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
如何全面领会和落实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目标要求
如何全面领会和落实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目标要求摘要:随着小学语文课改策略的不断深入,教育专业对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目标要求也更加关注。
作为传播语文知识的重要载体,语文教材承担着启迪思维、引导合作学习、培养情感态度的作用。
教师要全面领会教材编制的根本目标,深入解读教材的内涵,科学掌握教材单元知识目标的教学方法,唤醒课堂活力。
关键词:统编教材;编写意图;目标要求;重要性引言:与旧教材相比,统编教材不管是在单元内容、编写理念、教学目标还是编制形式上都出现了较多的调整。
新教材也是一种新的挑战,要求教师革新教学模式,对教材中的各个要素进行衔接和解读,灵活使用新教材,考虑新教材究竟有哪些新的教育功能和特点,又该如何使用教材中的提示语,在教学中可以借鉴哪些经验。
这些都是当代教师应当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深入领悟统编教材意图与目标的背景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要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境界,首要任务便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优化。
教材的分析与教法的应用,正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有效策略。
教材编写意图和目标要求的领会以及落实,是教师进行备课前的关键任务,也是做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方案、制定分层教学目标的基础内容,对保障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具有积极意义。
教材的分析与探究既是教师的内容也是方法,对教材的理解深度和广度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造思维。
对此,教材分析的过程就是教师增强业务素质、加深教育理论理解的过程。
对于教材分析,关键在于编制意图和教学目标两大板块,基于这两个内容来熟悉教材的基本内容,理顺各单元知识、主题的内在关系,明确它们在整个语文学科中所处的地位。
具体分析的内容有:知识结构建构、教材内容重难点等。
依据所分析的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大纲,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规律、身心特点等研究如何处理好单元之间的教学关系,克服教学障碍。
科学使用教学方法,制定可行性较强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二、如何全面领会并落实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目标要求(一)放眼教材整体在对教材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关注统编教材中各主编的编写论述,认真研磨编写意图,消化培训专家的专题讲座,详细解读整本教材。
小学教案设计意图
小学教案设计意图教案设计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教学活动的规划和组织过程,旨在有效地实施并达到教学目标。
一个好的教案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提前思考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提供有效的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教案设计的意图出发,探讨小学教案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提高教学效果教案设计的首要意图是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通过周密的教案设计,能够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全面、有效。
在教案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步骤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案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意图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合素养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它包括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在教案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能力,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
此外,教案设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促进教学过程的规范化教案设计的第三个意图是促进教学过程的规范化。
规范化的教学过程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减少教学中的失误和偏差。
在教案设计中,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步骤,安排优质的教学资源,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教学结果等。
通过规范化的教学过程,能够提高教学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使教学更加科学、合理。
四、适应个体化教学需求教案设计的最后一个意图是适应个体化教学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可能存在差异。
在教案设计中,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安排。
通过个体化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取得成就感和学习的快乐。
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初中数学教材?
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初中数学教材?初中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蕴藏着相当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科内涵。
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初中数学教材,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是每个时期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更快速有效地利用初中数学教材:一、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1. 反复学习教材,理解教材的整体框架和知识体系。
把握教材的编排逻辑,了解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考点有清晰的认识。
2. 分析教材内容的设计理念,解读教材编写的意图。
教材编写者会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才能更好地实施基础教学。
3. 学习教材的编写背景和参考资料,了解教材的创作思路。
教材编写背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的编排思路和教学目标,参考资料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建议。
二、灵活运用教材内容,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1.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教材内容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编写的,但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和案例,设计趣味生动的教学活动。
教材中包含十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和案例,设计趣味生动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数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
教材只是工具,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数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讨论、引导观察现象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三、参与教材的拓展与延伸,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1. 依托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材内容只是基础,教师要凭借教材内容,去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数学素养。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介绍和编写意图
二、教材亮点
(三)以法治意识为指向,突出法治教育,让 学生更好地理解“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2.注重学生“在社会中成长”与不断深化的 社会认识的统一。
一、特点说明
(一)注重逻辑,关照教学内容的完整呈现
3.注重作为获益者的社会成员和作为奉献者和担当者 的社会成员的统一。
一、特点说明
(二)与时俱进,强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
1.将维护国家利益列为 一个单元,专门设置国 家利益和总体国家安全 观的教学内容。
➢ 主动融入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树立积极的生活态 度,学会互助关爱、合作共享,承担起我们作为社 会成员的责任。(行为)
三、内容结构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 我与社会 ➢ 在社会中成长
三、内容结构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 我与社会 • 感受社会生活(绚丽多彩、错综复杂) •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社会关系中确定身份)
三、内容结构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 精神境界。(认识)
➢ 增强责任感和责任心,自觉自愿地承担责任, 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健 康成长,谱写绚丽多彩的青春篇章。(行为)
三、内容结构
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 做负责任的人
三、内容结构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 预防犯罪 • 了解罪与罚(刑法、犯罪、刑罚) • 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 为、依法自律)
如何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
如何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一、教研内容:以六年级第十二册数学广角第68~73页为例。
1、探讨怎样钻研教材,从哪些方面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2、怎样确定数学广角的教学目标。
二、选题原因:新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教材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教学离不开教材,它的指导价值不能忽视。
教师不能做教材的奴仆,应该成为教材的主人,就是要驾驭好教材,用活教材,发挥它的最大效益。
所谓“用教材教”就是要求老师不能只是新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应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能否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编写意图领会得越深,越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师平时的随堂课和组内课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在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可能网上查找资料花去了更多的时间。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授课教师很模糊;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为了什么,教师自己也不知道;例题要怎样讲解,教师只知道告诉学生按照书本上的步骤去做。
因此,怎样读懂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值得我们深思。
三、教研形式:全体数学老师集中,分年级组阅读教材,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在集中交流反馈总结。
四、教研过程:1、探讨怎样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怎样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主要是多问几个为什么。
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例题和习题的关系怎样?例题与例题的关系怎样?等如例1的编写意图:由“4枝铅笔放到3个文具盒中”--引出猜想“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为什么呢?--枚举法说明--假设法推理“如果每个文具盒只放进1枝铅笔,最多放3枝。
剩下的1枝还要放进其中的一个文具盒。
所以至少有2枝铅笔放进同一个文具盒。
”例2的编写意图:由“5本书放进2个抽屉中”操作活动--引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为什么呢?--假设法推理“如果每个抽屉最多放2本书,还剩1本书……”--思考“如果一共有7本书会怎样呢?9本呢?”--引出“5÷2=2……1 7÷2=3……1 9÷2=4……1”由学生发现原理。
吃透教材,活用教材
吃透教材,活用教材教材是承载知识的载体,其蕴涵的教育功能和课程理念,需要教师在深刻领会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处理和有效的组织,才能落实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
特别是在各种教学方法“百花齐放”的今天,在新理念下对教材合理地分析和解读成了每位教师的基本功。
我认为,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正确地把握教材、用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
怎样才能用好教材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吃透教师用书,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师用书是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教师、专家、学者依据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和要求并结合教学实际共同编写的,是广大教师备课时的首选用书(也称教学参考书)。
通过认真阅读它,可以领会编者意图,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怎样理解编者的意图呢?我认为,主要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等等。
经过这样一番思考之后,肯定会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如“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教材的编写意图是: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在观察—猜想—推翻猜想—再观察—再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
教材中通过逐步提示的方式,减缓学生在概括时的思维难度。
本节课教学的建议是:要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完整过程。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2、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
由于学生在概括2和5的倍数的特征时,只注意到了个位数,因此学生在概括3的倍数的特征时,也会很自然地寻找个位上的数的特征。
但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有的是3的倍数,有的不是,于是产生认知冲突。
接下来,经过进一步的提示,引导学生观察各位上数的和,发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
于是形成新的猜想:一个数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它各位上的和也是3的倍数,然后通过正反例子进行验证。
教学离不开教材,“用教材教”的第一层含义就是要用好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教学中力求还原教材编写的本意,深入感悟教材资源,实现教材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把握教材编写意图 适时“因材”和谐施教——浅谈待定系数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1 2
中学数学杂志 ( 高中) 2 0 0 6年第 6期
点, 例如答对率高 , 船题规范, 卷面清晰, 思路 敏捷 , 有独到之处等 , 要善于点燃他们智慧的
4 对适应学生心理的数学讲评试卷 课教 学
模式 的 简评
火花 , 激发其内在的更大潜力. 对那些成绩差 者, 应以表扬鼓励为主, 善于发掘他们答卷 中
中明确指 出:学生对基础 知识 和基 本技 能的理解与 “
第 二章 中. 作为一种数学方法 , 待定系数 法在数学 中 的应用是广泛 的和 重要 的.教材 中, 定 系 数法是 待 在求 函数表达 式 的过程 中引入 的, 指出“ 并 这种通过 求 待定 系数来确 定变量之 间关系式 的方法 叫做待定 系数法 ” 待定 系数法在 函数 中的应用 , . 主要 体现在 求 函数 的表 达式 上 , 但这类题 型 , 必须知道 函数 的一
择, 进而熟练运用 . 下面 , 待定系数法 , 下我 结合 谈一
们在试教中的体会 . 1 待定 系数 法在 函数 中 ——“ 有心” 插柳柳成荫
待定系数 法作 为单 独 的 自然节 , 出现 在必修 1
维普资讯
中学数学杂志( 高中) 20 年第 6 06 期
的闪光点 , 肯定其进步 , 让他们在赞许声中得
这套模式实施后 , 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 比 以往有很大提高, 思维活跃 , 取得了教学 的最 佳效果 , 具体表现为 : 1师生情感得到 了深化 , . 同时激发 了学
生学 习的兴 趣 和学 习 的积极 性 . 2有 针 对 性 的心 理 引导 , 强 了学 生 的 . 增
题, 题 , 第3 练习 B 2 , 第 题 章末小结中巩固与提高第
如何全面领会和落实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目标要求
如何全面领会和落实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目标要求陈晓华(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实验小学广东平远514600)摘要: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任务,教师需要在对统编教材的写作意图和目标要求有一定的理解,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对统编教材的写作意图和目标要求有一定的落实,从而高效开展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培养自己的精神品质,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围绕如何全面领会和落实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目标要求展开论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编写意图;目标要求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5-0167-02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因为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对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目标要求进行一定的领会,将其结合到自己的教学理念当中,从而能够更好地对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目标要求进行落实,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1领会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目标要求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目标要求可以概括为“统编教材的编写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国家行为。
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也就是国家对于国民的期待。
”由此可见,统编教材对于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1.1从知识积累方面理解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由于小学生对于知识的辨别能力较弱,他们并不能够从众多的信息当中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让自己能够较快地实现个人的成长。
而统编教材的编写能够从众多的信息中筛选出利于学生吸收和理解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个人进步。
1.2从性格培养方面理解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言传身教的培养方案当然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学生会接触各形各色的人,他们往往并不能够较好地选择出值得学习的行为,这对于学生的性格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统编教材通过收录一些较为典型的示例,能够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行为是怎样的,进而能够在生活的过程中对这种行为进行分辨,并对其进行模仿,这对于学生的性格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
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提高教材使用价值作者:张玲来源:《中小学教学研究》2014年第11期现在的课堂教学中,究竟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这可能对每一位有教学思考的教师来说已是不言而喻的了:要用教材教。
教材的编写凝聚了众多特级教师和专家编者的智慧与思考,他们从孩子知识形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从知识结构的建立顺序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最优化的设计。
而这些精心的设计理念能否得到落实,关键就在于教学者能否理会编者的意图。
只有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才能提高教材使用价值。
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往往可以发现还存在着许多没有准确理解教材进行教学的问题。
所以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关于准确解读小学数学课标教材的思考。
一、通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国标本教材的每一册都相应地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活动”四个领域的内容。
同一个单元里,一般前一课时的内容是后一课时的基础,但有些内容的安排是把同一个知识领域的知识点分割成很多小块放在不同的年级段进行教学的。
所以在不同册中同领域的知识,前面的学习内容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
那么,每一个年级段对同一个知识领域的内容教学的要求是不同的。
例如“空间图形”领域中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内容的教学,在一年级下册学习时,对学生的要求是从直观的层面认识,能看到图形说出图形的名称,说到图形的名称能想象出图形的形状即可。
三年级上册进一步研究长方形的边、角特征,学习周长的计算。
三年级下册学习了面积的计算。
同一个内容在不同年级段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如果在一年级的教学中,就要求学生从边、角的特征来判断长方形和正方形,用“对边”“直角”等词语来描述,显然是不合适的。
除了在知识结构方面前后联系的安排,在新知教学前,教材还会做一些必要的铺垫,以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能顺利完成。
例如一年级下册“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的教学,教材在一年级上册和一年级下册此内容之前的教材中,两次出现了看图填空比较谁比谁多几个、谁比谁少几个的练习。
高中语文教案设计意图怎么写
高中语文教案设计意图怎么写引言教案设计是教师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高中语文教案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安排,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使其在语文学科中得到全面而有效的提升。
在编写高中语文教案设计时,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意图,确立教学目标。
本文将介绍如何编写高中语文教案设计意图。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教案设计的首要内容,在编写教案前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需要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的数量和难度,并确保目标的实际可行性。
在高中语文教案设计中,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性目标、能力性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
知识性目标是学生在知识方面的学习要求,如对文学常识、语言知识的掌握等;能力性目标是学生在语文能力方面的要求,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等;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包括对文学作品情感的体验和情感态度的培养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分析是教案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分析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确定教学重点时,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选取关键知识点和重要概念,确保学生的重点掌握。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确定教学难点时,需要分析学生存在的困惑和问题,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活动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案设计的核心内容。
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研究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如何准确理解新教材中“温度计”的编写意图
如何准确理解新教材中“温度计”的编写意图我们在使用物理新教材(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学到“物态变化——核心知识温度的第一节温度计”时,教材中将原有的知识两节内容作为一节内容,且调整了教材编写顺序,将体温计调至温度计的使用之后,而且删除了“热力学温度”的内容,且不在研究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调整之后使得学生原有实验室操作的内容,如何在一节课内展示出来?如何处理教材?如果向以前把这些内容补充进去,必将增加课时,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如何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快乐地学习这部分知识?这是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学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问题的研究(一)理论学习1.理论学习课程的基本理念(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思想。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3)注重学生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提倡自主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4)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的发展。
(5)注重集体主义思想的培养,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2.课程目标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的目的的定位,在物理新课程的理念基础上,制订了物理的三维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就过程与方法而言,课程目标在所制订的六个目标中,第五点指出:“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
有初步分析概括的能力。
”《物理教学参考资料》(八年级上册)给出的“温度计”的教学目标(略)。
3.教材说明本节教材通过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自制温度计”和探究“温度计的使用”等活动,让学生亲自体会什么是“温度”,引导学生关注温度的科学内涵。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制温度计,感知“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渗入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转化法”的应用。
通过观察温度计的构造特点,探究“温度计的使用”,让学生学习如何面对一个新鲜事物。
教学中,让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多举例、多思考、多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和理解“温度计的使用”。
如何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
如何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1、通读教材,领会全册教材的训练体系。
教材编写有其很强的系统性,知识积累和训练都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呈螺旋式上升的。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均是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册由八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单元主题,识字课、阅读课、语文园地(中低年级)、回顾拓展(高年级)都围绕本组主题合理安排,各部分相互联系。
把握住了这点,授课时就知道哪些知识应该讲,应讲透,应拓展,应延伸,上课就不会无所适从,而是讲为学用。
2、演读课例,准确把握课文序列的关系。
教材通常由各个单元构成,而各单元之间又有着内在的训练序列衔接关系。
把握住了这种关系,在授课时就知道哪组课文应该讲哪个专项的读写知识,哪组课文又是哪个专项知识的延伸和巩固。
在讲课文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重点出击。
使教材为我所用,为学所用。
3、钻研课后习题,把握课文重点训练项目。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都设置了精炼的训练习题,这些习题就隐藏了本文的教学重点或难点。
聪明的教师总是不放过这些习题,通过钻研这些习题,你就会发现编者选这篇课文所要其承担的训练项目和训练目的。
如果我们认真揣摩这些习题,就会发现原来这篇课文要这样教,在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讲要讲的内容,练需要练的项目,就不会泛泛而谈,语无伦次,更不会1篇课文讲下来,不要说学生不知学到了什么,连自己也不知讲了些什么。
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优化课堂教学实在是利莫大焉。
课堂教学技巧(四技巧)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说、多想、多感、多疑。
二、鼓励学生课堂提问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提问时间,在每堂课前、课后,都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提问,并遵守“学生无错”原则,解放学生,大胆提问,课外也尽可能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
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取得经验,适当表扬,树立信心。
三、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活跃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激情高涨,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深入开展结构化教学
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深入开展结构化教学作者:朱和平来源:《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21年第22期教材编写体现了整体性,教材的整体设计呈现出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
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要注重知识的结构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架构,提高学习效率。
一、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精心设计教学流程1.前联后延,形成知识架构教材的编写特别关注新旧知识的衔接,以已有知识为铺垫,不但可以减缓知识的坡度,还可以渗透转化的思想,将新知的内化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同时,新知的学习内化也为后续教学内容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在知识点与知识点的串联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知识架构。
例如,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有这样一道题:用细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框,长12厘米,宽7厘米。
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如果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变了没有?面积呢?这道题将已有的长方形周长、面积的计算和平行四边形周长、面积的计算相关联,教师在教学时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巩固和理解它们的计算方法,还可以让学生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中找变量和不变量,从而在合作交流中逐渐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
2.双向比较,深化知识迁移教材的设计不仅会关注前联后延与新知的关系,还会关注本节课所学内容之间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关注本节课知识点之间的变化,通过数据和形式的变化,让学生理解解题的关键在于数量关系的不变;纵向比较关注本节课所学内容和已有知识基础之间的关系,或是数量关系相同,或是计算方法相同。
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对新知融会贯通,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以“多边形的面积”的练习题为例。
第9题:一个三角形桃园,底54米,高40米。
如果平均每棵树占地9平方米,这个桃园一共有多少棵桃树?第13题:一个三角形花圃,底25米,高22米。
如果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花50枝,这个花圃一共可以产多少枝鲜花?横向比较,两道题都是从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入手,数据与情境有变化,数量关系不变,在变与不变之间,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数量关系运用的普适性。
精准教案的编写技巧
精准教案的编写技巧编写精准教案需要细致的计划和准确的表达。
下面是几个编写精准教案的技巧:1.明确教学目标:在编写教案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当明确具体、可观测,并与学科标准和学生能力要求相一致。
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的重点和方向。
2.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以便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
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编写精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中,教师应当使用明确的动作动词描述预期的学习结果。
例如,不要使用“理解”这样的抽象词语,而是使用“解释”、“应用”等具体的动作动词。
这样可以使教师和学生都清楚地知道学习的具体要求。
4.合理布置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当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顺序组织。
教师可以使用具体的教学策略,如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来教授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师还应当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教学活动。
5.提供适当的评价和反馈:教师应当设计合适的评价方法,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时,教师要尽量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同时,在评价学生时要给予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6.教案的语言简洁明了:教案的语言应当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避免使用过多的术语和繁琐的描述。
教案的格式要统一,排版要整齐,以便于教师和学生阅读和理解。
7.灵活运用教材资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教材资源。
教材可以是教科书、辅助教材、多媒体资料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材,使教学更加精准。
总之,编写精准教案需要教师对教学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并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提供适当的评价和反馈。
同时,教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格式要整齐统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精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把握教材编写意图 精准定位课堂教学——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为例
2023年12月上半月㊀教材点击㊀㊀㊀㊀把握教材编写意图㊀精准定位课堂教学 以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为例◉江苏省无锡市立人高级中学㊀侯明霞㊀㊀章建跃教授在«理解数学是教好数学的前提»一文中指出数学教师必须在理解数学㊁理解学生㊁理解教学上狠下功夫.数学理解不仅仅是对教材的内容知识㊁实质性结构知识等方面的理解,还包括对教材编者意图的深度理解.新高考形势下,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版本教材的不同之处及新版教材的编写意图受到广大教师越来越多的关注.解析几何的本质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坐标法作为研究解析几何的通性通法,在教学中已经得到了教师的足够重视.向量既是代数研究对象,也是几何研究对象,是沟通几何与代数的桥梁.向量方法的运用突出了几何直观与代数运算之间的融合,这一点正是高中数学新教材(2019人教A版)与以往版本教材的重要区别之一.能否领会教材编者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编者意图领会得越深,越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本文中以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为例,说明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充分领会新教材编者意图,多角度㊁多方面㊁多层次提升核心素养的具体做法.1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教学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即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 来开展.通过 直线方程 的学习,学生在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元素间的位置关系方面已经积累了必要的思想方法;在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一章的学习中,学生学会了运用向量运算研究空间基本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的方法.尤其在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㊁夹角问题 一节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 向量的投影 和 投影向量 这两个概念,学习了用投影向量求解点到直线距离的方法,体会到向量是研究几何问题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这些内容的学习都为本节课的教学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教学过程设计2.1知识回顾,奠定课程学习基础问题1㊀点P1(x1,y1),P2(x2,y2),则|P1P2|=.该公式是如何证明的问题2㊀已知直线l的单位方向向量为n,则向量P Mң在直线l上的投影向量P Qң=,|P Qң|=.设计意图:问题1通过复习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其证明方法,强调向量是解决几何中距离问题的有效工具,从而引起学生的联想与关注.同时,此知识点学生在前一节刚刚学习过,处于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 ,使得学生在后面探索点到直线的距离时很容易联想到 定义法 ,能够较好地铺设学生从已有认知水平到能达到的认知水平的 探索 之路.问题2通过复习 投影向量 和 投影向量的模 ,强化利用向量解决距离问题的程序,即要求|P Qң|,只需将P Qң看作任意向量P Mң在P Qң方向上的投影向量,利用P Mң和P Qң的单位方向向量n即可求出.高中数学新教材(2019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3页明确提出了投影向量A Qң=(a u) u的公式,其中a=A Pң,u为A Qң方向上的单位方向向量.然而,笔者在外校借班上公开课以及后期的调研中发现,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将用向量解决几何中距离问题的方法程序化.问题2的复习补充了这个空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过程的顺利进行.2.2活动探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问题3㊀你能求出点P(-1,2)到直线l:x-y-3=0的距离|P Q|吗生1:过点P作垂直于y轴的直线交直线l于点H,把P Qң看作PHң的投影向量来求.点评:此为向量法.通过上一环节的知识回顾,学生顺利应用向量知识完成了解答,符合课程设计的预期.在问题2的基础上,有的学生首先选择了用向量来求解,恰恰说明向量法在程序化处理后,是容易被学生联想到的.生2:过点P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直线l于点M,|P M|=6,在等腰直角三角形P Q M中求解|P Q|.点评:此为构造直角三角形法.由于问题3中给定的直线的斜率等于1,因此可以作y轴的平行线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来求解.追问:如果直线l的斜率不特殊,该如何构造直7教材点击2023年12月上半月㊀㊀㊀角三角形呢生3:分别作x 轴㊁y 轴的平行线构造直角三角形.点评:生2㊁生3两位同学的方法虽然不同,但其本质是一样的.生3的方法与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的构造直角三角形 的证明方法不谋而合,体现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连贯性㊁统一性.生4:先求直线P Q 的方程,再求交点Q 的坐标,最后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解|P Q |.点评:此为定义法.此方法利用 两点间距离的公式 ,突出了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即 几何表达㊁代数运算 的解决思路,大多数学生选择了这一方法,恰恰体现了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普适性.设计意图: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针对提出的问题,留给学生较大的自主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㊁主动建构,培养独立自主分析问题㊁解决问题的能力.2.3公式推导,提升数学核心素养问题4㊀一般地,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P 0(x 0,y 0),直线l :A x +B y +C =0(A ʂ0,B ʂ0),你能够在刚才问题的研究基础上,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吗方案1:由定义法出发进行公式的推导.问题5㊀上述推导过程运算复杂,有没有简化运算的技巧呢问题6㊀问题4针对的是A ʂ0,B ʂ0的一般直线方程,对于A =0或B =0的特殊情况,结论是否成立呢?设计意图:基于具体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由大多数同学选择的定义法出发,从特殊到一般,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独立运算,充分体验公式推导过程中的运算难度.在此基础上,适度地引导,教会学生选择恰当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对复杂代数式的处理能力,培养数学运算素养.同时,复杂的代数运算必然会激发学生寻求简化运算的动力,此时适时地介绍 设而不求 的简化运算方法,让学生初步感悟 设而不求 方法的巧妙之处.教材在编写时首先展现了这一推导过程,笔者认为其意图是由思路自然的 大众化 方法出发,在强调坐标法的普适性的同时,一步步引出简化运算的探索过程.方案2:由构造直角三角形出发进行公式的推导.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完整呈现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体会传统几何与解析几何方法上的融合与统一.方案2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尝试简化运算,进行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联想能力.教材在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和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两节课内容的编写上都有意识地强化了这一思想.方案3:由向量法出发进行公式的推导.设计意图:通过与前面用解析法推导公式的比较,向量法具有明显的运算优势,更为简洁.教学设计过程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向量是研究有关角度㊁距离等几何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向量的学习对高中生数学素养发展的意义重大,这也是高中数学新教材(2019人教A 版)的一个重要的编写意图.与以往版本教材不同,新版教材无论是在平面几何还是在立体几何中,处理有关距离和角度的问题时,都重点强化了向量这一有力工具.教师参考书中也明确地要求 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能够掌握运用向量研究角度㊁距离的方法并能够描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程序,要充分发挥向量及其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的重要作用.教材的这一设计为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2.4公式应用,完善知识整体体系例1㊀求点P (-1,2)到下列直线的距离:(1)2x +y -10=0;㊀(2)3y =x +7;㊀(3)3x =2.例2㊀已知两条平行直线l 1:2x -7y -8=0,l 2:6x -21y -1=0,求l 1与l 2之间的距离.设计意图:例1检测㊁巩固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与应用.例2通过让学生独立探究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拓展学习的宽度,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教学总结本节课由一个具体的问题出发,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㊁学习过程,完成了建构知识的目的.教学过程中树立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意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渗透数形结合㊁转化与化归㊁从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㊁逻辑推理㊁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在强化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程序性与普适性,强调它的重要地位的同时,也突出了向量的工具性,凸显它在处理有关角度㊁距离等几何问题的优越性.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落实了教材编写意图.4结束语章建跃教授在新教材培训会议中提出,教材㊁课程标准与教师教学用书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枕边书,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依据.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深入研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师教学用书,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将课堂教学落到实处.本节课在课堂设计过程中既注重了解析几何中通性通法的学习,也突出了向量在教材中运用的连贯性,教材的编写意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好的诠释与阐述.Z8。
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努力提高教学效率-精选文档
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努力提高教学效率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使用。
这册教材,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素质,培养合格的跨世纪人才为指导思想,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改动。
第十一册教材共有课文20篇,保留了原教材中的13篇,新选的7篇课文是:《开国大典》《狱中联欢》《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胡萝卜》《奴隶英雄》《镜泊湖奇观》《长征》。
全册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2篇,阅读课文6篇。
20篇课文分为7组,每组课文之后,安排有“读写例话”和“基础训练”。
在第十册学习了《理清文章的条理》《注意事物的联系》和《分清文章的主次》的基础上,本册又安排了《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等3篇有关阅读指导方面的“读写例话”。
为使广大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教学目标,正确认识和使用这册教材,提高教学效率,就本册阅读教学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一、要站在时代高度,把握教材编写意图。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本册教材有意识地突出了这个主题。
1.突出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想考素质角度出发,有意识地安排了相当分量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文章。
如《长城》《桂林山水》《暮江吟》《鸟的天堂》《草原》《镜泊湖奇观》《林海》《第一场雪》等课文,介绍描绘了祖国名胜古迹的壮丽和大好河山的秀美,可用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开国大典》《狱中联欢》《小英雄雨来》《我的战友邱少云》《长征》《金色的鱼钩》等课文,可以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懂得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增强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友谊》《一夜的工作》表现了中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自觉尊敬热爱革命领袖,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凡卡》《奴隶英雄》等课文,向学生展示了俄国沙皇统治时期和古罗马奴隶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反抗精神。
明确教材修改意图 发挥教材育人价值——九年级下册教材修改说明
文本研读中旁这跆教学参考E-mail:***********************D f l确教DtifXiH謂麵育八I f)值九年级下册教材修改说明口毛志浩闫绍杰摘要:2020年下半年,根据党中央相关精神,同时考虑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准确性、科学性,统编初中《道 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组对九年级下册教材进行了修订。
为了帮助广大教师明确修改的内容及意图,更好地发挥教材的育人价值.本文从修改内容、修改重点和教材使用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关键词:教材修改;主要内容;重点内容;教材使用_、教材修改的主要内容2021年春季,主要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劳动教育等主题对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教材进行了修改.增补了相关内容,对 个别地方的表述进行了完善,对 相关数据进行了更新,以使教材内容与时俱进。
1.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教材主要进行了三处修改。
一是第10页,第二段正文修改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人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人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 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人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 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
”二是第45页,第二段正文修改为:“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三是第48页,在最后增加一段正文:“促进发展,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
1、通读教材,领会全册教材的训练体系。
教材编写有其很强的系统性,知识积累和训练都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呈螺旋式上升的。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均是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册由八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单元主题,识字课、阅读课、语文园地(中低年级)、回顾拓展(高年级)都围绕本组主题合理安排,各部分相互联系。
把握住了这点,授课时就知道哪些知识应该讲,应讲透,应拓展,应延伸,上课就不会无所适从,而是讲为学用。
2、演读课例,准确把握课文序列的关系。
教材通常由各个单元构成,而各单元之间又有着内在的训练序列衔接关系。
把握住了这种关系,在授课时就知道哪组课文应该讲哪个专项的读写知识,哪组课文又是哪个专项知识的延伸和巩固。
在讲课文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重点出击。
使教材为我所用,为学所用。
3、钻研课后习题,把握课文重点训练项目。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都设置了精炼的训练习题,这些习题就隐藏了本文的教学重点或难点。
聪明的教师总是不放过这些习题,通过钻研这些习题,你就会发现编者选这篇课文所要其承担的训练项目和训练目的。
如果我们认真揣摩这些习题,就会发现原来这篇课文要这样教,在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讲要讲的内容,练需要练的项目,就不会泛泛而谈,语无伦次,更不会1篇课文讲下来,不要说学生不知学到了什么,连自己也不知讲了些什么。
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优化课堂教学实在是利莫大焉。
课堂教学技巧(四技巧)
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说、多想、多感、多疑。
二、鼓励学生课堂提问
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提问时间,在每堂课前、课后,都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提问,并遵守“学生无错”原则,解放学生,大胆提问,课外也尽可能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
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取得经验,适当表扬,树立信心。
三、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激情高涨,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四、重视课堂情景表演
课堂情景表演是就通过个人表演、小组合作、综合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即兴表演课文(或其中的词句、片断),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还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质,使学生在体悟中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