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情况介绍手语自学初级
28.手语入门
28.手语入门残疾人专职委员培训教程手语入门第一节手语的构词特点手语作为视觉语言,其手势的构“词”方式遵循语言可物化,体现可视形象这一原则。
手势构词大体上有模拟事物形状、领会动作原意引申、借意和借字表意、以具有代表性的手势联想、组合汉字构词、多种方式组合等六种方式。
手语则是由单个或多个手势构成的词,按照视觉时间顺序这一规则组合,成为表达特定意思的语言。
一、事物形象模仿形象模仿也叫“模拟形状”手势。
这类手势的特点,一是以手的动作,模仿某一物品的全部或部分特征,或者模仿人们生活中的某一种动作特征,以表达一定的意思。
如“房子”,“船”,“床”,“哭”,“跑”等。
手语中有一种“仿字”,“书空”打法,由于其是用双手模仿和书空汉字的形状,所以也可以归入“形象模仿”这一类方式。
如:“王”,“辽宁”,“千”等等。
二、领会动作原意引申领会动作原意引申构词,这一类手势大多也是模仿形象的,但是这个手势与模仿形象手势中所表达的直接意思有区别:“象形”是直接模仿,表示所模仿这个事物的意思,比较明显,易于理解,而“会意”需要在领会这个动作的意思基础上,通过这个动作(有的要加上其他的手势),再引申、借代出新的词,以所打手势的原意引申出另一个意思。
如“明天”和“后天”、“大后天”,就是借“睡觉一个”、“睡觉两个”、“睡觉三个”引申来;“结婚”是以模仿两个人相对鞠躬的形象引申来;“吵架”则是借用斗鸡的形象引申来;还有“商店”,是借用“买”和“卖”两个手势的组合,加一个建筑物“房子”引申来;“医院”、“学校”等也都是一个专指词加“房子”这个手势引申出这些特定的场所。
三、借汉语语音“联想”表意借汉语语音联想表意也叫“形声”或“谐音”。
在手语中,有些手语词是借用其他汉语的“音”来表达一个比较抽象的词目,如:“原则”的“原”手语打的是“圆”;“意义”打的是数字“一一”或拼音“yy”;还有的地区自然手语“意思”打的是数字“一四”等。
此外,用手语打汉语成语的时候,一般以这种方式或者借汉字联想的方式居多。
聋哑人的交流与沟通方式
促进个人发展
通过教育,聋哑人能够获 得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 认知和自我发展能力。
提高社会融入
教育能够帮助聋哑人更好 地融入社会,与健全人一 样参与社会生活和工作。
促进平等权益
教育是实现聋哑人平等权 益的重要途径,能够提高 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 力。
聋哑人教育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挑战
聋哑人由于语言和听力障碍, 在学习和沟通方面存在诸多困
听人和聋哑人交流的注意事项
尊重对方
01
在交流中要尊重对方的身份和习惯,不要随意打断或干扰对方
的表达。
耐心倾听
02
对于手语表达的理解可能需要一些时间,要耐心倾听并尝试理
解对方的意思。
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03
在表达时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抽象
的词汇。
04
聋哑人教育和文化
聋哑人教育的重要性
辅助沟通工具和技术
手语
使用手势和手指拼写来表达单词和句子,是聋哑人最常用的交流 方式。
文字和书写
聋哑人可以使用文字和书写来表达思想和情感,包括字母、单词、 句子和段落。
电子设备
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和特殊软件来辅助沟通和交流,这 些设备通常配备有手语翻译和文字输入功能。
03
聋哑人和听人的交流与沟通
聋哑人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如运动会、文艺 比赛、志愿服务等,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交流平台
聋哑人社区、协会和组织为聋哑人提供了交流和 互助的平台,促进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友谊。
05
聋哑人的就业和生活质量
聋哑人的就业现状和挑战
就业率偏低
由于聋哑人在语言和沟通方面的障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导致 他们的就业率普遍偏低。
手语介绍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手语介绍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首先,通过这次实践我对手语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实践中,我学习了手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手势,并通过实践加深了对手语的理解和掌握。
我发现手语是一种非常生动、丰富的语言,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手势和表情传达丰富的信息,而且在手语中还有许多文化和习俗的元素。
通过学习手语,我不仅仅学会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还了解了聋人社会的生活和习俗,对聋人社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其次,通过和聋人朋友的交流,我深刻感受到了手语对于聋人社会融入的重要性。
在和聋人朋友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非常热爱生活,活泼开朗,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和善良。
但是,由于沟通的不便,他们在生活中还是面临了许多困难和障碍。
通过学习手语,我深刻感受到了手语对于聋人社会融入的重要性。
手语不仅是一种交流方式,更是一种融合力量,它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沟通,也让聋人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生活。
再次,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感受到了沟通的重要性。
在和聋人朋友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沟通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情感的交流。
在手语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表情和眼神的重要性,它们能够传达出更多的信息和情感。
我也注意到,通过手语交流,我们会更加注重对方的表情和眼神,这也让交流更加真诚和深入。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感受到了沟通的重要性,也学会了更加细心地倾听和关注对方的表情和情感。
最后,通过这次实践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收获。
在实践中,我不仅仅学会了手语,更深入了解了聋人社会和生活,也结识了许多朋友。
通过和聋人朋友的交流,我学会了更加细心地关注对方的情感和表情,也更加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感受到了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性,也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有了更深的认识。
总之,这次社会实践给我的收获颇丰,通过学习和交流我深刻感受到了手语对于聋人社会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收获,这次实践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致力于学习手语,促进聋人融入社会,也会更加细心地关注他人的情感和表情,用心去倾听和交流。
中国聋人手语
中国聋人手语概要: 下面来谈手语问题。
14、人类语言为什么选用声音作为物质载体?先请大家回答这个问题。
(苏州方红校长:因为声音快捷、简单;可以穿越阻碍物。
南京聋校陈校长:我们的祖先在创造口语交流的时候就是因为要摆脱手 ...下面来谈手语问题。
14、人类语言为什么选用声音作为物质载体?先请大家回答这个问题。
(苏州方红校长:因为声音快捷、简单;可以穿越阻碍物。
南京聋校陈校长:我们的祖先在创造口语交流的时候就是因为要摆脱手的干扰。
就是为了让手充分发挥手去劳动,这时劳动是最重要的是生存的手段,如果用手语就不能生存所以要用口语,摆脱手。
安徽芜湖教师:人类通过语言在劳动当中相互交流感情传递信息沟通思想,通过有声语言可以打破空间的界限。
)回答得都很好。
我们可以举例说明声音比手势作为语言物质载体更优越。
聋童一般嫌宿舍晚上关灯太早,关了灯就不能聊天,因为黑暗中是不能用手语交流的。
有阻碍物也不能交流。
从优化的角度考虑,声音作为传递语言的媒体是比手更佳的选择。
还有一点可观察出来,人只要有听力,其语言就会是有声的,声音是语言最主要的物质载体。
人有多种沟通渠道,我们有第一选择,也有第二选择。
声音是语言传递的第一选择,就好像黄金作为货币的选择是最好的,因为它太合适了。
由于代表同样的价值,钞票同样也是货币。
不能认为金子是钱而钞票不是。
手势视觉形式尽管不是人类第一选择,也是人类语言的一种载体。
15、手语没有语音,是不是独立的语言?如何理解手语与有声语言在载体上的差异?我们前边谈了人类第一选择是声音,聋人或者是天生的或者是后天的,因为接收不到声音信号无法选择传递声音的这个渠道,无法借助声音的渠道来沟通,也就是说不能通过第一选择来沟通。
另外一个渠道是手势发出通过视觉接收。
可是手语没有语音,语言学的定义里说语音是语言符号的载体或形式,语言学教材上都是这样定义的,即语言是通过语音表达的符号体系。
语言学中有一部分要讲的就是语音学或音系学,没有语音就不符合语言的定义,语言的定义不适合手语怎么办?我们知道以前的研究者不认为手语是真正的语言,从萨丕尔(Edward Sapir)到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先前这些著名的语言学研究者都认为手语的基础是有声语言。
聋哑手语词汇:字母
双手拇、食指相捏,在腿部向上提,如穿裤子状。
聋哑手语词汇:字母
A
a
B
b
C
c
D
d
E
e
F
f
G
g
H
h
I
i
J
j
K
k
L
L
M
m
N
n
O
o
Pபைடு நூலகம்
p
Q
q
R
r
S
s
T
t
U
u
V
v
W
w
X
x
Y
y
Z
z
ZH
zh
CH
ch
SH
sh
NG
ng
我
一手食指指自己。
您
一手食指指向对方。
男
一手直立,五指并拢在头侧自后向前挥动,以“短发”表示男子。
青年
一手掌心在颏下抚摸两下,以颏下胡须来表示青年。
聋
一手伸食、中指,贴于耳部,表示耳聋。
弱智人
(一)一手伸拇、小指,直立于另一手掌心上,左右微动,表示弱。(二)一手食指指前额,象征智力。(三)双手食指搭成“人”字形。
弱
一手伸拇、小指,直立于另一手掌心上,左右微动,表示弱(图1)
母亲
一手伸食指贴在嘴唇上。
外婆
(一)同“外祖父”手势(一)(二)手指字母“Z”的指式。(三)一手伸食指贴在嘴唇上。
徐
一手打手指字母“X”、“U”的指式。
夹衣
双手掌心贴胸向下移,至小腹处向左右横划。这是上装的外形特征,用来代表“衣服”这个概念。夹衣、棉衣、毛衣等均用此手势。
内衣
一手先以食指向领口内指一下,然后改用拇、食指揪一下胸前衣服,意即“内衣”。
聋哑的注意事项
聋哑的注意事项聋哑人是指由于耳聋或口腔及语言机能障碍导致听力和语言沟通能力受限的人群。
与我们相比,他们在与他人交流和融入社会时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
因此,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聋哑人的需要和福利,下面将详细介绍聋哑人的注意事项。
聋哑人的注意事项如下:1. 使用手语进行交流:聋哑人主要通过手语进行交流。
手语(Sign Language)是用手势、身体动作、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语言。
与聋哑人交流时,我们可以尝试学习一些基本的手语,例如打招呼、问候、感谢等。
这样,我们可以更加顺利地与聋哑人进行沟通。
2. 注意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由于聋哑人很难听到声音和语言,他们更加依赖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去理解和交流。
因此,当与聋哑人交流时,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
清晰、醒目的手势和明亮的面部表情可以帮助聋哑人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意思。
3. 提供书面和图像信息:聋哑人的听力受限,因此他们无法通过语言传递或接收信息。
在与聋哑人进行交流时,为了更好地传达信息,我们可以使用书面文字和图像来辅助交流。
例如,在重要会议上或公共场所中,可以提供字幕或图像显示屏,以帮助聋哑人更好地了解讲话内容。
4. 注重视觉环境:对于聋哑人来说,视觉环境非常重要。
良好的照明和明亮的视野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周围的事物。
同时,应尽量避免背景噪音和过于复杂的视觉干扰,以确保聋哑人能够专注于所要传达和接收的信息上。
5. 提供辅助听力装置:虽然聋哑人听力有限,但是一些辅助听力装置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接收声音。
例如,助听器和听觉传导装置可以通过放大声音或将声音转化为其他形式的信号来帮助聋哑人更好地理解环境中的声音。
6. 尊重个人意愿和隐私:尽管我们可能想要帮助聋哑人,但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和隐私。
在与聋哑人交流时,应避免主动代表他们表达意愿,并尊重他们自己选择的交流方式。
同时,不要随意触摸他们或侵犯他们的个人空间,以免造成不适或冒犯。
和聋哑人交流的手语
和聋哑人交流的手语1. 概述手语是一种主要用手和手指来表达意思的非口头交流方式。
它主要应用于与聋哑人进行沟通,是聋哑人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
本文将就和聋哑人交流的手语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2. 手语的起源和发展手语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而现代手语的发展始于18世纪。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手语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手语是相对独立的语言系统。
无论如何,手语都是由一系列手势、动作和表情构成的。
3. 聋哑人交流的手语的重要性聋哑人通常无法通过声音传播信息,因此他们需要一种替代方式来进行交流。
手语为聋哑人提供了一种便捷且有效的交流工具,使他们能够与他人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
4. 手语的基本要素4.1 手势手势是手语的基本要素之一。
手势可以通过手的形状、位置、运动和方向来表达不同的含义。
不同的手势可以代表数字、字母、词汇或句子。
4.2 非手势除了手势之外,手语还包括非手势部分,例如表情、眼神和肢体语言。
这些非手势元素可以帮助传达更丰富的信息,增强手语的表达力。
5. 学习手语的方法5.1 课堂学习许多社区和学校都提供手语课程,人们可以通过参加这些课程来学习手语。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学习手势的基本知识,增加词汇量,并通过角色扮演和交流练习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5.2 在线资源现在有许多在线资源可供学习手语,例如手语教程视频和学习手语的应用程序。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人们在家中自学手语,根据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
5.3 社区参与参与聋哑人社区活动是学习手语的另一种方式。
通过与聋哑人交流,人们可以实践手语技能,并与他们一起分享和学习。
6. 手语的常见误解6.1 手语是一种国际语言尽管不同地区的手语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并非所有手语都是一样的。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手语系统,类似于口头语言的方言。
6.2 手语是一种简单的通信方式手语是一种完整的语言系统,拥有自己的语法和词汇。
与其他语言一样,学习手语需要时间和精力,并需要不断地实践和交流。
手语基础知识
手语基础知识(一)手语的概念手语是聋人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我国聋人使用的手语,一般称为手势语,也有人称作手势或哑语,把手指字母称为指语,两者常常结合运用。
具有形象生动、活泼敏捷的特点。
手语包括手势语和手指语.手势是用手(有时也包括身体各种姿势和面部表情)或配合语言表示一定意思的动作。
《辞海》(1979年版)对‚手势‛一词的注释是:‚用手做各种姿势来表示意思,‛这是比较广泛的解释。
《教育大辞典》(卷2)对‚手势语‛的解释是:‚手势俗称‘哑语’或‘手势’。
是手语中的一种,是以手的动作和面部表情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手段。
使用时,多伴有上肢和身体的动作。
在人类有声语言产生前及萌芽阶段,曾起交际工具的作用,在表达体系上有两类,(1)不完全遵循有声语言的语法规律,表达过程无严格的顺序。
(2)完全遵循有声语言的语法规律,表达过程与口语、书面语一致。
因为手的表现力有限,故表达概念不如有声语言准确,且难以表示抽象概念,在聋人教育中,需要结合其它语言形式加以运用。
手指语,简称‚指语‛,是以手指的指式变化和动作姿势代表字母形状、进行拼音、表达意思。
(二)手语的类型形象手势——就是模仿事物的整体或部分外貌,体现出事物的形状、特征,从而表示某种含义。
会意手势——是透过事物的外形、动作以引申、借代的方式来了解具体含义。
形声手势——就是借用汉语中的拼音来表达比较抽象的词目。
转注手势——就是手势本身不直接表示所要表示的词,而是以所表示词的某些含义定出手势动作,使人看了这个手势,要在脑中转个弯,通过联想去了解它要表达的内容。
仿字手势——它是以双手手指搭成(模仿)汉字的字形来表达。
组合手势——它是由以上几种手势中的两类或两类以上的手势组合而成的手势。
手指仿字类手势动作图工人个干州洲共从田品业中公井丰古山介王仁仙江非册昌晶曲闫巡丁书空类手势动作才厂甲几乙丙了千万文士太子刁义亿仿字加书空手势动作图辽串疗侗夫功件贵历厅毛朱于刊形刑亚示凶。
手语交流学习基本的手语和身体语言
手语交流学习基本的手语和身体语言手语是一种通过手势、表情和身体动作进行交流的语言形式。
它广泛应用于聋哑人群体中,帮助他们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然而,手语交流不仅仅适用于聋哑人,对于所有人来说,学习一些基本的手语和身体语言可以成为提升沟通能力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手语和身体语言,帮助读者在交流中更加灵活和有表达力。
一、基本的手语1. 手语的字母表:手语的字母表是基础中的基础。
掌握手语字母表可以帮助我们连拼单词、拼写名字,甚至进行简单的交流。
字母表的手势要准确清晰,手指的位置和方向非常重要。
2. 常用的问候和礼貌用语:学习一些问候和礼貌用语可以使我们在与他人交流时更加友好和亲切。
例如,“你好”、“谢谢”、“对不起”、“请”等。
掌握这些基本的手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展示出尊重和关心他人的态度。
3. 数字和计数:学习手语中的数字和计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数量和时间。
掌握从1到10的手语可以满足大部分日常计数的需求。
二、身体语言1. 姿势和姿态:身体的姿势和姿态可以传达出我们的情感和意图。
例如,站立笔直表达自信和坚定,低头表示不安或尴尬。
在交流中,合适的姿势和姿态可以增强我们的表达力。
2. 眼神和微表情:眼神和微表情是身体语言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眼神的交流,我们可以传达出兴趣、好奇、震惊等不同的情绪。
微表情也能够表达出我们内心真实的情感,对于理解他人的感受非常重要。
3. 手势和动作:手势和动作是身体语言中最直接且明确的表达方式。
例如,挥手表示告别,竖起大拇指表示赞同,摇头表示不同意等。
学会正确运用手势和动作,可以使我们在交流中更加丰富和有趣。
三、实践和提升1. 练习和模仿:学习手语和身体语言,最重要的是进行实践和练习。
观察他人的手势和身体语言,模仿他们的动作,并与他人一同练习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熟练地运用手语和身体语言。
2. 阅读和学习:除了实践外,阅读有关手语和身体语言的书籍和资料也是提升的一种方式。
中国手语 学习
广州大学市政学院聋人手语初级班培训内容(2008年3月)第一课人(称谓、职业、职务)一、词语(64)人民群众公民市民青年男女残疾人聋人盲人肢残人弱智人健全亲戚家属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妹妹弟弟朋友同志同事同学职业校长学生教师教授专家医生护士警察律师演员记者画家领导厅长局长处长科长主任代表干部书记职位职称常委邻居成年人(大人)模范先锋榜样表率成员主角(主演)公务员编辑委员助理评委领队二、句子1、你好!(你们好!)2、我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
3、他妹妹的职业是医生。
词语手型一手掌心在颏下抚摸两下,以颏下胡须来表示青年一手直立,在头的一侧前后移动几下,以“短发”表示男子右手拇、食指捏一下耳垂,象征耳环,泛指妇女(凡女性均用此手势)。
(一)一手打手指字母“C”指式。
(二)一手打手指字母“J”指式。
(三)双手食指搭成“人”字形。
(一)一手食、中指直立,贴于耳部,表示耳聋。
(二)双手食指搭成“人”字形(一)一手食、中指直立分开,贴于双眼部,双眼闭合,表示双目失明。
(二)双手食指搭成(一)右手横伸,掌心向上,划一下左臂。
(二)双手食指搭成“人”字形。
(一)左手横伸,右手伸姆、小指,小指尖抵于左手掌心上,并左右晃动。
(二)一手食指指前额,(一)双手掌心向内贴于胸部,然后边向下一顿,边伸出拇指。
(二)双手五(一)双手横立,左手在前不动,右手向前贴向左手,表示亲近之意。
(二)一手打手指字母(一)双手搭成(二)左手直立,五指张右手伸拇指,指尖左侧部贴在嘴唇上右手伸食指,指尖左侧部贴在嘴唇上一手先伸中指,指尖内侧部贴于嘴唇;然后手掌直立,五指并拢,在头一侧前后移动两下,一手先伸中指,指尖内侧部贴于嘴唇上,然后拇、食指捏耳垂一手先伸小指,指尖内侧贴于嘴唇上,然后拇、食指捏耳垂一手先以小指,指尖贴于嘴唇上,然后手掌直立,五指并拢,在头一侧前后移动两下,即“男”手势。
双手伸拇指,虎口朝上,互碰几下,表示友谊(一)一手伸食、中指横立并分开,指尖朝左,手(一)同“同志”手势“(一)”。
《聋人情况介绍》手语自学初级
2.中国聋人康复状况
☆ 至聋原因:
A.出生前:家族遗传、近亲结婚、胚胎期 母亲药物中毒、双耳重度发育畸形、地方性缺碘 病、各种综合征及其他不明的病因。
B.产程中:产钳外伤、产程中重度窒息。
C.出生后:产后重度黄疸、各种高烧传染 病、药物中毒、双耳重度化脓性中耳炎、头部严 重外伤、老年性聋、噪声性聋、其他疾病及不明 的原因。
☆ 手形:指手的形状,即手指伸直、弯曲、 紧闭、松开和几个指头互相接触而摆出的形状。
☆ 方向:表达施事者、动作和受事者三个含 义以及相互关系的指向。
☆ 位置:手形用在不同的位置上,就表达出 不同的意思。
☆ 表情体态:用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参与表 达的符号。
☆ 口型:打手语时嘴的汉字变式口形和非汉
2021/3/语11 动态口形提示。
2021/3/11
8
第二章:中国手语语法基础
1.手语是语言 手语是一种视觉化的语言,不依赖于
口语和文字,具有独立的语法体系。
2.手语和口语的区别 ☆ 从信息沟通的渠道来说 : 口语是用口说,用耳朵听的有声语言 手语是用眼睛看,用手说的视觉语言
2021/3/11
9
第二章:中国手语语法基础
3.手语的特点
2021/3/11
4
第一章:聋人概况
2.中国聋人康复状况
☆ 耳聋一旦形成,一般不可恢复。
☆ 由于造成耳聋的因素多样性和复杂 性,耳聋发病率并没有随着医疗技术的提 高而降低。
☆ 康复手段包括:佩带助听器、佩带 电子耳蜗、语言训练。
2021/3/11
5
第一章:聋人概况
请用“聋人”来称呼有听力障碍的朋 友们,不要用“聋子”、“哑巴”、“聋 哑人”来称呼。
和聋哑人交流的手语
和聋哑人交流的手语手语是用手和手部动作来表达语言的方式。
它是一种广泛使用于聋哑人社群中的语言,它允许聋哑人与世界上的其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手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变体和流派。
在中国,手语的类型有许多,主要包括方言手语和国际手语(IS)。
方言手语是中国不同地区使用的手语。
由于中国的广阔领土和文化差异,这些方言手语会有许多不同的变体。
IS是一种通用的手语,以英语为基础,可在全球范围内使用。
在与聋哑人进行沟通时,使用手语是非常有意义的。
手语的双向性质使得聋哑人和非聋哑人都能理解和使用手语。
与聋哑人使用手语可以让他们感到尊重和包容,这也可以创建一个包容性更强的社区。
使用手语的过程可以分为三部分:手语表达、手势和非手势。
手语表达就是使用手语来表达语言,通过手的动作、位置和形态来表示单词、句子、故事等。
手势是用来交流的简单手势,比如拍手、点头、摇头等。
非手势则是通过身体语言来传递信息,比如肢体动作、眼神交流等。
虽然手语可以很好地传达信息,但手语的复杂性也需要积极学习和练习。
要学好手语,需要不断练习手的动作和位置,并理解它们所代表的单词和短语。
针对手语的许多练习和学习材料可以在当地的聋哑人社区、学校、聋哑人协会等地找到。
在中国,聋哑人与非聋哑人之间存在着种种障碍,其中之一就是语言沟通。
但是,通过使用手语,聋哑人和非聋哑人可以更好地沟通和互相理解。
手语不仅在与聋哑人的沟通中非常重要,而且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项有用的技能。
学会手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各种语言和文化,增强我们的交流能力,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掌握手语技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健康和多样化。
听障者必看手语教案
听障者必看手语教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听障者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
然而,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是: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手语,无法和听障者进行有效沟通。
在这种情况下,手语成为了解决听障者交流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因此,本文将为您介绍手语教学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份完整的手语教案。
手语教学的重要性手语在社交场合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沟通作用,其优越性不仅在于可以解决听障者和非听障者之间的语言沟通问题,而且还可以帮助听障者更加便利地掌握社会信息,进行更好的社交和参与。
如果我们不学习手语,那么就会产生以下几个问题:1.无法理解听障者的需求和信息:这是最严重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学习手语,那么就无法理解听障者的需求和信息。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这会对我们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或社交活动中。
2.缺乏有效的交流方式:如果我们想和听障者进行交流,普通语言会有限制,手语可以非常有效地弥补这种限制。
3.机会失去:针对有一些工作需求,对学习手语的需求较高,例如:和聋哑人打工和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等领域。
如果我们不学习手语,很容易失去这样的机会。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手语的重要性,并开始学习手语。
手语教学的准备工作1.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源:手语学习的资源很多,可以是书本、视频、网络机构等。
需要您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
2.认真学习与练习:手语学习的关键在于练习,所以需要您认真练习。
可以通过同行、教师、记录视频等方式不停地练习,熟悉手势和姿势才能更快地掌握手语。
3.学习手语的常用词汇:在学习手语时,需要掌握常用字词的手语表达。
常用的字词包括问候语、道歉语、谢谢等等。
能够掌握这些基本的手语表达方式,可以加强与听障者之间的沟通。
手语教学的重点在学习手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姿势正确:在手语中,每一个细节都有其独特的意涵,因此手势和姿势必须准确,每个手势的细节都需要注意。
要沉着冷静地克服紧张,保持手部稳定和平衡,不要同一手的其他手指干扰。
聋人朋友教你手语哦共36页文档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聋人朋友教你手语哦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中国聋人手语
中国聋人手语概要: 下面来谈手语问题。
14、人类语言为什么选用声音作为物质载体?先请大家回答这个问题。
(苏州方红校长:因为声音快捷、简单;可以穿越阻碍物。
南京聋校陈校长:我们的祖先在创造口语交流的时候就是因为要摆脱手 ...下面来谈手语问题。
14、人类语言为什么选用声音作为物质载体?先请大家回答这个问题。
(苏州方红校长:因为声音快捷、简单;可以穿越阻碍物。
南京聋校陈校长:我们的祖先在创造口语交流的时候就是因为要摆脱手的干扰。
就是为了让手充分发挥手去劳动,这时劳动是最重要的是生存的手段,如果用手语就不能生存所以要用口语,摆脱手。
安徽芜湖教师:人类通过语言在劳动当中相互交流感情传递信息沟通思想,通过有声语言可以打破空间的界限。
)回答得都很好。
我们可以举例说明声音比手势作为语言物质载体更优越。
聋童一般嫌宿舍晚上关灯太早,关了灯就不能聊天,因为黑暗中是不能用手语交流的。
有阻碍物也不能交流。
从优化的角度考虑,声音作为传递语言的媒体是比手更佳的选择。
还有一点可观察出来,人只要有听力,其语言就会是有声的,声音是语言最主要的物质载体。
人有多种沟通渠道,我们有第一选择,也有第二选择。
声音是语言传递的第一选择,就好像黄金作为货币的选择是最好的,因为它太合适了。
由于代表同样的价值,钞票同样也是货币。
不能认为金子是钱而钞票不是。
手势视觉形式尽管不是人类第一选择,也是人类语言的一种载体。
15、手语没有语音,是不是独立的语言?如何理解手语与有声语言在载体上的差异 ?我们前边谈了人类第一选择是声音,聋人或者是天生的或者是后天的,因为接收不到声音信号无法选择传递声音的这个渠道,无法借助声音的渠道来沟通,也就是说不能通过第一选择来沟通。
另外一个渠道是手势发出通过视觉接收。
可是手语没有语音,语言学的定义里说语音是语言符号的载体或形式,语言学教材上都是这样定义的,即语言是通过语音表达的符号体系。
语言学中有一部分要讲的就是语音学或音系学,没有语音就不符合语言的定义,语言的定义不适合手语怎么办?我们知道以前的研究者不认为手语是真正的语言,从萨丕尔 (Edward Sapir) 到布龙菲尔德 (Leonard Bloomfield) ,先前这些著名的语言学研究者都认为手语的基础是有声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重听
41-55dB
一级重听
56-70dB
二级聋
71-90dB
一级聋
>90dB
国际标准
听力困难程度 等级
无重要意义 A
稍感困难
B
轻度困难
C
明显困难
D
严重困难
E
极度困难
F
耳聋程度
正常 轻度聋 中度聋 重度聋 严重聋 极度聋
第一章:聋人概况
2.中国聋人康复状况 ☆ 至聋原因:
A.出生前:家族遗传、近亲结婚、胚胎期 母亲药物中毒、双耳重度发育畸形、地方性缺碘 病、各种综合征及其他不明的病因。
第二章:中国手语语法基础
3.手语的特点 ☆ 手形:指手的形状,即手指伸直、弯曲、
紧闭、松开和几个指头互相接触而摆出的形状。 ☆ 方向:表达施事者、动作和受事者三个含
义以及相互关系的指向。 ☆ 位置:手形用在不同的位置上,就表达出
不同的意思。 ☆ 表情体态:用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参与表
达的符号。 ☆ 口型:打手语时嘴的汉字变式口形和非汉
《中国手语翻译基础》
第一章:聋人概况
1.概况
☆ 我国有2057万听力言语残疾人,约占 全国总人口的1.7%,占残疾人总数的三分 之一,每年新增聋儿3万人左右。
第一章:聋人概况
1.概况 ☆ 我国与国际听力残疾标准比较
类别
重 听 聋
我国标准
等级
好耳的平均听力 (0.5、1、2 Hz)
<26dB
26-40dB
第一章:聋人概况
请用“聋人”来称呼有听力障碍的朋 友们,不要用“聋子”、“哑巴”、“聋 哑人”来称呼。
请多关心聋人朋友,用手语,书面文 字和他们主动沟通,每一个聋人内心都渴 望和周围人沟通交流。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打 开一扇扇心灵的窗口,搭起座座心与心的 桥梁。
第二章 中国手语语法基础
第二章:中国手语语法基础
☆科学家经过研,论证,人的双手能够 变幻出70万种不尽相同的动作和姿态。
第二章:中国手语语法基础
1.手语是语言 手语是一种视觉化的语言,不依赖于
口语和文字,具有独立的语法体系。
2.手语和口语的区别 ☆ 从信息沟通的渠道来说 : 口语是用口说,用耳朵听的有声语言 手语是用眼睛看,用手说的重度黄疸、各种高烧传染 病、药物中毒、双耳重度化脓性中耳炎、头部严 重外伤、老年性聋、噪声性聋、其他疾病及不明 的原因。
第一章:聋人概况
2.中国聋人康复状况
☆ 耳聋一旦形成,一般不可恢复。 ☆ 由于造成耳聋的因素多样性和复杂 性,耳聋发病率并没有随着医疗技术的提 高而降低。 ☆ 康复手段包括:佩带助听器、佩带 电子耳蜗、语言训练。
语动态口形提示。
第三章:中国手语应用
如何学好手语 (1)注意手语的准确性 *位置准确 *方向准确 *手的形状准确 (2)注意手语的速度、幅度、节奏的合理性 (3)注意用表情配合手语 (4)尽可能掌握手语的语法和原理 (5)了解每个动作的打法要求 (6)多练习,多接触聋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