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赏析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少有人走的路》是美国心里医师M〃斯科特〃派克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篇一这不能算做一本励志的书,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我们大多数人的心理和行为,原来我们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方面的问题,从本书中第一次了解了规矩、爱、信仰和恩典,也算是一种重生了。
20xx年3月读完第一遍,20xx年10月断断续续地读完了第二遍,透过全书重新理解了四条规矩、爱的定义、相信科学也是一种信仰、人生中充满恩典,这本书应该是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第二本书了,第一本书就是《搞定1》,通过实践GTD让我遇到了第二本好书。
第一部分:规矩人生苦海无边。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为解决问题而努力,我们的思想和心灵会不断成长,心智就会不断成熟。
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我们要让我们自己,也要让我们的孩子认识到,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
四条规矩(discipline):先苦后甜、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1、先苦后甜: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
先苦后甜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培养孩子遵守规矩,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
让孩子树立起“我是个有价值的人”这样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心理健康的前提,也是培养规矩的根基。
许多人并没有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知识、社交、心理方面的问题。
在对待问题方面,一种是想让问题马上解决(神经官能症),另一种是希望问题自行消失(人格失调症),后者更低级,更有破坏性。
问题必将带来程度不同的痛苦。
尽可能早地面对它们,意味着把满足感向后推迟,放弃暂时的安逸或是程度较轻的痛苦,及时体验程度较大的痛苦,如此才能让问题得到解决。
2、承担责任:两类心理疾病都与承担责任有关,神经官能症是把责任强加给自己(感觉有点像自卑症),而人格失调症则是逃避责任,把问题推给配偶、孩子、朋友、父母、上司、学校、政府、社会制度等等,不去解决问题,所以问题依然存在。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_2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这条路,可以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丰富而又不失快乐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有理解心的人。
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找掉一个,并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少有人走的路》,它不仅仅是一本书、一条路、它更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慷慨的行动。
在成长的道路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风顺的。
很多事情,总是需要我们去面对、去克服、去解决。
对待这些问题,我们或勇敢、或忐忑、或自信、或犹豫、或从容、或焦急、或谨慎、或突兀、或潇洒、或无奈……有太多的问题考验着我们的意志,促使我们成长,走向成熟。
然而很多事情,往往虽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却少有人能做到,也少有人去分析其中的原因。
往往有的事情,多些沟通、多些勇气、多些自信、多些慎重就会变得迎刃而解。
成熟的人,应该是心态沉稳的人,做事理性的人,务实自律的人,知错而改的人。
成熟的人,应该用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这四条来约束自己,做到静卧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心胸坦荡且以诚待人。
我曾经看过一本意林,名字记不太清了,好像叫《成功在久不在速》。
上面有一篇__,有一句话让我感触尤深:“我不会把自己看做是最好的,但我会把自己看成是最努力的;我不会把对手看做是最差的,因为我们都是一起走过来的。
”即便是对手,也应该被尊重,对手也有自己的人格权利,我们特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去议论他们,闲谈莫论人非。
少有人走的路,在此希望,希望走的人会越来越多。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2看完《少有人走的路》,感觉作者派克先生还真是很了不起啊,这个系列写得很深刻透彻,也很有趣,竟然可以让人在觉得释怀的同时又感觉到压力。
就好像派克所说的,精神的追求大家知道是相似的,可是个人却可能以为自己的心灵旅程是独一无二的,而派克告诉我们,其实这依然是雷同的,自我所感受到的,其实他人亦然;没有绝对幸福的童年,把一切归咎于童年受到的伤害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个人感慨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个人感慨《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个人感慨1《少有人走的路8寻找石头》是心理学大师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系列的收官之作,书中在家庭、婚姻、金钱、死亡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作者在外面旅行,在走一条人们很少走的路,那就是走一条发现之旅。
作者是一位心理学大师,他用深刻的思维,__史前的巨石之谜。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灵过程有三个:身体过程、情绪过程与思维过程,身体过程就是身体对事物的感知;情绪过程可以理解为我这个存在对感知到的事物的接受或抵触;思维过程则是用文字思考的过程。
书中探讨了如何进行积极、正向的思考。
因为每一种思想都会带来相应的结果。
人们做一件事情的动机品格往往决定了这件事情的结果。
所以,如何进行思维方式非常重要,它将深刻地影响我们做事的动机和成效。
提出了正向思维训练的三个层面,如何去进行思考;如何停止对某一特定事件的思考;以及如何将原先的思想替换为另外一种思想。
从而帮助人们消除错误、不和谐的思考方式,进行自我提升,从而在生活中获得更多成就感与幸福感。
心灵的三个层次:思维、身体、情感,情感隔离,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将情绪从认知中剥离开来应对焦虑痛苦的方式。
宇宙是万物没有关于好坏的评判,好坏是你的喜恶选择定义出来的,大部分人想着钱时候都是负面的一端出发,因为同宇宙万物没有好坏一样,对于潜意识而言是没有正负能量之分的。
我们需要明白,所有由金钱引发的麻烦,很大程度上是自找的。
常言道,知足者常乐。
当你对自己现实生活不满,有喜欢和他人比较,任何的商品信息都能刺激你购买的欲望。
营销也是很善于激起人们消费的冲动,现代的很多*包括鸡汤、干货都努力地扇起你对金钱的渴望。
如果真心满足自己所拥有的以及自己所做的,内心的富足就是最大的财富了。
它让你远离抑郁、焦虑等可能消耗你心理资本的负面情绪,让你远离三高带来严重后果的巨额医疗费,让你拥有高质量高满意度的人际关系。
我用了两天时间,读完这本书,我钦佩作者精彩的论证和实在的真情,有自己深彻的领悟,也有大量的实证事实来支持他的观点。
少有人走的路心得体会模板(三篇)

少有人走的路心得体会模板题目:少有人走的路心得体会引言:人生不同于一条平坦的大道,而是充满了曲折、荆棘和陷阱的迷宫。
少有人走的路,意味着背离主流观念,勇敢地探索未知的领域。
在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上,我们将遇到许多挑战和困难,但也会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本文以《少有人走的路》为参考,总结了在少有人走的路上的心得体会,并提出了一些启示和建议。
第一部分:少有人走的路的挑战与困难少有人走的路,意味着要背离主流观念,选择与众不同的道路。
这将带来以下挑战和困难:1.社会压力和孤立感:选择少有人走的路,往往会遭受来自社会的压力和排斥。
因为人们往往害怕和不理解与自己不同的东西,这会使得选择少有人走的路的人感到孤立和无助。
2.长期的追求与投入:少有人走的路通常需要更长时间的追求和投入。
与选择传统普遍的道路相比,这条路上需要更多的努力和耐心,不断地积累和改进自己。
3.心理上的挑战:在少有人走的路上,我们很可能会遇到内心的困惑和挣扎。
因为这是一个未知的领域,我们需要不断地面对自己的恐惧和不安,努力克服自己的内心阴影。
第二部分:少有人走的路的心得体会尽管选择少有人走的路会带来许多挑战和困难,但同时也会有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1.独立思考和坚持信念:在少有人走的路上,我们会学会独立思考,不被他人的意见和观念所影响。
我们需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不轻易妥协和退缩。
2.主动学习和适应变化:在少有人走的路上,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变化。
因为这是一个少有人涉足的领域,我们需要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不断地提升自己,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3.坚强的意志和耐力:选择少有人走的路需要坚强的意志和耐力。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时保持勇往直前的信念,永不放弃。
4.享受成长和收获:走少有人走的路虽然艰难,但也有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我们会在这条路上收获知识、经验和成就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第三部分:少有人走的路的启示与建议根据少有人走的路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和建议,为那些选择少有人走的路的人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1.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选择少有人走的路的人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不被他人的意见和评判所动摇。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3篇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3篇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先简单介绍一下,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像书名一样,少有人会选择走的路,需要花很大精力去读的书,现在物质越来越丰富,心灵越来越空虚,我们不想承受痛苦,但是成长是痛苦的,在这充满艰辛的道路上,避免简单化的思考,放弃以偏概全的冲动,不要寻找公式和简单的答案。
勇敢前行,超越自我,心智成熟的路程。
今天读了这章复杂人生的章节,它分为:拒绝简单思考,避免陷入极端,本性与人性,选择与人生,使命与人生,感恩与人生。
环环相扣,结合现在的我,做些解读。
我们要认清人生,什么是人生?人生苦海无边,而且复杂多变。
对!人生之路就是由一连串的难题组成,一个难题解决,又会有新的难题接踵而至,我们面对难题和痛苦的时候,有的人是拖延时间,等着问题自行消失,有些人面对问题,逃避,选择忘记它们,等等回避问题,这些解决不了问题,如果真正要成长,必须面对问题,迎难而上,我们的心智也会越来越成熟。
---这是我们看待问题的初衷,有解决问题的想法使然。
人生复杂多变,我们要不断接受变化,调整自己的心态。
现在大部分人只会简单的思考,拒绝深度思考,因为思考是复杂的,是一个很难的过程。
为了不去思考,麻痹自己,每天刷着抖音,看着快手,再浏览一下今日头条,让自己的时间一点点流逝,很多人习惯一个事情后就会机械重复,每天重复的事情越来越多,没有改进,时间占用越来越长,看上去很忙,其实一点进步都没有,还挤占了自己进步的空间。
学习或者接受信息简单的只愿接受简单的第一步不愿意接受更复杂的巩固和应用流程,只听不说,只学不练,只看不写,感觉自己学了很多东西,但是只是浅层,遗忘很快。
还有一部分是混乱思考者,而这一切混乱的思考都源于逃避问题和痛苦的趋向,如果选择独立思考必须准备接受打击。
独立思考第一步就是坚持学习,我们思考能力主要依赖于学习。
第二步就是用于思考,勤于思考。
选择与人生,你想什么,你就是什么。
许多人在面临至关重要的决定--都是根据很少的咨询去做决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选择跟谁结婚,周密思考与草率思考的结果,会完全不同,人生也会因为自己的思考改变。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正文第一篇: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就像这首诗写的青松一样,人心智的成熟,成为人们敬仰的“智者”,首先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克服懒惰不放松,然后要有爱,投身破岩,最后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要经过许多的磨练捶打,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在实践中战胜自己,才能在“高山险峰”,就是大多数人达不到的高度屹立不倒,被人仰视。
这是我读完《少有人走的路》后对“心智成熟的旅程”的最直观感受。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医师,他在书中讲了许多的“病例”,其实对于我来说就是许多的小故事,让我看到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看问题、处理问题的不同方式,有的时候真的能在这些小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会为自己曾经的“不对”或是“不懂”而感到羞愧。
有的时候看到有的故事,会对以前一直耿耿于怀的东西放下,找到自己生活新的重点,就像书里说的那样.“积聚勇气,克服恐惧、懒惰、倔强和固执,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灵地图,有独立的思考,忍受孤独,在艰辛中完成心智成熟的旅程。
在我们的平常工作中,首先一定要自律,遇到问题时一定要直面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能得过且过,“糊弄”自己“糊弄”工作。
我认为自律的关键在于“爱”,真正懂得爱的人,爱自己和周围的人,爱工作爱家庭,必然懂得自我约束,必然会认真对待自己爱着的事情,在爱中,心智慢慢成熟,了解自身成长的世界,形成与现实相适应的世界观,清楚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杜绝一些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想法,更好的了解人生的真谛,清楚我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我们会因为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而感到舒适而愉快。
这种幸福快乐的感觉在其他方面是很难体会到的,而那些不了解这些真谛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的人也是更难体会到的。
那些走了“少有人走的路”——通向心智成熟的路,并最终完成旅程的人,都是最初的勇者,他们由勇者变成了智者。
”第二篇:《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少有人走的路- 心智成熟的旅程》,书名有点小矫情,看着也很鸡汤。
《少有人走的路》经典人生语句摘抄

《少有人走的路》经典人生语句摘抄1.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P4)【感悟】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就算真的能一帆风顺,那样也就失去了人生本身的乐趣。
所以我们都要做好准备,去面对生活中不断出现的问题。
而人生之所以美妙,也正是因为它的不可预知和不确定性。
2. 我们要让我们自己,也要让我们的孩子认识到,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
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才能够使心灵变得健康。
(P5)【感悟】既然人生充满了问题,那么我们就要做好面对的准备。
问题不会自行消失,只有你鼓起勇气去面对它的那一刻,你才得到了成长。
3.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P6)【感悟】这与及时行乐的观点可能有些冲突,但是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事情,当你忍住了暂时的安逸与诱惑,你就将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境界,享受到更大的快乐与满足。
4. 我相信除非存在智力障碍,不然只要花时间学习,就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P13)【感悟】很多事情我们认为解决不了,往往只是因为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不足而导致的,对于有经验的人来说也许那只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情而已。
所以学习,持续学习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
5. 放弃某种心爱的事物——至少是自身熟悉的事物,肯定让人痛苦,但适当放弃过去的自我,才能使心智成熟。
(P45)【感悟】如果你想到达远方,就注定要离开你现在所处的境地。
放弃固然痛苦,但是成长就是要不断地放弃。
6. 我们把初恋时爱的感觉,当成永恒的爱。
这是一种错觉,一种无悔,我们后悔不迭,要么一辈子痛苦,要么与对方分道扬镳。
(P62)【感悟】激情总是容易消逝,繁花淡尽后遗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的爱。
7. 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真正相爱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充其量只是选择一起生活罢了。
(P67)【感悟】其实没有谁会真正离不开谁,即使存在,那也是一种依赖,而并不是真正的爱。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5篇)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5篇)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人与人之间相处是极易受对方的影响,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你的言谈方式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同学、同事、朋友和家人的影响。
如果你不承认,那么有可能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顶头上司很喜欢说“不不不”,久而久之,办公室的人在交谈时,尤其当他们急于在第一时间否定对方的时候就会说“不不不”。
在Lynette和上司结束一次聊天后,我给Lynette说她刚才说了“不不不”,她整个人像一只炸了毛的喵,进入警戒状态,说服自己不要说那么多“不不不”。
然而她不论和上司还是和同事说话,那“不不不”三个字依旧张口就来。
我也好不到哪里去,“不不不”说的风生水起。
可能我太过敏感,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个现象,其他同事似乎还没有发现。
所以听其他同事说“不不不”后我和Lynette总会会心一笑。
在读《少有人走的路》的时候,印象最深的五个字是:推迟满足感。
那些急于在第一时间否定他人的人,是为了从否定他人中得到满足感吗?如果是这样,面对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不妨慢下来等对方说完,再一针见血并加以缜密的逻辑将对方一枪毙命不是更爽吗?但是人人往往都不愿意推迟满足感,哪怕只是短短的几秒。
因为“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惟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而这对于想要急切享受满足感的人来说先面对听完对方的错误言论实在太过痛苦,不如第一时间享受满足感来的爽快。
毕竟“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我和Lynette认为对抗说“不不不”这个坏习惯的方式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态,就算对方说的内容是错误的,也要耐心听完,然后再否定对方。
改变自己的心态,才是解决这个坏习惯的根源。
如今,我和Lynette说“不不不”的次数在逐渐减少,有时候甚至在说到第二个不字的时候就会自动停下来。
看看之后能否彻底改掉这个坏习惯。
《少有人走的路》是答芬小姐姐推荐的,她推荐的次数多了,我自然想了解为何她不停推荐。
读《少有人走的路》心得(4篇)

读《少有人走的路》心得(4篇)《少有人走的路》的是一位美国的心理医生,里面争论了我们心理现象中一些比拟本质性的问题。
书中提出,我们能够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解决自己全部的心理问题。
他所写的这本书很通俗,没有特殊浅显的语言,也没有特殊好玩动人的故事,仅仅是平凡的语言和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他叙述给我们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心理学道理。
使我们能够从书中体会到生活中的另一个自己。
文章的开篇就提到了我们的人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超越中成长的,了解到自律是人类心灵进化的重要手段,当我们了解到人生的苦难时,或许我们会体会到更多的幸福与欢乐。
在书的第一局部讲到了自律,人生其实就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需要熟悉到人生的问题和苦痛是具有非凡价值的。
自律可以解决人生的种种问题,是消退人生苦痛的重要手段,所谓自律就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苦痛的重要原则。
而在其次章中我们就可以发觉爱是自律的原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爱是一种极为神奇的现象,爱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忙他人完善,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付诸行动中。
在书中讲到了自己童年的例子,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为他制定好了人生的道路,上了最好的学校,可是后来最终厌倦了这种生活,英勇的放弃了父母为他安排的辉煌前程,毅然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当上了一名心理医生。
我们不难看出,父母的爱过于压抑了他的自身进展,这种过分的爱被称为依靠,它与真正的爱有着相反的作用,只有真正的爱才会成为自律的原动力,指引我们走向心智成熟的道路。
在第三局部中讲到了成长与信仰,我们对于人生都有各自的熟悉,有着或宽阔或狭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虽然我们经常没有意识到,但这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这里所讲的信仰,在我看来更多是一个人的人生追求,有很多人称自己并没有信仰,只是准时行乐罢了。
或许是他们临时的没有了解自己内心深处,假如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人生追求,那么他将生活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
关于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参考范文3篇

关于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参考范文3篇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人生苦难重重,人生错综简单,几乎全部人的心理都会消失问题,或者说我们的心灵总会应对天性中的弱点,比方只顾当下,比方懒散。
让我觉得释怀的是,明白人类都是如此,都应对着如此的命运,这让我明白自己的问题是缺乏为奇的了。
这也解释了我之前的迷惑,就是看到某些众人所谓的优秀胜利人士,为何我却总觉得他们有所欠缺。
之前我以为这是和人格的高尚是否有关,此刻我觉得说人格这样的风格太高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未必能追求高尚的人格(固然包括我),就似乎当年金大侠对人类寄予厚望的结果多半是绝望。
其实我们未必需要拥有那样高尚的人格,就似乎孙未说“英雄和暴君一样,都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的人”,我们所就应做的,其实是追求我们心灵的开阔和富足。
然而,“少有人走的路”,从书名能够看出思索、反思、追求心灵的健全的人是很少的,我固然没权利做出这样的结论,但是派克就比我有资格多了吧,呵呵。
由于这条路很难,需要克制自身的惰性,需要不断地学习,如此种种也让我感觉到压力,而且由于多数人都不走,所以走的人就会感觉到孤独。
我觉得派克很了不起的缘由之一,是觉得他非常睿智豁达,也非常平和包涵,他说过其实人未必必需要去找心理医生,某些心理医生其实只是把你改造成社会所理解的模式,而让你彻底失去了自己――这个例子在亦舒的一部小说中已经表现过了――“现代心理治疗目标是让患者恢复‘正常’,用统一标准标准人们的生活,结果只能令共性萎缩,变得浅薄而苍白。
”而且心理安康也并非总是阳光活泼,毫无阴影。
事实上,“抑郁造成的空虚,乃是思绪和情感的温床;年龄的增长和年轻,能够促使我们关注心灵;死亡让人更剧烈的了解到生命的好处;深刻体会眼前生活的空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让我们失去一局部的纯真,这对心灵也是有好处的。
”哈哈,说起来他的太多话我都觉得凝炼得很好,很有道理。
比方“信仰并不仅仅仅来源于高远的精神境地,也来源于心灵的深渊――每个人心底最私密的地方。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赏析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赏析:如果说《少有人走的路》讲的是心智成熟的旅程,《少有人走的路2》讲的是勇敢地面对谎言,那么这本《少有人走的路3》讲的则是:人生错综复杂。
人生苦难重重:痛苦作为人生的一部分,从伊甸园开始就有了。
人生离不开痛苦,它与生俱来。
害羞:1.害羞是人性的一部分。
人都是害羞的,产生自我意识后,害羞就一直陪伴着我们。
2.害羞让我们拥有了人性。
关于痛苦:“唯有痛苦才能带来教益。
”——富兰克林。
1.大量的人类精神问题,包括吸毒、嗑药等,均源于返回无自我意识的状态企图。
2.“第二童年困境”:作为“第一童年”的延续。
表现为在生活中早早就停止了学习和成长,拒绝改变而固步自封,牢骚满腹、吹毛求疵、并且以自我为中心。
这些人以陈旧而脆弱的成年作掩饰,拒绝成长,心灵仍停留在童年。
3.成熟:关键在于是否能面对问题和痛苦而不回避。
承受痛苦是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
4.逃避痛苦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5.痛苦分为两种:神经官能性痛苦和存在性痛苦。
神经官能性痛苦:消极,防碍于心智的成熟。
存在性痛苦:积极,适度承受有助于心智的成熟。
对于其他心灵之痛也存在该形式。
6.治疗一个人痛苦的最好方法,不是设法消除痛苦,而是应该与他一起承受。
我们必须学会聆听和分担他人的痛苦,这是意识成长的全部内容。
随着意识到成长,我们能更加看清他人的把戏和伎俩,同时也能更深切地体会他们的沉重和悲哀。
方法:1.判断:自问:“我的痛苦是存在性的,还是神经官能性的?”2.如果你确定正在经历的痛苦属于神经官能性痛苦,并妨碍了你的生活。
自问:“如果没有这些焦虑和痛苦,我会怎么样呢?”3.第三步:按照这一方法行动。
就像匿名戒酒协会教导的那样,“拉开架势”或“假戏真做”。
我第一次领教这套方法的功效,是为了应付自己的害羞。
在听某些著名人士演讲时,我常想提一些问题,一些急欲知道的问题,并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一不管是公开说,还是私下交流。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的路》读后感《少有⼈⾛的路》读后感 最近读了《少有⼈⾛的路》这本⼼理学⽅⾯的书。
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书中说:“⼈⽣是⼀连串的难题,⽽解决⼈⽣问题的⾸要⽅案,乃是⾃律。
所谓⾃律,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解决⼈⽣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推迟满⾜感、⽹上真⼈赌博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 做成功⼀件事情能获得满⾜感,多次的成功有可能让⼈内⼼膨胀,从⽽⽌步不前,很难再获得更多的成长。
推迟满⾜感,并不是永远不知⾜,⽽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活,为了能取得更⼤的进步,有坚持向前进的信⼼。
在⽣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够正确⾯对并且感受被问题缠上的苦恼,冷静思考解决问题,从⽽体会⽹上真⼈赌博结束后的快乐之感。
推迟满⾜感是⾃律⽣活这条道路上极为重要的⼀步。
本书的作者认为“爱是为了促进⾃⼰和他⼈⼼智成熟,⽽不断拓展⾃我界限的⼀种意愿”,同时“爱也是⼼灵健康成长的动⼒”。
在家庭教育中,⽗母扮演了相当重要的⾓⾊,“养不教,⽗之过”,⽗母要对孩⼦的教育负责。
专制和控制的教育⽅式⽤在孩⼦⾝上只会产⽣负⾯的.作⽤,其结果往往是孩⼦会产⽣不安的恐惧,⽽且这⽹上真⼈赌博份恐惧或许会从童年时代延续到成年以后甚⾄更远的时间段。
相反,如果在教育孩⼦的时候,将爱灌注进去,会催化出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孩⼦更容易将⼤⼈的教育听进去,使得⾃⾝获得成长。
不是⼀味地追求,不是执着于痛苦,⽽是尊重事实,微笑⾯对,然后接受,克服困难,战胜⾃我,这就是⽹上真⼈赌博⽣活⼀步⼀步教会我们的,最终也使得我们的⼼灵⾛向成熟。
⾃律是⼼灵进化的重要⼿段,爱是促进⾃我和他⼈⼼灵成熟的⽅式。
“成熟的⼼灵必须保持中⽴,能够容纳各种各样的⽹上真⼈赌博⽭盾和悖论,特别不要轻易收到伦理观念的影响”,只有将⾃律和爱相结合,使两者在我们的⽣活中保持平衡,才能使⾃⼰获得成长,拥有幸福快乐的⼈⽣,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这是⼀条少有⼈⾛的路,你只能⾃⾏选择⼈⽣的⽅向,忍受艰⾟和磨难,最终才能达到新的⼈⽣⽹上真⼈赌博境界。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篇一人与人之间相处是极易受对方的影响,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你的言谈方式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同学、同事、朋友和家人的影响。
如果你不承认,那么有可能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顶头上司很喜欢说“不不不”,久而久之,办公室的人在交谈时,尤其当他们急于在第一时间否定对方的时候就会说“不不不”。
在Lynette和上司结束一次聊天后,我给Lynette说她刚才说了“不不不”,她整个人像一只炸了毛的喵,进入警戒状态,说服自己不要说那么多“不不不”。
然而她不论和上司还是和同事说话,那“不不不”三个字依旧张口就来。
我也好不到哪里去,“不不不”说的风生水起。
可能我太过敏感,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个现象,其他同事似乎还没有发现。
所以听其他同事说“不不不”后我和Lynette总会会心一笑。
在读《少有人走的路》的时候,印象最深的五个字是:推迟满足感。
那些急于在第一时间否定他人的人,是为了从否定他人中得到满足感吗?如果是这样,面对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不妨慢下来等对方说完,再一针见血并加以缜密的逻辑将对方一枪毙命不是更爽吗?但是人人往往都不愿意推迟满足感,哪怕只是短短的几秒。
因为“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惟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而这对于想要急切享受满足感的人来说先面对听完对方的错误言论实在太过痛苦,不如第一时间享受满足感来的爽快。
毕竟“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我和Lynette认为对抗说“不不不”这个坏习惯的方式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态,就算对方说的内容是错误的,也要耐心听完,然后再否定对方。
改变自己的心态,才是解决这个坏习惯的根源。
如今,我和Lynette说“不不不”的次数在逐渐减少,有时候甚至在说到第二个不字的时候就会自动停下来。
看看之后能否彻底改掉这个坏习惯。
《少有人走的路》是答芬小姐姐推荐的,她推荐的次数多了,我自然想了解为何她不停推荐。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1今天摘抄和理解关于书中爱之“爱的定义”的读书笔记。
我们为什么愿意通过自我约束去承受人生的痛苦呢?因为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们,这种力量就是爱。
爱是人们自律的原动力。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爱与非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
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爱,意味着心灵的不断成长和心智的不断成熟。
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让自己和他人都获得成长。
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别人。
爱需要付出努力。
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爱不能坐享其成,而要真诚付出。
爱是一种意愿。
想爱不等于去爱,爱的想法不等于爱的行动。
真正的爱是行动,是一种由意愿而产生的行动。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2这本书是樊登读书强烈推荐的书,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已经连续上榜20年了,所以就买来这本列入书单计划中看了,整本书看下来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很后悔没有早点读这本书,读完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的一些观念对我很有冲击,对我的成长真的有很大的帮助,这本书中也有我理解不太透彻的地方可能是限于年龄和经历的缘故吧,这本书给我传达的核心观念就是,懂得自律,敢于承担责任,学会如何去爱,这样才能让心智走向成熟,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坚持,很难学会如何去爱。
书中讲的关于自律、提到的自律的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我个人感触比较深刻的是第一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我觉得大多数很牛的人都是一个会推迟满足感的人,推迟满足感这个词我很喜欢,我特意上网上搜索了下,推迟满足感又叫延时满足,延时满足是内功者的修炼,是能为了长远的'目标选择隐忍的人,不断地在磨砺自己的心智,提高抵抗诱惑的能力。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这本书我花了不少的时间才将它读完。
它难读,是因为很多内容很新奇,很深刻,需要花时间去思考和理解。
很少有人,也很少人有时间,去做人类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心理学是一门太深奥的学问。
深奥之处在于它的变幻莫测,变幻莫测的根源是人的思维方式是无穷无限,难以琢磨的。
作者斯科特.派克是20世纪最杰出的心理医生。
一生能坚守真诚与勇敢本性,听从内心的召唤,放弃了很多常人的追求,以兴趣为职业,在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治愈了成千上万个病人。
心理疾病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慢慢走进病人的生活,摸索病因,陪伴引导,再慢慢将病人从心理阴影中带引出来,有时一个病人需要持续几年的治疗时间。
足见作者对工作是多么上心入脑,是多么无私博爱!更令人敬佩的是:作者40多岁时,在其生命乃至职业巅峰状态阶段,以其多年的从业经验为基础,跨行的写出惊世名著《少有人走的路》。
也许是作者越深入工作,就越意识到人类心理疾病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特别是人类社会对心理疾病长期的愚钝和漠视状态,对心理疾病患者的茫然无策的现状,一种伟大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作者改变了工作方式,以写书的方式将其对心理疾病的认知和治疗经验传播世人,激发世人对自己和他人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与思考,从而引导人们如何正确的走完苦难重重的一生。
本书最精华的一句就是:人生是一场苦难重重的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
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引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识的更高境界。
如果说20世纪以前,绝大部分人一生的精力都是为了衣食住行而忙碌,那么21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物质财富极大富有,让大部分人的一生基本脱离了衣食住行的基本追求,转而进入心灵生活的高级生命状态。
但因欲望与现实之间永恒的差距,使很多人迷失了方向,甚至陷入痛苦的深渊。
本书开篇就讲到每一个人都存在心理疾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就是人类现实生活的现状。
少有人走的路学生读书笔记5篇

少有人走的路学生读书笔记5篇少有人走的路学生读书笔记范文(1)开卷有益,《少有人走的路》是一套系列书籍,出自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
这本书不仅仅只是讲述心理方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鼓励我们独立思考,敢于向生命挑战的勇气。
最尤为可贵的是作者就像一位真挚真诚的莫逆之交,长者,智者。
突破年龄,国籍,时间的界限,平和的坐在你面前和你交谈,拥抱。
他并不想和你谈多高深的大道理,他只是还原事物的本质,返璞回真。
他由衷的希望你正视现实,发自内心的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勇往直前。
书分了三大块,自律、爱、信仰,这本身就是心智成熟的路,此次读这本书,自律是比较浅显可以理解和深度意会的,至于爱和信仰,大约是,笔者阅历尚浅和年纪未达,对它们的感悟还不到火候。
开篇说,人生就是苦难重重的,自律是解决人生一切问题的关键。
如果有某些方面的问题没能解决,就是因为某些方面不够自律。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主要的方法。
自律是心智走向成熟的第一步,父母的心智不成熟,就会导致孩子的问题,认为一切都是自己责任的神经官能症,和无条件甩锅的人格失调症,都是心理疾病,也是大部分人都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客观判断自己的责任,辨别哪些是自己的责任哪些不是自己的责任是至关重要的。
自律四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终于事实,保持平衡。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
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推迟满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承担责任”:这是我的问题,要由我来解决!“忠于事实”:达到健康的生活与心智的成熟,杜绝虚假,对事实了解越少,思维越混乱。
越了解事实,处理问题就更得心应手。
“保持平衡”:修炼我们的情商:灵活的情绪系统与情绪反馈系统。
要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做微妙的平衡,不断自我调整。
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少有人走的路》,经典名句36句,句句经典(深度好文)

《少有人走的路》,经典名句36句,句句经典(深度好文)1,大部分的恐惧与懒惰有关,这句我深以为然。
我们常常会害怕改变,其实都是因为自己太懒了,懒得去适应新的环境,懒得去学习新的知识,涉足新的领域,但如果总是这样的话如何能让自己成熟起来呢?——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2,多数人认为勇气就是不害怕。
现在让我来告诉你,不害怕不是勇气,它是某种脑损伤。
勇气是尽管你感觉害怕,但仍能迎难而上;尽管你感觉痛苦,但仍能直接面对。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3,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
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
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艰苦的旅程。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4,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5,一个人越是诚实,保持诚实就越是容易,正如谎言说得越多,就越是要编造更多的谎言自圆其说。
敢于面对事实的人,能够心胸坦荡地生活在天地间,也可借此摆脱良心的折磨和恐惧的威胁。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6,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7,最好的决策者,愿意承受其决定所带来的痛苦,却毫不影响其做出决策的能力。
一个人是否杰出和伟大,视其承受痛苦的能力而定。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8,人人都有这样的倾向,问题一旦出现,就要立刻解决,不然他们就会思绪烦乱、寝食不安,这样的心态显然不切实际,但一厢情愿地等待问题自行消失,这种心态更为可怕,通常不会带来任何好结果。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年龄增长并不代表心智成熟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年龄增长并不代表心智成熟年龄增长并不代表心智成熟。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美国作家斯科特·派克的著作,他既是心理医生又是作家,《少有人走的路》是一个系列,有心智成熟的旅程,还有勇敢的面对谎言、与心灵对话、心灵地图。
心智成熟的旅程是个引子,用一连串的心理治疗案例和理论,阐述了我们应该如何让自己心智日臻成熟,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心理疾病。
如何才能算的上真正的心智成熟?在未看本书之前,王阳明的一首诗说的很清楚:“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斯科特在序言中指出,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只不过是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直面问题,心智就会逐渐成熟,而逃避问题,心灵就会永远停滞不前。
作者用四个部分来告诉我们如何才能通过训练使自己成熟,分别是《自律》《爱》《成长与信仰》以及《恩典》。
一、自律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又在于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这种自律又可以具体体现为以下4个方面:一是推迟满足感。
有没有这样一种经历,在每天上班的第一个小时里,你总是先做容易完成和喜欢的工作,剩下的时间里面对棘手的问题,总会尽量回避,因为你潜意识告诉自己已经完成了一些工作(那些简单和喜欢),棘手的工作便越积越多,最后无法解决。
如果换个次序,先花两个小时完成棘手的工作,剩下的时间做容易完成和喜欢的工作,那么这一天的效率肯定是令你惊讶的。
这就是面对问题,首先感受痛苦,而后解决问题,再享受快乐的推迟满足感做法,用我们通常的话来将就是“先苦后甜”。
二是承担责任。
出现问题想立马解决,不然寝食难安,这样的想法并不可取,可是放任不管,想让问题自行消失这样的想法更不切实际,作者告诉我们必须学会承担问题带来的一些痛苦,才能够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对所有的问题都去找自身以外的借口。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摘抄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摘抄1、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
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
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2、人生就是一连串的难题,面对它,你是哭哭啼啼,还是奋勇前进?你是束手无策地哀叹,还是积极想办法去解决,并将方法毫无保留地传给后人?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
为解决问题而努力,我们的思想和心灵就会不断成长,心智就会不断成熟。
3、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自律有四个原则:先苦后甜、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这原则并不复杂,即便是10岁的小孩也能够掌握。
4、在稚嫩的孩子心中,父母就是他们的上帝,神圣而威严。
孩子缺乏其他的模仿对象,自然会把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全盘接受下来。
如果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会把这样的生活视为理所当然。
而如果父母的生活混乱不堪,一塌糊涂,孩子也会照单全收。
5、要让孩子养成推迟满足感的习惯,就必须让他们学会自律;要让他们养成自律意识,对安全感产生信任,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这些心灵的财富,来自父母表里如一的爱,来自父母持之以恒的照顾,这是父母送给子女最好的礼物。
6、在复杂多变的人生道路上,判断自己该为什么事和什么人负责,这是一个永远存在的难题。
这个问题从未彻底解决过,因为我们必须不断地评估、再评估我们的责任所在。
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我们必须完全自愿和主动地去进行这种反反复复的自我审视。
只有通过大量的生活体验,让心灵充分成长,心智足够成熟,我们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定自己和他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7、力图把责任推给别人或组织,就意味着我们甘愿处于附属地位,把自由和权力拱手交给命运、社会、政府、独裁者、上司。
为了躲开责任带来的痛苦,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权力,实则是在逃避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赏析:
如果说《少有人走的路》讲的是心智成熟的旅程,《少有人走的路2》讲的是勇敢地面对谎言,那么这本《少有人走的路3》讲的则是:人生错综复杂。
人生苦难重重:痛苦作为人生的一部分,从伊甸园开始就有了。
人生离不开痛苦,它与生俱来。
害羞:
1.害羞是人性的一部分。
人都是害羞的,产生自我意识后,害羞就一直陪伴着我们。
2.害羞让我们拥有了人性。
关于痛苦:
“唯有痛苦才能带来教益。
”——富兰克林。
1.大量的人类精神问题,包括吸毒、嗑药等,均源于返回无自我意识的状态企图。
2.“第二童年困境”:作为“第一童年”的延续。
表现为在生活中早早就停止了学习和成长,拒绝改变而固步自封,牢骚满腹、吹毛求疵、并且以自我为中心。
这些人以陈旧而脆弱的成年作掩饰,拒绝成长,心灵仍停留在童年。
3.成熟:关键在于是否能面对问题和痛苦而不回避。
承受痛苦是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
4.逃避痛苦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5.痛苦分为两种:神经官能性痛苦和存在性痛苦。
神经官能性痛苦:消极,防碍于心智的成熟。
存在性痛苦:积极,适度承受有助于心智的成熟。
对于其他心灵之痛也存在该形式。
6.治疗一个人痛苦的最好方法,不是设法消除痛苦,而是应该与他一起承受。
我们必须学会聆听和分担他人的痛苦,这是意识成长的全部内容。
随着意识到成长,我们能更加看清他人的把戏和伎俩,同时也能更深切地体会他们的沉重和悲哀。
方法:
1.判断:自问:“我的痛苦是存在性的,还是神经官能性的?”
2.如果你确定正在经历的痛苦属于神经官能性痛苦,并妨碍了你的生活。
自问:“如果没有这些焦虑和痛苦,我会怎么样呢?”
3.第三步:按照这一方法行动。
就像匿名戒酒协会教导的那样,“拉开架势”或“假戏真做”。
我第一次领教这套方法的功效,是为了应付自己的害羞。
在听某些著名人士演讲时,我常想提一些问题,一些急欲知道的问题,并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一不管是公开说,还是私下交流。
但我常常欲言又止,因为我太害羞了,害怕被拒绝,担心被人看作傻瓜。
经过一段时间,我终于问自己:“你这样害羞,什么问题都不敢问,这会改善你的生活吗?你本应该提问,但害羞让你退了回来。
你仔细想一想,害羞究竟是在帮助你,还是在限制你?”
旦我这样自问,答案就一清二楚了,它限制了我的发展。
于是,我就对自己说:“嗨,斯科特,如果你不是这么害羞的话,你会怎么做呢?读后感如果你是英国女王或美国总统,你会如何表现呢?”答案是清楚的,我会向演讲人走去,说出我要说的话。
所以,接下来我告诉自己:“好的,那么,走向前去,按那个方式去表现,假戏真做,像你从不害羞那样去行动。
”
勇气:
1.勇气是尽管你感觉害怕,但仍能迎难而上;尽管你感觉痛苦,但仍直接面对。
成熟
“为自己的极限辩护,你就会永远受制于它。
“
——美国著名作家理查德·巴赫
1.不够成熟的人的特征是:他们坐而论道,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在他们看来似乎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而别人都幸福美满。
这样的人从来就不明白“人生苦难重重”这个真理,他们认为人生本该既舒适又顺利,所以,一旦痛苦来临,他们不是勇敢面对,而是尽力逃避。
意识及康复
“如果明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件事,都是上苍设计好的,其目的在于指引我们走向神圣,那么,我们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
——《神圣》
1.想在人生沙漠中行走得更远,你就要心甘情愿去面对存在性痛苦,并努力克服它。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先改变你对待痛苦的态度。
这儿有一条捷径,那就是承认我们遭遇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助于我们心智成熟的精心设计。
2.意识是我们痛苦的源泉,同时带来摆脱痛苦、获得救赎的能力。
3.人类的邪恶和心理疾病并不是“阴影”本身造成的,而在于“拒绝”阴影。
4.心理疾病是源自一个有意识的心灵拒绝去思考,拒绝去承受思考的痛苦。
不完全思考:
1.作者将痛苦分为神经官能性痛苦和存在性痛苦两种形式,主要区分在于其带来的影响。
但作者讨论的痛苦主要为被动的及主动无意识的痛苦,并未涉及到讨论主动有意识地去获取的痛苦,如自虐。
自虐的原因可以是断绝期望、焦虑转移、获取其他利益的策略、兴奋点短路、外界压力、冲动等。
主动获取痛苦带
来的影响并非一定是消极的,一定的痛苦能使人清醒,带来深层次的思考,甚至能以伤痛来加深记忆。
简单想法:忍受有益的痛苦、适当利用痛苦所带来的影响、避免是消极的痛苦。
2.谈起成熟,我往往会联想到懂事。
但成熟和懂事是完全不同的。
懂事这个词常常由父母提起,意味着小孩要乖巧听话,而成熟在我而言,就现在的浅显想法是意味着坚强、知世而不世故。
但我连懂事都做不到,更不用提成熟了。
3.人生必然存在痛苦,如果真的有那种一帆风顺的人生,那肯定与我无关吧。
4.思考是很重要的能力。
按照作者的话来说,思考能解决一些心理疾病。
可我感觉有些事就算经过思考还是无法解决,可能是我思考不够透彻,也可能是我不想解决,希冀着还有自然回转的余地?除此之外,每个人都有大脑,都具有思考的能力,能力的高低不一定相同,但最好不要轻视他人。
5.在放弃和坚持之间做抉择是十分困难的。
因为没有明确的信息会告诉你该坚持还是该放弃。
当打算放弃的时候,你会不会想:如果我再坚持一下,会不会有其他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这个实在是太难说了,所以,做出了选择后,还是不要想那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