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潍坊市育才学校王淑华
一、教材分析
著名文学评论家梁衡曾经说过:“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具备一定的文言积累和阅读能力,这就为学习本课打下了基础。同时,西湖美丽的雪景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吸引力。不过,学生对白描的手法了解不多,对本文的情感体验不深,这是学习的难点。
三、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能力目标:品味雪后西湖奇景,了解本文白描的写作手法。
情感目标:领悟作者的志趣,理解作者孤高自赏的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
了解白描手法,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进而理解作者情感。
[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使课堂讲解思路清晰、提示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主要分三步:初读—精读—品读。以读贯穿始终。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有关西湖的图片,让学生对西湖有了感性的认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白雪覆盖的西湖又是什么样子呢?带着这份好奇走进课文。然后介绍湖心亭、作者及作品。
(二)学生朗读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应反复进行,要引导学生采用听读、自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然后精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并就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引导学生释疑,讲解重点字词及难懂的句子,并进行探究活动,通过提问和课堂讨论,理解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在这一环节中,我一共设计了三个问题,三个问题的设计涵盖了整篇课文的内容,而且紧扣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1、湖上的长堤、湖心亭、小舟,在作者的笔下为何是“一痕”“一点”又“一芥”?这些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有什么特色?
这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白描这种写作手法,它简练自然,不事雕琢。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数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2、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是不是矛盾?
不矛盾,是作者有意为之。作者认为芸芸众生不可为伍,俗人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比如舟子,反映出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与遗世独立。
3、舟子用“痴”来形容作者,这个“痴”字有什么含义?
这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三)品读活动。
在反复品读中进行品析、品味、品评,通过三个句式说话,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一读,品词语
以“我认为--------词(字)用得好,写出了-------”为话题发言。
二读,品美点
以“我认为----------句美,写出了--------”为话题发言。
三读,品情感
以“我从文中-----------处,理解了作者的---------心情”为话题发言。(四)学习贵在创新,根据文章内容、意境、情感,给出上联,学生对下联。学生若对出佳句,予以展示,进行鼓励。
上联:赏雪景寄情山水下联:
上联:独驾小舟赏雪景下联:
上联:赏雪景深夜驾小舟下联:
(五)阅读相关文章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我让学生体会它们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
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手法,景人相映;而《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在表达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六)课文小结:
一篇短小的小品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像梦一样的冰雪世界。在这里有神奇的景、有高雅的情,记叙、写景和抒情水乳交融,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大家也许觉得张岱很神秘,其实不然,想想自己,也许就曾把自己关进小屋,独自一人去感受那流淌自心底的音乐。也许就曾经长久地抬头仰望星空,不为别的,只为感受那份寂静。所以,当我们品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张岱离我们并不远,他在穿越时空的隧道,和我们的心灵进行对话,一同去感受那份孤独,一同去感受那份静谧。
(七)、课后作业
尝试用白描手法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段散文(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