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二)
2.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第2课时
第二章
第2课时 内错角、同旁内角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5-
5.如图,已知∠1=70°,要使AB∥CD,则需具备另一个条件是( C )
A.∠2=70° B.∠2=100° C.∠2=110° D.∠3=110°
第二章
第2课时 内错角、同旁内角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第二章
第2课时 内错角、同旁内角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12-
15.如图,AB⊥BD于点B,CD⊥BD于点D,∠1+∠2=180°,试问CD与EF平行吗?为什么?
解:CD∥EF. 理由:因为AB⊥BD,CD⊥BD,所以AB∥CD. 因为∠1+∠2=180°, 所以AB∥EF,所以CD∥EF.
第二章
第2课时 内错角、同旁内角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13-
16.(1)已知∠ABC,射线ED∥AB,如图1,过点E作∠DEF=∠ABC.求证:BC∥EF. (2)如图2,已知∠ABC,射线ED∥AB,∠ABC+∠DEF=180°.判断直线BC与直线EF的位置 关系,并说明理由. (3)根据以上探究,你发现了一个什么结论?请你写出来. (4)如图3,已知AC⊥BC,CD⊥AB,DE⊥AC,HF⊥AB.若∠1=48°,试求∠2的度数.
第二章
第2课时 内错角、同旁内角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3;②∠2+∠4=180°;③∠4=∠5;④∠2=∠3; ⑤∠6=∠2+∠3.其中能判定直线l1∥l2的条件有 ①②③⑤ .(只填序号)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册】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意义,掌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种判定方法.2.灵活运用两种判定方法,证明两直线平行,解决角度的计算和转换问题.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4.在积极参与探索、交流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意义,掌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种判定方法.难点:活运用两种判定方法,证明两直线平行,解决角度的计算和转换问题.三、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等.四、教学过程设计2.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不能用同位角的数量关系直接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时,我们该怎么办?【情境引入】小明有一块小画板,他想知道它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于是他在两个边缘之间画了一条线段AB(如图所示)小明利用量角器,通过测量某些角的大小就能知道这个画板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预设:可以测量∠1与∠2,也可以测量∠1与∠3....教师活动:进一步提出思考,这样做的理由呢?【合作探究】如何利用量角器,通过测量某些角的大小就能知道这个画板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教师活动:演示测量过程,说明∠1=∠3,由此小明判断上下两个边缘是平行的.∠1+∠2=180°,由此他也能判断上下两个边缘是平行的.提出思考问题:你知道小明的判断依据吗?【探究】内错角与同旁内角的定义如图,具有∠1与∠2这样的位置关系的角称为内错角.具有∠1与∠3这样的位置关系的角称为同旁内角.请找出图中其他的内错角与同旁内角.预设:∠3与∠4是内错角;∠2与∠4是同旁内角.问题:你能说出内错角与同旁内角的特征吗?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内错角的位置特征,思考并说出内错角的特征.预设:内错角指在两条被截直线的内部,在截线的两侧,位置是交错的两个角.内错角是Z形状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同旁内角的位置特征,思考并说出同旁内角的特征.预设:同旁内角指在两条被截直线的内部,在截线的同旁的两个角.同旁内角是U形状【归纳】“三线八角”小结①位于两条被截直线同一方、且在截线同一侧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如∠1与∠2.同位角是 F 形状②位于两条被截直线的内部,且在截线的两侧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如∠7与∠2.内错角是Z形状③位于两条被截直线内部,且在截线的同侧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如∠5与∠2.同旁内角是U形状.【议一议】(1)内错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为什么?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梳理证明思路:书写证明过程:已知:∠1 = ∠2 . 求证:a∥b证明:∵∠1 = ∠2 (已知)∠1 = ∠3 (对顶角相等)∴∠3 = ∠2 (等量代换)∴直线a∥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得出结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同旁内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为什么?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梳理证明思路:书写证明过程:已知:∠1+∠2=180°,求证:a∥b∠1,∠2互补(已知)∠1,∠3互补(邻补角定义)∴∠3 =∠2 (同角的补角相等)∴直线a∥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教师活动:提示证明方法不唯一,证明过程中的∠3换成∠4就可以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来证明.得出结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归纳】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做一做】如图,三个相同的三角尺拼接成一个图形,请找出图中的一组平行线,并说明你的理由.教师活动:以举例的方式提示学生如何寻找.一位同学说:BC与AE是平行的,因为∠BCA与∠EAC是内错角,而且又相等.提问你能看懂她的意思吗?再找到另一组平行线,说说你的理由.预设:BA与CE是平行的,因为∠ACE 与∠BAC是内错角,而且又相等.AC与ED是平行的,因为∠ACE与∠CED 是内错角,而且又相等.【典型例题】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再小组交流探讨,如遇到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最终教师展示答题过程.例已知:如图,∠1+∠2=180°,请用不同的方法说明:AB∥CD.分析:两条直线平行,可以利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来证明.观察可知∠1的对顶角∠EHB与∠2是同旁内角,结合已知可证;∠2的补角∠CGH 与∠1是同位角,利用同角的补角相等可得同位角相等,从而证出两直线平行;同理可证∠1的补角∠AHG与∠2这对内错角相等,也可以证出结论.解题过程:2.下列条件能判断l1∥l2的是( )A. ∠2=∠3B. ∠1=∠3C. ∠4+∠5=180°D. ∠2=∠43.观察图中所标记的五个角,完成题目:(1)∠1 与是同位角;(2)∠5 与是同旁内角;(3)∠2 与是内错角.4.图中各角分别满足下列条件时,你能判断是哪两条直线平行吗?①∠1=∠4②∠2 =∠4③∠1+∠3 =180°答案:1.B ;2.B3.∠4;∠3;∠14.①a∥b;②l∥m;③l∥n.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7.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
复习&回顾
1.判断直线平行的方法: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同位角的位置特征: C 3
①在被截两直线的同侧;
②在截线的同旁. ∠1与∠2 ∠3与∠4
A
4
7
2
E 1 5 D
B
8 F 6
∠5与∠6 ∠7与∠8
问题:
小明有一块小画板,他 想知道它的上下边缘是 否平行,于是他在两个 边缘之间画了一条线段.
小明只有一个量角器,他通过测量某些角的 大小就能知道这个画板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 你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吗?这样做的依据是什 么吗?
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
C 7 4 A 8 F 6 2 3 E 1
5
D B
两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而成的8个角中, 像∠2与∠7这样,在两直线之间、且在第三条直线 两侧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 内错角近似 Z 形状
内错角相等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探究2:为什么“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如图2,直线a、b被直线c所截, ∠2+∠4=180°,直线a与直线b平 行吗?试说明理由。 解:a∥b.理由是: ∵ ∠2 +∠4=1800 ( 已知 ) ) ∠1+∠4=1800 ( 平角定义 ∴ 直线 a∥b
c
c
3 2
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
C 3
7
4 2
E 1 5 D B
8 F 6 两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而成的8个角中, 像∠2与∠5这样,在两直线之间、且在第三条直线同 侧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 同旁内角近似 U形状
A
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结构特征: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教案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优秀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直线平行的概念及实际应用。
激发学生对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直线平行的定义及实例。
直线平行的实际应用场景。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实例等方式引入直线平行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直线平行的实际应用场景。
1.4 教学步骤:1. 引入直线平行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直线平行的定义。
2. 展示直线平行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理解和记忆直线平行的特征。
3. 引导学生思考直线平行的实际应用场景,如交通运输、建筑设计等,激发学生对直线平行的兴趣。
第二章:直线平行的判定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判定方法的证明和解释。
2.3 教学方法:通过几何图形和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通过证明和解释来说明判定方法的合理性。
2.4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直线平行的定义,复习相关知识。
2. 引入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来理解和记忆判定方法。
3. 通过证明和解释来说明判定方法的合理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判定方法。
第三章:直线平行的性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直线平行的性质。
培养学生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直线平行的性质。
性质的证明和解释。
3.3 教学方法:通过几何图形和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直线平行的性质。
通过证明和解释来说明性质的合理性。
3.4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复习相关知识。
2. 引入直线平行的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来理解和记忆性质。
3. 通过证明和解释来说明性质的合理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性质。
第四章:直线平行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直线平行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2 教学内容:直线平行的条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教案)
此外,我还注意到,在总结回顾环节,有些同学仍然存在疑问。这说明我在课堂上的讲解可能还不够透彻,或者是课堂互动不够充分。因此,我需要在课后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确保每位同学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平行线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平行线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探索了直线平行的条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程度不尽相同。有的同学能够迅速抓住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这些关键点,但也有一些同学对这些概念感到困惑。我意识到,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采取更加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线的性质。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课堂上,我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然而,我发现在理论介绍部分,我的语言可能过于专业化,导致一些同学难以跟上。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用更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来解释抽象的几何概念,使它们更加直观易懂。
7、2探索直线平行条件
7、2 探索直线平行条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两条直线平行条件,能够识别同位角在图中的位置。
能力目标: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的能力,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渗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想。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共同合作的精神。
(2)教学重点:掌握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能够正确识别同位角。
(3)教学难点:正确识别同位角,并根据同位角相等的条件来正确判断 条直线平行。
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感悟新知问题1、利用三角尺和直尺可以画平行线,为什么通过上面的操作所画的两问题2、∠1与∠2不相等,直线a 与直线b 平行吗?二、探索规律,揭示新知问题1、通过上述活动,我们发现直线a 、b 是否平行,与∠1、∠2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那图形中∠1、∠2是什么样的角?直线平行的条件又是什么? 同位角:两条直线a 、b 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8个角中,像∠1、∠2这样的一对角称为同位角。
归纳同位角的特征:①∠1、∠2分别在直线a 、b 的上方,并且都在直线c 的同旁。
a c 5 4 1 3bc 1 a 2 a b b c 1 a 2问题2、在上面的图形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同位角?问题3、当∠1、∠2满足什么条件时,两条直线a 、b 平行?归纳: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一)尝试反馈,领悟新知例1、 如图:∠1=∠2,∠2=∠c ,请找出图中互相平行的直线,并说明理由。
例2、 木工师傅用角尺在工件上画出两条垂线a 、b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二)拓展延伸、练习巩固1、如图,图中∠AEF 的同位角有哪几个?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图中哪两个同位角相等,可得DE ∥BC ?哪两个同位角相等,可得EF ∥BD ?(三)创设情境、感悟新知如图,是一块小木板,在它上画了一条线段AB如果要求用量角器,通过度量某些角的大小来判断木板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你准备怎样去做?(四)探索规律,揭示新知活动一:探究交流课本中的“议一议”1、如图1,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2=∠3,直线a 与直线b 平行吗?试说明理由。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 教材分析《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册之前,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等基本概念,对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还不够了解,需要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几何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理解平行线的性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证明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如何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操作教学法:通过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和理解直线平行的条件。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PPT、图片、实物等。
2.准备教学工具,如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
3.设计好课堂练习题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或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直线平行的条件。
例如,展示两辆火车并行行驶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两辆火车的行驶轨迹。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说课稿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说课稿授课人崔群涛各位尊敬的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第二课时。
对于本节课内容,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线的定义及认识了同位角以及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对于后继的三角形、四边形的相关学习打下了基础。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①能识别内错角、同旁内角②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程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进行表达的能力,体会利用数学转化思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索、交流等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并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重点、难点:重点: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难点: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应用.4、教具准备:三角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模仿力强、活泼好动、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望强烈,教学思维一般依赖具体直观,自学能力和独立探索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法学法1、教法阐述:基于以上学情分析,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景。
本课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动画演示等以提高学生兴趣,在“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几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积极交流,勇于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学法指导本节课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亲历探索的全过程,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四、教学过程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将教学过程分为六个阶段:立足基础,温故知新交流探讨,形成概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动手操作,探求新知强化训练,巩固新知归纳总结,知识升华学习过程第一环节:立足基础,温故知新1,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都有什么,能够判断平行的知识都有哪些2,3.认识内错角,同旁内角∠3与∠5,∠4与∠6这样位置关系的角,在两条被截直线的内部,在截线的两侧,位置是交错的,这样的角叫做内错角∠3与∠6,∠4与∠5这样位置关系的角,在两条被截直线的内部,在截线的同旁,这样的角叫做同旁内角练习。
2.2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精讲)(学生版)
2.2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三线八角”模型如图,直线AB、CD与直线EF相交(或者说两条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构成八个角,简称为“三线八角”,如图.同位角:像∠1与∠5,这两个角分别在直线AB、CD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图,几何语言:∵∠3=∠2∴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题型2: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2.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能判断a∥b的是()A.∠1=∠2B.∠1=∠4C.∠3+∠4=180°D.∠3+∠5=180°.(用“>”,“<”或“=”填空)平行线的画法(【变式3-1】如图.直线a.点B.点C.(1)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的平行线平行吗?【变式3-2】如图,在方格纸上∶(1)已有的四条线段中,哪些是互相平行的?(2)过点M画AB的平行线(3)过点N画GH的平行线平行公理及推论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①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只有一条;②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③因为内错角:像∠3与∠5,这两个角都在直线AB、CD之间,并且在直线EF的两侧,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同旁内角:像∠3和∠6都在直线AB、CD之间,并且在直线EF的同一旁,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题型5: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及识别5.如图,下列两个角是内错角的是()A.∠1与∠2B.∠1与∠3C.∠1与∠4D.∠2与∠4【变式5-1】如图,直线EF与直线AB,CD相交.图中所示的各个角中,能看作∠1的内错角的是()A.∠2B.∠3C.∠4D.∠5【变式5-2】如图,A点在直线DE上,在∠BAD,∠BAE,∠BAC,∠CAE,∠C中,∠B的同旁内角有()A.2个B.3个C.4个D.5个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上图,几何语言:∵∠1=∠2∴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6.补全下面的证明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理由.【变式6-1】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A.∠1=∠2B.∠1=∠5C.∠2=∠4D.∠3=∠5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如上图,几何语言:∵∠4+∠2=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证明:∵“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变式8-1】如图,(1)∠1和∠3是直线和被直线所截而成的角;(2)能用图中数字表示的∠3的同位角是;(3)图中与∠2是同旁内角的角有个.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题型10:平行线的判定简单综合10.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因此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要发生折射.由于折射率相同,所以在水中平行的光线,在空气中也平行.如图标注有∠1~∠8共8个角,其中已知∠1=64°,∠7=42°.(1)分别指出图中的两对同位角,一对内错角,一对同旁内角;(2)直接写出∠2,∠3,∠6,∠8的度数.试判断。
2.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二)教学设计
2.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二)中宁二中万银华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并得到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结论,初步具有了利用角的大小关系来判断直线位置关系的意识,认识了三线八角的基本图形,为本节课的继续探究打下基础,因此本课的设计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使其成为上节课探究的延续,较好的完成本单元的学习。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通过观察、画图、操作、折纸等活动,认识到了探索直线平行的必要性及基本方法,获得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体验。
同时在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具备了一定的主动参与、合作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在第一课时已经得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基础上,本课时主要教学任务是认识内错角、同旁内角,并探索出利用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大小关系来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有关结论。
由于学生对于三线八角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比同位角要略为复杂一些,所以本节课的难点之一就是让学生认识两种角,并能在不同的图形中正确识别。
另外,在第一课时中,对于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结论只要求学生能正确应用即可,对说理要求不高,但是在本节课中就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从直观和推理两方面来探索,既要结合实际图形发现规律,又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采用推理的形式加以说明,把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转化为同位角相等来得出结论,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直线平行需满足的几个条件,进一步学习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体会推理的必要性,理解推理的基本过程;并能解决一些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究方法;经历观察、实验、猜想、推理等数学学习的探究方法,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探索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生良好的自信;体验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并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交流;(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等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因为∠1 与∠2 是 a b 被 c 所截得的同位角,且∠1=∠2,
2
那麽 a∥b。 例题 1: 如图,∠1=∠C,∠2=∠C,请找出图中互相平行的直线,并说 明理由。 A 1 B
解: (1)AB∥CD
C
D
2
因为∠1 与∠C 是 AB CD 被 AC 截成的同位角,且∠1=∠C, 所以 AB ∥CD。 (2)AC∥BD。 因为∠2 与∠C 是 BD AC 被 CD 截成的同位角,且∠2=∠C, 所以 AC∥BD。 练习:第 8 页 第 1、2 题 小结: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教学素材: A 组题: 1、如图所示: 如图 1,同位角有 如图 2,同位角有 如图 3,同位角有 如图 4,同位角有 A B b B 图1 图2 a D A E C B 图3 对,内错角有 对,内错角有 对,内错角有 对,内错角有 A O C B 图4 C 对,同旁内角有 对,同旁内角有 对,同旁内角有 对,同旁内角有 D M A 对。 对。 对。 对。 N 学生板演
行吗? 试说明理由。 1
由学生自己先做(或 互相讨论),然后回
3 2
答,若有答不全的, 教师(或其他学生) 补充.
2 如图,直线 a, b 被直线 c 所截,∠2+∠3=180,直线 a 与 直线 b 平行吗?为什么?
1 3
2 学生板演
故 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
即直线 a,b 被直线 c 所截,所得的两对内错角中,如果有 一对想等,那麽 a∥b,如图 若∠1=∠2,则 a∥b. 应用格式: ∵∠1=∠2(已知) ∴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即直线 a,b 被直线 c 所截,所得的两对同旁内角中,若有 一对互补,则 a∥b.如图若∠1+∠2=180,则 a∥b 应用格式: ∵∠1+∠2=180( 已知) ∴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第七章 第2课时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
第2课时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基础巩固】1.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直线AB∥CD的是( )A.∠1=∠3 B.∠2=∠3 C.∠4=25 D.∠2+∠4=180°2.如图,∠A符合下列哪个关系时,AB∥EF? ( )A.∠A=∠2 B.∠A=∠1C.∠A=∠CEF D.∠A+∠CEF=180°3.如图,(1)∠_______与∠3是直线_______与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得的内错角;(2)∠_______与∠A是直线AB与BC被直线_______所截得的同旁内角;(3)∠1与∠A是直线_______与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得的同旁内角.4.如图,(1)因为∠1=∠2,所以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2)因为∠3=∠D,所以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3)因为∠B+∠BCD=180°,所以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5.(2012.贵阳)如图,已知∠1=∠2,则图中互相平行的线段是______________.6.如图,已知AC⊥AE,BD⊥BF,∠1=35°,∠2=35°.AC与BD平行吗?AE与BF平行吗?为什么?试猜想AC与BF的位置关系.【拓展提优】7.一条公路两次转弯后又回到原来的方向(即AB∥CD,如图),如果第一次转弯时的∠B=140°,那么∠C应是( )A.140°B.40°C.100°D.180°8.如图,两条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1=7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4=75°,则AB∥CD B.若∠4=105°,则AB∥CDC.若∠2=75°,则AB∥CD D.若∠2=155°,则AB∥CD9.如图,下列说理中,正确的是( )A.因为∠A+∠D=180°,所以AD∥BC B.因为∠C+∠D=180°,所以AB∥CD C.因为∠A+∠D=180°,所以AB∥CD D.因为∠A+∠C=180°,所以AB∥CD 10.如图,(1)∠1和∠2是直线_______和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得的同位角;(2)∠2和∠3是直线_______和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得的_______角;(3)∠1和∠F是直线_______和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得的_______角.11.如图,下列各题中,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理由是什么?(1)已知∠1=∠2,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BAD+∠ABC=180°,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BAC=∠ACD,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已知∠BED=∠B+∠D,试说明AB与CD的位置关系.解:AB∥CD,理由如下:过点E作∠BEF=∠B,∴AB∥EF(_____________________).∵∠BED=∠B+∠D,∴∠FED=∠D.∴CD∥EF(_____________________).∴AB∥CD(_____________________).13.如图,若∠1+∠3=180°,能否得出AB∥CD?为什么?(用三种方法解答)14.已知,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MP平分∠BMF,NQ平分∠CNE,若∠BMF =100°,∠CNE=100°,试说明:(1)直线AB、CD平行吗?为什么?(2)直线NQ、MP平行吗?为什么?参考答案【基础巩固】1.B 2.C 3.(1)∠1AB AC DE (2)∠C AC (3)AC DE AD 4.(1)AD 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AD 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 D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AD∥BC 6.AC∥BD,AE∥BF,AC⊥BF【拓展提优】7.A 8.B 9.C 10.(1)AF EF AB (2)AB CD EF 内错(3)AB FE AF 同旁内角11.(1)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AD 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3)AB 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13.略14.(1)平行(2)略。
7.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
j4321DECBA7.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2=∠3,直线a 与直线b 平行吗?2、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2+∠3=180直线a 与直线b 平行吗?为什么?试说明理由。
定义:内错角:如∠2与∠7同旁内角:如∠2与∠5 猜想:图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结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应用格式:∵∠1=∠2(已知) ∴a ∥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180( 已知) ∴a ∥b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二)例题讲解:例1:如图,∠1=∠2,∠B+∠BDE=180°图中那些直线互相平行,为什么? 解:(1)AB ∥EF因为∠1与∠2是AB 、EF 被DE 截成的内错角,且 ∠1=∠2所以AB ∥EF(2)DE ∥BC因为∠B 与∠BDE 是BC 、DE 被AB 截成的同旁内角且∠B+∠BDE=180° 所以DE ∥BC想一想:∠2与那个角相等时,DE ∥BC ?∠A 与哪个角相等时,AB ∥EF ?(三)练习:如图,∠1与∠B 、∠3与∠4、∠2与∠4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截成的角?它们分别是什么角? 解:∠1与∠B 是直线AD 、BC 被直线AB 截成的同位角∠3与∠4是直线AB 、CD 被直线AC 截成的内错角 ∠2与∠4是直线AD 、CD 被直线AC 截成的同旁内角(四)思考:木工师傅要判断一块面板AB 与CD 是否平行,如图请你设计一个可行性方案,作出判断,并说说你所设计的数学依据。
五、小结:ab2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六、作业:1.如图,已知直线a,b 被直线c 所截,下列条件能判断a ∥b 的是( ) A 、∠1=∠2 B 、∠2=∠3 C 、∠1+∠4=180 D 、∠2+∠5=1802.已知:(如图)∠B=∠C ,∠DAC=∠B+∠C ,AE 平分∠DAC , 求证:AE ∥BC。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优秀教案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线平行的概念,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直线平行的概念。
2. 直线平行的条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直线平行的条件。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直线平行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直线平行的条件。
2. 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直观展示直线平行的过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直线、射线的基本概念,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直线平行的条件:(1)让学生观察几何画板上的直线,引导学生发现直线平行的特征。
(2)引导学生总结直线平行的条件,并用字母表示。
3. 验证直线平行的条件:(1)让学生运用几何画板软件,自行验证直线平行的条件。
(2)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验证结果。
4. 运用直线平行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1)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2)引导学生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直线平行的条件及其运用。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直线平行的条件,解决一些相关的几何问题。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七、评价建议:1.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直线平行的条件。
2. 学生能够运用直线平行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几何画板软件,直观地展示直线平行的过程。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及其之间的关系。
2. 介绍平行线的其他性质,如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九、教学资源:1. 几何画板软件。
2. 直线、射线、线段的模型。
3. 实际问题案例。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将介绍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及其之间的关系。
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内错角、同旁内角)
学习目标: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一、自主预习:
回顾:什么是同位角?什么是内错角?什么是同旁内角?
平行判定1:
二、合作探究:
平行判定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那么这两直线。简称:。
如图,可表述为:
∵()
∴()
平行判定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那么这两直线。简称:。
如图,可表述为:
∵()
∴()
例1、(1)∵ (已知)
∴∥()
(2)∵ (已知)
∴∥()
(3)∵ (已知)
∴∥()
(4)∵ (已知)
∴∥()
例2、如图,∵∠1=∠2
∴∥()
∵∠2=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180°
C、 若∠1+∠4=180°,则c∥d D、若∠3+∠4=180°,
则c∥d
2、如图3,∵∠1=∠2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3,
∴∥()
3、如图:已知∠B=∠BGD,∠BGC=∠F,∠B+∠F=180°。请你认真完成下面的填空。
(1)∵∠B=∠BGD(已知)
∴AB∥____()
(2)∵∠BGC=∠F(已知)
∴______∥______( )
(2)∵∠2 =∠4
∴______∥______( )
3、如图,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
A.∵∠1=∠2,∴a∥b B.∵∠1=∠3,∴a∥b
C.∵∠3=∠5,∴c∥d D.∵∠2+∠4=180°,∴c∥d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直线平行的基本概念。直线平行是指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且始终保持等距。它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各类工程领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观察铁轨的图形,分析直线平行的特点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直线平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直线平行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直线平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教学难点
(1)理解平行线的定义:学生对“同一平面内”和“不相交”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容易混淆;
(2)判定条件的运用:学生在运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这三个条件判断直线平行时,容易混淆条件,不能灵活运用;
(3)几何图形的识别:在复杂的几何图形中,学生难以准确识别对应的角和边,从而影响判断;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方面,我觉得自己还有待加强。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教学设计2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
学生在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探究并发现直线平行的条件,然后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等基础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他们对直线平行的条件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直线平行的概念,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
2.能够运用直线平行的条件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线平行的条件。
2.难点: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运用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直线平行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加深对直线平行条件的理解。
4.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直线平行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例:收集生活中的直线平行的实例。
2.准备教学工具:黑板、粉笔、直尺、三角板等。
3.准备练习题:设计一些有关直线平行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的车轮、铁轨等,引导学生关注直线平行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直线平行的例子?2.呈现(10分钟)展示直线平行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直线平行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直线平行的条件。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知识点概述(一)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同位角:如右图所示,具有∠1和∠6这样位置关系的角称为同位角,同位角还有∠2和∠5.同位角的特征:①在被截两直线的同一方;②在截线的同侧。
形如字母“F”.2、内错角:如右图所示,具有∠1和∠3这样位置关系的角称为内错角,内错角还有∠2和∠4。
内错角的特征:①在被截两直线之间;②在截线的两侧。
形如字母“Z”.3、同旁内角:如右图所示,具有∠1和∠4这样位置关系的角称为同旁内角,同旁内角还有∠2和∠3.同位角的特征:①在被截两直线之间;②在截线的同侧。
形如字母“U”. (二)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1、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基本公理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二、典型例题讲解例1、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和∠2是同旁内角B.∠1和∠3是对顶角C.∠3和∠4是同位角D.∠1和∠4是内错角例2、指出下图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例3、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判定直线a与b平行的是()A.∠1=∠2B.∠2=∠3C.∠3=∠5D.∠3+∠4=180°例4、如图,下列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个。
(1)∠B+∠BCD=180°(2)∠1=∠2(3)∠3=∠4 (4)∠B=∠5A.1B.2C.3D.4例4、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AOD+∠C=180°,直线AB与CE一定平行吗?试说明你的理由.例5:如图,∠ABC=∠ADC,BF,DE分别是∠ABC,∠ADC的角平分线,∠1=∠2,求证:DC‖AB.例6、如图,∠1=∠2,∠3=∠4,试说明b‖c.例6、如图所示,有平面镜A与B,光线由水平方向射来,传播线路为a⟶ b⟶ c,已知a⊥b,b⊥c,∠1=∠3=45°,你知道平面镜A与平面镜B之间的位置关系吗?例7:如图,已知∠B=25°,∠BCD=45°,∠CDE=30°,∠E=10°.试说明AB‖EF.练习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1和∠2是邻补角B.∠1和∠3是对顶角C.∠2和∠4是同位角D.∠3和∠4是内错角2、下列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4、过一点画一只直线的平行线()A.有且只有一条B.不存在C.有两条D.不存在或有且只有一条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C.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D.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2、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能使a‖b的是()A.∠1=∠6B.∠2=∠6C.∠1=∠3D.∠5=∠73、如图,能判定EC‖AB的条件是()A.∠B=∠ACEB.∠A=∠ECDC.∠B=∠ACBD. ∠A=∠ACE4、如图,点E是AD延长线上一点,如果添加一个条件,使BC‖AD,则可添加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条件即可)5、如图是利用直尺和三角板过已知直线l外一点P作直线l的平行线的方法,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a‖b,a‖c,那么b与c的位置关系式()A.不一定平行B.一定平行C.一定不平行D.以上都有可能5.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1)过直线外一点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两角之和为180°,这两个角一定邻补角;(4)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A.1个B.2个C.3个D.4个6.学习了平行线后,小敏想出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新方法,她是通过折一张半透明的纸得到的(如图(1)~(4)),从图中可知,小敏画平行线的依据是()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90°,AE平分∠BAD交CD于点E,CF平分∠BCD交AB于点F,求证:AE‖CF.5、如图所示,如果∠ACE=∠BDF,那么CE‖DF吗?6、如图是一个由4条线段构成的“鱼”形图案,其中∠1=50°,∠2=50°,∠3=130°,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7、如图,已知直线l1、l2、l3被直线l所截,∠1=72°,∠2=108°,∠3=72°,试说明:l1‖l2‖l3.8、如图,∠BEC=95°,∠ABE=120°,∠DCE=35°,则AB与CD平行吗?请说明理由.7.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其中,∠A=60°,∠D=30°;∠E=∠B=45°):(1)①若∠DCE=45°,则∠ACB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②若∠ACB=140°,求∠DCE的度数;(2)由(1)猜想∠ACB与∠D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2课时)课时安排说明:本节“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探索得出判别直线平行的条件一,并初步认识“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第二课时在进一步认识“三线八角”中的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同时,探索得出判别直线平行的条件二、三。
本单元教学设计时将遵循教科书编写思路,在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中自然引入“三线八角”,使该知识的学习成为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不是孤立地处理这些内容。
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并得到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结论,初步具有了利用角的大小关系来判断直线位置关系的意识,认识了三线八角的基本图形,为本节课的继续探究打下基础,因此本课的设计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使其成为上节课探究的延续,较好的完成本单元的学习。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通过观察、画图、操作、折纸等活动,认识到了探索直线平行的必要性及基本方法,获得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体验。
同时在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具备了一定的主动参与、合作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在第一课时已经得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基础上,本课时主要教学任务是认识内错角、同旁内角,并探索出利用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大小关系来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有关结论。
由于学生对于三线八角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比同位角要略为复杂一些,所以本节课的难点之一就是让学生认识两种角,并能在不同的图形中正确识别。
另外,在第一课时中,对于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结论只要求学生能正确应用即可,对说理要求不高,但是在本节课中就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从直观和推理两方面来探索,既要结合实际图形发现规律,又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采用推理的形式加以说明,把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转化为同位角相等来得出结论,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会识别由“三线八角”构成的内错角合同旁内角。
2.经历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掌握利用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判别直线平行的结论,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图利、交流等活动,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4.使学生在参与探索、交流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 教学设计分析:本节课共设计了五个环节:立足基础,温故知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大胆探究,各抒己见、及时巩固,深化提高、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第一环节:立足基础,温故知新活动内容:1.通过以下问题带领学生在复习“三线八角”基本图形和同位角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问题1: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不含平角)?ca b问题2:写出图中的所有同位角,并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什么样的角是同位角?引导学生从角与截线与被截线的位置关系的角度来描述同位角。
问题3:它们具备什么关系能够判断直线a ∥b ?你的依据是什么? 问题4:图中∠3与∠5,∠4与∠6这样位置关系的角有什么特点?∠3与∠6,∠4与∠5这样位置关系的角呢?说说你的理由。
由此引导学生概括得出内错角与同旁内角的概念。
2.巩固练习1:课本随堂练习1: 观察右图并填空:(1)∠1与 是同位角; (2)∠5与 是同旁内角;(3)∠2与 是内错角。
练习2:如图,直线AB ,CD 被EF 所截,构成了八个角, 你能找出哪些角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吗?活动目的: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设计问题1、2的目的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复习,通过对同位角的进一步复习,再次让学生认识到具备同位角关系的一对角是在被截直线的同一侧,在截线的同一旁,相对位置是相同的,为类比学习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做好铺垫。
通过问题4,引导学生概括出图中∠3与∠5,∠4与∠6这样位置关系的角,在两条被截直线的内部,在截线的两侧,位置是交错的,这样的角叫做内错角;而像∠3与∠6,∠4与∠5这样位置关系的角,在a n mb 345 2 1 4 1 2 3 5678 DC B E A F两条被截直线的内部,在截线的同旁,这样的角叫做同旁内角,由此得到对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初步认识,再通过两个较简单的练习及时巩固,实现本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
实际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于变式图形中三种角的识别确实存在问题,特别是在图中不出现平行线的情况下,更加困难,个别学生认为同位角就一定相等,忽略了直线平行。
通过练习1,2,帮助学生澄清了认识。
问题4中引导学生类比对同位角的描述来发现和描述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位置关系,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较清晰的表述,对此应不做较高要求,主要目的是以此加深学生对于这两种的识别,实践证明,这样处理学生较易掌握。
然后通过练习及时进行了巩固训练,效果较好,教学时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增加变式图形的练习,但不易过难。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活动内容:1.给出实际问题:小明有一块小画板,他想知道它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于是他在两个边缘之间画了一条线段AB(如图所示)。
小明只有一个量角器,他通过测量某些角的大小就能知道这个画板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你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吗?2.画板上下边缘是否平行能利用同位角来判断吗?如果不能,是否可以利用其他角来判断?请你先自主探索,再与同伴交流。
设计目的:创设这个情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当用同位角不能直接判断直线是否平行时,应该怎么办?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教学时教师鼓励学生充分操作和思考,探索还有哪些角可以用来判断直线是否平行。
这样设计,使得探索活动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进一步渗透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解决问题2的过程中,由于有了第一环节的铺垫,学生的探究方向比较明确。
实际教学效果:测量画板边缘是否平行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所以学生表现出来比较有兴趣,能积极进行观察和操作。
因为通过前面的教学,学生能够较快的想到探索内错角的关系来判断两直线平行,但是主动考虑到去测量同旁内角的不多,教师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启发。
应注意通过此例教学,只是让学生得到一个初步的猜想,引导下一步的探究,由于度量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所以只要学生能够通过度量得出猜想即可。
第三环节:大胆探究,各抒己见活动内容:依次完成以下几个步骤,引导学生从实践到理论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课本议一议:(1)内错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为什么?(2)同旁内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为什么?请你先独立思考,采用你认为适当的方式来说明理由,然后再与同学交流。
2.观察课件中的三线八角,内错角的变化和同旁内角的变化,得出结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挑战自我:你能结合图形用推理的方式来说明以上两个结论成立的理由吗?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当(1)∠1=∠2,(2)∠1+∠3=180°时,说明a∥b的理由。
a bc 1 3 2活动目的:本环节的教学是重点,鉴于学生在第一课时已有了探究的经验和方法,本课的第一环节又学会了识别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所以将此探究先放给学生。
由于探究的方式较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探究空间。
本环节选取了课本的议一议,采取的方式是先独立思考、探究,再讨论交流,目的是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的找到多种方法,这样合作交流才有了更充分的内容,才能够互相启发,博采众长。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再利用课件展示,进一步验证结论,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这样设计,避免了多媒体展示取代学生的思考的弊端。
以上探索所运用的是合情推理的方式,作为较高要求,设计了问题3,引导学生用推理的方法来说明理由,目的是逐步渗透推理的意识,教学时可根据学生情况处理。
实际教学效果:由于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思维习惯和水平,在探究中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主要有:利用教具实验、测量、计算、剪纸拼接,能力较强的学生采用了推理的方式,发现了当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时,两直线平行。
教学时,教师鼓励学生说明这一发现的理由,只要能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清楚即可,教师不急于评判各种方法的优劣,而是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引导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获益。
通过课件的展示,更加使学生认识到所探究结论是正确的。
最后的问题3,学生在书面表达方面还有些欠缺,教师可通过板书为学生进行示范,为今后学习较严格的推理论证打基础。
通过以上循序渐进的探究活动,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促进,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
第四环节:及时巩固,深化提高活动内容:nbalm 432 11.图中各角分别满足下列条件时,你能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吗?(1)∠1=∠4;(2)∠2=∠4;(3)∠1+∠3=180°2.看图填空:(1)如右图,∵∠1=∠2∴ ∥ ,∵∠3+∠4=180°∴ ∥ ,∴AC ∥FG ,(2)如右图,∵∠2= ,∴DE ∥BC∵∠B + =180°,∴DB ∥EF∵∠B +∠5=180°∴ ∥ , 。
活动目的: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并学会灵活应用。
练习1,2的目的在于直接应用直线平行的条件来寻找平行线,并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
教学时要注重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对于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要增加思维深度,分析图中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尽可能找出所有的平行线,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利用拼摆三角板,发现在拼摆过程中某些角之间的大小关系,至少找出一组平行线。
教学时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教材呈现了两种说理方式,一种是自然语言,一种是利用框图的形式,目的是表现出说理方式的多样性,教学时可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方A B C D E F4 3 2 15 1 2 3 4 A B C D EF G式。
练习3是通过填空的形式降低了难度,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结论的认识,初步训练数学语言。
实际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回答问题,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以上题目也可以适当加深难度,增加开放性,例如,可以将第2题改为:当哪两个角相等时,直线a∥b?等。
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初步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但在三线八角图中,同时找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就有些混乱,个别学生出现“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错误。
在后面学习中还要结合具体问题帮助学生辨析。
第五环节:归纳小结,反思提高活动内容:师生以谈话交流的形式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到目前为止,我们共学习了几种判断直线平行的方法?它们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学生可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指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在总结过程中,让学生熟记: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教师要在思想方法方面进一步提升,扩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