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香道
日本香道的两大流派
![日本香道的两大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0f5f30af02020740bf1e9b2e.png)
日本香道的两大流派,贫民与贵族的区别香料在日本的记载是古已有之的,《香药抄》成书于永万时代(平安时代,二条天皇的年号)。
另有源平时代的《香字抄》。
当时佛事或者贵族中衣服需熏香便产生了关于香料的用法,种类也不限于沉香,白檀,还包括兰,其他香草,麝香之类的动物性的东西。
当时还没有产生闻香即香道这类名堂。
闻香之法兴起之初,只限于南洋香木,研究,赏玩后来才渐成风气,《香药抄》《香字抄》关于香的知识十分广泛,涉及于汉籍佛书,但并未直接注明产地,尚未跟据产地鉴别香的种类。
香道这个名在江户时代才开始。
海南尖峰岭虫眼闻香之流行于何时呢?跟据大枝流芳在江户中世写的许多有关香料著述记载,南北朝时代的佐佐木道誉(就是那个在太平记中来回寝返之人)是元祖,其后东山将军足利义政也喜好香料。
志野流香道之祖宗信随御家流之祖三条西实隆研究香道奥义,仕于义政,从此,香道便正规化了。
据志野宗信日记记载,此前就由去中国的僧侣取回了香料,不知那时对香料的产地有明确的知识。
其后室町未期时代建部隆胜有一本天正初年的的笔记,其中明确了记载香的产地。
伽罗,新伽罗,罗国,真那班,真那贺还有佐尊罗和寸门多罗被称为名香产地,合称六国之香。
大枝流芳在他的《香道千代之秋》中写着:罗国,满剌加,苏门答腊,伽罗四国均见于《唐书》。
佐尊罗,真那班两国未可考。
他的《香道深韵》中也写着:新伽罗当为后来之伽罗。
伽罗,罗懈,满剌加,真蛮都为南方海外国名。
后世苏门答腊,差咀罗两香称为六国。
其余又为太泥之香。
大枝流芳对香料产地作了很详细的考证,但还是稍有错误的。
其实伽罗作为国名是不对的,伽罗完全是香名。
后来,大抵知道产地在苏门答腊和马六甲附近,此乃南洋香也。
此外还有印度西部和斯巴特啦岛也是产地之一。
大枝流芳出版了《香志》作为其著述的附录。
该书还请有汉学造诣很高的人岩信来主编,这本《香志》广泛的提到了很多中国的典籍。
有明代田芸蘅的《留青日札》,黄衷的《海语》,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方以智的《通雅》《物理小识》,马欢的《瀛涯胜览》,唐代冯贽的《南部烟花记》等等。
日本香道的特征和作用
![日本香道的特征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cf7493db90d6c85ec3ac6f7.png)
日本香道的特征和作用日本“香道(こうどう)”文化融合了美学、文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
因此,“香道”是一种综合而全面的文化。
它不仅带给修行人味觉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启迪生活和体味人生的益处,从而实现陶冶情操和修身养性的目标。
香道彰显了日本人民对自然的热爱,更体现了他们对高层次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因此,香道文化在日本的社会生活中始终以其独特的魅力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日本香道文化蕴含了深厚的思想哲理和精神内涵。
修行人不是简单地将自然界中的香木组织起来,而是通过焚香、闻香和品香来刻画和反映修行人的内心世界,力求实现人与香的对话,进而达到“人香一体”的境界。
因此,在香道的创作过程中,要求修行人以崇敬的心情和谦恭诚恳的态度面对香木,领悟人生之道,感悟人生哲理,进而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原则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以达到真正领悟日本香道文化的境界。
日本香道不仅向人们展现其独具特色的香味,更体现了一种精神方面的陶冶和修炼。
香道是一种精神享受,因此日本人一直认为「香道」的核心不在于“量”,“质”和“德”更值得关注。
北宋诗人黄庭坚曾写过一则短笺礼赞香木,后经由“一休”和尚宣扬而在日本香道界广泛流传。
被称之为“香の十德”。
香の十德证明了中日香文化的亲缘关系,同时也揭示了中日两国人民对“香木”喜爱的共同原因。
香木主要产于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地区。
此外,中国的岭南地区也出产一定量的“香木”。
据考证,香港的得名,就是因为三四百年前,这里转运和加工东莞的“沈香”而名闻遐迩,故谓之“香港”。
无论是焚香、闻香还是品香,“天(てん)、地(ち)、人(じん)三位一体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香道的创作过程中,体现了天地万物和谐共存的理念。
同时也向日本人民传达出人伦道德之理念,以共同构筑一个井然有序的礼制社会。
香道文化彰显了日本人民对生命和生活的执著追求,也体现了他们对生命和生活的超然态度。
在焚香、闻香和品香之时, 修行人不仅感受到香的美丽,更领悟到香道文化的精髓,用香道的精神来鞭策、激励人生、陶冶情操和修身养性,进而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融洽关系。
日本香道之炼香六种薰物
![日本香道之炼香六种薰物](https://img.taocdn.com/s3/m/e9bcb1d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2.png)
日本香道之炼香六种薰物
日本香道之炼香——六种薰物
日本制香是从中国唐代开始逐步传入日本国,又从中国宋代时期引入了香的文化,并由此发展出了日本特有的香文化——香道。
这个过程是从单味香(众香)——合香——单味香(独取沉香)。
而合香又是香文化中最富变化的内容,也是中国香文化中的最重要的部分。
这里只介绍一下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薰香中的六个主流品种。
1、梅花,春季使用。
梅花的香味
组方:沉香、薰陆、占糖、白檀、丁子、甘松、甲香、麝香
2、荷叶,夏季使用。
莲花的香味
组方:沉香、白檀、丁子、甘松、甲香、安息、霍香、郁金
3、侍从,平时使用。
娇艳的香味,爱的芬芳。
组方:沉香、薰陆、占糖、丁子、甘松、甲香、麝香、郁金
4、菊花,秋季使用。
沁入身体的芬芳
组方:沉香、薰陆、白檀、丁子、甘松、甲香、麝香
5、落叶,冬季使用。
悲伤的味道
组方:沉香、薰陆、白檀、丁子、甲香、麝香、香附子、(甘松or郁金or苏合香)
6、黑方,重要场合使用。
深深怀念的味道
组方:沉香、薰陆、白檀、丁子、甲香、麝香。
日语趣味阅读:日本传统香道
![日语趣味阅读:日本传统香道](https://img.taocdn.com/s3/m/f773120bb7360b4c2e3f649e.png)
日语趣味阅读:日本传统香道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日语趣味阅读:日本传统香道。
小编每天会为大家带来几篇日语阅读资料,为中日双语,多多利用日语材料可以扩大知识面增加对日本这个国家的理解,进而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日语阅读、日语听力等方面的水平。
香道について关于香道四季のうつろいを愛で、香りに心遊ばせる―爱上四季的更迭,让芳香成为心中的消遣。
日本の精神文化とともに育まれた香道の世界は東山文化の一翼を担う、香りの芸術です。
与日本的精神文明一起被哺育的香道的世界是担负东山文化的一翼,芳香的艺术。
香りで表現された世界を鑑賞する。
鉴赏被芳香表现的世界香道は、一定の作法のもとに香木をたき、立ち上る香気の異同によって古典的な詩歌や故事、情景を鑑賞する文学性、精神性の高い芸道です。
香道,是一定的礼法下焚烧香木,根据升起香气的异同,鉴赏古典的诗歌、故事和情景的文学性,精神性,高(贵)的技艺之道。
香道では、香りを「かぐ」とはいわず「聞く」と表現します。
在香道中,不说“闻香”而用“听”来表现。
現代の香道は、和歌や物語文学の世界を主題にした〈組香〉が主流です。
现代的香道,以和歌和物语文学的世界为主题,(来)组香味是主流。
そこでは、いくつかの香木がたかれ、香りを聞きわけあいますが優劣を競うものではなく、あくまで、香りで表現された主題を鑑賞し、その世界に遊ぶのが目的です。
他の香りや風を嫌うなど独特のことわりのもと、雅な雰囲気のうちにすすめられます。
焚烧若干香木,并非通过“听香”来竞争优劣,而是鉴赏香气所表现的主题,在那个世界,消遣才是目的。
原来讨厌其他的香气和风之类的理由,是进入了雅的氛围。
以上就是日语趣味阅读:日本传统香道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利用!。
“香文化”源自中国,却在日本成了“香道”,两者有何区别?
![“香文化”源自中国,却在日本成了“香道”,两者有何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6fb6cd19a8956bec0975e3ae.png)
“香文化”源自中国,却在日本成了“香道”,两者有何区别?中国的香文化相比日本香道,包含的东西更多更大更广泛一些。
在中国,香事的林林总总是一种文化、甚至生活方式;在日本,它成为了一种专门艺术,仪式感强并上升为带有一定奥义的“道”。
香道,日本的传统艺术,依据一定的程序方式燃烧香木,鉴赏香气或香烟的一种活动。
也叫做香的游戏。
日本香道活动大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闻香,就是品闻、鉴赏香木的香气;一是組香,一种辨香游戏,盲品打乱的香包,然后猜测和区分。
这项艺术随着历史变迁、不同阶层和文化背景的人参与进来,逐渐发展出很多流派,这些流派的实际数目非常多,大大小小,有的流传下来,有的早已不见踪影。
如今我们说到香道流派,基本上就是两派:御家流和志野流。
·御家流单说御家流这个词,并不特指香道的流派,茶道、花道也有御家流。
它是典型的贵族风格的代表,上层阶级的各种传统艺术的风格总称。
御家流这个词的本意,指的是身份地位很高的贵族家庭或者有雄厚资产的封建大地主家族传承下来的仪式、固定的程式化的流程仪轨。
后来这个词逐渐地被用来特指艺术、艺道方面的特定仪轨。
在香道中,御家流特指三条西实隆创立的仪轨。
在书道中,御家流主要是指武家的官方文书中使用的尊円流这一流派。
在茶道中,御家流特指有历史谱系的大家族安藤家的流程仪轨。
在剑术中,指的是德川家御家流的柳生新阴流。
香道御家流的创始人就是上面提到的三条西实隆,是室町时代的大家族三条西家的继承人。
战后,三条西尧山被推崇为近代御家流宗主。
目前,御家流宗家叫做三条西尧水。
御家流香道使用的工具通常繁复华丽,充满贵族气息。
尤其用来盛放各种香道具的“乱箱”(可以理解为收纳箱),御家流的乱箱通常绘满华丽的蒔絵,而志野流往往就只是素面的。
志野流与代表着贵族方式的御家流相对比,志野流是武士阶层的代表。
志野流的创始人名为志野宗信,志野流正是来自其姓氏,然而,当代的志野流却不再是志野氏了。
初代即创始者志野宗信在足利将军家担任近臣,从足利义教到足利义政,服侍了三代将军。
茶道、花道、香道合称日本三雅道
![茶道、花道、香道合称日本三雅道](https://img.taocdn.com/s3/m/9806442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65.png)
茶道、花道、香道合称日本三雅道
茶道、花道、香道,是日本的三雅道。
今天小编带着大伙一起来探秘这三雅道
如果说武士道代表了死的艺术,而茶道则代表了生的艺术。
日本茶文化以寺院为中心,普及到全国各地,以"佛法存于茶汤"观念为代表的寺院茶礼广为普及。
人们在参禅时将对禅法的领悟融入饮茶之中,"闲观叶落地,静坐一杯茶"。
和中国一样,日本花道由佛前供花演化而来。
从形式上看,日本花道常常只是寥寥几枝,与西方团花锦簇表达气氛的插花艺术大为不同。
日本花道表达的是鲜花生命从绽放到凋谢的自然过程,西方的插花艺术则为烘托一时的气氛。
从艺术和信仰的角度欣赏香料,并以此求得意境上的美和精神的寄托与享受的活动称作香道,。
日本香道中不说用鼻子"嗅香",而是用心"闻香",就是要静下心来,全神贯注于香上。
日本人香道茶道和花道的介绍
![日本人香道茶道和花道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471ce0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5.png)
日本人香道茶道和花道的介绍茶道、花道、香道,是日本的三雅道。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人香道茶道和花道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日本人香道茶道和花道的介绍茶道与花道同宗同源日本茶道是一种通过品茶艺术接待客人的礼仪活动, 是从中国引进的。
中国唐宋时期饮茶盛行, 日本派许多留学生到中国求学, 他们把中国种茶、制茶、烹茶技术带回日本, 使日本饮茶习惯推广到民间, 后来形成“茶道”。
日本茶道最大流派是“三千家”, 此外, 薮内派、有乐派、宗和派、三齐派、远州派、久田派也很有名。
茶道一般在茶室进行, 宾客入座后, 主人按一定规程用竹制小匙将茶放入碗中, 用沸水冲沏后依次递给宾客品茗, 宾客接茶也有一定程式。
在日本, 茶道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质和进行社交的手段。
茶道的形成虽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自始至终与佛教息息相关。
中国唐代僧人就有了饮茶的习俗, 日本僧人多次留学中国, 也养成了饮茶的习惯, 回国后大力宣传饮茶的益处。
荣西禅师两次到宋朝, 带回茶种, 进行种植, 还著有《沏茶养生记》一书献给镰仓幕府, 宣扬茶的妙用。
到了室町时代, 日本茶树栽培已经普及, 饮茶风俗逐渐推广到了民间, 饮茶的教义也得到推广。
荣西禅师不仅把唐朝的茶树栽培技术带回了日本, 还推广了饮茶的教义, 构筑了日本茶道的基础。
室町时代的禅僧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等又继承和发展了荣西茶道思想, 编制了被称作“台子手前”的程序, 构成了现代日本茶道的基础; 其曾孙弟子千利休, 真正地把茶以“道”的形式确立下来。
从此, 茶道文化在日本正式形成, 且日渐普及。
茶道的形成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的精神与教义均来源于佛教思想。
日本人爱花, 一般家庭的客厅都置有一瓶精心挑选的鲜花, 给人以清新别致的美感。
摆放日本特有的传统艺术———花道, 亦称插花。
花道起源于中国佛教的供花, 宋元时代传入日本, 到东山时代 (15世纪) 发展成花道, 并成为日本妇女品德、技艺修养的一项内容。
茶道、花道、香道、书道
![茶道、花道、香道、书道](https://img.taocdn.com/s3/m/0b2ab85c77232f60ddcca155.png)
•
いけば
• 花道 生花 •
こうどう
• 香道 香道 •
さどう
• 茶道 茶道
•
しょどう
•
书道 书道
茶道
概况
• 在日本,茶道是一种通过品茶艺术来接待宾客、 交谊、恳亲的特殊礼节。 • 茶道不仅要求有幽雅自然的环境,而且规定有 一整套煮茶、泡茶、品茶的程序。 • 日本人把茶道视为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 养和进行社交的手段。
茶具介绍
• まっちゃ
• 抹茶
• ちゃわん
• 茶碗
• ちゃせん
• 茶筅xiǎn
• 茶筅是古时烹茶时的一 种调茶工具,类似现代 汤匙之作用,茶筅以竹 做成。
• かいし
• 懐紙
みずとー緒に、 かくはんします
お茶をとります 飲みます
茶 道 的 作 法
かんせいします
在喝茶时一 般会配上茶点。 • 茶点和季节相呼应, 小巧而精致。 • 先喝茶、后品尝茶点, 这是为了不让点心的 味道遮盖茶本身的味 道。
• 焚香是中国古代就有的活动,何时、由何人 传入日本不明。
流派
• 日本香道流派有100多家,最主要的是御 家流和志野流。 • 御家流
–属于贵族流派,注重程式、气度。
• 志野流
–属于武家流派,显得简朴,注重精神修养。
书道
概况
• 所谓“书道”,是指用毛笔和墨书写文字的艺 术,并以此表达书写者的精神和观念。 • 日本的书道不但书写汉字,而且于表音文字 假名组合起来,创造了独特的文字艺术。 • 字体有楷书、行书和草书等。 • 日本小学科目中就有书道。
书道用具
• 笔
– 唐朝时僧人将笔带入日本,为了适应写假名,日本人 改造了唐笔,把笔尖加长。
日本三雅之香道
![日本三雅之香道](https://img.taocdn.com/s3/m/90fbbb8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b.png)
日本三雅之香道都说日本和中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而日本的三雅道:花道、茶道、香道都与中国剪不断理还乱,日本将之化为生活的艺术,从贵族拓展到平民生活的细节中,至今仍生机勃勃。
其实日本的香文化源于中国。
唐代鉴真东渡不仅给日本带来了中国的佛教,随之而来的还有香、茶、插花、书画等艺术精华。
“沈木漂于淡路岛,其大一围,岛人不知沈木,以薪烧于灶,其烟气远熏,以异则献之”””而巫巫今天主要说的就是日本的香道。
日本人的香道,是以焚品原态香材“香木”为主,重视的是“香味”。
相比较来说中国的香道更注重“先天之气”养性,“后天之味”养命。
巫巫从外教和老师的口中了解到的是现在的日本对于香道更注重的是娱乐和表演的成分多。
说到底日本现在流行的香道是追求是形式,重过程。
在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多次提到的熏香盛会,就是描述贵族们学习“唐人”的样子,经常举行“香会”或称之为“赛香”的熏香鉴赏会(这个让巫巫想起了唐嫣演的电视剧《活色生香》里乐颜闻香的情景)还有《源氏物语》中的人物薰君,其名便来源于香料。
巫巫听说习练香道,光是“闻香”(可想而知有一个好鼻子的重要性,想想乐颜失去嗅觉多可怕)就要练一年,第二年才练香灰造型,第三年进入综合练习,经过四年才给“初传”证书,进级到师范“皆传”级需要15年,升到“奥传”一级则需要25至30年。
在品香中,松香木店的香品在日本最为著名。
日本的香道二大流派始祖——御家流的三条西实隆与志野流的志野宗信在江户时代经济的发展,让16世纪御家流、志野流、峰谷流诞生之后,并为后人留下本流派的香道宗镨,渐渐地香道盛行,江户时代香道活动开始流行“组香”,即结合数种香木,采选一定题材,按一定的规则,展现古典文学以及四季风物的意境,也有猜测决胜负的组香活动,香客们比嗅觉、比学养。
然而现在在日本习香道者不足万人,与茶道百万人众相形甚远。
然而现在的日本现代生活中通过用香来消除工作上的精神压力、放松身心等。
习者从香烟缭绕升腾而消失于无形中,感悟世事的无常,通过闻香创造各自心中的景象,以求得精神的安宁。
日本香文化 化学香与天然香区别
![日本香文化 化学香与天然香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e65e469d87c24028905fc386.png)
萌芽期
日本年代: 奈良、平安时代(710-794--1192)
中国年代: 唐朝 · 旖旎之香
历史、背景: 1、鉴真东渡《东征传》记载 2、东大寺兰奢待 3、《源氏物语》记载日贵族学习中国举行香会 4、炼香,六种熏物(概念方法传承中国) 5、 唐密
学习期
日本年代: 镰仓时代(1192-1333)
中国年代: 宋朝 · 风雅之香
呈白色或灰白色,不带有任何杂 任何时候触摸都不会烫手
注:化学香燃烧后会产生苯和甲醛等有毒物质,一开始闻着挺好,但闻久了会产生头疼,恶心,头 痛,晕晕沉沉,甚至会引起过敏性鼻炎,哮喘,更厉害的会引起癌症等,非常可怕。
焚香品茗皆闲事 人生难得无用功
pursue breakthroughs In your life
日本香文化简介
萌 学独 芽 习立
发 期 期展
期
入 近 过日 世 现 程本
香 期代 道
学 习
日本香文化的起源
日本对于香的记载最早在飞鸟时代公元592-710年 。 “香木传来”:相传在淡路岛的海边某天漂来一段木头,
海边的渔民把它捞起来,晒干后当柴火用,但燃烧后发 现了一股异香,因此就把剩下的部分献给了天皇。
入世期
日本年代: 江户时代(1603-1867)
中国年代: 清朝 · 入世之香
历史、背景:1、香道成为大众艺术教养形式, 工、农、商、艺伎、地主。
2、现代日本香道形式的正式确立 3、香道活动中开始流行“组香”
近现代
1、年代: 明治时期(1868-1911)
2、西方文化侵入,日本反省落后根源,出现去了佛教化 去中国化运动。香道衰退,再次回到上流阶层的奢侈爱好。
日
初传
本
日本沉香文化
![日本沉香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9b4dee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4.png)
日本沉香文化日本香道,和书道、茶道、花道一样,是日本人的心灵笑学。
日本沉香收藏也因香道发达而受宠。
香道所用的香木大多以沉香为主,而沉香的种类繁多,据说室町时代,足利尊氏的亲信佐佐木道誉是香木搜集大家,他生前共搜集了178种名香。
日本使用沉香也堪称历史久远,6世纪晚期即有大规模的进献和使用,时间相当于中国的隋朝。
据说日本最早是从海上捞获大块沉香,也有一说,沉香系由一位前来中国学习的和尚从中国带回日本去的,遂由无意识的偶然获得而一变为有意识的收集。
海南熟结棋楠6世纪左右,日本的香文化从寺院走入王公贵族之家,乃至民间,于是香文化渗透到生活细密之处,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要件之一。
日本从前宴请宾客时,必须要插花、焚香、茶点三样俱足,才算是合乎待客的礼节。
日本嗜好奇楠,则在相当于中国明朝晚期的时代,江户幕府的创建人德川家康首倡之,专向东南亚诸国国王修书以求交换,一般都能获得对方的回应,因此收到一些上乘奇楠。
棋楠车珠碎料日本沉香以兰奢待最为名贵,在日本它号称“天下第一名香”,被视为日本的国宝,奠定并象征着日本沉香文化的极致。
日本国所收藏的沉香国宝何以名为“兰奢待”?原来这是褒扬美善之意,《朱子语类》载,“东晋王导尝谓胡僧曰兰奢,即胡语之褒誉。
或谓兰奢,即兰若,梵语为空静、闲寂之意;待,即候待之意。
兰奢待在圣武天皇天平年间收藏在正仓院内(正仓院乃是皇家藏宝库)。
兰奢待一直被记录为黄熟香,它的体积很大,为世间罕有。
重量为11.6公斤,据说最早有13公斤之重,因曾多次少量割取,赏赐下臣,因而慢慢减轻。
该硕大沉香形状呈锥形,长156厘米,最大直径4 3厘米,1 200余年间始终保有奇香。
兰奢待兰奢待被日本人视为天上之香,该沉香的穿透力特别强大,虽然只是黄熟香,但香气醇厚,香甜温细。
《人民日报》记者孙东民先生曾在日本专访香道。
松崎雨香家元(家元即宗师之意)介绍说,日本的香文化是由中国唐代的鉴真大师传到日本的。
香道与茶道、花道一起构成日本传统的雅道,高人韵士从香烟缭绕升腾而又消失的过程中,感悟世事的无常,通过闻香创造各自心中的景象,以求得精神的安宁。
日本香道发展简史
![日本香道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749e0d6f0b1c59eef8c7b4c5.png)
日本香道发展简史本文全部摘录于陈云君先生《燕居香语》一书,推荐给各位同好参阅。
日本文化是由西伯利亚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的先后进入而促成的。
当然,最重要的影响是来自中国的华夏文化,曾有人指日本文化属于“大乘佛教圈”、“大中华文化圈”、“儒教圈”。
然而,日本民族却以自己固有的民族性,在吸收各种文化之后建立了自己特征极强的“大和文化”。
类似日本文化不是单一人种的流传,而是多个民族混合而成。
他们主要是原生活在西伯利亚东部的“旧虾夷人”-----日本的“原住民”(或称为“古蒙古利亚人”),与中国秦汉时期的中国人(或称为“新蒙古利亚人”)移民,二支人种混血而成的大和民族,当然其中也有印度支那族、印度尼西亚族、汉族、朝族、马来族等血缘。
日本民族文化咋看来有很多与中华文化相似,但这种相似其实是“似是而非”,这是一个大话题,在此不作深入讨论,仅就“香文化”在日本形成的“香道”而论,就令人有极大之不解。
茶文化在中国唐朝(日本的平安时代)传入日本,经过几百年的陶养于明朝初期(日本室町时代)形成了“茶道”,从此日本“茶道”一跃而为日本文化中的精英部分,并立于日本“国宝”艺术之巅。
与茶文化同时由中国传入日本的“香文化”虽然同在室町时代就受到重视,但她却一直都作为“茶道”的附庸而伴随着“茶道”的发展,却没有与“茶道”同时形成“香道”,“香道”的形成是迟了二百年于安土桃山至江户时期的事了。
我这里讲“令人有极大之不解”,是因为“香道”与“茶道”就一般看来“香道”更具宗教色彩,“茶道”则多具世俗功用,然而在日本文化中恰恰相反,“茶道”形成于禅宗氛围而归结于禅宗修为,到了至高境界,“茶道”纯是修禅与茶无关。
而“香道”初起于宗教发展,到后来“香道”活动大多成了“玩香”人之事,几与宗教脱节,或者可以说日本“香道”为“形上弱,而形下强”并无过分。
具体来说应是“香道”在日本已经普及到只见“用香”而无论“香道”了。
向生活必须发展----“香道”,改变其专门艺术属性走向了日常生活的实用化。
日本香道的起源发展
![日本香道的起源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358f9e4b8f67c1cfad6b8c5.png)
日本香道的起源发展
摘要:日本现在流行的香道形式,主要是借鉴了唐宋时期隔火熏香的方式和方法,但内在的追求和熏香的过程及香品的内涵是不同的,他们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因为日本香道更多的追求是形式,重过程。
中日文化交流中一个划时代的开创者,便是唐代的鉴真和尚。
公元753年鉴真东渡成功,为日本带去了佛教、中医和香学,同时也带去了大量的中药及沉香、檀香等香药。
实际,我国香学最早传于日本的时间大概还要提前近二百年,当时是由于朝鲜的“遣华使”、来华僧侣及留学生带回朝鲜后,由朝鲜辗转传与日本。
日本现在流行的香道形式,主要是借鉴了唐宋时期隔火熏香的方式和方法,但内在的追求和熏香的过程及香品的内涵是不同的,他们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因为日本香道更多的追求是形式,重过程。
而中国除了过去的“斗香”以外,更重视的还是身心的陶冶与养护,可谓是养生养神,整个香道过程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深邃、委婉、含蓄,是一个人天合一的过程。
我国传统的香学是以“和香”为核心的,追求的是“香气”对人的综合作用。
而日本人的“香道”,则是以焚品原态香材“香木”为主,重视的是“香味”。
这与我国传统以“先天之气”养性,“后天之味”养命,及“阴阳”平衡观念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不过从某个角度来讲,现在流传的日本“香道”,娱乐与表演的成份更多。
我国的香学与现在我国流传的所谓日本香道,如果说有关系,也只能是“源与流”的关系,他们之后的发展其实不取决于中国香道的发展,各有各自的特色所在,符合自身民族的内在因素。
日本香道文化
![日本香道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907ac27e7e21af45b307a851.png)
是他喜爱奢华的宴会,在一次宴席间,竟烧掉
数斤重的名香。生前共搜集了178种名香。
6.三条西实隆:日本香道的鼻祖
三条西实隆(1455~1537),于1506年
升正二位内大臣,获得了贵族阶层的最
高荣誉。据记载,实隆本人搜集了66种 名贵香料。尽管至今还没有史料可以证 明实隆确立了香道的流仪,但他的确为 香道建立了特殊的社会地位。
三条西家香道流仪的特点是风格高雅,目前,三条西流派的香道分为初
传、中传和里传三个阶段。
7.江户时代:香道进一步发展
江户时代(1630-1867)是德川幕
府统治日本的年代,当时流行结合数
种香木,表现古典诗歌、故事、传说 的文学性,及四季风景意境的“组香”, 因此“香道具”也越来越精致,越来越讲 究,而此时的香道才算是进入完备期。
如今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收 藏有六十多种药物,据日本学者
考证,这些药物有的是鉴真带过
去的,有的是鉴真同时代从中国
运去的,这些香药为日本香药和
香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平安时代中后期:香游戏逐渐流行
竞马香:一种富有游戏色彩的闻香行为。
选出试香时须经常使用的香,打乱香的排 列顺序,重新摆放整齐。参加游戏的人本香道初发展 处于隋唐时日本也出现了其历史上 的第一块沉香。据《日本书记》记载, “推古三年有沈木漂于淡路岛,其大一围, 岛人不知沈木,以薪烧于灶,其烟气远 熏,以异则献之。”
2.兰奢待,日本现存最大的沉香
兰奢待是日本现存最古的木片式香料,
也是东方名香之一。日本天平五年圣武天
须根据香的气味依次在答题用的香牌上逐
一写出某香属于试香时使用的哪种香。 十种香:首先选出底香,然后用三种香同 底香搭配试香,接着将三种香各分为三份, 共九份,另加上一份没有参加过试香的香, 共十份。然后打乱顺序,将它们逐个点燃, 参加游戏者依次传闻。 组香:必须使用两种以上的香,以文 学作品和诗人的情感为基础,将其意 境体现在想的创作中。
日本香道文化(修订版)
![日本香道文化(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d6c2e7b8f67c1cfad6b848.png)
又 称 “ 香 笼 ” ︵ 以 区 别 于 插 香 用
香 筒 是 竖 直 熏 烧 线 香 的 香 道 用 具 ︐
香 筒
日本常用香道用具——卧炉
不 香 卧炉 同 熏 用 ︒ ︒ 于 类 横 似 向 于 点 香 燃 筒 线 ︐ 香 但 ︐ 横 也 竖 称 方 横 向 式 • • 中 国 , 中 国 很 早 就 有 焚 香 沐 浴 、
“ 雅 道 ” 。 日 本 闻 香 习 俗 源 于
香 道 与 花 道 、 茶 道 并 称 日 本 的
香 道 是 日 本 的 一 种 传 统 艺 术 。
日本的香道文化的起源
• 香道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艺术,通过眼观、手触、
鼻嗅等品香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 并在略带表演性的程序中,坚守令人愉悦和规矩的秩 序,使我们在那种久违的仪式感中追慕前贤,感悟今 天,享受友情,珍爱生命,与大自然融于美妙无比的 清静之中。香,不仅芳香养鼻、颐养身心,还可祛秽 疗疾、养神养生。
想趣味,第三次回味,肯定意念。
日本常用香道用具——香炉
• • 等 金 属 形 等 ︒ 材 质 多 为 陶 瓷 ︑ 石 料 或 铜
金 山 寺 形 ︑ 蛸 足 形 ︑ 鼎 形 ︑ 三 足
形 各 式 各 样 ︐ 如 博 山 形 ︑ 火 舍 形 ︑
香 炉 是 最 常 见 的 香 道 用 具 ︐ 其 外
香 炉
习。6世纪,京都进入了东山文化时代,在
精通技艺的足利义政将军的支持与庇护下, 大体上奠定了今日日本香道的基础。
日本香道的历史发展
• 在奈良时代,香主要用于佛教的宗教礼仪,人们将香木炼制成香,少数也用于薰衣或使室内 空气芬芳。
•
平安时代,香料悄悄走进了贵族的生活,伴随着国风文化的兴起,焚香成了贵族生活中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但香的用途还只是限于作薰物。将各种香木粉末混合,再加入炭粉,最后以 蜂蜜调和凝固,这就是所谓的“炼香”。随着季节的更替共制六种薰香——“梅花”、“荷 叶”、“侍从”、“菊花”、“落叶”、“黑方”——这都是因贵族的嗜好所需而制的。用 香薰衣,在室内燃香,连出游时仍带着香物,贵族们对香的偏好为辉煌的平安王朝更披加了 一件华服。薰香的配方现都由平安贵族的后人小心珍藏一代代传下去。
日本香道,有温度的极致修行,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
![日本香道,有温度的极致修行,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https://img.taocdn.com/s3/m/92d454c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e.png)
日本香道,有温度的极致修行,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在中国已经烟散灰冷的香道,还在日本完好地保留着,并成为上流社会雅集的一项活动,与茶道、花道一起,并称“三雅道”。
有着茶道协和,花道养心,香道静心的讲究。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三雅道中的最后一道:香道。
日本香道文化起源于约六世纪,鉴真大师东渡,在传播佛教的同时,也给日本传入了熏香和香文化。
因此在奈良时代,无论是佛教寺庙、宫廷典礼,都会香烟弥漫,少数用于熏香或者是室内空气芬芳。
平安时代以后,香文化从寺院走向王宫贵族,学起唐人做法,经常举行“香会”,进行闻香、品香。
这个时候香的主要用途为熏物。
到了贵族衰败、武士逐渐当权的镰仓、室町时代,熏香演变成按照一定方式的“闻香”习俗,一种遵循本心,纯粹出于对香的爱好的风气滋长了起来。
建立在“善”的精神之上,武士尊崇香的幽远枯淡,香料越制作越精细,而随着闻香分香道具的改良,进一步加快了香的普及,逐渐形成了日本雅致的“香道”。
香为静道,强调在静谧中感受芬芳,在缭绕香气中坚守本心。
仪态万千,优雅归一。
尽香之美,会禅之意。
我们所谓的香道活动,大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闻香,保持周围空气之洁净,身心之放松,品闻、鉴赏香木的香气;二是组香,一种辨香游戏:盲品打乱的香包,进行猜测和区分。
来判断对香味的敏感程度与把沃能力。
在这里,我们也做个简单的小科普,在香道会上所使用的香木,主要是沉香。
我们日常所见的熏香和线香是不被使用的。
而在闻香时,并非直接燔烧香木,而是通过隔层加热,让香木散发出香气。
具体的流程如下:1、割香端详香木的纹理和色泽变化,寻找适合下刀的地方。
用解香刀,切下一小块香木,大小以0.5cm正方、厚0.1cm为佳。
2、起灰将香灰倒入香炉中,呈八分满。
并用“火箸”将香灰搅拌均匀。
对于常玩香的人来说,炉中会常蓄香灰。
3、点炭用“火箸”夹起香炭,再用点火器点燃香炭。
然后将香炭填入香灰中央,两者高度一致。
4、铺灰用左手转动香炉,右手持“火箸”向另一方向搅拌。
最全的日本香道流派介绍
![最全的日本香道流派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77efe32a45177232f60a2b4.png)
最全的日本香道流派介绍最全的日本香道流派介绍——嗅觉艺术的传承者们香道,是日本创造的的一门精湛的嗅觉艺术,与花道、茶道并称日本的“三雅道”。
中国很早就有焚香沐浴、佩戴香囊和寺院焚香的习惯,日本早期用香受到了佛教和中国上流社会用香习惯的影响,后在室町时代后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香道”,也就是今日日本香道的前身。
在香道传承的过程中,各个流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日本香道的实际传承载体。
日本的香人们认为,在日本历史上第一位用香的人是圣德太子,这点基本上没有争议。
但关于香道的始祖,却有不同的人选。
香道流派御家流和志野流,奉室町时代的香人三条西实隆和志野宗信为香道始祖。
而日本关西的香道泉山御流,则奉日本香道早期的佐佐木道誉为香道始祖。
在香道发展的早期,日本香道界并没有准确的流派之说,爱香的习香人们跟着自己崇拜的老师学习香的知识与礼法。
▲圣德太子三条西实隆开创的香道体系,实际上是贵族艺术文化的一部分,而平安时期则是贵族文化艺术的鼎盛时期,有着许多灿烂的文化艺术被名门贵族作为祖传家业继承下来。
例如,蹴鞠一直由飞鸟井和难波家族传承,弹筝又是四辻家族的家业,弹琵琶则是西园寺家族的传统。
然而以创作和歌的歌道以及焚香品香的香道却没有明确规定负责传承的家族,这是因为歌道和香道是每一个贵族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艺术修养。
这就像在今天看来中国香事的博大精深足以被今人整理构成香学,但在中国古代却并没有以香道或香学出现,只因它是贵族和文人们的兴趣与爱好,没有具体的人专门传承。
下面我们将一些著名的日本香道流派为大家介绍一下:▲三条西实隆御家流奉三条西实隆为始祖的贵族香道流派。
起初并没有称为御家流,也没有实行以家元(掌门人)为中心统领流派的传承制度。
而是采取了完全相传制,也就是皆传制度。
老师从弟子当中挑选合适的人选,将流派传承下来的所有知识礼法和自己常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全部传授给他,由这位弟子传承下去。
这种传承方式可以只传给一名成绩优异的弟子,也可以传给多名优秀学生,所以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分支出多个流派、支系。
日本传统习俗香道
![日本传统习俗香道](https://img.taocdn.com/s3/m/abe4372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5.png)
日本传统习俗香道香道是日本的一种传统艺术。
香道与花道、茶道并称日本的“雅道”。
日本闻香习俗源于*,*很早就有焚香沐浴、妇女使用香袋和寺院焚香祭祀的习惯。
日本最先是将这些习惯照搬回去,但是,由于生活环境和条件不同,日常生活中的用香没有得到推广,只有寺院的焚香兴盛起来。
因此也可以说,日本的香道直接源于佛教香事。
从香料的熏点、涂抹、喷洒所产生的香气、*形中,形成令人愉快、舒适、安详的气氛。
配合富于艺术*的香道具、香道生活环境的布置、香道知识的充实,再加上典雅清丽的点香、闻香手法,经由以上种种引发回忆或联想,创造出相关的文学、哲学、艺术的作品。
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有情趣的一种修行法门,就叫做香道。
香道中除了我们一直在探讨的沉檀香品之外,还有一些以纯植物香料调和制成的香品,我们把它们称为合香。
在日本香道称之为“熏衣”。
人们用这些香味独特,香气扑鼻的合香香品用来熏点居室,改善环境空气。
也用这些香品来熏染自己的衣物,以达到香熏的效果。
香是自盛唐僧人鉴真东渡时传入日本的,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多次提到的熏香盛会,就是描述贵族们学习“唐人”的样子,经常举行“香会”或称之为“赛香”的熏香鉴赏会。
这也是唐朝的熏香又经“和风”熏陶而形成的一种风习。
6世纪,京都进入了东山文化时代,在精通技艺的足利义政将*的支持与庇护下,大体上奠定了今日日本香道的基础。
欣赏方式从艺术和信仰的角度欣赏香料,并以此求得意境上的美和精神的寄托与享受的活动称作香道,是日本的一种传统艺术。
日本闻香习俗源于*,*很早就有焚香沐浴、妇女使用香袋和寺院焚香祭祀的习惯。
日本最先是将这些习惯照搬回去,但是,由于生活环境和条件不同,日常生活中的用香没有得到推广,只有寺院的焚香兴盛起来。
因此也可以说,日本的香道直接源于佛教香事。
镰仓时代三条西实隆,曾搜集各类名香66种,常聚亲朋于家中闻香取乐。
这里所讲的闻香,已不是焚香之类的俗习,而是闻“香盒”和“香炉”,即把各种香料切片分置于香盒和香炉中,供人闻品。
香道相关证书
![香道相关证书](https://img.taocdn.com/s3/m/216fa0a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f.png)
香道相关证书
以下是一些与香道相关的证书:
1. 日本香道协会证书:该证书由日本香道协会授予,证明持有者已经完成了一定水平的香道训练。
2. 国际香道协会证书:该证书由国际香道协会授予,证明持有者具备国际标准的香道技能和知识。
3. 香道导师证书:该证书由香道协会或相关机构颁发,证明持有者具备成为香道导师的资格和能力。
4. 香道研究证书:该证书由香道研究机构颁发,证明持有者在香道研究领域有一定的成就和贡献。
5. 香道艺术家证书:该证书由相关的艺术机构或协会颁发,证明持有者在香道艺术领域有杰出的表现和贡献。
请注意,具体的证书类型和颁发机构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香道
香道以前的香,是以香味为主要目的的。
中国香传入日本,初期阶段也重视香味。
但使用方法却略有不同。
日本人喜欢将香料放在房屋四角或者用香熏衣料。
到了室町时代,香逐渐成为人们鉴赏的对象。
三条西实隆的出现使香的地位得到巩固。
加之这一时期茶道、花道的出现,使室町
时期成为日本文化史上的鼎盛时期。
茶、花、香
在这一特殊的场所,得到了协调统一的发展。
尽
管从表面看,三者的追求对象不同,但在求闲寂、
幽雅方面却是共同的。
从室町时期开始香道作为
一种与茶道、花道并驾齐驱的室内艺术,揭开了
它灿烂历史第一页由于香道将闲寂、优雅作为追求目标,所以很快在町民、武士阶层中传播开来,并很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原始的香是佛教的供香。
最初传入日本的香,种类不会很多。
尽管如此,日本正仓院御物目录之中却记着不少香料的名字。
古香中最有名的首推兰奢待。
日本现存最古的木片式的香料兰奢待也是东方名香之一。
奈良时代的焚香方法称烧香。
也就是将一种香或者两种以上的香,直接点燃。
由于焚香时会产生大量香气,所以亦称“熏物”。
平安初期创作的宫廷文学也有不少关于香的记载。
《枕草子》中就有宫廷贵妇用香料熏衣的描述。
《源氏物语》中的人物薰君,其名便来源于香料。
可见古时候香料是日本贵族妇女不可缺少的陪衬。
镰仓时代末期,社会上风行赏玩沉香。
沉香原产东南亚及日本南方诸岛,产地分布极为广阔。
但是,每一产地所产沉香无论色、味都各不相同。
日本人恰恰把分辨沉香产地及成色当作己乐。
他们将沉香分为伽罗、罗国、真那贺、真那蛮、寸门多罗、佐曾罗六大类。
沉香一时也成了贵族和足利将军家的珍品。
上流社会搜集沉香之风大盛。
近代,志野宇信派为了打破贵族、上层武士、上层町人对香道的垄断,深入社会,积极地向町民、农民推广香道艺术。
香道已从上层人物的玩赏之物,变成庶民百姓也能接受的艺术。
这是香道的一大转折。
香道开始以民间教养的身道,以加强自身的修养。
艺妓们也把通晓香道作为一种嗜好。
有关这一点,西鹤的小
1
说及民间风土人情画中都有大量的描述。
香道正是在由玩赏对象变为社会教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从此,香不在以其味为主,而是作为一种艺术教养出现在日本社会。
十六世纪三条西派、志野派、峰谷派诞生之后,便为后人留下本流派的香道宗镨。
但是,目前流传在日本社会上的这一时期的香道宗镨原作已为数甚少,多系伪作。
十八世纪才出现了有关香道的大量宗谱。
十八世纪是香道的鼎盛时期,加之印刷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使得这一时期的不少香道宗谱流传至今。
比较有名的有《体源抄》。
作者丰原统秋。
《志野宗信香笔记》记载了香道的经验和秘传。
《参雨斋香记》为志野派第二代传人宗温所著,参雨斋为宗温的雅号。
《香道轨范》的
作者为蜂谷派创始人蜂谷宗悟。
该书几乎详细介绍了有关香道的所有的知识。
《闻香目录》的作者不详。
目录内收录了名香十炷香、花月香、源平香、系图香、付源平香、小鸟香、小草香、宗治山香、子规香等。
《千代浓秋》为大枝流芳所著,全书共四册,记载了香阁板、香工具、香席法度及新发明的组合香。
《香道兰园》为集香道之大成之作。
从香传入日本,组香的种类,十炷方式到工具、香席法度都有所谈及。
《香道贱家梅》同《香道兰园》一样,同系香道百科。
可见十八世纪中期日本的香道完全体系化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