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备课教案范文整理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总复习课,主要复习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

教材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换,图形的位置,以及平面图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征,了解图形的变换和位置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和位置关系,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难点:图形变换和位置关系的应用,以及平面图形面积的灵活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实物模型。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认识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和位置关系,以及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3. 例题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6. 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解题心得。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特征特征变换变换位置关系位置关系面积计算面积计算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14题。

2. 利用家里的物品,制作一个立体图形,并拍照。

3. 家长协助孩子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认识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记录在作业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让学生巩固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征,了解了图形的变换和位置关系,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1. 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图形的对称性,了解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概念。

2. 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立体图形,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图形与几何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在教学内容中,我特别关注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的变换和位置关系。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复习图形与几何-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复习图形与几何-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复习图形与几何(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册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与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图形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

2. 图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的特征。

3. 图形的周长: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的周长。

4. 图形的面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积。

5. 图形的拼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的拼组。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图形与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图形的特征和计算方法。

3. 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图形的认识和特征1. 复习图形的认识:教师出示各种图形,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 复习图形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图形,说出它们的特征。

第二课时:图形的周长和面积1. 复习图形的周长:教师引导学生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的周长。

2. 复习图形的面积:教师引导学生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积。

第三课时:图形的拼组1. 教师出示各种图形,让学生进行拼组。

2. 学生展示自己的拼组作品,并说出拼组的方法。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地辨认和说出各种图形的名称。

2. 学生能够说出各种图形的特征。

3. 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的周长和面积。

4. 学生能够进行图形的拼组,并说出拼组的方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单元的复习,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图形与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解决问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解决问题教案

这里提供一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解决问题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2.能够识别、绘制正方形和长方形。

3.能够使用正方形和长方形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识别正方形和长方形。

2.如何绘制正方形和长方形。

3.如何使用正方形和长方形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1.如何想象和识别正方形和长方形。

2.如何使用正方形和长方形解决问题。

四、教学策略1.以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2.通过动手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如何绘制正方形和长方形。

3.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正方形和长方形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1)出示一张正方形的图形,问学生这是什么?如何识别的?(2)出示一张长方形的图形,问学生这是什么?如何识别的?(3)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2.练习(40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图形,让学生用尺子绘制出同样的正方形。

(2)教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的图形,让学生用尺子绘制出同样的长方形。

(3)教师在黑板上出题,让学生使用正方形和长方形解决问题。

例题:一个房间的地面是正方形,边长为4米。

如果需要铺上地砖,每块地砖的边长是0.5米,需要铺多少块地砖?(4)教师讲解如何使用正方形和长方形解决问题。

3.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表扬和鼓励。

六、教学反思1.整节课程比较简单,难度不算太大。

2.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正方形和长方形解决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整节课程内容比较实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知识。

《图形与几何》教案设计

《图形与几何》教案设计

《图形与几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定理。

2.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点、线、面、角2.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定理:三角形、四边形、圆3.几何图形的相互关系:平行、垂直、相交4.几何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对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定理,几何图形的相互关系及变换。

2.教学难点: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定理的证明,几何图形的变换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几何。

(2)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几何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授课(1)讲解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点、线、面、角(2)讲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定理:三角形、四边形、圆(3)讲解几何图形的相互关系:平行、垂直、相交(4)讲解几何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对称3.练习(1)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些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并标出相关性质和定理。

(2)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画图的经验和心得。

4.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1.如何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如何判断两个几何图形是否相似?3.如何进行几何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变换?(1)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6.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定理,以及几何图形的相互关系和变换。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定理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巩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这些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2.教学视频3.练习题库4.课后辅导资料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三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备课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备课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备课教案第一篇:三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备课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备课教案教学设计:复习目标:.认识角、直角、锐角和钝角。

2.认识周长、面积,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认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3.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及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4.认识前后、上下、左右,会辨认八个方向与简单的路线图。

5.能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的形状。

复习重难点:.能运用公式进行周长、面积计算。

2.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及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一、回顾与练习。

.书本上第84页第1题。

让学生看懂图意,然后根据照相机的位置判断所拍到的熊猫照片。

2.出示书本上第84页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样的角叫锐角、直角、钝角,教师板书。

在下面星座中,用红笔描出5个角,并说说这些角中的哪些是锐角、直角、钝角。

3.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单位。

体会并认识长度和面积单位,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或面积单位。

4.出示书本上第85页的第4题。

题目:有一块长15米、宽12米的草地,草地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草地四周围上护栏,护栏长多少米?(1)让学生回忆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长方形面积=长×宽长方形周长=(长+宽)×2(2)让学生理解“占地面积”就是求长方形的面积,求护栏的长就是求长方形周长。

5.李红家准备在客厅地面上铺上方砖,选择哪种方砖便宜?需要这种方砖多少块?让学生思考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

第一步先求出客厅的面积:6×4=24(平方米)=2400(平方分米)第二步再求出方砖的面积:2×2=4(平方分米)1×1=1(平方分米)第三步求出方砖的块数:2400÷4=600(块)2400÷1=2400(块)第四步求出价钱:600×5=3000(元)2400×3=7200(元)比较:边长为2分米的方砖要便宜,需要600块。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教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教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教案设计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教案设计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及面积知识的理解还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和丰富的表象积累。

因此,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侧重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强化练习。

在教学中,对所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多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加强理解,加深印象。

再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描述方位和路线,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重视知识网络的建构。

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尝试把所学知识有层次地叙述出来,并形成结构图,然后依据结构图依次进行复习,使所学知识有条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记忆到脑海中,不仅起到了进一步巩固知识的作用,也提高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直尺带有指针的圆盘教学过程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3.整理完善,沟通实际。

(1)我们学过的八个方向分别是什么?(2)先指名找出教室的东方,然后找出其他的七个方向,最后说说每个方向都有什么设施。

(3)根据路线图,简单描述行走路线。

4.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109页1题。

(1)按方位说一说,小清家的周围有什么。

健身园在小清家的( );公园在小清家的( );图书馆在小清家的( );东方广场在小清家的( );学校在小清家的( );医院在小清家的( );加油站在小清家的( );饭店在小清家的( )。

(2)公园在饭店的( ),在东方广场的( )。

小清家在图书馆的( ),在学校的( )。

医院在饭店的( ),在东方广场的( )。

饭店在公园的( ),在加油站的( )。

设计意图:提倡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的复习方式。

通过让学生合作回顾知识点,讨论知识之间的联系,自主整理所学的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经历“回顾——整理——提升”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又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意识。

⊙复习面积的相关知识。

小学三年级下册几何形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几何形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几何形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几何形,并能够正确辨识和命名这些几何形。

2. 培养学生观察、分辨和比较的能力,提高其几何形认知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培养他们对几何形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认识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形。

2. 能够正确地识别和命名这些几何形。

3. 掌握几何形的关键特征和性质。

三、教学内容1. 矩形的认识教学活动:观察教室里的矩形物体,如课桌、黑板等,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目标:了解矩形的定义,辨认矩形的特征,并能正确地命名矩形。

教学步骤:(1)观察教室里的矩形物体,如课桌、黑板等。

(2)引导学生讨论,探讨矩形的特征。

(3)板书矩形的定义和性质,并教授学生正确地命名矩形。

(4)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进行辨认和命名。

(5)编排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 正方形的认识教学活动:观察教室里的正方形物体,如窗户、书桌等,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目标:了解正方形的定义,辨认正方形的特征,并能正确地命名正方形。

教学步骤:(1)观察教室里的正方形物体,如窗户、书桌等。

(2)引导学生讨论,探讨正方形的特征。

(3)板书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并教授学生正确地命名正方形。

(4)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进行辨认和命名。

(5)编排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3.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活动:观察教室里的三角形物体,如书架、门牌等,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目标:了解三角形的定义,辨认三角形的特征,并能正确地命名三角形。

教学步骤:(1)观察教室里的三角形物体,如书架、门牌等。

(2)引导学生讨论,探讨三角形的特征。

(3)板书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并教授学生正确地命名三角形。

(4)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进行辨认和命名。

(5)编排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 圆形的认识教学活动:观察教室里的圆形物体,如钟表、扇形等,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目标:了解圆形的定义,辨认圆形的特征,并能正确地命名圆形。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 图形与几何(2) 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  图形与几何(2)  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图形与几何(2)人教版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够识别出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使学生能够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教学难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2. 理解周长的概念。

教学准备1. 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直尺,计算器。

2. 课件: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计算周长的步骤。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两种图形。

2. 提问:谁能告诉我,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二、探究(10分钟)1. 让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总结它们的特征。

2. 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3. 引导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并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三、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计算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让学生互相检查计算结果,讨论计算过程中的问题。

四、应用(10分钟)1. 让学生找出教室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计算它们的周长。

2.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计算结果。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2. 强调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在练习环节,要鼓励学生互相检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在应用环节,要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应用能力。

课后作业1. 找出家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计算它们的周长。

2. 尝试用计算器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部分,特别是“探究”环节。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以及周长计算方法的关键环节。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2)》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2)》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4课时图形与几何(2)
②正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含义,并能用公式求周长和面积。

③提醒注意面积和周长的关系。

(3)面积之间的进率。

①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②熟练运用进率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换算的方法。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109页第1题第(3)小题。

2.完成教材第112页第6、7题。

课堂小结能谈谈你在这节课的收获吗?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复习课虽不像新授课那样,要来引导学生同化新知识,但是需要根据已有的知识拓展认知结构。

所以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梳理已学过的面积知识,再重点引导学生评价知识整理的过程,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巩固学生对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和立体图形(如:立方体、长方体)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与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掌握图形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平面图形的认识:复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和性质。

2. 立体图形的认识:复习立方体、长方体的特征和性质。

3. 图形的测量与计算:复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4. 图形的分类与识别:复习图形的分类方法,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识别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 图形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3. 图形的分类与识别。

教学难点1. 图形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 图形测量与计算方法的正确运用。

3. 图形分类与识别能力的培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形卡片、模型、测量工具。

2. 学具:练习本、文具、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实物,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图形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通过举例和演示,让学生深入理解。

3.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图形的测量和计算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集体讲解。

4.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图形的分类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板书设计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图形与几何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根据教学内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清晰的图表,展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推荐:三年级有关图形的教案

教师推荐:三年级有关图形的教案

教师推荐:三年级有关图形的教案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孩子的学习,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在三年级的课堂中,图形是一个重要的课程内容,它既是数学的基础,也是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教三年级有关图形的课程时,需要定期更新教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一、教案内容本预备达成目标:学习四个基本图形:矩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以及它们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1、知道四种基本图形及它们的特点。

2、能够把知道的几何图形使用在现实中。

三、教学重点1、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

2、掌握每种图形的特点。

3、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图形知识。

四、教学方法活动一:老师板书,呈现四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并让学生尝试复制几种基本图形。

活动二: 制作图形模板。

在纸张上画出图形并在上面标出图形的各个特征,例如:“正方形的每条边相等、每个角都是90度。

”活动三:学生互动比赛。

将课堂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制作自己的图形拼图,并与其他小组比赛。

比赛过程需要有老师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引导,例如:“看看那队把图形拼的多漂亮呀!”五、教学效果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基本的几何图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并更好地利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本教案中,老师通过涉及到学生感官的板书、手工制作模板以及互动比赛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学生们在参与性、兴趣性和实际性等多方面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六、总结总体来说,本教案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多个互动环节、体验感强的讲解方式,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性,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同时,本教案也是三年级有关图形的一种典型教案,同学们可以参照本教案的思路,针对自己的学生群体设计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教学方案,更好地推进教育园地的发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4 图形与几何复习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4  图形与几何复习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4 图形与几何复习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

- 能够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 掌握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点。

- 理解和运用几何图形的变换,如平移、旋转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复习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1. 三角形- 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

- 三角形的分类:按边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 正方形- 正方形的定义: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 正方形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3. 长方形- 长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 长方形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

4. 圆- 圆的定义:平面上到一个固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 圆的性质: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圆的任意直径互相垂直。

第二部分: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1. 周长- 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的边界长度。

- 计算方法:将图形的边长相加。

2. 面积- 面积的定义:图形占据平面的大小。

- 计算方法:根据图形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第三部分:对称图形1. 对称图形的定义- 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

2. 对称轴- 对称轴:使图形对称的那条直线。

第四部分:几何图形的变换1. 平移- 平移的定义: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

2. 旋转- 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

教学步骤1. 导入- 通过展示不同的平面图形,引导学生回顾它们的特征。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图形与几何(1)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图形与几何(1)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图形与几何(1)人教版新课标我教学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本节课时的教材章节是第4课时,图形与几何(1)。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够计算它们的面积。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方面,我认为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面积计算方法。

而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彩色纸张、剪刀、胶水、直尺和量角器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课程。

我会拿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彩色纸张,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接着,我会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以及它们的面积计算方法。

然后,我会给出一些例题进行讲解。

例如,我会让学生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面积。

通过这样的例题讲解,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在随堂练习环节,我会给出一些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练习题目,让学生们独立完成。

这样能够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会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们随时查阅和复习。

让学生们回家后进行练习。

例如,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求它的面积。

同时,我还会要求学生们在作业中写出解题过程和答案。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识别和描述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会拿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彩色纸张,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并为后续的理论学习打下基础。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讲解是另一个重点。

我会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图形与几何教案

图形与几何教案

图形与几何教案图形与几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基本属性和性质,能够正确辨认并在生活中应用。

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描述、判断等方式来认识和描述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归纳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细致、思维敏捷、善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基本属性和性质三、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正方形和长方形1. 自由讨论让学生自由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或物品是属于“正方形”的?有哪些是属于“长方形”的?2. 观察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和长方形,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

3. 归纳总结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特点,总结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基本属性和性质。

4. 应用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找出周围环境中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并进行分类。

第二课时:圆形和三角形1. 观察实例呈现一些圆形和三角形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和特征。

2. 讨论比较引导学生讨论圆形和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比较它们的边数、角度以及形状特征。

3. 归纳总结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特点,总结出圆形和三角形的基本属性和性质。

4. 应用练习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找出圆形和三角形,然后描述其特征。

五、教学延伸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剪纸或拼图等手工活动,让学生切割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并通过拼贴的方式制作图形拼图,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实例,讨论比较和归纳总结,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图形的基本属性和性质。

通过应用练习,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并在生活中积极应用。

通过手工活动的延伸,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因此,教学方法多样化,并结合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的联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几何图形认知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几何图形认知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几何图形认知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辨认常见的几何图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2.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比如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长方形一对相邻的边长度相等等。

3.训练学生用适当的语言描述几何图形的形状和特征。

二、教学内容1.正方形和长方形2.圆形3.三角形三、教学方法1.观察学习法:通过展示各种几何图形的样本和它们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观察,从而掌握它们的基本形状和特点。

2.比较学习法:通过比较不同几何图形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进行学习,进一步巩固概念和技能。

3.实物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形状,如比较椅子和桌子的形状,让学生能够感性理解几何图形。

四、教学活动1.看图找形状:教师出示各种几何图形的样本,让学生逐个辨认,说出它的形状和特征。

2.触摸找同类:教师出示各种物品,如长方形的画框和正方形的照片相框等,让学生分辨出它们同属于什么形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物比较:在实践环节,将不同的几何图形尽可能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桌子是长方形,老师告诉学生,你们的书包或者铅笔盒都是长方形的,让学生感性理解长方形的形状。

4.小游戏:在学习过后,让学生来做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如用牛奶盒和饼干拼出正方形等。

五、教学评估1.上课期间教师不断的进行口述或者随堂测试,随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难点。

2.上课之后让学生以课后作业或课堂测试来测试学生是否掌握该内容。

六、教学心得几何图形认知是学习数学知识非常重要的入门环节,在这个环节能否掌握好几何图形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对以后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不能草率的教这个环节,应该足够耐心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感性理解几何图形,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些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熟悉几何图形的性质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熟悉几何图形的性质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熟悉几何图形的性质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面积、周长等计算方法,并能用生活实例加深对这些图形及其特征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面积、周长等计算方法3.生活实例的探究和应用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几何图形的图片,并询问学生所学过的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征,逐步引导学生对几何图形的了解和认识。

2.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性质与计算2.1.正方形的性质:四边相等、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对边平行、对角线相等。

2.1.1.通过实例展示正方形的应用,如草坪、篮球场等。

2.1.2.对于正方形的计算,重点在于计算周长和面积。

周长是四条边的长度相加,面积是底边长的平方。

2.2.长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相邻两边互为平行。

2.2.1.通过实例展示长方形的应用,如窗户、门等。

2.2.2.对于长方形的计算,重点在于计算周长和面积。

周长是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的长度相加,面积是长和宽的乘积。

3.三角形的性质与计算3.1.三角形的性质:三边相等的为等边三角形、两边相等的为等腰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的为一般三角形。

3.1.1.通过实例展示三角形的应用,如屋顶、山坡等。

3.1.2.对于三角形的计算,重点在于计算周长和面积。

周长是三条边的长度相加,面积是底边长与高的乘积的一半。

4.圆形的性质与计算4.1.圆形的性质:半径相等的两条直线称为圆心角对应的弧相等,直径是由圆心到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

4.1.1.通过实例展示圆形的应用,如车轮、钢琴等。

4.1.2.对于圆形的计算,重点在于计算周长和面积。

周长是直径与圆周率的乘积,面积是半径的平方与圆周率的乘积。

5.综合运用:请学生到校园内或周围寻找例子,解释并计算其周长和面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性质和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10.3图形与几何-精品教案.docx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10.3图形与几何-精品教案.docx

复习图形与几何教材第106、第107页的第17~22题。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面积,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知道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 面积的认识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多媒体课件。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复习本册书的第三个板块“图形与几何”,这些内容是我们以后学习有趣的立体图形的基础,首先我们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面积的认识、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老师板书:图形与几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要整理的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形成对这部分内容的感性认识,能在头脑中呈现相关的表象,逐步构建知识系统】老师:计量长度有长度单位,计量面积有面积单位,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呢?学生: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如果图形的边长是用厘米作单位,那么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厘米,如果图形的边长是用分米作单位,那么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分米,如果图形的边长是用米作单位的,那么面积单位就是平方米。

老师: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都是面积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学生: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老师:很好,那么大家还记得怎样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吗?学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老师:同学们把我们这个板块的学过的内容都说出来了,真了不起!那么大家会不会应用呢?下面我们就来检验一下。

(老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6、第107页的第17~22题)【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回忆、总结、运用知识的过程,巩固和加强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老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图形与几何”,关于这部分内容,咱们的教材到这就快要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只要你们努力,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好玩教案《图形与几何》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好玩教案《图形与几何》
2.能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资源
准备
优教通PPT
落 实 目 标
自主调整/设计意图
【课前练算】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有关图形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图形?
生说一说,师归纳。
【知识梳理】
任务一:说一说你认识的图形及其特点。
1.出示图形,结合图形说说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角的特点。
2.归纳。
课堂小练:课本92页上的3题。课本93页上的1、2题。
任务二:整理观察物体的知识。‘
回顾观察物体的顺序:前后、左右、上下。
课堂小练:课本93页上的3题。
任务三:整理周长与面积的知识。
1.什么是周长?总结周长的计算公式。
2.什么是面积?总结面积的计算公式。
课堂小练:课本95页上的2、3、4题。
任务四:整理图形运动方面的知识。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并判断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运动是旋转。
课堂小练:课本97页上的1、2、3题。 【巩固提升】
1 .完成课本93页上的4题。
2.完成课本96页上的第6、7、8题。
【盘点收获】




《图形与几何》
长度单位的换算:1米=10分米


面积单位的换算: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长方形周长:(长+宽)×2;正方形周长:边长×4。
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轴对称图形:上、下、前、后、左、右。
平移、旋转:东、西、南、北。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93页上的4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备课教案
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认识角、直角、锐角和钝角。

认识周长、面积,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认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及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认识前后、上下、左右,会辨认八个方向与简单的路线图。

能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的形状。

复习重难点:
能运用公式进行周长、面积计算。

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及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练习。

.书本上第84页第1题。

让学生看懂图意,然后根据照相机的位置判断所拍到的熊猫照片。


.出示书本上第84页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样的角叫锐角、直角、钝角,教师板书。

在下面星座中,用红笔描出5个角,并说说这些角中的哪些是锐角、直角、钝角。

.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单位。

体会并认识长度和面积单位,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或面积单位。

.出示书本上第85页的第4题。

题目:有一块长15米、宽12米的草地,草地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草地四周围上护栏,护栏长多少米?
让学生回忆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长方形面积=长×宽长方形周长=×2
让学生理解“占地面积”就是求长方形的面积,求护栏的长就是求长方形周长。

.李红家准备在客厅地面上铺上方砖,选择哪种方砖便宜?需要这种方砖多少块?
让学生思考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

步先求出客厅的面积:6×4=24=2400
第二步再求出方砖的面积:2×2=41×1=1
第三步求出方砖的块数:2400÷4=6002400÷1=2400
3=7200
×5=30002400×600第四步求出价钱:
比较:边长为2分米的方砖要便宜,需要600块。

二、解决问题。

.书本上第85页第6题。

在一个长方形花坛四周,铺上宽1米的小路。

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问题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对学生来讲,难度不大。

算式:20×15=300
问题2:让学生思考一下小路的面积如何去求?引导学生
思考:
小路的面积=整个长方形的面积-花坛的面积
并让学生思考:整个面积的长和宽是多少米?
×=374
小路的面积=374-300=74
.搭一搭、看一看。

出示由4个正方体所搭成的物体形状,然后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块小方块。

出示书本上的小木块。

组织学生开展数一数的活动中,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搭一搭。

组织交流你是怎么数的。

.下面是5路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线图。

出示5路车的路线图。

让学生回顾平面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然后根据路线图填写书上的内容。

.下面图案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思考怎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然后判断,如果是轴对称图形,让学生画出轴对称线。

三、方位图。

.复习。

简单地让学生回顾一下有关方位的知识。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在教室里同学间的相互之间的位置情况。

.书本上第87页的练习。

教材示范:邮局在和的交叉路口的角。

让学生理解是填路名和方位。

问题1:育英小学在电影院的方向。

引导学生找到育英小学和电影院,然后根据它们的位置来判断。

问题2:公园在和的交叉路口的角。

同样引导学生先找到公园,再找到与公园相邻的两条路,再判断其方位。

:张丽去上学,她可能沿着向走,到华光路再向3问题
走,在马路的侧就是育英小学。

问题4:张丽上学还可以走哪条路线?
四、运动。

.回顾。

让学生回忆一下,像哪些物体的运动我们认为是平移,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书本上第87页的练习。

逐一出示四幅图,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哪种运动方式?
五、在方格纸上画图。

.出示几幅图,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你们画出对称轴。

.在方格纸上出示几幅比较简单的图形,让学生根据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图形,并说一说是什么图形。

.出示书本上第88页第13题的第1小题。

让学生独立画出轴对称图形。

这幅图形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如果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也可以借用镜子来完成。

.平移图形。

出示三幅图形,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平移,在平移前让学生说一说在平移的过程要注意的问题。

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完成书本上第2小题。

二度备课: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