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PPT课件
合集下载
晕厥PPT课件
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重症贫血:因血氧低下在用力时发生晕 厥。
高原晕厥:因短暂缺氧而引起。
伴随症状
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面色 苍白、出冷汗、恶心、乏力等)者,多 见于血管抑制性晕厥或低血糖晕厥。
伴有面色苍白、发绀、呼吸困难,见于 急性左心衰。
伴有心率和心律明显改变,见于心源性 晕厥。
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4、血液成分异常 低血糖综合征:表现为头晕、乏力、饥
饿感、恶心、出汗、震颤、神志恍惚、 晕厥、甚至昏迷。 机制:由于血糖低而影响大脑的能量供 应所致。
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过度换气综合征:表现为头晕,乏力, 颜面部、四肢针刺感,可伴血钙降低而 发生手足搐溺。 机制:因情绪紧张或癔症发作时,呼吸 急促、换气过度,二氧化碳排出增加, 导致呼碱、脑部毛细血管收缩、脑部缺 氧。
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其他因素:如剧烈疼痛,下腔静脉综合 征(晚期妊娠和腹腔巨大肿物压迫所 致),食管纵隔疾病,胸腔疾病,胆绞 痛,支气管镜检查时由于血管舒缩功能 障碍或迷走神经兴奋,可引起晕厥发作。
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2、心源性晕厥 最严重的为Adams-Stokes综合征,表现
为心搏停止5~10s出现晕厥,停搏15s以 上出现抽搐,偶伴大小便失禁。
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排尿性晕厥:多见于青年男性,在排尿 中或排尿结束时发作,持续约1~2min, 自行苏醒,无后遗症。 机制可能为综合性包括自主神经不稳定, 体位骤变(夜间起床),排尿时屏气动 作或通过迷走神经反射致心输出量减少、 血压下降、脑缺血。
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咳嗽性晕厥:见于患慢性肺部疾病者, 剧烈咳嗽后发生。 机制:可能是剧咳时胸腔内压力增加, 静脉回流受阻,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 降、脑缺血所致。也有人认为剧烈咳嗽 时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对大脑产生震 荡作用所致。
《晕厥指南》课件
物理治疗
如电刺激、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以刺激肌肉 收缩,改善血液循环,预防晕厥的发生。
心理治疗
对于心理因素引起的晕厥,心理治疗是必要的, 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05 晕厥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策略与措施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01
保持适度的运动,均衡的饮食,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以增强身体和心理的抵抗力。
新型治疗方法
如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探索更有效的晕厥治疗方法。
新型研究方法
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提高晕厥研究的效率和精度。
研究成果与展望
已有研究成果
在晕厥的病因、诊断、 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系 列重要成果。
未来研究方向
进一步深入研究晕厥的 发病机制,寻找更有效 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展望未来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 提高晕厥患者的生存率 和生活质量。
晕厥通常是由于各种 原因导致血压突然下 降,引起脑部缺氧和 缺血。
晕厥的分类
01
02
03
心源性晕厥
由于心脏疾病导致心脏排 血量减少,引起脑部缺血 和晕厥。
非心源性晕厥
由于其他原因导致脑部血 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晕厥。
直立性晕厥
由于长时间站立或体位改 变引起的晕厥。
晕厥的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04
突然昏倒
长期管理
建立长期的管理计划,包括定期复查、调整康复训练计划等,以 保障康复效果。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知识普及
向患者普及晕厥的相关知识,包括诱因、症状、预防和应对方法等, 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自我监测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测,记录晕厥发生的时间、诱因、症状等信息,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如电刺激、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以刺激肌肉 收缩,改善血液循环,预防晕厥的发生。
心理治疗
对于心理因素引起的晕厥,心理治疗是必要的, 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05 晕厥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策略与措施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01
保持适度的运动,均衡的饮食,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以增强身体和心理的抵抗力。
新型治疗方法
如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探索更有效的晕厥治疗方法。
新型研究方法
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提高晕厥研究的效率和精度。
研究成果与展望
已有研究成果
在晕厥的病因、诊断、 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系 列重要成果。
未来研究方向
进一步深入研究晕厥的 发病机制,寻找更有效 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展望未来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 提高晕厥患者的生存率 和生活质量。
晕厥通常是由于各种 原因导致血压突然下 降,引起脑部缺氧和 缺血。
晕厥的分类
01
02
03
心源性晕厥
由于心脏疾病导致心脏排 血量减少,引起脑部缺血 和晕厥。
非心源性晕厥
由于其他原因导致脑部血 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晕厥。
直立性晕厥
由于长时间站立或体位改 变引起的晕厥。
晕厥的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04
突然昏倒
长期管理
建立长期的管理计划,包括定期复查、调整康复训练计划等,以 保障康复效果。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知识普及
向患者普及晕厥的相关知识,包括诱因、症状、预防和应对方法等, 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自我监测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测,记录晕厥发生的时间、诱因、症状等信息,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临床医学晕厥》PPT课件
◇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常常有慢性支气管炎、 阻塞性肺气肿及其他慢性肺部疾病史。
◇目前多认为与反射因素及循环受阻有关,须针 对咳嗽病因及诱发因素采取治疗。
-
9
(二)心源性晕厥
◇严重心律失常 ◇阵发性心动过速 ◇高度房室传导阻 ◇主动脉瓣狭窄 ◇阿-斯等综合征
-
10
(三)脑源性晕厥 ◇脑源性晕厥是指供血于脑部的血管发生一时性
广泛缺血所出现的晕厥。
最常见的病因是: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图片
◇颈部疾患所引起的椎脉受压
-
11
(四)血液成分异常
◇低血糖 ◇重度贫血 ◇高原晕厥 ◇换气过度综合征
-
12
二.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一)血管舒缩障碍 1.单纯性晕厥 (1)发生机制:
各种刺激
迷走神经反射
短暂的血管床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
◇突然转颈动作时 ◇衣领过紧 ◇轻度刺激颈动脉窦区 ◇如剃须时亦可诱发
(2)表现: ◇发作性晕厥或伴有抽搐
-
17
4.排尿性晕厥 5.咳嗽性晕厥 6.其他因素:剧痛、下腔静脉综合征等。
下腔静脉综合征(IVCS): 是由于下腔静脉受邻近病变侵犯、压迫或腔内 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的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性阻 塞,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因之障碍而出现的一系列 临床征侯群。
-
3
晕厥定义:(也称昏厥)
是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 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的病人因肌张力 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
-
4
一.病因 (一)血管舒缩障碍 1.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脱虚
◇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 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低血压。
晕厥ppt课件文库
2023-2026
ONE
ALOGUE
目 录
• 晕厥的定义与分类 • 晕厥的症状与表现 • 晕厥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晕厥的治疗与预防 • 晕厥的案例分析
PART 01
晕厥的定义与分类
晕厥的定义
晕厥是一种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不 足而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现象
详细描述
患者青年男性,身体健康,无既往病史。某日,他长时间站立后突然感到头晕目 眩,随后失去意识发生晕厥。经医生检查,诊断为直立性晕厥,可能与自主神经 调节异常有关。
案例二:老年女性情境性晕厥
总结词
老年女性,在特定情境下发生晕厥, 如洗澡、上厕所等,经检查诊断为情 境性晕厥。
详细描述
患者老年女性,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某日,她在洗澡时突然感到胸闷、 头晕,随后失去意识发生晕厥。医生 检查后诊断为情境性晕厥,可能与特 定情境下血压波动有关。
案例三:中年男性颈动脉窦性晕厥
总结词
中年男性,在颈部受到压迫或突然转动头部时发生晕厥,经检查诊断为颈动脉窦性晕厥。
详细描述
患者中年男性,身体健康,无既往病史。某日,他在颈部受到压迫或突然转动头部时突然感到头晕、 乏力,随后失去意识发生晕厥。医生检查后诊断为颈动脉窦性晕厥,可能与颈动脉窦受压有关。
2023-2026
。
晕厥通常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 压突然下降,引起脑部缺氧和缺
血。
晕厥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突 然昏倒、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 状,但通常会在短时间内恢复意
识。
晕厥的分类
01
02
03
心源性晕厥
由于心脏疾病导致心脏排 血量减少,引起脑部缺血 和晕厥。
非心源性晕厥
由于其他原因导致脑部血 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晕厥 。
ONE
ALOGUE
目 录
• 晕厥的定义与分类 • 晕厥的症状与表现 • 晕厥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晕厥的治疗与预防 • 晕厥的案例分析
PART 01
晕厥的定义与分类
晕厥的定义
晕厥是一种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不 足而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现象
详细描述
患者青年男性,身体健康,无既往病史。某日,他长时间站立后突然感到头晕目 眩,随后失去意识发生晕厥。经医生检查,诊断为直立性晕厥,可能与自主神经 调节异常有关。
案例二:老年女性情境性晕厥
总结词
老年女性,在特定情境下发生晕厥, 如洗澡、上厕所等,经检查诊断为情 境性晕厥。
详细描述
患者老年女性,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某日,她在洗澡时突然感到胸闷、 头晕,随后失去意识发生晕厥。医生 检查后诊断为情境性晕厥,可能与特 定情境下血压波动有关。
案例三:中年男性颈动脉窦性晕厥
总结词
中年男性,在颈部受到压迫或突然转动头部时发生晕厥,经检查诊断为颈动脉窦性晕厥。
详细描述
患者中年男性,身体健康,无既往病史。某日,他在颈部受到压迫或突然转动头部时突然感到头晕、 乏力,随后失去意识发生晕厥。医生检查后诊断为颈动脉窦性晕厥,可能与颈动脉窦受压有关。
2023-2026
。
晕厥通常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 压突然下降,引起脑部缺氧和缺
血。
晕厥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突 然昏倒、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 状,但通常会在短时间内恢复意
识。
晕厥的分类
01
02
03
心源性晕厥
由于心脏疾病导致心脏排 血量减少,引起脑部缺血 和晕厥。
非心源性晕厥
由于其他原因导致脑部血 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晕厥 。
晕厥课件_精品文档
3
➢ 3、脑源性晕厥: 见于脑动脉粥样硬化、短
暂性脑缺血发作、偏头疼、无脉症、慢性铅中毒 性脑病等。
➢ 4、血液成分异常: 见于低血糖状态、换气
过度综合征、重症贫血及高原晕厥等。
4
发病机制
➢ 决定脑血流量的主要因素为心排血量、脑 血流灌注压(相当于平均动脉压-颈内静脉压) 和脑血管床的阻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②获得性病因包括药物性、低钾血症、缺血、心 肌炎、严重心动过缓等可延缓心脏复极化致QT间 期延长,并促发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16
➢ 脑 源 性 晕 厥:
➢ 1、脑血管病晕厥:
➢ 本病多见于老年患者,晕厥时可见于偏瘫、偏身 感觉障碍等 局灶性神经征。站立、咳嗽等动作可 使血压降低而引起晕厥。
➢ 无脉病患者在运动时可发生眩晕和晕厥,多见于 年轻女性,其特点为桡动脉搏动消失,可有偏瘫, 受累血管部位可闻及杂音。
➢ 5、咳嗽性晕厥
有一阵剧咳所引起的瞬时意识丧失,多 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喉炎、百日咳等。
11
➢ 心源性晕厥
➢ 1、急性心脏排血受阻 ➢ ⑴严重主动脉狭窄:
多出现在劳累或用力之后,晕厥前常有头晕、 头疼、无力、心悸、约半数病例伴发心绞痛及短暂 呼吸困难。晕厥时间一般较长,晕厥后可有明显无 力、呼吸短促及心绞痛。主动脉瓣区有明显的收缩 期喷射性杂音。X线及心电图均可发现左心室肥厚。
➢ 晕厥前期历时较短(约15—30秒)的前驱症状,前 驱症状多为头晕、恶心、苍白、出汗。
➢ 晕厥发作期历时约2-3分钟,表现为意识丧失,面 色苍白,四肢软弱无力,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而微弱, 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应注意有无尿失禁,肢体 抽搐、咬破舌头。
➢ 晕厥后期症状,可有短暂性的无力或头疼等,一般恢 复较快,无明显后遗症。
➢ 3、脑源性晕厥: 见于脑动脉粥样硬化、短
暂性脑缺血发作、偏头疼、无脉症、慢性铅中毒 性脑病等。
➢ 4、血液成分异常: 见于低血糖状态、换气
过度综合征、重症贫血及高原晕厥等。
4
发病机制
➢ 决定脑血流量的主要因素为心排血量、脑 血流灌注压(相当于平均动脉压-颈内静脉压) 和脑血管床的阻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②获得性病因包括药物性、低钾血症、缺血、心 肌炎、严重心动过缓等可延缓心脏复极化致QT间 期延长,并促发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16
➢ 脑 源 性 晕 厥:
➢ 1、脑血管病晕厥:
➢ 本病多见于老年患者,晕厥时可见于偏瘫、偏身 感觉障碍等 局灶性神经征。站立、咳嗽等动作可 使血压降低而引起晕厥。
➢ 无脉病患者在运动时可发生眩晕和晕厥,多见于 年轻女性,其特点为桡动脉搏动消失,可有偏瘫, 受累血管部位可闻及杂音。
➢ 5、咳嗽性晕厥
有一阵剧咳所引起的瞬时意识丧失,多 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喉炎、百日咳等。
11
➢ 心源性晕厥
➢ 1、急性心脏排血受阻 ➢ ⑴严重主动脉狭窄:
多出现在劳累或用力之后,晕厥前常有头晕、 头疼、无力、心悸、约半数病例伴发心绞痛及短暂 呼吸困难。晕厥时间一般较长,晕厥后可有明显无 力、呼吸短促及心绞痛。主动脉瓣区有明显的收缩 期喷射性杂音。X线及心电图均可发现左心室肥厚。
➢ 晕厥前期历时较短(约15—30秒)的前驱症状,前 驱症状多为头晕、恶心、苍白、出汗。
➢ 晕厥发作期历时约2-3分钟,表现为意识丧失,面 色苍白,四肢软弱无力,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而微弱, 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应注意有无尿失禁,肢体 抽搐、咬破舌头。
➢ 晕厥后期症状,可有短暂性的无力或头疼等,一般恢 复较快,无明显后遗症。
晕厥的鉴别诊断PPT课件
19
心源性晕厥
❖心律失常 ❖心瓣膜病 ❖冠心病及心肌梗死 ❖先天性心脏病 ❖原发性心肌病 ❖左房粘液瘤、左心房血栓形成 ❖肺动脉高压
20
心律失常
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房颤、 心动过速、QT间期延长综合征和某些药物(奎 尼丁、洋地黄等),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突然 变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引起晕厥最常见。
❖30~60岁女性多见,可能与遗传有关,除晕厥外, 常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困难,二尖瓣可听到 杂音。
❖左房巨大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相似。 左房巨大 血栓形成引起晕厥较少,晕厥发作后可出现身体 其他部位的血栓现象,常见是脑血栓引起肢体瘫 痪、失语等.
26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病因:心肌缺血导致心室纤颤,心输出量减 少。临床表现:严重肺动脉狭窄的患者用 力时或后晕厥,呼吸困难,窒息感,紫绀, 并有急性心肌梗塞的表现,心电图异常, 预后差
27
脑源性晕厥
❖颈内动脉系统 ❖椎基底动脉系统 ❖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如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
病因最常见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 其次是颈部疾患所引起的椎动脉受压 其它如动脉本身的炎症、外伤、肿瘤、畸形 或由于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受累,引起反
射性椎动脉痉挛 28
脑源性晕厥
❖脑血管病很少独自引起晕厥,但是可以降低脑血 管病伴有其他疾病的晕厥域值。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的局部或全脑的一过性 急剧血循环障碍,表现为多种神经学病症群. 发作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很少超过一小 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 状。 由于损害的血管不同而症状也多样化:
3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颈内动脉系统: ❖大脑中动脉:三偏,优势则失语失用 ❖大脑前动脉:人格及情感障碍,对侧下肢
心源性晕厥
❖心律失常 ❖心瓣膜病 ❖冠心病及心肌梗死 ❖先天性心脏病 ❖原发性心肌病 ❖左房粘液瘤、左心房血栓形成 ❖肺动脉高压
20
心律失常
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房颤、 心动过速、QT间期延长综合征和某些药物(奎 尼丁、洋地黄等),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突然 变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引起晕厥最常见。
❖30~60岁女性多见,可能与遗传有关,除晕厥外, 常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困难,二尖瓣可听到 杂音。
❖左房巨大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相似。 左房巨大 血栓形成引起晕厥较少,晕厥发作后可出现身体 其他部位的血栓现象,常见是脑血栓引起肢体瘫 痪、失语等.
26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病因:心肌缺血导致心室纤颤,心输出量减 少。临床表现:严重肺动脉狭窄的患者用 力时或后晕厥,呼吸困难,窒息感,紫绀, 并有急性心肌梗塞的表现,心电图异常, 预后差
27
脑源性晕厥
❖颈内动脉系统 ❖椎基底动脉系统 ❖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如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
病因最常见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 其次是颈部疾患所引起的椎动脉受压 其它如动脉本身的炎症、外伤、肿瘤、畸形 或由于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受累,引起反
射性椎动脉痉挛 28
脑源性晕厥
❖脑血管病很少独自引起晕厥,但是可以降低脑血 管病伴有其他疾病的晕厥域值。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的局部或全脑的一过性 急剧血循环障碍,表现为多种神经学病症群. 发作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很少超过一小 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 状。 由于损害的血管不同而症状也多样化:
3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颈内动脉系统: ❖大脑中动脉:三偏,优势则失语失用 ❖大脑前动脉:人格及情感障碍,对侧下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常常有慢性支气管炎、 阻塞性肺气肿及其他慢性肺部疾病史。
◇目前多认为与反射因素及循环受阻有关,须针对 咳嗽病因及诱发因素采取治疗。
晕厥
9
(二)心源性晕厥
◇严重心律失常 ◇阵发性心动过速 ◇高度房室传导阻 ◇主动脉瓣狭窄 ◇阿-斯等综合征
晕厥
10
(三)脑源性晕厥 ◇脑源性晕厥是指供血于脑部的血管发生一时性
晕厥
20
阿-斯综合征又称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
◇主要是由于心脏泵功能衰竭或发生致命性心律失 常以致心排出量急聚减少引起的系列脑缺氧症状。
◇严重脑缺氧的主要症状包括:晕厥、抽搐。 ◇-斯综合征的直接原因是心跳极慢(每分钟20
次以下),甚至短时间的心室停跳,引起脑组织 严重而暂时性缺血发作,导致晕厥和抽搐等。 ◇心搏停止5-10s出现晕厥 ◇心搏停止15s以上出现抽搐
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
晕厥
13
(2)临床表现 前期:头晕、眩晕、恶心、上腹不适、 面色苍白、肢体发软、坐立不安、焦虑
数分钟 意识丧失、伴血压下降、脉弱速
数秒钟或数分钟 自然苏醒,无后遗症
晕厥
14
2.直立性低血压 (1)发生机制
下肢静脉张力低,血液积蓄于下肢、 周围血管扩张,或血循环反射调节障碍 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
7.伴有呼吸深而快、手足麻木、抽搐者 见于换气过度综合征、癔病
晕厥
27
四.问诊要点
1.年龄、性别 2.诱因、体位、咳嗽、排尿、用药情况 3.发生速度、持续时间、面色、血压、脉搏 4.有无心、脑病史 5.既往发作史及家属史
晕厥
28
作业:
一、填空题
1.晕厥病因分为(血管舒缩障碍)、(心源性晕 厥)、(脑源性晕厥)、(血液成分异常)。
晕厥
3
晕厥定义:(也称昏厥)
是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 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的病人因肌张力 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
晕厥
4
一.病因 (一)血管舒缩障碍 1.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脱虚
◇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
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低血压。
◇通常认为,站立后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下降20毫米 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即为体位性低血 压。
广泛缺血所出现的晕厥。
最常见的病因是: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图片
◇颈部疾患所引起的椎动脉受压
晕厥
11
(四)血液成分异常
◇低血糖 ◇重度贫血 ◇高原晕厥 ◇换气过度综合征
晕厥
12
二.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一)血管舒缩障碍 1.单纯性晕厥 (1)发生机制:
各种刺激
迷走神经反射
短暂的血管床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
严重者有意识障碍及周身颤抖。 ◇胸痛多发生在心前部,性质如刀割针刺,有时自
诉疼痛向颈或背部放射,与冠心病、心肌炎 诱发的心绞痛极为相似。 ◇由于病人快速呼吸,将体内酸性的二氧化碳过度 呼出,使机体呈现碱性,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晕厥
24
3.重度贫血
HB<60g/L, 血氧低可致晕厥
4.高原晕厥 发生于进入高海拔地区(5000m以上)的平原 人,发作机理与短暂缺氧有关。
◇主要是由于血管舒张和收缩障碍造成低血压,引 起大脑一时性供血不足所致。
◇晕厥历时短暂,一般在两分钟左右即可自行苏醒, 不留后遗症。
◇排尿性晕厥几乎都发生于20-30岁的青年,偶见 于老年人。
◇由于男女排尿器官的差异,绝大多数发生于男性。
晕厥
8
4.咳嗽性晕厥
◇咳嗽性晕厥,顾名思义即因咳嗽过于剧烈而引起 的晕厥现象。
晕厥
5
2.颈动脉窦综合征
◇又叫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颈动脉窦性晕厥 ◇是颈动脉窦反射过敏所致的晕厥, ◇临床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 ◇临床表现为:
晕厥
6
表现为:
◇多于站立时发生 ◇突然眩晕、虚脱、耳鸣 ◇持续时间短暂,一般仅1~4 分钟 ◇有时有神志丧失,可长达20分钟左右
晕厥
7
3.排尿性晕厥
◇排尿性晕厥又称小便猝倒。
晕厥
25
三.伴随症状
1.伴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乏力 多由血管抑制性晕厥或低血糖性晕厥
2.伴面色苍白,发绀、呼吸因难 见于左心衰竭
3.伴心率和心律明显改变者 见于心源性晕厥
晕厥
26
4.伴有抽搐者 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源性晕厥
5.伴头头、呕吐、视力障碍 见于换气过度综合征
6.伴发热、水肿、杵状指者 提示肺心病
第一篇 症状学
第4章常见症状
第二十四节 晕厥(1课时)
晕厥
1
课时安排:1节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晕厥定义、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熟悉:病因及伴随症状 了解:问诊要点
晕厥
2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难点: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 ◎课堂讲授 ◎穿插临床实例及图片 ◎多媒体教学
晕厥
18
(二)心源性晕厥 1. 晕厥性心肌收缩功能减弱
排血功能显著下降 引起血压下降
脑供血不足达最低限度时,出现晕厥
晕厥
19
2.多见于:
(1)严重的过缓性心律失常及快速型心律失常, (2)当心率低于40~60次/分或高于160~180次/
分时也可发作晕厥, (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4)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5)急性心梗 (6)阿斯综合征
◇突然转颈动作时 ◇衣领过紧 ◇轻度刺激颈动脉窦区 ◇如剃须时亦可诱发
(2)表现: ◇发作性晕厥或伴有抽搐
晕厥
17
4.排尿性晕厥 5.咳嗽性晕厥 6.其他因素:剧痛、下腔静脉综合征等。
下腔静脉综合征(IVCS): 是由于下腔静脉受邻近病变侵犯、压迫或腔内血 栓形成等原因引起的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性阻塞, 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因之障碍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 征侯群。
脑供血不足
晕厥
15
(2)见于 ◇长期站立于固定位置上及长期卧床 ◇药物:如氯丙嗪、胍乙啶等 ◇全身性疾病:脊髓空洞症、营养品不良症等
脊髓空洞症是:图片1,图片2 一种受损部位脊髓灰质内空洞形成和胶质增生缓 慢进展的脊髓退行性变性为病理特征。 以颈胸段多见,可累及脑干延髓。
晕厥
16
3.颈动脉窦综合征 (1)常见诱因:
晕厥
21
(三)脑源性晕厥 临床表现多样化:
◇晕厥 ◇偏瘫:图片 ◇肢体麻木 ◇语言障碍
晕厥
22
(四)血液成分异常 1.低血糖综合征 表现: 头晕、乏力 饥饿、恶心 出汗、震颤 神志恍惚 晕厥、昏迷
晕厥
23
2.换气过度综合征表现:
◇发病时,手、足抽搐, ◇呼吸急促、感觉异常、头晕、视物模糊、憋气,
◇目前多认为与反射因素及循环受阻有关,须针对 咳嗽病因及诱发因素采取治疗。
晕厥
9
(二)心源性晕厥
◇严重心律失常 ◇阵发性心动过速 ◇高度房室传导阻 ◇主动脉瓣狭窄 ◇阿-斯等综合征
晕厥
10
(三)脑源性晕厥 ◇脑源性晕厥是指供血于脑部的血管发生一时性
晕厥
20
阿-斯综合征又称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
◇主要是由于心脏泵功能衰竭或发生致命性心律失 常以致心排出量急聚减少引起的系列脑缺氧症状。
◇严重脑缺氧的主要症状包括:晕厥、抽搐。 ◇-斯综合征的直接原因是心跳极慢(每分钟20
次以下),甚至短时间的心室停跳,引起脑组织 严重而暂时性缺血发作,导致晕厥和抽搐等。 ◇心搏停止5-10s出现晕厥 ◇心搏停止15s以上出现抽搐
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
晕厥
13
(2)临床表现 前期:头晕、眩晕、恶心、上腹不适、 面色苍白、肢体发软、坐立不安、焦虑
数分钟 意识丧失、伴血压下降、脉弱速
数秒钟或数分钟 自然苏醒,无后遗症
晕厥
14
2.直立性低血压 (1)发生机制
下肢静脉张力低,血液积蓄于下肢、 周围血管扩张,或血循环反射调节障碍 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
7.伴有呼吸深而快、手足麻木、抽搐者 见于换气过度综合征、癔病
晕厥
27
四.问诊要点
1.年龄、性别 2.诱因、体位、咳嗽、排尿、用药情况 3.发生速度、持续时间、面色、血压、脉搏 4.有无心、脑病史 5.既往发作史及家属史
晕厥
28
作业:
一、填空题
1.晕厥病因分为(血管舒缩障碍)、(心源性晕 厥)、(脑源性晕厥)、(血液成分异常)。
晕厥
3
晕厥定义:(也称昏厥)
是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 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的病人因肌张力 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
晕厥
4
一.病因 (一)血管舒缩障碍 1.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脱虚
◇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
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低血压。
◇通常认为,站立后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下降20毫米 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即为体位性低血 压。
广泛缺血所出现的晕厥。
最常见的病因是: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图片
◇颈部疾患所引起的椎动脉受压
晕厥
11
(四)血液成分异常
◇低血糖 ◇重度贫血 ◇高原晕厥 ◇换气过度综合征
晕厥
12
二.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一)血管舒缩障碍 1.单纯性晕厥 (1)发生机制:
各种刺激
迷走神经反射
短暂的血管床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
严重者有意识障碍及周身颤抖。 ◇胸痛多发生在心前部,性质如刀割针刺,有时自
诉疼痛向颈或背部放射,与冠心病、心肌炎 诱发的心绞痛极为相似。 ◇由于病人快速呼吸,将体内酸性的二氧化碳过度 呼出,使机体呈现碱性,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晕厥
24
3.重度贫血
HB<60g/L, 血氧低可致晕厥
4.高原晕厥 发生于进入高海拔地区(5000m以上)的平原 人,发作机理与短暂缺氧有关。
◇主要是由于血管舒张和收缩障碍造成低血压,引 起大脑一时性供血不足所致。
◇晕厥历时短暂,一般在两分钟左右即可自行苏醒, 不留后遗症。
◇排尿性晕厥几乎都发生于20-30岁的青年,偶见 于老年人。
◇由于男女排尿器官的差异,绝大多数发生于男性。
晕厥
8
4.咳嗽性晕厥
◇咳嗽性晕厥,顾名思义即因咳嗽过于剧烈而引起 的晕厥现象。
晕厥
5
2.颈动脉窦综合征
◇又叫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颈动脉窦性晕厥 ◇是颈动脉窦反射过敏所致的晕厥, ◇临床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 ◇临床表现为:
晕厥
6
表现为:
◇多于站立时发生 ◇突然眩晕、虚脱、耳鸣 ◇持续时间短暂,一般仅1~4 分钟 ◇有时有神志丧失,可长达20分钟左右
晕厥
7
3.排尿性晕厥
◇排尿性晕厥又称小便猝倒。
晕厥
25
三.伴随症状
1.伴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乏力 多由血管抑制性晕厥或低血糖性晕厥
2.伴面色苍白,发绀、呼吸因难 见于左心衰竭
3.伴心率和心律明显改变者 见于心源性晕厥
晕厥
26
4.伴有抽搐者 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源性晕厥
5.伴头头、呕吐、视力障碍 见于换气过度综合征
6.伴发热、水肿、杵状指者 提示肺心病
第一篇 症状学
第4章常见症状
第二十四节 晕厥(1课时)
晕厥
1
课时安排:1节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晕厥定义、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熟悉:病因及伴随症状 了解:问诊要点
晕厥
2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难点: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 ◎课堂讲授 ◎穿插临床实例及图片 ◎多媒体教学
晕厥
18
(二)心源性晕厥 1. 晕厥性心肌收缩功能减弱
排血功能显著下降 引起血压下降
脑供血不足达最低限度时,出现晕厥
晕厥
19
2.多见于:
(1)严重的过缓性心律失常及快速型心律失常, (2)当心率低于40~60次/分或高于160~180次/
分时也可发作晕厥, (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4)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5)急性心梗 (6)阿斯综合征
◇突然转颈动作时 ◇衣领过紧 ◇轻度刺激颈动脉窦区 ◇如剃须时亦可诱发
(2)表现: ◇发作性晕厥或伴有抽搐
晕厥
17
4.排尿性晕厥 5.咳嗽性晕厥 6.其他因素:剧痛、下腔静脉综合征等。
下腔静脉综合征(IVCS): 是由于下腔静脉受邻近病变侵犯、压迫或腔内血 栓形成等原因引起的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性阻塞, 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因之障碍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 征侯群。
脑供血不足
晕厥
15
(2)见于 ◇长期站立于固定位置上及长期卧床 ◇药物:如氯丙嗪、胍乙啶等 ◇全身性疾病:脊髓空洞症、营养品不良症等
脊髓空洞症是:图片1,图片2 一种受损部位脊髓灰质内空洞形成和胶质增生缓 慢进展的脊髓退行性变性为病理特征。 以颈胸段多见,可累及脑干延髓。
晕厥
16
3.颈动脉窦综合征 (1)常见诱因:
晕厥
21
(三)脑源性晕厥 临床表现多样化:
◇晕厥 ◇偏瘫:图片 ◇肢体麻木 ◇语言障碍
晕厥
22
(四)血液成分异常 1.低血糖综合征 表现: 头晕、乏力 饥饿、恶心 出汗、震颤 神志恍惚 晕厥、昏迷
晕厥
23
2.换气过度综合征表现:
◇发病时,手、足抽搐, ◇呼吸急促、感觉异常、头晕、视物模糊、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