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混凝土试块制作与养护室管理暂行办法

合集下载

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方案

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方案

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方案一■混凝土试块制作1.工艺流程现场取样一›试模准备一›试块制作一>试块标识一>试块台账2.具体操作流程(1)现场取样试件制作的地点应为浇筑地点,通常指入模处。

如需3d、7d x14d等过程质量控制试件,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2)试模准备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60时,宜采用塑料、铸铁或铸钢的试模;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60时,宜采用铸铁或铸钢的试模;每3个月应就昆凝土试模进行自校,试模核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制作施工试块前,对(塑料)试模的外观进行检查,自行制作外观检查试块,检验试模的质量情况,不符合要求的试模,不得用于制作施工试块。

试模装料前应保证内壁脱模材料分布均匀,避免脱模材料局部沉积或聚集,可采取试模倒置或二次涂抹的措施保证均匀。

(3)试块制作混凝土拌合物在入模前应保证均匀,取样或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物一般用铁锹再来回拌合3次,以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匀质性。

混凝土试件制作应在确保混凝土充分密实、避免分层离析的原则下选择成型方法,具体采取哪种混凝土成型方法可根据拌合物稠度或试验目的确定。

试件的制作一般有振动台振实、人工插捣、插入式振捣棒振实、自密实混凝土成型、干硬性混凝土成型5种成型方法供选择。

1)用振动台振实制作试件:当坍落度大于25mm且小于70mm时,用标准振动台成型。

试模应牢牢地附着或固定在振动台上,振动台振动时,不容许有任何跳动,振动持续至表面出浆为止;且应避免混凝土离析。

2)用人工插捣制作试件:当坍落度大于70mm时,用人工成型。

a.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的装料厚度应大致相等。

b.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

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20mm~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插捣后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

c.每层插捣次数按IoOOOmm2截面积内不得少于12次。

d.插捣后应用橡皮锤或木槌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

砼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

砼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

现场标养室管理制度1、根据国家规范规定砂浆试块、混凝土试块应在原则条件下进行28天旳养护,才能测定强度。

2、原则养护室安装自动控温控湿设备,保持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

3、标养室内加湿装置必须保证喷出旳水是雾化状态,不能用水直接淋刷试件。

每周一次清理蓄水池,保证喷淋水旳清洁。

4、标养室每天由专人负责进行温度和湿度旳记录,当发现温度、湿度超差时,应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满足标养条件旳规定。

5、标养试块注明试件编号、强度等级、制作日期,制作不规范或编号不符合规定旳试件不能收入标养室。

6、标养室旳试件必须按制模日期放置放在架子上, 100×100×100mm砼试件间距为10-20mm, 150×150×150mm砼试件间距为30-50mm。

7、进入标养室旳人员应注意安全,出入关好养护室旳门,以保持标养室旳温湿度。

8、要常常检查原则养护室旳仪表、设备、温湿度计、喷淋管、排水设施及电路等,以保证安全和正常使用。

9、遇停电、节假日应有专人值班负责记录。

试验室操作间管理制度一、试验室操作间应保证良好旳通风与照明,温度保持在20±5℃。

二、不得在试验室内寄存无清晰标识旳试件。

三、多种设备和器具布置合理,摆放整洁。

试验仪器设备由具有岗位资质旳试验员操作使用,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定,保证状态良好,并处在检定周期之内。

四、多种电源、电器、线路旳安装和维修必须符合有关安全规定,由电工操作,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使用电炉、烘箱等加热设备,必须有人看守,用完后拉闸断电,待无火种后方可离开。

六、无关人员不得随意出入试验室操作间,任何人不得在试验室内抽烟,使用“热得快”等烧水。

七、工完场清,保持操作间及仪器设备旳清洁整洁,最终离开旳人员要锁门。

砼试件管理制度

砼试件管理制度

砼试件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砼试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工程质量,制定砼试件管理制度,规范砼试件的取样、试制、试验和保存等环节,确保砼试件的质量可靠,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砼试验的工程,包括地基基础、桥梁、道路、建筑等各类工程。

三、管理责任1. 工程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砼试件管理工作,明确管理人员,并落实砼试件管理制度。

2. 施工单位应配备专门的砼试验室,建立砼试验室管理制度,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砼试验。

3. 砼供应商应按照相关标准要求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砼,并配合工程方进行砼试件的取样和试验。

四、砼试件取样1. 砼试件取样应在砼浇筑后立即进行,取样位置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取样量应满足试验需要。

2. 取样操作应由双方监理工程师共同监督,取样前应清理取样处的附着物,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3. 取样应使用专用的取样器具,并按要求进行编号标注,并填写取样记录。

五、砼试件保存1. 砼试件取样后,应立即送至实验室进行试验,试验前应先进行养护,直至试验时。

2. 试验前应对试件标注编号,并在试件上标注采样日期、试验日期、试验项目等相关信息。

3. 试件试验后,应根据试验报告结果做出合理的处理,符合要求的试件应根据项目要求保存,不符合要求的试件应及时报告、处理。

六、砼试件试验1. 砼试件试验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试验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严格按照试验程序进行。

2. 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试件或试验结果异常时,应及时停止试验,并向相关部门汇报,做出合理的处理。

3. 试验结果应准确无误,试验报告应及时送交相关方,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

七、砼试件管理记录1. 砼试件的取样、试验和保存过程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取样记录、试验记录、试验结果等。

2. 管理记录应保存完好,便于查阅和追溯,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项目结束后,应将砼试件相关的管理记录进行整理和归档,保存至少5年以上。

八、砼试件管理改进1. 砼试件管理工作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改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现场试块养护室规章制度

现场试块养护室规章制度

现场试块养护室规章制度一、设施管理1.1 养护室应具备充足的空间,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污染和杂物堆积。

1.2 养护室内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如水槽、喷淋器、温湿度计等,以确保养护效果。

1.3 养护室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施的正常运作。

二、养护操作2.1 养护室内的试块应按照制定的时间表进行养护,保持湿润环境。

2.2 养护试块应避免受到不必要的挤压和外力作用,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2.3 养护试块时,应注意适当控制温度和湿度,确保试块的养护环境符合要求。

2.4 养护结束后,试块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试验,记录试验结果并及时归档。

三、试块管理3.1 养护室应建立试块管理台账,记录试块编号、养护时间、试验结果等信息,做到一试一档。

3.2 试块应按照标准规定的时间进行取样和试验,不得迟延或擅自调整试验时间。

3.3 对于未达到规定强度的试块,应保留足够的试块进行补浇试验,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安全保障4.1 养护室应贴有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操作。

4.2 职工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

4.3 在养护过程中,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等行为,确保养护室内环境安全。

五、日常维护5.1 养护室应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卫生整洁。

5.2 对于设备和工具的损坏或故障,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

5.3 定期对养护室内的试块进行检查,确保试块的质量和完整性。

六、违规处理6.1 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将按照管理条例进行处理,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处理等。

6.2 对于严重违规行为,涉及试块养护效果和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将进行严肃处理,直至解除合同或追究责任。

七、其他规定7.1 养护室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养护效果的可靠性。

7.2 对于试验结果的不合格或争议,应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确保试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以上规章制度由养护室主管单位负责制定和管理,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以确保试块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

水泥砼标养室管理制度范本

水泥砼标养室管理制度范本

水泥砼标养室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水泥砼标养室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维护环境卫生,促进项目的顺利进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责任与职权第二条水泥砼标养室的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

第三条项目经理应指定一名专人负责日常的水泥砼标养室管理工作,负责制定标养室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并加以监督执行。

第三章基本要求第四条水泥砼标养室应位于安全、干燥、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的地方。

第五条水泥砼标养室的面积和高度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第六条水泥砼标养室内应保持整洁,杂物不得堆放,保持通道畅通。

第七条水泥砼标养室内应安装消防设施,并配备逃生通道。

第八条水泥砼标养室应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第九条水泥砼标养室应设有相应的卫生设施,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第四章设备与工具第十条水泥砼标养室应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工具,包括搅拌机、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机、试验砼标养设备等,并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

第十一条水泥砼标养室内的设备和工具使用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操作技能和安全防护意识。

第十二条水泥砼标养室内的设备和工具应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

第五章操作规程第十三条水泥砼标养室的使用应符合标养工艺规程和相关施工规范的要求。

第十四条水泥砼标养室的开关门应注意避免对正在测试的标养试件造成影响。

第十五条水泥砼标养室内的工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定,确保自身安全。

第十六条水泥砼标养室内严禁吸烟、使用明火以及进行其他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

第六章安全防护第十七条水泥砼标养室内应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防滑设施、防护栏杆等。

第十八条水泥砼标养室内的工作人员应进行安全防护工作,必要时应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第十九条水泥砼标养室内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七章环境保护第二十条水泥砼标养室应设有相应的环境监测设备,定期对环境指标进行检测。

第二十一条水泥砼标养室内应设有相应的排放控制设备,确保废气、废水等的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施工现场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依据沪建研[2004]第261号修正《上海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标准养护室管理规定》,对金鹿公司施工现场标准养护室管理做如下规定:一、标准养护室的房屋要求保温隔热,养护室面积不小于5平方米。

二、养护室应配置冷暖空调、电热棒等恒温装置和喷淋头,室内温度应限制在20±2℃范围,湿度大于95%。

三、在养护室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应放在架上,彼此间隔10—20mm,应避开用水干脆冲淋。

四、对大型工程应配置喷淋装置,使湿度大于95%。

对中、小型工程,混凝土试块可放在养护室的静水池中养护,养护水温度限制在20±2℃,和养护池相邻应砌一个和养护池体积相仿的预养水池(或水桶),作为置换水用,水温顺室温相同。

每两周更换—次养护池水。

五、养护室应设立水泥混合砂浆试块立柜,立柜内宜衬海绵等保湿材料,以限制湿度在60%~80%。

六、养护室中应配置温度计、湿度计,温、湿度由专人每天记录二次(上、下午各一次),并同时登记养护池的水温。

七、施工现场的标准养护室应有专人管理。

八、本制度依据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制订。

九、本规定经审议批准,发文之日执行。

附:1、标准养护室平面布置图及说明;2、标准养护室温湿度记录表;3、砼早期拆模试块成型及送样记录表;4、600℃同条件砼试块每天平均温度(累计)记录表;5、砼/600℃同条件砼试块成型及送样记录表;6、砂浆试块成型及送样记录表。

上海金鹿建筑实业有限公司质量部2008年9月4日附:施工现场标准养护室布置图及说明图中1:喷淋头。

当室内湿度偏低时,可打开喷淋,用以保证养护室的湿度。

图中2:冷暖空调。

当标养室面积在5~8平方米时,可选用功率1匹的空调;当标养室面积在8~12平方米时可选用功率l.5匹的空调。

现场标养室面积最小不少于5平方米。

图中3:干湿温度计。

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检定合格证书。

图中4:预养水池。

用以备用和更换养护池内用水,养护池水预养池蓄水量约为养护池用水量的2/3。

建筑工程混凝土试块制作、养护及送检的有关规定

建筑工程混凝土试块制作、养护及送检的有关规定

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为了加强我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的实体质量,规范有关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凝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等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特制定《黄石市建筑工程混凝土试块制作、养护及送检的有关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黄石市建筑工程混凝土试块制作、养护及送检的有关规定》黄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二○○六年七月一日黄石市建筑工程混凝土试块黄石市建筑工程混凝土试块制作、养护及送检的有关规定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的有关要求,加强本市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工程的实体质量,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本市区内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均应执行本规定。

第三条:建筑工程结构构件混凝土试块,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每拌制 盘且不超过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盘时,取样不得小于一次;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 时,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每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一柱一桩的桩基工程及大孔直径桩,每根桩必须留置试块一组 非一柱一桩的桩基工程每 混凝土必须留置试块一组;、每一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符合本规定第六条要求。

第四条:混凝土分项工程验收中以标准养护的试块作为验收的依据施工现场应设立标准养护室 标准养护室应满足温度 ℃± 、湿度 以上的要求,并应做好温、湿度记录。

施工现场未设立标养室的,该建筑工程的试块应送有养护条件的检测机构进行养护。

第五条:混凝土验收批及分项工程验收中混凝土的试块检测龄期为 天,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 天。

混凝土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

混凝土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

混凝土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
1.标准养护室用于对混凝土试块、砂浆试块等的标准养护。

2.标准养护室的养护条件是温度20±2℃范围、湿度在95%以上的环境。

3.标准养护室控制温度的方法是通过BYS养护室全自动控制仪用空调与加热器调节温度,用雾化水来调节湿度满足温湿度条件。

控制仪必须经过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混凝土试块应放置于试块架上,移动试块时轻拿轻放,避免碰撞。

试块分组放置,为便于辨认应将试块标识朝外。

试块之间间隔10~20mm,并避免用水直接冲淋试块。

5.经常检查温度控制仪的工作情况,标准养护室每天测量温湿度两次,并做好记录。

6.出入标准养护室应随手关门,避免造成室内温湿度波动。

7.标准养护室内的仪器设备应经常检查,遇有故障及时更换修理。

标准养护室应经常清扫,保持清洁。

8.注意用电安全,避免发生人身、设备安全事故。

混凝土试块制作养护方法

混凝土试块制作养护方法

混凝土试块制作养护方法一、制作养护方法1、指定人员上岗,操作人员不宜换动频繁。

项目部要选择有一定技术素质,有较强责任心的同志来做试块。

2、各试模的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5°。

隔离剂要涂刷均匀,沉淀的油渍要抹干净。

试模缺角或破损后不得再用,以免影响强度。

3、浇捣砼前,取样人员要认真检查配合比单、混凝土小票上的施工部位、砼强度等级等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

4、搅拌车进入施工现场后,应及时检测其坍落度,每车都要检测。

其试料必须从搅拌车1/4~3/4处随机抽样。

5、制作试块前,应按规范要求,在监理的见证下,共同挑选砼料。

其混凝土必须从搅拌车1/4~3/4处随机抽样。

6、指试块样料选好后,应二次手工拌合均匀。

取样的混凝土拌合物应至少用铁锹在来回拌合三次。

7、指熟料分两层入模捣实,每层装料厚度大致相等。

插捣用的钢制捣棒应为:长600㎜,直径16㎜的圆钢,端部磨圆。

插捣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

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

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面;插捣上层时应穿入下层2~3cm。

每层插捣次数一般为25次。

插捣完后,用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的孔洞消失为止,刮除多余的混凝土,试件表面要比试模高出5㎜。

8、在插捣的同时用抹刀沿试模内壁反复穿插,排除试块内部的空气。

试块表面在收光时,注意料浆饱满,防止砼由于塑性变形而造成出现凹陷状况。

9、指试块成型后,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抹面,沿试模口表面抹平压光,终凝前常常置于原地或露天,为了防止内部水分蒸发而影响水泥的水化速度,应及时用塑料布或湿麻袋将试块覆盖严实,防止内部水分蒸发而影响水泥的水化速度。

10、现在根据地方要求,试块植入芯片,进行跟踪管理。

录入芯片内容:制作日期及编号、混凝土强度等级、制作时间、部位等信息。

试块在20±5℃的室内静置1昼夜,当气温降低时,可适当延长时间,但不应超过两昼夜,然后对试件进行编号并拆模。

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方法管理规定

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方法管理规定

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方法管理规定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管理制度1依据根据《预拌混凝土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资料》、《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和《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有关规定,结合多年来在制作混凝土试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有效控制试块制作及养护过程中的不善造成的偏差,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取样方法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取样时,宜对混凝土罐车加速搅拌2-3min,使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均匀后开始放料。

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随机从同一运输车中抽取。

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倍,且不宜小于20L。

3试块的制作混凝土试块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成型前,应检查试模尺寸;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

按第2条规定取的试样应倒在铁板上用铁锨搅拌均匀,取好的试样应在尽短时间内成型一般不宜超过15min.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规定混凝土成型的方法,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用振动台振实;大于7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

混凝土试件制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确定混凝土成型方法:1、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用标准振动台成型。

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并稍有富余,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试模应附着或固定在振动台上,振动时试模不得有任何跳动;振动应持续到混凝土表面出现乳状水泥浆时为止,,振动过程中随时添加混凝土使试模常满;振动结束后,沿试模边缘刮除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试件表面收浆,临近初凝时,用抹刀将试件仔细抹平,试件抹面与试模边缘的高低差不得超过。

2、坍落度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用捣棒人工插捣成型。

混凝土拌合物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

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标准养护室管理规定_secret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标准养护室管理规定_secret

****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标准养护室管理规定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进一步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全面管理,强化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根据GB50204-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国家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实施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处于桩基及结构施工阶段的在建工程,在施工现场均必须按规定设置砼、砂浆试块的标准养护室。

第三条(管理部门)上海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标准养护室工作,市与区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监督检查。

第四条(实施单位)标准养护室由桩基和结构施工单位负责建立和管理,建设、监理单位负责督促检查,质量监督站负责监督抽查。

第五条(标准养护室的技术要求)标准养护室的设置必须符合下列技术要求:(一)房屋要求保温隔热,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确定标准养护室的面积,最小少于5平方米;(二)配置冷暖空调、电热棒等恒温装置,使室内温度控制在2 0 ±3C范围;(三)3条件的大型工程应配置喷淋装置,使室内湿度大于百分之九十。

一般中小型工程可砌水池养护,但须设立体积相仿的另一预养水泥(或水桶)作为置换水用。

为节约面积,预养水池(或水桶)可设置在养护水池的上方,水温须与室温相同;(四)标准养护室室内应设立水泥混合砂浆块立柜,立柜内宜衬海绵等保湿材料,以控制温度为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八十;(五)标准养护室中须配置温度计、湿度计,温、湿度应由专人每天记录二次(上、下午各一次),同时必须建立标准养护室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第六条(试块制作要求)砂浆、砼试块应按规范标准制作,试块制作后应在终凝前用铁钉刻上制作日期、工程部位、设计强度等,不允许试块在终凝后用毛笔等书写。

第七条(评选条件)工程施工现场设置标准养护室作为本市文明工地及标准化工地评选的必备条件。

第八条(审批规定)个别特殊工程不宜在施工现场设立标准养护室的,由施工企业向工程质量监督站提出书面申请,应经质量监督站批准。

混凝土试件管理办法

混凝土试件管理办法

混凝土试件管理办法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试块制作与养护管理工作,保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试块制作的规范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确保建设工程主体结构安全,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和《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9)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提出以下要求,请遵照执行。

一、适用范围:公司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施工活动的新建、扩建、改建等建筑施工项目。

二、试验计划与人员工程开工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混凝土试件留置方案》,经总公司或区域公司审批通过后报送监理单位进行审查和监督实施。

方案编制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试件留置方法及混凝土试件留置计划等。

项目部施工现场试验室应按工程规模配备不少于1名专职/兼职试验员,专职试验员应持有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试验员上岗证。

三、标养室设置要求施工现场应根据规定设立集装箱式的标养室或成品标养箱,标养室墙体材料要求保温隔热,根据工程规模确定标准养护室的面积,最小不应小于10m2。

标养室内需配置冷暖空调、喷雾装置、电热棒等恒温、恒湿装置,必须有湿度计、温度计,使室内温度满足20℃±2、湿度控制在95%以上。

标准养护室内应设有试件放置架,按单体、浇筑时间、砼强度分类整齐堆放,砼试件应临空放置在架子上,彼此间隔应为10-20mm。

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标养室由专人负责每天上午及下午记录一次温度、湿度。

如发现温湿度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并作好记录,保证室内符合规定的温度和湿度。

标准养护箱(室)须定期进行校核,每年不得少于1次。

标养室必须建立《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四、混凝土试件取样规则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要求,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³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大体积混凝土取样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50496-2018)要求执行)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

施工现场试块(件)标准养护制度

施工现场试块(件)标准养护制度

施工现场试块(件)标准养护制度一、规范名称本规范名称为施工现场试块(件)标准养护制度。

二、规范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建筑、桥梁、隧道、地下工程及水利工程等各种施工现场。

三、试块(件)制备1、制备试块(件)前,应按相关标准选取合适的原材料,遵从搭配比和加工要求,确保各项物理性能、质量指标符合要求。

2、制备过程中应依照混凝土质量检查表进行标记,将试块(件)标号清楚易读地注明在表面上。

3、制备完毕后,对试块(件)应采纳防止碎裂、变形和污染等相关措施,同时保证标号不易被擦拭。

4、制备完毕的试块(件)应放在干燥、通风、避开受阳光曝晒、雨雪淋湿和冻结等不利于养护的场所内。

四、试块(件)养护1、初期养护试块(件)制备完毕后,需在其表面进行湿润处理,湿润时间不少于24小时,且需保持表面湿润。

2、初期养护结束后可将试块(件)转移到养护室内,室内温度掌控在20±5℃之间,湿度掌控在90±10%之间,养护期不少于7天。

3、在养护期内,应定期检查并适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如表面干燥或有裂缝等,应适时喷水或加贴保护物。

4、养护期结束后应将试块(件)转移到试验室,测试应在试块(件)出养护室后的1小时内进行。

五、试块(件)浇注量1、试块(件)浇注量不应低于混凝土强度检测规定的最小浇注量,同时需要依据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储存期限等进行适当调整。

2、采纳相同搭配比的混凝土应尽量在同一时间内浇注制备,以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六、试块(件)尺寸与数量1、试块(件)的尺寸应符合相关规定,一般依照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进行制备,也可以依据需要进行调整。

2、每方案下的同类试块(件)数量不应少于3个,试块(件)进行试验时,应随机选取其中的两个进行检测,假如两个试块(件)之间的抗压强度相差超过15%时,应进行第三个试块(件)的检测。

七、试块(件)测试及记录1、对试块(件)进行完整性检测后,取中心处逐层沿中心线切断试块(件),打磨试块(件)前、后表面,并进行称重。

混凝土试块制作与养护规范

混凝土试块制作与养护规范

混凝土试块制作与养护规范一、前言混凝土是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它的强度及耐久性是衡量其性能的主要指标。

而混凝土试块则是评估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规范旨在规范混凝土试块的制作与养护过程,以保障试块质量及准确反映混凝土性能。

二、试块材料与设备2.1 试块材料2.1.1 水泥: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硅酸盐水泥。

2.1.2 砂: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天然河砂或人工砂。

2.1.3 石: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碎石或骨料。

2.1.4 水: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或淡水。

2.2 试块设备2.2.1 混凝土搅拌机:应符合国家标准,能够充分搅拌混凝土。

2.2.2 试块模具: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金属模具,内壁应涂上薄油膜以便于取出试块。

2.2.3 振动器: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振动器。

2.2.4 大小量杯、秤等:应符合国家标准,能够准确测量试块材料。

三、试块制作3.1 试块配合比3.1.1 设计配合比: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制定试块配合比。

3.1.2 实际配合比:应根据现场材料实际情况,结合设计配合比进行调整。

3.2 试块制作工艺3.2.1 搅拌:应将水、石、砂、水泥按照试块配合比加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充分搅拌至均匀。

3.2.2 充模:应将混凝土倒入试块模具,分层倒入,每层压实,以避免空隙。

3.2.3 振动:应在试块模具上加装振动器,进行振动,使混凝土内部紧密排列,排除空气。

3.2.4 养护:应在试块表面上覆盖塑料薄膜,避免水分挥发过快,以保证混凝土试块养护质量。

3.3 试块数量3.3.1 试块数量应根据设计要求制定。

3.3.2 每个配合比应制作3个试块,试块标号应按照设计要求标注。

四、试块养护4.1 养护时间4.1.1 初期养护:应在试块模具中静置24小时,试块模具应遮盖塑料薄膜,避免水分挥发过快。

4.1.2 中期养护:应在初期养护后的第3天,将试块模具取出,试块表面应覆盖湿棉被,每天喷水2次,保持湿润。

4.1.3 后期养护:应在中期养护结束后的第7天,将试块表面湿棉被取下,试块表面应覆盖塑料薄膜,每天喷水2次,保持湿润。

混凝土试块留置及养护方案

混凝土试块留置及养护方案

混凝土试块留置及养护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工程名称,位于工程地点。

建筑结构形式为结构形式,建筑面积为建筑面积。

混凝土强度等级涵盖具体强度等级等。

二、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19)3、本工程的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三、混凝土试块留置(一)标准养护试块1、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100m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100 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 1000m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 200m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二)同条件养护试块1、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

2、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 10 组,且不应少于 3 组。

(三)抗渗混凝土试块1、连续浇筑混凝土每 500m³应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一组为 6 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

2、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件,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

(四)拆模试块根据构件跨度及拆模要求,留置相应数量的拆模试块。

四、混凝土试块制作1、试块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并拆装方便。

试模内表面应机械加工,其不平度应为每 100mm 不超过 005mm,组装后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5°。

2、在制作试块前应将试模清擦干净,并在其内壁涂上一层矿物油脂或其他脱模剂。

3、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

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

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 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然后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

建筑施工现场标养室管理办法

建筑施工现场标养室管理办法

建筑施工现场标养室设置及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进一步规范我司施工现场混凝土、砂浆试块制作、养护和送检管理工作,保证混凝土与砂浆试块制作的规范性、真实性、准确性和代表性,根据国家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司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除执行本办法外,尚应执行下列标准:《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190—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50081-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0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 82《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GJ/T223-201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T70—2009《混凝土试模》JG3019《混凝土试验室用振动台》JG/T3020《混凝土坍落度仪》JG/T 248-2009第二条实施范围分公司所有处于混凝土湿作业的桩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施工阶段的在建工程,在施工现场均须按本办法设置砼、砂浆试块的标准养护室.第三条管理要求1。

项目技术部负责日常管理,项目质检部监督检查.各项目应配置至少1名专职试验员,兼职试验员若干.2.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检测试验管理制度。

项目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检查试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检测试验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2。

1岗位职责;2.2现场试样制取及养护管理制度;2。

3仪器设备管理制度;2。

4现场检测试验安全管理制度;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现场混凝土试块制作与养护室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集团公司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试块制作与养护管理工作,保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试块制作的规范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确保建设工程主体结构安全,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和《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 190—2010)及《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的有关规定,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提出以下要求,请遵照执行。

第二条、集团公司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施工活动的新建、扩建、改建等建筑施工项目(除第九条外)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在施工现场建立标准养护室。

第二章试验计划与人员
第三条工程开工前应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编制施工检测试验计划,并报送监理单位进行审查和监督实施。

施工检测试验计划应按检测试验项目分别编制,并应包括:检测试验项目名称,检测试验参数,试样规格,代表批量,施工部位,计划检测试验时间等。

第四条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检测试验管理制度,应有专业试验人员,并进行技术培训、考核。

第三章标准养护室设置要求
第五条、标准养护室设置必须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必须符合《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190-2010)
及《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要求,房屋要求保温隔热,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

2、标准养护室内需配置温度、湿度自动控制仪、冷暖空调、喷雾装置、电热棒等恒温、恒湿装置,必须有湿度计、温度计,使室内温度满足20℃±2、湿度控制在95%以上。

3、标准养护室内应设有试件放置架,按单体、浇筑时间、砼强度分类整齐堆放,砼试件应临空放置在架子上彼此间隔应为10-20mm。

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4、标准养护室室内应设立水泥砂浆试块、水泥混合砂浆试块立柜,立柜内宜衬海绵等保湿材料,以控制湿度为60﹪-80﹪。

5、标准养护室内应配置温度计、湿度计,由专人每天记录两次(上、下午各一次,格式见附表1)。

6、必须建立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第四章试块制作与养护
第六条、混凝土试块制作要求:
1、混凝土试块制作留置组数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相关规定执行。

2、混凝土试块应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合格标准试模(试模要定期进行检验)制作,制作前试模涂刷隔离剂。

3、施工现场混凝土试块必须在浇筑地点现场取样、制作。

混凝土试件制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l)取样或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应至少用铁锨再来回拌合三次。

(2) 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确定混凝土成型方法,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用振动振实;大于7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检验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试件成型方法宜与实际施工采用的方法相同。

1) 用振动台振实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a.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
b.试模应附着或固定在符合要求的振动台上,振动时试模不得有任何跳动,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

2) 用人工插捣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a. 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
b. 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

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捣棒可购买成品的,也可采用ø16的
圆钢制作,长度约为600mm,一端磨成半球形);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

然后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
c. 每层插捣次数按在10000mm2截面积内不得少于12次;
d. 插捣后应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

3) 用插入式振捣棒振实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a.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
b.宜用直径为Φ25mm的插入式振捣棒,插入试模振捣时,振捣棒距试模底板10~20mm且不得触及试模底板,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且应避免过振,以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振捣时间为20s。

振捣棒拔出时要缓慢,拔出后不得留有孔洞。

(3)刮除试模上口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

4、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进行编号(每组试块要进行编号,例如第三组混凝土试块编号分别为3-1、3-2、3-3)、拆模。

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标准养护室内养护。

同条件试块、拆模试块在试件拆模后,应采用定制钢筋笼加锁,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混凝土试块必须在其成型面标注以下信息:
①混凝土试块依据养护条件和制作目的的不同应分别注明:标养、同条件、拆模等字样。

②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混凝土浇筑部位。

③成型日期:(年)-(月)-(日)(填写格式如:2011.9.1)。

5、上述信息应在试块终凝前用铁钉刻录,不得用毛笔书写。

第七条、混凝土试块制作、养护台帐要求:
1、现场试验站要建立混凝土试块的留置台账、养护室温湿度记录台账。

试块的留置台账应注明以下内容:试块编号、工程名称及结构部位、成型日期、构件浇筑方量、设计强度等级、各类试块组数、养护条件(标养、同条件)、制样人、试块出场时间、备注等。

格式见附表2。

2、施工现场还应按单位工程分别建立试件委托检测台账、同件条试件温度记录台帐等。

第八条标准养护28天(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后的试块应在建设(监理)单位的见证下由项目部专业试验人员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第五章其它
第九条个别特殊工程不宜在施工现场设立标准养护室的,由项目提出书面申请,经质监站或建设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采取委托养护措施。

对委托养护的项目,应有委托养护合同,并报工程质量部备
案。

对已委托养护单位养护的项目在现场应建立符合基本养护条件的养护室。

第十条、集团公司将施工现场的标准养护室纳入工程质保体系,工程质量部对现场标准养护室进行检查指导,保证其正常运行。

对于未按上述要求建立现场标准养护室或经检查养护室不符合要求的工程项目,集团公司将视情节对相关项目予以责令整改、暂停施工或罚款等处罚。

第十条、本办法自2011年9月1日起执行。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9月1日
浙江建工标准养护室温度、湿度记录表附表1 工程名称:20 年月
工程名称:20 年月
注:标准养护室室内温度应20℃±2、湿度控制在95%以上。

每天记录两次(上、下午各一次)。

记录人:
附表2
浙江建工混凝土试件留置台账
工程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