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作课程教案.教学总结
幼儿园小班手工制作——拼图教案的反思与总结

幼儿园小班手工制作——拼图教案的反思与总结标题:幼儿园小班手工制作——拼图教案的反思与总结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手工制作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手工制作,幼儿能够锻炼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心智和情感发展。
其中,拼图活动作为一种常见的手工制作形式,在小班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对小班手工制作——拼图教案进行反思与总结,以期为幼儿园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正文:I. 课程目标与设计在小班手工制作教案中,明确的课程目标是十分重要的。
学习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明确幼儿应该达到的学习成果,并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水平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
同时,教案中的活动设计也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让他们能够在创作中获得愉悦与成就感。
II.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拼图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教案设计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碎片拼合成有意义的图案,或者鼓励他们在拼图上进行自主创作。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能够培养自己的艺术感知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扩展了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III. 提升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小班手工制作活动对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拼图教案中,幼儿需要将不同形状的拼图碎片进行拼合,这对于手指的灵活性和手部肌肉的控制都提出了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步骤的引导方法,帮助幼儿逐渐掌握拼图技巧,提高他们的手部操作能力。
IV.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拼图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完成拼图任务。
这样的合作过程可以激发幼儿之间的互助意识,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幼儿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总结:拼图手工制作活动作为小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幼儿的多方面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拼图活动,幼儿不仅可以锻炼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因此,在设计小班手工制作——拼图教案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兴趣,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以促进幼儿全面成长。
手工艺术教案与反思

手工艺术教案与反思手工艺术是一门能够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课程。
通过手工制作,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手工艺术的实践,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进行反思,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手工制作,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并且能够将自己的创意通过手工实践来实现。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手工艺术的实践,学生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通过手工艺术的实践,学生能够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学会观察、分析和总结,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通过手工艺术的实践,学生能够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学会欣赏各种手工艺品的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将以剪纸技艺为例进行教学。
剪纸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通过将纸张剪成各种形状和图案,表达出美丽的艺术效果。
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剪纸的历史和发展。
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向学生介绍剪纸的起源、流行地区和发展历程。
2. 展示不同样式的剪纸作品。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剪纸作品的图片或者实物,让学生了解到剪纸可以表达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图案。
3. 简单的剪纸实践。
老师为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剪纸图案,让学生使用剪刀和纸张进行剪纸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引导学生反思。
在学生进行剪纸实践之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他们思考自己的剪纸作品有什么特点和亮点,同时也引导他们观察其他同学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反思。
5. 继续剪纸实践并创作。
在学生进行反思之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继续进行剪纸实践,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剪纸作品。
6. 展示和欣赏剪纸作品。
学生完成剪纸作品之后,老师可以组织展示,让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幼儿手工制作课程教案手工制作课程教案

幼儿手工制作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手指灵活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升幼儿的美感。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2. 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不同类型的手工制作作品,如剪纸、折纸、泥塑、拼贴等。
4. 手工制作的主题和创意,如何将手工制作与生活、自然、文化等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
2. 实践法:幼儿亲自动手制作,实践和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3. 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幼儿的思维和创造力。
4. 展示法:教师和幼儿展示制作的作品,分享和交流制作的心得和经验。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手工制作的热爱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手工制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如切割、粘贴、折叠等。
3. 评价幼儿在手工制作中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如作品的主题、色彩搭配等。
4. 评价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能力和自信心,如合作意识、表达方式等。
五、教学资源:1. 手工制作的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彩纸、彩泥等。
2. 手工制作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如图片、书籍、视频等。
3. 手工制作的作品展示,如范例、幼儿作品等。
4. 教学环境布置,如手工制作的工作台、展示台等。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2. 第3-4周:学习剪纸、折纸等平面手工制作作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第5-6周:学习泥塑、拼贴等立体手工制作作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4. 第7-8周:进行手工制作的主题创作,如节日、季节等,展示幼儿的作品并进行评价。
幼儿园手工制作教案及活动反思

幼儿园手工制作教案及活动反思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多的家长们选择将孩子送进幼儿园,让他们接受多样化、富有创造性的教育。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中,手工制作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经常被教师们用来体现幼儿园的特色。
在教授手工制作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们也会遇到很多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下我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手工制作教案及活动方面的思考和反思。
一、教案设计1. 学习目标在设计手工制作教案时,我们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这个目标应该明确、可衡量,有利于幼儿园学生对手工制作的认识、技巧逐渐提高。
我们还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程度。
在这个阶段,幼儿需要拥有一定的自由度,才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2. 教学内容手工制作是一门广泛而又复杂的技能。
在设计教案时,我们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来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进行教授。
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如何将手工制作与其他学科的内容融合,使之更加饱满和丰富。
3.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们需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和沟通。
这种互动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同时,我们还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己的实践操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4. 教育评估教育评估是任何一门课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教育评估的实施中,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比如考试、访谈等等,以了解幼儿的教学效果和他们的学习进度。
二、手工制作活动的反思在实施手工制作活动时,我们需要深入的了解我们所涉及到的课程,以及针对不同的幼儿所开展的活动内容。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下面三个问题需要特别关注:1. 素材的选择素材在手工制作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效果,而且同样影响着他们的兴趣和成就感。
在选择素材时,我们应该注意不同年龄组的幼儿对于素材的接受程度以及作品的实际价值。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现场操作的实际条件,确保提供给孩子们的素材是真正可靠的。
手工制作课教案

手工制作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手工制作》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纸艺花的制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并掌握纸艺花的基本制作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纸艺花的基本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纸艺花的制作。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纸艺花的折叠和组合技巧。
教学重点:纸艺花的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刀、胶水、彩纸、花杆、花托、示范作品。
学具:每组一份剪刀、胶水、彩纸、花杆、花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纸艺花的实物作品,引发学生对美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纸艺花的基本制作方法,包括纸张的选择、折叠技巧、组合方法等。
3. 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纸艺花作品,详细讲解其制作步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个纸艺花的制作。
6. 成果展示与评价(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纸艺花的制作方法折叠技巧组合方法2.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纸艺花作品。
2. 答案:参照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结合课堂所学,独立完成一个纸艺花的制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类型的手工制作,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家居装饰、礼物制作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纸艺花的折叠和组合技巧。
2.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纸艺花作品进行详细讲解。
幼儿园创意手工制作教案与反思

幼儿园创意手工制作教案与反思一、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旨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园生活中的兴趣和想象力。
通过手工制作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协作能力。
1.2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含一系列的创意手工制作课程,包括纸艺、折纸、拼贴等。
1.3 教学时间本教案为幼儿园在周活动计划中的一部分,每周安排2小时的手工制作课程。
1.4 教学准备准备教具和材料,根据不同的课程准备纸张、剪刀、胶水、彩色铅笔等。
二、教学步骤2.1 第一堂课:纸艺2.1.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并模仿的能力。
•培养幼儿运用不同形状的纸张进行创作的能力。
2.1.2 教学内容•教师向幼儿介绍纸艺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教师展示一些简单的纸艺作品,让幼儿观察并模仿。
2.1.3 教学步骤1.教师向幼儿介绍纸艺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如剪纸、编织纸等。
2.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简单的纸艺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
3.幼儿分组进行纸艺制作,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幼儿完成作品后,展示并互相欣赏。
2.2 第二堂课:折纸2.2.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几何形状的认知和折纸技巧的掌握。
•培养幼儿对折纸作品的创造力。
2.2.2 教学内容•教师向幼儿介绍折纸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教师展示一些简单的折纸作品,让幼儿观察并模仿。
2.2.3 教学步骤1.教师向幼儿介绍折纸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如折纸基本形状、三角形、正方形等。
2.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简单的折纸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
3.幼儿分组进行折纸制作,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幼儿完成作品后,展示并互相欣赏。
2.3 第三堂课:拼贴2.3.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的能力。
•培养幼儿对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的认知。
2.3.2 教学内容•教师向幼儿介绍拼贴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教师展示一些简单的拼贴作品,让幼儿观察并模仿。
2.3.3 教学步骤1.教师向幼儿介绍拼贴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如图案设计、色彩搭配等。
学校手工制作课教案

学校手工制作课教案一、引言手工制作是一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课程。
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而有意义的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社交能力。
以下将介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材料和技巧完成手工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通过合作制作手工作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的手工制作项目。
例如,折纸、剪纸、串珠等。
2. 设计有趣的艺术作品展示。
例如,学生手工制作的艺术品展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欣赏。
3. 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的创作过程。
例如,设计一个主题并要求学生设计和制作相关的手工作品。
四、教学方法1. 示范和实践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正确的手工制作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实践,逐步提高制作作品的能力。
力。
3.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
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作能力进行手工制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个性。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充足的材料和工具。
根据手工制作的项目和需要,准备齐全的材料和工具,确保学生可以顺利进行手工制作。
2. 提前准备相关的艺术作品、图片和资料。
通过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手工作品或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做的手工制作项目,并明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社交能力。
3. 示范和实践。
教师进行手工制作的示范,让学生跟随进行实践,逐步提高他们的手工制作能力。
4. 学生实践。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手工制作活动,互相帮助和分享经验。
5. 作品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创意和经验。
小班手工的制作教案及反思

小班手工的制作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沟通和交流能力;3.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2.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2.如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的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等;2.设计好手工制作的步骤和流程;3.准备好相关的示范作品,以便给幼儿参考。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老师向幼儿介绍今天要做的手工制作内容,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幼儿展开讨论,了解他们对手工制作的想法和期待。
2.示范(10分钟)。
老师向幼儿展示手工制作的步骤和流程,讲解每一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和安全问题。
3.实践(30分钟)。
让幼儿动手制作,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引导幼儿克服困难,完成手工制作。
4.展示(10分钟)。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他们互相欣赏和交流,鼓励他们彼此赞赏和鼓励。
5.总结(5分钟)。
老师总结今天的手工制作活动,肯定幼儿的努力和成果,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毅力。
六、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通过本次手工制作活动,幼儿是否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是否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是否激发了他们对手工制作的兴趣?需要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2.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引导、讨论等?是否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否能够有效地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需要不断总结和改进。
3.教学过程是否合理。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理地安排时间和任务?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需要认真分析和反思。
4.教学效果如何。
通过本次手工制作活动,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是否有所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是否有所增强?是否能够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总结。
小学手工折纸课程教案及反思

小学手工折纸课程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小学手工折纸课程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手工折纸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观察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教学内容:1. 折纸的基本材料和工具介绍。
2. 折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折纸的不同形状和图案制作。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展示一些折纸作品,引起学生兴趣。
- 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
2. 知识讲解与示范(10分钟):- 介绍折纸的基本材料和工具,并向学生展示如何正确使用它们。
- 示范基本的折纸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3. 练习与实践(25分钟):- 分发折纸纸张和图案模板给学生,让他们根据示范进行折纸练习。
- 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出自己的折纸作品。
-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4. 总结与展示(10分钟):-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折纸作品,并让他们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乐趣。
- 总结学习的内容和技巧,强调学生的进步和成就。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们表现出了对手工折纸的浓厚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他们在练习和实践过程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也有一些学生在折纸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做出以下改进:1. 提供更多的示范和练习机会,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折纸技巧。
2. 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鼓励他们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折纸作品。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4. 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个别指导和支持。
通过这些改进,我相信学生们在手工折纸课程中的学习效果将会更好,他们将能够培养更多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我也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中班自制手工作品教案反思

中班自制手工作品教案反思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手工作品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中班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手工作品教案,来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以中班自制手工作品教案为例,进行反思和总结。
一、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在设计中班自制手工作品教案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手工作品来促进幼儿的情感和社交发展。
因此,教学目标可以包括:(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如剪纸、粘贴、描绘等。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如观察身边的事物,想象并制作相应的手工作品。
(3)促进幼儿的情感和社交发展,如与同伴合作制作手工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 教学内容。
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需要选择适合中班幼儿的手工制作内容。
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些简单、有趣的手工作品,如剪纸、折纸、粘贴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手工作品,如根据绘本故事制作相关的手工作品,以增加幼儿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详细的教学步骤和方法。
可以通过示范、引导、提示等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同时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以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参与到手工制作中来。
4. 教学评价。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手工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可以肯定幼儿的努力和创意,同时也可以指出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评价和反馈,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手工制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教案反思。
在设计中班自制手工作品教案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合适的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
(完整版)手工制作课程教案

幼儿手工制作课程教案第一章手工、学前专业手工及其教育学习要点:了解学前专业手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学习要求;了解学前专业手工的种类、造型规律和常用工具、材料及其选用原则;掌握手工制品欣赏和评价的标准。
教学重点:学前专业手工的造型规律和评判标准。
第一节手工概述手工是指以双手为主或借助工具,按照一定的构思和工艺程序对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具有实用或观赏价值的手工艺品的造型活动。
如:纸艺、布艺、陶艺、玩具、根雕、泥玩、刺绣、编织等。
第二节学前专业手工与手工学习的基本要求学前专业手工是专门研究学前手工制作特点、造型规律、表现媒材和学前手工教育的一门学科。
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课程之一。
一、学科特点(一)造型性造型是内在意义和外在显现的结合体,是手工的本质特征之一。
即所要表现的一切内容都必须通过外部形态来展现,并以固有、具体可感、可触的形态诉诸于视知觉,呈现出制作者内在的精神境界情绪情感、意愿和思想等,揭示客观事实、现象,以及人类的心理、生活状态。
(二)视觉性两个层面理解:一是直观性,二是审美性。
(三)表现媒介手工制作常常致力于物质材料及其表现价值的发掘,以充分发挥和增强作品及材质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二、造型规律(一)学前专业手工的种类1、从使用材料的物理性质划分,有纸工、泥工、布工、竹木工、金石工、塑料工、废旧品工等。
2、从使用材料的形态划分,有点状材料成型、线状材料成型、面状材料成型和块状材料成型。
3、从制作工艺上划分,有编织、刺绣、缝纫、印染、雕刻、插接、模具、重构等。
4、从造型物的空间占有形态划分,有平面和立体两种。
5、从手工作品的用途划分,有实用手工、玩赏手工和装饰手工。
(二)学前专业手工的造型规律1、构思与设计规律构思与设计即制作前通过想象和思考在头脑中形成关于造型物的用途、形象、结构、材料选择、制作条件、成品效果等心理操作的总和。
一般过程:(1)以用途为构思依据:是实用的、装饰的、玩耍的(2)确定造型物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具体形象:夸张、变形、写实;并从造型、结构、色彩等方面形成比较具体完善的内在加工形象。
公开课课题手工制作教案

公开课课题手工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
1.如何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2.如何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
1.准备教学用具和材料。
2.设计教学流程和活动。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手工制品或者手工制作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手工制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2.讲解。
向学生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材料的选择、工具的使用、制作的步骤等内容。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对手工制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实践。
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制品,如折纸、剪纸、手工小物件等。
在实践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纠正他们的错误,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4.展示。
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制品,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赞,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5.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手工制作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学生多多尝试,多多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手工制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是否得到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是否得到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可以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七、教学延伸。
1.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手工制作,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2.组织学生参加手工制作比赛,让他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创造力。
3.邀请手工制作专家或者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者指导,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机会。
八、教学心得。
手工制作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通过手工制作,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毅力,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幼儿园手工制作教案分享与实践经验总结

幼儿园手工制作教案分享与实践经验总结一、教案分享1.教学目标:a.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b.提高幼儿对颜色、形状的辨识能力;c.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注意力。
2.教学内容:a.制作彩色花朵;b.制作纸杯小鸟;c.制作手工纸风筝。
3.教学流程:a.引入:通过图片和实物教具向幼儿展示即将制作的手工作品,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b.示范:教师先进行手工制作过程的示范,注重动作的讲解和细节的展示。
c.鼓励实践: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引导,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d.交流分享:让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并向其他幼儿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经验。
4.教学评价:a.对幼儿的手工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包括作品的外观和质量等方面;b.对幼儿在制作过程中表现出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合作意识等进行评价;c.通过对幼儿制作心得和经验的分享,评价幼儿对手工制作活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激发幼儿兴趣:在手工制作活动中,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和材料,以增加幼儿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同时,可以向幼儿介绍相关的历史故事或文化知识,扩大幼儿的视野和知识面。
2.适当分组: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水平,适当分组,让幼儿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手工作品。
这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能够让每个幼儿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关注。
3.注重示范和指导:在手工制作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示范和指导的度,不要过多地干预幼儿的创作过程,而是注重对幼儿动作的讲解和技巧的传授。
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鼓励幼儿创新:在手工制作活动中,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不同的材料和工艺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创新设计和改良,从而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5.合理评价和表扬:对幼儿的手工作品进行评价时,要注重积极肯定和鼓励,不仅关注作品的外观,更要关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态度和努力。
同时,要注重每个幼儿的差异性,给予个别化的评价和表扬,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大学生手工制作课教案

教案名称:大学生手工制作课课程背景:手工制作课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课程。
通过手工制作,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对材料的认知和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审美观念和创作意识。
本课程适用于大学一年级学生,共8周,每周2课时。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手法。
2. 手工制作材料的认知和运用。
3. 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
4. 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第一周:课程导入1. 教师介绍课程背景和教学目标。
2. 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
3. 教师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手法。
4. 学生进行简单的动手实践,熟悉基本技巧。
第二周:手工制作材料的认知和运用1. 教师介绍各种手工制作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2. 学生学习材料的选用和搭配。
3. 教师示范手工制作的基本步骤。
4. 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运用所学材料进行制作。
第三周: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1. 教师讲解创新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学生进行创意训练,培养创新思维。
3. 教师引导学生将创新思维运用到手工制作中。
4. 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创作具有创新元素的手工作品。
第四周: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1. 教师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学生进行小组分工,明确各自职责。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沟通协作。
4. 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完成团队作品。
第五周:综合训练(一)1. 教师提出综合训练任务,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2. 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完成综合训练作品。
3. 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六周:综合训练(二)1. 学生根据上一周的评价和指导,改进作品。
2. 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完成综合训练作品。
大学生手工制作课教案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3. 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沟通协作意识。
课程内容:一、课程导入1. 介绍手工制作的历史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展示一些优秀的手工制作作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手工制作基础知识1. 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2. 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纸、编织、泥塑等。
三、手工制作实践1. 选择一个简单易学的手工制作项目,如剪纸。
2. 分组进行实践,每组完成一个作品。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五、课程总结1. 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回顾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更多手工制作项目,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教学步骤: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手工制作的历史和发展。
2. 展示优秀的手工制作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手工制作基础知识(10分钟)1. 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2. 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纸、编织、泥塑等。
三、手工制作实践(4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手工制作项目。
2. 教师讲解项目制作步骤,发放材料。
3. 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五、课程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回顾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更多手工制作项目。
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质量和完成度。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学生对手工制作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尝试不同的手工制作项目。
小学生手工制作教案

小学生手工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材料使用。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审美观念。
3.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剪、折、粘、画等。
2. 手工制作材料的了解:纸张、彩泥、废旧物品等。
3. 手工制作实例:纸飞机、折纸、泥塑、废旧物品改造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材料使用。
2. 教学难点:创新设计和团队协作完成手工制作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材料使用。
2. 示范法:展示手工制作实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手工制作材料:纸张、彩泥、废旧物品等。
2. 准备手工制作工具:剪刀、胶水、彩笔等。
3. 准备展示用的作品展示台。
教案内容示例:第一节: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折、粘、画等。
教学内容:1. 讲解剪、折、粘、画等基本技巧。
2.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基本技巧。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
教学准备:剪刀、彩纸、胶水、画笔等。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手工制作的意义和基本技巧。
2. 示范:教师展示基本技巧的制作过程。
3.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基本技巧。
4. 总结:点评学生作品,讲解注意事项。
教学评价: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计划1. 制定手工制作课程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连贯性。
2.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难度。
3.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调整教学计划以确保教学效果。
七、安全指导1. 强调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的正确方法。
2. 确保学生了解如何处理废旧物品,避免造成伤害或环境污染。
3. 监督学生的手工制作过程,及时制止不安全的行为。
八、学生评估1. 定期评估学生的手工制作技能和创造力的发展。
大学生美术课手工制作教案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
3. 通过手工制作,让学生了解纸艺的基本技巧,学会运用纸艺材料进行创作。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纸艺的基本技巧和材料运用。
2. 创意设计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
2. 如何在制作过程中解决技术难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介绍纸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实物展示:展示优秀的纸艺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画笔等。
4. 制作工具:美工刀、尺子、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优秀的纸艺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纸艺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纸艺的魅力。
二、理论讲解1. 教师讲解纸艺的基本技巧,包括剪纸、折纸、粘贴等。
2. 介绍纸艺材料的种类和特点,如彩纸、皱纹纸、宣纸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协调组内成员的分工和进度。
2. 教师示范制作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3. 学生按照教师示范,进行实践操作。
四、创意设计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个人喜好,设计自己的纸艺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3. 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纸艺的基本技巧和创意设计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评价:1.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学生作品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个人喜好,完成一幅纸艺作品。
《我会做手工》——小学二年级手工课程教案

《我会做手工》——小学二年级手工课程教案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 学生能够运用剪贴、折叠、粘贴等手法创作手工作品。
1.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的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合作和分享。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培养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 学生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教学内容2.1 手工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介绍手工制作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手工作品的意义。
- 教授剪贴、折叠、粘贴等基本手工技巧。
2.2 手工作品的创作过程- 观察:学生观察教师示例或图片,理解作品结构和设计。
- 思考: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构思自己的作品。
-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3 手工制作的主题和素材- 课程中将涵盖多个主题,如动物、植物、节日等。
- 学生可使用纸张、彩泥、废旧物品等素材进行创作。
3. 教学安排3.1 课时- 本课程共安排16课时,每课时40分钟。
3.2 教学计划- 第1-4课时: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学习剪贴、折叠、粘贴等手法。
- 第5-8课时:以动物为主题,进行纸张剪贴和折叠手工作品创作。
- 第9-12课时:以植物为主题,利用彩泥和废旧物品进行创作。
- 第13-16课时:以节日为主题,进行综合材料的手工作品创作。
4. 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 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反思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2 同伴评价- 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鼓励。
4.3 教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质量、动手能力和创作思路进行评价。
5. 教学资源- 教材:《我会做手工》- 教具:剪刀、胶水、彩泥、废旧物品等- 素材:纸张、彩纸、图片等6. 教学建议- 注重学生的安全,使用剪刀等工具时要有教师指导。
-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不要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
- 注重作品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幼儿园中班手工制作教案反思心得

幼儿园中班手工制作教案反思心得1. 引言手工制作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作为中班教师,我在这个学期中承担了手工制作课程的教学任务,并撰写了一份教案。
通过每一次教学实践,我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了反思,认识到了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在这篇心得中,我将对我的教案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更好的改进。
2. 教学目标设计在手工制作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我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和创造自己的手工作品。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通过观察、模仿和欣赏他人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3. 教学内容安排我的教案主要包括四个手工制作活动,分别是剪纸、折纸、粘贴和拼图。
每个活动都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既能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又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所示:3.1 剪纸•知识点:认识剪刀,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
•活动内容:教师示范剪纸技巧,让幼儿进行模仿和练习,最后制作一个简单的剪纸作品。
•教学重点: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培养幼儿的手指灵活性。
•教学难点:掌握剪纸技巧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剪纸创作能力。
3.2 折纸•知识点:认识折纸,学习基本的折纸方法。
•活动内容:教师示范折纸方法,引导幼儿进行模仿和练习,最后制作一个简单的折纸作品。
•教学重点:了解折纸的基本原理,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折纸创作能力,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的折纸作品。
3.3 粘贴•知识点:学习使用胶水和剪刀,掌握粘贴的基本技巧。
•活动内容:教师示范粘贴技巧,让幼儿进行模仿和练习,最后制作一个简单的拼贴作品。
•教学重点:掌握粘贴的技巧,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设计和创造自己的拼贴作品。
初中手工木制作教案设计

初中手工木制作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2. 培养学生对木工艺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通过手工木制作课程,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合作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木工工具的认识和使用:锯、凿、刨、钻、锤等。
2. 木制品的制作过程:设计、测量、切割、打磨、组装等。
3. 木工艺的基本技巧:锯切、雕刻、拼接、涂饰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木制品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木工艺的美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2. 讲解:教师讲解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示范木制品的制作过程,强调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手工木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操作错误。
4. 创作:学生根据课题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件木制品,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技能。
5. 总结: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总结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木工艺的奥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完成质量:尺寸准确、造型美观、工艺精湛。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遵守纪律、合作交流、积极动手。
3. 学生对木工艺的认知和兴趣:主动提问、积极参与、乐于创作。
五、教学资源:1. 木工工具:锯、凿、刨、钻、锤等。
2. 木料:橡木、松木、椴木等。
3. 安全防护用品:防护眼镜、手套、口罩等。
4. 教学图纸和样品:木制品设计图纸、已完成木制品样品。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安全事项。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允许学生犯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作品的质量,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4. 定期举办木工艺作品展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结合其他学科,如数学、物理、美术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有趣、实用的手工木制作课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木工艺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审美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手工制作课程教案方燕一、活动目的校本课程之一“手工制作”的开设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为一部分有特长的同学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二、活动要求1、按时参加活动,不得迟到早退。
2、严格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品。
3、保持教室清洁卫生。
三、活动内容运用一些用过的纸杯、彩纸及家里用剩的布料和纸张等材料制作一些手工制品。
培养学生的节约和废物利用意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适时让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考核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制作一件废物利用的手工制品。
教学课时一教学课时二教学课时三教学课时四教学课时五教学课时六制作转转大风车材料:牙膏盒、彩色纸、吸管等1. 准备好一个牙膏盒和一张彩色纸。
2. 将彩色纸卷成锥体。
3. 吸管两头如图一样粘上方形的彩色纸。
4. 用图钉从吸管中间串起来,形成十字形,做成风叶。
5. 牙膏盒竖放,锥体粘到顶部。
6. 做好的风叶再用图钉串到锥体上。
第七课时剪纸教学流程1. 导入教师出示剪纸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剪纸。
漂亮吗?你喜欢吗?你想学一学吗?2.请学生欣赏课本剪纸作品。
欣赏的同时归纳剪纸的题材种类。
3.讲解剪纸的大体状况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
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
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
喜花、枕花、礼花等。
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4.学习简单的剪纸苹果王冠裙子等。
认真观察老师剪纸,提示注意观察剪纸的手段,方法5.自己动手DIY第八课时制作挂历一、说教材《台历挂历的设计》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小学美术第八册第6课的内容。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不仅具有实用性,同时还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能启迪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引发学生对生活用品的设计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当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启发和引导学生运用造型,图案,色彩等设计要素,通过构思,设计,制作出一个式样新颖,生动有趣的台历和挂历。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课内容和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台历和挂历设计方面的知识,学习制做方法。
2.尝试运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设计制做台历和挂历。
3.通过收集,欣赏,讨论等综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关注生活与设计的意识,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我把了解台历设计的基本方法定为教学的重点。
而相对学生如何设计出一款具有新颖美观的作品来说,在构思,设计制作过程中会有一定难度,因此我把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将设计的美观与实用性相结合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美术课程标准》强调“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巧的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
困此,本课教学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中我主要采用了“观察演示法”,“讨论交流法”,“评比展示法”等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和借鉴来获取台历,挂历的知识。
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欣赏分析归纳,总结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我采用了“讨论交流法”对学生收集的作品进行交流,让学生从中探究台历,挂历的多元文化,了解其制作方法。
最后进行评比展示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大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快乐,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五、说教学过程生动地导入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我以谈话式的导入“同学们,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吗?今天就让我们做个小设计师,设计自己喜欢的台历或挂历”自然的导出日历,引出课题,这样简单的导入不仅联系生活实际,更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接着了解认识台历,挂历的知识以及制作方法,这个教学环节我分两步进行,首先让学生知道台历、挂历和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台历、挂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欣赏图例,让学生知道可以运用不同的设计计形式和不同的装饰设计方法进行制作。
台历和挂历的设计是人性化很强的设计,我以设计制作一款简单的造型式的台历为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爱好设计出有个性的作品,应避免设计千篇一律。
出示作业要学,学生开始动手制作。
在学生制作过程中,如发现有创意的作用品,我会给予肯定与鼓励,如果视有学生在制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会指导并示范正确制作方法。
在欣赏评述这个环节,我按排了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总结的方式进行。
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生动性,有效地提高的教学质量。
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我用一句话“我们设计的是台历和挂历,我们还可对生活中其他物品进行巧妙装饰,来美化生活环境,让我们用火眼金睛去发现,去创造美吧!”来结束本课。
第九课时第十课时《泥塑》学习目标:1.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尝试用橡皮泥制作或和小木棍结合的方式塑造立体形象。
2.能够在合作中塑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3.体验玩泥的乐趣,提高学习劳技的兴趣。
4.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萌生传承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塑造出成功的作品。
教学难点:泥塑过程中各部分的插接、组合与形体的稳定性。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欣赏作品。
由春晖小学的国学特色引入中华传统文化,问:你还知道哪些是中华传统文化?引出"泥塑"。
欣赏一些泥塑作品,问:你有什么想法?二、激发兴趣、初步尝试泥塑就是通过灵巧的双手将泥质材料塑造成为各种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工艺品。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泥塑。
(板书)你们以前做过泥塑么?请大家拿出一块橡皮泥,玩一玩?(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团、搓、捏、压等技能,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同学们交流展示。
师提升总结,引领示范。
(同学们跟老师做一遍,教师指导技术要领)过渡:学完了这些技术,你想不想尝试制作一件作品?三、自学尝试、熟悉技法多媒体课件展示制作鸭子的主要步骤,学生看书边自学、边尝试。
(师巡视指导)展示作品,交流(此环节重点解决1、颜色的搭配,2、抓住特征,3、支架固定)小结:看来我们的作品要想栩栩如生、不但要注意颜色的合理搭配、更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学要用支架固定。
过渡:同学们还想玩么?接下来就请大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件作品,进行模仿创作。
四、模仿创作、提升技巧学生模仿创作学生将作品以第一次比较,进行自评。
师小结:大家这一次的创作有很大的进步,我们的泥塑技术在一次次练习中得到了提升,相信大家能够自己制作出一件自己创作的作品,接下来,我们就进行一个创意大比拼吧?比一比哪组的泥塑最形象、最有趣。
五、充分想象、综合实践1、学生创意制作,教师参与点评2、生展示作品师:哪一组最漂亮?学生互评!小结: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创作的作品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过渡:其实泥塑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演变已经形成了各种风格。
六、拓展深化结束语: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多动脑、多动手,让泥塑技术在我们手中得到传承,相信只要你坚持,你就会是下一个民间艺术家。
第十一课时贴画教学准备:1、教师:四尺整开的彩色纸、双面彩色纸及相关手工的工具、课件。
2、学生自由选择:彩色纸,手工工具。
教学设计:1、魔术导入:(1)师:同学们,喜欢魔术吗?想看老师表演魔术吗?想看的同学可要坐端正了。
魔术开始了:老师在看似一张的纸上“唰……唰……”剪着。
哈,会变成什么呢?小朋友想象着……可能是鱼,可能是蝴蝶……孩子们猜想着……好了,老师把纸一摊开,啊!原来是一只蝴蝶。
老师再把纸摊开,哇!原来不只一只蝴蝶,还有许许多多其他颜色的彩蝶正在翩翩起舞呢。
孩子们感叹着……(2)师将这些彩蝶按照一定的规律粘贴到一张大纸上,边贴边说:“这就是拼画。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美丽的拼画》。
”(板书)(3)在日常生活中,你看到过类似的作品吗?同学们说一说曾经看到过的类似的拼画作品。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类似于下图的一些图片,了解拼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第十二课时制作笔筒一、教学目标1、情感发展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2、认知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多种制作笔筒的方法。
学会泥条的衔接方法及笔筒各种部位的制作方法。
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旺盛的创造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不同形状笔筒关键部位的制作方法。
难点:不同形状笔筒关键部位泥条的衔接。
三、课前准备1、学校设一个陶艺室,按照陶艺制作工艺,分为学生操作室、准备室、烧窑室。
学生操作室内设展柜6个,学生工作台24张,制陶工具24套;;准备室内设拉坯机4台,和泥机1台,磨采由机1台,工作台2张,展柜6个;烧窑室内设窑炉1台,作品准备架2个,喷泵1台。
2、教师所需器材有:白板、录音机、图片、成品笔筒、石膏模子、电吹风、脱模剂、转盘、陶泥、制陶工具。
学生所需工具:陶泥、转盘、泥浆子、制陶工具喷壶、刷子、工作服、抹布。
3、学生操作室贴有《陶艺室学生管理制度》、《陶艺专业学生操作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使学生一进操作室便一目了然,如何使用工具及机器,如何评价自己的操作成绩。
四、“指导——实践式”教学过程设计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预测准备器材1、准备工具材料准备好教学设备,检查用具情况,指导学生穿好工作服。
穿好工作服清点工具迅速按要求做好。
导入新课2、图片导言上一节课我们每人都设计了一张笔筒素描稿,课前教师选出一部分作品贴在白板上,同学们请看白板,你认为哪一幅伤口设计新颖,构思巧妙?3、同学们设计得都很好,比第一课的作品既新颖又增加难度,那么怎样才能制作成功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种制作方法。
学生观察白板上的设计稿。
学生选出最佳设计稿2——3幅。
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产生制作的兴趣。
4、利用学生自己的设计稿为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解演示5、按作品的特点归纳分类。
针对每类作品,讲解演示制作方法。
提出问题:同学们注意观察,教师将大家的设计稿分成了四类,大家想一想,每一类设计稿有什么共同点?(可提问4—— 6名学生)同学们回答得十分正确下面用简短的话概括一下大家的答案:第一类,直筒型;第二类,装饰型;第三类,转折型;第四类,圆底型。
第一类设计与第一节课制作的作品基本相似,按照第一课讲解的方法制作。
第二类设计看上去比较复杂,大家仔细观察,坯体的主体与第一类相似,坯壁外面有复杂的装饰物,我们只需多抹泥浆将装饰物粘牢即可。
第三类作品转折较多,教师教大家用一种新工具:电吹风。
第四类作品底部是圆形,教师也教大家用一种新工具:石膏模子。
(展示新工具,演示其使用方法,强调安全作用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