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诊疗规范
胰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胰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f7694c67ec102de3bd8921.png)
胰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键词:胰腺肿瘤;诊疗准则中图分类号:R735.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5256(2019)02-0281-13Diagnosis,management,andtreatmentofpancreaticadenocarcinoma(V2018)NationalHealthCommission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Keywords:pancreaticneoplasms;practiceguidelinedoi:10.3969/j.issn.1001-5256.2019.02.009收稿日期:2018-12-28;修回日期:2018-12-28。
1 概述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ductaladenocarcinoma)是常见的胰腺肿瘤,恶性程度极高,近年来,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12年全球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列恶性肿瘤第13位和第7位。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2000年-2011年中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增加,2015年我国胰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中第9位,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中第6位。
近年来,随着影像、内镜、病理等学科的发展,胰腺癌诊断水平有所提高;外科手术新理念和新技术(如腹腔镜技术、机器人等)的发展,局部治疗手段(如立体定向放疗、纳米刀消融治疗、放射粒子植入等)以及抗肿瘤药物(如吉西他滨、纳米白蛋白紫杉醇、如替吉奥、卡培他滨、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尼妥珠单抗等)的应用等,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机遇和进步。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胰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胰腺癌诊疗水平,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虽然该规范旨在帮助临床决策,但无法纳入所有可能的临床变化。
2 诊断技术与应用2.1 高危因素 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胰腺癌发病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胰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
![胰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ad6e7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a.png)
胰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第1篇胰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一、背景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难以发现,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
我国胰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
为提高胰腺癌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临床实践,制定本最佳治疗方案。
二、目标1. 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为患者争取宝贵治疗时间。
2. 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3. 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4.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为胰腺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三、治疗方案1. 早期诊断(1)加强胰腺癌筛查,针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检查。
(2)利用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
(3)开展胰腺癌相关基因检测,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2. 治疗原则(1)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综合治疗,充分发挥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优势。
(3)注重患者心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3. 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对于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首选手术治疗。
根据肿瘤位置、大小、浸润范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2)化疗: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及晚期胰腺癌化疗。
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敏感性,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
(3)放疗:术前术后放疗、局部晚期胰腺癌放疗。
根据患者病情及放疗耐受性,制定放疗计划。
(4)靶向治疗:针对胰腺癌相关基因突变,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5)免疫治疗:探索胰腺癌免疫治疗新方法,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4. 并发症处理(1)积极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如胰瘘、胆瘘、感染等。
(2)加强营养支持,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贫血等。
(3)注重疼痛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四、治疗效果评价1. 生存期:以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为主要评价指标。
2. 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分(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
3. 治疗反应: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估治疗反应。
《中国胰腺癌诊治指南》解读
![《中国胰腺癌诊治指南》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ab4b12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8.png)
2、诊断和分类:指南详细介绍了肝衰竭的诊断方法和分类标准。对于急性肝 衰竭,应尽快确诊并评估病情,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慢性肝衰竭,需 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加强保肝和营养支持治疗。
3、治疗措施:指南针对不同类型的肝衰竭提供了不同的治疗措施。在药物治 疗方面,指南推荐使用各种保肝药物、抗病毒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同时,还 强调了及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
一、背景介绍胰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 趋势。尽管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与吸烟、饮酒、饮食结构、遗 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胰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常常被忽视,导致确诊时已 处于中晚期,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提高胰腺癌的诊治水平,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在免疫检查点方面,研究发现了胰腺癌细胞通过调节免疫检查点分子(如PDL1)来逃避免疫攻击。针对这些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剂可以重新激活患者的免疫 系统,对治疗胰腺癌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胰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预后较差。了 解胰腺癌的流行状况、诊治流程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广大民众应健康生活,预防癌症的发生。同时,医 生也应该不断提升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预 后。
然而,该指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指南并未涉及某些新型的药物治疗 方案和新技术在肝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此外,指南也未对不同地区的医疗资源 和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虑,这可能会影响指南的适用范围。
总体来说,《肝衰竭诊治指南》对于提高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改善患者 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在临床实践 中的应用价值不容忽视。
3、开展预防和随访:指南强调了预防和随访的重要性。对于慢性肝衰竭患者, 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括疗效、安全性、质量保证、适用范围等方面。根据《肝衰 竭诊治指南》,对于不同类型的肝衰竭患者,其诊疗流程、治疗方案、预防和 随访措施等方面均得到了充分的阐述和推荐。这些建议是基于最新的国际标准 和专家共识制定的,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020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
![2020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7ad985d02020740be1e9be9.png)
S-1单药(GEST):S-1单药用于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总生存 期不劣于GEM单药治疗(J Clin Oncol. ) 2013;31(13):1640-1648.
对照组(171例):
GEM:1g/m2 d1, d8, d15; 每4周重复
mOS:11.1个月 vs. 6.8个月
mPFS:6.4个月 vs. 3.3个月
GEM+白紫(MPACT)
试验组(431例):
➢ 白蛋白紫杉醇125mg/m2 d1, d8, d15
➢ GEM: 1g/m2 d1, d8, d15; 每4周重复
周 厄洛替尼 100mg/d或150mg/d GEM+安慰剂组(277例): GEM 1g/m2,qw*7 休1周;qw*3 休1
周
mOS
该研究人群为高加索人 群,且实际获益有限, 故作为Ⅲ级推荐。
mPFS
转移性胰腺癌一线化疗
GEM单药:与5-FU相比,GEM单药可显著提高mOS (5.6月 vs 4.4月;J Clin Oncol. 1997 ) Jun;15(6):2403-13.
5.2 转移性胰腺癌的二线化疗
一线进展,体能状态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
5.3 转移性胰腺癌的二线及后线化疗
二线进展,对体能状态良好患者,可将一线未使用药 物用于后线治疗
5.4 转移性胰腺癌的维持化疗
完成4-6个月的化疗,疾病稳定或PR,进入维持治疗 一线FOLFIRINOX:
FOLFIRI或FOLFOX或希罗达维持
胰腺癌规范化诊疗指南2024版
![胰腺癌规范化诊疗指南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dc536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02.png)
胰腺癌规范化诊疗指南2024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2024版胰腺癌规范化诊疗指南: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医疗策略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对胰腺癌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理解,2024版胰腺癌规范化诊疗指南应运而生,旨在为全球医疗工作者提供最新的、最全面的临床指导。
胰腺癌外科治疗的规范化
![胰腺癌外科治疗的规范化](https://img.taocdn.com/s3/m/d0066666af1ffc4ffe47ac4e.png)
巾华 普外科手 术学杂i L( 电子版 )2 0 1 3年 8 月 第 7卷 第 3期 C h i n J O p e r P r o e G e n S m ' g( E l e c t r o n i c b Mi t i o n ) , A u g u s t 2 0 1 3 , V o 1 . 7 , N o . 3
中华普外 科手 术学杂 志 ( 电子 版 ) 2 0 1 3 年 8月 第 7卷 第 3 期 C h i n J O p e r P r o c G e n S u r g ( E l e c t r o n i c E d i t i o n ) , A u g L l s t 2 0 1 3 . V o 1 . 7 . N o . 3
【 A b s t r a c t 】 P a n c r e a t i c c a r c i n o m a i s s t i l l a c h a l l e n g i n g d i s e a s e .A s s e s s m e n t o f r e s e c t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s ur v i v a 1 . Th e c l i n i c a l a p pl i c a t i o n o f t he c o nc e pt o f t he mes o pa n c r e a s wi l l he l p t o i mp r o v e t h e s t a t u s o f
p r a c t i c e f o r t he r e mo v a l o f p a n c r e a t i c c a r c i n o ma i f a R0 /R 1 r es e c t i o n i s r e a s o n a b l y e x p e c t e d. To a c hi e v e a n
NCCN临床实践指南:胰腺癌(2023.V2) (3)
![NCCN临床实践指南:胰腺癌(2023.V2) (3)](https://img.taocdn.com/s3/m/5101192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b.png)
NCCN临床实践指南:胰腺癌(2023.V2)介绍胰腺癌是一种高度致命且难以治愈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为了改善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NCCN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制定了临床实践指南,以指导医生在胰腺癌的管理中的决策和治疗方案选择。
本文档将介绍NCCN关于胰腺癌的临床实践指南的最新版本(2023.V2),内容涵盖胰腺癌的诊断、分期、治疗和随访等方面。
胰腺癌的分期和诊断胰腺癌的分期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NCCN 指南采用了TNM分期系统,并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受侵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将胰腺癌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
同时,在诊断胰腺癌时,NCCN建议采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超声、CT扫描、MRI和内镜超声等,以便尽可能准确地确定肿瘤的大小和位置。
胰腺癌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
根据NCCN指南,胰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胰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NCCN指南中对不同分期的胰腺癌提出了相应的手术治疗建议,包括Whipple手术、胰腺体尾部切除术、静脉重建等。
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可能不适用,此时可以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放疗放疗在胰腺癌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NCCN指南建议将放疗作为辅助治疗或者姑息治疗的选项,可以用来控制肿瘤的局部进展和缓解患者的症状。
化疗化疗在胰腺癌的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NCCN指南中列出了多种化疗方案,包括单药和联合药物治疗。
根据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整体情况,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
胰腺癌的随访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NCCN指南中建议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和分期制定相应的随访计划,并对随访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在随访过程中,医生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以及对患者进行症状评估和生活质量评估。
胰腺癌综合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版
![胰腺癌综合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57fc586bd97f192279e9a7.png)
胰腺癌综合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胰腺癌专家委员会1 前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2年全球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列恶性肿瘤第13位和第7位[1]。
2016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美国)胰腺癌新发估计病例数列男性第11位,女性第9位,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4位[2]。
在我国,2015年胰腺癌占我国总体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9位和第6位,在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胰腺癌新发估计病例数列7位,死亡率列6位,并且呈快速上升趋势[3]。
吸烟、高脂饮食和体重指数超标可能是胰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另外,糖尿病、过量饮酒以及慢性胰腺炎等与胰腺癌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大约60%的胰腺癌患者在确定诊断时已发生远处转移,25%患者为局部晚期,不能行根治性切除术,中位生存期仅为6~9个月[4];能够手术切除的仅15%,中位生存期15~17个月,5年生存率5~7%左右[5,6]。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各级医院的医疗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进一步规范胰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提高多学科综合诊治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胰腺癌专家委员会组织国内胰腺癌专业领域多学科专家制订了《胰腺癌综合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版)(以下简称为共识)。
共识发表以后,CSCO胰腺癌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10余场的巡讲,促进了胰腺癌的规范化诊治。
基于近两年胰腺癌临床诊治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及成果,本次对2014年版进行修订与更新。
本共识仅适用于胰腺导管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简称胰腺癌)。
注1:推荐等级原则Grade A:具有较强的证据,即有1个随机对照III期试验证据,或2个或以上II期随机对照试验且结果较为一致,全部专家达成共识推荐;Grade B:具有证据,即有1个或以上II期或III期随机对照试验,超过半数专家达成共识推荐;Grade C:尚无证据,超过半数的专家达成共识推荐;Grade D:尚无证据,少于半数的专家达成共识推荐。
胰腺癌诊疗规范(2022版)
![胰腺癌诊疗规范(2022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598d8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0.png)
一、概述胰腺癌( cancer of pancreas )是常见的胰腺肿瘤,恶性程度极高,近年来,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胰腺癌半数以上位于胰头,约 90%是起源于腺管上皮的管腺癌。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胰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胰腺癌诊疗水平,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诊断技术与应用老年,有吸烟史,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为胰腺癌的危(wei)险因素,暴露于β -萘胺、联苯胺等化学物质可导致发病率增加。
1.多数胰腺癌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最初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
当患者浮现腰背部疼痛为肿瘤侵犯腹膜后神经丛,为晚期表现。
2.80-90%胰腺癌患者在疾病初期即有消瘦、体重减轻。
3.常浮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
4.40 岁以上患者有下列任何表现的患者需高度怀疑胰腺癌的可能性,如果患者是嗜烟者更应高度重视:( 1 )不明原因的梗阻性黄疸。
( 2 )近期浮现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10%。
( 3 )近期浮现不能解释的上腹或者腰背部疼痛。
( 4 )近期浮现含糊不清又不能解释的消化不良症状,内镜检查正常。
( 5 )突发糖尿病而又无诱发因素,如家族史、肥胖。
( 6 )突发无法解释的脂肪泻。
( 7 )自发性胰腺炎的发作。
1.胰腺癌患者病变初期缺乏特异性体征,浮现体征时多为发展期或者晚期。
2.黄疸。
黄疸为胰头癌患者常见体征,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大便颜色变白,小便发黄,皮肤瘙痒。
3.腹部肿块。
胰腺癌患者触及腹部肿块多为晚期,极少能行根治性手术切除。
1.B 型超声检查:是胰腺癌诊断的首选方法。
其特点是操作简便、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多轴面观察,并能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
局限性是视野小,受胃、肠道内气体、体型等影响,有时难以观察胰腺,特殊是胰尾部。
2.CT 检查:是目前检查胰腺最佳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胰腺癌的诊断和分期。
NCCN胰腺癌诊疗规范
![NCCN胰腺癌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26a84ef804d2b160b4ec0f7.png)
注:挽救性治疗最好针对于体力状态保持良好的患者进行。
胰腺癌的治疗
8.转移性胰腺癌的治疗
如有黄疸:放置支架(首选永久性支架) A. 体力状态良好——首选参加临床试验;或基于吉
西他滨的联合治疗;或FOLFIRINOX;或吉西他 滨;或卡培他滨
胰腺癌检查
4.胰腺影像检查中未发现肿块且有远处转移
• 病理活检,首选转移灶
进一步治疗,见转移性疾病。
胰腺癌的治疗
1.可切除患者的治疗
在高危患者中或在有临床指征的情况下可考虑 腹腔镜分期 A. 可以手术切除者行剖腹手术 • 手术切除——辅助治疗和监测 • 手术无法切除——活检证实为腺癌,进一步治 疗同局部晚期不可切除及远处转移 B. 不可手术切除者,进一步治疗同远处转移。
后续治疗同局部晚期不可切除及远处转移
胰腺癌的治疗
4.局部晚期不可切除
如既往未行活检则进行活检 A. 证实为其他癌——根据相应NCCN指南治疗 B. 无法证实为癌——如有黄疸,可放置支架,并
重复活检,可考虑行腹腔镜活检 C. 证实为腺癌——如有黄疸,可放置支架(首选
永久性金属支架),进一步治疗根据患者体力 状态决定
使用抗生素,胆红素恢复正常后,行术前CA19-9 检测
注:在良性胆管梗阻的患者中,CA19-9的水平可能上升,只有当胆道系 统充分减压且胆红素恢复正常水平后,其水平才可以代表恰当的基线 水平。此外,在Lewis抗原阴性患者中,CA19-9可能无法检出。
胰腺癌检查
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分为可切除、有可能 切除、无远处转移但局部晚期不可切除三 类。
进行胰腺CT检查(依据规定的胰腺专用 规程进行扫描,如三期断层成像加薄层扫 描)
胰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胰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https://img.taocdn.com/s3/m/d94f4048caaedd3383c4d3f1.png)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V2018
(
)
现 梗 阻 性 黄 疸 ; 而 早 期 胰 体 尾 部 肿 瘤 一 般 无 黄 疸 。主 要 临 床 表 概 述 胰 腺 导 管 腺 癌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是 常 见 的现 包 括 : 胰 腺 肿 瘤 , 恶 性 程 度 极 高 , 近 年 来 , 发 病 率 在 国 内 外 均 呈 明 显 的 ( 1) 腹 部 不 适 或 腹 痛 , 是 常 见 的 首 发 症 状 。多 数 胰 腺 癌 患 计 , 全 球 胰 腺 癌者 2012 年 上 升 趋 势 。据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WHO)统 仅 表 现 为 上 腹 部 不 适 或 隐 痛 、 钝 痛 和 胀 痛 等 。易 与 胃 肠 和 肝 13 位 7位 发 病 率 和 死 亡 率 分 别 列 恶 性 肿 瘤 第 和 第 。中 国 国 家胆 疾 病 的 症 状 混 淆 。若 还 存 在 胰 液 出 口 的 梗 阻 , 进 食 后 可 出 现 2000 年 - 2011 年 癌 症 中 心 最 新 统 计 数 据 显 示 , 从 中 国 胰 腺 癌疼 痛 或 不 适 加 重 。中 晚 期 肿 瘤 侵 及 腹 腔 神 经 丛 可 出 现 持 续 性 2015 年 9 我 国 胰 腺 癌 发 病 率 位 居 恶 性 肿 瘤 中 第 的 发 病 率 增 加 , 剧 烈 腹 痛 。 6位 位 , 死 亡 率 位 居 恶 性 肿 瘤 中 第 。 2) 消 瘦 和 乏 力 。80% 90% 胰 腺 癌 患 者 在 疾 病 初 期 即 有 ( 近 年 来 , 随 着 影 像 、 内 镜 、 病 理 等 学 科 的 发 展 , 胰 腺 癌 诊 断消 瘦 、 乏 力 、 体 质 量 减 轻 , 与 缺 乏 食 欲 、 焦 虑 和 肿 瘤 消 耗 等 有 关 。 水 平 有 所 提 高 ; 外 科 手 术 新 理 念 和 新 技 术 (如 腹 腔 镜 技 术 、 机 器 ( 3) 消 化 道 症 状 。当 肿 瘤 阻 塞 胆 总 管 下 端 和 胰 腺 导 管 时 , 人 等 ) 的 发 展 , 局 部 治 疗 手 段 (如 立 体 定 向 放 疗 、 纳 米 刀 消 融 治胆 汁 和 胰 液 体 不 能 进 入 十 二 指 肠 , 常 出 现 消 化 不 良 症 状 。而 胰 疗 、 放 射 粒 子 植 入 等 )以 及 抗 肿 瘤 药 物 (如 吉 西 他 滨 、 纳 米 白 蛋腺 外 分 泌 功 能 损 伤 可 能 导 致 腹 泻 。晚 期 胰 腺 癌 侵 及 十 二 指 肠 , 白 紫 杉 醇 、 如 替 吉 奥 、 卡 培 他 滨 、 伊 立 替 康 、 奥 沙 利 铂 、 尼 妥 珠 单可 导 致 消 化 道 梗 阻 或 出 血 。 抗 等 ) 的 应 用 等 , 为 胰 腺 癌 的 治 疗 带 来 了 机 遇 和 进 步 。 4) ( 黄 疸 。与 胆 道 出 口 梗 阻 有 关 , 是 胰 头 癌 最 主 要 的 临 床 为 进 一 步 规 范 我 国 胰 腺 癌 诊 疗 行 为 , 提 高 医 疗 机 构 胰 腺 癌表 现 , 可 伴 有 皮 肤 瘙 痒 、 深 茶 色 尿 和 陶 土 样 便 。 诊 疗 水 平 , 改 善 胰 腺 癌 患 者 预 后 , 保 障 医 疗 质 量 和 医 疗 安 全 , 特 ( 5) 其 他 症 状 。部 分 患 者 可 伴 有 持 续 或 间 歇 低 热 , 且 一 般 制 定 本 规 范 。虽 然 该 规 范 旨 在 帮 助 临 床 决 策 , 但 无 法 纳 入 所 有无 胆 道 感 染 。部 分 患 者 还 可 出 现 血 糖 异 常 。 可 能 的 临 床 变 化 。 2. 3㊀ 体 ㊀ 胰 腺 癌 早 期 无 明 显 体 征 , 随 着 疾 病 进 展 , 可 出 格 检 查 2㊀ 诊 断 技 术 与 应 用 1) 现 消 瘦 、 上 腹 压 痛 和 黄 疸 等 体 征 。( 消 瘦 : 晚 期 患 者 常 出 现 恶 2. 1㊀ 高 ㊀ 胰 腺 癌 的 病 因 尚 未 完 全 明 确 , 流 行 病 学 调 查病 危 因 素 2) 黄 疸 : 多 见 于 胰 头 癌 , 由 于 胆 道 出 口 梗 阻 导 致 胆 汁 淤 质 。( 显 示 胰 腺 癌 发 病 与 多 种 危 险 因 素 有 关 。非 遗 传 危 险 因 素 : 长 期 而 3) 出 现 。( 肝 肿 大 : 为 胆 汁 淤 积 或 肝 转 移 的 结 果 , 肝 质 硬 、 吸 烟 、 高 龄 、 高 脂 饮 食 、 体 质 量 指 数 超 标 、 慢 性 胰 腺 炎 或 伴 发 糖积 4) 大 多 无 痛 , 表 面 光 滑 或 结 节 感 。( 胆 囊 肿 大 : 部 分 患 者 可 触 及 尿 病 等 是 胰 腺 癌 可 能 的 非 遗 传 性 危 险 因 素 。家 族 遗 传 也 是 胰囊 性 、 无 压 痛 、 光 滑 且 可 推 动 的 胆 囊 , 称 为 库 瓦 西 耶 征 ( Cour 腺 癌 的 高 危 因 素 , 大 约 腺 癌 病 例 具 有 家 族 遗 传 性 。患 有 10% 胰 5) , 是 壶 腹 周 围 癌 的 特 征 。( 腹 部 肿 块 : 晚 期 可 触 及 sign) -耶 遗 传 性 胰 腺 炎 、波 伊 茨 格 综 合 征 (Peutz - Jeghers syn voisier 腹 部 肿 块 , 多 位 于 上 腹 部 , 位 置 深 , 呈 结 节 状 , 质 地 硬 , 不 活 动 。 、 家 族 性 恶 性 黑 色 素 瘤 及 其 他 遗 传 性 肿 瘤 疾 患 的 患 者 , ( drome) 6) 其 他 体 征 : 晚 期 胰 腺 癌 可 出 现 锁 骨 上 淋 巴 结 肿 大 、 腹 水 等 体 胰 腺 癌 的 风 险 显 著 增 加 。目 前 这 些 遗 传 易 感 性 的 遗 传 基 础 尚征 。脐 周 肿 物 , 或 可 触 及 的 直 肠 道 或 直 肠 胱 后 壁 结 节 。 -阴 -膀 未 清 楚 , 多 达 胰 腺 癌 患 者 没 有 已 知 的 遗 传 原 因 。CD 2. 4㊀ 80% 的 ㊀ 影 像 学 检 查 基 因 突 变 被 证 实 与 家 族 性 胰 腺 癌 发 影 KN2A、 BRCA1 / 2 、 PALB2 等 像 学 检 查 是 胰 腺 癌 获 得 初 步 诊 断 和 准 确 分 期 的 重 要 工 病 密 切 相 关 。 , 科 学 合 理 使 用 各 种 影 像 检 查 方 法 , 对 规 范 化 诊 治 具 有 重 要 腺 癌 恶 性 程 度 较 高 , 进 展 迅 速 , 但 起 病 隐具 2. 2㊀ 临 ㊀ 胰 床 表 现 作 用 。根 据 病 情 , 选 择 恰 当 的 影 像 学 技 术 是 诊 断 胰 腺 占 位 病 变 匿 , 早 期 症 状 不 典 型 , 临 床 就 诊 时 大 部 分 患 者 已 属 于 中 晚 期 。 的 提 。影 像 学 检 查 应 遵 循 完 整 (显 示 整 个 胰 腺 ) 、 精 细 (层 厚 首 发 症 状 往 往 取 决 于 肿 瘤 的 部 位 和 范 围 , 如 胰 头 癌 早 期 便 可 出1前 2 mm 的 薄 层 扫 描 ) 、 动 态 ( 动 态 增 强 、 定 期 随 访 ) 、 立 体 ( 多 轴 doi: 10. 3969 / j. issn. 1001 - 5256. 2019. 02. 009 面 重 建 , 全 面 了 解 毗 邻 关 系 )的 基 本 原 则 。治 疗 前 和 治 疗 后 的 收 稿 日 期 : 修 回 日 期 : 2018 - 12 - 28 ; 2018 - 12 - 28 。 1和 2。 附 件 影 像 学 检 查 流 程 请 见 附 件
胰腺癌病理取材及诊断报告规范循证学指南(完整版)
![胰腺癌病理取材及诊断报告规范循证学指南(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9d5e6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04.png)
胰腺癌病理取材及诊断报告规范循证学指南(完整版)成人胰腺肿瘤中约90%为胰腺导管腺癌及其变异亚型,手术依然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手段。
术后病理标本中肿瘤浸润范围、切缘状态等各项病理学指标的评估是评判肿瘤预后的最关键因素,而完成这一精准评估的前提是对胰腺切除标本精准全面的取材和规范化病理报告。
这不仅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高质量的管理,而且可以为临床研究提供更准确和详尽的病理数据。
此外,新辅助治疗引起的肿瘤退缩已被证明可提高肿瘤可切除性和(或)切缘阴性(R0切除)的概率,进而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因此,经过新辅助治疗的胰腺癌手术标本也越来越多。
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为新辅助治疗后胰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制定规范化的病理学检查和报告指南,这也导致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对肿瘤退缩和切缘状态等病理学指标评估的差异。
为规范我国胰腺癌病理诊断,由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和《中华胰腺病杂志》牵头,组织病理学、外科学、内科学、影像医学、循证医学等领域专家,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美国医学科学院提出的临床实践指南的定义、中华医学会发布的《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以及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参考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AGREE Ⅱ)和国际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eporting itemsfor practice guidelines in healthcare, RIGHT),依据已发表的文献,广泛征询专家意见,采用改良Delphi法,通过多轮投票与集体讨论的方式,针对胰腺癌病理取材及诊断报告中的关键问题,共形成11条推荐意见。
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成立指南起草小组对指南进行起草和修订,最终制定了《中国胰腺癌病理取材及诊断报告规范循证学指南》。
胰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胰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0410db76eeaeaad0f33007.png)
采 用 MR 代 替 C I T扫描进 行诊 断和 临床 分 期 ; 另外 ,
疗 质量 和 医疗安 全 , 特制定 本 规范 。
2 诊 断技 术与 应用
断 和分期 。平 扫 可显示 病灶 的大 小 、 部位 , 不 能准 但
确定 性诊 断胰 腺 病变 , 显示 肿 瘤 与 周 围结 构 的关 系 较差 。增强 扫描 能 够较 好 地 显 示 胰腺 肿 物 的大 小 、 部位 、 态 、 形 内部结 构及 与周 围结 构 的关 系 。能够准 确判 断 有无肝 转移 及显 示 肿 大 淋 巴结 。 ( ) I 3 MR 及 磁 共振 胰胆 管成像 ( C ) MR P 检查 不 作 为诊 断 胰 腺癌 的首选 方法 , 当患者 对 C 但 T增 强造 影 剂 过 敏 时 , 可
2 6 组 织病 理 学 和 细胞 学诊 断 组 织 病 理 学 或 细 . 胞学检 查 可确 定 胰 腺 癌 诊 断 。可 通 过术 前/ 中细 术
异性 体征 , 出现 体 征 时 多 为进 展 期 或 晚 期 。 ( ) 2 黄 疸, 为胰 头癌 患者 常见 体征 , 现为全 身皮 肤黏 膜黄 表 染, 大便 颜 色变 白, 便 发 黄 , 肤 瘙 痒 。 ( ) 部 小 皮 3腹
族史 、 胖 ; 突发 无 法 解 释 的 脂肪 泻 ; 自发 性 胰 肥 ⑥ ⑦
腺炎 的发 作 。 2 3 体格 检 查 ( ) 腺 癌 患 者 病 变 初 期 缺 乏 特 . 1胰
胰腺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
![胰腺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b7b00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3.png)
胰腺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胰腺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引言胰腺癌是一种高度致死性的癌症,临床上常常被发现时已经进入晚期,难以治疗。
为了提高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制定本规范旨在指导临床医师在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决策。
诊断要点1. 临床症状:胰腺癌患者常出现腹痛、消瘦、黄疸等非特异症状,需重视早期症状的观察和询问。
2. 影像检查:胰腺癌可以通过放射性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检查进行诊断,建议在临床高度怀疑时进行检查。
3. 细胞学检查:通过经验丰富的细胞学专家对胰腺癌细胞的形态学特点进行评估,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4. 病理学检查:确认胰腺癌的存在和分级依赖于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切片和免疫组化等。
治疗原则1. 外科手术:对于早期诊断的胰腺癌患者,外科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头切除术等。
2. 化学治疗:对于不能手术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化学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靶向治疗和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
3. 放射治疗: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可通过放射线破坏癌细胞。
4. 综合治疗: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综合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的联合应用。
随访和复发处理1. 随访方案:胰腺癌患者需进行定期随访,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的监测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和转移。
2. 复发处理:胰腺癌复发的处理依赖于复发部位和患者情况,可选择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结论本诊疗规范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在胰腺癌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指导,包括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随访处理等。
旨在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促进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张三, 李四, 王五. 胰腺癌的诊疗进展与展望.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22, 10(3): 256-26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一、概述胰腺癌(cancer of pancreas)是常见的胰腺肿瘤,恶性程度极高,近年来,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胰腺癌半数以上位于胰头,约90%是起源于腺管上皮的管腺癌。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胰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胰腺癌诊疗水平,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诊断技术与应用(一)高危因素。
老年,有吸烟史,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为胰腺癌的危险因素,暴露于β-萘胺、联苯胺等化学物质可导致发病率增加。
(二)临床表现。
1.多数胰腺癌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最初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
当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为肿瘤侵犯腹膜后神经丛,为晚期表现。
2.80-90%胰腺癌患者在疾病初期即有消瘦、体重减轻。
3.常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
4.40岁以上患者有下列任何表现的患者需高度怀疑胰腺癌的可能性,如果患者是嗜烟者更应高度重视:(1)不明原因的梗阻性黄疸。
(2)近期出现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10%。
(3)近期出现不能解释的上腹或腰背部疼痛。
(4)近期出现模糊不清又不能解释的消化不良症状,内镜检查正常。
(5)突发糖尿病而又无诱发因素,如家族史、肥胖。
(6)突发无法解释的脂肪泻。
(7)自发性胰腺炎的发作。
(三)体格检查。
1.胰腺癌患者病变初期缺乏特异性体征,出现体征时多为进展期或晚期。
2.黄疸。
黄疸为胰头癌患者常见体征,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大便颜色变白,小便发黄,皮肤瘙痒。
3.腹部肿块。
胰腺癌患者触及腹部肿块多为晚期,极少能行根治性手术切除。
(四)影像检查。
1.B型超声检查:是胰腺癌诊断的首选方法。
其特点是操作简便、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多轴面观察,并能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
局限性是视野小,受胃、肠道内气体、体型等影响,有时难以观察胰腺,特别是胰尾部。
2.CT检查:是目前检查胰腺最佳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胰腺癌的诊断和分期。
平扫可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但不能准确定性诊断胰腺病变,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较差。
增强扫描能够较好地显示胰腺肿物的大小、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能够准确判断有无肝转移及显示肿大淋巴结。
3.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不作为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但当患者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时,可采用MR代替CT扫描进行诊断和临床分期;另外,MRCP 对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具有明显优势,且与ERCP、PTC比较,安全性高,对于胰头癌,MR可作为CT 扫描的有益补充。
4.上消化道造影:只能显示部分晚期胰腺癌对胃肠道压迫侵犯所造成的间接征象,无特异性。
目前已为断面影像学检查所取代。
(五)血液免疫生化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早期无特异性血生化改变,肿瘤阻塞胆管可引起血胆红素升高,伴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酶学改变。
胰腺癌患者中有40%出现血糖升高和糖耐量异常。
2.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胰腺癌血清中CEA、CA19-9升高。
(六)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可确定胰腺癌诊断。
可通过术前/术中细胞学穿刺,活检,或转至有相应条件的上级医院行内镜超声穿刺/活检获得。
(七)胰腺癌的鉴别诊断。
1.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渐进性的广泛胰腺纤维化病变,导致胰管狭窄阻塞,胰液排出受阻,胰管扩张。
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以及发热。
与胰腺癌均可有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泻、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临床表现,二者鉴别如下:(1)慢性胰腺炎发病缓慢,病史长,常反复发作,急性发作可出现血尿淀粉酶升高,且极少出现黄疸症状。
(2)胸部CT检查可见胰腺轮廓不规整,结节样隆起,胰腺实质密度不均。
(3)慢性胰腺炎患者腹部平片和CT检查胰腺部位的钙化点有助于诊断。
2.壶腹癌:壶腹癌发生在胆总管与胰管交汇处。
黄疸是最常见症状,肿瘤发生早期即可以出现黄疸。
鉴别如下:(1)因肿瘤坏死脱落,可出现间断性黄疸。
(2)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可显示十二指肠乳头部充盈缺损、黏膜破坏“双边征”。
(3)B超、CT、MRI、ERCP等检查可显示胰管和胆管扩张,胆道梗阻部位较低,“双管征”,壶腹部位占位病变。
3.胰腺囊腺瘤与囊腺癌:胰腺囊性肿瘤临床少见,多发生于女性患者。
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治疗以及预后均与胰腺癌不同。
影像检查是将其与胰腺癌鉴别的重要手段,B 超、CT可显示胰腺内囊性病变、囊腔规则,而胰腺癌只有中心坏死时才出现囊变且囊腔不规则。
4.其他:包括一些少见的胰腺病变,临床鉴别诊断较困难。
三、胰腺癌的分类和分期(一)胰腺癌的组织学类型。
参照2006版WHO胰腺癌组织学分类(附件1)。
(二)胰腺癌的分期。
1.胰腺癌TNM分期中T、N、M的定义。
(1)原发肿瘤(T)。
Tx :不能测到原发肿瘤。
T0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 :原位癌M1 远处转移。
T1 :肿瘤局限于胰腺,最大径≤2cm*。
T2 :肿瘤局限于胰腺,最大径≥2cm*。
T3 :肿瘤扩展至胰腺外,但未累及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
T4 :肿瘤侵犯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
(2)区域淋巴结(N)。
Nx :不能测到区域淋巴结。
N0 :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区域淋巴结转移。
(3)远处转移(M)。
Mx :不能测到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 :远处转移。
注:* 经CT 测量(最大径)或切除标本经病理学分析。
2.胰腺癌TNM分期胰腺癌TNM分期(UICC/AJCC 2002)分期TNM0 ⅠA ⅠB ⅡA ⅡB ⅢⅣTis,N0,M0T1,M0,N0T2,N0,M0T3,N0,M0T1-3,N1,M0 T4,任何N,M0 任何T ,任何N,M1四、治疗(一)治疗原则。
胰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以及介入治疗等。
综合治疗是任何分期胰腺癌治疗的基础,但对每一个病例需采取个体化处理的原则,根据不同患者身体状况、肿瘤部位、侵及范围、黄疸以及肝肾功能水平,有计划、合理的应用现有的诊疗手段,以其最大幅度的根治、控制肿瘤,减少并发症和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对拟行放、化疗的病人,应作Karnofsky(附件2)或ECOG 评分(附件3)。
(二)外科手术治疗。
1.手术治疗原则。
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获得最好效果的治疗方法,然而,超过80%的胰腺癌患者因病期较晚而失去手术机会,对这些患者进行手术并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应完成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及全身情况评估,以腹部外科为主,包括影像诊断科、化疗科、放疗科等包括多学科的治疗小组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和制定具体治疗方案。
手术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无瘤原则:包括肿瘤不接触原则、肿瘤整块切除原则及肿瘤供应血管的阻断等。
(2)足够的切除范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范围包括远端胃的1/2-1/3、胆总管下段和/或胆囊、胰头切缘在肠系膜上静脉左侧/距肿瘤3cm、十二指肠全部、近段15cm的空肠;充分切除胰腺前方的筋膜和胰腺后方的软组织。
钩突部与局部淋巴液回流区域的组织、区域内的神经丛。
大血管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等。
(3)安全的切缘: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需注意6个切缘,包括胰腺(胰颈)、胆总管(肝总管)、胃、十二指肠、腹膜后(是指肠系膜上动静脉的骨骼化清扫)、其他的软组织切缘(如胰后)等,其中胰腺的切缘要大于3cm,为保证足够的切缘可于手术中对切缘行冰冻病理检查。
(4)淋巴结清扫:理想的组织学检查应包括至少10枚淋巴结。
如少于10枚,尽管病理检查均为阴性,N分级应定为pN1而非pN0。
胰腺周围区域包括腹主动脉周围的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是术后复发的原因之一。
2.术前减黄。
(1)术前减黄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瘙痒、胆管炎等症状,同时改善肝脏功能,降低手术死亡率。
(2)对症状严重,伴有发热,败血症,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可行术前减黄处理。
(3)减黄可通过引流和/或安放支架,无条件的医院可行胆囊造瘘。
(4)一般于减黄术2周以后,胆红素下降初始数值一半以上,肝功能恢复,体温血象正常时再次手术切除肿瘤。
3. 根治性手术切除指证。
(1)年龄<75岁,全身状况良好。
(2)临床分期为Ⅱ期以下的胰腺癌。
(3)无肝脏转移,无腹水。
(4)术中探查癌肿局限于胰腺内,未侵犯肠系膜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等重要血管。
(5)无远处播散和转移。
4.手术方式。
(1)肿瘤位于胰头、胰颈部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2)肿瘤位于胰腺体尾部可行胰体尾加脾切除术。
(3)肿瘤较大,范围包括胰头、颈、体时可行全胰切除术。
5. 胰腺切除后残端吻合技术。
胰腺切除后残端处理的目的是防止胰漏,胰肠吻合是常用的吻合方式,胰肠吻合有多种吻合方式,保持吻合口血运是减低胰漏发生的关键。
6.姑息性手术问题。
对术前判断不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如同时伴有黄疸,消化道梗阻,全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行姑息性手术,行胆肠,胃肠吻合。
7.并发症的处理及处理原则。
(1)术后出血:术后出血在手术后24小时以内为急性出血,超过24小时为延时出血。
主要包括腹腔出血和消化道出血。
①腹腔出血:主要是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术中低血压状态下出血点止血的假象或结扎线脱落、电凝痂脱落原因,关腹前检查不够,凝血机制障碍也是出血的原因之一。
主要防治方法是手术中严密止血,关腹前仔细检查,重要血管缝扎,术前纠正凝血功能。
出现腹腔出血时应十分重视,量少可止血输血观察,量大时在纠正微循环紊乱的同时尽快手术止血。
②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出血,多发生在手术后3天以上。
其防治主要是术前纠正患者营养状况,尽量减轻手术和麻醉的打击,治疗主要是保守治疗,应用止血药物,抑酸,胃肠减压,可经胃管注入冰正肾盐水洗胃,还可经胃镜止血,血管造影栓塞止血,经保守无效者可手术治疗。
(2)胰瘘:凡术后7天仍引流出含淀粉酶的液体者应考虑胰瘘的可能,Johns Hopkins的标准是腹腔引流液中的胰酶含量大于血清值的3倍,每日引流大于50ml。
胰瘘的处理主要是充分引流,营养支持。
(3)胃瘫。
①胃瘫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常用的诊断标准时经检查证实胃流出道无梗阻;胃液>800ml/d,超过10天;无明显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异常;无导致胃乏力的基础疾病;未使用平滑肌收缩药物。
②诊断主要根据病史、症状、体征,消化道造影、胃镜等检查。
③胃瘫的治疗主要是充分胃肠减压,加强营养心理治疗或心理暗示治疗;应用胃肠道动力药物;治疗基础疾患和营养代谢的紊乱;可试行胃镜检查,反复快速向胃内充气排出,可2-3天重复治疗。
(三)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的目的是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1.辅助化疗。
胰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可延长生存。
常用化疗药物为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每周1次,用2周停1周,21天一个周期,总共4周期(1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