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总复习专题一文言文翻译》专题 复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复习专题——句子翻译”教学设计西关外国语实验学校李倩一、教学目标分析(一)教学任务分析1. 教学内容分析:在广州市近几年语文中考的题目中,文言文翻译是必考题,两道题占4分左右。

传统的文言文翻译主要是直译,把句意的理解落实到具体的字词解释上,通过一一对应的词语解释串解句意。

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上也要求同原文保持一致。

我们在教导文言文的时候,必须强调直译,字字落实,一一对应。

2. 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方法,而且广州市中考所考的古文都是课内讲授的内容,学生基本上理解文意。

但是通过平时做题反馈的情况来看,仍有许多同学解答翻译题的时候,不得要领,丢分现象比较严重。

学生虽然积累了许多文言知识,但是在复习阶段,还是要帮他们梳理一下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陈述1.目标1:明确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基本要求。

2.目标2:能够让学生通过举例,归纳总结翻译的具体方法。

3.目标3:掌握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具体方法。

4.目标4:能够运用所学的翻译方法翻译文言文句子。

(三)教学目标分解1.目标1(1)活动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基本要求。

2.目标2(1)活动1:用找错的方式,归纳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常见错误。

(2)活动2: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回答例句的翻译。

3.目标3.(1)活动1:通过错题归纳,总结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

4.目标4.(1)活动1: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的形式,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翻译其他文言文句子。

(四)教学目标评估1. 评估1:能够明确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基本要求。

2. 评估2:能够找出翻译例句中出现的错误和准确回答例句的翻译。

3. 评估3:能够通过句子重点词语的翻译总结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

4. 评估4:能够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正确翻译其他文言文句子。

二、学习重点、难点1. 重点:目标2,目标32. 难点:目标3,目标4三、课时:一课时(40分钟)四、教学过程(一)导入2006年至今,广州市语文中考卷的文言文翻译题,一直都是考两道主观题,分值在4分左右,是一个必考的知识点。

初三专题复习 文言文翻译教案

初三专题复习   文言文翻译教案

初三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教案主备人:姚瑞珍集体备课时间:教材分析: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以来是文言阅读的重点。

因而,我们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技巧,以便更好地驾御这一题型。

【教学目的】1、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原则,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中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掌握解题步骤、翻译方法,学以致用。

3、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学情分析:通过课堂上学习的文言文课文知道,大家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文言文翻译的一些方法与技巧,也基本上掌握了常见的文言实词的含义。

但是,分析几次月考和平时习题的情况,我发现同学们在实词含义的理解上,特别是文言文翻译部分实词含义的把握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面对浩如烟海的文言实词,一个一个的去识记的确不太现实,那么同学们掌握几种文言翻译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步骤】一.课堂导入文言文的阅读离不开翻译,中考中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所占的分值也较大,这几年都是八分,而考生平均得分多为分值的一半,可见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好中考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二、新课:例:1、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分析:此句中,最关键字为寻字,寻有寻找的意思,也有不久的意思,很显然这里是后者。

译文:没有结果,不久就生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询问桃花源的人。

(一词多义)2. 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分析:词句最关键为异字,异有奇怪的意思,也有感到奇怪的意思,显然这里用后者最通顺。

(词类活用)归纳:文言文翻译的明确标准: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1.1 设计背景: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古文素养和语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2 教学意义:通过复习和练习,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1.3 教学时长:本章节预计用时1课时。

二、知识点讲解2.1 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实词推断、虚词辨析、句子结构分析、词句翻译等。

2.2 文言文阅读的策略:快速浏览、细读理解、对照注释、揣摩文意等。

2.3 文言文阅读的实践:通过阅读经典文言文篇目,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感。

三、教学内容3.1 经典文言文篇目:选取中考常见的文言文篇目进行讲解和分析,如《岳阳楼记》、《出师表》等。

3.2 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实践: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实词推断、虚词辨析等阅读技巧。

3.3 学生自主阅读练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其他文言文篇目,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够独立阅读简单的文言文。

4.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语感。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重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的掌握。

5.2 难点:对经典文言文篇目的理解和翻译,以及对阅读技巧的灵活运用。

以上是前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后续章节将包括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等,供您参考。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PPT、文言文阅读材料、黑板、粉笔等。

6.2 学具:学生笔记本、文具、文言文阅读材料、参考书籍等。

6.3 准备: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PPT,确保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简单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阅读的学习状态。

7.2 讲解与示范:教师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进行讲解和示范,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完整word版)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完整word版)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执教:李忠娥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掌握几种实用的技巧——留、删、换、调、补、贯。

2、运用方法翻译课外文言文语段。

3、让学生体验竞争,以此激发学生复习文言文的热情。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并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学生体验竞争,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热情。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更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

几乎每一课都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为中考做准备,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技巧。

二、热身运动1、朗读《东施效颦》原文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庄子·天运》2、四人小组讨论《东施效颦》的大意。

我们这节课打算用男女生竞赛的形式,看看谁表现最好,最后夺魁。

3、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一段译文,请大家指出其翻译上的不足之处。

译文:西施得了心病总在家里皱眉头,家里的丑女看见西施皱眉觉得很美,回家也捂着心皱眉,有个富人想见见她,但西施坚持不出门贫穷的人见到了她,却带着妻子离开她她知道皱眉头的美丽,却不懂皱眉头为什么美丽。

4、错误主要在两个方面:1)关键词不落实2)省略成分补充错误3)代词指代不准确4)望文生义太死板这些都是我们翻译文言文的大忌:想当然,甚至靠想象;译出之后,句子却是不通顺的。

那么,文言文的翻译有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呢?下面让我们来小试牛刀,一起去寻找答案。

三、小试牛刀(明确标准、方法指导)“二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句顺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讲解。

2. 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分析与练习。

3. 选取适合初中生程度的文言文进行阅读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讲解,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分析。

2. 教学难点: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事例引出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如划分句子结构、查找词语含义、翻译句子等。

3. 示范:选取一篇简单的文言文,示范分析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过程。

4. 练习:让学生练习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五、课后作业:1. 分析一篇给定的文言文,划分行句结构,查找词语含义,翻译句子。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文言文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阅读技巧。

3. 利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其对文言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期中期末考试评价:通过考试检测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了解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八、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教材和辅导书,用于提供教学内容和练习题。

2.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文言文实例和教学PPT。

文言文翻译的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的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的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一词多义、句式结构、古今异义等翻译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言文翻译的相关资料、实例文章。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文言文篇目,了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

2. 讲解翻译技巧:介绍一词多义、句式结构、古今异义等翻译技巧。

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文言文句子,指导学生运用翻译技巧进行翻译。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翻译心得和遇到的困难。

5. 总结提升:教师点评学生翻译成果,指出常见错误,强调翻译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1. 翻译练习:布置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句子,要求学生独立翻译。

2.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文言文篇目,让学生课后自主阅读。

3. 反馈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同学交流翻译心得,互相学习进步。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文言文翻译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翻译能力的提升。

2.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的积极性。

翻译练习:评估学生的翻译准确性、流畅性和理解力。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翻译完成情况和拓展阅读的反馈。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和贡献。

七、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思考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翻译技巧。

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学生。

教学进度:检视是否需要在后续课程中调整教学计划和进度。

教学资源:评估所使用的教学资源是否充分且适合教学目标。

八、拓展活动1. 举办“文言文翻译大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翻译技巧,翻译给定的文言文段落,比赛翻译的准确性和文采。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识别和翻译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文言文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忠实于原文、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保持原文风格。

2. 文言文句式的识别和翻译方法: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

3. 文言文词汇的理解和运用: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讲解: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举例说明。

3. 句式识别与翻译练习:学生分组讨论,识别给出的文言文句式,并进行翻译练习。

4. 词汇理解与运用练习: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材料,标注不理解的词汇,进行小组讨论和解答。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2. 学生对文言文翻译原则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文言文句式识别和翻译能力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翻译原则和方法的讲解PPT。

2. 文言文句式识别和翻译练习材料。

3. 文言文词汇理解与运用练习材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讲解、练习、小组讨论六、教学活动:1. 句式识别与翻译练习:教师选取典型的文言文句式,让学生进行识别和翻译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 词汇理解与运用练习: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材料,标注不理解的词汇,进行小组讨论和解答,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七、教学内容:1. 文言文翻译的难点和常见问题: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2.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如根据上下文推断、查找资料等。

3. 文言文翻译的实际应用:如翻译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文献等。

八、教学过程:1. 难点和常见问题讲解:教师讲解文言文翻译中常见的难点和问题,举例说明。

2. 翻译技巧讲解:教师讲解文言文翻译的技巧,举例说明。

3. 实际应用练习: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段古代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进行翻译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如实词推断、虚词辨析、句子结构分析等。

2. 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句子和篇章。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能够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4. 通过对文言文的复习,提高学生的中考文言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复习与实践。

2. 文言文词语的推断与理解。

3. 文言文句子的分析与翻译。

4. 文言文篇章的理解与分析。

5. 中考文言文题型的复习与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2. 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文言文动画、视频等,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4. 进行模拟测试,让学生熟悉中考文言文的题型和答题技巧。

四、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文言文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2. 评估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检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学习需求。

4. 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复习文言文阅读技巧,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

2. 第二周:推断文言文词语,理解文言文篇章。

3. 第三周:练习文言文翻译,翻译经典文言文篇目。

4. 第四周:模拟中考文言文考试,讲解答题技巧。

5. 第五周:进行中考文言文模拟测试,评估学生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指导书籍,用于参考和辅助教学。

2. 中考文言文真题集,用于模拟测试和学生练习。

3. 在线文言文资源库,提供丰富的文言文篇目和资料。

4. 文言文学习软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词推断和翻译练习。

5. 教学课件和教案,用于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提高文言文理解和翻译能力。

2. 教学难点:推断文言文词语的含义,分析文言文句子的结构,翻译文言文。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基本理解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3.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对文言文有直观的认识。

2. 教授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如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结构、推断词义等,并通过实际阅读练习让学生加以运用。

3. 教授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如直译和意译、注意文化背景和词义转换等,并通过翻译练习让学生加以实践。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的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材料,包括经典文学作品和中考真题。

2. 文言文翻译技巧和参考资料。

3. 教学PPT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材料。

六、教学活动1.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答题竞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组织文言文阅读角,提供丰富的文言文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交流。

3. 定期举办文言文朗读比赛和翻译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翻译水平。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文言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3. 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提供适当的辅导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八、教学实践1. 安排定期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课堂外进行文言文阅读,如家庭作业、阅读笔记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阅读能力。

3. 组织文言文阅读俱乐部或兴趣小组,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和分享,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共同成长。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理解文言文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以及如何在实际翻译中运用所学技巧。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文言文翻译技巧,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知识讲解: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留、删、换、调、补等,并通过具体例句进行演示。

3. 课堂练习:布置一组文言文翻译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共同探讨翻译方法和技巧,教师巡回指导。

5. 答案解析:学生展示各自的翻译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文言文翻译技巧,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翻译技巧。

2. 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文言文进行翻译练习,体会翻译的乐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翻译练习的正确率。

2. 学生对文言文翻译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4.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文言文翻译案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翻译技巧。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3.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4. 文化渗透:在翻译教学中,穿插介绍文言文背后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七、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含有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的PPT,方便学生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

2. 教学案例:准备一批典型的文言文翻译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课》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课》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课》复习教案一、导语设计初中阶段在我们的教材中共有45课是文言、古诗词,其中有35课是精读篇目。

在这些篇目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

每一课都令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独特的美。

今天着眼于中考,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

二、中考文言文的分量文言文在中考中占多大的分值呢?09、10年中考,文言文、古诗词单独设题,即试卷的第一大题,分别为14分和16分。

而11年中考试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满眼尽是文言、古诗词!你们原来的语文老师刘芳老师是一个工作的有心人,听说她在去年中考刚一结束时就让大家做了11年的中考试卷,大家应该还有印象吧,11年的中考试卷带给每一个考生的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经典文化的学习之旅。

我统计了一下,11年在54分的阅读题中,考查同学们文言、古诗词记诵积累的有12分,直接或间接考查文言、古诗词的题目共38分。

那么,在国人日益重视传统文化的XX年中考中,文言、古诗词会占多大的分值呢?我不是命题者,我没有能力给大家一个数据精确的回答!但是我敢肯定的说:分值一定不会少!三、研试题析考点明题型在中考语文命题说明中,考查文言、古诗词的共有这样4个考点:1、运用准确的停顿、重音、语调朗读。

2、根据语言环境调动记诵积累。

3、文言词语的积累和理解。

4、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这4个考点会以什么样的题型出现在我们的试卷当中呢?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透过以往的中考试题自己来分析分析。

昨天老师发给大家的资料,是老师将09、10、11年商洛市中考语文试题中的文言、古诗词试题集合在一块儿,供大家给排队来了。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读题,思考一下:中考中文言、古诗词部分老师会出什么题?老师会考我们什么?四、文言文复习专题一:文言文的翻译明白了中考中文言、古诗词考什么出什么题,下一步我们就要有的放矢,逐个击破。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准确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3.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中的虚词、特殊句式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过程。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文言文句子材料,用于讲解和练习。

2. 准备翻译的参考答案,用于学生练习后进行自我检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

4. 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翻译练习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1. 教学内容: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常见文言文句式的识别与翻译文言文句子翻译中的关键词汇识别与翻译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实践案例分析提高文言文翻译准确性的策略2. 进度安排:第1周:回顾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第2周:讲解常见文言文句式及其翻译方法第3周:训练关键词汇的识别与翻译第4周:分析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实践案例第5周:探讨提高文言文翻译准确性的策略七、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翻译练习表现,评估其对文言文句子翻译技巧的掌握程度。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翻译质量,检查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相关的文言文翻译题目,评估学生在考试中的翻译能力。

2. 评价标准:准确性:翻译结果是否忠实于原文,关键词汇和句式的翻译是否准确。

中考课外学习: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课外学习: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课外学习: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 能够正确翻译文言文句子。

3. 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

4.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文言文素养。

教学内容:1. 文言实词、虚词的复习。

2.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技巧。

3. 文言文基本语法结构的复习。

4. 文言文阅读练习。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文言实词、虚词的复习1. 导入:回顾之前学习过的文言实词、虚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一些规律。

2. 讲解:针对学生总结出的规律,进行讲解和补充,强调一些易错点。

3. 练习:给出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判断其中的实词、虚词是否正确使用。

第二课时: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技巧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文言文句子翻译经验,总结出一些翻译技巧。

2. 讲解:针对学生总结出的翻译技巧,进行讲解和补充,强调一些易错点。

3. 练习:给出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翻译技巧进行翻译。

第三课时:文言文基本语法结构的复习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文言文基本语法结构,总结出一些特点。

2. 讲解:针对学生总结出的特点,进行讲解和补充,强调一些易错点。

3. 练习:给出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判断其中的语法结构是否正确。

第四课时:文言文阅读练习1. 导入:给学生发放一篇文言文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

2. 讲解:针对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3. 练习:给出一些文言文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课后作业,观察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文言文句子翻译技巧和语法结构的理解程度。

同时,通过课后收集的学生练习反馈,了解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教学资源:1. 文言实词、虚词的复习资料。

2. 文言文句子翻译技巧的讲解资料。

3. 文言文基本语法结构的复习资料。

4. 文言文阅读材料。

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专项复习 教案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专项复习 教案

中考文总复习《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一、教学类型:复习课二、教学目标:归纳、总结所学的文言文,并依靠考纲与课本找出文言词语的用法与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记忆,以提高文言的阅读能力,作好备考的准备。

三、教学设想:以学生间的互相解答、教师的辅助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复习旧的文言文段中的知识点,以旧带新,总结出文言文学习与记忆的规律,以指导中考的复习。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五、教具准备:多媒体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中考说明》解读:2、分值及题型:分值约11分,第一小题一般一词多义辨析(三个实词一个虚词),通假字辨析,古今异义辨析,词类活用辨析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第二小题一般是翻译句子,考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第三题考察文意的理解与把握,第四小题一般是关联点比较题。

二.,备考指导1.研读一模试卷,找准考点2.依靠课本,分类整理知识要点(1)课下注释中出现的实词虚词用法(2)课文中出现的特殊句式及翻译通顺的方法(3)每篇课文用到的写法及表现的思想主旨。

最好把初中文言文分类,如写景抒情类,借事寓理言志类,诸子百家思想类,君王治国理政类,找出写法和主旨的异同,便于归纳记忆和同类题材迁移联想。

( 4)每篇课文后的习题要温习巩固。

3.在复习中,应采取课内带课外的方法,一读二看三迁移三.考点归纳及策略、.文言实词辨析1.通假字辨析。

教师点拨:【复习方法】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2.接下来请同学们讨论这样一个例子,注意例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请一个同学先翻译这个句子,然后教师总结)从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妻子”“绝境”两个词都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妻子”在文中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则是一个词,仅指“丈夫的配偶”;“绝境”文中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没有出路的境地”。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目标描述:1、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掌握几种实用的技巧——留、删、换、调、补、贯2、运用方法翻译课外文言文语段。

3、让学生逐步体验竞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学习内容分析:(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二)文言文翻译的一般方法(三)文言文翻译的大致程序(四)文言文翻译口诀(五)实战演练学生学情分析
初三下期,学生在课内文言文学习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基本常规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形成了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积累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但在课外文言文翻译上仍然还能力欠缺。

教学策略设计
学生体验竞争,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热情。

信息技术运用说明
合理运用PPT课件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这篇文章共893字。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教案课时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教案课时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教案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句式等。

2. 通过分析典型文言文篇目,使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的意蕴和风格。

3.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4. 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基本知识讲解:词汇、语法、句式等。

2. 分析典型文言文篇目: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3. 文言文翻译技巧讲解与实践。

4.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讲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句式等。

3. 篇目分析:分析典型文言文篇目,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蕴和风格。

4. 翻译练习:讲解文言文翻译技巧,并进行翻译实践。

5. 阅读与鉴赏:引导学生阅读文言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文言文基本知识。

2. 完成课后文言文翻译练习。

3. 阅读一篇文言文,并进行鉴赏。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翻译练习和阅读鉴赏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文言文知识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理解力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

4.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文言文学习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的文言文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文言文,增强对文言文语感的理解。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翻译和解析文言文。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进行系统的讲解。

2. 演示法:教师通过朗读和表演,展示文言文的语调和情感。

文言文翻译的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的复习教案

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信、达、雅。

2.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直译、意译、对译。

3. 文言文翻译的注意事项:词义、词序、语法、修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操作和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教师点评和指导。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文言文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分享经验和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

3. 练习:布置文言文翻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点评:收集学生的翻译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课后文言文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 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翻译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评估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兴趣: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兴趣。

七、教学资源1. 文言文翻译教材:提供系统的文言文翻译知识和技巧。

2. 文言文例句:收集一些典型的文言文例句,用于讲解和练习。

3.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文言文翻译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翻译技巧。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

2. 第二课时: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操作和实践,进行课堂练习。

3. 第三课时:点评和指导学生的翻译作品,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4. 第四课时:进行分组讨论,分享经验和心得,总结文言文翻译的要点。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把握出题规律、预测出题方向。

2、夯实基础知识,掌握答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3、学会感悟,促进提高。

复习准备:自主学习,课前完成中考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试题。

复习过程一、导入复习同学们,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一朵璀璨的星。

其中有三峡的凄美;有醉翁亭的秀丽。

有韩愈“其真不知马也”的愤懑之情;也有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一片忠心。

可以说,每一篇文言文的学习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或是带来人生真谛。

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不过,今天我们要从中考的角度来看它。

要攻克文言文阅读这个难关,熟悉考点、题型,明确复习方向就尤为重要了。

二、明确题型1.请同学们根据中考语文试卷,归纳中考文言文阅读的题型。

2.学生观察思考明确题型:(1)解释词语(2)选择题(3)翻译句子(4)分析文意三、寻找方法1.请同学们五人为一小组,针对每一种题型,合作寻找有效的复习方法或是答题技巧。

2.学生小组展开活动,教师巡回,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小组代表发言,交流寻找的结果。

明确:(1)解释词语多考查课下注释、重点实词。

方法:①熟记课下注释。

近三年词语解释考查多考查课下注释:引喻失义以咨诹善道性行淑均(2014《出师表》)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杂然而前陈者(2015《醉翁亭记》)水尤清冽卷石底以出崔氏二小生(2016《小石潭记》)②掌握实词的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例如:通假字入则无法家拂士一词多义公问其故彼竭我盈,故克之古今异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词类活用朝服衣冠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

(2)选择题多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

整理近三年对文言虚词的考察情况:之(3年3考)以(3年3考)于(3年2考)而(3年2考)则(3年1考)为(3年1考)方法:归纳常用虚词的一般用法,并为每种用法列举一两个典型例句。

例如:归纳“之”的用法①亲戚畔之②醉翁之意不在酒③夫专诸之刺王僚也④马之千里者⑤何陋之有⑥公将鼓之⑦辍耕之垄上(3)翻译句子要求: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 能够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子结构和特殊句式。

3. 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准确解读文言文材料。

4.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提高文言文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文言实词、虚词的辨析与运用。

2. 文言文句子结构的分析与理解。

3.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识别与翻译。

4.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

5. 文言文写作的要点与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辨析,文言文句子结构的分析,特殊句式的翻译。

2. 难点: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文言文写作的要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讲解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练习法: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写作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言文阅读题目,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10课时。

2. 教学进度:每课时完成1-2个知识点的学习和实践。

3.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练习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辨析,通过举例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2. 新课内容:讲解文言文句子结构,分析句子成分,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在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文言文句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含义。

4.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分析句子结构,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布置作业: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文言文句子结构。

七、教学内容:1.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识别与翻译。

2.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文言文特殊句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4. 练习: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识别和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翻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复习文言文翻译方法,运用这些方法准确翻译文言文。

2、掌握文言翻译方法以及翻译试题的解题得分技巧,不断积累。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常见的文言翻译方法,反复练习以准确翻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加强文言翻译技巧的积累,提升自己的阅读及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加强文言翻译技巧的积累,提升自己的阅读及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安全目标:上下学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加强练习,积累文言翻译经验,掌握记忆技巧。

(二)教学难点:
1、通过练习和总结,加强对文言翻译方法的积累,准确翻译,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总结归纳平时容易出错的文言翻译,集中进行反复记忆。

三、教学用具:课本、PPT、文字材料
四、学情分析:
文言文中词语较多,学生生疏者不少,要逐句弄懂,逐段讲解。

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体会本文以情动人,情挚词切的特点。

学生对课文不同的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老师应给于肯定,并予以鼓励,这样教师不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践。

五、教学方法:讲解、练习相结合
六、教学资源:PPT、文字资料
七、课时安排:3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课前德育教育-----促进祖国的繁荣与富强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一、中考文言文翻译的十大方法及示例:
“增、删、调、留、扩、缩、直、意、替、选”是考试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
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

”“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

“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四种情况:1、前置谓语后移
例:“甚矣!汝之不惠。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
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
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

“还自扬州。

”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五)扩就是扩展。

1、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译句:“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役”、“赋”扩展为双音节词。

2、对于一些紧缩复句或言简义丰的句子,在翻译时,要根据句义扩展其内容,才能使意思表达清楚。

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译句:“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六)缩就是凝缩,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实用繁笔,在翻译时应将其意思凝缩。

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句:“(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七)直即直译,就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词句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

对于文言文的实词、大部分虚词、活用词和通假字,一般是要直接翻译的,否则,在考查过程中是不能算作准取得翻译。

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八)意即意译,就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

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互文、借代、婉曲等,不能直译的要恰当处理,将其意译。

1、互文不可直译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

例1:“秦时明月汉时关”译句:“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例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可译为:“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2、比喻
例:“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3、借代
例:“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代高官厚禄等。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

4、婉曲
主要是避讳。

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还有把上厕所说成“更衣”。

(九)替就是替换。

1、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2、把古词替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或词组。

例1:“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例2:“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换成“出身卑微,见识短浅”。

2、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

例:“然则……”:换成“既然这样,那么……”;“何以………?”换成“根据什么……”。

(十)选就是选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很常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才能使句子正确。

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兵”是一个多义词,它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等义项。

例句中的“兵”翻译时应选择“兵器”。

为便于同学们记忆,特将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编成一段顺口溜: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