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的发展对公交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协调关系研究背景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的概况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协调关系研究背景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的概况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协调关系研究背景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的概况1.1 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

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日益严峻。

使我国大城市普遍面临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环境污染等诸多交通问题,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如何才能让交通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呢?发展公共交通,使公共交通成为人们出行的最主要的出行方式。

因此就必须使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提高上去。

在城市公共交通中主要包括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实施“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建立起以大运量公共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交通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

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京建成第一条地铁以后,天津、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相继建设了地铁。

截止到2008年7月,中国内地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陆续修建地铁及轻轨线路并已投入运营,建成投入运营试运营的线路共有29条,运营及试运营里程共782.7公里,另外还有一条磁悬浮线路,全程31.17公里。

根据建设2007年统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开始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

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2个城市中,有3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正在建设,其中,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最多。

此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武汉、成都、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西安、苏州等16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得到批复。

在未来lO余年里,16个城市建设轨道交通线路总长约1700公里,总投资达到6200亿元。

据统计,目前国内40多座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已经有30多座城市开展了城市快速轨道的建设或建设前期工作,有10多个大城市上报城市轨道交通网规划方案,拟规划建设55条线路,长约1500公里,总投资5000亿元,其中“十一五"期间预计投资2000多亿元。

我国已建、在建、筹建轨道交通项目的城市有几十个。

城市地铁对市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城市地铁对市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城市地铁对市民生活方式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问题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瓶颈之一。

为了应对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许多城市开始建设地铁系统。

城市地铁的建设和发展对市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市地铁对市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并从交通、社交、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城市地铁对市民的交通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于地铁系统能够提供快速、便捷的交通服务,市民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比于传统的交通工具,如汽车和公交车,地铁在时间上更加可控,减少了通勤时间、排队等待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压力。

市民可以在家附近的地铁站坐上地铁,然后通过换乘等方式快速到达目的地,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出行选择和便利。

这使得市民在工作、学习和娱乐等方面的日常生活更加高效和方便。

其次,城市地铁对市民的社交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地铁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通过提供车厢内的社交空间,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结识新朋友和拓展社交圈的机会。

在地铁上,人们可以和他人进行简短的对话,分享各自的经验和见解,这样就能促进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此外,地铁车厢内的广告、音乐等元素也能够成为市民交流的话题,增加社交互动的机会。

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地铁上的拥挤和噪音会影响社交体验,所以地铁对市民社交方式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

最后,城市地铁对市民生活方式的影响还体现在环境方面。

相比于私家车和公共汽车,地铁的使用可以减少道路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

地铁是一种环保的交通方式,能够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和城市噪音,改善市民居住环境。

此外,地铁的建设对城市用地的利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地下化的设计,地铁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的空间资源,减少对地表建设的占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城市地铁对市民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通过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地铁改变了市民的出行方式,提高了生活效率。

同时,地铁系统也成为了市民社交的场所,提供了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杭州市地铁建设对改善城市交通、促进城市发展的调查与报告

杭州市地铁建设对改善城市交通、促进城市发展的调查与报告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暑期社会实践实践课题:杭州市地铁建设对改善城市交通、促进城市发展的调查与报告班级:软件801组员:何俊尧、金睿颖、黄伟伟、胡高强、姜加龙指导老师:夏鹰2010年7月杭州市地铁建设对改善城市交通、促进城市发展的调查与报告一、引言中国城市有个普遍的特点:少土地、多人口、高密度、小规划、窄交通、高发展。

而地铁的出现,实现了土地及地下资源的多层次利用。

不仅可以减少城市的建设成本,而且解决了土地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缓解了能源紧张。

对于杭州市民来说,地铁究竟能给大家带来哪些方面的便利,哪些地区市民受益明显?地铁将在哪些方面改善杭州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地铁建成后将给周边地区带来怎样的发展?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开展了一次有关杭州市地铁建设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调查方式。

通过网络问卷调查获得样本200份。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1.调查范围:杭州市市民2.年龄结构:15-75岁3.居住地分布:江干区,滨江区,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拱墅区,余杭区,萧山区及周边地区。

二、杭州市民出行现状经调查目前市民出行方式按年龄结构的不同及居住地分布的不同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按年龄结构差异统计:15-25岁学生人群,38%以自行车、电瓶车为主要出行方式,39%以公共交通(公交车)为主要出行方式,11%以步行为主要出行方式,12%以私家车(父母接送)为主要出行方式;26-55岁上班人群,26%以自行车、电瓶车为主要出行方式,35%以公共交通(公交车)为主要出行方式,5%以步行为主要出行方式,34%以私家车为主要出行方式;56-75岁退休人群,16%以自行车、电瓶车为主要出行方式,53%以公共交通(公交车)为主要出行方式,24%以步行为主要出行方式,7%以私家车为主要出行方式。

按居住地分布差异统计:中心城区居民,24%以自行车、电瓶车为主要出行方式,37%以公共交通(公交车)为主要出行方式,12%以步行为主要出行方式,27%以私家车为主要出行方式;周边城区居民,18%以自行车、电瓶车为主要出行方式,40%以公共交通(公交车)为主要出行方式,4%以步行为主要出行方式,38%以私家车为主要出行方式。

谈谈地铁建设与快速公交的优缺点

谈谈地铁建设与快速公交的优缺点

谈谈地铁建设与快速公交的优缺点地铁建设和快速公交都是现代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自在城市交通中有着独特的优点和缺点。

地铁建设的优点:1. 高运输能力:地铁具有高载客量和快速运输速度,能够同时容纳大量乘客,减少交通拥堵问题。

2. 减少环境污染:相比于汽车,地铁运行时没有尾气排放,减少空气污染。

3. 提供便利出行:地铁站点布局广泛,到达市区和远郊都比较方便,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出行选项。

4. 减少交通事故:地铁线路相对独立,不受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提高了乘坐的安全性。

地铁建设的缺点:1. 高投资成本:地铁建设需要耗费巨额资金,包括修建线路和车站、购买车辆及设备等。

2. 建设周期长:由于地铁建设规模庞大,施工周期长,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工,并且在此期间可能给周边居民带来不便。

3. 地铁覆盖面限制:地铁线路布局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地形、地下管线等,因此地铁的覆盖面有一定的限制,无法覆盖到所有地区。

快速公交的优点:1. 投资成本较低:与地铁相比,快速公交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更容易实施。

2. 建设周期短:快速公交建设相对简单,可以快速布局并投入使用,缩短了建设周期。

3. 灵活性强:快速公交线路布局更加灵活,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扩展,覆盖面较广。

快速公交的缺点:1. 运输能力有限:相比于地铁,快速公交的运输能力有限,容纳乘客数量较少,可能无法满足高峰期的客流需求。

2. 受交通拥堵影响:快速公交通常在道路上行驶,容易受到道路交通拥堵的影响,可能导致行驶速度下降。

3. 环境影响:快速公交使用燃油驱动,会产生尾气排放,对城市空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地铁建设和快速公交各自具有独特的优点和缺点,需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考量,选择合适的交通建设方式,以提升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和便利性。

[3]福州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优化研究-1

[3]福州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优化研究-1

福州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优化研究针对福州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协调优化,以协调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依据,从组织结构、运营管理、规划建设、线网布局等方面,对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协调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在组织结构方面,通过分析目前福州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近期、远期的优化方案;在运营管理方面,从运营车辆、发车间隔、线网布局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建议;在规划建设方面,提出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衔接方式;在线网布局方面,结合福州地铁2号线和3号线的线网布局,提出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优化的线网方案。

引言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途径,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关键是要解决城市公交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衔接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交通工具成为了居民出行的重要选择,如何满足居民对公交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成为了当前交通运输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大容量、高效率的公共交通工具,具有较强的运能和容量,与常规公交协调发展,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公共交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常规公交系统基本是独立运营、各自为政,两者之间存在着“两张皮”现象,未形成有机协调和统一管理。

为解决该问题,国内学者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如调整运营模式、实行两网融合、推进车辆共享等。

陈静等通过对重庆市轨道交通线网和线网密度进行分析,提出了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下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方案;吴建峰等基于北京市公共交通出行特征分析及现状评价结果,提出了优化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措施;刘亚杰等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为研究对象,对其运营组织模式进行分析。

周鹏等结合深圳市公交线网规划情况对城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法进行研究;杨静等采用多目标规划理论对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进行了优化研究;于佳等对成都市公共交通系统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目前对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发展的研究较少,本文结合福州地铁2号线和3号线的建设运营情况以及福州市公共交通系统现状,以福州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从组织结构、运营管理、规划建设、线网布局等方面对福州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发展进行分析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与优化的案例分析方法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与优化的案例分析方法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与优化的案例分析方法引言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性、减少交通拥堵、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增长迅速以及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和优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与优化的方法和策略。

一、案例一:上海地铁网的规划与优化上海地铁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的交通骨干系统,其规划和优化一直备受关注。

在上海地铁网的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城市的人口分布、交通需求、土地利用等因素。

通过对上海市的人口密度、交通流量和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地铁线路的布局和站点的设置。

在上海地铁网的优化过程中,可以采用运营模型和仿真模拟的方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乘客出行数据,可以了解到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地区的乘客流量分布情况。

基于此,可以进行地铁运营方案的优化,例如增加列车班次、调整站点停靠时间等。

此外,通过仿真模拟可以评估不同优化方案对于乘客出行时间、换乘次数等指标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优的优化方案。

二、案例二:纽约公交系统的规划与优化纽约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城市之一,其公交系统的规划和优化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纽约公交系统的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地理特征、人口分布、交通需求等因素。

纽约市的地理特征决定了其公交系统需要覆盖广泛的区域,并且需要考虑到不同区域的交通拥堵情况。

在纽约公交系统的优化过程中,可以采用数据分析和智能交通技术的方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公交车辆的GPS数据、乘客出行数据等,可以了解到不同线路的运营状况和乘客出行特征。

基于此,可以进行公交线路的调整和优化,例如增加或减少班次、调整站点设置等。

此外,通过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整公交车辆的运行情况,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案例三:东京地铁系统的规划与优化东京地铁系统作为世界上最发达和复杂的城市地铁系统之一,其规划和优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武汉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武汉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武汉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根据最新的武汉交通状况调查报告,以下是一些关键发现及:
1. 道路拥堵:武汉市的道路拥堵问题依然较为严重。

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间,主要道路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

这种拥堵状况对交通效率和居民出行造成了很大影响。

2. 公交系统:武汉市的公交系统仍然是主要的城市交通方式之一。

公交车数量庞大,但由于道路拥堵,公交车的运行速度较慢,导致了排队等候时间较长的问题。

3. 地铁网络:武汉市的地铁网络正在不断扩建和完善。

地铁在武汉市的交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缓解道路拥堵问题。

但在高峰时段,地铁车厢仍然较为拥挤。

4. 自行车:自行车在武汉市的交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短距离出行方面。

武汉市的自行车道建设相对完善,为自行车提供了便利的通行条件。

5. 私家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私家车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私家车的增加也给道路拥堵问题带来了更大压力。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武汉交通状况:
1. 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率,加强对公交车的调度管理,缩短排队等候时间,提高乘客出行体验。

2. 加大对地铁网络的建设投入,提高地铁线路的覆盖率和运行速度,吸引更多居民使用地铁出行。

3. 加强对自行车道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自行车道的畅通,鼓励更多居民选择自行车出行,减少对道路的负担。

4. 引导居民使用多种交通方式,建立智能出行平台,通过导航和预约等功能,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减少交通拥堵。

5. 推广共享出行概念,鼓励人们使用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形式的出行工具,减少私家车数量,降低道路拥堵。

城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研究

城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研究

城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城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是当前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严重,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作为重要的城市交通方式,需要协同发展,提高整体交通运输效率,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在我国,城市公交和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选择,但两者之间存在着互补和竞争关系,如何促进二者合作共赢,实现优势互补,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对城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协调发展机制和策略,对于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分析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探讨二者的协调发展机制,研究协调发展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提出协调发展的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城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研究的意义在于优化城市交通体系,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提升城市居民出行体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公共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难题的重要途径。

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可以实现相互补充、有机结合,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利性,减少私家车出行,降低运输成本,促进城市交通资源的合理配置。

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还具有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公共交通的高效率运行和便捷服务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形象和竞争力。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交通噪音也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加强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对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的协调发展,通过对现有状况的分析和机制的探讨,揭示其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以及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供策略性建议。

西安地铁与公交换乘情况调查分析

西安地铁与公交换乘情况调查分析

西安地铁与公交换乘情况调查分析一、背景:2011年9月16日通车试运营。

西安地铁2号线,为西安地铁首条开工线路,也是首条运营线路,一期工程主线于2006年9月28日开工建设。

全长20.50公里,设17座地下车站。

西安地铁的开通,标志着西安从此走上了地铁的时代,更加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为广大乘客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出行方式,也减轻的西安公交的压力。

让公交和地铁共同载着西安更加快速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由于西安经济的飞速发展,致力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越来越多的投资商、人才涌向西安,以至于西安的路面交通压力过大。

西安地铁2号线的开通,宛如一颗划过城市肌理的子弹,奋力融入城市发展的血液。

轨道改变城市,轨道改变生活,西安作为验证这句话的现代化大都市的的践行者,2011年9月16日,地铁2号线全线开通,为西安市民带来了更加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出行交通工具。

地铁2号线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实现南北的呼应,更能够率先实现与其他交通工具的协调换乘。

不仅激活了沿线区域的发展,让整个城市充满张力,更让西安市民在享受方便,快捷交通的同时,对地铁交通和地铁城市更加充分的了解。

但无可否认,在地铁带来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的同时,还夹带着许多的问题,例如:地铁站周边的公交站点距离较远、地铁出口标识不够清楚,导致乘客乘坐公交存在着一些问题。

那么,西安地铁与公交换乘的便利程度如何?在之后的地铁和公交的发展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怎样建设更加方便快捷的地铁生活?这些有待我们进行更加详尽的分析和调查。

三、研究的方法及过程:结合本次调查的主题,我们将目标锁定在广大西安市民和西安工业大学在校学生。

调研地点:城市运动公园地铁站、凤城五路地铁站、钟楼地铁站、以及西安工业大学未央校区。

1抽样调查(1)抽选样本单位:本次设计调查的样本容量共100人,其中70人西安市民,30西安工业大学在校学生。

(2)确定调查方法和抽样方式:经全体小组及成员讨论,按随机抽样原则在各地铁站和学校随机抽取100人进行问卷调查填写。

2024年城市公共交通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城市公共交通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城市公共交通市场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城市公共交通是指利用公共运输工具(如公交车、地铁、有轨电车等)进行城市内部人员或货物的运输服务。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公共交通成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交通方式,对于缓解交通拥堵、保护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了解城市公共交通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城市公共交通市场的情况,包括市场规模、运营模式、用户需求等方面的情况,并对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3.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覆盖了城市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

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用户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用户对不同公共交通方式的需求•用户对公共交通票价的认可度•用户对公共交通的改善意见等问卷采取了匿名回答的方式,以确保回答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4. 调查结果根据问卷回收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几个调查结果:4.1 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约60%的用户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满意度较高,认为公共交通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然而,仍有约20%的用户表示对公共交通的服务不满意,主要集中在换乘不便和车辆拥挤等问题上。

4.2 公共交通需求在用户对不同公共交通方式的需求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约30%的用户更偏好地铁和轻轨等城市快速交通方式,而约40%的用户则更倾向于乘坐公交车。

此外,部分用户也表示对共享单车等新型交通方式的需求较高。

4.3 票价认可度对于公共交通票价的认可度,调查结果显示,约50%的用户认为公共交通的票价较为合理,但仍有约30%的用户认为票价过高。

大多数用户认为,公共交通的票价应该与服务质量相匹配。

4.4 改善意见对于改善公共交通服务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用户希望提高公共交通的运力和频次,减小车辆拥挤程度。

此外,用户还提出了加强公交线路规划和优化换乘环节,以及提供更多便民设施等建议。

西安市地铁二号线与常规公交的换乘分析毕业论文

西安市地铁二号线与常规公交的换乘分析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地铁对公交线网布局影响分析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地铁对公交线网布局影响分析

这种做法可以摆脱传统算法对参数确定性 的要求 , 更多的融人一些实际因素 , 使得预测结果更加接近 实 际情况 。进而 在 此基 础 上 , 过 比较 地 铁修 建 前 通 后周边公交线路的客流量和乘客平均候车时间的改 变情 况给 出铺设 地 铁后 , 交 车系 统 运 营线 路 规 划 公
必然 会对 已有公 交线路 产生 影响 。地铁 的铺设 会 导
机模拟仿真得到在没有修建地铁时公交系统的平均 客流量 和乘 客平 均 候 车 时 间。然 后 , 同样 的代价 在 函数下 , 结合 地铁 的相关 数据 , 优化 得 到任意 两个 站
点之 间 的最优线 路 , 以及此 时 公 共 交通 系统 的效率 指标 。 以此 比较 说 明地 铁 对 公 交 系统 效 率 的提 高 。


交通凭借其容量大、 速度快的特点 , 逐渐成为城市公 共 交通 的重要组 成 部分 , 因此 城 市 公共 交 通 系 统 如 何应 对这种 新 的变化 亟 需 研究 , 文 以西 安 为 例对 本
此进 行 了探 讨 。
往 并不 与实 际情 况相 符 , 而 导致 了该 模 型 得 到 的 从 结果 与实 际情况偏 差很 大 J 。
基 于蒙 特 卡洛 模 拟 的地 铁 对 公 交线 网 布 局 影 响 分 析
周 媛
7 07 ) 10 7 ( 安外 事 学 院 工 学 院 汽车 运 用 系 , 西 西 蛋 西 陕
摘 要: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 的设计直接影响人们 日常出行采用的公共 交通方式及相关线 路 选择 。 因此 , 如何平 衡 多种公 共 交通 方 式的作 用 , 其 功 效 最 大化 , 使 就成 为 城 市规 划 工作 者
意两个 公交 汽车 站 点之 间 的最 优路 线 , 通 过 计算 并

结题论文——南京市地铁的发展对公交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结题论文——南京市地铁的发展对公交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南京市地铁的发展对公交影响的调查与分析摘要:本文以地铁、公交为两条主线,用介绍篇,分析篇和结论篇三个部分对地铁对公交的影响做了事实性介绍和数据性分析。

文章主体是对由调查问卷得来的数据、访谈内容以及查阅的二手资料进行详细的事实性分析,并考虑地铁的运营成本和效益,尝试而建立数学模型,即,对地铁的运营进行理论性分析(由于数据不详,此部分仅作了理论构思)。

在此基础上,得出我们的结论:地铁的发展使得公交公流成为必然;但从长远看,二者将共存、双赢。

关键词:地铁运营公交预测模型城市交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来源。

公交系统是城市交通的命脉,地铁则是公交系统的新的方式。

南京市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伴随着公交运输的日益紧张,现有的地面公交汽车运输已不能满足人民乘车的需要,加快建设立体化将是以后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地铁运输志无疑将是其中最重要的方式。

南京市地铁的建设和运营,对传统的公交汽车有什么样的影响,公交公司如何面对,长期来看,二者将走向何种形式,是本SRT项目的主要内容。

上篇介绍篇一、南京地铁建设的发展情况介绍(一)南京人21年的地铁梦2005年9月3日,星期六,南京地铁正式试运营,700万南京人终于在这个秋天圆了一个21年的地铁梦。

南京建设地铁的动议始于1984年玄武区20位市人大代表的议案《南京市兴建地铁的设想》:议案中提出,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和每小时单向客流量超过1.5万到3万人次的线路,修建地铁是必需和合算的。

1986年3月,南京市政府成立综合交通规划领导小组,下设地铁专业组,南京地铁前期规划由此正式开始;1989年,市政府组建了地铁筹建处;1992年,三山街地铁实验站结合中山南路南下工程开始建设;1994年,国家计委发出南京地铁“预立项”的批文;1999年4月15日,国家批准南京地铁正式立项,使得南京成为全国第五个拿到地铁开工报告的城市,并迅速申请了3亿国债;2000年12月12日,持续四年零九个月的南京市地铁一号线在时任省委书记回良玉的声令下正式开工。

基于哈尔滨地铁一号线的常规公交线路调整

基于哈尔滨地铁一号线的常规公交线路调整

基于哈尔滨地铁一号线的常规公交线路调整宋玥【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挥常规公交的优势,切实提高哈尔滨公共交通运输效率,基于哈尔滨市目前正在建设的地铁1号线(哈尔滨南站─哈尔滨东站),分析哈尔滨市地铁1号线直接影响的常规公交线路的客流量分布、线路重复情况等现状,并采用四阶段法对地铁1号线的客流量进行预测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哈尔滨的实际交通状况,提出地铁1号线直接影响的常规公交线路的调整原则和调整方案建议,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线路调整后平均换乘时间、乘客换乘系数、营运协调程度、运能匹配程度、线路重复系数等指标均能达到标准参考值,其中平均换乘时间要大大高于参考值.【期刊名称】《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24)002【总页数】5页(P18-21,39)【关键词】地铁;常规公交;线网调整【作者】宋玥【作者单位】哈尔滨市交通规划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1211 概况至2008-09-28,哈尔滨地铁1号线工程已经正式开工建设,起点为哈尔滨南站,经学府路、东西大直街、太平桥,终点至哈尔滨东站。

站段全线长17.73 km,共设18座车站,其中:换乘站 6座,平均站间距1.014 km,最大站间距1.681 km(哈尔滨南站至农科院站),最小站间距0.706 km(龙江街站至烟厂站)。

预计将于2013年竣工通车。

车站位置如表1所示。

线位横贯市区东北至西南轴线,东北起于铁路枢纽“两辅”之一的哈尔滨东站,途经黑龙江工程学院、太平桥、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电子产品商圈)、龙江街(哈医大一院、秋林商圈)、博物馆(哈尔滨火车站、南岗商业区)、教化广场(哈工大)、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服装城、211医院)等大型客流集散点,经哈医大二院至终点哈尔滨南站,全线经过道外、南岗、动力、平房四区,是哈尔滨的主客流走廊,是连接哈尔滨市东北至西南并向南延伸的骨架。

该线路建成后将解决哈东站以东及哈南站地区居民的出行,带动老城区的改造和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

地铁调研报告(4篇)

地铁调研报告(4篇)

地铁调研报告(4篇)地铁调研报告(精选4篇)地铁调研报告篇1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很多场合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会被当成城市交通的骨干。

通常,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许多都市用以解决交通堵塞问题,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举措。

西安作为西部的国际化的都市,加快地铁建设,提升城市在世人眼中的形象,更好的促进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走出去,让外人了解陕西人文风景,促进发展本调查主要是地铁二号线沿线的主要站点,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对于新开通的地铁二号线对于西安市民的影响的调查。

从出行影响,出行费用的影响,商业活动和商业文化等四个方面为主要调查对象。

调查小组通过调查发现了居民对于地铁的一些问题和看法:地铁内广告的比例问题,地铁内艺术家的问题等等。

调查过程中出现问题,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我们结合居民的建议提出一些建议:推迟最后一班车的时间,候车室的休息地方太少,增加主要车站兑换窗口,加快地铁建设构成网络,增加公益广告的比例等。

随着西安城市化的加快,外来人口大量涌进,农村人口城市化,居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数量剧增,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化病”。

因此,期间西安市政府将西安轨道交通建设纳入规划之中,地铁2号线的开通对于缓解南北一线的交通压力,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具有显著的作用,并带动沿线的商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提升空间,成为撬动沿线经济发展的经济杠杆。

西安市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交通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交通秩序的混乱性,地面公共交通体系已不能满足市民的出行需要,再加上地面空间开发的有限性以及地铁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点舒适的特点,致使西安市建设地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对概念和理论进行分析后,对西安市地铁建设小寨标段市民采用了调查问卷方式,指标体系的分析采用理论与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此方法做出西安市地铁2号线对于市民的影响的综合评价,得出结论,为决策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公共交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公共交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公共交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公共交通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共交通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对减少交通压力、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城市运行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公共交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公共交通发展的现状首先,我们来看公共交通的发展现状。

目前,城市中的公共交通方式主要包括地铁、公交和轨道交通。

地铁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已经在许多大中城市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不仅能够缓解交通压力,还能够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居民的出行质量。

公共交通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公交系统。

公交系统在城市交通中起到了衔接各个区域的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许多城市的公交系统在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方面还有待提高。

长时间等车、拥挤不堪和车况差等问题成为了公交系统面临的挑战。

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另一种形式,逐渐在城市中崭露头角。

高铁和城际铁路的快速发展,使得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效率大大提高。

然而,轨道交通的费用较高,建设周期长,很多中小城市还没有完善的轨道交通系统。

因此,需要在不同城市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发展模式。

公共交通发展的未来趋势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公共交通的未来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共交通将会面临一系列的变革。

首先,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将会在公共交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无人驾驶公共交通工具能够有效降低交通事故风险,提高出行的安全性。

其次,智能化的信息系统也将成为未来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手机APP等新技术,乘客可以实时获取到公交车或地铁的到站时间和拥挤程度,从而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出行计划。

这将为乘客带来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

此外,绿色能源的运用也是未来公共交通发展的一个关键。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传统燃油驱动的交通工具将逐渐被新能源替代。

电动公交、地铁和轨道交通等绿色能源的应用将大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将不再局限于地面。

合肥高铁南站公共交通情况调查与分析

合肥高铁南站公共交通情况调查与分析

合肥高铁南站公共交通情况调查与分析
合肥高铁南站是安徽省首府合肥市的三大火车站之一,站点紧邻高铁线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随着中国高铁网的不断扩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高铁出行,那么合肥高铁南站公共交通情况如何呢?
一、公共交通情况
1.地铁
合肥地铁1号线和3号线相交的“南站”站点,与合肥高铁南站相距约400米,步行距离10分钟左右,乘坐地铁也是前往合肥高铁南站的主要公共交通方式之一。

2.公交
合肥市公交集团运营的南站长途汽车站至合肥南站的直达公交车线路,乘坐7路、11路、34路、38路、55路、111路、112路、117路、119路、150路、155路等多条线路可直接到达南站,公交车与高铁站点相邻,方便出行。

此外,南站区域内还有多条公交线路可供选择。

3.出租车及网络叫车
南站出站口和候车厅都有出租车服务窗口,较为方便。

此外,各大网约车平台也都服务到南站,在需要时可通过手机APP叫车。

二、分析
1.地铁:地铁是目前前往南站的便捷方式之一,南站地铁站点距离南站的步行距离较短,通勤效率较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南站地铁站点的周边商场及服务设施相对较少。

2.公交:南站的公交服务较为丰富,方便市民通勤出行。

但是,由于高峰时段南站附近路段车流较大、拥堵现象突出,公交线路的运行时间也会受到影响。

3.出租车及网络叫车:南站内外都有出租车和网约车服务,便于市民出行。

但是,由于南站周边道路拥堵严重,出租车服务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在高峰时段服务时间可能要增加。

总体而言,合肥高铁南站公共交通较为便利,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也在不断提高,未来发展潜力值得期待。

2024年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居民对于公共交通的需求日益增加,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为了了解该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并整理了相关数据和分析结果。

本报告旨在为政府部门、公交公司和市场参与者提供有关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市场的深入了解和决策依据。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覆盖了本市各个区域的居民。

问卷内容包括了对公共交通的使用频率、对公交车、地铁等各种交通方式的满意度、对于公共交通费用及时刻表等方面的意见等。

3. 调查结果3.1 公共交通使用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大约75%的受访者每天都会使用公共交通出行,主要原因包括方便快捷、经济实惠以及减少交通拥堵等。

其中,约30%的受访者每天使用公交车出行,约25%的受访者每天使用地铁出行,其余受访者则选择其他交通方式。

3.2 对公交车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对公交车的整体满意度评分为3.8分(满分为5分),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公交车的运行频率、站点布局和车辆舒适度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受访者对于公交车司机的服务态度和驾驶安全性给予了较高评价。

3.3 对地铁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对地铁的整体满意度评分为4.2分。

受访者认为地铁的车厢空间、线路网络和运行速度等方面表现较好,但对于地铁线路的覆盖范围有一定的意见,希望能进一步扩大地铁线路的覆盖范围。

3.4 对公共交通费用和时刻表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公共交通费用和时刻表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5和3.2。

部分受访者认为公共交通的费用相对较高,希望能降低票价或推出更多的优惠活动。

对于公交和地铁的时刻表准确性方面,受访者也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意见。

4. 市场发展趋势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市场发展趋势:•公共交通继续保持高频率的使用,需求仍在增长;•公交车可以提升运行频率和车辆舒适度,同时加强司机培训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地铁线路的扩展和覆盖范围的增加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公共交通费用可以适度降低,同时提供更多的优惠活动以吸引更多的乘客;•改进公共交通的时刻表管理,提升准确性,提供更好的服务。

地铁对城市公交可达性影响的深度研究

地铁对城市公交可达性影响的深度研究

地铁对城市公交可达性影响的深度研究在现代城市的交通体系中,地铁和公交是两大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

地铁作为一种大运量、快速、准时的交通方式,其出现和发展对城市公交可达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地铁与城市公交的特点地铁具有速度快、运量大、准点率高的特点。

它通常在地下或高架轨道上运行,不受地面交通拥堵的影响,能够快速地将大量乘客运输到城市的各个区域。

同时,地铁线路的规划相对较为固定,站点的设置也经过精心考量,以覆盖城市的主要人口密集区和商业中心。

城市公交则具有灵活性强、覆盖面广的优势。

公交线路可以深入城市的大街小巷,能够满足乘客短途出行和地铁站点之间的换乘需求。

公交车辆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线路调整也相对较为容易。

二、地铁对城市公交可达性的积极影响1、优化公交网络布局地铁的开通往往会促使城市重新规划公交网络。

公交线路会围绕地铁站点进行优化和调整,形成以地铁为骨干、公交为支线的一体化公共交通网络。

这样的布局使得公交的线路规划更加合理,提高了公交网络的整体可达性。

2、缩短出行时间由于地铁的高速运行,乘客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对于一些距离较远的出行需求,地铁能够大大缩短出行时间。

这不仅提高了公交的出行效率,也增强了居民选择公交出行的意愿。

3、促进公交换乘地铁站点通常会成为公交换乘的重要枢纽。

乘客可以在地铁站点方便地换乘公交,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

这种换乘的便利性提高了公交系统的可达性,使得居民能够更加便捷地到达城市的各个角落。

4、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地铁的大运量能够吸引大量的乘客,从而减少地面交通的客流量。

地面交通拥堵的缓解,使得公交车辆能够更加顺畅地运行,提高了公交的准点率和运行速度,进一步增强了公交的可达性。

三、地铁对城市公交可达性的挑战1、客流分布不均衡地铁开通后,可能会导致客流在地铁线路和站点周边集中,而一些远离地铁的公交线路和区域则可能面临客流减少的情况。

这可能会导致公交资源的浪费和部分区域公交服务水平的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的发展对公交影响的调查与分析摘要:本文以地铁、公交为两条主线,用介绍篇,分析篇和结论篇三个部分对地铁对公交的影响做了事实性介绍和数据性分析。

文章主体是对由调查问卷得来的数据、访谈内容以及查阅的二手资料进行详细的事实性分析,并考虑地铁的运营成本和效益,尝试而建立数学模型,即,对地铁的运营进行理论性分析(由于数据不详,此部分仅作了理论构思)。

在此基础上,得出我们的结论:地铁的发展使得公交公流成为必然;但从长远看,二者将共存、双赢。

关键词:地铁运营公交预测模型城市交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来源。

公交系统是城市交通的命脉,地铁则是公交系统的新的方式。

南京市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伴随着公交运输的日益紧张,现有的地面公交汽车运输已不能满足人民乘车的需要,加快建设立体化将是以后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地铁运输志无疑将是其中最重要的方式。

南京市地铁的建设和运营,对传统的公交汽车有什么样的影响,公交公司如何面对,长期来看,二者将走向何种形式,是本SRT项目的主要内容。

上篇介绍篇一、南京地铁建设的发展情况介绍(一)南京人21年的地铁梦2005年9月3日,星期六,南京地铁正式试运营,700万南京人终于在这个秋天圆了一个21年的地铁梦。

南京建设地铁的动议始于1984年玄武区20位市人大代表的议案《南京市兴建地铁的设想》:议案中提出,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和每小时单向客流量超过1.5万到3万人次的线路,修建地铁是必需和合算的。

1986年3月,南京市政府成立综合交通规划领导小组,下设地铁专业组,南京地铁前期规划由此正式开始;1989年,市政府组建了地铁筹建处;1992年,三山街地铁实验站结合中山南路南下工程开始建设;1994年,国家计委发出南京地铁“预立项”的批文;1999年4月15日,国家批准南京地铁正式立项,使得南京成为全国第五个拿到地铁开工报告的城市,并迅速申请了3亿国债;2000年12月12日,持续四年零九个月的南京市地铁一号线在时任省委书记回良玉的声令下正式开工。

(二)地铁一号线、二号线概况南京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全长21.72公里。

南起于奥体中心,北至迈皋桥(5个出入站口),途径元通、中胜、小行、安德门、中华门、三山街、张府园、新街口(16个出入站口)、珠江路、鼓楼、玄武门(四个出入站口)、新模范马路、火车站(4个出入站口)、红山动物园(4个出入站口),共16个站。

一期工程投资105亿元的南京地铁二号线计划全长42.845公里,将连接河西新城区和仙林大学城。

分三期建设。

一期工程将于2009年建成通车,2011年全线开通。

从南京市政府地铁2号专题会上付出的消息说,2号线开通时平均票价约为2.7元/次,日客流量将达到23万-39万人次。

预计2017年将超过50万人次,2018年后将达到80万人次。

南京市地铁一号线、二号线示意图(三)南京地铁建设的特点南京是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后全国第六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在建设中取得了多项全国之最:一是综合造价每公里3.92亿元,为国内地铁建设中综合造价最低;二是“2元、3元、4元”的分段票制,全国票价最低,让市民得到实惠;三是车站艺术品数量为全国单线最多,艺术品设计富含南京文化古城底蕴,彰显地铁文化,雅俗共赏;四是运营用工人数全国最少,每公里用工不超过46人,全红不超过1000人,几乎是标准额定的一半,降低了运营成本;五是地铁资源开发独树一帜,运营首年资源收入达7000多万元,不提取折旧的情况下,可实现收支基本平衡;六是在模拟试运营首日,就实现了地铁、公交、出租车“一卡通”,在全国是第一家;(四)南京地铁展望2005年1月,南京地铁公司对今后南京轨道交通的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

制定了以后的总体目标,即建设、运营、资源开发“三位一体”的战略思想。

根据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规划,2010年前,南京要完成地铁一号线的南延和二号线的东扩工作,使南京的轨道交通达到77公里;2010-2020年再完成123公里,即本世纪前二十年达到轨道交通200公里;到2050年,南京将拥有13条城市轨道交通,其中9条地铁,4条轻轨,总里程将达到433公里(见下页示意图)。

二、地铁运营的概念和特征(一)地铁运营的概念地铁运营的产品是服务产品,从营销的角度来定义,其概念是多层次的:1、乘客乘坐地铁是为了到达目的地,这是地铁的实际效用和益处。

2、形式产品。

要满足乘客的不同要求,除了满足他们到达目的地的这功能外,乘客在乘坐地铁过程可以获得快捷、舒适、安全、满足他们的美化、炫耀等心理欲望。

3、附加产品。

要满足乘客期望更多的需求,他们在乘坐地铁入站前和出站后的服务、包括提供各线各站位置、行车时间、入闸时间、入闸的引导、购票的方便、出站的指南、地面转车的引导及沿线尽可能提供的就业。

教育、运动、休闲、娱乐、保健、购物、餐饮、观赏等各类社会资源,提供一种新型生活方式。

以上三个层次,缺了其中一个层次,就会成为不合格的服务产品,也就不能受到乘客欢迎。

2050年南京市地铁线路示意图(二)地铁运营的特性1.无形性。

地铁运营是无形的、乘客在乘坐之前,不可能对它的质量和价值作出准确的评价和判断,只可能通过地铁公司对外的宣传和其它乘客对地铁的普遍评价为依据做出初步判断,所以,乘客对地铁服务质量水平的衡量带有主观性和非量化的色彩。

2.无法贮存性"地铁公司所提供的服务是“客位的位移”。

实现价值的机会只在限定的某一时段内,如果在这一时段内没能出售,则其价值便一去不复返,显然,地铁运输是无法贮存的,具有无法“后”实现的特征。

3.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是同时的。

地铁运输产品是边生产边消费的,生产和消费两者之间的平衡就直接决定了产品的价值实现。

三、南京市公交情况介绍南京目前共有5家公交企业,分别是南京公交总公司、南京中北巴士公司、南京雅高巴士公司、南京新城巴士公司以及新宁浦巴士有限责任公司。

据了解,南京目前已经开通了224条公交线,包括113条市区线路,5条旅游线路,17条支线,19条夜间线路,61条郊区线路,另外江宁区还有9条区内线路。

目前,南京公交车辆共有4872辆。

中篇分析篇一、南京市地铁一号线运营以来,对公交影响的情况调查与分析(一)地铁线路与公交线路“紧密衔接”南京市地铁一号线十三个地铁站的公交线路分布如下:迈皋桥:8路、30路、54路、802线、南洲线、72路、76路、77路、809路、游4、22路、22路区间、40路、74路、玉六线、玉葛线、64路、308线、819线红山动物园:76路、8路、308线、54路、64路、30路、72路、77路、802线、809线、南洲线南京火车站:游1、1路、10路、29路、13路、32路、33路、45路、159路、136路、136路区间、69路、66路、玉六线、808路、809路、813路、南洲线、南龙线、南汤线、南上线、28路、69路、17路、36路、50路、59路、309路、71路、南金线新模范马路:1路、8路、15路、22路、22路区间、25路、28路、30路、33路、38路、56路、32路、35路、801路、802路、819路、803路、83路玄武门:1路、8路、15路、22路、22路区间、25路、28路、30路、33路、35路、38路、游1、801路、802路、819路、3路、26路、52路、56路、47路鼓楼:11路、20路、811路、95路、16路、33路、38路、1路、25路、801路、806路、3路珠江路:33路、35路、28路、100路、16路、816路、6路、91路、65路、48路、132路、25路、34路、1路、38路、801路新街口:33路、25路、18路、29路、34路、35路、1路、100路、38路、801路、3路、5路、9路、25路、51路、805路、16路、27路、816路张府园:16路、33路、35路、100路、38路、41路、816路、820路、80路、82路、317路、807路、新九线、新善线三山街:62路、游2、2路、4路、7路、16路、26路、33路、35路、37路、38路、40路、49路、100路中华门:38路、16路、49路、2路、100路、44路、75路、87路、91路、19路、62路、宁井线安德门:26路、808路、96路、宁井线、75路、94路、88路、111路、113路、100路、820路小行:26路、96路、宁井线、808路对以上线路统计,与地铁一号线重合5站以上的公交线路共有28条,38、28、16、100等重叠率在70%以上的有9条线路。

1路、33路更几乎是全线重合。

有些交通规划专家提出将重叠率高于70%的公交线路取消,以便地铁吸引客源,但目前来看,并未有任何一条线路被取消。

许多情况下,公交车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经过合理的换乘。

根据国家建设部的要求,南京这类大城市换乘系数为1.5,而目前南京的换乘系数在1.3,高于国家要求。

然而即使这样,老百姓在换乘上还是有很多麻烦,尤其是要走很多路。

(二)调查问卷地铁部分的数据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共计收回有效问卷479份。

访问时间2.5天,访问地点有4个:新街口、湖南路、鼓楼、南农卫岗校园。

1.出行:84.78%的市民将选择地铁“地铁未开通前您最常用的出行方式是什么?”对这个多选问题,回答最多的是“公交车”,共计370人次。

其次是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182人次;其他依次是:步行129人次、出租车93人次、私家车31人次(如图1-1)。

图1-1 图1-2显然,在地铁正式开通之前,大多数南京还是以公交车作为最主要的出行工具。

那么,“地铁一号线开通后,您会改变现在的出行方式吗?”对此,有290名受访者明确表示“会改变,以方便为原则”,约占60.5%;其次,有116名受访者表示“将以地铁为主,结合其他交通形式”。

前两者相加,选择地铁出行的人数占受访人数的84.8%。

同时,也有73名受访者表示,“不会改变现在的出行方式”,约占受访人数的15.2%(如图1-2)。

可见,地铁给南京人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出行工具,它将大大改变南京人的日常出行方式。

2.交通:将近九成的市民寄望地铁改善交通随着私家车的大量上路,南京主干道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

地铁一号线的开通是否会改善和缓解地面交通状况呢?对此,277名受访者认为“会部分缓解”,150名受访者认为“会大大缓解”,这二者占受访总人数的89.14%。

此外,有26名受访者认为“不会缓解”,26名受访者表示“不清楚”(见图1-3)。

我们从报纸上获悉,南京地铁一号线开通的第一年,日均客流量将达23.3万人次,由此可见,地铁的分流作用将是巨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