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1049-2010 劣质肥料判定规则
生物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微生物肥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1 抽样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的待销产品中抽取。
随机数一般可使用随机数表等方法产生。
每批次样品取样1000g,500g作为检验样品,另500g作为备用样品。
2 检验依据
表1生物有机肥检验项目
表2农用微生物菌剂检验项目
3 判定规则
3.1依据标准
NY 884-2012 生物有机肥
GB 20287-2006 农用微生物菌剂
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3.2判定原则
经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未发现不合格;生物有机肥及农用微生物菌剂在产品的pH、水分检测项目中有一项不符合要求,而其他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时,判定为未发现不合格。
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不合格。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要求时,应按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或包含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应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该项目不参与判定。
伪劣肥料处置方案
伪劣肥料处置方案背景在农业生产中,肥料是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质量的必要手段。
然而,伪劣肥料的出现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伪劣肥料指的是质量不合格、未经充分检测的肥料,这些肥料往往含有过高或过低的有效成分,会导致农作物吸收不良、土壤污染等问题。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提高农产品品质,科学有效地处理伪劣肥料是关键。
处置方法1. 确认肥料的伪劣性质首先要对肥料进行全面的检测,以确定其伪劣性质。
检测方法可以采取化学分析、生物测定及工业检测等多种方式,同时需要从肥料提供商的信誉度、品牌效应等方面综合考虑。
2. 存放处置伪劣肥料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存放,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
一般来说,不符合规格的肥料应当送往指定的肥料处理站点进行处置。
3. 处理方法处理伪劣肥料的方法主要包括烧制、堆肥、生物处理等。
其中,烧制的方法需要高温和氧气充足的条件,可以有效杀死有害物质,并把肥料还原为一定的营养成分。
堆肥则是将有机物与少量土壤混合,让微生物进行分解,使得肥料更易于被植物吸收利用。
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好细菌等微生物,使得肥料中的有机物质分解和转化,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
4. 应对措施在日常使用肥料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肥料的管理、监督和检测工作,以减少伪劣肥料产生的可能性。
同时,农民应当提高自身的警惕性,对有疑问的肥料进行彻底检测后再使用,以保障农业生产的无污染和安全性。
结论处理伪劣肥料需要从多方面考虑,针对不同种类的肥料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处置,以提高肥料资源利用效率和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肥料的造假手法及简易鉴别方法
肥料的造假手法及简易鉴别方法作者:张洪昌李星林来源:《科学种养》2018年第07期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之一,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全国由南向北全面进入春耕夏管生产大忙季节,肥料的使用量也逐渐达到高峰,优质的肥料将为作物的茁壮生长和丰产丰收提供保障。
肥料行业因厂家和品种众多、监管困难、诚信缺失等因素,造成经销商、农户买到伪劣产品时有发生,历年农业部曝光的农资打假典型案件中都会看到制售假冒肥料坑农的案例。
为帮助农民朋友正确选购优质肥料,识别假冒、伪劣肥料产品,特将农资市场上常见和种植业常用肥料的一些简单实用的鉴别方法普及如下。
一、常见假冒伪劣肥料的造假手法及特征1. 鱼目混珠,用不含养分的废弃物料冒充肥料,掺杂、掺假,以廉价肥料冒充外观相近的高价肥料。
还有用毫无养分的废弃物料来冒充肥料来获取暴利,比如用石头粉、粉煤灰等无用废弃物冒充过磷酸钙。
有的在高价值肥料中掺入外观、形状相近的废弃物料或是低价值的肥料,价格便宜的硫酸镁和硫酸钠(元明粉)是不法分子造假经常使用的物料之一。
常见的造假手法有:在尿素中掺加硫酸铵或硫酸镁,在磷酸二铵中掺加粒状硫酸镁,在磷酸二氢钾中掺加结晶硫酸镁、硫酸钠,在硫酸钾中掺加氯化钾、硫酸钠等,在有机肥中掺加无养分的黄沙、黄土等。
有的直接用硫酸镁冒充磷酸二氢钾,用硫酸钠冒充硫酸钾,用硫酸铵冒充尿素。
2. 实际养分含量低于标注值或净重不足。
个别肥料厂商为降低生产成本,选用不合格原料,不严格进行生产工艺控制及质量管理,导致肥料产品养分含量偏低,达不到产品相应标准指标,按规定是不允许出厂销售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在过磷酸钙、复合(混)肥、国产小包装钾肥等产品上时有发生。
另外,肥料包装上标注的净质量均不包含外包装本身的重量。
有的厂家故意将外包装的重量也计算在内,这种情况也属假劣肥料的表现形式。
3. 不执行国家标准,用企业标准掩人耳目,蒙骗消费者。
肥料厂不合格产品管理制度
肥料厂不合格产品管理制度
一、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掺混肥料产品必须全部符合GB15063-2001标准中表1及注译要求。
有机-无机肥料产品必须全部符号GB18877-2002标准中表1及注释要求。
二、产品经第一次检验证明不符合质量指标时,允许第二次检验,如仍不合格,不许第三次检验,立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三、不合格产品必须进行处理,未经处理不予检验,不予入库。
四、不合格产品的处理由厂长组织执行。
不合格产品必须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措施,登记备案。
厂长审批后,返回系统重新加工处理。
责任班组和责任人的处罚,按质量奖惩制度执行。
五、质检科有判定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权利,质检科应认真、严肃执行该权利,任何组织领导人员无权干预。
六、认真执行不合格产品管理制度及质量管理制度的科室、车间、班组、个人给予奖励。
假冒伪劣化肥农药的鉴别
假冒伪劣化肥农药的鉴别作者:康国栋来源:《湖南农业》 2019年第7期化肥①看外观。
目前市场上有些用高岭土做成肥料状的颗粒,冒充各种复合肥。
其颜色多为黄褐色、粉褐色或白色,不含氮或磷、钾等元素,其颗粒大小不均匀,颗粒表面粗糙。
且混在复合肥中往往含有污泥、垃圾、土粒、煤灰等。
而一般尿素及优质的复合肥其颗粒大小较均匀,外表比较光滑、不含杂质。
②水溶方法。
市场上有的用颗粒过磷酸钙冒充硝酸磷肥、磷酸二铵等,以次充好,可用水溶方法识别。
把肥料投入水中,如果是硝酸磷肥、磷酸二铵等会溶于水,而颗粒过磷酸钙则不溶于水。
③煅烧方法。
把肥料放入烧红的木炭或铁板上灼烧,观察其变化,可识别肥料的种类和真假。
如磷酸二铵、硝酸、磷肥、氮肥等,在木炭或铁板上灼烧很快熔化,并放出发臭的氨气。
如果是重过磷酸钙和磷酸钙特别是过磷酸钙,在灼烧时一般不熔化,其颗料形状不会有变化。
不含氨态氮的高岭土颗粒,在灼烧中没有氨臭味产生。
④化验室检测。
碰到有怀疑又难于识别的肥料,可送有关部门的化验室化验确定。
⑤在购买商品肥料时,检查生产日期、有效期和生产批号。
如有些微生物菌肥,其有效期为1年、2年等,过期肥料会失效或效果下降,应慎重购买。
还要认真检查其肥料商标,有无肥料产品登记证、生产许可证、产品执行标准代号及相关的资料,假冒伪劣的商品肥料,一般缺乏这些资料。
查看肥料生产厂名、厂址、电话。
购买化肥时,索要发票或收据,以便出现问题时有凭据,方便维权。
农药①农药不能有结块、分层、沉淀、泄露等现象,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多为已经过期或者不合格的产品。
②认真检查农药的商标,有没有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产品标准代号。
查看盛装农药的包装中有没有写明生产农药的厂址、厂名、电话号码,以及相关的企业信息,一般假冒的产品,没写明这些信息,或其写出的信息是伪造的、不准确的。
③检查其有效期和生产批号,这些可以推算出农药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过期的农药已失效,不要购买使用。
④要认清农药的名称与农药主要成分、防治对象,做到对症下药,才能收到防治的效果。
伪劣农资识别与肥料的科学施用
伪劣农资识别与肥料的科学施用如何识别复合肥化肥标识:答:1、有些化肥产品,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枸溶性磷作原料,却不予标明,让农民无法辨别该产品究竟为枸溶性磷还是水溶性磷。
2有些化肥产品,标明硫酸钾型,但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氯化钾,氯化氨原料,致使其产品氯离子含量严重超标,却在不显眼处标明含氯。
3有些化肥产品,只标明总养分,却未标明具体养分比例4进口复合肥(硫酸钾型)氯离子含量大部分低于1%,若氯离子高于1%,应当核实是否为假冒进口产品。
5进口复合肥假冒品名、厂名、厂址问题比较突出,一般进口复合肥厂名、厂址仅标产国出口代理商名称、合同号,没有标生产许可证号、化肥登记证号。
过磷酸钙水分超标如何判断:答:过磷酸钙水分超标,会造成含磷量不足,若现场用手捏,挤出水,可以判断水分超标,可能含磷量不足。
如何识别磷酸二氢钾:1磷酸二氢钾:呈酸性,在开花结荚期使用,它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和果汁彭大,提高粒重,由于其中氧化钾含40%有效磷含50%以上,价格高达10000元每吨,市场上假的磷酸二氢钾多数以硫酸镁代替,这种类型假货,磷和钾含量低于真货,假货每吨2500元。
2查磷酸二氢钾:由于磷酸二氢钾营养含量高,价格贵,市场上假货400克每包1元,而真货400克每包5元。
简单判断:可加热少许磷酸二氢钾5分钟左右,真货会生成坚硬的氧化钾,假货由于是硫酸镁会变成彭松的白色硫酸镁粉未。
3硫酸镁呈弱酸性,是植物上所需的中量元素,农民作为叶面肥,促进叶面转绿,每吨市场价格600元是四种盐类中最便宜的,常以该物质冒充其它三类盐类(硫酸锌、磷酸二氢钾、硼砂)。
农民朋友购买肥料等农资产品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农民朋友购买肥料等农资产品等农资产品的时候,第一,要看肥料等农资产品的包装。
一般包装袋上都印有产品名称、商标、养分含量、产品等级、产品的标准号、产品生产许可证号、肥料等农资产品登记证、厂名、厂址一些内容,所以要注意包装标识应该完整。
第二,农民购买肥料等农资产品的时候要注意保留好发票或者是小票,确立与销售者的买卖合同关系,在纠纷发生时能够有依据。
复混肥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复混肥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一、总则为了保障农民的权益,加强对复混肥料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抽查对象1.复混肥料生产企业:对已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进行抽查,以确保其生产的复混肥料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2.复混肥料销售企业:对已取得销售许可证的企业进行抽查,以确保其销售的复混肥料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三、抽查内容1.包装和标识:检查复混肥料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并核实标识上是否包含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必要信息。
2.成分含量:抽查复混肥料产品的主要成分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如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3.杂质含量:抽查复混肥料产品中的杂质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如重金属、有害物质等是否超过限值。
4.湿度和颗粒度:检查复混肥料产品的湿度和颗粒度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如湿度是否在合理范围内、颗粒度是否均匀一致。
5.包装形式:检查复混肥料产品的包装形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如是否采用透气性好、不易破损的包装材料。
四、抽查方法1.随机抽样:根据抽查计划,通过随机数表或抽签等方法,从抽查对象中随机选择抽样对象。
2.实地检查:对抽样对象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包装和标识情况,取样进行成分含量、杂质含量、湿度和颗粒度等检测。
3.实验室检测:将所取得的样品送往具备相应检测能力的实验室进行分析和检测,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五、抽查结果处理1.合格:如果抽查样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即成分含量、杂质含量、湿度和颗粒度等均在合理范围内,视为合格。
2.不合格:如果抽查样品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即成分含量、杂质含量、湿度和颗粒度等有一项或多项不符合要求,视为不合格。
不合格的产品将进行重新抽样,并送往实验室进行确认检测,若确认结果仍然不合格,则对相应企业进行警告,并下发整改通知,要求其限期整改。
对多次不合格的企业,将进行临时停产或撤销生产许可证、销售许可证等相应的处罚措施。
快速识别劣质复合肥
快速识别劣质复合肥
标识识别法
国家对复合肥包装袋上的标识有严格的规定:(一)必须标有产品名称、商标、养分含量、生产许可证号、标准号、净重、厂名、厂址和电话等。
(二)必须且只能标明氮、磷、钾的含量和总养分的含量,例如:氮磷钾为各l5的复合肥,表示方法为l5—l5—l5,总含量≥45%。
(三)不标准微量元素的含量决不许计入总含量。
如果观看后,标识不符合以上规定,就可能是因产品质量有问题而有意误导、克扣或者欺骗消费者。
手捏感觉发
合格的复合肥一般都经高温溶解造粒再烘干,稳定性好,硬度大,手捏不碎。
而劣质复合肥硬度较差,手捏呈快或变碎。
目测法
合格的复合肥均经过复杂的程序造粒而成,颗粒大小均匀,颜色比较-致。
而劣质复合肥往往未经深加工,为粗制滥造或一般混合而成,颜色杂,颗粒大小不均匀,有的甚至未造粒,呈粉末状,粉末状的复合肥是国家明令禁售的。
三证识别法
三证是指生产许可证、肥料登记证和产品合格证,合格的复合肥
产品三证齐全,缺少任何-项,产品质量就可能有问题,农民朋友都不要轻易购买。
化学肥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化学肥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化学肥料是一种用来提供植物所需营养的人造化学品。
它们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
为了确保化学肥料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化学肥料的质量标准是指对化学肥料的成分、性质和质量特征进行规定的技术指标。
常见的化肥质量标准包括养分含量、杂质含量、湿度、颗粒度等。
养分含量是衡量化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不同类型的化肥,我们通常关注氮、磷和钾含量。
比如,对于氮肥,标准可以规定氮含量应不低于40%;对于磷肥,标准可以规定总磷含量不低于45%;对于钾肥,标准可以规定钾含量不低于30%。
这些标准保证了化肥中含养分的足够量,可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除了养分含量外,化肥中的杂质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
杂质是指除了主要养分外,其他的非营养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这些杂质对作物生长有害,因此需要限制其含量。
标准可以规定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一定值,或者规定某些有机污染物的检出限。
通过严格的检验方法,确保化肥中的杂质含量符合质量标准,从而保证作物生长的安全和健康。
湿度是化肥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湿度指的是化肥中水分的含量。
水分过高会导致化肥变质、受潮或者结块,降低肥料的效果,甚至可能对作物造成损害。
标准可以规定化肥的湿度不得超过一定百分比,例如限制在2%以下。
检验方法一般采用重量损失法,即将一定质量的样品加热,蒸发掉其中的水分,然后称量损失的质量,计算出湿度。
颗粒度是化肥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颗粒度指的是化肥颗粒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颗粒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化肥施用的效果。
过大的颗粒对于嫩苗的吸收能力差,过小的颗粒则易于飞散,对施肥造成浪费。
标准可以规定化肥颗粒的平均粒径、粒径分布等指标。
检验方法可以采用筛分法,用一组标准筛对样品进行筛分,并统计不同粒径的颗粒含量。
以上仅是化学肥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一些例子。
当然,不同类型的化学肥料可能有不同的标准和检验方法。
从化肥含量认定劣质化肥的判断标准依据
从化肥含量认定劣质化肥的判断标准依据判断化肥是否为劣质,可以从以下方面认定:
1. 看肥料标签:产品名称与通用名相符,养分含量符合标准。
注意氮磷钾标明的是含量而不是百分比。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必须标注清楚。
此外,厂家地址、电话、注意事项也要一并注明。
2. 闻气味:优质化肥应无刺激性气味,而劣质的化肥则带有恶臭。
这是因为含有杂质或者添加了其他化学物质导致的。
3. 比较施用效果:优质的复合肥在同面积土地上使用后,作物生长健壮,苗齐苗壮,施肥效益高。
反之,如果肥效不明显,可能是劣质复合肥。
4. 注意包装袋的封口情况:优质的化肥袋子封装紧密,封口结实,很少有漏气现象。
如果发现封口处有大缝隙,说明该化肥很可能掺假。
5. 检查内在质量:好的复混肥土测水分(干法),氮磷钾三要素要化验分析,若能达到国家标准或企业内控指标,那么这种复混肥是合格品。
差的复混肥虽然外观好看,但内在质量不稳定,长期施用对地力伤害很大。
另外,《农资管理条例》规定了对劣质化肥的三项判定原则,即成分不符、未经登记、超过有效期等行为。
如有违反上述标准的行为,将依法惩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确保判断的准确性。
化肥抽检知识点总结大全
化肥抽检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化肥抽检的背景及意义化肥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对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化肥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的风险,因此需要进行抽检,确保化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化肥抽检可以有效防范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保障农产品和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进而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化肥抽检的对象和标准1. 化肥抽检的对象化肥抽检的对象是指各类化肥产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有机肥等各类化肥产品。
2. 化肥抽检的标准化肥抽检的标准是指一系列对化肥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和审查标准。
化肥抽检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文件。
三、化肥抽检的方法和步骤1. 化肥抽检的方法化肥抽检的方法包括定点抽检和不定点抽检。
定点抽检是指按照计划或者特定要求对某一区域、某一生产企业或者某一产品进行抽检。
不定点抽检则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对特定化肥产品进行随机抽检。
2. 化肥抽检的步骤化肥抽检的步骤包括样品采集、样品送检、检测分析和结果反馈。
首先需要确定抽检的标准和抽检的对象,然后进行样品采集,采集的样品要具有代表性。
接着将样品送至指定的化验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分析。
最后,将检测结果进行反馈,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和通报。
四、化肥抽检的技术要点1. 样品采集样品采集是化肥抽检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获得符合要求的样品,以便于后续的检测分析。
样品采集时要注意避免污染和混杂,采集标准要符合相关的规定。
2. 检测方法化肥抽检的检测方法包括理化性能检测和微生物检测。
理化性能检测主要包括化学成分的测定、溶解性和含水量的测定等;微生物检测主要检测化肥产品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
检测方法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结果分析检测结果分析是化肥抽检的重要环节,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结果分析,尤其是对于不合格样品的处理和判定。
如何识别假肥料
如何识别假肥料首先,包装检查。
外包装为编织袋,内包装为塑料袋,包装袋为机器缝合,缝口应整齐一致。
国家规定包装袋上应标示商标、肥料名称、生产厂家、肥料成分(注明氮、磷、钾含量及加入微量元素含量)、产品净重及标准代号,每批出厂的产品均附有质量证明书。
过磷酸钙有散装产品,但也需附有出厂证明。
其次,外观检验。
1.眼看。
化肥颗粒光泽好、颜色鲜艳为优,灰暗无光为劣。
2.手搓。
手心放肥,相对拧搓两遍,搓不破为优,搓破为劣,化肥越硬越好。
3.水溶。
取少量氮肥和钾肥放入水中搅拌5分钟,能完全溶解为优,不能完全溶解为劣。
磷酸二铵用水能溶化,但溶化时间较长。
4.火烧。
优质氮肥、磷肥可以用火烧,熔化时间越长,剩余杂质越少越好;熔化时间短,剩余杂质多为差。
尿素用火能烧化,温度高时冒白烟。
二铵用火能烧化,熔化的时间越长越好。
复合肥用火能烧化,熔化的时间越长越好。
磷肥用火烧不化,所以质量比较差。
复合肥用火烧不化,劣质肥料就是它。
5.钾肥。
有白色、红色、粉红色,红色钾肥一般为进口钾肥,质量最好。
6.BB肥散装掺混肥料。
是用大颗粒尿素、磷酸二铵、钾母肥掺混制成,尿素和钾母肥能用水化开,磷酸二铵用水溶化时间长,但能化开;另外,磷酸二铵用火能烧化。
如何判别假农药常用农药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能是假劣产品,请不要购买和使用:外观:①乳油和水剂出现分层、沉淀、浑浊、悬浮物;②悬浮剂经摇晃后仍有沉淀;③普通粉剂和可湿性粉剂出现结块或潮湿;5粉剂手感细度不均匀;⑤粉剂颗粒颜色不一致;⑥颗粒剂颗粒大小差异较大;⑦有石头、纸片、砂子、铁屑等异物;⑧相同剂量的产品规格不同,有大有小,有多有少;⑨内外包装破损;⑩农药散装。
标签:①无标签;②无“三证”或“三证”不全;③无出厂检验合格证;5无生产厂名称、地址、邮政编码;⑤无生产日期或批号;⑥无质量保证期或已超过质量保证期;⑦无使用说明书;⑧无毒性标志,无中毒主要症状和急救治疗措施;⑨无剂型名称,无有效成分含量;⑩无净重(克或公斤)或净容量(毫升或升)溶解法运用于有沉淀的乳剂农药。
化肥真假识别执行标准
化肥真假识别执行标准
目前的化肥市场鱼龙混杂,肥料真假难辨,不少农民朋友不小心买到了假化肥,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为防止农民朋友上当受骗,笔者总结了几条识别化肥真假的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包装袋:
一、包装袋上应标有生产许可证编号、登记证编号、执行标准编号、生产或经销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等信息。
二、执行标准编号是必须要有的,不同化肥对应不同的执行标准编号。
三、化肥包装袋上营养元素的标注也很重要。
四、化肥的包装袋一般采用多层袋或复合袋包装,最内层为塑料薄膜袋,同时包装袋的封口应整齐一致。
通过触摸、看颜色、闻气味、测量酸碱度、点燃、看溶解度来辨别化肥的真假:
一、优质的复合肥不容易结块、表面光滑、大小均匀,用手用力握住化肥时不破碎,且皮肤会明显感到油湿感。
二、氮肥、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硫酸钾多为白色,复合肥多为灰白色,二铵(磷酸二铵)多为黄褐色,过磷酸钙多为灰色。
三、一般的复合肥或者二铵拆开包装袋时不会有明显的刺激性气味。
四、用pH试纸测量化肥的酸碱性,一般尿素溶解在水中呈中性,二铵溶解在水中呈弱碱性,硝酸磷肥溶解在水中呈弱酸性,过磷酸钙呈弱酸性,复合肥一般呈碱性,氯化钾肥料呈中性。
以上只是识别真假化肥的几点基础知识,化肥的好坏只有权威机构经过化验才能得出最终结果,对于农民最好的办法就是买大厂生产的化肥,品牌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质量,一般假冒伪劣化肥的售卖价格会明显低于市场价格。
伪劣化肥的认定标准
伪劣化肥的认定标准
伪劣化肥的认定标准主要从包装标识、直观辨别、粒度和颜色等方面进行判断:
1.包装标识:正规化肥的包装标识上会有详细的信息,如肥料名称、商标、规格等级、类别、产品标准编号、生产许可证号等。
如果包装标识不完整或者有疑问,可以认定为“非正规产品”或“假冒伪劣产品”。
2.直观辨别:伪劣化肥的颗粒大小不均、粗糙、湿度大、易结块;或者肥料颜色过于鲜艳或者异常。
例如,钾肥多为结晶体,白色或略带红色;磷肥多为块状或粉末状的非结晶体,如钙镁磷肥为粉末状,过磷酸钙则多为多孔、块状。
3.粒度和颜色:优质复合肥粒度和比重较均一、表面光滑、不易吸湿和结块。
而假劣肥料恰恰相反,肥料颗粒大小不均、粗糙、湿度大、易结块。
不同肥料有其特有的颜色,氮肥除石灰氮外几乎全为白色,有些略带黄褐色或浅蓝色(添加其他成分的除外);钾肥白色或略带红色,如磷酸二氢钾呈白色;磷肥多为暗灰色,如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是灰色,磷酸二铵为褐色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还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农技人员或相关机构。
农业部各种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
农业部各种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肥料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肥料的使用过程中,如何保证其质量、安全和有效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农业部作为国家的权威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肥料标准和检测方法,以确保肥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各种肥料标准1.化肥标准化肥是指经过工业加工而成的,可以直接提供植物所需营养的物质。
农业部发布了《化肥质量标准》GB15063-2018标准,其中包括了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等化肥品种。
这些标准明确了化肥中各种元素含量、PH值、含水率、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的要求,以确保化肥的质量和安全。
2.有机肥标准有机肥是指以动植物废弃物和农业副产品为原料,经过发酵、腐熟等处理后制成的肥料。
农业部发布了《有机肥料质量标准》GB/T 23350-2009标准,其中规定了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指标,还规定了有害物质含量、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数量等指标要求,以确保有机肥的品质和安全。
3.微生物肥料标准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来提高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肥料。
农业部发布了《微生物肥料产品质量标准》NY/T 1420-2006标准,其中包括了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控制的病菌和杂菌数量、有效菌数等指标,以确保微生物肥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各种肥料检测方法为了保证肥料的质量和安全,农业部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检测方法,以确保肥料符合上述标准。
1.化肥检测方法化肥检测主要包括化学组分测定、理化性质测定、重金属元素测定等。
其中化学组分测定是化肥检测的关键,通过测定氮、磷和钾元素的含量,判断化肥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理化性质测定则用来检测化肥的颜色和粒度等物理特性,以判断其物理形态是否符合要求。
重金属元素测定则用于检测化肥中的有害元素是否超过国家标准。
2.有机肥检测方法有机肥的检测方法包括有机物测定、微生物检测、重金属检测等。
有机物测定主要是测定有机质的含量,这是有机肥料的重要指标。
微生物检测则用于检测有机肥中是否存在有害的微生物,以保证有机肥的安全。
伪劣肥料处置方案范文
伪劣肥料处置方案范文伪劣肥料是指不合格、掺假、冒充名优的肥料,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伪劣肥料不仅会浪费农民的生产资金,更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农业生态平衡。
为了解决伪劣肥料问题,人们制定了许多处置方案。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一种可行的伪劣肥料处置方案范文。
一、伪劣肥料标准在处理伪劣肥料之前,首先需要确定伪劣肥料的标准。
下面是一份可行的伪劣肥料标准:•无机肥料:除钾肥以外,氮肥的含氨量不足10%;铵态氮肥的氮含量不足28%;三元复合肥中,氮、磷、钾元素的比值不符合国家标准。
•有机肥料:含锌、铜、镉、铅、汞等重金属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含氮、磷、钾等元素的比例不符合国家标准。
二、处置方案在伪劣肥料被查处之后,需要采取合适的处置方案。
下面是一种可行的伪劣肥料处置方案:1. 将伪劣肥料进行拆解将袋装的伪劣肥料打开,并将其拆解清除掉其中的杂质、异物等,使肥料整体呈现出比较纯净的状况。
2. 进行分选将拆解后的伪劣肥料进行分选。
将其中尚能使用的肥料进行集中处理,将严重污染的肥料集中处理,由负责相关工作的部门进行负责处理。
3. 进行处置处理•可以将尚可使用的伪劣肥料进行混肥制作处理后,以压缩包装的方式售卖;•严重污染的伪劣肥料需要予以焚烧处理,以保证对环境没有影响。
4. 进行监督在伪劣肥料处置过程中,需有监管机构进行监测和监督,以确保处置遵循安全环保的原则,确保伪劣肥料不会再次进入市场。
三、结语伪劣肥料对农业生产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处理伪劣肥料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制定具备针对性的治理方案,同时要求相关部门切实发挥自身职能,积极开展监管和执法工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伪劣肥料带来的深刻问题,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以及人类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化肥监管中两个标准的运用
化肥监管中两个标准的运用化肥监管中两个标准的运用(2014-07-09 12:26:04)转载▼标签:分类:业务研讨财经主要肥料名称及标准:1、有机肥料:NY525-2012,执行时间2012年6月1日。
2、生物有机肥料:NY884-2012,执行时间2012年9月1日。
3、复合肥料(复混肥料):GB15063-2009,正式执行时间(2010年6月1日)延期到2011年6月30日。
4、有机无机复混肥料:NY18877-2009,执行时间2010年10月1日延期至2012年5月1日。
5、磷酸二铵:GB10205-2009,执行时间2010年6月1日。
6、尿素:GB2440-2001,执行时间2002年1月1日。
7、掺混肥:GB21633-2008,执行时间2008年12月1日、8、重过磷酸钙:GB21634-2008,执行时间9、农用微生物菌剂:GB20287-2006,10、复合微生物肥料:NY/T798—2004,11、农业用硫酸钾:GB20406-2006.上述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化肥监管中两个标准的运用2013-02-06 23:56:46| 分类:农资监管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订阅在化肥市场监管中,我们也应当加强两个标准的运用。
第一,运用《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标准(GB18382-2001)为了便于监管和办案,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该标准:1、几个基本定义⑴大量元素(主要养分):对元素氮、磷、钾的通称。
⑵中量元素(次要养分):对元素钙、镁、硫等的通称。
⑶微量元素(微量养分):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但相对来说是少量的元素,例如:硼、锰、铁、锌、铜、钼或铝等。
⑷肥料品位:以百分数表示的肥料养分含量。
⑸配合式:按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分别表示其在肥料中所占百分比含量。
注:“0”表示肥料中不含该元素。
⑹总养分:总氮、有效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含量之和。
2、标识标注内容⑴肥料名称及商标:①应标明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已经规定的肥料名称。
种子农药化肥真假识别 (1)
种子、农药、化肥真假识别一、假劣农作物种子识别方法1、什么是假劣种子什么是假种子:(1)以非种子冒充种子(不是种子当种子);(2)作物种类不真实(水稻变成了小麦);(3)作物品种不相符(同一类作物的不同品种混淆);(4)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
主要存在以上方面中的某一问题就是假种子。
2、什么是劣种子:第一,质量低于国家规定种用标准的。
根据国家规定,种子质量主要通过四个指标去衡量,即:(1)发芽率:85%以上,是国家强制标准。
主要指主要农作物种子: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著、西瓜8种。
低于这一标准的主要农作物种子只有在遇到自然灾害,种子不够的情况下,经县一级人民政府批准才可供应。
(2)水分:根据不同作物标准不一;(3)净度:杂质的含量;(4)纯度:品种的纯度,只有种植后才能识别。
第二、质量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第三、因变质不能作种子使用的;第四、杂草种子的比率超过规定的;第五、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有害生物的。
主要存在以上五个方面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劣质种子。
3、目前种子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经营的主要农作物种子未经审定或未引种审批备案;(2)包装标签不符合要求;(3)经营陈种子,发芽率明显下降;(4)农产品(籽)当种子销售;(5)无证经营种子和散装种子或拆包装供应种子。
4、购种子注意事项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一看证照,二识包装标签,三是直感。
第一看证照:主要识别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的真实情况。
种子经营单位主要有(1)种子公司,(2)种子代销商,(3)种子零售商。
证照有:(1)种子经营许可证,(2)营业执照,(3)种子经营备案证。
具备上述条件的都是合法种子经营单位。
第二识别包装标签。
标签规定必须标注(1)作物种类(蔬菜、稻、小麦、玉米、西瓜等);(2)品种名称;(3)生产、经营商名称;(4)质量指标;( 5)种子经营许可证编号;(6)种子产地;(7)生产日期;(8)净含量;(9)检疫编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5(总氮)
总氮含量劣质判定值%
备注
< 43.7 < 43.9 < 44.1 < 22.5 < 22.5 < 22.9 < 21.6 < 22.0 < 20.2 < 21.2 < 18.4 < 18.9 < 18.9 < 15.1 < 15.4 < 15.5 < 15.8
缩二脲含量比产品 标准规定最低品级 含量高 5%以上,亦 判为劣质品。
65.080
G20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049—2010
劣质肥料判定规则
The rules of determining inferior fertilizer
2010-2-10 发布
2010-3-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049—2010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 ................................................................................ 2 4 劣质肥料判定界限指标 ................................................................ 2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劣质肥料判定界限值复混肥料劣质品判定界限值.......................... 3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氮肥劣质品判定界限值................................................ 4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磷肥劣质品判定界限值................................................ 5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钾肥劣质品判定界限值................................................ 6 附录 E (规范性附录) 有机肥料劣质品判定界限值 ............................................ 7 附录 F (规范性附录) 微生物肥料劣质品判定界限值 .......................................... 8 附录 G (规范性附录) 其它肥料劣质品判定界限值............................................ 9
≥35.0
有机-无机 复混肥料
GB18877
≥15.0
磷酸二氢钾 磷酸二氢钾铵
磷酸一铵 磷酸二铵
硝酸磷肥 硝酸磷钾肥 农业用硝酸钾
HG2321 DB51/377
GB10205 磷酸一铵
GB10205 磷酸二铵
GB/T10510 GB/T20784
合格品
≥92.0 (以 KH2PO4 干基计)
一等品
≥96.0 (以 KH2PO4 干基计)
4 劣质肥料判定界限指标
4.1 凡复混肥料的总养分含量比产品标准规定的相应等级总养分含量低 15%以上,或有机-无机复混 肥料的总养分含量比产品标准规定的低 15%以上或有机质含量比标准规定含量低 15%以上,或重金属 含量比标准规定的最高限量高 10%以上则判为劣质品。见附录 A。 4.2 凡氮肥(尿素除外)的氮含量比产品标准规定的相应等级氮含量低 10%以上,或尿素的氮含量比 产品标准规定的相应等级氮含量低 5%以上或尿素产品中的缩二脲含量比产品标准中相应等级高 5%以 上,均判为劣质品。见附录 B。 4.3 凡磷肥的有效五氧化二磷含量比产品标准规定的相应等级有效五氧化二磷含量低 20%以上,则判 为劣质品。见附录 C。 4.4 凡钾肥的氧化钾含量比产品标准规定的相应等级氧化钾含量低 10%以上,则判为劣质品。见附录 D。 4.5 凡有机肥料的有机质含量比产品标准规定的含量低 15%以上,或任一重金属含量比标准规定的最 高限量高 10%以上则判为劣质品。见附录 E。 4.6 凡微生物肥料的有效活菌数比产品标准规定的相应等级的有效活菌数低 15%以上,或任一重金属 含量比标准规定的最高限量高 10%以上则判为劣质品。见附录 F。 4.7 凡其它肥料的主要养分含量比产品标准规定的相应等级的主要养分含量低 15%以上,或水溶肥料 中任一重金属含量比标准规定的最高限量高 10%以上则判为劣质品。见附录 G。 4.8 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但产品标识值高于标准的肥料产品,其劣质品判定界限指 标按相应类型的肥料产品规定执行,且主要养分含量以其标识值计。 4.9 本标准未确定其劣质界限指标,但其主要养分含量比产品包装标识值低 15%以上(磷肥产品有效 磷含量比产品包装标识值低 20%以上)的肥料产品,亦判为劣质品。
≥60.0
≥56.0(合格品)
传统法粒状 ≥60.0(一等品)
≥64.0(优等品)
≥52.0(合格品)
料浆法粒状 ≥55.0(一等品)
≥58.0(优等品)
粉状Ⅰ类
≥55.0(一等品) ≥58.0(优等品)
≥52.0(合格品)
粉状Ⅱ类 ≥55.0(一等品)
≥58.0(优等品)
≥51.0(合格品)
传统法粒状 ≥57.0(一等品)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钾肥劣质品判定界限值
产(商)品名称 产品执行标准
氯化钾(农业用)
GB6549
农业用硫酸钾
GB20406
GB535 硫酸铵 GB537 农业用硼砂 GB2440 尿素 GB/T2946 氯化铵 GB3559 农业用碳酸氢铵 GB6549 氯化钾 GB10205 磷酸一铵 磷酸二铵 GB/T10510 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 GB15063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T17419 含氨基酸叶面肥料 GB/T17420 微量元素叶面肥料 GB18877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GB20287 农用微生物菌剂 GB20406 农业用硫酸钾 GB20412 钙镁磷肥 GB20413 过磷酸钙 GB/T20782 农业用含磷型防爆硝酸铵 GB/T20784 农业用硝酸钾 GB/T20937 硫酸钾镁肥 GB21633 掺混肥料(BB肥) GB21634 重过磷酸钙 GB/T3460 钼酸铵 HG2321 磷酸二氢钾 HG2598 钙镁磷钾肥 HG/T3275 肥料级磷酸氢钙 HG3277 农业用硫酸锌 HG3281 小联碱农业氯化铵 HG/T3733 氨化硝酸钙 NY525 有机肥料
1
DB51/T 1049—2010 NY/T797 硅肥 NY/T798 复合微生物肥料 NY/T884 生物有机肥 NY1428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NY1429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NY1106 含腐植酸水溶肥料 NY1107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NY/T1111 农业用硫酸锰 DB51/377 磷酸二氢钾铵
< 29.8
< 12.3
4
DB51/T 1049—2010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磷肥劣质品判定界限值
产(商)品名称
产品执行标准
粉状
重过磷酸钙
GB21634
粒状
过磷酸钙
GB20413
钙镁磷肥
GB20412
钙镁磷钾肥
HG2598(P2O5+K2O)
肥料级磷酸氢钙
HG/T3275
有效磷含量标准值% ≥38.0(合格品) ≥40.0(一等品) ≥42.0(优等品) ≥40.0(合格品) ≥42.0(一等品) ≥44.0(优等品) ≥18.0(优等品) ≥16.0(一等品) ≥14.0(合格品Ⅰ) ≥12.0(合格品Ⅱ) ≥12.0(合格品) ≥15.0(一等品) ≥18.0(优等品) ≥13.0(合格品) ≥15.0(一等品) ≥15.0(合格品) ≥20.0(一等品) ≥25.0(优等品)
I
DB51/T 1049—2010
前言
本标准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附录 F、附录 G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成都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四川省危险化学品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耀蓉、叶德宪、游戎、李昆、程康宁。
< 44.2
< 46.8
< 49.3
< 43.4
< 48.4
< 54.4
< 43.4
< 48.4
< 29.8
< 31.4
< 34.4
< 32.3
< 34.0
< 35.7
< 37.4
< 37.8
< 39.1
3
DB51/T 1049—2010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氮肥劣质品判定界限值
产(商)品 名称
备注
< 29.8
有机质含量低于 17%或任一重金
< 12.8
属含量比标准规定的最高含量高
10%以上,亦为劣质品。
< 78.2(以 KH2PO4 干基计)
< 81.6(以 KH2PO4 干基计)
< 51.0
< 47.6
< 51.0
< 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