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集体评课

合集下载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评课稿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评课稿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评课稿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评课稿列方程是问题解决的一种策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是解方程的本质,李老师抓住了“列方程方法解决问题”主线,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感受了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以下谈几点这节课的'的亮点和本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亮点:1、创设有效的联系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

在李老师的课上,李老师从学生熟知的学校的跳绳比赛入手,学生的兴趣高涨,避免了教材提供的主题中的高于学生生活常识的起点,使学生能更好地投入数学学习之中。

这也告诉我们,我们要学会灵活的运用教材,只有学生在熟知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

2、素材呈现简约但不单一。

李老师的课上通过选取学生生活中的事件贯穿课堂,素材虽单一,但是具有数学味,而且在练习中通过有线段图、文本、图画等形式,让学生在即将进入倦怠时期马上又焕发新的神采,激发他们去学习,去攻克问题的斗志。

3、注重对数量关系的分析。

李老师注重引导,让学生会概括、归纳数量关系式,这对于学生学会列方程、列对方程很有好处,方程本身就是“等式”。

而且通过列数量关系式能让学生对于数学信息了解的透彻,又便于解决。

想法:1、我觉得老师要引导学生从正向思维去解决问题,出现了由算术思维引发的方程式,我想最好老师能引导学生通过找关键数学信息列方程,一个避免了学生的列错算式,一个由于方程式是有算式转换过来的,其实是学生进行了转化思想,也浪费了时间。

2、在李老师上练习巩固课时,我觉得第一题练习出现时,李老师直接为学生设好X太快了,可以先让学生说说通过看,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只有在了解数学信息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题意。

我想先让学生说说题意,培养孩子审题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评课稿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评课稿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评课稿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初步认识方程,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改变了以往解决逆思维题目用算术方法解答而学生很难理解的困惑,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

听了贺老师的这节课,我觉得这课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重视等量关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认识基础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到问题里的等量关系。

这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应该说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缺少这样的训练。

贺老师在开始时进行了充足的等量关系训练有助于后面的教学顺利开展,并且始终把数量关系的训练作为教学的主线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重视关键句分析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句,根据关键句找出题目中直接的相等关系,这样可以便于学生列出方程,解答问题。

如:在教学例1时,先让学生读懂题目,找出关键句:“大雁塔的高度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再根据这句话引导学生说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2-22”。

小雁塔的高度不知道就可以设它为x,直接列出方程,这样问题就很快解决了。

接下来的练习中,贺老师都重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出“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几”这种相等关系,注重训练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句来分析与思考,这样能很快提高解题能力。

三.重视学生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在学生学会找准关键句、分析关键句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基础性、综合性等训练。

贺老师的练习设计依托教材,注重基础的训练,有变式,有思维含量,有层次。

让学生比较、交流与思考,发现题目的差别,找出题目中的共同点,找到解题的共同处。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如下:
1. 让学生感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便利性
在实际问题中,往往需要先找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列方程来求解。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便利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抽象等思维过程,学会列方程解
决问题
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先找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列出方程。

为此,我通过图片、故事等辅助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抽象等思维过程,逐步学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列方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重视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总结
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总结规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5.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
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总结起来,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感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便利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抽象等思维过程,学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重视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总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评课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评课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评课1. 引言好嘞,今天咱们来聊聊“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这门课。

首先,方程就像是数学界的小魔法,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想想你每天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小难题,像是买水果时算总价,或者是制定旅行计划时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是不是觉得,方程能帮助我们理清思路,轻松应对呢?今天就让咱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这门课的评课内容,看看它是如何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的。

2. 课程内容2.1 理论知识在课堂上,老师首先给我们普及了什么是方程,以及如何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你看,那些公式、变量,乍一看可能让人感觉晕头转向,但实际上,它们就像是解锁生活难题的钥匙。

比如,老师举了个例子:假设你要去超市买苹果和橙子,苹果每斤5块,橙子每斤3块。

如果你一共花了30块,你就可以列出一个方程:5x + 3y = 30。

这个时候,咱们就能用这个方程找到x和y,也就是你买了多少斤苹果和橙子。

2.2 实际应用这门课的最大亮点,就是它教会我们如何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就像我上次跟朋友一起去市场,买菜时脑袋一热,想着“今天要吃点新鲜的”,结果一下子买了太多,回来一称,哎呀,整整多了5斤。

这时候,如果我提前列个方程,就能控制自己的购物预算,避免买得太多,简直是省钱又省心嘛!而且,老师还教我们用图表来表示这些方程,视觉化的东西总能让人更容易理解。

那一刻,我心里想着,“哇,数学原来可以这么实用!”3. 教学方法3.1 趣味性我得说,老师的教学方法特别有趣。

她常常用生动的例子和幽默的语言来吸引我们,哪怕是在讲解那些复杂的概念时,她总能找到一种轻松的方式,让我们愿意去听。

比如,她会用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来做类比,像是把方程比作一场侦探游戏,解决每个问题就像破解一个个谜题,让我们觉得数学其实也能很有趣。

3.2 小组讨论而且,老师还特别注重小组讨论,让我们在团队中互相学习。

有时候,大家各抒己见,甚至会闹出一些笑话,增添了课堂的气氛。

你知道吗?在讨论中,有的同学甚至提出了一些特别新颖的解题思路,完全打破了传统思维。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解简易方程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目标是能让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解简易方程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会把未知数的值代入已知条件看是否符合;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的水平;在解题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初步的类推和迁移的水平及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能准确寻找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在教学中,我首先对前面学习的知识实行复习,紧接着让学生明白学习方程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导入新课,我采用了教材中的情景。

展示了例题,我首先从例题上引导学生读题观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这时问题产生了,因为学生的认知局限性,学生对于什么是警戒水位、超出部分和今日水位都不知道是什么,给审题带来比较大的困难。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情境必须是学生真正熟悉的生活情境,要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这才是有效的情境。

其次备课一定要深入,不但要熟悉教材内容、教法、学法,还要深入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这样才能备好一节课,要吸取教训。

学生根据警戒水位、超出部分和今日水位三者之间的关系,列出三个数量关系式,然后让学生依据数量关系列出相对应的方程,这时学生发现例题与之前所学的方程有所不同,之前列方程时题目中未知数已经有了,直接看出x表示那个量,而例题中并没有x,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到:要列方程必须把其中的未知量假设为x,从实际中让学生发现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有“设……为x”的必要性,不至于出现在列方程时不写“解:设……”的情况。

在列方程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因为教材只要求掌握“未知数不是减数和除数的方程”解法,在例题教学中,有的学生列出了这样的方程:14.4—x=0.64,但是却没办法解方程,对自己列的方程产生了怀疑,认为不准确。

五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反思五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反思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的基础上,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经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后,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地还不错,只有个别同学会在“解:设………为X…。

”X的后面会忘记加单位名称;还有个别同学会在求出的结果X=…,得数的后面反而又加了单位名称。

我想格式上问题经过老师的几次提醒,个别同学会有所改正的。

格式上的问题是比较好纠正的,然而理解上的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难点是:根据实际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式,再列出方程。

但是有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来找等量关系式。

所以我在设计第二课时练习课的时候,我想先教会学生找出题目中等量关系式的本领和方法。

我小结出平时做的练习题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等量关系,如下:1、根据常用的数量关系确定等量关系。

例如:甲乙两地相距182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130千米,求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小时?等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由此可以列出方程:解:设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X小时。

X×130=1820X=1820÷13X=14答: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14小时。

2、根据几何公式确定等量关系。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1.2平方米,底是5.6米,它的高是多少米?等量关系式: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根据这个公式列出方程。

解:设平行四边形的高是X米。

5.6X=11.2X=11.2÷5.6X=2答:平行四边形的高是2米。

3、根据题目中有比较意义的关键句确定等量关系。

类似于这样的找等量关系的题目,是同学错的最多的题目,我让学生分两步做:第一,找出题目中有比较意义的关键句;第二,按照关键句中,文字表述的顺序列出等量关系式。

例1:钢琴的黑键有36个,比白键少16个,白键有多少个?第一,找出有比较意义的关键句“比白键少16个”,第二,按照关键句中文字描述的顺序,“比白键少”,“ 少”就是“减”,用“白键的个数-16个=黑键的个数”,再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列方程解决问题》评课

《列方程解决问题》评课

《列方程解决问题》评课各位老师下午好:下面我就我们组老师执教的这节《列方程解决问题》进行简单评课。

颜老师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老师能够在本次活动中承担讲课任务精神是可嘉的,而且在磨课的过程中积极上进,多次试讲,可以说本节课还是很成功的。

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1.整体来说,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对于我们学校的教学模式能够领会并且熟练运用,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在小组合作中把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方法、知识点都提出啦了,整节课显得比较整合。

2.对信息的解读充分。

本节课在出示信息的时候不是一下子都给学生,而是有层次的,首先给学生提供了生活情境,让学生看懂有什么,然后出示第一个信息:梅花鹿的只是是长颈鹿的3倍多两只。

并且设计了“你是怎样理解这个信息的?”这个问题,让学生对信息中的关系深入思考,从课堂上来看,达到了我们要的效果,知道谁多谁少,以长颈鹿为标准来说梅花鹿的指数,这时再出示第二个信息,梅花鹿有38只,这个问题一出出示,学生发现不是自己想的那样,更是对信息在分析,这个过程的解读为下面的画线段图、找等量关系打下了基础,这也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

3.解释与建构环节对于知识和方法的建构梳理到位。

当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束后,带领学生回顾解题的过程,得出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并且老师对应在黑板上写出这个方法,这样学生对解决这类问题的的过程有了更明晰的认识。

不足:1.老师的语言不够简练,精准,对于课堂上生成的资源捕捉不及时,没能抓住生成资源,如:2.在小组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没有面向全体学生。

大家看到本节课在汇报的时候,一个组在交流,下面有几个组质疑,释疑,大多数的学生在这个环节没有参与互动,这也是我们在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下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

3.当堂达标环节只有练没有评。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列方程解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列方程解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列方程解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反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列方程解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重要,列方程解简单的实际问题既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又是十分重要的数学数学方法,对以后的'数学乃至其他一些学科的学习发挥着基础作用。

列方程解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它具有固定的解题步骤和格式,告诉学生这些步骤是必须遵循的书写格式是应该模仿的,因此,在教学这环节时,采用接受学习的方法,结合例题的解题过程,通过谈话和板书,把解题步骤呈现给学生。

在解题过程中,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都让学生做,虽然采用的是接受式学习方式,但仍然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总结列方程解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时,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过程得出:写设句—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方程—检验—写出答语。

并概括成顺口溜:方程解题真方便,找准等量是关键。

等式性质来解答,千万不要忘检验。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评课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评课

《列方程解决问题》评课钱春英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让学生明白利用未知量参与的话就可以列出不同的等量关系式了,所以找等量关系是重点,那么这一个环节怎么铺垫?笔者考虑了一下,感到看图找等量关系是个很好的支架,因此请实习生上周在五(1)班跟着尝试了一下,学生反应良好。

大致分以下三步操练:第一步:看图列方程:第二步:第三步:看图说说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第一步、第二步的等量关系一目了然,第三步必须根据题意找等量关系,这是郑老师这节文字叙述的《列方程解决问题》课的先行。

所以,以上三步应该在本单元的第一课时《等量关系与方程》中教授,当然也可以放在本课的复习中。

有了以上铺垫,本节课的新授点就是找出应用题的等量关系和未知量,根据列方程的需要设定未知量x,即学着写设句。

在这里要培养学生找等量关系的习惯和激起学生设未知数的心理需要,有了设定未知数的需要才去写设句,不是拿到题目就根据问题来写设句。

笔者这样设计:第一部分复习与引入——找找等量关系,并说一说:“苹果和梨一共423千克男生比女生少12人百合花的支数是玫瑰花的3倍再摘23朵桃花,桃花就和杜鹃花一样多了”学生能根据句子的意思灵活地说出多个正确的等量关系。

第二部分探索与比较——例1:小亚买了7支铅笔,小巧也买了一些,她们一共买了21支,小巧买了多少支铅笔?学生默读题目后,课件飞入“x支”例1:小亚买了7支铅笔,小巧也买了一些,她们一共买了21支,小巧买了多少支铅笔?师问:说说你找到的等量关系,相应的式子怎么列?板书出示一般情况下的三类:小亚买+小巧买=一共一共-小亚买=小巧买一共-小巧买=小亚买7 + x = 21 21 - 7 = x 21 - x = 7说明第二种其实不需要未知量的参与,所以没有列出方程的必要,第一和第三就是符合要求的方程。

再问:“x支”哪里来?题目中原先有吗?所以列方程解决问题前必须自己先设定一个未知量为x,教师顺次出示设句。

接着解方程,写答句和检验方程的解,这样一个过程就自然而然完善了。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听课反思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听课反思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听课反思济渎路小学部李国亮《列方程解决问题》是在学生学习了等式的性质,并会解简单方程的基础上,将方程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既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又是十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以后的数学的学习发挥着基础作用。

听了赵老师的这节课,我有以收获:1、直接导入,复习扎实。

不拖泥带水,使学生既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又做好了新课的知识铺垫。

2、教学时教师引导巧妙,起到了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列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的讲授,赵老师是一步步进行的: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例图,从图中找到相关数学信息;让一名学生试着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算式尝试表达出数量关系,在学生很困惑的时候,赵老师用“每个数表示什么数量?”让学生恍然大悟,接着让学生分析能反映数量之间关系的语句,交流数量关系式,并通过幻灯片展示;然后引导学生列方程、解方程、检验;最后小结,归纳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这里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主体性在本节课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这样的过程都是由学生去完成的,使学生在独立的解题过程中,理解所学内容。

3、教师师能及时利用学生的意外错误,转化成教育资源。

在练习时,赵老师让学生找出题中的数量,指名学生回答,学生只读出了两个数量,虽然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要求,但是赵老师抓住学生回答中单位不统一,反问学生“该怎么办?”让学生明白要计算,单位必须统一。

4、练习的讲解,体现了一个“序”字。

在练习时,赵老师认识到了练习的目的性,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注意了循序渐进。

在练习结果的处理上,做到了及时反馈和评价,引导学生弄清方程的一般过程,在练习中加深理解。

建议:最好能出示一个完整的解方程过程,这样学生一目了然,比单纯的总结效果要好。

五下数学教案+实录+反思《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课》

五下数学教案+实录+反思《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课》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课》《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课》教学实录教学内容:苏教版小数教材第十册第11页第8-12题。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些练习。

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基础练习。

师:仔细观察下面几道题,说出各题的等量关系式。

(小黑板出示:①苹果有42箱,是梨箱数的3倍。

②学校体育室有篮球35只,比排球多18只。

③科技书比故事书少40本,科技书有100本。

)生:梨的箱数乘3等于42。

生:排球的只数加上18等于35。

生:故事书的本数减去40等于100。

(学生回答时,教师逐题板书)师:现在请大家完成课本第11页上的第8题。

(学生在书上填空)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填的?生:第1题填“>”,第2题填“=”,第3题填“<”。

师:当X等于多少时,第(1)、(3)题的○里可以填“=”?生:第1题X等于60,第3题X等于1。

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讨论这两道题在解法上有什么不同?(小黑板出示:①学校舞蹈组有28人,书法组的人数比舞蹈组少13人。

书法组有多少人?②学校舞蹈组有28人,比书法组多13人。

书法组有多少人?)(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解法)师:谁来说出自己的想法?生:第1题直接列式计算:28-13=15(人)生:第2题列方程解答。

解:设书法组有X人。

X+13=28X+13-13=28-13X=15答:书法组有15人。

师:第1题根据减法的含义,直接列出减法算式是算术方法;第2题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来解答,是方程方法。

我们在解题过程中要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解法。

师:课本第11页上有一组(第9、10、11题)关于森林的题目,我们一起来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板演)师:你认为这三名同学做得怎么样?生:答案全对。

只不过第3题他忘记写“解设”了。

师:对呀,“解设”这一行字不能少。

【反思】:练习课不是机械重复的训练,学生应是认知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列方程解应用题评课稿

列方程解应用题评课稿

列方程解应用题评课稿第一篇:列方程解应用题评课稿这节课一改以往传统复习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复习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精心加工教学材料,灵活处理教材。

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对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

教学本节课时,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改编和加工,使教材变得生动活泼,更贴进学生的实际。

比如:课本上是传统的相遇问题,而这节课出示的是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情景:发生在本校校长和教课教师之间的求两校距离的问题。

例题的结构没变,但是呈现形式却是鲜活的,具有实际意义的需要迫切解决的求“两校之间的距离”。

这样的设计更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渴望。

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

六、一儿童节是每个学生都瞩目的节日。

接受来自于陌生人的祝福和了解别人为这个节日所准备的活动,更是学生乐于倾听的,更有兴趣的事情。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六、一”儿童节这个话题,创设出了一个个鲜明的现实情景,使学生学习的材料变成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中的数学。

教师利用这个话题引出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再让学生解决在这个话题里情景里产生的问题,尝到了成功的乐趣。

这样的设计,使枯燥乏味的应用题复习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

使学生得到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愉悦,体验到了用数学的快乐。

3、采取多种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应用题复习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解题思路的梳理,注重解法的联系与区别。

本节课的复习教学,第一题让学生口头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得出两个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梳理两种算法的解题思路;第二题着重复习,先让学生做出这道题,再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得出算术方法与方程法的联系与区别:都是使用同一个数量关系式,不同的是算术方法需要把数量关系式变形,是一种逆向思维的方式,而方程则是直接利用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是一种顺向思维的方式。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A.18B.36 C.27
5.将 化成小数后,小数点后第2015位上的数字是()。
A.2 B.4 C.5 D.8
6.不改变0.8的值,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小数,写作()。
A.0.800B.0.008C.0.080D.8000
7.如下图,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A.600B.750C.1200D.2000
17.最小的质数占最小的合数的_____%.
18.平面上有5个点,无三点共线,以任意三点组成一个三角形,则三角形的个数应为____.
19.如下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甲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乙的面积是63平古厘米.则丙的面是________平方厘米.
20.在-7.5,2.4,+ ,- ,0中,正数有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
1.在一个比例尺是200∶1的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是2厘米,这个零件实际长()。
A.4米B.1米C.0.1毫米D.0.4毫米
2.车轮滚动一周,所行的路程是求车轮的()。
A.直径B.周长C.面积
3.两个真分数的积与它们的商相比,()大。
A.积大B.商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
4.小明用一块54立方厘米的圆柱形木块削成一个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形模型,他削去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总之,列方程解实际问题只要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列式就可以了,等量关系式变化很多,因此方法较多,从不同的角度找出不同的数量关系式,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我觉得对于理解水平较弱的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用方程做出了这道题就可以了,而是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用方程解题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方法就可以了,并且要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20.数一数。
拼小鱼图用了________个圆,________个长方形,________个三角形。

实际问题与方程评课稿

实际问题与方程评课稿

实际问题与方程评课稿实际问题与方程评课稿篇一:列方程解应用题评课稿这节课一改以往传统复习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复习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主要表如今以下几个方面:1、细心加工教学材料,敏捷处理教材。

教材是数学学问的载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对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根据。

教学本节课时,教师在敬重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改编和加工,使教材变得生动活泼,更贴进学生的实际。

比方:课本上是传统的相遇问题,而这节课出示的是学生感兴趣的熟识的情景:发生在本校校长和教课教师之间的求两校距离的问题。

例题的结构没变,但是呈现形式却是鲜活的,具有实际意义的需要迫切解决的求“两校之间的距离〞。

这样的设计更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渴望。

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

六、一儿童节是每个学生都瞩目的节日。

接受来自于生疏人的祝愿和了解别人为这个节日所预备的活动,更是学生乐于倾听的,更有兴趣的事情。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六、一〞儿童节这个话题,创设出了一个个鲜亮的现实情景,使学生学习的材料变成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中的数学。

教师利用这个话题引出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再让学生解决在这个话题里情景里产生的问题,尝到了胜利的乐趣。

这样的设计,使枯燥乏味的应用题复习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

使学生得到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愉悦,体验到了用数学的欢乐。

3、实行多种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应用题复习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解题思路的梳理,注重解法的联系与区分。

本节课的复习教学,第一题让学生口头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得出两个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梳理两种算法的解题思路;第二题着重复习,先让学生做出这道题,再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得出算术方法与方程法的联系与区分:都是使用同一个数量关系式,不同的是算术方法需要把数量关系式变形,是一种逆向思维的方式,而方程则是直接利用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是一种顺向思维的方式。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列方程解决简约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1本课是在同学认识了方程,学会解只含有一步计算的方程的基础上,运用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简约的实际问题。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既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又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以后的数学乃至其他一些学科的学习发挥着基础作用。

例题本身是一道需要逆向思索的减法实际问题,教材也比较完整的呈现了列方程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步骤,其中解方程的过程留给同学去完成。

教学时引导同学列出不同的.方程解决问题,让同学感受列方程方法的多样性。

我认为本课的关键是教会同学会依据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并列出相应的方程。

因此要做到:1.现在同学相对的分析说明技能比较薄弱,针对这一点,我让同学多观测以及实时的分析说明,可以培育同学的观测技能、理解技能及分析技能。

2.等量关系的查找对于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很重要的,针对它的重要性,我相机渗透了一些简约的查找等量关系的方法,并要求同学每一题都要说一说数量关系。

既加深了同学对于学习方程时对数量关系的重视,也在间接的培育同学的解题技能。

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同学第一次接触,一般的步骤是需要要遵守的,老师可以让同学仿照老师的书写格式,虽然是仿照,但也算是有接受的学习,一方面让同学自主探究,一方面也让同学有计划的记忆。

在解题以及展示过程的过程中,尽量让同学多说,要让同学充分发挥主动性,真正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4.强调了算术方法与方程的区分。

通过例题与试一试的练习,让同学发觉每道题事实上都可以找出三个数量关系,依据这三个等量关系式,可以列出三个方程,但是,其中有一种方程是*单独在“=”的左边或者单独在“=”的右边,这种情形要避开,由于,这种列方程事实上是在用算术方法解题,而不是方程的方法,这样就和算术解法差不多了,方程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列方程解决简约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2列方程解决简约实际问题,是在五班级〔下册〕初步认识方程,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简约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_0909文档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_0909文档

2020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_0909文档EDUCATION WORD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_0909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第8—9页。

这部分内容是在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解决列方程求“相差关系”和“倍数关系”的问题。

学好本节内容将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例7,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二第5、6、7题完成任务。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学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更要让学生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用算式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有不同的地方,除了形式上的不同,更有思考方法上的不同。

教材安排的“例7”是一幅情境图,理解图的意思是必须的,我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摘录:小刚的跳高成绩是 1.39米,比小军的跳高成绩少0.06米,小军的跳高成绩是多少米?情境图虽然直观,但表达的信息零星,需要整理,整理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方法,其中摘录是常用的整理方法。

理解情境图的意思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条件,算式方法、方程方法都必须有这一环节。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方程既然是等式,就要从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入手思考,上题可以从关键句“小刚的跳高成绩比小军少0.06米”寻找,这句话蕴含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有二:一是小军的跳高成绩-0.06米=小刚的跳高成绩;二是小军的跳高成绩-小刚的跳高成绩=0.06,应用“大数-小数=相差数”这一规律悟得。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精心整理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经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后,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的还不错,只有小部分同学会在“解:设………为X…。

”X的后面会忘记加单位名称;还有小部分同学会在求出的结果X=…,得数的后面反而又加了单位名称。

我想格式上问题经过老师的几次提醒,个别同学会有所改正的。

总之,列方程解实际问题只要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列式就可以了,等量关系式变化很多,因此方法较多,从不同的角度找出不同的数量关系式,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

我觉得对于理解水平。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经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后,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的还不错,只有小部分同学会在“解:设………为X…。

”X的后面会忘记加单位名称;还有小部分同学会在求出的结果X=…,得数的后面反而又加了单位名称。

我想格式上问题经过老师的几次提醒,个别同学会有所改正的。

总之,列方程解实际问题只要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列式就可以了,等量关系式变化很多,因此方法较多,从不同的角度找出不同的数量关系式,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

我觉得对于理解水平较弱的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用方程做出了这道题就可以了,而是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用方程解题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方法就可以了,并且要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把一个分数约分,先用7约了一次,再用2约两次,得,则原来这个分数的倒数是(),原来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

A.,B.,C.,D.,2.一列分数的前4个是、、、.根据这4个分数的规律可知,第8个分数是()A.B.C.D.3.“一箱苹果吃了48%”,作为单位“1”的量是( )。

A.吃了的苹果的质量 B.剩下的苹果的质量 C.这箱苹果原来的质量4.“一本书,读了16”,这句话里的单位“1”是()。

A.已读的页数B.这本书的页数C.剩下的页数D.无法确定5.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的比是3:2,它们高的比是2:3,那么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

A.32B.34C.436.2009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的天数相比是( )A.第一季度多一天 B.天数相等 C.第二季度多1天7.小明有4本不同的科技类图书和3本不同的故事类图书.在一次为贫困学校捐书的活动中,他准备捐科技类和故事类图书各一本,他有()种不同的捐法.A.3 B.4 C.7 D.128.用计算机单独录入一批书稿,甲要20小时,乙要30小时.二人同时录入,()小时能录完这批书稿的14.A.5 B.12 C.10 D.39.在5.072亿这个数中,“7”表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2014年12月19日
地点:校办公室
主题:《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集体评课
出席人:数学教研组成员
中心发言人:雷媚媚
记录人:雷媚媚
中心发言人:我今天上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第八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内容见说课稿。

罗田园:听了雷老师上的这节课,我觉得上得还是比较成功的。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合理有序。

在雷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不断探究中学习知识。

取得了很不错的教学效果,学习过后,大多数学生都能学会通过列方程来解决问题这节课是学生在理解方程的意义和会解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因此,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会找出等量关系并能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这节课中,雷老师就较好地抓住了这个重点来组织学生学习。

学习新知时,通过情境创设引出例题后,帮助学生理解;然后给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再想一想、互相讨论中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很注重引导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再引导学生尝试根据各种等量关系列式解决问题。

重点很明确。

在雷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层层推进,条理也很清楚。

魏剑兵: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中,雷老师让学生能正确寻找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掌握了数量关系式,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缺乏这样的训练,对如何分析数量关系缺乏丰富的基础和经验,这给教学此内容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教师在学生的数量关系的分析上还要多花时间,多帮助学生,“磨刀不误砍柴功”,为了能让学生顺利掌握新知,雷老师始终把数量关系的训练作为教学的主线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章会明:“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这一节课,雷老师先是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帮助学生理解,然后让学生在想一想、互相讨论中找出数量间
的相等关系,再引导学生尝试根据各种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整个探究过程中雷老师都做了适当的指导和关键的点拨,改变了传统应用题教学中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变为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王晓玲: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到问题里的等量关系。

列方程时的数量关系与列算式时明显不同。

列算式时的数量关系把已知和未知隔裂,已知条件作为一方,要求的问题为另一方,通过已知数量的运算得到未知数量。

而列方程的数量关系,把已知和未知融合起来,共同参与运算。

寻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兰秀芳:各位同仁都说了这么多,我也说说我的看法。

我认为雷老师还是有点紧张,显得不是很老练。

当课堂出现意外时,老师处理得还是欠缺点。

在展示学生练习时,老师也没有发现在学生的做题过程中存在着单位上的错误,有点遗憾。

其实有意外才更能有精彩,才更能反映出一个老师的睿智。

当然,这是我的一点愚见,说得不好,还请包涵。

中心发言人雷媚媚:各位同仁都说得很好,我一定改正。

通过这次评课,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各位同仁能够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来对我听我的课并进行点评,表示万分的感谢,辛苦大家了,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