与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等各方共同创造价值。生态型企业注重培育和维护良好的产业 生态,通过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和优质的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治理结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治理结构定义
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 体系的总称,包括股权结构、董 事会构成、管理层激励等方面。
治理结构类型
包括股东主导型、经理主导型、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型等,不同 类型的治理结构在决策机制、监 督机制和激励机制方面存在差异。
影响因素
企业选择治理结构时受到行业特 点、发展阶段、市场环境等多种 因素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 素进行权衡。
网络化组织在产业链中作用和价值
作用
网络化组织在产业链中发挥着重要的连 接和整合作用。它能够有效地连接产业 链上下游企业,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配置,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
VS
价值
网络化组织通过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 间的紧密合作和协同创新,能够创造出更 高的价值。它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 生产效率、增强创新能力,从而为企业和 整个产业链带来更多的竞争优势和商业机 会。
02
构
产权理论概述
1 2
产权定义与功能
产权是对经济物品或资源排他性使用、收益和处 置的权利,具有激励、约束、资源配置和收入分 配等功能。
第二讲 企业本质理论
(2)不完全合同的解释
修订和重新协商合同会产生多种成本,有些是事 后成本,产生于重新协商过程,有些则是事前成 本,产生于对重新协商的预期 各方对合同的修正条款争论不休,如关于盈余分 配的争论丝毫无助于总生产目的,由于耗费时间 和浪费资源,所以是无效率的 不仅事后的讨价还价是有成本的,而且由于各方 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称,所以他们可能达不成有效 率的协议
5、委托——代理理论的解释
其本质是一种契约关系,是一个或一些委托人授 权另一个人或一些代理人为实现委托人的目的而 进行的某些工作 为保证代理人有积极性去实现委托人的目标,委 托人要授予授于代理人一定的决策权力 代理人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在完成 工作任务后获得与其能力和努力程度相匹配的报 酬
杨小凯和黄有光从分工和专业化与交易费 用关系的角度研究企业性质 认为企业作为促进劳动分工的一种形式, 只要劳动分工经济收益的增加超过交易费 用的增加,企业就会出现 在企业存在情况下,不同所有权结构会导 致不同交易效率
(4)杨小凯和黄有光的观点
企业作为一种巧妙的交易方式,可以把一些交易 费用极高的活动卷入分工,同时又可以避免对这 类活动的直接定价和直接交易。 通过引入企业的交易方式,可以将技术、管理和 信息等经营要素卷入分工,来处理技术、管理和 信息等要素直接定价问题 杨小凯和黄有光关于分工和专业化与交易费用关 系的论述,为分析企业专业化经营与一体化经营 的关系提供了基本框架
(1)科斯的观点
科斯首次提出交易费用概念,认为交 易费用就是交易双方为发现交易对象、 谈判、讨价还价、制定交易契约及达 成契约及实施契约所花费成本的总和
(1)科斯的观点
以此为基础,提出企业和市场是协调劳动 分工、配置资源的两种不同方式,二者可 以互相替代 如果通过市场安排协调资源的费用超过企 业内部管理协调资源的费用,企业将取代 市场价格机制来协调劳动分工和配置资源
第四章_交易成本理论
• •
市场
市场
企业
问题:
– 在何种情况下企业对它所需要的生产要 ——如一种零件——是自己直接生产 如一种零件——是自己直接生产, 素——如一种零件——是自己直接生产, 还是从市场上购买? 还是从市场上购买? – 如果企业可以节省交易费用而替代市场, 如果企业可以节省交易费用而替代市场, 为什么市场交易仍然存在? 为什么市场交易仍然存在?为什么所有 的生产不由一个大企业去进行? 的生产不由一个大企业去进行? – 存在的企业为什么有时扩大,有时缩小? 存在的企业为什么有时扩大,有时缩小? 同一行业为什么存在大小不同的企业? 同一行业为什么存在大小不同的企业?
信守承诺, 信守承诺,减少交易费用
• 李嘉诚 李嘉诚——让你的敌人都相信你 让你的敌人都相信你 • 有人问李嘉诚做人成功的要诀?他认为做人成功 有人问李嘉诚做人成功的要诀? 的重要条件:让你的敌人都相信你。要做到这样, 的重要条件:让你的敌人都相信你。要做到这样, 第一是就是诚信。 第一是就是诚信。 • 让敌人都相信你的诚信和增加签订合约的可能性, 让敌人都相信你的诚信和增加签订合约的可能性, 减少交易费用,达到双赢的局面。 减少交易费用,达到双赢的局面。
一、科斯的企业理论和交易成本概 念的提出
• 起源: 起源: • 新古典经济学(1)把企业简单地看作是一个生产 新古典经济学( 方程。 方程。这个生产方程是由一个给定的生产技术定 义的;( ;(2 假设市场竞争是完全的, 义的;(2)假设市场竞争是完全的,不存在交易 费用。 费用。交易费用在新古典的经济模型中被当作 噪音” “噪音”而假设掉了
把握交易费用还要注意
准确理解交易费用的内涵,要注意: 准确理解交易费用的内涵,要注意:交易 的对象十分广泛, 的对象十分广泛,不仅包括一般的有形和 无形产品,而且包括一种特殊的产品—— 无形产品,而且包括一种特殊的产品 制度。 制度。 制度这种产品的制订、实施、 制度这种产品的制订、实施、维护和变革 包含着人与人、 包含着人与人、集团与集团之间极为复杂 制度制订、 的交易活动,因而,也必然存在制度制订 的交易活动,因而,也必然存在制度制订、 运转、实施、监督、维护成本以及 以及制度变 运转、实施、监督、维护成本以及制度变 等各种交易费用。 革成本等各种交易费用 革成本等各种交易费用。
关于企业的本质_兼评交易费用学派的企业理论
注: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交易费用———企业契约论分析研究”的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05-11-08作者简介:吴宣恭(1930-),男,福建晋江人,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关于企业的本质 ———兼评交易费用学派的企业理论吴宣恭(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05) 摘要:文章分析了企业的功能和本质、企业与市场的联系与区别及“企业契约论”对企业本质的错误认识。
关键词:企业;交易费用论;企业契约论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06)01-0031-04 尽管企业的出现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到上世纪,西方经济学界还要问,为什么会有企业?企业产生的必要性是什么?企业的规模由什么决定?新制度经济学虽然力图对这些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答,却把问题搅得更加难以理解。
归结起来,这些问题的中心实际是:企业的本质是什么?所以,正确认识企业的本质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交易费用论无法说明企业的本质在《企业的性质》(载《企业、市场与法律》,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一文中,科斯论证了,“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
所以,“企业的引入基本上是由于市场运行成本的存在”,企业是为节省交易费用,“替代价格机制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关于企业产生和存在原因的这种讲法,无论从历史发展的事实或理论上看都是不正确的,以它说明企业的本质也是错误的。
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从本质上看就是生产组织与交换领域的关系。
在人类的远古社会,只有低水平的集体劳动和为维持群体生存最低需要的直接分配,不存在商品交换,更谈不上市场关系。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剩余生产物的增加,出现了社会分工和不同的所有权主体,就产生了商品交换。
在商品社会里,交换与生产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企业的本质-交易成本理论
1.交易成本理论来解释企业的本质?为什么有企业?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差别?哪些因素决定企业的规模范围?企业规模、组织结构、组织效率强调制度企业(契约)制度安排公司治理——契约。
资本、融资结构。
交易成本理论是关于产权交易的理论。
交易成本是企业替代市场的运行机制成本。
长期以来,西方传统经济学关于市场能够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自发作用下进行有效资源配置的观点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种理论使得人们“既不知道引导市场交易活动的成本,也不知道企业内部不同的组织形式对成本的影响如何。
”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的论文《公司的性质》中认为,“创建公司成为有利可图之事的主要原因似乎在于:存在着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即:发现价格的成本以及谈判和签订合同的成本。
公司存在的充分条件就是交易成本的差异,也就是在公司内部管理和管理的市场化两者之间寻找一个交易成本更低的方式。
当公司管理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时,公司就应该产生;而当市场交易成本低于公司内部交易成本时,公司的内部交易就会弱化、消失,甚至会导致公司的灭亡。
通常根据科斯的观点认为,企业是取代市场,节约交易费用的一种有效形式,选择只存在于企业和市场二者之间。
交易成本是企业替代市场的运行机制成本。
1937 年,交易成本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罗纳德·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相互替代的协调生产的手段,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它的运行也是有成本的。
在企业之外,价格变动决定生产,这是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来协调的。
由于运用市场机制也有成本是客观现实,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企业家代替市场机制,企业家指挥生产。
企业组织作为市场的替代物,其运用市场机制的成本包括:(1)发现相对价格的费用;(2)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3)不确定性原因引起的费用,即契约履行的费用;(4)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
科斯关于企业内部组织运行同样存在交易成本的论述,对以后相关的企业管理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交易成本的本质
自从罗纳德·H·科斯于1937年发表《企业的性质》以来,被新古典经济学分析范式包围着的经济学家们,从无力解释经济现实的长期困惑中突然挣脱出来,人们被一种分析经济现象的全新视角彻底征服了。
引起经济学家们如此激动的是《企业的性质》中的交易成本思想。
但是,当研究和争论了半个多世纪以后,再重新审视这个经济学的宠儿时,我们却猛然发现人们已经将太多的误解强加给了它。
一、罗纳德·H·科斯究竟说了什么?科斯在《企业的性质》的开头指出,“……这两种分析工具就是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两者合在一起就是边际替代概念,当然,我们的定义必须‘与能被准确表达的正规叙述相联系’”,可以说是一语道破了其研究的学术路径和技术工具。
科斯假定了“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在企业之外,价格变动决定生产,这是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来协调的。
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伴随着交易的复杂的市场结构被企业家所替代,企业家指挥生产”,而“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企业“或许就是在期限很短的契约不令人满意的情形下出现的”,因此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
这就是科斯对企业之所以存在的解释。
至于企业的边界问题,科斯的分析则更是简单明了:企业“将倾向于扩张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
结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
科斯的本意只在于探究企业存在的原因和边界的大小,这在文章中是显而易见的。
但“种瓜得豆”的事却偏偏发生在了这位智者的身上,难怪他在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讲词中有点调侃地说:“我想象不到,这些想法在大约60年后竟能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主要依据。
在我八十多岁时对我二十多岁时做的工作加以褒奖,实在是一种奇特的经历。
”而这个“豆”其实就是《企业的性质》中的交易成本思想。
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与交易成本思想关于经济学说的历史回顾与理论述评
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与交易成本思想关于经济学说的历史回顾与理论述评一、概述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分配和社会财富创造的学科,经历了从古典到新古典,再到新制度经济学的漫长发展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众多经济学家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和观点,试图解释经济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
直到20世纪30年代,罗纳德科斯(Ronald H. Coase)的《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两篇论文的发表,才真正开启了经济学研究的新篇章。
科斯的这两篇论文不仅改变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更是为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企业的性质》一文通过引入“交易成本”这一概念,深入剖析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及其规模扩张的界限,为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而《社会成本问题》则进一步探讨了交易成本与产权安排、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为法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本文旨在对科斯的两篇代表作进行历史回顾与理论述评,通过梳理和分析科斯的理论观点及其在经济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探讨交易成本思想对于经济学研究的影响和启示。
通过回顾科斯的经济学说,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交易成本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及产权安排对于经济效率的影响,从而为当前的经济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与交易成本思想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这些理论不仅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回顾科斯教授的两篇代表作《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深入探讨其对企业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和影响。
科斯教授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并深入分析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和规模。
这一理论不仅挑战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也为企业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而《社会成本问题》则进一步探讨了交易成本为零时合约行为的特点,以及产权界定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科斯《企业的本质》中文版知识讲解
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 (1937)科斯/文陈郁/译过去,经济理论一直因未能清楚地说明其假设而备受困扰。
在建立一种理论时,经济学家常常忽略对其赖以成立的基础的考察。
然而,这种考察不仅对于防止因对有关理论赖以成立的假设缺乏了解而出现的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经济学在一系列不同假设的选择中作出正确的判断也是极为重要的。
例如,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这个词在经济学中的使用方式与一般人的使用方式就有所不同。
1【琼·罗宾逊】由于经济理论中存在一种从私人企业而不是从产业开始分析的倾向性2【尼古拉斯·卡尔多】,因此就更有必要不仅对“企业”这个词给出明确的定义,而且要弄清它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的不同之处——假如存在的话,就应该搞清楚。
罗宾逊夫人曾说过:“对于经济学中的一系列假设,需要提出的两个问题是:它们易于处理吗?它们与现实世界相吻合吗?”3【罗宾逊夫人】尽管正如罗宾逊夫人所指出的,“较通常的是,一种假设是可处理的,而另一种则是现实的,”可能还有这样的理论分支,其中的假设既是可处理的,又是现实的。
下文将表明,一种不仅是现实的(即能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含义相吻合),而且是易于处理的(即能用马歇尔所发展起来的两种最强有力的经济分析工具来处理),企业的定义是可以获得的。
这两种分析工具就是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两者合在一起就是边际替代概念4【凯恩斯】,当然,我们的定义必须“与能被准确表达的正规叙述相联系”。
5【L·罗宾斯】1在探索企业的定义时,像经济学家通常所做的那样,首先考察经济体制或许是比较合适的。
让我们来考察一下阿瑟·索尔特爵士对经济体制的描述。
6【D. H.罗伯逊】【阿诺德·普兰特】“正常的经济体制自行运行【市场经济】。
它的日常运行不在集中控制之下,它不需要中央的监查。
就人类活动和人类需要的整个领域而言,供给根据需求而调整,生产根据消费而调整,这个过程是自动的、有弹性的和反应灵敏的。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沟通的成本、信息传输的成本、信息收集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谈判的成本等都属于交易的成本。
它最大的特点是在经济学上是确凿无疑的,但在财务报表上是显示不出来的。
企业该如何降低交易成本?高效管理员工?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困惑,一件事,我们自己是应该雇人做。
来寻求外部合作。
罗纳德科斯首次提出交易成本。
科斯认为: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的,如果高于市场交易的成本。
也就不应该内部扩张了。
也就是说别再雇人来自己做,而应该寻求更多的外部合作。
如果内部交易成本低,那么就应该自己来不能做这些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呢,是每个企业都会思考的问题。
您可以从这单的点入手。
第一隐性成本显性化。
一般是各部门多名员工的统筹和协调产生引擎的内部成本。
在财务报表里呢,是不会来体现出的。
第二,组织结构扁平化。
有些企业的领导层了比员工还要多,管人比管事还多。
公司的管理层级越多,决策的利益链条也就会越长,决策的速度也就越慢,内部的交易成本也就会越来越大。
现代化经营管理一般从公司的CEO 到底层的一级员工,层级最好不要超过级。
第三是决策流程的信息化。
会议开会时间长度决定了内部交易成本的高低,你可以算一下开了一个小。
时会公司需要支付多少员工的薪水,尽可能的提高开会的效率,从而降低内部的成本。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起源于本世纪30年代。
从70年代中叶以来,它成为现代经济学发展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学派。
尤其是在年轻一代的经济学家中,从者甚众。
许多早期的经济学家、组织学家和法学家的思想都对交易成本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奈特的“道德危机”理论,康芒斯的制度理论、巴纳德的组织理论和芦埃的契约理论,但促成交易成本经济学产生的最为直接的理论渊源是科斯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1937年)。
(一)交易成本概念的提出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被简化为一个生产函数,企业的职能仅仅是根据这个生产函数把投入品转换成产品或服务。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对企业为什么会存在,由什么来决定企业的结构和规模边界等问题,都无法作出解释。
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科斯通过引入交易成本概念,正式提出并分析了这两个被新古典经济学所忽视的命题。
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但又可以相互替代的交易制度。
市场的交易是由价格机制来协调的,而企业的存在将许多原属于市场的交易“内化”了。
在企业内部,行政命令取代了价格机制成为生产活动的协调机制。
例如,在劳动力市场上,工人根据雇主所出工资的高低来决定到哪里受雇,他们的行为受市场劳动力价格的协调。
而一个劳动力一旦被企业所“内化”,也就是说成为企业的雇员,他在企业中的行动就必须服从行政命令。
企业为什么会产生和存在呢?科斯认为,这是因为企业通过“内化”市场交易可以节省交易成本。
如果市场交易成本为零,雇主可以随时到劳动力市场“购买”所需劳力,而不必长期雇佣一个工人。
而事实上,雇主每天到市场上“购买”劳力,必须支付很高的成本,如时间、讨价还价的费用、以及因雇不到合适工人而可能给生产活动带来的损失,等等。
通过把这—市场交易过程内化到企业中,建立起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就可以节省交易成本。
因此,在科斯看来,交易成本的节省是企业产生、存在以及替代市场机制的唯一动力。
如果企业“内化”市场交易就能带来交易成本的节省,那么,企业规模就会无限扩张,直至完全取代市场,使整个经济成为一个大企业。
交易成本理论及应用
交易成本理论及应用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学生姓名:肖庆飞学号:班级:企管研2015时间: 2015 年 10月 20日指导教师:管仕平教授交易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一、交易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一)交易成本理论的概述所谓交易成本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也即人与人关系成本。
它与一般的生产成本(人与自然界关系成本)是对应概念。
从本质上说,有人类交往互换活动,就会有交易成本,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交易成本理论的根本论点在于对企业的本质加以解释。
由于经济体系中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市场价格机制的运作,使用市场的价格机能的成本相对偏高,从而形成企业机制,企业是人类追求经济效率所形成的组织体。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交易成本是“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及利用价格机制存在的其他方面的成本。
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的概念,系统化的工作是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森做的。
威廉森最先把新制度经济学定义为交易成本经济学。
他广泛考察和研究了资本主义的各种主要经济制度,包括市场组织、对市场的限制、工作组织、工会、现代公司(包括联合企业与跨国公司)、公司治理结构、垄断与反垄断和政府监管等等,并开创性地把交易成本的概念应用到对各种经济制度的比较和分析中,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分析体系。
(二)交易成本的分类(三)交易成本的特征1、交易商品或资产的专属性交易所投资的资产本身不具市场流通性,或者契约一旦终止,投资于资产上的成本难以回收或转换使用用途,称之为资产的专属性。
2、交易不确定性交易成本的不确定性指交易过程中各种风险的发生机率。
由于人类有限理性的限制使得面对未来的情况时,人们无法完全事先预测,加上交易过程买卖双方常发生交易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交易双方继而透过契约来保障自身的利益。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起源于本世纪30年代。
从70年代中叶以来,它成为现代经济学发展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学派。
尤其是在年轻一代的经济学家中,从者甚众。
许多早期的经济学家、组织学家和法学家的思想都对交易成本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奈特的“道德危机”理论,康芒斯的制度理论、巴纳德的组织理论和芦埃的契约理论,但促成交易成本经济学产生的最为直接的理论渊源是科斯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1937年)。
(一)交易成本概念的提出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被简化为一个生产函数,企业的职能仅仅是根据这个生产函数把投入品转换成产品或服务。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对企业为什么会存在,由什么来决定企业的结构和规模边界等问题,都无法作出解释。
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科斯通过引入交易成本概念,正式提出并分析了这两个被新古典经济学所忽视的命题。
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但又可以相互替代的交易制度。
市场的交易是由价格机制来协调的,而企业的存在将许多原属于市场的交易“内化”了。
在企业内部,行政命令取代了价格机制成为生产活动的协调机制。
例如,在劳动力市场上,工人根据雇主所出工资的高低来决定到哪里受雇,他们的行为受市场劳动力价格的协调。
而一个劳动力一旦被企业所“内化”,也就是说成为企业的雇员,他在企业中的行动就必须服从行政命令。
企业为什么会产生和存在呢?科斯认为,这是因为企业通过“内化”市场交易可以节省交易成本。
如果市场交易成本为零,雇主可以随时到劳动力市场“购买”所需劳力,而不必长期雇佣一个工人。
而事实上,雇主每天到市场上“购买”劳力,必须支付很高的成本,如时间、讨价还价的费用、以及因雇不到合适工人而可能给生产活动带来的损失,等等。
通过把这—市场交易过程内化到企业中,建立起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就可以节省交易成本。
因此,在科斯看来,交易成本的节省是企业产生、存在以及替代市场机制的唯一动力。
如果企业“内化”市场交易就能带来交易成本的节省,那么,企业规模就会无限扩张,直至完全取代市场,使整个经济成为一个大企业。
交易成本理论解析讲解
市场特征
企业形成和存在的必要条件
根据队生产的观点,企业形成和存在有 两个必要条件: (1)通过队生产可以 提高生产率,它所使用的生产技术在直 接衡量合作性投入的边际产品时是有费 用的,它使得合作性投入之间通过简单 的市场交易更难对偷懒予以限制;(2) 通过观察或确定投入的行为来估计边际 生产率是经济的。
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
有限理性 机会主义 资产的专用性
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
资产的专用性 交易的不确定性 交易频率
资产专用性
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 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 用者利用的程度
交易的不确定性
那种只要花费代价便能预见的变化,从 而可以在合约中预先设置条款加以处理
通过市场的监督是困难的,因此,设计 了不同的契约安排形式
对企业性质认识的发展
在科斯之后,经济学家纷纷就企业的性 质和发展提出了个自的见解。具有代表 性的人物除了阿尔钦、登姆塞茨外,还 有威廉姆森、诺斯、张五常等,以张五 常的见解最为突出。
张五常的见解
企业与市场的不同只是契约安排的两种不同形式而已。 企业并非为取代市场而成立,仅仅是用要素市场取代 产品市场,或者说是一种契约取代另一种契约。企业 在本质上是一种契约,与市场契约不同的是,市场交 易的对象是产品,而企业交易的对象则是生产要素。 由于估价某产品或获得某产品的有关信息通常需要支 付成本,通过对某些投入替代品进行估价的定价方式, 其成本通常小于对产品的直接定价。由于对投入替代 品的定价并不能获得对产品定价那样充分的信息,所 以,对市场还是企业着两种契约安排的选择取决于对 替代品定价所节约的交易成本是否能弥补由相应的信 息不足而造成的损失
现代企业理论第二章 交易费用理论
◆制度
制度随着交易的复杂而变化,其目的就是降低交易成本。比 如,公有制、私有制、银行、保险、学校、对象专业化到柔性加 工单元,企业制度方式、市场制度方式、国家制度方式可以转化; 自由国际贸易方式与贸易联盟组织(WTO)方式等。。
■技术 技术可以节约交易的信息搜寻费用和合约实施的监督费用。
比如货币、电话、电报、电脑、互联网。但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出 现了更为复杂的交易(证券、期货交易)从而提高了交易费用。 一个合理的技术总是使节约的交易成本大于增加的交易成本。
整理课件
●交易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制度经济学的最小单位。 ●交易的实质是所有权的转移,不是“物品的交换”。 ●交易本身必须含有“冲突、依存和秩序”三项原则。实质上是 指人类交易活动的三个基本特征。 ▲康芒斯的交易概念:在一定的秩序或集体行动的规则中发生 的、利益彼此冲突和依存的个人之间的所有权的转移。
整理课件
(三)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
1、有限理性与交易费用:
◆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人并不是古典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 人”,而是“契约人”。“契约人”都处在交易之中,并用或 明或暗的合约来协调他们的交易活动。由于交易主体存在有限 理性,合约的制定和实施不可能完美无缺,由此付出的代价就 构成了交易成本。
2、机会主义与交易费用:
整理课件
■目前,这种方法没有得到认可和应用。
(二)微观企业层面上的交易费用计量研究
◆威廉姆斯:对不同制度的交易成本进行比较
G1和G2表示一组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所对应的交易成本C1 和C2,如果G*是被选种的安排,则可以得到以下的式子:
如果C1<C2 ,则G*=G1 ;如果C1>C2 ,则G*=G2
■案例:1988年诺思参加了世界银行举办的一次关于经济发展 的会议并作了一场关于交易成本对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的 演讲。会议主持人事后对诺思说,他不相信交易成本会如此之高。 为此,他们打了一个赌,他们同意做一个非常简单的试验,看看 一个经济体系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是如何有效运行的。他们采取如 下办法:他们实际完成对一个纺织品下订单的全过程。当他们下 了订单以后,根据各国生产的产品数量、质量和时间等打出分数
企业的本质是什么
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企业的本质是什么?新制度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通过个人之间的共同协议而进行经济交易的协调问题。
有关的合约被用来解释在一个预见不到的世界中个人之间合作的问题。
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合约被不同的“治理结构”、“命令”、或“律法”所管理、组织或支配。
市场或科层结构是其中的两个极端。
因此,新制度经济学面临的一个经济问题是,如何在一些具体条件下,哪一种制度安排(治理结构、命令或律法)是合理的、或者在经济上是优越的。
企业、市场和国家都是这样的制度安排。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企业、市场和国家的理论就是要说明,这些组织为什么会存在,它们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它们的作用是什么等等问题。
企业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科斯最早建立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他认为,企业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则不同意科斯的看法,他们认为企业是一种团队生产。
沿着科斯的思路,张五常提出,企业是合约选择的一种形式;威廉姆逊则认为,企业是一种科层组织。
20世纪70-80年代以后,经济学家们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交易成本的具体因素,他们认为,企业是不完全合约的产物。
这些研究使企业理论渐臻完善。
这里将依次介绍这些理论。
一、科斯:企业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1937年科斯在<<经济>>杂志上发表《企业的本质》一文,讨论了企业的存在,本质和边界。
科斯当时所处的背景是新古典经济学流行的时候,当时凯恩斯的经济学尚未出笼,或者没有在学术界产生影响。
处于这种环境的科斯,耳闻目睹的当然都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正常的经济体系自行运作。
它的日常运行不在集中控制之下,它不需要中央的监查。
就人类活动和人类需要的整个领域来说,供给根据需求而调整,生产根据消费而调整,这个过程是自动的、有弹性的和反应灵敏的。
"在这种体系下,所有的经济活动由价格机制协调,资源的流动方向直接取决于价格机制。
这就是说,生产要素在不同用途中间的配置是由价格机制决定的:如果一种要素在A种用途的价格高于在B种用途的价格,该要素就会从A种用途自动地流向B用途,直到二者之间的价格差别消失为止。
第二讲交易成本理论
•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于1972年发表了著名的《生 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一文,从协作生 产的共同生产率与分配的一致性角度,提出了 企业的“团队生产”假说。这大大推进了科斯 的研究。他们认识到经济组织是由合同、协议 的明示和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默契所构成的一 系列关系的总和。 • 这个理论的结论是:“企业和传统的市场是两 种竞争性的市场形式,是私人所有的市场与共 同的市场的竞争。”而前者是以契约的共有产 权形式在组织和影响资源的使用。
第二讲 交易成本理论
• 新古典企业理论对企业本身存在的原因、企业 内部的结构等,尚缺乏深入的研究。企业被视 为市场中的竞争者,无论是市场交易还是企业 内部交易活动被假设是瞬间完成的,交易无需 付出代价。既然在专业化分工的市场结构中, 竞争性的价格机制能如此轻松地提供一切协调, 即经济个体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任何生产组 合,那么为什么还会存在企业或纵向一体化呢? 市场制度与企业制度之间互相关系何在?科斯 指出了传统企业理论假设条件的不现实性,提 出了“交易成本”理论,阐明了企业存在的原 因。
• 为克服机会主义行为所支付的费用便是交易费 用 。在现代产权经济学文献中,尽管交易费用 概念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如何对其下一个确切 的定义,理论界仍没取得一致的看法。 • 目前在经济学界较多地接受马修斯为交易费用 所下的一个定义。马修斯认为,交易费用包括 事前发生的为达成(arranging)一项合同而 发生的成本和事后发生的监督(monitoring)、 贯彻(enforcing)该项合同而发生的费用。
古典合约
• 资产通用性强,不确定性低和交易次数 少,主要依靠市场规制结构。在古典合 约中,交易条件在合约签订时就得到详 细而明确的规定,发生纠纷后直接诉诸 法院,双方除合约外,没有任何其他关 系。因此,古典合约是一种比较简单的 交易协调方式。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一、交易成本理论概述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是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研究经济组织制度的理论。
它是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哈里•科斯(R•H•Coase)1937年在其重要论文“论企业的性质”中提出来的。
它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交易费用节约这一中心,把交易作为分析单位,找出区分不同交易的特征因素,然后分析什么样的交易应该用什么样的体制组织来协调。
科斯认为,交易成本是获得准确市场信息所需要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
也就是说,交易成本由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缔约成本、监督履约情况的成本、可能发生的处理违约行为的成本所构成。
科斯在尝试解释企业何以存在时为经济理论“发现”的就是这种反复发生的交易成本。
他的结论是,通过建立一种无限期的、半永久性的层级性关系,或者说通过将资源结合起来形成像企业那样的组织,可以减少在市场中转包某些投入的成本。
一种多少具有持久性的组织关系,如一个雇员与企业的关系,对企业来说,能节省每天去市场上招聘雇员的成本;对于雇员来说,能减少每天去市场应聘的成本和失业风险成本。
这种“持久性的组织关系”就是制度,包括契约,也包括政策等。
因此,依靠体制组织、契约以及其上的政策等制度,采纳和利用标准化的度量衡,能降低交易成本的水平。
交易成本理论中的制度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使许多经济学者重构了制度经济学,并把它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主义理论家的那种注重对制度作描述性分析的研究区分开来,冠之以“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但我们仍然习惯地称之为制度经济学或制度分析学派。
制度经济学研究经济生活与制度之间的双向关系,关心的是分析各种具有协调功能的规则和规则集等。
制度经济学家也普遍关注公共政策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
公共政策意味着通过政治的和集体的手段系统地追求某些目标。
公共政策不仅由政府主体(议会、政治家、行政官员)来实施,它还由有组织集团的代表,像工会、行业协会、消费者和福利方面的院外集团、官僚和某些个人来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交易成本理论来解释企业的本质?为什么有企业?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差别?哪些因素决定企业的规模范围?
企业规模、组织结构、组织效率
强调制度
企业(契约)制度安排
公司治理——契约。
资本、融资结构。
交易成本理论是关于产权交易的理论。
交易成本是企业替代市场的运行机制成本。
长期以来,西方传统经济学关于市场能够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自发作用下进行有效资源配置的观点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种理论使得人们“既不知道引导市场交易活动的成本,也不知道企业内部不同的组织形式对成本的影响如何。
”
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的论文《公司的性质》中认为,“创建公司成为有利可图之事的主要原因似乎在于:存在着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即:发现价格的成本以及谈判和签订合同的成本。
公司存在的充分条件就是交易成本的差异,也就是在公司内部管理和管理的市场化两者之间寻找一个交易成本更低的方式。
当公司管理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时,公司就应该产生;而当市场交易成本低于公司内部交易成本时,公司的内部交易就会弱化、消失,甚至会导致公司的灭亡。
通常根据科斯的观点认为,企业是取代市场,节约交易费用的一种有效形式,选择只存在于企业和市场二者之间。
交易成本是企业替代市场的运行机制成本。
1937 年,交易成本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罗纳德·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相互替代的协调生产的手段,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它的运行也是有成本的。
在企业之外,价格变动决定生产,这是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来协调的。
由于运用市场机制也有成本是客观现实,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企业家代替市场机制,企业家指挥生产。
企业组织作为市场的替代物,其运用市场机制的成本包括:(1)发现相对价格的费用;(2)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3)不确定性原因引起的费用,即契约履行的费用;(4)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
科斯关于企业内部组织运行同样存在交易成本的论述,对以后相关的企业管理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科斯定理”,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私人成本将等于社会成本。
零交易成本在现实经济运行中是不可能实现或达到的,但是,通过改善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和企业产权制度,可以不断地降低企业内外部的交易成本,使其交易成本不断地逼进零的极限,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正因为如此,西方各国政府和企业经济组织不断改革社会经济的产权制度和组织机构,改善经济运行机制、运行规则和运行方法。
用交易成本理论进行解释:(1)短期生产经营决策的机会成本是生产组织制度选择的交易成本。
在成本管理会计中,短期生产经营决策需要重点考虑机会成本,并在不同生产组织形式方案中决定取舍。
(2)长期投资决策中的机会成本是发现相对价格的交易成本。
科斯于1960年发表了著名的《社会成本问题》,对交易成本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界定,科斯把它定义为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
我们可以把交易成本理解为“扯皮成本”,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为获取经济收益而与人打交道时发生的一切时间、精力和物质的支出(彭真善,2006)。
科斯用交易成本完满地解释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和决定企业规模的因素,并用它分析了企业与市场的差别与联系,他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但又可以相互替代的交易制度。
市场的交易由价格机制来协调,而企业的存在将许多原属于市场的交易“内部化”了。
在企业内部,行政命令取代了价格机制成为生产活动的协调机制,企业通过市场“内部化”可以节省交易成本。
企业是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统一。
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人、财、物的耗费,就是交易成本。
从动态角度看,交易成本渗透到交易活动的全过程中。
科斯交易成本理论突出的贡献就是把“交易成本”概念纳入到经济分析中,认为市场运行同样是需要成本的,承认交易成本的存在,并确定了交易成本对不同的契约安排等生产制度的影响,从而使经济学获得了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新的解释力。
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况下,产权的清晰界定将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率。
厂商要通过计算生产的成本和收益能使社会总产品及利润最大化的方案,政府要做的只是界定产权。
甲、乙两人在社会可能的资源配置状态中的选择标准:
如果两人中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或劣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或优于)B,则从社会的观点来看,亦有A优于(或劣于)B。
如果两人都认为A与B无差异,则从社会的观点来看,亦有A与B无差异。
帕累托的最优标准(简称帕累托标准):
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观点看亦有A优于B。
帕累托改进:
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
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状态: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下,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使任何人的状态变坏,则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作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反之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1]殷瑜. 论科斯定理的意义[J]. 商业经济,2005,08:18-20.
[1]井辉.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两种产权理论比较[J]. 财经科学,2000,05:57-60.
[2]吴易风. 产权理论: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J]. 中国社会科学,2007,02:4-18+204.
[3]贾娜. 产权理论研究综述[J]. 法制与社会,2010,21:18+30.
[4]史忠良,刘劲松. 产权理论与国有资产管理[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01:10-14.
[5]朱春燕. 马克思产权理论研究述评[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06:23-29.
[6]田昆如. 再论会计契约:基于产权理论的会计本质考察[J]. 企业经济,2012,06:5-10.
[7]李杰. 试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主要分歧[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5:133-139.
[8]周明生,苏炜,卢名辉. 马克思与科斯产权理论在中国改革进程中的运用[J]. 江海学刊,2009,01:86-92.
[9]林勇. 论演化产权理论对经典产权理论的继承、批判与拓展[J]. 学术月刊,2009,06:62-69.
[10]吕天奇. 马克思与西方学者产权理论的观点综述与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3:121-126.
[11]李炳炎. 马克思产权理论创新与我国现代产权制度建设[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5-15.
[12]吴汉东. 知识产权理论的体系化与中国化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06:107-117.
[1]陶启智,廖恒,崔思佳.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动因——委托代理理论抑或优序融资理论[J]. 财经科学,2014,04:42-52.
[2]刘银国.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7,01:155-160.
[3]颜炜.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工程合同激励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4]何亚东,胡涛. 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03:62-65.
[5]唐若念.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的我国政务公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6]刘以安,陈海明. 委托代理理论与我国国有企业代理机制述评[J]. 江海学刊,2003,03:194-198.
[1]刘锡田. 制度创新中的交易成本理论及其发展[J]. 当代财经,2006,01:23-26.
[2]饶晓秋. 交易成本理论:解释成本管理会计理论的新视角[J]. 当代财经,2006,01:124-127.
[3]彭真善,宋德勇. 交易成本理论的现实意义[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04:15-18.
[4]温晓俊,刘海建. 战略管理研究所应遵循的理论基础:资源基础观与交易成本理论[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08:63-67.
[5]何禹霆,王岭. 扩展的交易成本理论视角:经济组织治理逻辑的重新审视[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06:3-7.
[6]陈丹. 论企业间合作战略:基于竞争力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及企业资源观理论[J]. 东岳论丛,2010,01:124-128.
[7]牛晓帆,安一民. 交易成本理论的最新发展与超越[J].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79-83.
[8]彭正银. 网络治理、四重维度与扩展的交易成本理论[J]. 经济管理,2003,18:4-12.
[9]刘逢.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基于最新理解的交易成本理论[J]. 经济研究导刊,2009,19:110-111.
[10]张斌.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风险投资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11]李杰. 试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主要分歧[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5:13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