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非师范本科院校英语师范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面向“新师范”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面向“新师范”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2fe884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1b.png)
面向“新师范”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作者:陈涛和斌涛马引弟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24年第02期[摘要]“新师范”教育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孕育而生的。
本文在解析“新师范”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师范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以陕西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根据“新师范”教育的建设理念,从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入手,构建了涵盖“五模块”一体化课程体系、“五层次”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高校—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模式、“五阶段”全程闭环式质量保障体系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新师范”教育背景下师范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师范”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目标基金项目:陕西省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JS2022YB048);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3BZ047)。
引言近些年,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从“以量的增长”向“以质的提升”转变,并呈现出“发展性需求”,即从对“合格教师”的需求向着对“优秀教师”需求转变,这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教师教育提出新的使命和要求,赋予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新的内涵。
同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出台《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提出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类专业,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这些政策的陆续出台,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正式开启“新师范”教育的新篇章,它赋予了教师教育新的目标和任务,振兴教师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满足当前和未来人民群众对高質量基础教育的期盼。
2018年开始,国内学者对“新师范”教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王创等系统介绍了广东省“新师范”建设的总体情况,为我国其他省份开展新师范教育提供重要参考。
转型时期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改革的途径
![转型时期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改革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f23c36af89eb172ded63b77a.png)
转型时期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改革的途径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化与转型对英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办学面临严峻的挑战。
文章立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探讨了新形势下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师范英语专业改革的内涵,并对专业改革的途径提出了建议,即准确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稳步推动教学方式变革,积极开发师范英语课程资源,大力推动师资力量建设。
英语专业是我国师范院校开设时间较长、招生规模较大的专业,为基础教育培养了大量的师资,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
地方师范院校多数是从师范专科升级而来的,其英语专业主要培养地方中小学英语师资。
地方师范院校升本以来,英语专业得到了巨大发展,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中小学英语教学对教师的数量、质量都有了新的要求,而多数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依然遵循十多年前的套路,这使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内外部的巨大挑战①。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变得多样化、精细化、高端化,英语专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已严重制约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发展②。
2014年,教育部关于地方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精神要求地方师范英语专业必须思考未来发展的道路。
国内一本或老牌师范院校、综合院校的英语专业在硬件设施、师资队伍上优势明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办学应当何去何从?如何适应这一发展形势?本文拟就当前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并就当前和未来的改革途径提出建议,以推动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
一、转型时期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面临的问题1.师范英语的办学质量参差不齐。
我国地方性师范院校数量较多,包括2000年前的老牌地方师范学院、师范大学,2000年后由专科升本形成的师范学院,以及高校合并后仍然举办师范英语专业的院校。
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77992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b.png)
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交流、文化交流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工具。
因此,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师范院校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创新。
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课程设置英语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涉及到语言、文化、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设置一系列的课程,包括英语语言课程、英美文学、文化、翻译等课程。
此外,还需要注重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训练,以及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的培养。
二、实践教学英语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实践教学的设置。
比如,开设实践性强的课程,如口语、写作、翻译等;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如实习、社会实践等。
三、师资队伍英语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关键。
因此,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招聘具有高学历、高学位、高水平的教师,同时要注重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
此外,还要注重教师的培训和发展。
四、学科建设英语专业学科建设是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又一重要方面。
要注重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时还要加强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此外,还要建设好英语专业的实验室和教学资源中心,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研究条件。
总之,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英语专业人才的目标,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英语专业人才的素质和实力,推动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
地方高校国家一流英语专业师范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地方高校国家一流英语专业师范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d1adb1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e.png)
地方高校国家一流英语专业师范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English: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for national first-class English major teacher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nglish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To achieve this, several key aspects need to be addressed. First,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and standardized curriculum system that includes courses on language proficiency, linguistics, literatur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dagogy,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is will ensure that future English teachers have a solid foundation in both content knowledge and teaching methodology. Second,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s should be emphasized through internships and teaching practicums, allowing students to apply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a real classroom setting. This will help them develop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classroom management skills,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Third, it is crucial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nglish languageteaching through the use of modern teaching technologies and resources, such as multimedia classrooms, language labs, and online platforms. These tools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interactive and engaging learning experiences, as well as opportunities for self-paced learning and practice. Additionally, cooperative partnerships with foreign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ions can be established to facilitate faculty and student exchanges, joint research projects, 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r workshops. This will expose English major teacher education students to different educational cultures, teaching methods, and perspectives, broadening their horizons and preparing them for the globalized teaching environment. Lastly, regular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mechanisms should be implemented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This could involve assessing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pedagogical skills, and teaching performance through standardized tests, classroom observations, and student feedback. By implementing these reforms and practice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cultivate high-quality English major teacher education talents who possess both linguistic competence and pedagogical expertise, contributing to the overall advancement of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中文翻译:地方高校国家一流英语专业师范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对提高英语教育质量,推动中国英语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750968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b.png)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介绍 • 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 • 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的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 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的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效
果评价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
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
03
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
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1 2 3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存在内容单 一、缺乏综合性、实用性不强等问题,难以满 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实践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 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和 创新精神。
促进教育改革发展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是推进教育 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有 助于推动教育教学的全面提升 和创新。
04
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的师范生实践教学 体系构建
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的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
明确培养目标
根据师范专业认证标准,明确师范生的培养目标, 确保实践教学体系与培养目标相一致。
优化实践课程设置
本研究主要关注了师范专业认证背景 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实施策略, 尚未考虑其他可能影响师范生实践教 学质量的因素,如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教学设施建设等。未来研究可以综 合考虑这些因素,进一步深入探讨其 对师范生实践教学的影响。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加强实证研究
未来研究可以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进一步验证实践教学对 师范生发展的影响效果和机制。例如,可以采用实验法比较 实施实践教学和不实施实践教学对师范生教学质量和就业竞 争力的影响。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取向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取向](https://img.taocdn.com/s3/m/4ce4136c376baf1ffc4fad78.png)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取向作者:蒋云华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20期本文为曲靖师范学院青年研究项目《地州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职前实践技能培训模式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qn008。
摘要: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师职前培养要突出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特色,以课程改革为落脚点,课程设置与实施要突出实践性知识的积累与建构、体现地方特色,课程伦理建设要关注学生专业态度的培养,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要与中学英语教学实践密切联系,加强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英语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专业态度;专业成长作者简介:蒋云华,曲靖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20-0082-03作为教师专业教育的第一阶段,教师职前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Freeman(1989)指出教学过程是教师做出决策的过程,而教师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意识是教师做出决策的基础。
英语教师职前培养不仅应该重视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同时应该注重意识、价值观和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为教师的终身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如何改革中学英语教师职前教育培养模式,以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中心问题。
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结构是专业化教师培养的重要实施载体,课程结构的科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教师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如何从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可持续的专业发展的基础,以保证其在以后长期的职业生涯中获得终身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成为教师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
教师专业知识的培养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的支持,教师教育的各项改革最终也要以课程改革为落脚点。
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
[1](P31)本文从云南地方本科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际出发,重点对影响中学英语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因素(课程设置、专业态度、实践课程、科研体验、课堂教学)进行探析。
英语师范专业认证报告
![英语师范专业认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58b92259b6648d7c1c74698.png)
英语师范专业认证报告(草案)一、我校英语师范教育专业历史、现状与愿景1.英语师范教育专业历史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原茂名学院)200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教发[2000]33号文)批准,由原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1954年)、茂名教育学院(建校于1984年)、茂名石化公司职工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广东省属本科高等学校。
后因种种原因,茂名石化公司职工大学的合并未能成功。
原茂名教育学院在英语师范为专科学制,培养的主要是初中及小学英语教师人才。
在合并后,原茂名学院英语师范升格为本科学制。
在被合并的茂名教育学院的相关师范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学校各学科的师范专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教学质量。
以英语师范专业为例,招生计划最多的时候一届达到6个自然班,学生数量约为200左右。
从2000年至今英语师范在职教师配置也相对合理,英语师范学科教师团队教师人数也相对稳定,开始课程也相对完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课程群、师范见习/实训/实习。
通过积极进取开拓做大做强的那里,我校英语师范专业为粤西、广东乃至华南地区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英语师范人才,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地区的英语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英语师范教育专业的现状1.1目前实际在校师范生人数为127人(见下表)班级名称?班级简称?开设年度?所在校区?所属院系?班级类别?专业名称?班级人数?教室?共计127注:16级并非师范招生指标,是学生进校后自主选择的师范方向,所开设课程与普通招生的英语师范生的课程一致。
1.2专业教师情况英语师范专业教师数量为8人,他们是韦建华、谢贤春、葛智明、李思恒、杨析、米文辉、陈焕红、王美容。
其中硕士学位以上人数为6人、学科论专任教师3人、中学兼课教师2人。
1.3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人数及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数请教务处个师范科核实。
1.4师范教育是否是本专业今后发展的最佳方向?英语师范专业是英语专业中一个重要的方向。
英语师范专业认证报告
![英语师范专业认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05e757efad6195f302ba60f.png)
个人收集整理-ZQ英语师范专业认证报告(草案)一、 我校英语师范教育专业历史、现状与愿景1. 英语师范教育专业历史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原茂名学院)年月经国家教育部(教发[]号文)批准,由原广东 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年)、茂名教育学院(建校于年)、茂名石化公司职工大学 三校合并组建地广东省属本科高等学校.后因种种原因,茂名石化公司职工大学地合并未能 成功.b5E2R。
原茂名教育学院在英语师范为专科学制,培养地主要是初中及小学英语教师人才.在合 并后,原茂名学院英语师范升格为本科学制.在被合并地茂名教育学院地相关师范教育专业 地基础上,学校各学科地师范专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教学质量.以英语师范专业为例,招生 计划最多地时候一届达到个自然班,学生数量约为左右.从年至今英语师范在职教师配置也 相对合理,英语师范学科教师团队教师人数也相对稳定,开始课程也相对完善—教育学、心 理学、学科教学课程群、师范见习实训实习.通过积极进取开拓做大做强地那里,我校英语 师范专业为粤西、广东乃至华南地区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地英语师范人才,有力地促进 了这些地区地英语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地社会效益.p1Ean。
2. 英语师范教育专业地现状1.1 目前实际在校师范生人数为人(见下表)班级名 称班级简称开设 所在 年校 度区所属院 系班级类 别英语(师)官渡 校区外国语 学院普通班 级英语(师)官渡 校区外国语 学院普通班 级英语官渡 校区外国语 学院普通班 级英语官渡 校区外国语 学院普通班 级共计专业名 称班级人 教数室英语 (师范) 英语 (师范) 英语 (师范) 英语(师 范)注:级并非师范招生指标,是学生进校后自主选择地师范方向,所开设课程与普通招生地英语师范生地课程一致.专业教师情况英语师范专业教师数量为人,他们是韦建华、谢贤春、葛智明、李思恒、杨析、米文辉、陈焕红、王美容.其中硕士学位以上人数为人、学科论专任教师人、中学兼课教师人.DXDiT。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改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c25e45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7.png)
管理科学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作者单位: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孙欣刘天一《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定位应是以进区域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为目意见》(教师〔2011〕6号),提出了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和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教终身学习的理念;广大地方院校英语教师要探出适合地方高校英语教师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与实践的一体化和互动性发展。
以适应中小学校对英语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对髙校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科学设置英语教育类课程目前,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师范院校应主动对接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师范类课程一般分为三类:普通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
这三类课程的实际实施过程中:一类课程政治理论课为主、二类课程是学生从教必备本领时间短,学时少,学生忙于毕业就业考研等,学得不到位。
三类课程实习时间短,并且缺乏有效的指导,也存在弊端。
归纳以上情况,针对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
科学设置英语教育类课程:首先,课程设置目标应凸显师范性质:教师教育过程中培养师资优秀的专业教育能力,专业化培养英语教师,将教育科学类课程纳入专业课之中。
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要具备英语知识的储备,更应该具备教学实践中教学能力的提升。
地方高校英语师范专业英语教育课程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凸显教师专业特征,以教育为基础,全面实行培养综合性英语教师教育改革,不断提升师范生在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修养,达到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二、合理创新英语教育类课程教学方法面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必须切合实际,更新教学思想,更新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课程改革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要求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以适应新时代英语教育的要求。
为全面提高师范生的教学素质和实践能力,高校英语教师应该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材施教,因课施教,教书育人。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能力素质养成的第二课堂活动研究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能力素质养成的第二课堂活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197a1e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1e.png)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能力素质养成的第二课堂活动研究摘要:教师是教育之本,师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国民素质。
师范生作为我国未来教师的预备者,师范生能力素质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中的师资队伍的素质。
在当前培养一批具备教师职业基本能力的师范生成为新时代师范院校的使命担当的背景下,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实现对师范生能力素质养成成为高校值得探究的一个课题。
文章从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出发,通过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主题活动与教学实践,构建自主发展培养体系,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对师范生能力素质的提高与养成。
关键词:师范生;第二课堂;优化路径引言当前,培养一批“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定向师范生是新时代师范院校的使命担当,更是全面推动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
在2021年,教育部印发《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等五个文件(以下简称《能力标准》),分别明确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基本能力,即师德践行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在《能力标准》的指引下利用好高校的课堂教学来提升师范生的基本能力,实现师范生的能力素质养成,则需要进一步明确师范生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发挥高校教育工作中第二课堂的优势,通过多种方式的结合来推动师范生的能力素质养成。
一、师范生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国民素质。
师范生作为我国未来教师的预备者,师范生能力素质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中的师资队伍的素质。
在对师范生的培养中,师范生的能力素质培养不仅对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产生影响,同时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师范生作为学校的新鲜血液,不仅能够为学校带来最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知识,同时能够影响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当今大部分具有师专教育的老教师即将退休的背景下,以师范生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则成为大部分学校的首要选择。
高校课题申报:师范专业认证视域下英语师范生核心素养测评框架构建及生成路径研究
![高校课题申报:师范专业认证视域下英语师范生核心素养测评框架构建及生成路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0e177d852ea551811a687d0.png)
师范专业认证视域下英语师范生核心素养测评框架构建及生成路径研究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师范专业认证英语师范生核心素养预期研究成果:论文集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1 问题的提出《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首次推出师范专业认证的国家标准,这无疑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为高师院校人才培养规格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随着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不断向纵深层面推进,传统师范生培养体系日渐面临挑战和质疑,师范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也将成为时下追踪的热点话题。
学界在倾力聚焦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背景下,对未来准教师也就是师范生的核心素养研究明显关注不足。
英语师范生核心素养有哪些新的诉求,发展呈现哪些特征,如何找到师范生核心素养生成的着力点,契合专业认证的国家标准和要求,必将成为本课题研究的终极旨归。
1.2 课题界定师范专业认证师范专业认证是由专门评估机构依据既定标准对教师教育专业教学质量进行全面审核与评估,旨在促使其毕业生达到任教资格标准并有能力开展教学实践,它是保障教师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性的重要举措。
国际教师教育专业认证近年呈现出重大转变:即逐步从强调“投入”转向测量“结果”,要求教师教育专业项目(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能证明未来师范生有能力对学生学习产生强烈的积极影响。
“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也成为我国师范认证秉持的核心理念,关注师范生学习效果和个性发展,聚焦师范生从应知到应会的关键能力,无疑成为认证标准确立的关键证据。
“一践行三学会”,即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和学会发展四大素养随之推向前台,为师范生的专业素养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根基和实践参照。
英语师范生核心素养迄今为止,国内外对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还未找到权威性文献的精准界定,在教师核心素养提出之前,学界多以“教师专业素养”或“教师职业素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
英语师范类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29页文档
![英语师范类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29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1d528a4f242336c1fb95ed1.png)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
论师范教育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论师范教育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e4f7007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6.png)
论师范教育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育部门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提高教师素质,其中英语教育作为一
种重点培养方向逐渐受到关注。
为提升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建立师
范教育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注重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对于一个专业的课程来说,知识点的覆盖和内涵体现是不可或缺的。
但课程内容应该还要关注实际教学的需求和教师的职业发展。
课程应
该包含实践教学、理论实践等各种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
思考、应用、实践等多维度的教育。
其次,在师资力量的选择上,应该赋予教学经历丰富、理论功底
扎实的教师参与该专业的课程教学。
教学团队应该具有全方位的视野
和学术研究的经验,能够保证教学内容的深入性和广泛性,让学生在
专业素质的培养中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方法。
最后,还需要依靠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数字化、网络化的教育资
源以及各种名师讲座、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使学生在课程外有更多交流,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素质。
总之,建设师范教育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是不断提高英语教育水平
的重要举措。
只要课程科学、师资强大、教育资源多样,学生才能在
专业知识、教育实践和社会工作等方面具备更为出色的表现。
20120513高瑛—英语师范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实践教学特色介绍
![20120513高瑛—英语师范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实践教学特色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3f6ae78011ca300a6c390d0.png)
开课 时间 1、2 3、4 5、6
备 注
英语演讲与辩论 英语少儿文学选读 英美短篇小说 英美报刊选读 文体学 英美文学史 英语影视 跨文化交际 英语实践语音 词汇学 对比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英语口译 语篇分析 外语研究方法 二外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4
3 2 4 5 8 4 5 4 1 3 6 7 8 8 7 6 最低 选修 19 学分
英语师范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国家级质量工程特 色专业建设点英语师范教育项目的第一个子课题,是总项 目的先导。 结合东北师范大学关于本科生课程计划的原则性意见 及英语师范教育专业的特点,我们集中力量开展了一系列 的调研、讨论活动,逐步明确了建设思路和内容,并已初 步完成建设目标。
1、以培养高素质的中学英语教师为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的描述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 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较强的英语语言 运用能力,且富有创新精神和英语教学实践 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学英语教师,并为 其成为有见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自主学 习者和基础教育的学科带头人打好基础。
培养原则
“厚专业基础、精学科知识、强教学能力”。 突出英语师范教育特色,优化专业基础课、 专业主干课和教师职业教育系列课的设计。在基 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中潜移默化渗透“教师意识、 教学意识、教研意识”;在教师职业教育系列课 程中明晰理论与应用,理念与现实,反思与研究 的关系。
必修
6、新课程体系的特点
模块式、多样化、网状多向的课程体系。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打通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系列课程之 间的界限; 专业教育知识类课程呈多样化; 教师教育类课程之间联系紧密; 教师教育类课程与中学教学建立了联系; 凸显了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重要地位。
高校课题申报: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高校课题申报: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ebb7b3ce009581b6ad9ebd7.png)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师范专业认证;教师教育;实践教学预期研究成果:论文集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伴随着国际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以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对师范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于2014年发布了《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试行)》,并先后在江苏省、广西省等省份开展师范专业认证的先行探索。
2017年10月,教育部正式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同时颁布了《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标志着我国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正式启动。
教育实践能力是师范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范类专业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对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是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师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更好地应对师范专业认证的重要选择。
(2)课题界定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在我国教师教育综合化、开放化背景下,基于对高校师范专业办学现状全面认识所做出的战略部署,也是提高师范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改革的根本保障。
本研究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的背景,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发展的特点,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经验,探讨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专业标准,构建切实可行的基于师范生综合素质养成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国内研究现状:①有关师范专业认证的研究。
任红娟(2009)指出,教师教育培养体制的变革促使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参与到师资培养的过程当中,需要构建一个对教育机构进行定期评价的制度和体系对教育机构的办学质量应进行定期的检查认证。
房栋,支韵然(2018)认为师范专业认证应该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导向,关注“师范生”专业的职业适应力。
郑文,王玉(2018)认为师范类专业认证通过与教师人才市场准入挂钩、保障专业办学质量、提高专业服务基层教育能力等推动“新师范”的全面实施。
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7e9d276ff5335a8102d220be.png)
、
人才培 养模 式构 建的 背景 与理念
( ) 联 系 实 际 ” 构 建 背 景 一 “ 的
为 进 一 步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 科 学 实 施 教 育 部 开
养 、 文 素养 、 格 素养 和精 神 素养 ; 种知 识 为 : 人 品 四 宽
展 的 《 等 学 校 本 科 教 学 质 量 与 教 学 改 革 工 程 》 动 高 活
论 坛” 式刊 发相 关研 究成果 1 形 7篇 。 些 文 章 既 有 对 相 关 教 学 理 论 的 深 入 探 讨 . 有 对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实 践 的 这 也 系 统 总 结 , 有 课 程 与 人 才 培 养 方 面 的 相 关 经 验 , 是 我 校 教 师 教 育 专 业 及 非 教 师 教 育 专 业 教 学 成 果 的 一 次 还 这 集 中展 示 , 期 能 为 提 升 高 师 院 校 人 才 培 养 质 量 提 供 一 些 理 论 参 考 。 以
学 十 二 五 发 展 规 划 》 际 , 校 开 始 注 重 以 生 活 教 育 实 学 和 主 体 教 育 为 主 深 化 素 质 教 育 ,并 以素 质 教 育 的 基 本 思 想 为 指 导 调 整 和 修 正 以 就 业 为 主 导 的人 才 培 养
职 业 能 力 、 心 职 业 能 力 、 合 实 践 能 力 和 可 持 续 发 核 综 展 能 力 。 人 才 培 养 目标 的 制 定 , 的 就 是 要 为 社 会 该 目 培 养 出 职 业 品 格 优 良 、 核 心 能 力 突 出 、职 业 取 向 鲜 明 、 主 意 识 较 强 、 合 素 养 较 高 和 发 展 潜 力 较 大 的 自 综 高素 质应用 型人 才 。 ( )温润 ・ 导 ・ 践” 才培 养策略 二 “ 激 训 人 所 谓 “ 润 ・ 导 ・ 践 ” 才 培 养 策 略 , 在 宏 温 激 训 人 即 观上 , 温润 之 功 , 强生 活 教 育 与养 成 教 育 , 视 积 加 重
培养英语师范人才方案
![培养英语师范人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302b2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1.png)
培养英语师范人才方案背景介绍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全球化的趋势,英语已成为全球通用语言之一。
我国也在积极推进英语教育改革,为了提升英语教育的质量,培养优秀的英语师范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介绍一种培养英语师范人才的方案,以提升我国英语教育的水平。
方案设计一、教学体系优化英语师范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严谨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教学对师范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等课程,应加强教学,为他们培养出扎实的理论基础。
2. 实际操作的多元化实际操作是英语师范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多元化的安排,比如拓展教学实习、校外实习、教学辅导等实践机会。
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评价和指导,让他们对实际操作的每一个环节做到心中有数。
3. 课堂教学改革教学的规模和形式越来越多元化,课堂教学要根据实践需求、学生素质和教学目的等因素进行改革。
课堂教学的改革应该探索多种形式,比如小组探究、案例探讨、论文写作等方式,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寻知识。
二、师资队伍建设英语师范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美满地完成英语教育的任务,需要具备高水平的英语师资队伍。
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师资队伍的教育背景英语师范人才的培养需要极高的知识水平,因此需要选聘具有高学历的师资队伍。
可以通过引进海外教授、选拔优秀的教师进入师范教育的管理和教师队伍等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
2. 师生互动交流让师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是培养优秀英语师范人才的必要条件。
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师生座谈会、开展师生互动讨论等活动,来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
三、教育质量持续保障英语师范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需要不断地保障教育质量,以持续推进英语教育的改革。
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培养英语师范人才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加公正、全面的评价,从而在自信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师范认证背景下独立院校英语课程改革的现状反思及路径探析
![师范认证背景下独立院校英语课程改革的现状反思及路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0d576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68.png)
2020年32期总第524期ENGLISH ON CAMPUS师范认证背景下独立院校英语课程改革的现状反思及路径探析文/靳 钰【摘要】本研究充分利用师范专业认证对当前英语课程改革的倒逼机制,针对现阶段独立院校师范英语课改遭遇的瓶颈,提出改善措施。
研究认为,独立院校应参照毕业要求,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素质;增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意识;重视课程评价,形成有效闭环。
以上举措在高度重视高素质创新型师范人才培养的同时,有助于使认证工作及课程改革落于实处。
【关键词】师范专业认证;课程改革;毕业要求;实践教学;课程评价【作者简介】靳钰(1992-),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外语教学。
【基金项目】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2019年校级项目“师范认证背景下高校英语课程改革的现状反思及路径探析”(编号KY2019011)。
充分利用师范专业认证对当前高校英语课程改革的倒逼机制,立足于现阶段课改面临的具体问题,提出改善措施,成为优化课程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一、师范专业认证1. 内涵与基本理念。
具体来讲,“师范专业认证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或行业协会)组织的专业人员按照既定的标准对自愿接受认证的高校师范类专业进行核查、评估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其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从而实现专业办学质量的提升”。
师范专业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命脉和师资队伍的建设质量,因此该举措对兴师强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实施办法的提出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同时,也对当前师范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点强调“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
学生中心,即教育资源配置、课程内容组织及教学活动的实施应围绕学生有序开展;产出导向,指上述教育教学活动应重视中小学对未来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要求,以学生最终的学习产出为指向;持续改进,指应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建立“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从而反向促进教学决策的制订及人才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非师范本科院校英语师范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研究背景2021年10月26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为推进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全面保障和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决定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要建设有中国特色、达世界水平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认证体系,开展分级分类师范类专业认证,促进师范类专业的发展。
实施办法确定师范类专业实行三级监测认证:第一级是对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要求的监测;第二级是合格标准认证,是判断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是否达到合格标准;第三级是卓越标准认证,是判断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是否达到卓越标准。
其中,第一级认证从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四个维度对于师范类专业提出了监测指标,这对于指导和引导师范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对于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的师范生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大的鞭策作用。
二、地方非师范本科院校英语师范人才培养中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师范生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特殊作用,是师范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地方非师范本科院校师范人才的培养暴露出一些问题:现在很多地方非师范本科院校的师范专业是在2021年前后由地方的多所专科学校(其中有一所为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后保留而来的,由于合并后地方非师范本科院校学科门类众多,师范教育不太被重视,有些院校甚至削弱了;盲目向综合性大学和外语院校英语专业看齐,在师范人才培养的定位上重“学术性”、轻“师范性”;课程比例失调.与中小学英语教育实际相结合的许多教育实践性课程没有受到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得不到保障;实践经费被挤战,等等。
其中,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方面出现的问题严重了影响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为应对这种情况,地方非师范本科院校必须充分重视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好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高素质英语人才,适应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地方非师范本科院校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内涵和着力点(一)地方非师范本科院校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内涵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是针对的是理论性教学而言的,主要是指在师范生培养与培训期间,师范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通过参与、体验、操作的方式,强化学科专业、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特别是未来教师所需要教学技能的养成机制。
(二)地方非师范本科院校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着力点本文选取九江学院作为样本,通过解剖“麻雀”,力争获得地方非师范本科院校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经验。
九江学院作为地方非师范本科院校,是在合并九江师范专科学校九江财经专科学校、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和九江教育学院的基础上建立的综合性大学,合并前,九江师范专科学校办学有一定特色,位于全国29所师范专科学校的前列,合并后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九江学院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师范人才的培养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四校合并初期由于原来的师范各专业分散到了各二級学院,师范各专业的管理出现了不协调甚至脱节的现象;由于学校学科专业门类众多,师范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削弱;教育实习一度以分散实习的方式进行.学生实习效果得不到保障,甚至有少数学生走过场,不进实习学校从事教学实践,而只是找个学校签字盖章,敷衍了事;因为不是师范类院校,师范生没有专项拨款,经费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所以师范专业建设一度滑坡。
但是后来学校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整,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对师范专业进行管理,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一些经验。
通过研究发现,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须注意从下面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确保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清晰。
我们深知,构建与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升基础教育英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英语教育专业的历史使命。
为此,英语教育教研室确定英语专业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瞄准基础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确定创新型英语师范人才培养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线,整合专业课程、教师技能训练、教学设计、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教育科学研究等实践教学环节,将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和英语专业技能训练有机地融合在课内外教学实践中,同时形成有效的师范生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从而构建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这一思路有几个关键点:第一是面向基础教育,我们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可脱离基础教育的实际,决定了我们培养者必须了解基础教育;第二是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为内核,师范人才实践能力是否强,其中重要标志是教育教学的能力;第三是建设途径是通过整合专业课程、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师技能训练、教学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论文、教育科学研究等实践教学环节,将英语专业技能训练和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有机地融合到课内外教学实践中。
其次,确立合理明确的师范生实践教学目标。
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中,目标必须合理,要符合地方非师范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才有可能达到实现;同时目标要明确,这样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才能有的放矢。
在目前就业形势下,作为地方非师范本科院校的九江学院,英语师范人才的培养以“英语强、教育好,口径宽”为特色,实践教学建设围绕这一特色,在教学基础阶段强调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能力,高年级阶段突出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师资为主;同时针对目前就业市场的特点,根据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选修商务英语、应用英语,旅游英语等课程以及相关的实践教学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拓宽他们的就业口径,为培养他们能从事经贸、旅游、外事、翻译等领域的工作提供支撑。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建立需要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内容、调整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技能规范、修订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实践课程标准和成立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具体举措来落实。
第三,将师范生实践教学内容具体化。
在专业建设中,我们合理配置实践教学环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实训、教学设计、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等),构建成以专业综合能力即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按基本素质模块、基础技能模块、语言技能模块、专业综合能力模块和专业能力拓展模块.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教育教学技能。
在基本素质模块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有助于个人发展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律能力,督促学生锻炼身体,拥有强健的体魄,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适应能力;在基础技能模块中,通过演讲和写作,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日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图书资料检索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教学管理能力;在语言技能模块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专业综合能力模块中,培养学生的培养学生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班级管理能力、组织合作协调能力和查阅文献、研究和英语写作能力等;专业能力拓展模块是指在课外进行的与专业相关的实践以及为拓宽就业口径而进行的职业能力培养。
第四,整合好专业课程。
在修改培养方案时,我们大力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增加中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论、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模拟课堂、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发展、班主任工作、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小学英语课程教材分析等直接影响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课程,增加英语课程教学论课时分量,英语课程教学论中增加了微格教学部分,加强对学生教学实施能力的培养。
第五,确保师范生实践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我们外国语学院成立师范生实践教学小组,由院长亲自担任组长,由教务科对师范生实践教学进行中观层面的管理,牵头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具体落实的措施,由专业教研室负责人具体组织与安排实践教学,组织上保证师范生实践教学;制度管理上由教务科牵头督促专业教研室制定一系列实践教学的管理文件,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和教材,实践教学指导书、实践报告等;在师范生实践教学的运行中,专业教研室负责人负责组织教研室成员认真研究,确定专人制定各实践课程的教学计划,然后根据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撰写实践教学指导书,制定合理的考核办法,根据教师职业的特点与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安排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计划落实、大纲落实、指导老师落实、场地落实和考核落实,抓好准备、安排、中期检查、成绩评定及总结等环节,从而保证师范生实践教学的质量。
在师范生实践教学中,我们保证了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和制度管理的有效性。
第六,建设良好的师范生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首先要搞好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的师资队伍建设,根据我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我们组织专业教师学习研究英语课程标准,分析了解中小学英语教材,培养熟悉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专业教师队伍,同时聘请优秀中小学英语教师为校外专家,定期与我们专业学生交流,做讲座。
其次我们大力加强校外教育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我院在师范管理机构的牵头下,利用学校已经毕业在九江各地中小學担任领导职务的有利条件,与九江地区40多所中小学签订了教育实习基地协议,从2021年起安排所有英语专业师范生到实习点实习,这极大地保证了教育教学实习质量,也便于在每届师范生进行教育见习时能够带领师范生深入中小学.了解中小学教育的现状.熟悉班主任工作,现场观摩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第三是大力加强校内实训设施的建设,学校建设了一套微格实验室,多媒体课件制作室和三笔字实验室的建设也在立项中,这些硬件设施的建设为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四是加强学生实训教材建设,我们购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初中、高中的英语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把他们制作成为电子课本,让学生能够很方便地了解中小学英语教材,进行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和模拟课堂等教学实践活动,我们还购置了全国小学、初中、高中英语优质课视频,供学生进行课堂观察使用。
第五是实践教学经费保证,作为综合性非师范院校,学校更倾向理工类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需要各二级学院领导重视,到学校争取合理的经费,专款专用,保证每一个实训项目的开出。
第七,建设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
要促进师范生实践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必须建立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这是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
首先是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加强对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的管理,实训中学生有实训报告,由专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有档案可查。
其次是建立指导教师评价体系,对于指导教师的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督促、检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同行评价、学生评教,对于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指导教师和实践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奖励,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