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教案(全)
初中化学专项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专项复习教案
主题:化学常识
知识点:
1. 化学的定义及基本概念
2. 物质的分类
3.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4.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的定义及基本概念
2. 能够正确区分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3. 能够正确表示化学方程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的定义及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表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化学的基本概念,并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二、讲解
1. 化学的定义及基本概念:简要介绍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化学的研究对象。
2. 物质的分类:介绍物质的分类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物质有哪些。
3.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结合实例让学生区分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特点。
4.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详细介绍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三、练习
1. 判断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断题练习。
2. 选择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正确的答案。
3. 完成题:学生完成给出的化学方程式。
四、总结
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加深对化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同时,要注重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验能力。
化学中考备考计划(精选6篇)
化学中考备考计划(精选6篇)化学中考备考计划篇1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生各方面情况,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结合本校情况,分析学情我们学校九年级有3个教学班,学生130多人。
通过本学年度前期教学实践,结合平时考试学生成绩,我们发现,化学教学出现如下特点:1、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压力大。
2、化学是学生新学科,启蒙教学有难度,教材内容广泛,学习时间短,学生对教材内容不很熟悉,基础知识不很扎实。
3、尖子生很少,后进生较多,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4、学生对化学概念、原理理解不深透,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中考化学复习基本策略1、第一阶段——分单元复习。
(4月中旬到5月中旬)。
按课本内容,结合《中考导航》进行单元复习。
复习时,不能只单纯的照课本内容简单的复述一遍,而是要抓住课本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牢牢紧扣课本每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整理、分类、回忆、对比、联想,搞清教材单元与单元、课题与课题,以及单元与课题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全面抓好知识点和考点。
我的具体做法是:按照课本的单元顺序,将每单元的考点、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列给学生,并给学生指明重点应熟练掌握的知识点以及中考的热点,学生只需花费较少的时间,就可以掌握本单元的重要内容。
2、第二阶段——分块复习。
(5月中旬到5月底)在第一轮分单元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知识块复习。
在复习中按知识体系归类,总结规律。
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每个专题既有专题分析讲解,又有专题小测验,还有专题的试卷讲评,使学生对重点知识能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一定的提高,通过这样既分单元又分块的复习,就会使整个初中化学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只有牢牢抓住这个知识的网络结构,复习质量才会提高。
初中化学综合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综合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初中化学知识,巩固基础概念;2.提高学生化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 目标:复习物质的分类原理和方法;2. 方法: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做分类练习;3.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物质分类问题,完成分类表格。
第二节:化学变化1. 目标:回顾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方法:进行化学反应实验,展示反应过程;3. 活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反应规律,进行探究讨论。
第三节:化学方程式1. 目标: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规则;2. 方法:讲解方程式的基本元素,示范写方程式;3. 活动:学生自主练习写化学方程式,检查订正。
第四节:元素周期表1. 目标:复习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2. 方法: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分类规则和特点;3. 活动:学生分组研究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性质。
第五节:化学实验1. 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2. 方法: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3. 活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三、教学手段和资源:1. 授课方式:讲授、示范、实验操作;2. 学习资源:教科书、幻灯片、实验器材;3. 活动组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展示交流。
四、教学评估:1. 教师评价:观察学生学习态度和参与度;2. 学生评价:自主完成练习题和实验报告;3. 教学反思: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化学练习题;2. 设计并完成一项简单化学实验;3. 阅读相关化学知识,准备参加小测验。
六、教学反馈:1. 老师及时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2. 学生及时反馈课堂学习情况和问题;3. 教师根据反馈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初三重点冲刺阶段化学教案范本
初三重点冲刺阶段化学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元素、化合物、化学方程式等概念。
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3. 学会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元素、化合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3. 常见化学实验的操作和相关知识。
三、教学过程1. 知识点讲解首先,介绍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通过实例和图示展示元素和化合物的不同特征。
其次,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和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要求学生牢记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其化学式,并正确书写反应条件及平衡状态。
最后,介绍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和相关知识。
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步骤的讲解以及实验结果的观察与记录等。
2. 实验操作设计一系列简单化学实验,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等。
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引导他们观察实验现象及结果。
通过实验证明教学中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学生练习安排学生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练习,从简单的练习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要求学生根据已给定的实验条件和反应物,书写平衡化学方程式。
4. 小结与展示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澄清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问。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堂练习和个人作业的评价。
2.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五、教学延伸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学实验竞赛和化学知识竞赛,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和科学竞赛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小型化学实验项目的研究和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实验和练习的难度,以及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个别辅导。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如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2. 除杂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
3. 提纯方法:结晶、干燥、吸附等。
4. 实验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已学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实验。
2. 讲解:详细讲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3. 演示:进行实验演示,展示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验过程。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操作。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享实验心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五、教学资源:1. 实验仪器和试剂:烧杯、漏斗、滤纸、蒸馏器、萃取剂等。
2. 教学课件和教案:提供详细的课件和教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物质分离方法的操作步骤及适用条件。
2. 理解除杂原则及应用。
3. 学会使用结晶、干燥、吸附等方法进行物质的提纯。
教学难点:1. 不同分离方法的选择与操作。
2. 除杂原则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3. 复杂物质体系中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实验演示和分组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采用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中考化学复习教案
中考化学复习教案任时光飞逝,我们辛苦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
回想一学期的化学教学工作,我们感叹很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
谨记于下,权作体会教训的总结。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5篇中考化学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浏览,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考化学复习教案11、内容和进度:完成2 -1 脂肪烃一节的教学第1课时:烷烃第2课时:烯烃第3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运用第4课时:习题讲授2、重点和难点突破教学重点:1、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附导学案: 2-1 脂肪烃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烷烃、烯烃代表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2、了解乙炔和炔烃的结构、性质和制备等知识3、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概念、存在条件和脂肪烃的来源二、预习内容(一)、烷烃和烯烃1、分子里碳原子跟碳原子都以结合成,碳原子剩余的跟氢原子结合的烃叫烷烃。
烷烃的通式为,烷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为(1) (2)2、烷烃和烯烃(1)烯烃是分子中含有的链烃的总称,分子组成的通式为cnh2n,最简式为。
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为(1) (2) (3)(3)顺反异构的概念(二)乙炔1、乙炔的分子式,最简式,结构简式2、电石遇水产生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3、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随浓郁的黑烟,这是由于乙炔4、乙炔与溴水产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炔烃典型的化学性质有(1) (2) (3)(三)脂肪烃的来源根据课本p35页【学与问】,浏览课本p34~35,完成下表:石油工艺的比较:工艺原理所得主要产品或目的分馏常压分馏利用各组分的_______不同石油气,_______, ,[来源:学,科,网z,_,_,k][来_______, ( ,, )[来源:学科网z__k]减压分馏利用在减压时,____ _着落,从而到达分离_______目的催化裂化将重油(石蜡)在催化剂作用下,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将________断裂________. 提高汽油的产量裂解又称______裂化,使短链烃进一步断裂生成_________催化重整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制取芳香烃三、提出疑问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问点疑问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2、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知道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3、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特点结构、烯烃的顺反异构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4、让学生在复习、质疑、探究的学习进程中增长技能,学习重难点:1、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烷烃的取代反应2、烯烃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3、实验室制乙炔的反应原理及反应特点二、学习进程探究一:烷烃、烯烃的熔、沸点浏览p28摸索和交换摸索; 烷烃的沸点与其分子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之间的关系(a)随着分子里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逐渐,相对密度逐渐 ;(b)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的烃,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他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c)烷烃的相对密度水的密度。
初中化学全册中考总复习资料(最全)
化学知识点整理九年级全册·↓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3↓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6 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 课题2 氧气 6 课题3 制取氧气 7↓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 8 课题2 分子原子 9 课题3 水的净化 10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11↓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 12 课题2 元素 13 课题3 离子 14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18↓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22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2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22↓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 60 22课题2 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 23 金刚石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2↓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 22课题2 燃料和热量 22 石墨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2地 球 表 面 71% 被 水 覆 盖 着碳 的 两 种 单 质原 子 的 结 构↓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 2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3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5金属铀(U )⌦↓第九单元 溶 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 6 课题2 溶解度 7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8↓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11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15↓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17 物质的鉴定、鉴别及物质、离子的共存和除杂质 的问题 19 课题2 化学肥料 20↓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22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24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24↓附 录附录1 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 26 附录2 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26 附录3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27 附录4 物质的制备与检验 28 附录5 全年级课本重点概念及注释 30维生素B 1的显微照片金属盐类的溶液酸度计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初中九化学复习教案
初中九化学复习教案主题:物质的组成与性质一、知识回顾1. 物质的分类:A. 纯物质与混合物的区别B. 纯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2. 元素的化学符号和命名:A. 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B. 通过元素化学符号编写简单的化学式3. 化合物的表示方法:A. 分子式和离子式的区别B. 通过离子式写出简单的化合物名称二、思维拓展1. 化学式的组成:A. 元素符号的表示与解读B. 化学式中的下标和系数的含义及作用2.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B.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质量守恒定律三、知识延伸1. 化学方程式的编写:A. 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条件标记B.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2. 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A. 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要求B. 化学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方法四、学习策略1. 多进行化学实验:A. 提高实验操作的熟练度B. 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技巧2. 多进行思维练习:A. 解析和编写化学方程式B. 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五、知识检测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气B. 纯水C. 空气2. 化学反应中,下列哪项不属于反应特征之一?A. 放出能量B. 生成气体C. 改变颜色六、课后作业1. 根据化学符号写出氯气、氢气、氧气、硫化氢的分子式。
2. 写出氧化铝、氯化钠、硫酸氢铵的离子式和化合物名称。
3. 编写一条氧气和铁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本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复习,做好最后阶段的准备,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化学复习专题教案
初中化学复习专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2.检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找出薄弱环节并加以强化;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化学基本概念复习;
2.常见元素周期表元素复习;
3.化学反应类型及化学方程式复习;
4.化学量的计算;
5.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三、教学步骤:
1.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概念,并进行一些基本题目讲解。
2.复习常见元素周期表元素的性质及性质规律,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规律。
3.复习化学反应类型及化学方程式,让学生掌握各种化学反应类型及如何正确写化学方程式。
4.复习化学量的计算,包括摩尔、质量、体积等的相互转换,让学生掌握化学计算方法。
5.复习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包括实验操作方法、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等,让学生了解实验基本知识。
6.进行化学复习专题的综合测试,检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手段:
1.课堂教学;
2.小组讨论;
3.化学实验。
五、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2.通过综合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3.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测试结果给予评价及建议。
六、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
3.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来。
中考化学复习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第2课时 物质的分类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教案
A B.C.D.问题2:氧化物、含氧化合物与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知识精讲: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氧化物,除了看是否含有氧元素外,还必须要看该化合物中是否含有两种元素,两个条件都具备了才是氧化物;练习4:(2016•某某)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生石灰B.海水C.高锰酸钾D.酒精问题3:酸、碱、盐有哪些区别和联系?物质酸碱盐概电离时电离时生电离时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氧化物、含氧化合物、化合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强调判断一种物质是氧化物的方法。
【方法指导】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生石灰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不属于氧化物;高锰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酒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
【答案】A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常见的酸、碱、盐,并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化学式,从化学式中得出酸、碱、盐的概念,以及酸碱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知能应用例1:(2016•某某模拟)现有①四氧化三铁②空气③铁粉④氯酸钾⑤液态氧⑥冰⑦氯化钾⑧海水等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有,属于化合物的有,属于单质的有,属于氧化物的有.例2:(2016•某某)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以下物质的思路导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①四氧化三铁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既属于化合物又属于氧化物;②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③铁粉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④氯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⑤液态氧是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⑥冰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既属于化合物又属于氧化物;⑦氯化钾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⑧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答案】②⑧;①③④⑤⑥⑦;①④⑥⑦;③⑤;①⑥.主要生产原料是油脂、氢氧化钠和水等.(1)有关氢氧化钠和水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氢氧化钠水A 混合物纯净水B 碱氧化物C 有机物无机物(2)生产肥皂的主要反应原理:C57H114O4+3NaOH3C14H35O2Na+X,则X的化学式为.达标测试作业设计教后反思。
复习课化学初中教案
复习课化学初中教案
教学目标:
1. 复习初中化学课程的重点知识。
2. 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
1. 复习化学元素、化合物和化学方程式等基础知识。
2. 复习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性质。
3. 复习常见化学实验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
1. 理解和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2. 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性质。
3. 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化学复习课程的PPT课件。
2. 学生准备化学课程的笔记和作业。
3. 实验室准备常见的化学实验器材和药品。
教学过程:
1. 复习化学元素、化合物和化学方程式。
2. 复习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性质。
3. 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器材并观察实验结果。
4. 学生讨论和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
5. 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化学知识运用练习。
6. 总结复习课程的重点知识,澄清疑惑。
教学反思:
这堂化学复习课程在内容安排上清晰明了,有利于学生复习和巩固化学知识。
通过实验操作和综合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验教学和综合练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九年级化学教案)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九年级化学教案1.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密度大的金属不能竖直放入容器。
3.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要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与试管口挨紧。
用完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4.试管:可用作反应器,可收集少量气体,可直接加热。
盛放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成45°角;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
5.烧杯:溶解物质配制溶液用,可用作反应器,可加热,加热时要下垫石棉网。
6.平底烧瓶:用作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反应器,可加热,要下垫石棉网。
7.酒精灯:熄灭时要用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只酒精灯。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可用于加热但必须在下面垫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水槽、量筒、集气瓶8.量筒: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使用时应尽量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不能作反应器,不能溶解物质,不能加热读数时,量筒平放,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仰视读数比实际值小,俯视读数比实际值大9.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可准确到0.1克。
称量时“左物右码”。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易潮解的药品(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烧杯、表面皿)里。
10.胶头滴管:滴液时应竖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里。
吸满液体的滴管不能倒置。
1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
12.过滤:分离没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的操作。
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2. 掌握常用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如过滤、蒸馏、萃取、分液等;3. 能够分析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分离和提纯方法;4.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馏、萃取、分液等;2. 物质的除杂方法:吸附、沉淀、离子交换等;3. 物质的提纯方法:蒸发、结晶、吸收等;4. 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2. 讲解:详细讲解各种分离、除杂和提纯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3. 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各种方法的操作过程;4. 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种分离、除杂和提纯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2. 学生能独立分析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分离和提纯方法;3. 学生能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显微镜、漏斗、烧杯、蒸馏器等;2. 实验试剂:食盐水、酒精、碘酒等;3. 教学课件: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相关课件;4. 教学参考书: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资料。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过滤、蒸馏、萃取、分液等基本分离方法的操作步骤和适用条件。
2. 理解吸附、沉淀、离子交换等除杂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 学会通过实验操作对混合物进行有效的提纯。
教学难点:1. 蒸馏和分液的原理理解及操作技巧。
2. 针对不同混合物选择合适的分离提纯方法。
3.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的处理。
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
2. 使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 通过实验演示和实操练习,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九年级化学的重点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2. 巩固学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针对中考题型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和得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复习内容:物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等。
2. 第二章: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算复习内容: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计算的方法、物质的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等。
3. 第三章:氧气与燃烧复习内容:氧气的性质、氧气的制取、燃烧的条件、燃烧的类型、灭火的方法等。
4. 第四章:金属与酸碱盐复习内容:金属的性质、金属的制取、酸碱盐的性质、酸碱盐的制取、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
5. 第五章:化肥与农药复习内容:化肥的分类、化肥的作用、农药的性质、农药的使用方法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针对不同章节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如实验演示、小组讨论、习题训练等。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验报告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2. 定期进行章节测试,检验学生的复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 中考模拟考试,全面检查学生的复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教学时间:1. 每章复习时间安排为2课时,共计10课时。
2. 每章课后安排1次作业,共计5次作业。
3. 安排1次中考模拟考试,时间为1课时。
教学评价:通过本复习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九年级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应试能力。
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中考要求,教学方法多样,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训练。
人教版初三化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全册教案人教版初三化学全册教案1《环境保护》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安排在第一册课本知识学完后讲授。
本节教学内容是对课本中出现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等环境问题的总结,是一节归纳复习课。
环境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考点之一。
在教材中,环境问题倍受关注,出现频率较高,但知识点较分散。
本节课不但对整册书有关环境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且对相关知识加以扩展,讲授过程中注重中考热点问题的渗透,使学生研究目标更明确,更轻松,做到有的放矢。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使学生对环境问题有个整体认识,使知识更加全面、系统。
教师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后确定小组活动内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本地环境状况调查,供学生选择。
这样做可使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让其“有事能做”,“有事可做”,“有事愿做”。
情形问题贯穿整个中学化学的研究,知识内容可发展、适用年级可扩大。
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情形保护知识的内容不少,例如:高二教材氮族元素这章中介绍了“汽车尾气”中氮氧化合物的污染,在学了有机物的初步知识后介绍了“合成洗涤剂”对水体的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等。
初三学生马上就要进入高中研究,高中学生可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扩大研讨。
他们可以在研究了更多的化学知识后,对情形问题的有更多的、更深的相识。
也就是说,初中对情形问题有个整体认识,可以为高中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也就是说本节课起到的是承先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研究化学已有了半年的时间,对于情形问题也有了一定的相识,并且懂得了研究化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解决情形问题。
但掌握的知识零散,对知识缺乏整体认识,缺乏理论和实际联系的能力。
因为学生的研究任务重,无时间参加一些有关环保方面的活动,可以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旁做起,比如维护校园情形卫生等。
针对学生合作认识较缺乏的现状,在讲课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划分进行调查研讨、搜集资料、收拾整顿资料,并将本小组的研究成果以网页作品的方式呈现给大家,这一过程将培养学生组织活动、协作研究、与人交流、沟通等社会理论能力。
化学中考复习教案大全七篇
化学中考复习教案大全七篇化学中考复习教案大全【篇1】一、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式的概念及含义。
掌握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理解化学式前和2、知道并初步学会应用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
3、知道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初步掌握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合物中各元素4、结合对物质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你的科学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化学式的写法、读法、化学式的意义。
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根据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三、教学准备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讲授新课]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也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这就是化学式,要学会化学式的书写方法,理解其涵义,并能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推求实际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掌握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板书)一、什么是化学式:1、定义: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意义(以H2O为例)①表示一种物质:水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③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④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2H2O表示2个水分子。
(思考)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是否相同?为什么?不同,因为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注意)1.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才有化学式,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也就没有化学式。
2.有些物质的化学式也是它的分子式。
分子式是化学式中的一种,只有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时,这种物质的化学式又叫分子式,实际上许多物质并不是由分子构成的,这些物质也就没有分子式。
(讨论)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3、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小结)(1)单质:①用元素符号表示:金属(铁Fe、铜Cu等)、固态非金属(如碳C、磷P等)、稀有气体(氦He、氖Ne等)②双原子构成的分子:如氢气H2、氧气O2等。
中考化学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科粤版)
中考化学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科粤版)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 社会生活与化学教学目的通过生活与化学这一主题,带领学生走进化学课堂,初步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初步使学生了解到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与化学有关的物品和现象。
[讲述]1.家里的塑料2.做衣服的化学纤维3.食品中的添加剂4.制造交通工具的材料5.药箱里的药品6.生命现象与化学密切相关[检查]请列举以下各类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化学物品教师理发师厨师医生警察[讲述]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这些就是化学科学的任务,也就是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此外,同学们还要学习科学家获得这些知识的常用方法,即科学探究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化学,去研究自然世界。
[板书]化学课的学习内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生活处处有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化学对社会的影响科学探究的方法1.2 物质的变化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辩证的哲学观点。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两种变化的异同、区别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白纸、装有某种无色溶液的喷雾器镁条、碳酸氢钠固体、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镁溶液试管、坩埚钳、石棉网、火柴教学过程[观察活动]请一位同学在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白纸上,用装有另一种无色溶液的喷雾器向纸上喷雾,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提出问题]1.白纸上是否已用什么化学药液写下了隐形字?2.喷雾器里装的是什么化学药品?3.两种化学药品接触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使白纸上显出字来?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从“物质的变化”开始,学习这门有趣而又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课。
[观察活动]变化1 火柴梗被折断现象:火柴梗形状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变化2 水的三态变化现象:水的状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化3 石蜡熔化成液态蜡油现象:石蜡形状和状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一、专题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 教学目标:(1)理解物质的组成,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掌握物质的分类,了解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物质组成和分类问题。
2. 教学内容:(1)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离子。
(2)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
3. 教学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巩固知识。
4. 教学步骤:(1)回顾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讲解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及区别。
(3)运用实例分析生活中的物质组成和分类问题。
(4)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专题二: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1. 教学目标:(1)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2)了解化学反应的类型及特点。
(3)能够运用化学方程式分析化学反应。
2. 教学内容:(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2)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实例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学反应的特点。
4. 教学步骤:(1)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2)介绍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3)分析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分析化学反应。
(4)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专题三:溶液与浓度1. 教学目标:(1)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分类。
(2)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1)溶液的概念及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
(2)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3.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溶液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 教学步骤:(1)讲解溶液的概念及分类。
(2)讲解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3)分析实例,运用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王虎集备人 郭希瑞、朱冬冬 二次备课时间课 题第1讲 空气教学目标1. 明确空气的组成;2. 掌握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3. 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 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重点 1. 掌握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方法;2.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3. 实验室氧气的制取。
教学难点 1.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及造成误差的原因; 2.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选择的原因分析。
教学手段 课件、板演课 型 复习课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根据学科情况,可以自行调整) 考点一 空气O 2、N 2、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比较气体主要性质用途 O 2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N 2 无色、无味,不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 制硝酸和氮肥的原料,用气,医疗上用于冷冻麻醉稀有气体无色、无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制成电光源、氦气可用来空气球和制造低温环境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原理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过量的红磷燃烧时消耗尽瓶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没生成气体),瓶内气体减少,压强降低,低于外界大气压,水会自动进入容器中来补充。
进入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实验装置变式装置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②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经导管流入集气瓶,上升到刻度“1”处。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误差分析小于1/5: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或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未冷却就读数大于1/5:点燃红磷时没有夹紧弹簧夹;点燃的红磷没立即伸入瓶中药品选择不能用硫、碳、镁等代替红磷,因为硫和碳燃烧后都产生气体,导致测得的氧气的体积有偏差;铁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镁在消耗氧气的同时,还与氮气、二氧化碳反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月日九年级化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王虎集备人郭希瑞、朱冬冬二次备课时间课题第2讲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目标1.了解“碳的单质”的类型。
2.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同一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4.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重点1.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教学难点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教学手段课件、板演课型复习课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根据学科情况,可以自行调整)考点一碳元素组成的单质1.定义是由同一种元素(碳)组成的几种不同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2.考点二碳单质物理性质及用途比较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的比较见下表:颜色及状态硬度导电性熔点用金刚石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的固体很大不导电很高用作划玻璃石石墨深灰色、有金属的光泽以及不透明的鳞片状的固体很小导电很高用作润滑剂、电极、制铅笔芯2.C60分子3.考点三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碳具有稳定性我国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画,年深日久不褪色——碳在常温下填写档案,用碳素笔高温下可燃性222C+O COC+O2CO⎫⎪⎬⎪⎭点燃点燃①氧气充足二者②氧气不充足 2反应经常发生在以煤为燃料的火炉里※相同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反应产物可能不同还原性①碳和CuO反应:2CuO+C高温2Cu+CO2↑现象:黑色的CuO变成红色,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②碳和CO2反应:CO2+C高温2CO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月日九年级化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王虎集备人郭希瑞、朱冬冬二次备课时间课题第3讲水教学目标1.了解珍贵的水资源,懂得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2.了解水的污染及其防治,懂得鉴别硬水和软水教学重点1.掌握水的化学性质,掌握电解水实验及结论;2.了解过滤、蒸发、蒸馏的装置和操作教学难点水的化学性质,通过电解水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教学手段课件、板演课型复习课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根据学科情况,可以自行调整)考点一水的物理性质考点二水的化学性质1.水的化学性质(1)电解水实验相关知识点:①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正氧负氢)②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考点三水的污染和净化1.水的污染(1)工业生产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2.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提高环保意识;(2)工业三废要进行综合利用和经处理后再排放;(3)合理使用农药及化肥。
3. 水的净化(1)沉淀(明矾作用:吸附水中悬浮杂质,使之沉降);(2)过滤:将难溶性杂质与液体分离的操作;(3)吸附(活性炭作用:吸附色素、异味等可溶性杂质);(4)消毒杀菌(通入氯气或二氧化氯等)。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月日九年级化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王虎集备人郭希瑞、朱冬冬二次备课时间课题第4讲溶液教学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概念,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2.通过探究知道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3.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1.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2.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及其应用教学难点掌握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学会应用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题目教学手段课件、板演课型复习课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根据学科情况,可以自行调整)考点一溶液的概念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3.考点二乳浊液与乳化现象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
特点:许多分子的集合体,不均一、不稳定,静止后会分层。
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3.考点三溶解时的吸热与放热溶解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考点四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若能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若不能溶解,则是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1)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2)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月日九年级化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王虎集备人郭希瑞、朱冬冬二次备课时间课题第5讲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目标1.掌握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 掌握金属与酸的反应3. 掌握金属与盐的反应及其应用4. 掌握有关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教学重点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强弱教学难点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强弱教学手段课件、板演课型复习课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根据学科情况,可以自行调整)考点一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合金(几千种)1.金属的物理性质:①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②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③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相似性:大多数金属都有金属光泽,密度、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延展性。
差异性:汞常温下呈液态,铜为紫红色,银的导电能力最强,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等。
金属材料不同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
2.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3.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合金是混合物)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铁的合金铜合金焊锡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金属生铁钢黄铜青铜:成分含碳量2%~4.3%含碳量0.03%~2%铜锌合金铜锡合金铅锡合金---钛镍合金备注不锈钢:含铬、镍的钢具有抗腐蚀性能紫铜为纯铜熔点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月日九年级化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王虎集备人郭希瑞、朱冬冬二次备课时间课题第6讲常见的酸和碱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以及要知道酸碱的腐蚀性2. 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3. 了解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教学重点1.酸碱的主要性质,酸碱的腐蚀性2.浓硫酸的稀释方法3.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教学难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教学手段课件、板演课型复习课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根据学科情况,可以自行调整)考点一常见的酸(一)盐酸和硫酸(三)浓硫酸的稀释(二)考点二酸的化学性质(一)酸的通性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醋酸(CH3COOH)、碳酸(H2CO3)、磷酸(H3PO4)等。
名称上看它们最后一个字都是“酸”,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元素。
酸具有通性的原因是它们在溶液中解离出共同的氢离子。
(二)酸的化学性质1. 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2. 酸+金属(活泼金属)→盐+H21.酸+金属氧化物→盐+水4.酸+碱→盐+水(中和反应)5、酸+盐→新盐+新酸考点三常见的碱(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1. 氢氧化钠变质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证明方法:(1)取样,加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2)取样,加氢氧化钙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3)取样,加氯化钙(或硝酸钙)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OH已经变质:考点四碱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等几种常见的碱,从结构上看都含有相同的原子团。
碱具有通性的原因是它们在溶液中解离出共同的氢氧根离子。
1.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能与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反应3.能与酸反应(不与CO反应)4.能与某些盐反应考点五中和反应和酸碱度(一)中和反应1.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溶液的酸碱度:溶液的酸碱度即表示溶液酸性或碱性强弱的程度,常用pH来表示。
(4)pH值得测定: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被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到被测液的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