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人物介绍
蒙特梭利的生平

蒙特梭利的生平开封市教育幼儿园石珂珂玛利亚·蒙特梭利(1870--1952)1.20世纪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女权主义者2.唯一一个因幼儿教育,连续三次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的女性3.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医生蒙特梭利的出生1870年8月31日,蒙特梭利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契阿瑞发立一个靠海的美丽的小渔村。
她的父亲亚力山卓·蒙特梭利是意大利统一战争中的军人,战后作为公务员任职于国立烟草公司的财政管理部门;她的母亲芮妮迪·史多潘妮是一名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女子,并且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蒙特梭利的家教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严格的,不过也因为她的母亲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才使得蒙特梭利成长为一名坚强、坚韧的女性。
生命中的五个阶段一、早年生涯(学校教育)1.1879年因父调职全家迁居罗马2.1883年(13岁)就读于公立的米开朗琪罗·鲍拿若堤技术学校3.1886年(16岁)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进入当时只招收男性的技术学院;189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4.1890年(20岁)进入罗马大学攻读数学二、医学院时期的三大磨难1.被拒医学院当时的意大利社会正处于性别歧视与职业歧视,所以当玛利亚·蒙特梭利申请进入医学院就读时遭到了校方的拒绝,并且女性就读医学院一度成为当时最热门的事件。
不过这件事引起了当时教皇里奥十三世的注意,里奥十三世公开发表言论支持蒙特梭利就读医学院;里奥十三世的支持,让蒙特梭利在1892年正式入读医学院。
2.父亲与其断绝关系在蒙特梭利进入医学院之前,她曾想进入建筑设计学校被父亲以断绝关系为由放弃;进入医学院就读父亲也是不允许的,不过蒙特梭利坚持自己的求学道路。
由于她的再三忤逆,亚力山卓·蒙特梭利也就是她的父亲跟她断绝了关系同时也切断了她的经济来源。
无奈她只能靠自己勤工俭学挣的微薄收入和母亲的偷偷资助维持大学开销。
3.异性同学排挤蒙特梭利当时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就读于医学院的女性,因为性别她遭受异性同学的排挤,同学甚至不愿意跟她同时站一个手术台,她曾一度晚上独自一人在手术室做解剖,难以想象一个女性在当时社会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与打击。
蒙特梭利个人简介

蒙特梭利个人简介1870年8月30日,玛莉亚·蒙特梭利生于意大利的安科纳省。
她虽是一位独生女,父亲是一位思想保守的贵族军人,与出身良好家庭的母亲却不曾溺爱过她,使她从小就能够关怀别人,培养出择善固执的个性。
五岁那年,父亲因为职务上的关系,将全家迁往罗马。
在那儿,蒙特梭利开始她多彩多姿的求学过程:(1) 十三岁时进入米开朗其罗工科学校工科组就读(当时极少有女孩子进入工科组)──她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也是日后她认为发展“数学心智”,是“培养抽象思考能力最好途径”的思想来源。
(2)二十岁自达文奇工科大学毕业,在学期间修习自然科学及现代语言──为后来她发展语文及自然科学教学方法,植下了良好的学识根底。
(3)她拒绝了父母亲要她当教师的希望,决心研读她热爱的科目──生物学,并执意进入医学院就读。
然而,当时的社会非常保守,不曾有女子就读医学院的前例,而蒙特梭利几经奋斗才在二十二岁进入了医学院,也因此更加忤逆了父亲,切断了对她的经济来源。
她只得靠奖学金及家教维生,度过了那段学医的艰辛路程─却奠定了她生物学的深厚学养,以帮助她了解人类成长的法则。
她的确研究过低能儿蒙特梭利虽以她的才华和斗志,突破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束缚,廿六岁就以最优异的成绩,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名震全国;却仍然无法改变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成见,只能在罗马大学精神病医院担任助理医师。
也由于这个机会,她接触到了痴障儿童(在当时智障儿童和精神病人同被关在精神病院),对他们也由同情地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转而开始研究智障儿童的治疗及教育问题,于是她开始阅读当时塞根关于特殊教育的著作与伊塔对这方面的研究报告。
在精神病诊所的这两年工作中,她察觉到:“儿童除了食物之外,还会在屋子里面到处乱抓、乱摸,找寻可让两手操作的东西,以练习他们的抓握能力。
”这种认识奠定了她教育理论中,“发展智力需要透过双手操作”的基本理论。
并且由这两年的体验,她到了对低能儿童教育的看法:“要克服智能不足,主要还得靠教育的手段;不能只用医药去治疗。
蒙台梭利人物介绍

主要著作
• • • • • • • • • • 教育人类学(Pedagogical Anthropology) 蒙特梭利教学法(The Montessori Method) 蒙特梭利手册(Dr.Montessori's Own Handbook) 高级蒙特梭利教学法(The Advanced Montessori Method) 童年的秘密(The Secret Of Childhood) 新世界的教育(Education For A New Wold) 发现儿童(The Discovery Of Child) 吸收性心智(The Absorent Mind) 教育之重建(Reconstruction In Education) 家庭中的儿童(The Child In Family
主要贡献
1898年,在都灵召开的教育 会议上,蒙特梭利发表了以 《精神教育》为题的演讲,阐 述了对智障儿童教育的思想和 方法。她指出:“儿童的智力 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 医学问题”并向社会呼吁,智 障儿童应当与正常儿童一样享 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 1904-1907年,她担任罗 马大学人类学教授,并在讲义 的基础上整理成《教育人类学》 一书,于1908年出版。
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是 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 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 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 第一位女医学博士。1870 年 8 月31日,出生在意大 利安科纳( Ancona )地区的 基亚拉瓦莱( Chiaravalle ) 小镇.1952 年 5 月 6 日逝 世于阿姆斯特丹,享年82 岁。
【名人故事】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

【名人故事】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是20世纪初的一位幼儿教育先驱,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方法,被称为“蒙台梭利教育”。
蒙台梭利于1870年在意大利查维爾出生,她的父亲是一位军官,母亲是一名受过教育的女性。
蒙台梭利小时候就表现出惊人的记忆力和观察力,这个天赋为她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蒙台梭利的教育路径非常特别,她首先选择了从事医学研究,并成为了意大利首位女医生。
她在医学领域工作了几年,但她对儿童的兴趣却越来越浓烈。
1898年,蒙台梭利被任命为罗马一所精神病院的医学指导。
在那里,她注意到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方式与成人不同,她开始研究如何通过改变环境和教育方法,使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在她的研究中,蒙台梭利发现了很多惊人的事情,如:孩子们的智力不会因先天优势而有所差异,他们具有惊人的自我纠正和探究能力,以及他们的学习过程需要尊重和支持。
蒙台梭利的研究结果很快吸引了许多关注教育领域的人的眼球。
蒙台梭利决定将自己专注于开发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并在1907年创立了她的第一所“幼儿之家”(Casa dei Bambini)。
这里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与以往大不相同,他们被鼓励自发地进行学习、探究和实验。
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自信心。
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慢慢地在意大利和其他欧洲国家得到了认可。
通过她的工作和出版物,蒙台梭利成为了一位教育家和作家,她的影响力超越了意大利,甚至超越了她所处的时代。
她在晚年还经常旅行到世界各地演讲。
蒙台梭利的遗产是一个独特的,基于观察和实验的教育系统,其目的是鼓励孩子们独立思考、自我发展和探究。
今天仍有数百所以蒙台梭利命名的学校,这些学校实践着她的教育方法,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生和成员。
蒙台梭利是一位创新者和改革者,她的理论和实践可以激励人们在教育领域进行尝试和探索。
她在自己的时代就树立了一个先锋的榜样,在当今的教育界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经典人物。
蒙特梭利的生平

蒙特梭利的生平蒙特梭利的生平开封市教育幼儿园石珂珂玛利亚·蒙特梭利(1870--1952)1.20世纪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女权主义者2.唯一一个因幼儿教育,连续三次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的女性3.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医生蒙特梭利的出生1870年8月31日,蒙特梭利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契阿瑞发立一个靠海的美丽的小渔村。
她的父亲亚力山卓·蒙特梭利是意大利统一战争中的军人,战后作为公务员任职于国立烟草公司的财政管理部门;她的母亲芮妮迪·史多潘妮是一名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女子,并且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蒙特梭利的家教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严格的,不过也因为她的母亲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才使得蒙特梭利成长为一名坚强、坚韧的女性。
生命中的五个阶段一、早年生涯(学校教育)1.1879年因父调职全家迁居罗马2.1883年(13岁)就读于公立的米开朗琪罗·鲍拿若堤技术学校3.1886年(16岁)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进入当时只招收男性的技术学院;189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4.1890年(20岁)进入罗马大学攻读数学二、医学院时期的三大磨难1.被拒医学院当时的意大利社会正处于性别歧视与职业歧视,所以当玛利亚·蒙特梭利申请进入医学院就读时遭到了校方的拒绝,并且女性就读医学院一度成为当时最热门的事件。
不过这件事引起了当时教皇里奥十三世的注意,里奥十三世公开发表言论支持蒙特梭利就读医学院;里奥十三世的支持,让蒙特梭利在1892年正式入读医学院。
2.父亲与其断绝关系在蒙特梭利进入医学院之前,她曾想进入建筑设计学校被父亲以断绝关系为由放弃;进入医学院就读父亲也是不允许的,不过蒙特梭利坚持自己的求学道路。
由于她的再三忤逆,亚力山卓·蒙特梭利也就是她的父亲跟她断绝了关系同时也切断了她的经济来源。
无奈她只能靠自己勤工俭学挣的微薄收入和母亲的偷偷资助维持大学开销。
3.异性同学排挤蒙特梭利当时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就读于医学院的女性,因为性别她遭受异性同学的排挤,同学甚至不愿意跟她同时站一个手术台,她曾一度晚上独自一人在手术室做解剖,难以想象一个女性在当时社会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与打击。
蒙特梭利生平简介

蒙特梭利生平简介大约一八九四年左右,在罗马的平希欧公园里,有一位年约二十四岁的少女,神情沮丧地走着时,突然遇见一位乞讨的妇人。
当她向少女伸出乞怜的手时,少女看见她身旁的两岁小女孩,正坐在地上专注地玩着一小张彩色纸片。
在大人眼中不屑一顾的彩色纸,竟能吸引幼儿全神贯注地把玩,并且充满着自足的乐趣。
这一刹那间的感悟,改变了这位少女的一生。
她不在沮丧了,对自己的选择(学医),满怀着勇往直前的毅力。
虽然她并没有想到要为儿童教育奉献一生,不过,多年以后,她却成了享誉中外的科学启蒙教育家。
这位少女就是玛利亚·蒙台梭利。
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 Maria Montessori ) 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1870 年 8 月31日出生在意大利.她幼年时就特别关心那些不幸的儿童,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她认为孩子也是一个人,也需要受到尊重。
26岁获罗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罗马大学和意大利的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随即在罗马大学附属医院任精神病临床助理医生,诊断和治疗身心缺陷儿童,开始对低能儿童的研究发生了兴趣。
蒙特梭利在担任助理医生期间( 1896-1898),主要是治疗智障童。
当她在精神病诊所做医生助手时,她发现,应用到弱智儿童身上的教育方法,都或多或少与应用到正常儿童身上的教育方法有相似的地方。
特别是在德国,尽管在弱智儿童学校的教育博物馆里四处摆放着特殊的教学仪器,而实际上这些仪器很少被使用。
该国的教育工作者一直坚持用教育正常儿童的方法来教育弱智儿童。
如果不对弱智儿童进行进一步训练,那我们就只能使这些孩子适应一种低等的生命方式。
伊塔外科医生他是医学分支学科——耳疾的奠基人。
他是第一个尝试对人的听觉进行教育的人。
他曾在一个聋哑人机构进行实验,并成功地使那些还未完全丧失听觉的人能够听清了。
后来他又用了8年时间去看管一个被人们称为“野孩”的白痴男孩。
蒙台梭利生平简介及著作

1911 年巴黎、英国、美国蒙特梭利学校 先后设立。
1913 年第一届国际训练课在罗马开课。
1914-1952( 1914-1917 年在美国进行培训。 推广教育法 1939 年提出并进行全宇宙教育和和平教
阶段) 育。
3
蒙台梭利 著作
1949-1951 年连续三年被提名诺贝尔和 平候选人。 1952 年逝世于荷兰家中(享年 82 岁)。 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 引力的心灵》、《蒙特梭利早期教育法》、 《蒙特梭利儿童教育手册》《家庭中的 高级蒙特梭利教学法》、《青春期及其 后的教育》、《育人类学》、《和平教 育》等。
马大学精神病诊所担任助理医师。
1897-1901
提 出 发展智力需要通过手的活动。 两点 理论 克服智力不足要靠教育的手段。
(致力特殊儿 1898 年提出“儿童心理缺陷和精神病患成为最年轻的国立启智学校校 长。
2
提 出 教育时间过晚。 两个 方面 现有的教育方法错误。 1902-1907
1
蒙台梭利生平简介及著作
出生于意大利,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
1870-1883 (少儿期)
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 1875 年搬家罗马接受教育,1883 年考入 米开朗基罗技术学院,立志成为工程师,
数学成绩优异。
1886 年进入达文奇工科大学,学习了自
1884-1896 (青年期)
然科学和现代语言。 1892 年进入罗马大学医学院学习,1896 年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在罗
1901 年辞去校长,重回罗马大学修读卫
(研究正常儿
生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甚至
童时期)
哲学等。
1904-1908 年担任罗马大学教育学院之 自然科学与医学课程教授。
教育家蒙特梭利是谁

教育家蒙特梭利是谁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教育家蒙特梭利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育家蒙特梭利的简介玛利亚·蒙特梭利(意大利语: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
她的教育法建立在对儿童的创造性潜力、儿童的学习动机及作为一个个人的权利的信念的基础之上。
玛丽亚·蒙特梭利的著作有《蒙特梭利教学法》、《吸收性心智书》和《家庭中的儿童》等。
蒙特梭利的生平简介蒙特梭利五岁时,因父亲调职而举家迁居罗马,开始了她的求学生涯。
蒙特梭利虽是独生女,但父母并不溺爱她,而是注意对她的教育,如要求她守纪律,同情和帮助穷苦和残疾的儿童。
因此她幼年时就特别关心那些不幸的儿童,尽可能地帮助他们。
玛丽亚从孩提时代起,她的自尊心就非常强烈。
有个老师对学生很严格,很权威,不尊重,不关心。
有一次这位老师曾用略带侮辱的口吻提及她的眼睛,为了抗议,玛丽亚从此不在这老师面前抬起“这对眼睛”,她认为孩子也是一个人,也需要受到尊重。
在安科纳上小学时,蒙台梭利也表现出关心、帮助其他儿童的倾向,对教师轻视儿童和侵犯儿童人格尊严的态度和行为极为反感。
十三岁时,她选择了多数女孩不感兴趣的数学,进入米开朗基罗工科学校就读。
且于1886 年时以最优秀的成绩毕业,奠定了数学基础。
中学毕业后,在进入国立达芬奇工业技术学院,学习现代语言与自然科学。
十六岁( 1886 年)进入工科大学,专攻数学。
因后来发现对生物有兴趣,于1890年进入罗马大学读生物。
读了生物,蒙特梭利觉得对医学有了浓厚的兴趣,她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 学医。
“女孩子学医”在当时保守的欧洲社会里,可谓荒谬与决不可能。
但蒙台梭利不顾父亲的反对(中断经济上的资助)以及教育制度的限制,凭着她不屈不挠的努力,终于获准进入医学院研读。
蒙台梭利的伟大贡献

蒙氏研究指出:敏感期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出现的,环境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当环境与儿童的内部需要协调一致时,一切都会顺其自然地实现。如果儿童不能在敏感期从事协调的活动,或者说缺乏适宜的环境,儿童将永远失去这个自然取胜的机会。
处于敏感期里的学习:多、快、好、省。
学习者如此。
蒙氏发现了哪些敏感期?
0~5岁是感觉的敏感期(2~2.5岁时达到顶峰); 秩序的敏感期时1~4岁左右; 语言的敏感期是出生后的2个月~8岁; 动作的敏感其是从出生~6岁。
敏感期有何特征?
蒙特梭利研究发现:当幼儿处于某个敏感期时,会产生一种敏感力。当敏感力产生时,幼儿内心会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动力,驱使他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的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力量才会消逝。蒙氏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有些教育家则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
蒙氏所说:儿童的不正常现象往往是由于受到过多的干扰和压抑造成的。
对构建学前教育课程的启迪
课程目标是否全面反映了儿童各种“敏感期”发展的需要?
课程内容是否涵盖了儿童各个“敏感期”所需要的刺激?
课程实施过程是否尊重了儿童“敏感期”的特征?
课程评价是否纳入了儿童“敏感期”的发展指标?
蒙氏“敏感期”理论
敏感期概念的缘起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词,后来蒙特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
蒙氏对敏感期的解释:
她通过对幼儿自然行为的细致、耐心、系统地观察后指出:儿童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对有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耐心,而对其他事物则置若罔闻。
蒙台梭利生平

成长阶段: 1870年-1886年 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父亲是贵族后裔,军人,性 格平和,保守;母亲博学多识、虔诚、善良、严谨、开明。作为 独生女的蒙特梭利深得父母的宠爱,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 1882年 12岁,随父迁居的罗马,在此完成中等教育。中学毕业 后,曾一度进入技术学校学习工程。不久,她对医学产生浓厚的 兴趣,考入罗马大学医学院,立志学医。 1896年 26岁,获罗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罗马大学和意大 利的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蒙特梭利(1870-1952) ——幼儿心理学大师
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被称为20世纪最 杰出的幼儿教育家。世界上称她为“真正的优秀教师而闻名世界的教育实 践家”
1949年-1951年 连续三次被提名为世界诺贝尔奖候选人 1870年 在意大利安科纳省卡拉法镇出生 1952年 逝世,享年82岁
准备阶段: 1896年-1906年 罗马大学附设院任助理医师。 1898年 在意大利都灵(Turin)的教育会议上讲演,提出了自己的 独特的见解:“儿童心理缺陷的精 神病患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 题,教育训练比医疗更为有效。”引起了医学界和教育界的强列反响。 1899年,在罗马创立国立儿童心理治疗学校。被任命为学监。同时在此校 开办了低能儿童教育的教师培训班。 1901年 再次进入罗马大学哲学系深造、教育学、实验心理学和人类学。 1904年,受罗马大学之聘讲授人类学。在意大利杰出人类学家塞吉 (Gulsepp e Sergi)的影响下从事教育人类学的研究,并到各中小学进行 调查。
启蒙阶段: 1907年1月,在罗马圣罗伦佐区贫民窟创办第一所“儿童之家”,接纳3至7 岁儿童,将自己改进后的塞贡法运用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同年4月和11月 第二、第三所“儿童之家”在该区相继建立起来。
蒙台梭利人物介绍

1870月31日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ancona地区的1898年在都灵召开的教育会议上蒙特梭利发表了以精神教育为题的演讲阐述了对智障儿童教育的思想和方法
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是 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 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 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 第一位女医学博士。1870 年 8 月31日,出生在意大 利安科纳( Ancona )地区的 基亚拉瓦莱( Chiaravalle ) 小镇.1952 年 5 月 6 日逝 世于阿姆斯特丹,享年82 岁。
主要著作
• • • • • • • • • • 教育人类学(Pedagogical Anthropology) 蒙特梭利教学法(The Montessori Method) 蒙特梭利手册(Dr.Montessori's Own Handbook) 高级蒙特梭利教学法(The Advanced Montessori Method) 童年的秘密(The Secret Of Childhood) 新世界的教育(Education For A New Wold) 发现儿童(The Discovery Of Child) 吸收性心智(The Absorent Mind) 教育之重建(Reconstruction In Education) 家庭中的儿童(The Child In Family
幼儿园蒙氏日常教育——蒙特梭利的生平

玛利亚·蒙特梭利生平蒙特梭利(1870-1952)是20世纪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平权主义者,是唯一一个因幼儿教育连续三次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的女性,也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和女医生。
医生看病人讲究先过程记录再确定治疗方案,所以医生出身的她在教学方法中很重视观察的作用,要求老师先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再分析幼儿的能力水平和心理发展,从而得出相应的教学引导方式和方法。
在蒙氏的教育环境中,要求对孩子不要过多的束缚,给予感官尽可能多的解放和自由,正是这样,通过蒙特梭利学校还是培养出了很多具有开创探索精神、勇敢、自律、独立的的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
他们中有IT精英如谷歌的创始人模拟人生系列游戏的创始人亚马逊购物的创始人还有家喻户晓的比尔盖茨、英国皇家的哈里王子和威廉王子等等,他们身上都流露出蒙特梭利教学法给予的独立、创新的精神,这也是蒙特梭利教学法的精华和魅力所在。
玛利亚。
蒙特梭利说过:环境塑造儿童,可见她是十分重视环境对于人的影响作用的,那么要了解蒙特梭利,就要了解她生命中的五大阶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到这位伟人的成长的经历和环境:一、早年生涯(一)蒙特梭利的一家1870年8月31日蒙特梭利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契阿瑞发立。
父亲亚力山卓·蒙特梭利是一位军人,母亲芮妮迪·史多潘妮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女子,也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
玛利亚·蒙特梭利优雅的气质和良好的素杨与严格的家教是密不可分的。
1970年意大利国内战争刚刚结束,国内环境归于平静,百废待兴。
那个年代的人们正处于重建家园的特殊时期,吃苦耐劳和勇敢面对挫折的精神对蒙特梭利成长留下了影响。
(二)学校教育1875年,因父亲的工作调动全家迁居罗马。
1883年,13岁的蒙特梭利就读于公立的米开朗基罗`鲍拿若提技术学校。
玛利亚·蒙特梭利当时的数学成绩特别好,所以就想当一个工程师。
在当时的社会中,女子就该在家相夫教子或最多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或保姆,像工程师、医生、律师等体面的工作和女人是沾不上边的,因此蒙特梭利想成为工程师的梦想遭到了有着传统思想的父亲的极力反对。
蒙台梭利生平

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 1870年8月31日出生于意大利安科那省,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是意大利的第—位女医学博士。
大学毕业后从事特殊儿童教育,而后又致力于正堂的儿童教育。
1907年1月6日,她在罗马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
创立了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撰写了幼儿教育理论著作,开办了国际培训班,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蒙台梭利由于教育学说与“儿童之家”的实践,在幼儿教育方面成为自福禄贝尔时代以来影响最大的人,被称为“幼儿园的改革家”、“20世纪全世界最伟大的教育实践家之一”。
她在实验、观察和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等著作先后被翻译成37种文字,她所创立的幼儿教育方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有100多个国家引入了蒙台梭利教育法。
1949—1951连续三年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称“蒙台梭利已经成为我们期望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
蒙台梭利伟大的一生:1、成长和学习阶段(1870—1896)1870年意大利独立,八月三十一日,玛利亚·蒙特梭利于出生于意大利安科那省,是家中唯一的独生女。
父亲是保守、严谨的军人,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因此蒙台梭利从小便养成自律、自爱的独立个性,以及热忱助人的博爱胸怀。
5岁的时候,举家迁居罗马。
13岁时进入米开朗基罗技术学校(高中)。
成绩优异,尤其是数学。
这为蒙台梭利的理论之一“发展数学心智是培养抽象思维的思想来源”奠定了基础。
16岁时进入达文奇工业技术学院,4年时间学习了自然科学和现代语言。
20岁自达文奇工业技术学院毕业后,蒙台梭利选择了学医。
这在当时的社会和家庭中都是极其反对的。
但蒙台梭利不顾父亲的反对(中断经济上的资助)以及教育制度的限制,凭着她不屈不挠的努力,先以杰出的成绩就读于罗马大学,然后获准进入医学院研读。
幼儿教育思想家——蒙台梭利

幼儿教育思想家——蒙台梭利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是一个伟大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整个教育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蒙台梭利的生平及其对幼儿教育的贡献。
一、蒙台梭利的生平蒙台梭利于1870年出生在意大利,她是第一个在意大利成为医生的女性。
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接触到了许多发育迟缓的儿童,并开始关注他们的教育问题。
蒙台梭利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二、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
她主张创造一个适宜儿童发展的环境,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自主权,以便他们能够充分发掘自身的能力。
她强调通过感官体验和实践活动来促进儿童的学习和成长。
三、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蒙台梭利创立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方法,被称为“蒙台梭利教育”。
她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具,例如展示材料、感官教具和动作教具等,用以引导儿童进行有目的的活动。
蒙台梭利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自律能力和自主性,强调让儿童自己主导学习的过程。
四、蒙台梭利教育的特点蒙台梭利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注重实践和体验,鼓励儿童通过亲身参与来学习;其次,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再次,创造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儿童自主探索和自我发展;最后,倡导儿童间的合作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五、蒙台梭利教育的影响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
她的教育思想对整个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采用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创造更适宜儿童发展的学习环境。
蒙台梭利教育引起了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反思和革新,为幼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理念。
六、结语蒙台梭利是一位开创性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改变了人们对于儿童教育的看法。
她的贡献不仅体现在教育实践中,也对教育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尽管时代变迁,但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对我们探讨儿童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蒙特梭利

感官教育
这是蒙台梭利方法中的中心环节,下文将予
重点述评。蒙台梭利认为,感官训练既为儿 童将来的实际生活作准备,又是儿童接受知 识和发展智力的基础。
知识教育
结合感官训练,提早让儿童接受读、写、 算、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同时,通过谈话发 展儿童的语言能力。
实际生活练习
实际生活练习
如穿衣、y Page)在电视上被访问 时,记者问他们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哪一所 学校,他们并没有回答斯坦福大学,而回 答的是“蒙特梭利学校”自由自在的童年 学习。蒙特梭利说:“Help me do it by myself”,在蒙特梭利教育的环境下,他们 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 是这样的积极教育方式赋予了他们鼓励尝 试,积极自主,自我驱动的习惯,因而带 来了他们的成功。
需别人帮助而能自己处理日常生活上的事项, 培养其独立性。不难看出,蒙台梭利上述做 法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有许多可取之处。至于 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还须作进一步的分析。
成功不是来自斯坦福,而是蒙特梭利。。。
---Google创始人 布林与佩奇
当Google的创始人赛吉.布林(Sergey Brin)
教学理念:
适用范围
蒙台梭利认为干涉儿童 自由行动的教育家太大了, 一切都是强制性的,惩罚 成了教育的同义词。她强 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 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 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 让儿童自由活动。她特制 了很多教具,如小型的家 具、玻璃、陶瓷等小物件, 供儿童进行感官练习。
蒙特梭利的初级教学法 适用于3~6岁的儿童
当Google的创始人赛吉.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在电视上被访问时,记者问他们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哪一所学校, 他们并没有回答斯坦福大学,而回答的是“蒙特梭利学校”自由自在 的童年学习。蒙特梭利说:“Help me do it by myself”,在蒙特梭利 教育的环境下,他们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是这 样的积极教育方式赋予了他们鼓励尝试,积极自主,自我驱动的习惯, 因而带来了他们的成功。
蒙特梭利生平

蒙特梭利生平玛利亚·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20世纪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平权主义者·唯一因幼儿教育连续三次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的女性·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医生蒙特梭利学校的毕业生·Larry Page和Sergey Brin(Google创始人)·Will Wright (孢子和模拟人生系列设计者)·Jeff Bezes(亚马逊的创始人)·Bill Gates(世界首富)·哈里王子,威廉王子·比尔·克林顿一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作者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极富有创造力,有主见,可见,蒙氏教育对人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生命中的五大阶段·早年生涯·医学院时期·首次接触特殊教育(第一个奇迹)·儿童之家的建立(第二个奇迹)·全球蒙特梭利运动早年生涯——出生·1870年8月31日,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契阿瑞发立。
早年生涯——蒙特梭利一家·父亲:亚力山卓·蒙特梭利意大利统一战争中的军人,战后作为公务员任职于国立烟草公司的财政管理部门。
·母亲:芮妮迪·史多潘妮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女子,并且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蒙特梭利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父母对他很严格,从不溺爱她。
例如:又一次蒙特梭利一家人外出旅游,三个月之后归来,蒙特梭利的父母想要先打扫完卫生在开火做饭,年幼的蒙特梭利想要吃饭,不依不饶的让母亲做饭给她,然后母亲把她带到了厨房,从橱柜里拿出一块放了三个月的已经发霉了的面包,说“你如果实在饿了的话,就把它先吃了吧,不然就等我们收拾完了在做饭。
”早年生涯——学校教育·1875年,因父亲调职举家迁居罗马·1883年(13岁),就读于公立米开朗基罗.鲍拿若堤技术学校·1886年(16岁),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并进入当时只招收男性的技术学院,并一直维持很好的成绩于1890年毕业。
【名人故事】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

【名人故事】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是一位意大利的幼儿教育学家,她被誉为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蒙台梭利出生于1870年,她的父亲是一个军官,母亲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妇女。
在一个男权主义盛行的时代,蒙台梭利的母亲鼓励她追求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医生。
蒙台梭利在1896年成为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医生。
蒙台梭利对儿童教育产生兴趣的契机是她在医学院时的实习经历。
她在一个精神病院工作,接触到一群被认为智力低下和行为问题的儿童。
蒙台梭利观察到这些孩子在接受适当的照顾和教育后,他们的行为和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这个发现启发了蒙台梭利对儿童教育的思考,她开始研究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帮助儿童全面发展。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能力。
她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内在的驱动力和潜能,教师应该提供一个能够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环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蒙台梭利设计了一系列的教育材料和活动,帮助孩子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她提倡教师在课堂上扮演引导者和观察者的角色,而不是传统的授课者。
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强调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心。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她的第一个蒙台梭利学校于1907年在意大利成立,不久之后,她开始在国际上传播她的教育理念。
蒙台梭利学校逐渐在欧洲和美洲等地兴起,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教育模式。
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幼儿教育,并逐渐扩展到低年级的小学教育。
蒙台梭利对儿童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她在他的学说中强调了儿童早期发展的关键阶段。
她的教育方法注重孩子的感官和运动体验,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中学习。
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的创造力、自信心和社会情感发展。
她的教育理念对现代幼儿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台梭利生平

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 1870年8月31日出生于意大利安科那省,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是意大利的第—位女医学博士。
大学毕业后从事特殊儿童教育,而后又致力于正堂的儿童教育。
1907年1月6日,她在罗马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
创立了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撰写了幼儿教育理论著作,开办了国际培训班,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蒙台梭利由于教育学说与“儿童之家”的实践,在幼儿教育方面成为自福禄贝尔时代以来影响最大的人,被称为“幼儿园的改革家”、“20世纪全世界最伟大的教育实践家之一”。
她在实验、观察和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等著作先后被翻译成37种文字,她所创立的幼儿教育方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有100多个国家引入了蒙台梭利教育法。
1949—1951连续三年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称“蒙台梭利已经成为我们期望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
蒙台梭利伟大的一生:1、成长和学习阶段(1870—1896)1870年意大利独立,八月三十一日,玛利亚·蒙特梭利于出生于意大利安科那省,是家中唯一的独生女。
父亲是保守、严谨的军人,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因此蒙台梭利从小便养成自律、自爱的独立个性,以及热忱助人的博爱胸怀。
5岁的时候,举家迁居罗马。
13岁时进入米开朗基罗技术学校(高中)。
成绩优异,尤其是数学。
这为蒙台梭利的理论之一“发展数学心智是培养抽象思维的思想来源”奠定了基础。
16岁时进入达文奇工业技术学院,4年时间学习了自然科学和现代语言。
20岁自达文奇工业技术学院毕业后,蒙台梭利选择了学医。
这在当时的社会和家庭中都是极其反对的。
但蒙台梭利不顾父亲的反对(中断经济上的资助)以及教育制度的限制,凭着她不屈不挠的努力,先以杰出的成绩就读于罗马大学,然后获准进入医学院研读。
蒙特梭瑞生平

蒙台梭利生平成长阶段(1870~1886)1870 意大利独立,八月三十一日,玛利亚〃蒙台梭利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的希亚拉瓦莱镇。
父亲为亚力山卓〃蒙台梭利,母亲为雷奈德〃史托普尼。
1875 玛利亚〃蒙台梭利五岁,举家迁居罗马。
1876 玛利亚〃蒙台梭利进入公立小学一年级就读。
1883~86 进入米开朗基罗技术学校(高中)。
1886~90 进入达文奇工业技术学院,最喜欢的学科为数学。
1890~92 以杰出成绩就读于罗马大学。
1892~96 进入罗马大学医学院就读。
1896年毕业,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性医学博士。
准备阶段(1896~1906)1896 担任罗马大学附设医院―San Giovani Hospital之助理医师。
在柏林举行的国际妇女会议上,以意大利代表身份出席会议。
1897 义务担任罗马大学精神医学科临床教学之助理医生。
1898 在社林举行之教育会议上演说,并于罗马出版此演讲文《社会的不幸与科学上的新发现》。
儿子马里欧〃蒙台梭利诞生。
1899 在意大利开始为期二星期的演讲旅行,演说《新女性》与《现代慈善事业:儿童与和平》,获杰出医疗服务奖。
1900 担任罗马国立启智学校校长。
1901 辞卸校长一职,重回罗马大学修读哲学。
1902 受邀于拿坡里教育学术会议上演讲。
1904~1908 任罗马大学教育学院之自然科学与医学课程教授。
启蒙阶段(1907~1909)1907 在罗马的圣罗伦斯区设立第一所儿童之家。
不久,第二所儿童之家相继成立。
1908 第三所儿童之家——米兰儿童之家成立。
(依据史坦丁的说法:出版意大利版《教育人类学》)1909 重要著作<蒙台梭利教学法>意文版。
(意文版名称为《应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之科学的教育方法》)。
首次师资训练课程在罗马开课。
拓展阶段(1910~1952)1910 与墨西哥的修道院为地震受灾儿童成立学校。
蒙台梭利协会于罗马成立。
1911 意大利与瑞士的公立学校经政府当局认可正式采用蒙氏教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特梭利人物介绍蒙特梭利教育法简称“蒙特梭利”——由玛丽亚·蒙特梭利(1870-1952)博士创建,玛丽亚·蒙特梭利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蒙特梭利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基亚拉瓦莱小镇。
父亲是贵族后裔军人,性格平和、保守;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博学多识、虔诚、善良、严谨、开明。
作为独生女的蒙特梭利深得父母的宠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因此从小便养成自律、自爱的独立个性,以及热忱助人的博爱胸怀。
玛丽亚·蒙特梭利生平:蒙特梭利成长于有教养的家庭。
她的父亲亚历山大·蒙特梭利(Alessandro Montessori)在财政部工作,并管理国营烟草手工制造局。
母亲芮妮尔.斯托帕尼(Renilde Stoppani)是神学兼地质学教授安东尼奥·斯托帕尼[1](Antonio Stoppani)的侄女。
蒙特梭利结合神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发展出她的宇宙教育理论。
早在学生时期,蒙特梭利即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因此就读一所科技高中。
1890年蒙特梭利登记研读医学(这在意大利是在1875年才可能发生的事)。
在学业上,蒙特梭利特别专研胚胎学和进化论。
她的科学观点原则为实证主义。
在最后两学年中,她在罗马一家心理专科医院担任助理。
蒙特梭利特别专注儿童医学,并且在罗马的大学儿童医院的儿童心理部门担任助理医师,同时做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她重点针对那里需要特别照顾的、精神上有障碍的儿童。
蒙特梭利被这些儿童没有尊严、无人照顾的生活状况深深触动并致力补救。
因此她将让·马克·加斯帕尔·伊塔尔和爱德华·塞金(Edouard Seguin)逐渐被遗忘的、关于“心理学方法”的教科书翻译成意大利文。
如同这两位前辈,蒙特梭利相信如何对待“弱智”或“智障”不是医学的问题而是教育的问题。
因此她要求设立针对这些被折磨儿童的特别学校。
1896年蒙特梭利完成精神病学有关“对抗的幻觉”的博士论文。
之后便开启她最重要的研究岁月。
直到1907年蒙特梭利发展出人类生物学的理论,并且根据她的教育学和在儿童之家的实际实验,奠定神经精神病学的基础。
1898年蒙特梭利未婚生下儿子马利欧。
她让人照顾他并且去乡下探望他。
之后马利欧担任蒙特梭利的秘书,直到她去世,或许他也是蒙特梭利所构想出成长理论的创造者之一。
直到马利欧40岁时,蒙特梭利才告诉他是她的儿子。
1899年蒙特梭利获得意大利教育部长圭多·巴切利(Guido Bacelli)授命,在罗马举行一系列关于精神障碍儿童的教育的演讲。
得益于这门课程两年后成立了以蒙特梭利为领导者的医疗卫生教育机构。
在这个时期蒙特梭利发展出针对语言课程和数学特别的教学法。
1901年蒙梭梭利离开这个机构,并且开始人类学、心理学和教育哲学的课业。
1904年她在罗马大学教育学机构讲授人类学和教育学。
1907年1月6日蒙特梭利在罗马劳工区圣洛伦佐区(San Lorenzo)成立儿童之家,给那些来自社会上弱势家庭的儿童。
这个时期她的一个重要经历是对一个三岁小女孩的观察。
这女孩完全沉浸在自己玩圆顶帽的世界,用最强烈的分散注意也不被影响。
蒙特梭利从对这个女孩的观察,归纳出“注意力的两极化”,其中的实验性研究对她日后的研究贡献很大。
在这期间形成的《蒙特梭利早期教育法》、《蒙特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等著作先后被翻译成37种文字,大量传递蒙特梭利教育法信息,她所创立的幼儿教育方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有100多个国家引入了蒙特梭利教育法。
开展教师培训,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蒙特梭利由于教育理论与“儿童之家”的实践,在幼儿教育方面成为自福禄贝尔时代以来影响最大的人,被称为“幼儿园的改革家”、“20世纪全世界最伟大的教育实践家之一”。
1949—1951连续三年蒙特梭利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称“蒙特梭利已经成为我们期望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至今几乎所有的儿童都被此方法教过,并且在世界各地仍然很普遍。
虽然蒙特梭利的教学法在20世纪的30、40年代被很多医院所遗弃,但在今日已被广为熟知。
蒙特梭利又在实践、观察和研究基础上撰写了多本幼儿教育理论著作,并进行蒙特梭利教师培训。
从1913年起在北美形成一股对蒙特梭利教学法的热潮,之后这股热潮再度消退,直到1960年南希·麦考密克·兰布什[2](Nancy McCormick Rambusch)成立美国蒙特梭利学会才再度复苏。
第二次大战前,虽然蒙特梭利在意大利的实验学校曾接受墨索里尼政权下的意大利政府资助。
但当蒙特梭利看到自己的学校儿童也和青少年一样接受统一的法西斯制服时,她觉悟到与这样的政权结合是错误的,蒙特梭利不愿与贝尼托·墨索里尼妥协,把孩子如同士兵一样地训练,这有违她的原则,乃逃往西班牙居住,直到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她又移居荷兰。
在1939年,印度的神智协会(Theosophical Society)邀请蒙特梭利访问印度。
她接受邀请,并与唯一的儿子马利欧‧蒙特梭利先生抵达印度,这预告她与印度开始新的关系,她并在马德拉斯(今名:金奈Chennai)的阿德雅尔区Adyar建造居所。
战争迫使她停留在印度,在马利欧的协助下,主导了16个梯次被称为印度蒙特梭利训练课程,这些课程为印度的蒙特梭利活动奠立坚固的基础。
在那里,她并发展出宇宙教育的原则和地球儿童计划。
蒙特梭利在荷兰诺德韦克的墓过世前蒙特梭利在荷兰阿姆斯特丹Koninginneweg161号度过最后的岁月,该处现在成为蒙特梭利纪念馆和国际蒙特梭利协会总部(AMI),今日她仍被奉为蒙特梭利国际协会的主席。
1952年5月6日她在拜访朋友时在荷兰友人所居住的海滨诺德韦克(Noordwijk aan Zee)逝世,正如她的遗言“人生旅行的终点就是她的安眠处”,蒙特梭利被安葬在荷兰诺德韦克(Noordwijk)的天主教墓地,她的墓志铭以意大利文刻着‘我祈祷我心爱的孩子们,所有人都能与我共同建造人类世界的和平。
(IO PREGO I CARI BAMBINI, CHE POSSONO TUTTO DI UNIRSI A ME PER LA COSTRUZIONE DELLA PACE NEGLI UOMINI E NEL MONDO)’。
在1952年蒙特梭利死后,马利欧‧蒙特梭利继续领导学会,直到1982年他去世。
玛丽亚·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儿童之家的教育理念:儿童独立性的尊重:只有独立的人才能享有自由。
儿童的好动性是他的特色,大人不要横加干涉或禁止,师长千万别“指挥”或“命令”孩子,要让他自己指挥自己,自己听从自己的命令。
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儿童就能自然的活动他的筋骨,健康的身体随之而至。
安静与活动: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并非让他为所欲为,且不可让孩子以为安静、顺从、听话、被动就是好事;而活动或工作就是坏事。
蒙特梭利的教学法强调儿童主动探索,并着力于设计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和教具,让儿童借由具体操作来学习,不只是听讲。
精神胜于方法:蒙特梭利希望她的学生不要“主动”的想去“教”孩子,应该做个“旁观者”来注视孩子的一切行为。
唯一必须人为的就是设计或制作许多教具,甚至鼓励孩子尽情的游玩及操弄,就是对儿童最大的尊重。
因为蒙特梭利方法的真正老师,就是儿童本身。
个人自由先于社会纪律:自由第一,秩序只是其次。
传统教育强调“群性”,而蒙氏注重“个性”。
蒙特梭利在1932年向英国的蒙特梭利学会发表的文章当中强烈痛责孩童受束于大人,比奴隶及工人都不如。
蒙氏毕生心血强调:“解放儿童,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因此,儿童个人自由,应列为优先考虑。
”童年期的秩序感:蒙特梭利发现儿童的行为特征之一,就是秩序感。
一般人都认为孩子的房间或游乐场一定乱七八糟,把玩具或纸屑丢的满地都是,大人也因此相当头疼,并认为这是孩子的严重教育问题,想办法要及早培养孩子整齐清洁的习惯。
然而蒙氏相信,小孩之所以无法将屋内安排得井然有序,始作俑者是大人。
儿童本有顺乎自然的秩序感,只是大人以“权力”予以弄坏而已。
蒙特梭利教学法的特征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给予儿童自由的选择权把握儿童的敏感期混合年龄教学着重智慧和品格的养成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教师是一个引导者配合儿童的环境及丰富的教具摒除奖惩制度注重日常生活教育及感官教育注重本土文化及跨文化教学玛丽亚·蒙特梭利的著作1909年:“学龄前的儿童自动教育”。
1910年:“蒙特梭利早期教育法”。
1914年:“我的手册”。
1916年:“针对学童的蒙特梭利教育法”。
1929年:“住在教堂的儿童”。
1936年:《童年的秘密》The Secret of Childhood。
1938年:“儿童是与众不同的”。
1948年:《儿童的发现》1949年:“关于人的教育”、“创意的儿童,吸收性心智”、“教育和自由”。
1948年:“从儿童时期到青少年”。
玛丽亚·蒙特梭利重要纪事年表1898年在社林举行的教育会议上演说,并于罗马出版此演讲文《社会的不幸与科学上的新发现》。
儿子马里欧·蒙特梭利诞生。
1899年在意大利开始为期二星期的演讲旅行,演说《新女性》与《现代慈善事业:儿童与和平》,获杰出医疗服务奖。
1900年担任罗马国立启智学校校长。
1901年辞卸校长一职,重回罗马大学修读哲学。
1902年受邀于拿坡里教育学术会议上演讲。
1904年—1908年任罗马大学教育学院之自然科学与医学课程教授。
1907年在罗马的圣罗伦斯区设立第一所儿童之家。
不久,第二所儿童之家相继成立。
1908年第三所儿童之家——米兰儿童之家成立。
(出版意大利版《教育人类学》)1909年出版重要著作《蒙特梭利教学法》意文版(意文版名称为《应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之科学的教育方法》)。
首次师资训练课程在罗马开课。
1910年与墨西哥的修道院为地震受灾儿童成立学校。
蒙特梭利协会于罗马成立。
1911年意大利与瑞士的公立学校经政府当局认可正式采用蒙氏教学法。
巴黎成立蒙特梭利示范学校,英国也成立学校与蒙特梭利协会。
美国第一所蒙特梭利学校设立,为安妮·乔治所创办。
辞去医师工作与大学教职而全力投入其教学方法的扩展。
1912年美国麦克劳杂志以《在美国出发》为题长篇介绍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教学法》英译本出版。
(《高级蒙特梭利教学法》两册出版)1913年第一届国际训练课程在罗马开课。
应麦克劳杂志之邀到美国演说,在卡内基大厅发表专题演讲。
受邀至发明家爱迪生家中做客。
1914年荷兰儿童之家成立。
著作《蒙特梭利手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