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尿液和肾功能检查诊断学第七版课件
合集下载
尿液和肾功能检查 ppt课件
18
图1 19
图2
20
3、尿结晶体检查 正常:尿酸结晶、草酸盐结晶、
磷酸盐结晶 结晶伴有较多红细胞增多时:尿路结石
21
图3
22
第三节 肾功能检查
外层:皮质 内层:髓质(肾锥体)
23
第三节 肾功能检查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近端小管 髓袢 远端小管
原尿的成分除了不含有血细胞和部分血浆蛋白质以外,与血 浆成分相同。
26
一、肾小球功能检查
肾小球滤过率(GFR):单位时间内(分)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量
27
Ccr成人为:80~120ml/min/1.73m2 新生儿 40~65ml/min
1.Ccr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有无损害 2.Ccr用来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受损程度 轻度:51~70 中度:30~50 重度:<30 3.指导临床治疗 Ccr <30~40限制蛋白摄入 Ccr ≤30:噻嗪类利尿剂无效 Ccr ≤ 10:人工透析
②肾脏轻度改变:少量 ③肾实质病变:大量 (2)细胞管型:①红细胞管型:肾小球病变重要依据 ②白细胞管型:化脓性炎症 ③上皮细胞管型:肾小管病变 (3)颗粒管型:提示肾单位有瘀滞现象。
多见于慢性肾炎及急性肾炎后期 (4)脂肪管型:上皮脂肪脱落形成,见于类脂性肾病 (5)蜡样管型:肾脏长期而严重的病变,预后差。
10
三、尿液化学检查
(二)尿蛋白测定 定性:阴性,定量:≤150mg/24h 蛋白尿:定性:阳性 定量: > 150mg/24h
1、生理性蛋白尿 ①功能性蛋白尿:见于剧烈运动、妊娠等 ②体位性蛋白尿:长期立位时
2、病理性蛋白尿 ①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病变(肾炎、肾病等)。 ②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病变(肾盂肾炎) ③混合性蛋白尿:慢行肾炎、糖尿病肾病 、 SLE等 ④溢出性蛋白尿:急性溶血性疾病、巨球蛋白血症
图1 19
图2
20
3、尿结晶体检查 正常:尿酸结晶、草酸盐结晶、
磷酸盐结晶 结晶伴有较多红细胞增多时:尿路结石
21
图3
22
第三节 肾功能检查
外层:皮质 内层:髓质(肾锥体)
23
第三节 肾功能检查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近端小管 髓袢 远端小管
原尿的成分除了不含有血细胞和部分血浆蛋白质以外,与血 浆成分相同。
26
一、肾小球功能检查
肾小球滤过率(GFR):单位时间内(分)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量
27
Ccr成人为:80~120ml/min/1.73m2 新生儿 40~65ml/min
1.Ccr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有无损害 2.Ccr用来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受损程度 轻度:51~70 中度:30~50 重度:<30 3.指导临床治疗 Ccr <30~40限制蛋白摄入 Ccr ≤30:噻嗪类利尿剂无效 Ccr ≤ 10:人工透析
②肾脏轻度改变:少量 ③肾实质病变:大量 (2)细胞管型:①红细胞管型:肾小球病变重要依据 ②白细胞管型:化脓性炎症 ③上皮细胞管型:肾小管病变 (3)颗粒管型:提示肾单位有瘀滞现象。
多见于慢性肾炎及急性肾炎后期 (4)脂肪管型:上皮脂肪脱落形成,见于类脂性肾病 (5)蜡样管型:肾脏长期而严重的病变,预后差。
10
三、尿液化学检查
(二)尿蛋白测定 定性:阴性,定量:≤150mg/24h 蛋白尿:定性:阳性 定量: > 150mg/24h
1、生理性蛋白尿 ①功能性蛋白尿:见于剧烈运动、妊娠等 ②体位性蛋白尿:长期立位时
2、病理性蛋白尿 ①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病变(肾炎、肾病等)。 ②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病变(肾盂肾炎) ③混合性蛋白尿:慢行肾炎、糖尿病肾病 、 SLE等 ④溢出性蛋白尿:急性溶血性疾病、巨球蛋白血症
尿液和肾功能检查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 气味 新鲜尿氨味——慢性膀胱炎、尿潴留 蒜臭味——有机磷 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 鼠臭味——苯丙酮尿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尿沉渣镜检
细胞: 红细胞 erythrocyte
非均一RBC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棘形RBC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环形RBC, 葫芦状RBC,RBC碎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肾小管重吸收 血中蛋白异常增多 组织分泌 Tamm-Horsfall(T-H)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0.2~1.0g/24h
+~++
1~2g/24h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蛇毒引起 肌红蛋白尿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bilirubinuria pyuria and bacteriuria chyluria and lipiduria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 ppt课件
28
29
6.结晶尿 磷酸盐、碳酸盐、尿酸盐、草酸盐 磷酸盐与碳酸盐使尿液呈淡灰色、白色浑浊。 尿酸盐使尿液呈淡粉红色浑浊或沉淀。
30
(三)、尿液比密测定
指尿液在4℃时 与同体积纯水
重量之比。
它表示肾小 管的浓缩稀
释能力。
31
参考值
晨尿:1.015~1.025 随机尿:1.003~1.035
6
病肾例结1:石男,29岁,
尿干化学检查
pH
5.0
蛋白质 PRO -
葡萄糖GLU -
酮体KET -
尿胆原UBG -
胆红素BIL -
亚硝酸盐NIT -
红细胞ERY +++ 镜检结果 白细胞LEU - WBC:0~3/HP 比密SG 1.015
尿流式沉渣检查
U-RBC
1440.2
U-WBC
5.9
U-EC
U-WBC
97.0
葡萄糖GLU -
U-EC
602.3
酮体KET -
U-CAST 118.39
尿胆原UBG +-
U-BACT 2090.7
胆红素BIL -
U-Path.CAST 38.9
亚硝酸盐NIT -
U-SRC
18.2
镜检红结细果胞ERY +
U-YLC
0.0
WBC白:5细~胞1L0E/UHP
+RBC:10~20/HP
白镜 细红检胞细结LE胞U果RBC:-0~3/HP 比密上SG皮细1.胞01E5C~: 1少.025
结晶U-X`TAL 0.0 白红细细胞胞W信BC息:0~U5-/RHBPC info 结晶CRYSTAL: 少
29
6.结晶尿 磷酸盐、碳酸盐、尿酸盐、草酸盐 磷酸盐与碳酸盐使尿液呈淡灰色、白色浑浊。 尿酸盐使尿液呈淡粉红色浑浊或沉淀。
30
(三)、尿液比密测定
指尿液在4℃时 与同体积纯水
重量之比。
它表示肾小 管的浓缩稀
释能力。
31
参考值
晨尿:1.015~1.025 随机尿:1.003~1.035
6
病肾例结1:石男,29岁,
尿干化学检查
pH
5.0
蛋白质 PRO -
葡萄糖GLU -
酮体KET -
尿胆原UBG -
胆红素BIL -
亚硝酸盐NIT -
红细胞ERY +++ 镜检结果 白细胞LEU - WBC:0~3/HP 比密SG 1.015
尿流式沉渣检查
U-RBC
1440.2
U-WBC
5.9
U-EC
U-WBC
97.0
葡萄糖GLU -
U-EC
602.3
酮体KET -
U-CAST 118.39
尿胆原UBG +-
U-BACT 2090.7
胆红素BIL -
U-Path.CAST 38.9
亚硝酸盐NIT -
U-SRC
18.2
镜检红结细果胞ERY +
U-YLC
0.0
WBC白:5细~胞1L0E/UHP
+RBC:10~20/HP
白镜 细红检胞细结LE胞U果RBC:-0~3/HP 比密上SG皮细1.胞01E5C~: 1少.025
结晶U-X`TAL 0.0 白红细细胞胞W信BC息:0~U5-/RHBPC info 结晶CRYSTAL: 少
诊断学__肾功能和尿液检查
2.协助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 尿液来自血液,凡引起血液成分改变的疾病,均可引起尿液 成分的变化。如糖尿病时进行尿糖检测;急性胰腺炎时作尿 淀粉酶检测;黄疸时作尿三胆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时作尿本 一周蛋白检测等,均有助于该类疾病的诊断。
3.用药的监护 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黏菌素B、磺胺等,可引起肾的损害, 故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需观察尿液的变化,以确保用药的安 全。
(5)假性糖尿:尿中很多物质具有还原性,如维生素C、 尿酸、葡萄糖醛酸或一些随尿液排出的药物如异 烟肼、链霉素、水杨酸、阿司匹林等,可使班氏 定性试验出现假阳性反应。
(三)显微镜检查
1.细胞尿内常见的各种细胞
(4)脓尿和菌尿
当尿内含有大量的脓细胞、炎性渗出物 或细菌时,新鲜尿液呈白色混浊(脓尿)或云雾 状(菌尿)。加热或加酸均不能使混浊消失
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5)乳糜尿和脂肪尿
尿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状称为乳糜尿,若同时 混有血液,称为乳糜血尿
尿中出现脂肪小滴则称为脂肪尿。 乳糜尿和乳糜血尿
白、尿糖、电解质等定量检测,需要留取24h 尿液,并且记录尿量
(4)餐后尿:通常在午餐后2h收集尿标本。对病理
性糖尿、蛋白尿检测较敏感
(5)清洁中段尿:
尿液标本保存
标本收集后应在2h内检查完毕
①尿中的尿素经细菌分解后生成(NH4) 2C03,使 尿pH升高,有形成分破坏
②尿中化学物质经细菌或真菌降解,如糖分解 后可使病理性尿糖减低或消失。
要求:请根据该患者病史确定相关检查项目,并列表归 纳其参考值。
为什么要进行尿液检查?
尿液检查意义
1.协助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泌尿系统的炎症、结石、结核、肿瘤、肾脏的移植排斥反应 及肾衰竭时,尿液成分会发生变化,治疗好转后,尿液检测 相应指标也有改善,因此尿液检测是泌尿系统疾病最常用的 不可替代的首选项目。
3.用药的监护 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黏菌素B、磺胺等,可引起肾的损害, 故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需观察尿液的变化,以确保用药的安 全。
(5)假性糖尿:尿中很多物质具有还原性,如维生素C、 尿酸、葡萄糖醛酸或一些随尿液排出的药物如异 烟肼、链霉素、水杨酸、阿司匹林等,可使班氏 定性试验出现假阳性反应。
(三)显微镜检查
1.细胞尿内常见的各种细胞
(4)脓尿和菌尿
当尿内含有大量的脓细胞、炎性渗出物 或细菌时,新鲜尿液呈白色混浊(脓尿)或云雾 状(菌尿)。加热或加酸均不能使混浊消失
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5)乳糜尿和脂肪尿
尿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状称为乳糜尿,若同时 混有血液,称为乳糜血尿
尿中出现脂肪小滴则称为脂肪尿。 乳糜尿和乳糜血尿
白、尿糖、电解质等定量检测,需要留取24h 尿液,并且记录尿量
(4)餐后尿:通常在午餐后2h收集尿标本。对病理
性糖尿、蛋白尿检测较敏感
(5)清洁中段尿:
尿液标本保存
标本收集后应在2h内检查完毕
①尿中的尿素经细菌分解后生成(NH4) 2C03,使 尿pH升高,有形成分破坏
②尿中化学物质经细菌或真菌降解,如糖分解 后可使病理性尿糖减低或消失。
要求:请根据该患者病史确定相关检查项目,并列表归 纳其参考值。
为什么要进行尿液检查?
尿液检查意义
1.协助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泌尿系统的炎症、结石、结核、肿瘤、肾脏的移植排斥反应 及肾衰竭时,尿液成分会发生变化,治疗好转后,尿液检测 相应指标也有改善,因此尿液检测是泌尿系统疾病最常用的 不可替代的首选项目。
尿液肾功检查教学课件ppt
处理方式
及时将尿液送检,避免阳光直射、 污染和化学物质接触。
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操作步骤 • 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准备所需试剂和器材; • 按照试剂盒要求加入尿液样品和试剂; • 根据仪器类型设定检测程序,开始仪器检测; • 记录检测结果。 • 注意事项 • 注意试剂盒有效期和保存条件; • 按照仪器说明书正确操作仪器; • 避免交叉污染,及时清洗使用过的器材和试剂。
2023
尿液肾功检查教学课件ppt
目录
• 介绍 • 基础知识 • 实验方法和操作流程 • 临床案例分析 • 总结和展望
01
介绍
教学课件的目的和背景
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尿液肾功检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 相关的基本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背景
尿液肾功检查是医学检验中的一项重要项目,对于早期发现 肾脏疾病、评估肾功能、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是 ,由于尿液肾功检查涉及的指标和方法较为复杂,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往往感到困惑和难以掌握。
功能,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案例二: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尿液肾功检查
肾病综合征概述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 为特征的综合征。
尿液肾功检查表现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尿液肾功检查可能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蛋 白尿、低蛋白血症等表现。
治疗建议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和保护肾功能, 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
肾脏疾病检查的展望
01
新的尿液肾功检查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新的尿液肾功检查技术不断涌现,如自动化尿液分析
仪、尿沉渣自动计数器等仪器,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02
多功能性检测
及时将尿液送检,避免阳光直射、 污染和化学物质接触。
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操作步骤 • 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准备所需试剂和器材; • 按照试剂盒要求加入尿液样品和试剂; • 根据仪器类型设定检测程序,开始仪器检测; • 记录检测结果。 • 注意事项 • 注意试剂盒有效期和保存条件; • 按照仪器说明书正确操作仪器; • 避免交叉污染,及时清洗使用过的器材和试剂。
2023
尿液肾功检查教学课件ppt
目录
• 介绍 • 基础知识 • 实验方法和操作流程 • 临床案例分析 • 总结和展望
01
介绍
教学课件的目的和背景
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尿液肾功检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 相关的基本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背景
尿液肾功检查是医学检验中的一项重要项目,对于早期发现 肾脏疾病、评估肾功能、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是 ,由于尿液肾功检查涉及的指标和方法较为复杂,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往往感到困惑和难以掌握。
功能,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案例二: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尿液肾功检查
肾病综合征概述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 为特征的综合征。
尿液肾功检查表现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尿液肾功检查可能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蛋 白尿、低蛋白血症等表现。
治疗建议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和保护肾功能, 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
肾脏疾病检查的展望
01
新的尿液肾功检查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新的尿液肾功检查技术不断涌现,如自动化尿液分析
仪、尿沉渣自动计数器等仪器,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02
多功能性检测
实验诊断学PPT尿液、肾功能检查课件
尿液性状检查-24小时尿量
异常值及临床意义: 少尿:<400ml /24hr or 17ml /hr; 无尿:<100ml /24hr 临床意义:
1、肾前性少尿:血容量不足,肾灌注减少; 2、肾性少尿:肾脏疾病; 3、肾后性少尿:尿路梗阻或排尿功能障碍。
尿液外观
正常:清澈透明,淡黄至深黄色 异常:
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 含有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小管损伤
红细胞管型
含有红细胞
肾实质出血
白细胞管型
含有中性粒细胞、脓细胞
感染或过敏性肾炎
蜡样管型
颗粒管型+细胞管型滞留变性;淀粉样变性上皮 晚期肾脏病、肾淀粉样变
脂肪管型
脂肪变性的肾小管上皮、血浆蛋白、 T-H糖蛋白 肾实质损伤
宽管型
坏死上皮细胞碎片、凝聚蛋白
急性或慢性肾衰竭
1、淡红色、浓茶色、酱油色或血样-血尿; 2、浓茶色、酱油色、红葡萄酒色-血(肌)红蛋白尿; 3、深黄色至棕黄色-胆红素尿; 4、白色混浊状(脓尿)、白色云雾状(菌尿),加酸或加热不消退 -脓尿、菌尿(WBC>5/HP or >10/ul); 5、稀牛奶状,有机溶剂抽提后尿色变清-乳糜尿(混有血液 时夹带淡红色,为乳糜血尿) ; 6、尿中出现脂肪小滴,有机溶剂抽提后尿色变清-脂肪尿; 7、久置尿液,表层析出膜状物-流行性出血热。
肾性肾衰竭
>10:1
肾前性少尿
(以mg/dl为单位,相对准确)
血清尿酸
原理: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 分子量小,大部分经肾小球滤过,在近 端小管98~100%被重吸收。 参考值:
268~488mmol/L (男);178~387mmol/L (女) 180~420mmol/L(南医大一附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性蛋白尿 尿中蛋白质主要为白蛋白,并有 少量的小分子量蛋白,无大分子蛋白。提示肾 小球滤过膜受损较轻,典型病种 肾病综合征。
大,并另盖,必要时加防腐剂。 标本应在半小时内送检,尿常规检查在2 h内完
成。 细菌培养应用无菌容器收集中段尿。
5
尿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的影响
尿素分解,pH升高,有形成分破坏 化学物质被细菌或真菌降解 盐类析出
6
尿标本种类
首次尿 (蛋白、细胞和管型) 随机尿 (门诊和急诊患者) 24h尿 (蛋白、糖、电解质的定量测定) 中段尿 (细菌培养) 餐后2h尿 (Glu、蛋白或尿胆原) 12h尿
关于尿液和肾功能 检查诊断学第七版
主要内容
尿液常规检验 ➢ 尿液检验基础知识 ➢ 一般性状检测 ➢ 化学检测 ➢ 尿沉渣镜检 肾脏功能相关的检验 ➢ 肾小球滤过功能 ➢ 肾小管重吸收、酸化功能
2
肾脏基本结构
肾单位: 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
肾小体 Bowman’s capsule:肾小囊 Bowman’s space:肾小囊腔 Glomerulus:肾小球 Afferent arteriole:入球小动脉 Efferent arteriole:出球小动脉 肾小管 Proximal tubule:近端小管 Distal tubule:远端小管 Loop of henle:髓袢 集合管 Collecting tubule:集合小管
尿量增多
尿量>2.5 L/24h 暂时性 饮水过多,应用利尿剂和某些药
物 病理性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和尿崩症(抗利尿激
素缺乏或反应性降低)。 肾脏疾病:如慢肾、肾功不全、肾盂肾炎、
多囊肾等。
12
尿量减少
尿量<0.4 L/24h或17 ml/h,称为少尿。 尿量<0.1 L/24h称为无尿。
尿液蛋白质检查 尿糖(GLU) 酮体 尿胆红素、尿胆原
19
尿液蛋白质检查
蛋白尿 当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 验超过150mg/24h称为蛋白尿。
正常情况下,分子量在7万以上的蛋白质 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而分子量在1万 ~3万的低分子蛋白质大都可通过肾小球 滤过膜,但又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肾 小管细胞分泌的蛋白如 T-H蛋白、SIgA 等,以及下尿路分泌的粘液蛋白可进入 尿中。
前列腺炎、精囊炎。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蛋 白定性阳性。 乳糜尿和脂肪尿 乳糜尿尿中含 有淋巴液、外观乳白色。尿中出 现脂肪小滴称为脂肪尿。乳糜尿 多见于丝虫病及肾周围淋巴管梗 阻。脂肪尿见于脂肪挤压损伤、 骨折和肾病综合征。
17
气味 气味异常见于:新鲜尿液有氨味见于慢 性膀胱炎及尿潴留;有机磷中毒者尿带蒜臭味; 糖尿病酮症中毒者尿呈烂苹果味;苯丙酮尿症 者尿有鼠臭味。
尿沉渣镜检 细胞、管型、结晶等。
9
一般性状检测
尿量 外观 气味 酸碱反应 比重
10
尿量
尿量 主要取决于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 重吸收。成人每天生成的原尿量约180L, 但终尿量只有1.5L。
健康成人尿量1~2 L/24h,小儿的尿量个体 差异大,按公斤体重计算较成人多3~4倍。
11
15
血红蛋白尿 ➢ 发生血管内溶血,血红蛋白超过血浆结
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时,游离的血红蛋 白从肾小球滤出,形成不同程度的血红 蛋白尿。颜色为浓茶色、红葡萄酒色或 酱油色。 ➢ 临床意义 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 反应、PNH。
肌红蛋白尿 挤压综合征、缺血性肌坏死。
16
胆红素尿 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 脓尿和菌尿 外观白色混浊见于泌尿系感染、
临床意义 肾前性少尿 休克、心衰、脱水及其他疾病
引起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不足。 肾性少尿 各种肾脏实质性改变 肾后性少尿 尿路结石、狭窄、肿瘤引起尿
路梗阻或排尿功能障碍。
13
外观
外观包括颜色和透明度。 尿颜色随机体生理和病理的代谢情况而变
化,一般为淡黄色至深黄色。外观是清晰 透明。 混浊 尿酸盐加热后混浊消失;磷酸盐、碳 酸盐加热则混浊增加,加入乙酸二者均变 清,碳酸盐尿同时产生气泡。
酸碱反应 ➢ 尿液酸度即尿的pH值,它反映肾脏调节体液酸
碱平衡的能力。正常人尿液 pH值为4.5~8.0(平 均为6.5)。 ➢ pH降低 见于酸中毒、高热、痛风、糖尿病等。 ➢ pH升高 碱中毒、尿潴留和膀胱炎等。 比密 1.015-1.025。可粗略判断肾小管的浓缩和 稀释功能。
18
尿液化学检测
20
尿蛋白增高的机制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断裂或电荷屏障改变, 使大量高分子蛋白漏出,超过近端肾小 管重吸收能力而出现在终尿中;
肾小管功能损害,抑制近端肾小管重吸 收能力;
血浆里小分子量蛋白的异常增多,经肾 小球滤过,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
肾小管分泌T-H糖蛋白增加。
21
蛋白尿的选择性
蛋白尿的选择性是判断肾小球损伤严重程度的 指标。
7
尿液保存
冷藏 2-8 ℃ 6-8 h 化学试剂
甲苯--尿糖、尿蛋白 甲醛--细胞、管型 麝香草酚--尿电解质、结核杆菌 盐酸--尿17羟或17酮类固醇、肾上腺素等 冰乙酸--醛固酮、5-羟色胺
8
尿液一般检测一般性状检测(物理学检查) 源自量、外观、 气味、酸碱反应和比重等。
化学检测 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红 素、尿胆原等。
14
常见的尿外观改变
血尿
➢ 定义 尿中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称为 血尿。外观为淡红色云雾状、洗肉 水样、鲜血样。
➢ 肉眼血尿 每升尿含血量超过1ml即 可出现淡红色,称为肉眼血尿。
➢ 镜下血尿 每个高倍镜视野下均见3 个以上红细胞时,可确定为镜下血 尿。
➢ 血尿见于肾结核、肾肿瘤、泌尿系 结石、某些细菌感染泌尿系统、急 性肾小球肾炎、血友病、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等。
3
临床意义
协助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协助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
糖尿病 急性胰腺炎 多发性骨髓瘤 用药的监护 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作用。
4
尿液标本的收集
收集容器要清洁、干燥、一次性、开口较大。 避免阴道分泌物、月经血、粪便、化学物质
(如表面活性剂、消毒剂)污染。 容器上要标记病人姓名、床号、收集时间。 收集足够的尿量,如收集定时尿,容器应足够
大,并另盖,必要时加防腐剂。 标本应在半小时内送检,尿常规检查在2 h内完
成。 细菌培养应用无菌容器收集中段尿。
5
尿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的影响
尿素分解,pH升高,有形成分破坏 化学物质被细菌或真菌降解 盐类析出
6
尿标本种类
首次尿 (蛋白、细胞和管型) 随机尿 (门诊和急诊患者) 24h尿 (蛋白、糖、电解质的定量测定) 中段尿 (细菌培养) 餐后2h尿 (Glu、蛋白或尿胆原) 12h尿
关于尿液和肾功能 检查诊断学第七版
主要内容
尿液常规检验 ➢ 尿液检验基础知识 ➢ 一般性状检测 ➢ 化学检测 ➢ 尿沉渣镜检 肾脏功能相关的检验 ➢ 肾小球滤过功能 ➢ 肾小管重吸收、酸化功能
2
肾脏基本结构
肾单位: 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
肾小体 Bowman’s capsule:肾小囊 Bowman’s space:肾小囊腔 Glomerulus:肾小球 Afferent arteriole:入球小动脉 Efferent arteriole:出球小动脉 肾小管 Proximal tubule:近端小管 Distal tubule:远端小管 Loop of henle:髓袢 集合管 Collecting tubule:集合小管
尿量增多
尿量>2.5 L/24h 暂时性 饮水过多,应用利尿剂和某些药
物 病理性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和尿崩症(抗利尿激
素缺乏或反应性降低)。 肾脏疾病:如慢肾、肾功不全、肾盂肾炎、
多囊肾等。
12
尿量减少
尿量<0.4 L/24h或17 ml/h,称为少尿。 尿量<0.1 L/24h称为无尿。
尿液蛋白质检查 尿糖(GLU) 酮体 尿胆红素、尿胆原
19
尿液蛋白质检查
蛋白尿 当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 验超过150mg/24h称为蛋白尿。
正常情况下,分子量在7万以上的蛋白质 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而分子量在1万 ~3万的低分子蛋白质大都可通过肾小球 滤过膜,但又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肾 小管细胞分泌的蛋白如 T-H蛋白、SIgA 等,以及下尿路分泌的粘液蛋白可进入 尿中。
前列腺炎、精囊炎。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蛋 白定性阳性。 乳糜尿和脂肪尿 乳糜尿尿中含 有淋巴液、外观乳白色。尿中出 现脂肪小滴称为脂肪尿。乳糜尿 多见于丝虫病及肾周围淋巴管梗 阻。脂肪尿见于脂肪挤压损伤、 骨折和肾病综合征。
17
气味 气味异常见于:新鲜尿液有氨味见于慢 性膀胱炎及尿潴留;有机磷中毒者尿带蒜臭味; 糖尿病酮症中毒者尿呈烂苹果味;苯丙酮尿症 者尿有鼠臭味。
尿沉渣镜检 细胞、管型、结晶等。
9
一般性状检测
尿量 外观 气味 酸碱反应 比重
10
尿量
尿量 主要取决于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 重吸收。成人每天生成的原尿量约180L, 但终尿量只有1.5L。
健康成人尿量1~2 L/24h,小儿的尿量个体 差异大,按公斤体重计算较成人多3~4倍。
11
15
血红蛋白尿 ➢ 发生血管内溶血,血红蛋白超过血浆结
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时,游离的血红蛋 白从肾小球滤出,形成不同程度的血红 蛋白尿。颜色为浓茶色、红葡萄酒色或 酱油色。 ➢ 临床意义 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 反应、PNH。
肌红蛋白尿 挤压综合征、缺血性肌坏死。
16
胆红素尿 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 脓尿和菌尿 外观白色混浊见于泌尿系感染、
临床意义 肾前性少尿 休克、心衰、脱水及其他疾病
引起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不足。 肾性少尿 各种肾脏实质性改变 肾后性少尿 尿路结石、狭窄、肿瘤引起尿
路梗阻或排尿功能障碍。
13
外观
外观包括颜色和透明度。 尿颜色随机体生理和病理的代谢情况而变
化,一般为淡黄色至深黄色。外观是清晰 透明。 混浊 尿酸盐加热后混浊消失;磷酸盐、碳 酸盐加热则混浊增加,加入乙酸二者均变 清,碳酸盐尿同时产生气泡。
酸碱反应 ➢ 尿液酸度即尿的pH值,它反映肾脏调节体液酸
碱平衡的能力。正常人尿液 pH值为4.5~8.0(平 均为6.5)。 ➢ pH降低 见于酸中毒、高热、痛风、糖尿病等。 ➢ pH升高 碱中毒、尿潴留和膀胱炎等。 比密 1.015-1.025。可粗略判断肾小管的浓缩和 稀释功能。
18
尿液化学检测
20
尿蛋白增高的机制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断裂或电荷屏障改变, 使大量高分子蛋白漏出,超过近端肾小 管重吸收能力而出现在终尿中;
肾小管功能损害,抑制近端肾小管重吸 收能力;
血浆里小分子量蛋白的异常增多,经肾 小球滤过,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
肾小管分泌T-H糖蛋白增加。
21
蛋白尿的选择性
蛋白尿的选择性是判断肾小球损伤严重程度的 指标。
7
尿液保存
冷藏 2-8 ℃ 6-8 h 化学试剂
甲苯--尿糖、尿蛋白 甲醛--细胞、管型 麝香草酚--尿电解质、结核杆菌 盐酸--尿17羟或17酮类固醇、肾上腺素等 冰乙酸--醛固酮、5-羟色胺
8
尿液一般检测一般性状检测(物理学检查) 源自量、外观、 气味、酸碱反应和比重等。
化学检测 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红 素、尿胆原等。
14
常见的尿外观改变
血尿
➢ 定义 尿中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称为 血尿。外观为淡红色云雾状、洗肉 水样、鲜血样。
➢ 肉眼血尿 每升尿含血量超过1ml即 可出现淡红色,称为肉眼血尿。
➢ 镜下血尿 每个高倍镜视野下均见3 个以上红细胞时,可确定为镜下血 尿。
➢ 血尿见于肾结核、肾肿瘤、泌尿系 结石、某些细菌感染泌尿系统、急 性肾小球肾炎、血友病、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等。
3
临床意义
协助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协助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
糖尿病 急性胰腺炎 多发性骨髓瘤 用药的监护 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作用。
4
尿液标本的收集
收集容器要清洁、干燥、一次性、开口较大。 避免阴道分泌物、月经血、粪便、化学物质
(如表面活性剂、消毒剂)污染。 容器上要标记病人姓名、床号、收集时间。 收集足够的尿量,如收集定时尿,容器应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