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6d78dcbd64783e08122bc1.png)
(7)注意事项:
①同学们在实验中要注意安全,不要让玻璃划伤。小组内要明确分工,要有 团队合作精神,并及时做好数据的记录。
②实验时,确定好平面镜(用平板玻璃代替)的位置,要保持玻璃板竖直放置, 结束后注意整理好器材。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82021/9/18Saturday, September 1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82021/9/182021/9/189/18/2021 4:50:28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82021/9/182021/9/18Sep-2118-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82021/9/182021/9/18Saturday, September 18, 2021
阅读课本P78~79,回答下面问题。 6.平面镜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广泛,如医生用来检查牙齿的_口__镜____,军舰上的 _潜__望__镜__,人们梳妆用的_平__面__镜__。
四、科学世界:凸面镜和凹面镜
阅读课本P79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7.凸面镜对光线有_发__散____作用,例如 汽车的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 镜 等;凹面镜对光线会有聚_______作用手,如电_筒__的__反__光__装__置__________等。
Thank you !
阅读课本P78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4.在平面镜前面点燃一支蜡烛,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是,我们却看 到平面镜后面好像有烛焰。这是为什么?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1cd28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76.png)
第3节《平面镜成像》导学案【学习目标】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学习重点】1.平面镜成像原理。
2.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合作探究】探究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照镜子,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呢?2.猜想假设结合自己照镜子的经历,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合理的猜想:(1)在平面镜中,你的像的大小跟你的大小。
(2)你在平面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你到镜面的距离。
3.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薄玻璃板、白纸、两根相同的蜡烛、火柴、刻度尺、支架。
①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②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因为:;这种方法叫。
③刻度尺的作用是为了:。
④多次实验是为了:。
4.:进行实验(2)实验步骤:①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沿着纸中间的直线上放置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镜前,观察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③将另一支没有点燃的,与A同样大小的蜡烛B在平面镜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完全重合。
说明B跟蜡烛A的像,蜡烛B此时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个。
④改变玻璃前蜡烛A的位置,把实验再做两次,每次都记下蜡烛B的对应位置.⑤移去蜡烛B,取一张白纸放在蜡烛B的位置,观察白纸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出现。
(选填“能”或“不能”)出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⑥移开玻璃板,将把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的距离。
并将相应实验现象或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次数蜡烛到面镜的离∕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距离∕cm 蜡烛的像与蜡烛大小关系123…(3)实验反思:①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 ;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③玻璃板选薄的还是厚的?为什么?5.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和物体的大小;(2)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平面镜成像》 导学案
![《平面镜成像》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e3e94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9.png)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3、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难点(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设计与操作。
(2)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三、知识梳理(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入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被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看过去,感觉这些反射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发出的,这个交点就是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三)平面镜成像的应用1、利用平面镜成像来整理仪表,如穿衣镜。
2、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如商场里的反光镜。
3、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如潜望镜。
四、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器材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白纸、铅笔。
(二)实验步骤1、在水平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2、在玻璃板前点燃一支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3、将另一支未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此时未点燃的蜡烛的位置就是前面蜡烛像的位置。
4、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在表格中。
5、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多做几次实验。
(三)实验注意事项1、玻璃板要垂直放置在桌面上。
2、选用较薄的玻璃板,以减小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反射形成的重影对实验的影响。
3、实验时,要使玻璃板前的蜡烛点燃,玻璃板后的蜡烛不点燃,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四)实验数据分析与结论通过多次实验测量和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五、典型例题例 1: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 3m 处,他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_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 1m,则像与他的距离变为_____m。
4.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4.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b152c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8.png)
彭原初中导学案课题平面镜成像课型新知识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导习目标1、了解平面镱成像的特点,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理解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培养学生用探究方法探索事物本质的方法与能力、学生正确选择实验器材并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索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验进行证实与证伪。
导学重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图,利用平面镜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虚像的概念。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导学准备玻璃板、平面镜、蜡烛、方格纸、刻度尺等、多媒体导学流程师生活动补充设计一、情景引入播放视频,观察实验:通过纸箱为同学们表演一个小魔术(点燃的蜡烛浇水不灭,原是燃烧的蜡烛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引出“平面镜成像“这一教学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为做实验时用玻璃板当镜面作铺垫。
二、学导并举1、【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左右相反,相同大小,形状,颜色,近大远小,同时靠近或远离,看得见摸不着等。
老师归纳猜想:像与物上下、左右关系?像与物大小关系?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像的实虚?请学生拿出手中的镜子,体会自己在镜中的像?提问: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学生观察现象,尽可能多地猜想。
教师在此处的作用只是引导汇总。
为下面的探究打下基础。
2、【学情预设】: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学生可能会对着镜子做动作,左右上下伸手,观察到,像的左右颠倒,上下一致。
学习了物理后我们知道只凭感觉下结论是不行的,我们还要用实验去验证它,下面请大家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请你们挑选手中的仪器,制定实验方案,小组讨论。
3、【学情预设】:我们只能在镜前看到像确摸不着它,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再让学生用手去摸,摸不到这个像,体会这个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针对学生提问引出实像、虚像提问:我们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也就是说能不能用手摸到它?问:我们平时用的电脑投影可以用屏幕接收到,那么平面镜所成的像能不能用屏幕接收到呢?【设计意图】:故意不做说明让学生自己实验,发现无法进行,从而得出实像虚像概念。
平面镜成像 导学案
![平面镜成像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84077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9.png)
§4.3《平面镜成像》第1课时学历案【学习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学习重点】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学习难点】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 【学习过程】预习案1. 光的反射: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 。
2.我们把反射面呈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 。
如:平静的水面、平板玻璃、平滑金属面、光滑的地板等。
3.当你照镜子时,镜子里的另一个“你”就是你的 。
4.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平面镜所成的像 是 像(“实”、“虚”),像与物的左右__________。
探究活动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你有什么想法? 1.像的脸和你的脸大小相同吗?【假设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眨眨你的左眼,镜中的像会眨哪只眼呢?【假设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用平面镜和玻璃板实验,要确定蜡烛的像的位置,你会选用哪个?【选择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和进行实验】认真阅读、完成探究: 器材:白纸、玻璃板、支架、两个一样大的蜡烛、刻度尺『实验步骤』【分析和论证】小组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1、像和物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相等”或“不相等”)。
2、根据记录的数据,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_____(“相等”或“不相等”)。
3、观察像与物的位置,两者的对应点的连线跟平面镜 (“垂直”或“平行”)。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9c2fea79563c1ec4da710d.png)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学习目的: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平面镜成虚像,虚像是怎样构成的。
2.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
3.阅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求,对实验进程中的信息做好笔记,细心体会。
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虚像是怎样构成的。
3.凹面镜与凸面镜的作用。
【知识回忆】
1.光的反射的内容是:。
2.反射分反射和反射,黑板上的反光局部发作了反射,光线强度比粉笔字发作反射的光线强。
3. 画出以下图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二、协作探求:义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依据课前预习的实验方法,停止实验。
1.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它的作用是。
2.纸上一块 (为什么不用平面镜? )。
3.在纸上记下的位置。
4.把一支的蜡烛放在镜前,可以看到它在玻璃后的。
再拿一支的异样的蜡烛,直到为止。
这个位置就是的蜡烛。
在纸上记下两者的位置。
观察并比拟像与物大小关系,可知。
移开玻璃板,将两个位置衔接一同来,连线与镜面有什么关系?
用测量物距(即蜡到镜面距离)和像距(即像与镜面距离)它们有什么关系?
再做一次,能否失掉相反的结论? 。
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是①。
《4.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4.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aac3b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0.png)
4.3平面镜成像【我的目标】(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实验现象的记录。
(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课前预习案------------------------------------------------ 【我的预习任务】1、回家照下镜子,观察你在照镜子的时候看到镜子里的另外一个“你”,思考一下镜子里面的“你”和你自己有什么特点。
【我的疑惑】----------------------------------------------课中探究案-------------------------------------------------- 【我的任务】一:平面镜成像特点【活动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观察;你在照镜子的时候看到镜子里的另外一个“你”,你能描述一下这个像和你有什么特点?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实验次数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物大小关系像物两点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1 2 3评估与交流:1、你是如何快速准确测量出物距与像距的?2、若是玻璃板没有垂直放置,实验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二、虚像【活动二】:动手试一试,看看平面镜所成的像能否用光屏接收的到?【活动三】:大展身手,画图PK在右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三、平面镜的应用【活动四】:阅读书79页科学世界,思考凸面镜和凹面镜的作用。
【自我检测】教材80页第1、3题---------------------------------------------课后巩固案--------------------------------------------------- 【自我训练】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D.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2.站在岸边能从平静的湖水中看到树和建筑物的倒影,这是一种光的________(填“反射”或“入射”)现象。
人教版八上物理 4.3平面镜成像 导学案
![人教版八上物理 4.3平面镜成像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4ea76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b.png)
人教版八上物理 4.3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3.能够运用平面镜成像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学习内容1.平面镜成像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三、学习过程1. 平面镜成像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平面镜是一种能够将光线反射的镜子,其表面是平坦的。
当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线会按照一定规律反射出去。
基本原理:平面镜成像是基于光线的反射原理。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
当光线垂直入射镜面时,反射光线也是垂直于镜面。
当光线斜入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等于入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
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特点:–平面镜成像只能产生虚像,不能产生实像;–平面镜成像的虚像与物体在镜面的同侧;–平面镜成像的虚像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平面镜成像的虚像与物体的距离相等。
•规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有关系: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平面镜成像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 - 筷子成像:将筷子半浸入水中,观察筷子和水的交界处,可以看到筷子在水中的虚像。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筷子在水中形成的虚像来学习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
- 咖啡店内的镜子:在咖啡店的墙面上经常会放置镜子,通过镜子反射出来的景象使得咖啡店看起来更加宽敞明亮。
这是因为镜子能够创造虚拟的景象,给人一种空间扩大的感觉。
四、学习总结通过本次学习,我们了解了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特点和规律。
平面镜成像是基于光线的反射原理,能够生成虚像而不是实像。
平面镜成像的虚像与物体在镜面的同侧,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距离也相等。
平面镜成像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来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五、思考题1.平面镜成像能产生实像吗?为什么?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有哪些?3.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以上是本次关于人教版八上物理 4.3 平面镜成像的导学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导学案3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导学案3](https://img.taocdn.com/s3/m/be5b15a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e.png)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科学世界:凸面镜和凹面镜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内容学习注解五、课堂检测(请勿提前做)(一)填一填(每空4分,共48分)1.将一墨水瓶放在镜前6cm处,墨水瓶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_____cm,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若使墨水瓶远离镜面,则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2.某人站在穿衣镜前 1.5m处,他在镜中像到镜面的是_______m,当他向镜前进0.5m,则人与像间的距离是_______m。
3.简易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在它的镜筒内有两块互相______放置的平面镜。
4.照如图所示那样,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把一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面出现蜡烛的像。
(1)要研究玻璃板成像的特点,关键的问题是设法确定像的位置。
仔细想想,实验时具体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_____________的科学研究方法.(2)某同学在实际实验中测量如下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数点燃蜡烛到镜面距离(cm)点燃蜡烛的高度(cm)镜后蜡烛到镜面距离(cm)镜后蜡烛应有高度(cm)1 10 12 10 122 14 10 14 103 18 8 18 8由表中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724ea9a0116c175f0e48c8.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导学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图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平面镜成像原理。
三(教学器材):蜡烛、平面镜、纸、玻璃、球面镜火柴铁架台铁夹四、(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测】1、光是沿传播的。
2、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3、平面镜可以成像,为什么?二、【合作探究】1、学生探讨:平面镜成的像有什么特点?讨论:把镜后面的水银去掉,还能成像吗?2、学生实验:77页图4.3-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装置《平面镜成像》导学案王少恒器材:蜡烛、纸、玻璃、尺火柴步骤:①试验装置如何?步骤如何?②要策什么数据?要注意什么问题?③能得出什么结论?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现象:水面成像……(可详细讲解)4、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讨论:水银面起什么作用?窗户上的玻璃能否成像?如何成像?三、【自主学习】(1)、凸面镜:可以使光线发散,可以开阔视野,常用作观后镜。
成什么像?(2)、凹面镜:可以使光线会聚,常用作太阳灶、汽车头灯……成什么像?学生讨论:球面镜的应用四、【课堂评价与小结】五、当堂检测(共10分,每小题2分)1、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时,它在湖水中的“倒影”是____(“虚”或“实”)像,这是由光的__________形成,当小鸟距水面3m时,“倒影”距离水面_____米。
2、一个身高1.8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他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米,这个人向平面镜前进2米,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3、一个人以立正的姿势站在一竖直的平面镜前,由于位置不合适,以致于看不到自己右胳膊的像,如果此人要看到自己的像,此人可以()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向前走靠近平面镜D向后退远离平面镜4、把一个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人以2米/秒的速度垂直于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A、以4米/秒的速度远离平面镜B、以4米/秒的速度靠近平面镜C、以2米/秒的速度远离平面镜D、以2米/秒的速度靠近平面镜5、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25c4ffa32d7375a41780c8.png)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知识梳理】1、识记并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距平面镜的远近及平面镜的大小无关;(3)像与物体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是对称的。
上下一致,左右相反。
2、识记虚像能用眼睛观察,不能用光屏接收。
3、平面镜应用: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和反射成像。
【合作探究】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合作探究后,归纳总结:1.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
2.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4、像与物的这种关系我们称:像与物关于平面镜。
5、像与物上下,左右。
6、平面镜成的像是(正/倒)立的(虚/实)像交流讨论:1.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2.为什么选取两只大小相同的蜡烛?3、该实验在环境中(亮/暗)做效果更好。
4、平面镜成像原理是什么?平面镜为什么成虚像?快速反馈1、在距离平面镜8 cm处点燃一支蜡烛,这时镜中的像距镜面____________ cm;2、一个身高为1.7米的人立在离平面镜1米远的地方,则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__米,像离人的距离是______米,如果人远离镜面1米,像离人的距离______米。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上竖立一块作为平面镜,是因为它既能反射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实验时要选用大小相同的两支蜡烛,其目的是为了研究的关系4、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将:()A、变大B、变小C、不变5、“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A.山的影子B.山的实像C.山倒立的虚像D.山正立的虚像6、根据镜中挂钟的像说出实际的时间。
7、作图题:请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自主学习】、平面镜的应用组内交流:平面镜的应用都有哪些?【达标检测】1、“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实像D天上月亮到水面距离比水中月亮到水面距离大2、指出下面各句话中的“影”所说明的光在传播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规律,(1)手影;(2)水中倒影;(3)立竿见影;(4)杯弓蛇影。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cf67ad27d3240c8547ef86.png)
4.3平面镜成像学习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学习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探究实像和虚像的区分学习难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分。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知识点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观察在家里照镜子的情形,猜想:1、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二)、设计并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一块____________ 、两根相同的_________ 、在设计和操作实验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下的问题:(1)平面镜如何放置?(2)怎样比较物与像的大小?(3)怎样测定像的位置?(4)移开后面的蜡烛,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上,直接观察白纸,纸上能否出现蜡烛的像?做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2、实验步骤:(1)如上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纸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镜前,观察它在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
(3)将另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大小的蜡烛B竖立在平面镜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重合,蜡烛B此时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注意观察蜡烛B的大小和蜡烛A 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4)把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出现。
(5)移开玻璃板,将把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6)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按上述步骤重复几次实验,并将相应实验现象或数据记录在下表中: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和物体的大小 _________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_ 。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 ;(4)成的像是正立的 _____ 像;(选填“实”或“虚”)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平面镜成像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熟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分居___________________ 、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什么样的像是虚像。
和小孔成像比较,看两者的像是不是一样?有什么区别?虚像实际上是____________,而实像是_________,如果把一光屏放置在镜子后面或小孔的后面,哪一个能在光屏上得到像?答:_________________。
3、能够应用平面镜成像解释一些现象,同时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初步知道凸面镜和凹面镜的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难点:利用平面镜解决问题。
三、导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光在传播过程中是__________传播的。
在传播过程中______介质。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______________。
3、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两侧;等于。
4、做图。
(二)新知识学习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按照表格要求写出所用的器材、实验过程、测得的数据及得出的结论。
结果在全班中交流。
做出反射光线
线竖直照到画出平面镜的位
(2)参照书43页图2.3-2绘制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
2、探究虚像和实像
(1)回忆小孔成像的实验,在实验中蜡烛的火焰的像 (填“能或不能”)出现在光屏上。
这说明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
(2)如果在平面镜后放置一光屏,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
)出现物体的像,这和小孔成像所成的像 (填“一样或不一样”),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存在”或“不存在”)的,这样的像叫虚像。
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台石英钟的指针位置,此刻钟的实际读数是( )
A 、8点20分
B 、4点20分
C 、3点40分
D 、3点20分
(2)爱好足球的小亮在平面镜前观赏自己的全身像。
(如图)他实际看到的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
(3)在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镜之间有一烛焰,则烛焰在两个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有几个?(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无穷多个
(4)在两个平行放置的平面镜之间有一发光点,则发光点在两个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有几个?(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无穷多个
(5)检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要相距5m 远,如图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 ,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 )
A .1m
B .2m
C .3m
D .4m
4、阅读书44页科学世界:
(1)凹面镜和凸面镜统称___________。
(2)凹面镜对光有 作用,凸面镜对光有 作用。
四、综合练习
1、雨后晴朗的夜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
A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背着月光走,上暗处是水;
B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C 、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 、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2、决定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________
A 、平面镜的大小;
B 、平面镜的放置;
C 、物体的大小;
D 、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
3、有一个过路人,经过一盏路灯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长度变化是________ A 、先变长后变短; B 、先变短后变长; C 、逐渐变长; D 、逐渐变短。
4、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保持不变,镜面转过θ°,则反射光线的方向 将
转过________
A 、θ°/2;
B 、2θ°;
C 、θ°;
D 、无法确定。
5、池中水的深度是2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千米,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 A 、2米; B 、4米; C 、7.6×105米; D 、3.8×105千米。
6、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反射面夹角为60°,一束光线AO 射到平面镜NP 上,光线经两块平面镜反射后与AO 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 与平面镜的夹角是:_______
在此画图
A、30°;
B、45°;
C、60°;
D、90°。
7、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姿态,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墙靠拢时,在墙上的手影将________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变化情况。
8、以下属于漫反射的是_________
A、在黑暗中看不见东西;
B、能清楚看到黑板上写的粉笔字;
C、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的像;
D、在水中看到月亮的倒影。
9、要使一支铅笔跟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在一条直线上,这支铅笔跟平面镜的夹角应是_________
A、0°;
B、30°;
C、90°;
D、180°。
10、一束光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的O点,如果在不改变入射光方向的情况下,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A、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逆时针方向转15°角;
B、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顺时针方向转15°角;
C、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逆时针方向转30°角;
D、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顺时针方向转30°角;
11、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少15°,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和原来相比_______
A、减少15°;
B、减少60°;
C、减少30°;
D、减少45°。
12、光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通过相同的距离,所需的时间分别是t1和t2,则_________
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比较。
13、如图所示,A、B是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试根据成像规律画出虚像S'和光源S的位置。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