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组织机构结构设计与类型
《管理学》组织设计
![《管理学》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198bc2a417866fb84a8ee9.png)
精品课件
直线与参谋的矛盾
考察低效率的组织活动,通常可以发现两 种不同的倾向:或者虽然保持了命令的统 一性,但参谋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或者参 谋作用发挥失当,破坏了统一指挥的原则。
优点:既保证了集中统一指挥,又发 挥各种专家业务管理的作用。
缺陷:直线与参谋间的矛盾
精品课件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总经理
研究开发部 财务处 人事处 计划处 供应处 设备处
汽车用电池事业 部经理
销售科 财务科 电瓶厂 电木厂
电池事业部经理 微型电池事业部
销售科
经理
干电池厂
微型电池厂
手电筒厂 工业用电池厂
生产计划科
精品课件
微型电池研 究室
销售服务部
四、事业部制 (斯隆模型) 特点:在一个企业内对具有独立产品市
场、独立责任和利益的部门实行分权管 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利润中心);总 公司只保留预算、重要人事、方针战略 等重大权力
优点:统一管理;多种经营;专业化分工 缺陷:人员要求高;机构设置问题;各事 业协调问题
第八章 组织设计
组织与组织设计 组织的部门化 组织的层次化
精品课件
组织的概念
组织的概念: Organizations—作为组织工作的对象,如
企业、学校等; Organizing—作为组织工作的职能,指组
织设计、组织再设计(组织变革); Organization—作为组织工作的结果,指
组织设计所形成的组织结构形式 (Structure),反映组织内部分工与协作关 系,如直线制、事业部制等。
管理学第八章 组织设计
![管理学第八章 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90bcc34376baf1ffc4fadd6.png)
为什么高层经理人员的秘书通常拥 有相当大的权力?
四、管理幅度原则
1.定义:管理幅度指一个单位的负责 人能够直接而有效地管理的下属的可 能人数。管理幅度的宽窄取决于很多 因素。组织层次是指组织内部纵向管 理系统所划分的等级数。一般而言, 组织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关系,在 组织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宽, 则组织层级少;反之,管理幅度
第八章 组织设计
第八章 组织设计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设计 第二节 组织的部门化 第三节 组织的层级化
若拿走我的财产— —但留给我这个组织, 五年之内,我就会卷 土重来。
—小阿尔弗莱德 斯隆
决定变革努力成败与否的,既 不是机器设备,也不是银行账 户,更不是公司政策。说来说 去,成功的变革取决于员工个 体和他们共同的活动。通过对 全体员工表现出信任和尊重, 管理者可以授权给员工,让他 们尽最大的能力做好工作
2.正规化:指组织依靠制定的工作程序、 规章制度、规则引导员工行为的程度。
3.集权化:集权化是指组织在决策 时正式权力在管理层级中的分布与 集中的程度。 决策高度集中在组织的上层,问题 由下而上传递给高层管理人员,由 他们选择合适的行动方案,这时组 织的集权化程度就较高;反之,一 些组织授予下层人员更多决策权力 时,组织的集权化程度就较低。
直线与参谋职权
执行董事
执行董事助理 直线职权 参谋职权
人事董事
运作董事
采购董事
其他董事
单位1经理
人事 运作 采购
单位2经理
人事 运作 采购
职权和权力(Power)的差别: 职权是一种合法的权力,是处于组 织中某一职位上的权力,是通过组织 安排的权力,与职位有关。 权力是指一个人影响决策的能力。 职权是更广泛的权力概念的一部分, 未必需要有职权才能能产生权力。 举例说明职权和权力的区别。
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2ada35a336c1eb91a375df3.png)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4.系统方法:是指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和分析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2.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第三章:管理环境、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1.一般环境:亦称宏观环境或社会大环境,主要指可能影响组织的广泛的经济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环境和全球化环境等。
2.经济环境:是指组织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状况,包括消费者购买力、利息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社会总体价格水平等都属于经济环境的范畴。
3.政治和法律环境:主要是由在不同层次上影响着各类组织活动的政府的政治活动、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各种措施等形成的复杂体。
4.社会文化环境:是由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口因素以及相应的人们的态度、要求、期望、信念等构成的。
5.具体环境:往往称为产业环境或者行业环境,是指那些对管理者的决策和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并与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要素。
6.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7.道德:是指规定行为是为的惯例或原则。
8.管理道德问题:促使人们关注组织的管理者如何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以及其背后所依据的准则,即管理道德问题。
9.个人特征:是指个人早年形成的、关于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的基本信条,它们成为组织中个人的一套相对稳定的价值准则。
周三多管理学(高教版)第八章组织结构设计
![周三多管理学(高教版)第八章组织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eac2951eb91a37f0115ca7.png)
第一节 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基本思想 1.目标管理的概念目标管理是彼得.德鲁克1954年提出的。
目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的.目标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决策确定的目标,从上至下,再从下至上,上下结合反复协商,确定一定时期各个部门或组织成员的分目标,并为各分目标的实施而进行的组织管理和控制的一种计划制定与实施方法。
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管理,也是一种授权管理2.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a 。
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b 。
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得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共同制定共同的目标、成果责任、衡量各自的贡献。
c 。
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成员的分目标是企业总目标对其的要求,也是其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
d.组织成员是通过目标进行管理的,以目标为控制依据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e 。
考核和奖惩的依据是分目标。
3。
对目标管理的理解a 。
目标管理中的“目标”与传统的目标概念不同。
目标管理中的目标包括要达到的目标程度、期限、完成目标的体系、目标成果的评价等含义,而传统的目标仅指要达到的目的。
b 。
目标管理中的“目标”与工作标准不同。
标准是静态的,而“目标”是动态的;目标有很强的激励作用;标准执行是在工作完成后的对比均衡,而目标管理是全过程的,可随时了解、掌握工作的进度和结果.c.目标管理必须有一套科学完整的目标管理体系,以协商交流为主,共同制定目标。
1.2 目标的性质 层次性 网络性 多样性 可考核性可接受性 挑战性 信息反馈性 三、目标管理的过程1。
制定目标:包括组织的总体目标、各部门的分目标以及目标对应的职责。
2.明确组织的作用:每个目标和子目标都有责任人 3. 执行目标:根据目标利用一定的资源开展恰当的活动.4。
评价成果:是实行奖惩的依据、沟通的机会、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的手段,包括上下级和同级间的相互评价。
5。
实施奖惩:奖惩是目标管理的内容之一,是一种激励手段,是更好地实施新目标的前提.1.整体性2.激励性3.可行性4.应变性6。
组织行为学-华侨大学张向前-第08章 组织机构与组织设计
![组织行为学-华侨大学张向前-第08章 组织机构与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cf13bca1c7aa00b42acb21.png)
▪ (五)、 适当的授权原则
▪ 组织日益庞大,业务活动日益复杂和专业化后, 往往使原来的组织分工职责权力不能适应需要。 必须实行授权,授权是领导将部分事情的决定权 由高阶层移至低阶层。授权可将某些职能转交给 下级,也可以针对某事把某项特殊任务的处理权 交给下级,完成后权力收回。
▪ 领导者可以把职权授予下级,但责任不可下授, 工作可以让下级干,但出了问题领导者还要对自 己的上级负责。当然,得到权力的下级要对授予 自己权力的领导者负责。
30
▪ (2).使职位具有弹性 ▪ 第一,按任务和目标需要设立岗位,不按
人设岗。 ▪ 第二,干部的定期更换。 ▪ 第三,实施职工一专多能、一人多岗,使
岗位人员有弹性。
▪ 第四,实行多种用工制度,使组织内人员 富有弹性。
31
六、组织设计的权变理论
▪ 1 组织必须适应于工作任务 ▪ 2组织必须适应技术工艺特性 ▪ 3组织要适合于外部环境
承分厂、特大型轴承分厂、军用轴承分厂等。 ▪ (5) 地区专业化——按不同地区进行分工。如:北京分公司、东北分公司、
西南分公司。 ▪ (6) 顾客专业化——按不同的顾客群进行分工:如:妇女商店、儿童用品
商店、华侨商店、机关服务部、中老年服装商店等。
26
▪ (七)、 执行与监督分离原则
▪ 在组织设计时,应将外部监督人员与执行人员在 组织上分开,避免二者组织上一体化。否则,由 于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利益上趋于一体化,而使监 督职能名存实亡。
微型电池研 究室
销售服务部
16
▪ 特点:在一个企业内对具有独立产品市场、 独立责任和利益的部门实行分权管理(独立 核算、自负盈亏的利润中心);总公司只保留 预算、重要人事、方针战略等重大权力
第八章 打纬第一节打纬机构
![第八章 打纬第一节打纬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62692099a58da0116c17498c.png)
第八章打纬第一节打纬机构打纬机构沿织机前后摆动,而引纬沿织机的左右运动,这就要求打纬与引纬协调配合,打纬机构的摆动应为引纬运动留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常用的打纬机构按其结构型式的不同,可分为连杆式打纬机构、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及圆筘片打纬机构。
打纬机构还可按其打纬动程变化与否分为恒定动程的打纬机构、变化动程的打纬机构。
目前常用的主要有连杆式打纬机构和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圆筘片打纬机构主要用于多梭口织机。
恒定动程的打纬机构主要用于普通织机,变化动程的打纬机构主要用于毛巾织机上。
一、连杆式打纬机构连杆式打纬机构是织机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打纬机构,常用的有四连杆打纬机构和六连杆打纬机构两种类型。
(一)四连杆打纬机构1.四连杆打纬机构作用原理图9-2所示为国产GA615型有梭织机使用的四连杆打纬机构。
织机主轴1为一根曲轴,其上有两只曲柄2。
连杆(也称牵手)3一端通过剖分式结构的轴瓦与曲柄2连接,另一端通过牵手栓4与筘座脚5相连接,筘座脚固定在摇轴9上,而筘座8固装在两只筘座脚上。
钢筘7通过筘帽6安装在筘座8上。
织机主轴和摇轴均安装于墙板上。
随着织机主轴回转,筘座脚5以摇轴9为中心作前后方向的往复摆动,当筘座脚5向机前摆动时,由钢筘7将纬纱推向织口。
完成打纬运动(请参见本书所附光盘)。
图9-2 GA611型有梭织机的四连杆打纬机构1-织机主轴2-曲柄3-连杆4-牵手栓5-筘座脚6-筘帽7-钢筘8-筘座9-摇轴2.四连杆打纬机构的分类四连杆打纬机构是目前织机上应用最广泛的打纬机构,其运动性能取决于连杆长度(包括结构尺寸)和轴向偏度,四连杆打纬机构可按以下特征来分类:轴向打纬与非轴向打纬。
筘座脚摆动至最前、最后位置时,相应位置上牵手栓中心的连线若通过曲轴中心,则该打纬机构被称为轴向打纬机构。
轴向打纬机构具有筘座脚向前摆动和向后摆动各占织机主轴180度,即平均速度相等的特性。
若筘座脚摆动至最前、最后位置时,相应位置上牵手栓中心的连线不通过曲轴中心,则该打纬机构被称为非轴向打纬机构。
管理学原理 第八章组织结构
![管理学原理 第八章组织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762c3a02e87101f69e31956a.png)
组织的概念及类型 组织结构形式 组织变革与发展 组织设计
第一节 组织的概念
一、组织的概念 组织 --是为实现某些目标而设计的人群 集合体,是每个成员在这个集合体中进行 各种活动的构架系统。 组织使人、工作和资源之间组成一种协调关 系,无论天涯海角,只要人们同心协力, 组织就一定为人们带来福音与硕果 -大卫斯
采购
财务
合同组
工程 项目经理
制造
采购
财务
合同组
工程
制造
采购
财务
合同组
工程
制造
采购
财务
合同组
第三节 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的一般原则 1.分工明晰原则 分工明晰原则 2.指挥统一原则 指挥统一原则 3.权责对等原则 权责对等原则 4.层幅适当原则 层幅适当原则 5.人职结合原则 人职结合原则 6.部门化原则 6.部门化原则
总经理 ──────────── 法律顾问 顾问委员会 家族成员及某些高级职员) (家族成员及某些高级职员) ┌──┬─────────┬───┐ 人事部 财务部 产品销售 产品 设备处 及情报部 制造部
工厂 商店 批发 管理 处 处 情 报 处
生 产 处
采 购 处
设备 汽 保养 车 处 队
试分析以下二个问题: 试分析以下二个问题:
相关多元化战略的组织结构
适合多元化战略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事业部制
总裁
计划
R&D
人力资源
营销
财务
产品 A 事业 部
产品B 产品 事 业部
产品 C 事 业部
产品D 产品 事 业部
以相关业务群为中心的战略事业单位(SBU SBU)结构 SBU
总裁
组织结构设计--职能型、事业部型与矩阵型(doc 9页)
![组织结构设计--职能型、事业部型与矩阵型(doc 9页)](https://img.taocdn.com/s3/m/4ca52829f705cc175427094f.png)
组织结构设计--职能型、事业部型与矩阵型(doc 9页)图二:12人团队组织分位结构图事实上,作为社会组织结构一部分的赢利性企业组织,也遵循分位结构的自然法则。
公认传统组织设计中的三种基本类型:简单结构、职能型结构和事业部型结构,实际上是一种分位结构在三种规模或层面上的三种称呼。
职能型结构是其中的基本结构,其它两种类型是它向下、向上的类似,就像图一树丫的“V”型结构和图二的12人(或12圆点)结构。
这就难怪当我们比较三种结构时,总有似曾相见不相识的感觉了。
职能型结构可以用价值链图来进行描述,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赢利性甚至非赢利性组织都包含有辅价值链和主价值链上的各种职能,只不过表现出来的方式有所区别而已。
有些明显,有些模糊;有些强化,有些弱化;有些环节多一些,有些环节少一些;其中的权变因素主要有规模、战略和业务性质(或行业特征)。
如图三。
图三:价值链分析图先说规模。
举餐饮业为例,遍布海外各国大街小巷、社区的中国外卖店(TAKEAW AY),绝大多数都是夫妻店,顶多还加上一个二厨和一个柜台接单人员,可谓典型的简单结构;唐人街规模较大的餐馆(一般有两三家分店,也可称为一车间、二车间的)组建有财务部、人事部等基本机构,可谓职能型组织;而开在旁边的麦当劳,就其公司总体而言,显然就是基于地区的事业部制结构,但就唐人街的那家店而言,只能归为职能型结构甚至是人稍多一点的简单结构。
可是无论哪种结构,深入去分析一下,他们基本上都有价值链图上的各种基本职能,比如外卖店,柜台接单人员通常兼客户服务、出纳和生产助理三重职能,当然,通常还有免不了的打扫卫生的后勤保障职能;老板通常负责经营管理还兼采购员、生产骨干和主持新产品的研发工作;老板娘则是财务经理、生产助理兼客服经理等角色,其中的主业务流程也是非常的清楚。
如果从分位结构的角度看,它是职能型结构的一种初级形态,在重复出现形状的最顶端,就像图一的小雪花和最小枝丫;麦当劳的总部结构显然就是处在最高级别上的标准职能形态,但就它组织的整体来看,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多层次、重叠型职能结构,或称为以职能结构为基础的分位结构。
组织结构设计
![组织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50983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7.png)
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设计是为了确立一个机构或组织的内部架构和职责分工,以实现其战略目标和使命。
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促进决策的迅速执行,并为组织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支持。
一、引言组织结构设计是一项关键的管理活动,它涉及到如何将人员、职能和资源组织起来,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组织结构设计的目的、原则和步骤,并提供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进行组织结构设计。
二、目的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适应组织战略和目标的有效管理体系。
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明确职责和权限:组织结构可以明确每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避免职责不清、重复劳动或责任模糊的问题。
2.提高工作效率: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冗余和重复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促进沟通和协作:组织结构可以创造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协作机制,促进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
4.支持决策执行: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确保决策能够迅速执行,避免决策被拖延或无法得到有效执行的问题。
5.适应变化:组织结构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变化,保持组织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三、原则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应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应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确保组织能够有效地实现其使命和愿景。
2.明确职责和权限:每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应明确,避免职责重叠或模糊不清的情况。
3.合理分工:组织结构应根据工作的性质和要求进行合理的分工,确保每个岗位都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4.协调一致:组织结构应促进各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协调和合作,避免信息孤岛和内部竞争。
5.灵活适应:组织结构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结构。
四、步骤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明确组织目标:首先需要明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使命,确定需要实现的核心业务和关键成功因素。
2.分析工作流程:对组织的各项工作进行分析,了解工作的性质、要求和依赖关系,找出工作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
第八章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跨国公司管理》PPT课件
![第八章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跨国公司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c37c5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8.png)
图8-2-1 企业生命周期
衰退阶段 大幅度调整 全面收缩 出售
时间
• 二、跨国公司的组织设计
• (一)组织结构的选择 组织结构必须根据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而设计 : 一、国际经营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企业要分析当前与未来国 际 市场的相 对重要性。 二、企业从事国际经营的历史与经验。 三、企业经营性质与产品战略。 四、企业管理特色与经营哲学。 五、企业对重大组织结构变动的适应能力。
• (三)跨国公司集权与分权的控制 ⒈ 集权
⒉ 分权
⒊ 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
⑴ 国外分支机构发展的阶段 ⑵ 产品特性 ⑶ 市场差异及竞争情况。 ⑷ 子公司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 ⑸ 对国外投资事业的控制力 ⑹ 管理者的个人素质 总之,集权与分权的决策实际上是一种取舍与权衡。对集权 与分权的决策可以从业务性质、功能特点和活动类型三个方面来 决定。企业应对每一业务进行仔细分析,搞清每一项业务所需的 集权与分权的程度,以决定适合业务的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
亚洲 研发 生产 销售 物流
企业总部
欧洲
北美
产品C
产品B
非洲
产品A 企业总部
亚洲
研发
生产
销售
物流
欧洲
北美
非洲
图8-1-7 二维全球矩阵结构
图8-1-8 三维全球矩阵结构
• (五)全球混合结构
全球混合结构(Mixed Structure)是把全球产品结构、全球地区结构和全 球职能结构加以组合的又一种组织结构类型。
一、传统组织结构
(一)出口部结构 (二)母、子公司结构 (三)国际部结构
二、 全球组织结构
(一)全球职能结构 (二)全球产品结构 (三)全球地区结构 (四)全球矩阵结构 (五)全球混合结构
理解并掌握几种主要的组织结构形式以及合理的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理解并掌握几种主要的组织结构形式以及合理的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https://img.taocdn.com/s3/m/e38f79aa767f5acfa0c7cd7b.png)
单位 单位 单位
26
职能部门 … … … … … …
08
管 理 学
5、矩阵制
基
础 矩阵制:把职能部门和按产品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
矩阵,管理人员同原职能部门保持联系,又参加项目小
第
组工作。
八
章
组 优点:有利于协作,发挥专业化优势;集中优势解决问
章
组
织 (1)战略规划层:为最高管理层,是指诸如企业组织
结 构
目标的设定与变更、为实现该目标所采取的资源政策等
计划、规划、预算过程。
温
大 经
(2)战术决策层:又叫管理控制层,为中间管理层,
济
是为实现企业目标,使企业能够有效地获得并利用资源
学 院
的具体化过程。
韩
纪 江
(3)业务处理层:又叫运行控制层,为下层管理层, 是为确定某特定业务能够被有效地、高效地执行的全过
江 活动而不是全部活动。
3
缺点:
导致人员非经 济性, 造成厌 倦,疲劳,压力。
管 理
二、组织结构设计的方法
学
基
础 1.部门化:将组织活动分解成不同的部门或岗位,以
08
确定任务分配与责任归属。
第 八
章 (1)按职能划分部门:将相同性质的工作合并在一起。
组 织 结 构
优点:
缺点:
温
大
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协调困难,各部门易产
院 韩
织结构,即
纪 江
集中的、按职能划分为部门的类型; 多分支机构的、分权化的结构。
21
管 理 学
1、直线型结构(P141)
基 础
直线人员拥有全部职权,没有参谋或职能部门。只有一
8-1国际企业管理a
![8-1国际企业管理a](https://img.taocdn.com/s3/m/d042fa054a7302768e9939b8.png)
和国际业务。
8.2 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
31
董事会 总经理
生 产 副总经理 财 务 副总经理 销 售 副总经理
国内生产 产品A 产品B
全球产品结构(Global Product Structure)是一种把产品
或产品线作为设立部门标准的组织结构类型。每个产品分 部都对针对国际范围的研究与开发、原材料的采购、产品 的生产和销售等负责,企业的国内业务和国际业务归属于 各个不同的产品分部。
8.2 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
35
企业总部 总经理
一、全球组织结构的特点
全球组织结构又称一体化组织结构,其总的 特征是企业把国内业务和国际业务视为一个 整体,按照层级制原则设立组织机构。
8.2 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
28
8.2.2 全球组织结构
二、全球组织结构的分类
根据一体化程度不同
区域一体化组织结构:局部性的全球组织结构 全球一体化组织结构:完全的全球组织结构
④ 有利于减少国外子公司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8.2 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
33
8.2.2 全球组织结构
3. 局限性
① 企业总部的协调工作量大 ② 不适于企业开展多种经营 ③ 不利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地域扩张
8.2 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
34
8.2.2 全球组织结构
(二)全球产品结构(Global Product Structure ) 1. 含义
8.2 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
29
8.2.2 全球组织结构
管理学原理第八章 组织机构的设计
![管理学原理第八章 组织机构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acfeb36b90d6c85ec3ac6e3.png)
第四节 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
• 三、矩阵制 • 1、适用范围:组织内同时有多个项目,每 一项目需不同专长的人,创新任务多,生 产经营复杂。华为公司、长虹、海尔等。 • 2、特点:矩阵组织的联系较复杂,项目完 成后,该矩阵组织就消失
三、矩阵制组织结构示意图
三、矩阵制
• • • • • • • • 3、优点: (1)避免了部门重叠和重复劳动 (2)有利于部门间配合交流 (3)加快了任务的完成 (4)增加了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4、缺点: (1)项目经理责任大于权力 (2)易出现多头指挥
三、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 ⒊职、权、责、利对等原则 • 授予一定的权力是保证其完成任务之所需, 权力的大小应与其所应完成的工作相对应; • 有多大的权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 • 对额外的责任必须给予额外的利益。
三、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 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合理使用原则 • 视人定岗,是指根据各人的各方面能力设 置相应岗位,适用于各项工作工作量较少, 且可以兼顾的情况。 • 按岗定人,是指根据岗位要求,选择最符 合工作能力要求的人上岗,适用于工作量 大且独立或工作性质要求专职的情况,它 着眼于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设计
• 二、组织结构设计的目的 • 1、通过岗位的明确,使每一位员工从事一组有限的专门 化工作,明确岗位职责和任务,有助于提高工作积极性和 工作效率。 • 2、每个员工归属一个特定的部门,有助于培养员工的忠 诚,也有助于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管理 • 3、组织结构规定了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有助于部 门之间、员工之间协调配合和建立稳定的工作关系。 • 4、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使组织结构和战略要求相一致。
计算一个纺织厂的管理人员数
• 假设该纺织厂管理幅度为8,组织层次为5, 各层级人数分别为:1、8、64、512、 4096. • 答案:1+8+64+512=585
组织概念、设计、类型以及结构
![组织概念、设计、类型以及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456f4128c850ad02df804135.png)
昨天早上8点,我刚到办公室,医院的主任护士叫住我, 告诉我她下午要在董事会上作汇报,现急需一份床位利用 情况报告,让我10点前务必完成。而这样一份报告至少 要花一个半小时才能写出来。30分钟以后,我的直接主 管-基层护士监督员王华走进来突然质问我为什么不见我 的两位护士上班。我告诉她外科李主任因急诊外科手术正 缺少人手,从我这要走了她们两位借用一下,尽管我表示 反对,但李主任坚持说只能这么办。王华听完我的解释, 叫我立即让这些护士回到内科来,并告诉我一个小时后, 他回来检查我是否把这事办好了!像这样的事情我实在无 法胜任,特向您辞职,请批准!
配合的系统的过程。
– 组织设计的核心是组织结构设计 – 组织设计包括:
• 组织内部进行横向分工——管理部门设置 • 组织内部进行纵向分工——管理层次划分
管理幅度、管理层次(P284)
◇管理幅度: 指一位上级管理者直接有效地指挥、监督下属
的人数。 • 幅度的选择:在每个机构中必须决定一个管理人
员能管理多少个下属人员。
组织的概念、设计、类型以 及结构
案例分析:一封辞职信
尊敬的钟院长: • 您好! • 我叫李玲,是医院内科的护士长,我当护士长已有半年,
但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工作了,我实在干不下去了。我 有两个上司,他们都有不同的要求,都要求优先处理自 己布置的事情。然而我只是一个凡人,没有分身术,我 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来适应这样的工作要求,但看 来我还是失败了,让我给您举个例子吧。
• 管理学者发现: 高层管理人员通常管理4-8人; 而较低层管理人员,则为8-15人。
林德尔·厄威克对管理幅度的观点
英国著名的顾问林德尔·厄威克发现: • 对所有的上级管理人员来说,理想的下属人数
是4人; • 在组织的最低层次,下属人中的责任是要完成
第八章 组织设计
![第八章 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e422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e.png)
第八章组织设计第八章组织设计引言概述:组织设计是管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涉及到企业内部结构、职责分工、权力关系等方面的安排。
一个合理的组织设计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组织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组织结构的确定1.1 分工原则分工原则是组织设计的基础,它决定了企业内部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责。
在确定组织结构时,需要根据企业的规模、业务特点和发展阶段等因素,合理划分各个岗位的职责,确保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内发挥最大的作用。
1.2 组织层次组织层次是指企业内部各个岗位之间的上下级关系。
在设计组织结构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岗位之间的协调与沟通,避免出现层级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合理的组织层次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促进组织内部的协同工作。
1.3 职权与责任职权与责任是组织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确定组织结构时,需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权范围和责任义务,避免权责不清、职责不明的情况。
合理的职权与责任分配可以提高组织内部的效率和透明度。
二、组织文化的塑造2.1 价值观的建立组织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
在组织设计中,需要明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贯穿于组织的各个方面。
通过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2.2 激励机制的设计激励机制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组织设计中,需要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激励机制可以包括薪酬制度、晋升机会、培训发展等方面,通过激励机制的有效运作,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的绩效水平。
2.3 沟通与反馈组织文化的塑造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反馈机制。
在组织设计中,需要关注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以及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沟通与反馈。
通过畅通的沟通渠道和及时的反馈机制,可以提高组织内部的信息流动效率,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三、组织流程的优化3.1 流程分析与改进组织流程的优化是组织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8章 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
![第8章 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476f49dc360cba1aa811da2d.png)
第八章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一、名词解释1、管理宽度2、部门3、职位设计4、安东尼结构5、隧道视野6、事业部组织结构二、单项选择1、组织中的工作任务是多种多样,各有特色的,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企业的需要、任务的性质以及人员的才能进行工作职务设计。
以下四个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工作职务设计的方式(D):A.专业化分工与岗位轮换B.任务扩大化与工作丰富化C.工作团队D.目标管理2、工作团队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方式的新设计,下面哪些不是其特点(D):A.以两人以上的集体工作为基础B.小组内的成员分工和轮换由小组自行决定C.所有的工作都是自我管理式的D.以非正式组织结构的形式存在3、管理层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A.管理宽度的限制B.管理者职能的限制C.组织工作范围的限制D.职权分配的限制4、(C )是指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条件下,管理者的管理幅度大,而组织层次少的组织结构。
A.直线职能结构B.直线-职能参谋结构C.扁平结构D.直式结构5、管理幅度,是指(A)A.直接管理的下属数量B.所管理的部门数量C.所管理的全部下属数量D.B和C6、当组织规模逐渐扩大,一个组织集中众多成员时,组织的最高领导者不可能面对每一个成员进行指挥和管理,这就需要设置( B )A.组织结构B.管理层次C.分公司D.助手7、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宽度和组织层次呈( C )A.正比关系B.指数关系C.反比关系D.相关关系8、确定合理的管理宽度是组织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C)A.管理宽度越窄,越易控制,管理的费用越低B.管理宽度越宽,组织层次越少,管理的费用越高C.不同的管理者、下属素质、工作性质等因素将决定管理宽度D.管理宽度的确定仅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能力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管理宽度加大会增加同级间相互沟通的困难B.管理层次增多后,上层管理者对下层管理者的控制会变得苦难C.下属如果受过良好的训练,可以增大管理幅度D.管理者面对方向性战略性的问题时,直接管辖的人数可以多些10、某家进出口公司设有:一名总经理、一名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一名主管营销的副总经理和一名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则该公司的组织结构是按(B)A.区域划分部门B.职能划分部门C.顾客划分部门D.生产工艺划分部门11、最普遍采用的划分部门方法是(A)A.按职能划分B.按人数划分C.按产品划分D.按地区划分12、遵循和体现“集中政策,分散经营”原则的组织结构类型是(C)A.矩阵机构B.多锥立体结构C.事业部制D.职能型结构13、最早使用、也是最简单的组织结构类型是(B)A.职能型组织结构B.直线型组织结构C.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D.直线—职能参谋型组织结构14、下列划分部门的方法中,容易导致所谓“隧道视野”现象的是(A)A.按职能划分B.按人数划分C.按时间划分D.按地区划分15、如果甲有三个下属乙、丙、丁,那么按照格拉丘纳斯上下级关系理论,就有(A)A.三个直接的单一关系B.一个直接的多数关系C.多个交叉关系D.一个直接的单一关系16、组织中管理者为完成规定的任务有权管辖的一个特殊的领域称为(C)A.团队B.机构C.部门D.职能17、(B )是指遵循专业化的原则,以工作或任务的性质为基础划分部门,也可以讲是按管理职能划分管理单位。
管理学原理 第八章 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
![管理学原理 第八章 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fe6e02dc50e2524de5187e72.png)
管理学原理第八章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名词解释:1、职位设计:就是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2、管理宽度:又称管理幅度,是指管理者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
3、部门:是指组织中管理者为完成规定的任务有权管辖的一个特殊的领域。
4、职位丰富化:是指从纵向上充实和丰富工作内容,即从增加员工对工作的自主性和责任心的角度,使其体验工作的内在意义、挑战性和成就感。
5、变量依据法:通过研究影响中层管理人员管理宽度的六个关键变量,把这些变量按照困难程度排成五级,并加权使之反映重要程度,最后加以修正,提出建议的管辖人数标准值。
6、矩阵结构:是在组织结构上,既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系统的结构。
简答题和论述题:1、简述扁平结构的优缺点?P167答:优点:①有利于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②信息纵向流通快,管理费用低;③由于管理宽度大,被管理者有较大的自由性和创造性,因而有满足感;④有利于选择和培训下属人员。
缺点:由于不能严密地监督下级,上下级协调较差;管理宽度的加大,也增加了同级间相互沟通的困难等。
2、简述高耸结构的优缺点?P167答:优点:具有管理严密,分工细致明确,上下级易于协调的优点。
缺点:①层次越多,需要从事管理的人员越多,彼此之间的协调工作也急剧增加。
②管理层次增多,在管理层次所花费的设备与开支,所消耗的时间与精力也增加。
③管理层次增加,使上下的意见沟通和交流受阻。
④管理层次增多,上层管理者对下层管理者的控制变得困难,易已造成一个单位整体性的破裂。
⑤影响了下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简述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P169答:①管理者与其下属双方的能力②面对问题的种类③组织沟通的类型及方法④授权⑤计划⑥组织的稳定性也影响着管理宽度4、部门划分的原则有哪些?P177-178答:①力求最少②组织结构应具有弹性③确保目标的实现④指派平衡⑤检查部门分设5、简述直线型组织结构的优缺点?P179-180答:优点:结构简单;责任与职权明确;每个人只有一个上级,比较容易和迅速地做出决定。
第八章组织结构
![第八章组织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04ded483cc22bcd126ff0c45.png)
2. 关键职能设计 根据业务的实际情况,在众多的基本设计中找 出一两个起关键作用的职能,把关键职能置于企业 组织结构的中心地位,确保其它目标的实现。 3. 职能分解 将所确定的基本职能和关键职能逐步细分为各 部门、各岗位的职能。 4. 横向协调设计 企业经营活动分解为若干部分,形成专业化分 工体系。横向设计就是将这些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 保证各部门为实现企业总目标而建立良好的协作关 系。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主要形式
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从传统管理到现代 管理,有多种模式。 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主要有直线制、职 能制、直线职能制、直线职能参谋制 。 现代组织结构模式主要有事业部制、矩 阵制、多维立体制。但最主要的是直线职能 制和事业部制两种。
一、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又称U型结构)
是以权力集中于高层为特征的组织结构。
3. 企业内部因素 不同行业的企业,或同行业但资源拥有 的状况不同,其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企业组 织结构的特点。主要体现为: ( 1 )不同行业,生产工艺要求不同,其 组织结构以及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不同。 ( 2 )企业拥有的资源数量与水平影响企 业组织结构的选择。
(二)职能分解与设计 职能分解与设计,是对企业的任务及其 各项职能进行设计并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各 岗位的工作。 职能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1. 基本职能设计 把国内外相关的企业的企业基本职能与 本企业的客观情况相结合,确定本企业应具 备的基本职能。
产生: 最早是由成立于 1892 年的通用电气 公司发展起来的,由铁路公司发展的高层 管理方法和家族式企业发展的中层管理方 法综合而成的。正因为U型公司具有的优 势,所以到1917年时,U型结构在美国制 造业占据统治地位,当时 236 家公司中有 80%以上采用了这种结构。但是,企业发 展到现代阶段,规模扩大,U型结构越来 越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它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
一、单项选择
1、层次划分主要解决的组织问题是()。
2、组织结构设计中,划分管理层次的主要原因是()。
3、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组织实行统地指挥和综合管理,并制定组织目标和大政方针的管理层次属于()。
4、在经营管理层次中战略规划层的时间幅度一般是()。
5、所谓()就是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结构。
6、格拉丘纳斯指出,管理宽度的算术组数增加时,管理者和下属间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将以()。
7、部门划分应遵循()。
8、()又称为“斯隆结构”。
9、()又称单线型组织结构。
它是最早使用的一种结构类型,也是最为简单的一种类型。
10、分权的()的管理原则是“集
中政策,分撒经营”。
11、部门划分应遵循()。
12、部门划分的原则()。
13、为避免过度专业化工,职位设计的做法包括()。
14、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组织结构被称为()。
15、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特点()。
二、名词解释
1、职位设计:
2、管理宽度:
3、部门:
三、简答题
1、企业分工的优缺点
2、职位设计要求
3、影响管理宽度因素
4、部门划分的方法及其优点
5、高耸结构的优缺点
6、影响管理宽度因素
7、矩陈结构的优缺点
8、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特点
9、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优缺点
四、论述题
试述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五、案例分析
陆贽是我国唐代有名的政治家他不仅长于参政,而且精于管理。
他统筹规划、筹措军粮、费省效宏,即为一例。
唐代边防守备任务很重。
德宗时期为防吐蕃骚扰,派17万军队驻扎边境,所需粮食全由内地供应。
这些粮食采购的办法称“和籴”,即由政府付钱给地方,地方向农民收购,这种收购带有指令性。
过去京都(长安)一带粮食不丰,“和籴”的粮食主要来自江淮地区。
后来由于气候变化,京都一带连年丰收,而江淮地区遭受水灾,粮价成倍上涨。
这就提出如何根据情况来进行“和籴”的问题。
陆贽研究了此问题,建议减少性江淮采购粮食而多在京都一带采购,少从江淮采购粮食而多在京都一带采购,并和赈济、观农相结合。
其具体内容是:(1)按旧例江淮地区每年要买米110万石运到河阴,再由河阴运70万石到太原,从太原
运40石到长安。
他建议:江淮只运30石到河阴,河阴只运20石到长安,这样,江淮地区可少运出80万石。
(2)各地减少下来的粮食,由负责转运粮食的官方机构在遭水灾的州县低价出售。
灾区的粮价高,每斗米价130文,陆贽建议只卖80文,以赈济灾民,而80万石米可卖得64万贯,且由于80万石米不转运,约可省运费69万贯,政府共可得钱133万贯。
(3)在这133万贯中,拿出20万贯在京都一带高价收购粮食20万石。
当时京都一带粮价每斗米70文,陆贽建议收购价提高到100文,用20万贯很容易就能买米20万石。
补足少运的差额,且由于提高收购价,可以鼓励京都一带的粮食生产。
(4)再从133万贯中拿出100万贯供边镇“和籴”之用,约可买米133万石;剩下13万贯暂时不用,留作来年“和籴”之需。
陆贽的建议很快被采纳并付诸实施,收到了显著成效。
根据上述回答问题:
(1)陆贽的建议有哪些必要的前
提?
(2)它给我们做计划工作带来了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