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网管集中监控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传输网管集中监控实施方案

传输网管集中监控实施方案

3 .路 由实现模块 :将获得的路由信息转变成相应 E S的控制 .2 4 M 命令 , 并下发给相应 的 E S M 完成该路径的建 立 3 .路 由算法 和规则 管理 : .3 4 提供多种路 由算法 的管理 . 括添加 包 新 的路 由算法和删除不用的路 由算法 : 管理各 种与连接管理有关的规 则信息 . 规则信息包括路 由规则和设备限制规则 35清单管理 . 其管理范 围包括物理资源 、 逻辑资源和软件资源清单。它负责整 个N S M 管理域 中所有 的 E S子 网、 M、 网元 、 子网连接、 终端点 、 路径 、 软 件( 或软件模 块)规则 、 、 算法 、 适配器等信息 的管理 , 包括这些 资源的 当前使用状态 、 可用状态 、 版本信 息 ( 含软件 和硬件版本 )地理位置 、 、 厂家信息等 ; 并提供强大的统计和报表管理功能 。 36 备与软件 管理 .设 该功能组件包括三个模块 : 3 .软件管理 : .1 6 提供软件管理 和远程上 下载能力 . 该模块 只涉及 , 对 中兴通讯 自己的设备 进行 管理 , 所管理 的软件包括 E S M 软件 、 C NP 实现方案 : 软件以及单板 软件 2 . 4直接接入 D N网 C 3 .设备配置管理 : .2 6 主要提供开销 、 公务 、 时钟等方 面配置 管理 。 优点 : 网简单 : 组 不需外购设 备 , 成本低 3 3设 备模板 管理 : X N O . 6 Z O M M O采用设 备模板 的方式 来进行 缺点 : 需要在 D N网中配置路 由 ,3 0和每个 网元 的 I 地址通 C E0 P 多设备类型的管理 . 以屏蔽各种设备 的差异 . 从而保证 整个系统的可 讯 , 配置路 由。或者占用 D N网的 I 需要 C P地址资源。 该模块提供设备模 板的添加、 删除和修改能力。 设备模板包括 注意事项 : 推荐采 用划 分 V A L N方式 。( 需要局方 配合 在 D N网 扩展性 。 C 设 备类 型、 备物理结构 、 设 单板配置能力以及设备的限制规则 等信息 。 中进 行 VL N的设 置) A 37故 障与维护管理 . 3功 能应 用 . 该功能组件提供与端到端故障管理有关的功能 , 包括 : Z O M N 0 是为大规模 、 容量、 X N 10 超 多业务 、 高层次网络应用而设 3 .告警监视 :接收 E S .1 7 M 上报的告警信息 .同时也可以主动 向 计 的网络层 网管系统 。 提供物理视 图、 业务视 图, 实现 了层网络拓扑管 E S M 进行 告警查询 . 从而保证 Z O M N 0 X N 10与各个 E 之间的告警 MS 理、 综合 资源管理 、 业务 管理 、 连接管理 、 清单管理 、 故障与维 护管理 、 致性 : 并将这些告警与相关的子网连接或路径进行关联 。 性能 与服务 质量保证 、 MS交互与适 配器 管理 、 E 客户 管理 、 报表管 理、 3 .告警的过滤 、 .2 7 定位与相关性分 析 : 根据 A中接收到的告警信 系统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功能 息. 进行故 障相关性分析 . 确定告警之 间的关 系以及产生这些 告警的 31 M 交互 与多协议适配器管理 .E S 判断这些告警的严重程度、 是否会 影响相关的服务 、 影响的 该 功能组 件 提供 E S 互 和多协 议适 配 器管 理 能力 .X N 根本原 因; M 交 ZO M 并确定是否对计费信息进行修 改 N O 与 E S的所有交互都通过该组件完成 Z O M N 0 支持的协 程度如何 . I0 M X N 10 3 . 测试管理 : 网络资源的可用性测试 .3 7 进行 议适配器有 C R A接 口 配器 、 3 口 配器 。该组件 同时提供动 OB 适 Q接 适 3 .故障恢复 : .4 7 负责故 障的修 复和业务的恢复 , 包括使用保 护设 态添加新适配器和删除某个适配器的能力 Z N N1 0与 E XO M 0 MS的交互既 可以采用 开放 的 C R A I L接 备或者对业务重新寻找路由 O B D 38性能与服务 质量保证 . 口. 也可以支持 Q 3接 V协议。 i 该功能组件提供与端到端性能管理有关 的功能 。 包括 : 32层 网络拓扑管理 . 性能监测 : E S主动获取性 能数据 . 从 M 同时接 收 E 发送来 的 MS Z N N10通过与 E XO M 0 MS进行交互 .确定 各个速率层次 的网络 保持 Z O M N 0 XN 1 0与各个 E S 间的性能数据一致 M 之 拓扑 结构 , 包括每个 E 下有多少子 网、 MS 子网拓扑结 构 、 M E S内部子 性能越限通知 . 性; 并将性能数据与相应 的子 网连 接或路径进行关联 : 使用性能监测 网的连接关系 、M 之间子网的连 接关 系等 .同时提供子 网分割和整 ES L 合 的功能 , 支持 G8 3 . 5的分层方法 网络拓 扑管理 可以完成通 门限实现对 S A的监测和维护 . /8 0G 0 层 性 能管理控制 : 主要涉及性能门限的管理以及 与( 下转第 3 5 ) 5 页 道层 (M、4 4 M、4 M和级联) S H段 层和 D M 光层 的拓扑 2 3 M、5 10 、D WD

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

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

对自身具备监测能力的设备信息的采集监测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信息采集接口及连接方式
对 CTC、列控中心、TSR、RBC、计算机联锁、智能电源屏、ZPW-2000A轨道电路设备、智能灯丝报警装 置等自身具备监测能力的设备信息的采集,通过接通信,获取相关监测信息。集中监测与其它系统接 口结线方式如图2-125所示:
监测系统应能及时记录监测对象的异常状况, 具备预警分析和故障诊断功能。
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
设备连接图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功能
模拟量监测功能
◆外电网输入相电压、线电压、电流、频率、相位角、功率监测。 ◆电源屏输入电压、电流、输出电压、电流;25Hz电源输出电压、频率、相位角监测。 ◆电动转辙机道岔转换过程中转辙机动作功率、电流、动作时间、转换方向监测。 ◆道岔表示交、直流电压监测。 ◆电缆绝缘监测。 ◆电源对地漏泄电流监测 ◆列车信号机点灯回路电流的监测 ◆集中式有、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区间移频发送器发送电压、电流、载频、低频,区间移频接收器轨
回路电流采样 模块、开关量
采集器等
车站子系统结构示意图
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
车站子系统(车站站机设备)结构
微机室
联锁维护机 串口总线
监测主机
CAN 总线
监测机柜 CAN总线 通信接口分机
485总线
网线 网线
道岔电流采集配线 绝缘测试采集控制线
熔丝采集配线 CAN总线
交换机 网线
路由器
机械室
485总线
与CTC的接口
CTC系统与集中监测设备的接口设置在各CTC车站,CTC系统通过CTC维护机与集中监测站机联接,采用 一根RS422四芯屏蔽的串口线通信,交互CTC设备状态信息和报警信息等。两端均需做好标识,主机端 接COM8口。如图2-127所示。

H3C (宇视科技) IP监控解决方案

H3C (宇视科技) IP监控解决方案

VX1500 16 盘位,可至64盘位
New
DE1116 扩展柜,16 盘位
EC1001-HF 单通道 D1 编码器 H.264/MJPEG
EC2016-HC 16通道 CIF编码器 1U.H.264/MJPEG
H3C 编解码器
EC1004-HC 4通道 CIF编码器 H.264/MJPEG
ECR3308-HD 8通道 2CIF/D1编码器 2U.H.264/MPEG4/MJPEG 内置8盘位NAS存储
四个第一
•中国平安工程新增市场市场占有第一,中 标超过120个平安工程
•中国监控市场网络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市场占 有40.0%, IDC ( 2008 )
•中国监控市场编解码器市场占有率第一, 市场占有20.4%, IDC ( 2008 )
四个最
•技术创新能力最强:5大创新,40余项专利 •参与标准最多:参与多项行业、地方标准
L3 Switch
EPON
Switch
VC
Application servers IP SAN VC
EC 原有监控系统
VM:视频监控管理服务器
EC
DM 数据管理服务器
VC 视频监控客户端
最佳实践 IP智能监控解决方案
为了满足不同细分市场对监控系统的规模、性能、功能的不同需求, 基于行业/大企业、商业中小企业两个业务领域, H3C推出了iVS8000 行业监控解决方案和iVS3000商业监控解决方案。
汇聚点远端保活分光器分光器分布存储分布存储汇聚点前端一体化存储用户侧存储用户侧存储远端保活中心存储备份中心存储备份中心存储归档分布存储外部存储存储备份归档汇聚点远端保活分光器分光器分布存储分布存储汇聚点前端一体化存储用户侧存储用户侧存储用户侧存储用户侧存储远端保活中心存储备份中心存储备份中心存储备份中心存储备份中心存储归档分布存储外部存储存储备份归档编码器ip交换机ipsaniscsitcp编码器ip交换机ipsan编码器ip交换机ipsaniscsitcpclustercameraclustercamera基于块的存储模型端到端的ipsan存储全局统一的存储虚拟化管理ivs8000方案特点灵活高效的接入方式无缝整合epon传输技术将epon无源以太网光网络传输技术引入监控解决方案实现单芯光纤传输几十路视频信号大幅度节省光纤资源无源技术提高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前端编码器直接集成epon接口并提供全系列epon传输交换设备同时支持ethernet线等多种接入方式方便用户选择组网方案epon的工作原理epon的组网原理epon的工程部署某某路口某某路某某路口某某路某某路口某某路08km某某路口某某路08km某某路口某某路08km某某路口某某路08kmoltivs8000方案特点电信级设备可靠性采用和h3c交换机路由器一样的电信级制造器件和制造工艺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75防雷等级达到正负4kv冲击电流达到3ka抗静电能力达到正负8kv的要求管理服务器均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和统一的多媒体软件中间件平台相对传统windows平台管理服务器软件高可靠ivs8000方案特点开放的架构带来丰富的增值业务首推平台级开发接口sdk业界首家提供平台级开发接口包括符合soa架构的sipxml协议sdk开发包等各种方式让合作伙伴专注与业务开发快速可靠的向最终用户提供各种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网络集中监控实施方案

网络集中监控实施方案

网络集中监控实施方案
首先,网络集中监控的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

这个监控系统需要包括网络流量分析系统、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包捕获系统等,以实现对网络流量、网络设备、网络行为的实时监控和分析。

监控系统需要具备高效、稳定、可靠的特点,能够对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和攻击行为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置。

其次,网络集中监控的实施需要建立统一的监控平台。

这个监控平台需要将各类监控设备和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对整个网络的统一监控和管理。

监控平台需要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对监控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分析,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直观、全面的监控信息。

再次,网络集中监控的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控策略和规则。

监控策略和规则需要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和安全需求进行制定,包括对网络流量、网络设备、用户行为等方面的监控规则和防护策略。

监控策略和规则需要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网络安全态势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

最后,网络集中监控的实施需要加强对监控数据的保护和隐私保护。

监控数据涉及大量的用户信息和机密数据,需要建立严格的数据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机制,确保监控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不被泄露。

同时,还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隐私政策,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和个人隐私。

综上所述,网络集中监控的实施方案包括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统一的监控平台、健全的监控策略和规则,以及加强对监控数据的保护和隐私保护。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实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有效监控和保护,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的合法权益。

希望各单位和组织能够重视网络集中监控的实施,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通信传输网集中网管系统的实施

通信传输网集中网管系统的实施

通信传输网集中网管系统的实施[摘要] 网络管理技术是光纤传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通信网络高效、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

sdh、dwdm传输设备目前在各通信网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实行集中网管系统利于设备的维护及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sdh dwdm dcc 环形传输网网络管理技术是光纤传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通信网络高效、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

按照维护规程要求,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系列)、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密集型光波复用)传输系统要利用先进技术,充分利用网管系统,强化运行维护的质量管理,使整个通信网络的维护工作逐步向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少人值守的方向发展。

一、实施传输网集中网管系统的必要性1.近年来,光纤通信得到了快速发展,大容量sdh、dwdm设备相继引入传输网,使其容量大幅提高,网络规模越来越大,所承担的业务量非常大,对于网络的安全至关重要。

2.sdh、dwdm传输网络现状目前,各电信运营商的sdh、dwdm传输设备的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等规模都相当大,网元个数数以百计,设备巡检任务很重。

3.建立传输网集中网管系统后,利于对sdh、dwdm设备网络资源的调整、优化、障碍的处理、技术支撑,利于对网络设备、端口、电路或通道等资源的状态参数进行统计、归类、分析及使用分配,便于网络的整体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同时,可进行实时监测,提高网络运行的可靠性,给用户提供稳定的网络和电路,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实施传输网集中网管系统的可行性1.sdh、dwdm设备传输网有良好的网络结构sdh、dwdm设备都能组成光传输设备环形网,例如组成二纤双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msp),如果部分站点组不成环形传输网,可以开通如线性复用段保护链路,路由为热备份,两条光路走不同的光缆路由,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浅谈深圳供电局通信网集中监控系统建设

浅谈深圳供电局通信网集中监控系统建设
信 网 络进 行 统 一 的监 视 、控 制 。 目前 , 电力 通 信 监控
力系统通信的全面管理带来了的阻碍。 因此 ,为 了确保 电力通信 网的可靠运行 ,建立高
效、灵活的电力通信 网集中监控系统迫在眉睫 。它可 对通信 网各站 点及各通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
系统大致可分 为两 类 ( 见表 1 ),大多数 电力公 司都 处于通信 网信息监控 电子化阶段 ,造成 网络资源利用 率低和故障处理 时间长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建立通信
摘要 : 剪力墙结构体系是指利用建筑物墙体作为建筑的竖向承重体系,并用它抵抗水平力的结构体 系。在受 力方面。因为剪力墙的刚度大,容易满足小震作用下结构尤其是高层结构的位移限值。文章通过工程设计实
例 ,分析 了高层建 筑结构设 计方 案及相 应构造 所应采 取的措 施 。
关键词 : 高层建筑 ; 剪力墙结构设计 ; 结构选型 ; 水平荷载 ; 楼层面板设计 中图分类号 : U38 T 9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09 27 2 1 )6 0 5— 3 10 — 34( 0 1 3— 00 0 剪力墙结构 体系是指利用建筑物墙 体作为建筑 的 竖向承重体系 ,并用它抵抗水平力的结构体系。在 受
其 中,实 时监测功能是指监视要被测试 的对象 、
数据 、子系统和设备 的运行状态、性能参数 、环境设 备等 。主要包括遥测及遥信功能、遥控功能、告警处 理功 能、远动通道管理功能 。遥测及遥信功能负责采 集各种被测设备 ( 包括 电源 以及机房在 内)的主要电 压 、温度等模拟信号量及机房烟 雾、防盗等告警状态 信号量 ,并在 同一张画面上显示被监测站 电源或被监 测设备 的全部模拟量 曲线 。遥控 功能则对被测 电路、 设备 ( 包括主备 电源、空调等辅助设备在 内)、端站

网络监控实施方案

网络监控实施方案

网络监控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各种网络犯罪活动层出不穷,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加强网络监控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目标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监控体系,实现对网络的全面监控,及时发现并阻止各种网络安全威胁,保障网络安全。

三、实施步骤1. 网络监控设备的部署首先,需要在网络中部署专业的网络监控设备,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系统等,以实现对网络流量、安全事件的实时监控和记录。

2. 网络监控系统的建设建设网络监控系统,包括网络拓扑图的绘制、网络设备的信息采集和监控软件的安装与配置等工作,确保网络监控系统能够全面监控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网络流量情况。

3. 安全事件的监测与处理建立安全事件监测与处理机制,对网络中出现的安全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安全事件的进一步扩散和影响。

4.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网络安全态势的感知和预警,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5. 安全意识培训加强对网络安全意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增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四、实施效果评估实施网络监控方案后,需要对监控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监控系统的稳定性、监控覆盖范围、监控响应速度等方面,确保网络监控系统能够有效发挥作用,保障网络安全。

五、总结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执行,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监控体系,实现对网络的全面监控,及时发现并阻止各种网络安全威胁,保障网络安全。

同时,也可以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增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为企业的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网络集中监控区建设方案(优.选)

网络集中监控区建设方案(优.选)

信息网络维保值班方案一、建设思路及目标将信息网络监视交由专业维保公司负责,24小时值班不间断监视信息网络运行状况,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二、网络集中监控区地点综合楼办公室一间,约15平方米三、监控方式维保公司安排人员每日3班倒班,每班3人,24小时不间断监视信息网络运行情况。

每班3人中,1人负责监视机房电源、温湿度等机房环境信息,1人负责监视网络交换机、入侵检测等网络及安全系统运行情况,1人负责监视IMS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运行情况。

监视网管具体安排如下表:监视内容及标准化作业指导表详见附件四、管理要求1、维保公司监视人员必须实时对三类系统进行监视,做到不漏项,不掉项。

2、监视人员每隔1小时,就将监视情况填入信息网络监视标准化作业表格中,每班要形成运行监控记录。

3、监视人员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向信通中心网络运行监控中心报告,由网络运行监控中心值班人员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4、网络部定期抽查维保公司监测情况,一旦发现人员离岗、工作漏项、统计数据不实等情况,根据合同对维保人员处以经济处罚。

五、费用集中监控区建设约需15.22万元(仅包括硬件采购,不含房间装修及聘请维保公司人员费用)附件:信息网络运行监控内容及监测频率信息网络监视标准化作业指导表监控时间:监控人:6 / 12word.7 / 12word.8 / 12word.9 / 12word.网络集中监控区网络接入方式和IP地址分配表10 / 12word.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杭州电力华为SDH四级网集中监控的实现

杭州电力华为SDH四级网集中监控的实现
社 会 纵 横
2 0 1 3年 1 0月
杭 州 电力 华 为 S DH 四级 网 集 中监 控 的实 现
王字辉
杭州供 电公司信通公司 浙江 杭州 3 1 0 0 0 9
摘 要 : 阐述 了杭 州 电 力 华 为 S D H 系统 市 区本 地 网络 和 下 辖 部 分 县 局 本 地 网络 利 用 i Ma n a g e r U2 0 0 0实 现 四 级 网 络 集 中监 控
网管实现集 中网管 ; ( 2 ) 将杭 州电力市局所辖 的各县局 的本 地 网的华为设备 统一
接人集 中网管 ; ( 3 ) 各县局 通过反拉终 端形式接 入 网管 , 维 护人 员对所辖 范
间的通 信是这样 的:首先网管和网关 网元 之间通过 T C P / I P 协议
传递信 息, 然后 网关 网元和非 网关网元之间就通过 E C C通信 , 最
N NE N U
图1 8D H网络 中的通 信方 式
S D H 网元之 间传递 信息是通过 E C C通信来实 现 , E C C的物
理层就 是 D C C通道 , 即S O H中的 D 1 一 D1 2字节 。可以选择其 中
的D l — D 3字节 , 即再生段 , D C C速率 为 1 9 2 k b i g s , 或者选 择其 中 的D 4 一 D 1 2字节, 即复用段 , D C C速率为 5 7 6 k b i t / s , 用 于网元之 间 的O A M信息交流 。考虑到网络规模 和传输速率,选择复用段 的 D 4 一 D 1 2字节 , 可 以提供较高 的传输带宽 。网管 和非 网关 网元之
服务器 , 首要考虑因素主要包括下面两点 : 2 . 2 . 1 U 2 0 0 0管理能力

中国移动通信光传送网维护管理规程

中国移动通信光传送网维护管理规程

中国移动通信光传送网维护管理规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二○○二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5)第二章维护和管理组织 (7)第一节维护和管理机构的职责 (7)第二节各级维护和管理职能部门的关系 (11)第三节维护责任的划分 (12)第三章维护和管理工作制度 (13)第一节岗位责任制 (13)第二节值班和交接班制 (15)第三节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 (16)第四节装备、设备、备盘、备件、仪表和工具管理制度 (16)第五节随工和验收制度 (16)第六节重大阻断报告制 (17)第四章传输线路的维护 (18)第一节通则 (18)第二节线路维护的职责 (18)第三节线路维护内容 (19)第四节长途线路主要技术维护指标及要求 (21)第五节障碍处理和程序 (23)第五章SDH传送网的维护 (26)第一节通则 (26)第二节SDH再生段和复用段 (27)第三节通道 (29)第四节传送网同步与定时 (32)第五节障碍处理 (33)第六节定期测试 (36)第七节光接口 (37)第八节辅助系统 (38)第六章WDM传输系统的维护 (39)第一节通则 (39)第二节光放大器站 (39)第三节WDM系统终端站 (40)第四节光通道、级联的光通道 (41)第五节OADM站 (42)第六节系统性能测试 (42)第七节故障处理 (46)第七章传送网资源管理 (48)第一节通则 (48)第二节通道管理 (49)第八章网管系统的维护 (52)第一节通则52第二节网管系统的设置 (52)第三节网管硬件维护 (52)第四节网管软件和数据维护 (53)第五节网管系统维护网络的要求 (54)第九章障碍处理流程 (56)第十章传送网其它设备的维护 (57)第十一章质量管理 (58)第一节通则 (58)第二节质量监督检查 (58)第三节质量统计分析和考核评定 (59)第十二章机房管理和安全保密 (60)附录A 中国移动光传送网组织结构职能描述 (62)附录B VC-N投入业务性能指标 (63)附录C WDM系统光接口指标 (65)第一章总则第1条移动通信光传送网是由长途、本地光缆及传输设备等组成,是移动通信网基础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

华为T-2000传输网管系统的使用

华为T-2000传输网管系统的使用

目录第1章华为传送网络管理解决方案.........................................................................................1-11.1 电信管理网TMN与传送管理网.........................................................................................1-11.1.1 TMN概念.................................................................................................................1-11.1.2 传送管理网..............................................................................................................1-21.2 OptiX iManager系列产品的特征概述.................................................................................1-31.2.1 iManager T2000的特点..........................................................................................1-31.2.2 iManager T2100的特点..........................................................................................1-41.2.3 iManager ONS的特点.............................................................................................1-41.3 解决方案.............................................................................................................................1-61.3.1 T2000的客户端-服务器端(Client-Server)结构....................................................1-61.3.2 扩展T2000服务器端的方案....................................................................................1-71.3.3 T2000+T2100+ONS的方案....................................................................................1-8图形目录图1-1 TMN的逻辑分层结构...........................................................................................1-2图1-2 华为传送网管系列各产品在TMN结构中的位置...................................................1-3图1-3 T2000的客户-服务器结构....................................................................................1-7图1-4 多服务器端扩充....................................................................................................1-7图1-5 分层管理网络组网................................................................................................1-8第1章华为传送网络管理解决方案1.1 电信管理网TMN与传送管理网1.1.1 TMN概念电信管理网TMN(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是国际电信联盟标准部ITU-T在1988年定义的概念,随后又通过了一系列相关的建议。

网管软件方案

网管软件方案
(3)性能监测:实时监测网络设备性能,支持性能数据导出。
(4)配置管理:备份与恢复网络设备配置,支持配置文件导入与导出。
(5)日志管理:收集网络设备日志,支持日志查询、分析及导出。
(6)告警管理:设置告警阈值,实时推送告警信息,支持告警通知方式配置。
3.技术选型
(1)开发语言:采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具有良好的跨平台性能。
三、方案设计
1.系统架构
本网管软件采用B/S架构,分为客户端和服务端两部分。客户端负责展示网络设备信息、拓扑图、性能数据等,服务端负责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收集数据并处理。
2.功能模块
(1)设备管理:实现对网络设备的增删改查,支持批量操作。
(2)拓扑管理:自动发现并绘制网络拓扑图,支持拓扑图导出与打印。
3.使用SSL加密技术,保障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
4.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漏洞。
六、实施与验收
1.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硬件准备、软件部署、数据迁移等。
2.对运维团队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掌握软件操作和日常维护。
3.进行系统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性测试。
4.验收阶段,对照项目需求进行验收,确保软件满足预定的管理目标。
六、后期维护
1.定期对软件进行升级,修复已知问题,优化性能。
2.提供在线技术支持,解答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
本方案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网管软件,实现网络设备的高效管理,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网络稳定性。希望本方案能为企业的网络管理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第2篇
-性能管理模块:分析性能数据,提供性能趋势图和报表。
-配置管理模块:实现配置的自动化备份、恢复和对比。

通信局(站)动力系统及环境的集中监控管理

通信局(站)动力系统及环境的集中监控管理
• 通信局(站)PSMS集中并融合了现代计算机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人机系统 技术的最新成果,其目的是提高设备的维护管理质 量,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资讯1集中监控系统的基本结构
• 为了实现对通信电源系统的集中监控管理, 被控设备必须具有监控功能及监控接口,即 必须有遥测信号测试点,被测参数能够通过 接口传送到主计算机,被控设备还必须具有 执行遥控信号的执行部件等。集中监控系统 采用逐级汇接的基本结构,一般由监控中心 (SC)、区域监控中心(SS)、监控单元 (SU)和监控模块(SM)构成,如图101所示。
学习目标
• 监控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故障告警和实时 监测。通过本情境的学习,了解集中监控系 统的结构和组成,了解监控模块与监控单元、 监控单元与监控中心之间的传输方式,熟知 监控对象和监控内容,掌握现场数据采集与 检测方法,对集中监控系统的各级功能和要 求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掌握集中监控系统的 安装和使用维护方法。
• 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即动力设备、机房环境及安全监 控系统(PSMS),可对分布的各个独立的电源系 统及其组成设备进行遥测、遥控,实时监视,现已 由单纯的电源设备监控系统扩展为包括空调系统和 其他动力设备及环境、保安监控在内的智能型通信 保障系统。具有实时监控运行状态、预期故障发生、 迅速排除故障、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进行综合管 理等多重功能。
• 4.监控模块 • 监控模块(SM)是完成特定设备的数据采集功能,
并提供相应监控信息的设备。一般按照监控对象类 型有不同的监控模块。在一个监控系统中,一般有 多个监控模块。如目前具有通信接口的各类动力设 备,其控制模块具有对本设备的监控管理功能,同 时可以进行对外信息交互。 • 维护、监控管理中心的结构如图10-2所示。分 发台通过LAN网与多种业务台(如控制台、查询台、 大屏幕控制台、摄像显示台等)和服务器相连,同 时保持与各个端局监控站的数据通路,控制所有上 下行数据的分配及转发。服务器中保存所有被监控 的详细数据资料、实时运行数据、告警数据和操作 记录,以备查询。

传输网管整合接入方案探讨

传输网管整合接入方案探讨

传输网管整合接入方案探讨摘要:上海通信段成立至今,因前身由铁通公司划转,很多设备仍存在着和铁通公司共用的现状。

划转后通信段直属各地路局,以铁路沿线网管居多,为发挥“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的特色,需要推行传输集中网管的管理方式,针对此问题,文章以上海通信段传输网管系统整合集中接入方案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管整合;备份;接入方案;ecc优化1 网管系统现状分析2009年底根据国家的战略需要,铁通的专网业务重新移交给铁路,移交后,区域、网络分级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变化。

以上海通信段为例,其隶属于上海铁路局,所辖3省一市,通信系统网管分布广但位置较零散。

管内各线既有传输系统主要采用华为、中兴公司的设备,网管主要设置在合肥、南京、上海、杭州等。

各网管中心隶属于当地通信车间,分别管理各自所辖区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维护模式已无法适应铁路通信的需求,主要问题如下:(1)集中管理网络资源欠缺:不能以全局、全网的角度进行网络优化,确保传输网络的连续性。

(2)网络保障和调度能力不足:各车间网管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业务过硬的核心网管人员对其进行技术指导和调度指挥。

(3)无法集中监视业务质量,无法准确定位故障点:当故障出现在跨车间相邻站点时,网管告警信息收集不全面,无法快速定位,造成故障处理延时。

(4)单网管安全性差:传输网管一般采用c/s架构,一旦出现故障,系统恢复实效性较差。

为解决以上问题,满足网络管理维护集中化需要,提高安全可靠性,必须对传输网管系统进行整合,统一管理指挥,增强通信的安全保障。

2 传输网管系统整合方案2.1 网管整合原则按设备厂家、分区域对网管服务器进行整合;网管数据集中采集存储,考虑适当备份。

2.2 网管系统整合方案在上海通信站根据需要新设网管服务器,由各线网关网元直接采集数据,对全局内所有传输网元进行统一维护和管理。

维持原有网关网元的设置,各线传输设备由网关网元直接将网管数据通过网管dcn网传至上海整合后的网管服务器。

UPS网络集中监控管理解决方案修改草案2

UPS网络集中监控管理解决方案修改草案2

UPS网络集中监控管理解决方案一、UPS现状分析随着it系统逐步走向集中管理,银行对UPS电源保护系统的应用将更加深入。

UPS的应用将呈现出从单机向冗余结构变化,从注重系统的可靠性向可用性变化,从单纯供电系统向保证整个it运行环境变化等趋势。

UPS的技术将出现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高频化、模块化、绿色化等发展趋势。

如何有效的管理这些UPS设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维护成本已经成为银行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二、银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UPS设备分散,距离远,管理难度大,管理效率低;2、无法第一时间得知UPS报警信息,及时排除隐患和故障;3、传统的管理方式不能随时了解各UPS当前的运行状况,如电池组放电的情、况,UPS输出情况;4、采用定期巡检方式,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工作强度和管理成本;5、难以追溯UPS事故发生的根源。

三、解决方案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UPS产品已不再只是单纯的供电,还具有了自身状态监控、远程处理、告警提示等功能。

利用这些功能,可以实现:1、设备管理:对数量众多而又分布面广的UPS电源及其周边环境的维护、监测和管理变得异常轻松和高效,各种型号的UPS集中在统一的平台中进行监控,使得管理工作变得简单和方便。

2、UPS状态远程监测:365x24全天候实时不间断监控,UPS运行状况轻松掌握,大大提升了管理的品质和效率,实时侦测每台网络UPS的市电、电池、逆变器工作、旁路、自测等各种工作运行状况。

3、远程操控UPS:用户无需亲临现场,即可对远程的UPS进行常规的操控和维护,大大减轻了UPS管理的工作难度,提升了工作效率,使得UPS的管理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UPS主机和电池也得到了更好的保养,延长了电池的寿命。

并且用户的所有操控动作都有相应日志记录,便于管理追溯。

4、UPS电压告警:实时响应UPS的报警信息,一旦UPS出现任何故障和报警,立即通过各种方式包括E-mail,短信等第一时间通知到用户,警报响应时间小于5秒。

传输网管整合接入方案探讨

传输网管整合接入方案探讨
关键词: 网 管整合 ; 备份 ; 接入方案; E C C优 化
1网管 系统现 状分析 2 0 0 9年底 根据 国家的 战略需要 , 铁通 的专 网业 务重新移 交给铁路 , 移交后 , 区域 、 网络分级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变化。以上海通信段为例, 其 隶属 于上海 铁路 局 ,所辖 3 省一 市 ,通信 系统 网管分 布广但 位置较 零 散 。管 内各 线既有 传输 系统主要 采用华 为 、 中兴公 司的设备 , 网管 主要 设置在合肥 、 南京 、 上海、 杭州等。各网管中心隶属于当地通信车间, 分 别管 理各 自 所 辖 区域 。随着时间 的推移 , 原有维 护模式 已无 法适应 铁路 通信 的需求 , 主要 问题如下 : ( 1 ) 集 中管 理网络 资源欠缺 : 不 能 以全局 、 全 网的角度进行网络优化 , 确保传输网络的连续性。( 2 ) 网络保障和调度 能力 不足 : 各 车间 网管人 员技术水 平参差 不齐 , 缺 乏业务 过硬 的核心 网 管人员对其进行技术指导和调度指挥。( 3 ) 无法集中监视业务质量 , 无 法准确定位故障点 : 当故障出现在跨车间相邻站点时, 网管告警信息收 集不全面, 无法快速定位 , 造成故障处理延时。 ( 4 ) 单网管安全l 生 差: 传输 网管一般采用 C / S 架构, 一旦出现故障, 系统恢复实效性较差。 为解 决 以上 问题 ,满足 网络管 理维 护集 中化需要 ,提高 安全可靠 性, 必须 对传 输 网管 系统进 行整 合 , 统 一 管理指 挥 , 增 强 通信 的安 全保 障。 2传输 网管 系统整 合方案 2 . 1网管整合原则 按设备厂家 、 分区域对网管服务器进行整合 ; 网管数据集中采集存 储, 考虑适 当备份 。 2 . 2 网管 系统整合方 案 在上海通信站根据需要新设网管服务器,由各线网关 网元直接采 集数据, 对全局内所有传输网元进行统一维护和管理。 维持原有网关网

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1)

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1)

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2014年目录第一章系统概述 (3)一、系统组成 (3)二、系统概要介绍 (3)三、系统设计的依据 (4)四、系统应用优势 (4)第二章系统方案设计 (5)一、整体方案说明 (5)二、系统设计详述 (5)第三章中心平台系统功能 (8)一、资源验证、用户管理 (8)二、流媒体数据转发 (9)三、中心主控应用程序 (11)四、多画面监视功能 (11)五、实时图像抓拍 (12)六、视频调整功能 (12)第四章主要设备资料 (13)一、NVR高清网络硬盘录像机 (13)二、1080P网络摄像机SY-1080PQ631WL (14)三、交换机S3100 (16)四、千兆核心管理交换机S5120 (19)第一章系统概述一、系统组成整个系统主要由前端81个监控点及NVR高清网络硬盘录像机等构成。

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图像数据采集硬件和管理及视频采集部分(高清网络摄像机)组成,完成对本地区域的监控管理和向上级中心的数据转发功能;监控管理中心主要由硬盘录像机及交换机等集中管理系统设备组成,完成对各监控点的视频解码上显示器、回放等。

二、系统概要介绍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将前端视频系统上传到管理中心。

实现将各孤立监控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数据转发和监控。

特别是当有特殊的情况发生时做到统一的管理和应急措施的统一指挥,系统是一套“数字化、网络化、全方位”的智能网络监控管理系统,系统建设达到“系统集成一体化、信息存储网络化、维护管理智能化”的目标。

1、系统网络组成系统利用以太网络(如:ADSL、光纤专网等),设备通过TCP/IP协议交换视频和数据信息,做到完全数字化和网络化。

2、监控管理中心平台具有强大的管理功能通过网络TCP/IP协议进行联网,实现将各远程视频传输到监控系统中心。

对所有网点监控设备进行集中配置和远程维护管理。

统一视频压缩格式,实现监控视频流的实时传输,实现对远程录像进行网上视频浏览、资料检索等远程数字监控系统实现后,所有的控制由监控中心完成,实现前端监控系统和资料的统一规范化管理。

传输网络质量监测方案

传输网络质量监测方案
Vendor specific
Control Client
TWAMP - Test (UDP)
TWAMP - Ctrl (TCP)
Session Reflector
Vendor specific
Server
IP HOST 1
IP Network
IP HOST 2
返向平均时延 返向平均抖动 返向平均丢包率
下载速度 (KB/s)
2.08
45.9
11540.48
连接时延 (ms)
2.02
FTP下载测试
登录时延 (ms)
下载速度 (KB/s)
176.96
12990.79
连接时 延(ms)
HTTP下载测试
首字节到达 时延(ms)
下载速度 (KB/s)
2.07
3.37
11486.92
11月6日测试情况
25
Thank You !
语音MOS、丢包率、 包抖动、时延、时延 标准差、抖动标准差、 吞吐率、数据包吞吐 率
连接时延、认证耗时、 首包到达时延、传输 摘要耗时、下载邮件 时延
监测内容 优势
开放业务监测
封闭业务监测
通过真实用户业务行为进行 端到端业务测试,对用户感 知进行量化评估
无线回传网络内部进行封闭业务测试, 从业务角度评估网络可用性及其承载能 力
网络质量测试 (TWAMP)
S-GW
eNodeB
eNodeB
基站支持 TWAMP协议
接入环 L2 VPN
汇聚环 L2/L3 VPN
核心环 L3 VPN
省干 L3 VPN
MME 管理平台
Probe
Probe(临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输网管集中监控实施方案
1.背景需求
某公司传输网络从02年底建设以来,目前已经建成省干、城域网、省际网,其中,各个地市均采用中兴公司的网元级网管ZXONM E300管理,随着网络集中化维护的需要,现准备在省枢纽楼放置网络级网管系统进行集中监控地市公司传输设备。

2.解决方案
在省枢纽楼网管中心部署网络级网管ZXONM N100,对各地市ZXONM E300信息进行集中收敛、维护,满足省公司和各地市之间远程网管的连接可以基于专线和DCN通道两种方式,
对于DCN通道,带宽:10M或者100M,共享或者独占;优点:组网简单;一般不需额外设备;缺点:应用范围受限,需要用户提供DCN网和一定的支持。

对于专线的方式,一般采用2M DDN专线的方式,带宽:2M,适用范围:EM和SNM远程主副远程网管网管和网关网元网元之间;优点:带宽独占,可靠性好,应用广泛;缺点:占用资源,主要有
2.1方案一:HUB+三层交换机+网桥(推荐)
优点:组网灵活,通讯效率高,避免广播风暴,比路由器配置简单。

缺点:配置复杂,成本稍高。

适用环境:适用于点到多点。

适合复杂网络,网管之间的连接。

推荐设备:网桥BXT-E10(75欧-48直流供电)
E1转换器BXT-E10(75欧220V交流供电)
交换式HUB
注意事项:
网桥必须是同一厂家的收发成对使用;
网络中的MAC地址不要冲突。

2.2方案二:路由器+基带MODEM
优点:组网灵活,通讯效率高,避免广播风暴。

缺点:配置复杂,成本高,有一定维护难度。

推荐设备:路由器如果可以提供G.703/E1出口,可以节省基带MODEM。

V35接口需要配置基带MODEM。

2.3方案三:DCN网
带宽:10M或者100M,共享或者独占
实现方案:
2.4直接接入DCN网
优点:组网简单;不需外购设备,成本低
缺点:需要在DCN网中配置路由,E300和每个网元的IP地址通讯,需要配置路由。

或者占用DCN网的IP地址资源。

注意事项:推荐采用划分VLAN方式。

(需要局方配合在DCN网中进行VLAN的设置)
3.功能应用
ZXONM N100是为大规模、超容量、多业务、高层次网络应用而设计的网络层网管系统。

提供物理视图、业务视图,实现了层网络拓扑管理、综合资源管理、业务管理、连接管理、清单管理、故障与维护管理、性能与服务质量保证、EMS交互与适配器管理、客户管理、报表管理、系统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功能。

3.1 EMS交互与多协议适配器管理
该功能组件提供EMS交互和多协议适配器管理能力,ZXONM N100与EMS 的所有交互都通过该组件完成。

ZXONM N100支持的协议适配器有CORBA接口适配器、Q3接口适配器。

该组件同时提供动态添加新适配器和删除某个适配器的能力。

ZXONM N100与EMS的交互既可以采用开放的CORBA IDL接口,也可以支持Q3接口协议。

3.2 层网络拓扑管理
ZXONM N100通过与EMS进行交互,确定各个速率层次的网络拓扑结构,
包括每个EMS下有多少子网、子网拓扑结构、EMS内部子网的连接关系、EMS 之间子网的连接关系等,同时提供子网分割和整合的功能,支持G.803/G.805的分层方法。

层网络拓扑管理可以完成通道层(2M、34M、45M、140M和级联)、SDH段层和DWDM光层的拓扑管理,从而为网络端到端的管理提供依据。

3.3 带宽管理
该功能组件接收SMS或ZXONM N100 Client的带宽请求,请求连接管理组件建立或释放相关的路径或子网连接。

带宽请求中包含期望的带宽、期望的QoS (包括是否需要保护、需要何种保护类型以及保护实施的原则等)以及希望的路由规则等信息。

带宽管理可以完成及时带宽请求、预留带宽请求和调度(scheduling)带宽请求三种类型的需求,并具备提供成组处理、支持多种速率等级(比如2M、34M、45M、140M和级联通道层、SDH段和光通道)的能力。

3.4 连接管理
该组件接收带宽管理及网络计划与开发组件的带宽请求,根据相关的路由算法、路由规则和设备限制规则,确定带宽请求是否能满足,如果能满足,具体路由是什么,然后将具体的路由信息发送给相应的EMS执行。

该组件支持自动、半自动和手工路径的建立以及多种路由算法。

该组件包括三个模块:
3.4.1路由计划(route planning)模块:根据用户的需求,获得一条路径,路径可以分为保护路径和非保护路径,是否进行路径保护由用户的需求和QoS来定。

3.4.2路由实现模块:将获得的路由信息转变成相应EMS的控制命令,并下发给相应的EMS完成该路径的建立。

3.4.3路由算法和规则管理:提供多种路由算法的管理,包括添加新的路由算法和删除不用的路由算法;管理各种与连接管理有关的规则信息,规则信息包括路由规则和设备限制规则。

3.5清单管理
其管理范围包括物理资源、逻辑资源和软件资源清单。

它负责整个NMS管理域中所有的EMS、子网、网元、子网连接、终端点、路径、软件(或软件模块)、规则、算法、适配器等信息的管理,包括这些资源的当前使用状态、可用状态、版本信息(含软件和硬件版本)、地理位置、厂家信息等;并提供强大的统计和报表管理功能。

3.6设备与软件管理
该功能组件包括三个模块:
3.6.1软件管理:提供软件管理和远程上下载能力,该模块只涉及对中兴通讯自己的设备进行管理,所管理的软件包括EMS软件、NCP软件以及单板软件。

3.6.2设备配置管理:主要提供开销、公务、时钟等方面配置管理。

3.6.3设备模板管理:ZXONM N100采用设备模板的方式来进行多设备类型的管理,以屏蔽各种设备的差异,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可扩展性。

该模块提供设备模板的添加、删除和修改能力。

设备模板包括设备类型、设备物理结构、单板配置能力以及设备的限制规则等信息。

3.7故障与维护管理
该功能组件提供与端到端故障管理有关的功能,包括:
3.7.1告警监视:接收EMS上报的告警信息,同时也可以主动向EMS进行告警查询,从而保证ZXONM N100与各个EMS之间的告警一致性;并将这些告警与相关的子网连接或路径进行关联。

3.7.2告警的过滤、定位与相关性分析:根据A中接收到的告警信息,进行故障相关性分析,确定告警之间的关系以及产生这些告警的根本原因;判断这些告警的严重程度、是否会影响相关的服务、影响的程度如何,并确定是否对计费信息进行修改。

3.7.3测试管理:进行网络资源的可用性测试。

3.7.4故障恢复:负责故障的修复和业务的恢复,包括使用保护设备或者对业务重新寻找路由。

3.8性能与服务质量保证
该功能组件提供与端到端性能管理有关的功能,包括:
性能监测:从EMS主动获取性能数据,同时接收EMS发送来的性能越限通知,保持ZXONM N100与各个EMS之间的性能数据一致性;并将性能数据与相应的子网连接或路径进行关联;使用性能监测门限实现对SLA的监测和维护。

性能管理控制:主要涉及性能门限的管理以及与性能收集有关的规则管理。

性能分析:进行性能的趋势分析,评估网络中资源的性能等级,在网络资源的性能劣化到影响服务质量之前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用户的业务不受影响;同时与故障管理部分协同工作,确定性能劣化的根本原因。

性能质量保证:评估当前网络资源的性能等级是否对用户的服务质量造成影响,如果造成了影响,则通知ZXONM N100的带宽管理/连接管理以及网络计划与开发部分采取必要的措施,并确定是否对计费信息进行修改。

3.9安全管理
提供与安全管理有关的功能,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等级的设定、用户视图管理等功能。

3.10 license Server
ZXONM N100许可证管理服务器:简称License Server,为ZXONM N100的各个功能组件提供许可证管理功能,只有用户购买了功能组件的许可证,才能使用该组件的功能,从而达到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

ZXONM N100的所有功能组件共用一个许可证管理服务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