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引言矿产资源储量作为重要的国民经济资源,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于矿井储量的管理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矿井的储量管理关系到矿山的经营和资源利用,是保障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本文档对于生产矿井的储量管理作出规范,旨在确保矿井储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促进矿井的高效经营。

术语和定义1.矿井储量:指在矿井权有效期内,通过调查、勘探、测量确定的在一定条件下可采的矿物质的数量。

2.预测储量:指在权利有效期到期前,根据原始资料及其补充数据,通过科学计算后得出的预测值。

3.评估储量:指在认定权利有效期期满时,依据“煤矿资源分类和评价基本规则”,按照部门制定的评估标准,按照勘探或开采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的储量值。

4.年均采出量:指在年度计划内实际采出的矿石或产品量,以吨计算。

5.递归计算法:指在已知数据的基础上推算出储量数据的方法。

6.定向探测法:指通过钻探、采样等方法,选定钻探或采样点进行勘探,以推算储量数据的方法。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储量计划的编制1.矿井权取得前,应当根据工程设计资料、地质探测资料、实测数据等信息,制定储量计划。

2.储量计划应当明确定义在采掘条件下的矿井年均采出量和其它采矿指标,并合理安排矿井探明、预探和采掘工作。

3.储量计划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修订并严格执行。

矿区勘探工作及数据报告1.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组织和实施勘探及勘探数据采集、处理和报告工作。

2.勘探数据报告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合规,满足国家有关规定。

3.应当以编制地质矿产部门公示的及使用的地质图为基础,对勘探区域的总储量、平均品位等进行推算和评估,评估储量应当进行严密核验,获得评估储量及其品位、采后损失率等信息。

矿井采矿工作及数据报告1.采矿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的要求组织采矿作业,保证采矿方向和采动尺寸的准确性。

2.采矿数据报告的准确性应当得到保证,应当按照真实数据进行报告,严禁虚假数据。

矿山地质及资源储量管理办法

矿山地质及资源储量管理办法

矿山地质及资源储量管理办法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和管理矿山资源,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对矿山地质和资源储量的管理进行了相关规定。

本文将介绍《矿山地质及资源储量管理办法》,该办法对矿山地质调查、资源储量评审和矿产资源管理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矿山地质调查是矿产资源开发的基础,它通过对矿山地质情况的调查和研究,确定矿山资源的分布、储量和品质。

《管理办法》指出,矿山地质调查应该按照科学、规范的原则进行,确保所获取的信息准确、可靠。

矿山地质调查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化探、物探等多种手段,综合分析矿山地质特征,确定地质模型。

这些数据和模型将为资源管理和开采提供重要依据。

资源储量评审是评估和确定矿产资源储量的过程。

根据《管理办法》,资源储量评审应该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可靠性和规范性的原则。

评审的结果对矿产资源开采的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评审标准要与国际通行的规范对接,确保评审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同时,评审过程应该透明公开,各方利益相关者应有参与和监督的机会。

矿产资源管理是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环节。

《管理办法》强调,对于已探明资源储量和有经济价值的矿山,应该建立矿产资源开采和管理计划。

开采和管理计划要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遵循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至上的原则。

矿产资源管理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和安全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矿业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矿山地质及资源储量管理办法还对矿产资源开采许可、勘查权属和资源调查报告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这些规定旨在提高矿产资源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保护矿山地质及资源储量信息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总之,《矿山地质及资源储量管理办法》对于矿山地质调查、资源储量评审和矿产资源管理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遵循这些规定,能够促进矿山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这些规定也为相关各方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增强了矿产资源管理的透明性和可信度。

资源、储量估算、统计、管理细则

资源、储量估算、统计、管理细则

资源/储量估算、统计、管理细则一、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意义㈠、矿产资源/储量是反映矿床中有用矿产的数量和级别,它是矿山生产的重要依据,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目的是对勘查阶段、矿量增减变化提出计算资料,提供计划、开采部门,合理的开采利用矿产资源。

㈡、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是依据矿体产状、形态变化的特点,以及勘查程度而定。

倾角大于45°的陡倾矿体采用垂直纵投影法,小于45°的缓倾矿体采用水平投影法进行估算。

二、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分级的规定㈠、根据DZ/T0205—2002《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划分矿产资源/储量类别和级别。

㈡、矿产资源/储量分级的条件及工业用途由于本矿床多数矿体规模小、脉岩切割破坏严重,因此将矿床勘查类型确定为Ⅲ—Ⅳ类(原Ⅳ—Ⅴ类型)。

1、111b、121b级——矿块回采设计的依据。

其条件:⑴、对矿体进行了全面勘查,按规定的勘查程度用坑探工程进行了四面控制圈定的。

⑵、对矿体的厚度、形态、品位、体重进行了全面分析、测定。

⑶、对构造特点基本了解清楚。

⑷、对夹石、破坏矿体的岩体(穿插矿体的后期岩脉)、岩性、产状、分布情况已基本确定。

2、122b级——作为进一步生产探矿计划的依据,配合一定比例的111b、121b级储量可做为矿山总体设计的依据,若矿脉规模小,可做为开拓和矿块回采设计的依据。

其条件是:⑴、虽四面圈定尚有原因仍不能达111b、121b级储量的,降为122b级。

⑵、用坑道结合钻探按40~50×40~50m(走向×斜深)勘查网度对矿块进行三边或两边圈定。

⑶、对破坏和影响矿体的较大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和产状已基本控制。

对夹石和后期岩脉的岩性、产状、分布已大致了解。

3、333级——可为探矿设计、计划及矿山生产远景计划的依据。

其条件是:⑴、矿块用80~100×80~100m(走向×斜深)勘查网度进行控制,或111b、121b、122b级储量的外推部分。

露天煤矿储量管理制度

露天煤矿储量管理制度

露天煤矿储量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对露天矿煤炭资源的管理,依据《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新矿井、采区、工作面设计时,必须考虑矿井地质条件,充分利用煤炭资源。

在开采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不得随意变更设计,吃肥丢瘦。

二、储量管理原则储量核查以月末核算的开采量、损失量为基础,当年销售量、年初和年末库存量作为年度动用储量修正确认依据。

三、测量验收1、开工前要建立地面基本控制网;测绘1:500~1:5000的地形图,经矿、施工方确认签字认后做为底图。

测量前,要核对图上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坐标,对标定工作所需用的测量控制点及其成果也应进行检查。

2、作业要求:测绘矿山宕面(含开采或安全、运输平台)上下坡线、台阶及采场底等的面高程和平面坐标,其精度要求最终成图比例尺不小于1∶2000。

选择代表性地段测制地质剖面,剖面测制精度不少于1∶2000。

成图及成果资料必须真实反映矿区基本特征和生产情况.3、每月末,进行现场测量验收,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地测部门负责测量,并通知施工队参加;测量成果要由矿方、施工方签字存档,并作为编制储量计算图和储量报表的依据.4、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核性总算,以检查每月测量的精度。

测量成果由矿方、施工方签字存档;半途退场按双方协议处理。

成果中要说明基准点、主要控制点坐标及高程精度,并需说明引用的基准点可靠程度.5、验收量计算,一般采用垂直断面法.按区域、阶段平盘、工程项目等计算实际采剥工程量;在验收测量的阶段采剥工程平面图和采剥工程断面图纸上量取实际工程技术指标。

四、储量计算1、计算储量应在专门的图纸上进行。

储量计算时,范围的圈定、计算参数的选择、块段的划分按相关规定执行。

2、储量计算结果必须经过检查。

采用相同计算方法检查储量计算结果时,两次计算之差不得超过1。

5%。

五、各矿必须及时掌握矿井、采区储量、损失量、采出量等情况;对损失量、损失率、各项损失所占的比重及造成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工作制度

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工作制度

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工作制度
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工作制度是为了实现对矿山储量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而制定的一套工作规范和流程。

其主要目的是确保矿山储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矿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包括以下要素:
1. 数据采集:规定了矿山储量数据的采集标准、方法和频率。

要求矿业企业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及时、准确地采集和录入矿山地质勘查、采矿生产等相关数据。

2. 数据核查:建立了数据核查机制,要求矿业企业定期对采集的矿山储量数据进行核查和验证。

通过与实际情况对比,排查和纠正可能存在的数据错误和偏差。

3. 数据分析:要求矿业企业对核查后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以确定矿山储量的实际情况和变化趋势。

同时,利用专业软件和技术手段,开展储量模拟和预测,为资源合理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数据报告:规定了数据报告的编制和提交要求。

要求矿业企业定期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储量报告,包括储量情况、变动情况、预测情况等内容。

报告要求内容完整、准确、及时。

5. 监督检查:建立了监督检查机制,要求相关主管部门对矿业企业的储量数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核实。

如发现数据
不准确或存在违规行为,要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追究责任。

通过建立和落实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可以提高矿山储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矿业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公司矿山资源管理制度

公司矿山资源管理制度

公司矿山资源管理制度矿山资源管理制度应明确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企业仅拥有探矿权和采矿权。

因此,制度中应详细规定企业如何依法申请、使用、转让和注销这些权利,以及在权利变更过程中的具体程序和责任。

资源勘探与评估是矿山资源管理的基石。

制度中应包含对勘探活动的规范,包括勘探计划的制定、实施和监督,以及对资源储量的评估方法和标准。

确保资源勘探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开采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再次,开采规划与设计是确保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环节。

制度应规定企业必须根据资源储量和市场需求,制定长期和短期的开采计划。

同时,要求在开采前进行详细的工程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安全环保是矿山资源管理不可忽视的一环。

制度中应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同时,要求企业采取措施减少开采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废水处理、尾矿库建设和管理、生态修复等。

矿山资源管理制度还应涵盖资源税费和收益分配的内容。

明确企业应缴纳的资源税、环保税等相关税费,并合理分配资源开发所得收益,确保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得到妥善平衡。

监督与考核机制是制度执行的保障。

制度中应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同时,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资源管理工作进行评估,以此激励企业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一份合理的矿山资源管理制度应当全面覆盖资源权属、勘探评估、开采规划、安全环保、税费分配以及监督考核等方面。

通过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矿山资源的开发效率,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的长远利益。

储 量 管 理 办 法

储 量 管 理 办 法

储量管理办法前言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所属矿山地质储量管理工作,确保公司地质储量总量稳步上升,保证所属矿山持续稳定生产,特制订该办法。

一、一般概念和具体方法1 、矿山储量的构成1.1 矿产储量(地质储量):生产矿山保有的矿产储量由矿产储量和生产矿量构成。

矿产储量(习惯于将其称为地质储量)是经过地质勘探、基建勘探和生产勘探后,经勘查证实存在矿床(矿体),探明其空间分布、产状、形态、规模和质量,能为当前工业生产技术经济条件所开发利用的原地矿产资源量。

它是矿山矿产资源量中已勘查探明矿产资源量的一部分。

1.2 生产矿量:是指在探明能利用储量的基础上,按照设计要求,完成相应采矿阶段的准备工作,根据生产技术经济指标要求,计算相应采矿准备工程系统内的可采矿量,作为矿山采掘(剥)切割设计和生产计划的依据。

生产矿量根据不同采矿方法的相应开采设施和工程准备程度,分为开拓、采准、备采三级矿量,或开拓、备采二级矿量。

开拓矿量是指在勘探程度达到相应级别的能利用探明储量基础上,完成设计所规定的开拓系统工程范围内及其所开采的邻近矿体,所计算的除永久性矿柱和暂不回采的矿柱外的所有能利用已有开拓工程进行采准的矿量。

采准矿量是指在勘探程度达到相应级别的能利用探明储量和开拓矿量的基础上,完成设计所规定的全部采准工程和辅助工程系统的范围内,所计算的除永久性矿柱、不同时回采的矿柱和开采条件复杂、技术经济无法开采的矿量,以及不符合回采顺序的块段外的所有能利用已有采准工程系统进行备采的矿量,它是开拓矿量的一部分。

备采矿量是指按照采矿方法要求的顺序,做好全面回采、切割等采矿准备工作,所计算的除没有回采切割工程的矿柱及未有措施解决开采条件复杂的采场外的所有能利用已有采矿准备工程进行回采的矿量,它是采准矿量的一部分。

生产矿山的矿产储量根据矿产统计工作的需要,从而分为:矿山的总储量、可采储量、保有储量和新增储量等。

矿山的总储量一般是指矿山基建设计初期,由地质勘探部门提交给矿山的累积探明储量。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制度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制度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制度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制度一、背景和基本概念资源储量是指矿产资源所包含的经济价值的总量,是矿山开发规模和周期的基础。

因此,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制度是矿山开发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措施之一。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制度是指为了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保障矿业企业的长期发展,按照国家矿产资源管理法规、规章和标准,制定的对矿山资源进行测定、评估、预测、控制和监测的管理体制和工作程序。

二、制定目的1.规范矿山资源储量管理行为,保障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矿山资源储量的精度和可靠性,为企业的决策和投资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3.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矿产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4.规范矿山资源管理的工作程序和职责分工,提高矿山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自然矿产资源开采为主要经营活动的矿业企业,包括国有矿山、集体矿山、民营矿山以及其他经营矿山开采的企事业单位。

四、管理体制本制度下创建了矿山资源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管理、监督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工作。

该小组由矿山领导、技术管理人员、资源储量核算专家、环境管理专家等组成,岗位职责如下:1.矿山领导:全面掌握矿山资源储量管理情况,做出相关决策。

2.技术管理人员:制定资源储量计算方法和测定程序,监督资源储量信息收集和分析。

3.资源储量核算专家:负责矿山资源储量核算和数据质量监测。

4.环境管理专家:掌握矿山环境数据情况,监测矿山环境变化与资源储量变化的关系。

五、管理程序1.资源储量评估:按照国家规定的矿山资源评估标准,对矿山资源进行评估,确定矿山的可采储量。

2.资源储量分析:在采矿过程中,及时进行资源储量分析,对矿山资源开发情况进行反馈、调整和控制。

3.资源储量预测:以资源储量评估为基础,结合资源采矿方法、矿山开采方案、市场需求等因素,对未来矿山资源储量进行预测。

4.资源储量监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矿山资源储量进行实时监测,对矿山资源开发变化及时反馈、调整、控制,以确保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矿山储量年度报告管理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矿山储量年度报告管理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矿山储量年度报告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0.11.27•【文号】自然资办发〔2020〕54号•【施行日期】2020.11.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矿山储量年度报告管理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0〕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部信息中心: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矿产资源储量动态更新机制,进一步加强矿山储量管理,及时掌握年度变化情况,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利用,现就规范矿山储量年度报告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储量新分类标准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是矿产资源管理的基础,是指导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依据。

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指导矿山企业做好矿产资源储量数据新老分类转换工作,将其生产勘探、采矿设计、生产运行、资源储量管理等工作中使用新分类标准的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矿山储量动态更新工作基础矿山企业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应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开展生产勘探和各种工程地质调查,及时完成工程验收、取样及原始地质编录,定期进行综合地质编录;及时更新查明资源储量台帐和资源储量变动台帐,绘制采掘(剥)平面图、井下井上工程对照图、资源储量估算图,全面准确地反映矿山资源储量情况。

矿山企业应根据生产进程及时升级资源储量类型。

应结合矿床地质条件、矿石质量、技术经济条件等变化,按规定调整工业指标,修订资源储量估算参数,估算资源储量的新增及动用情况,分析变动原因,落实具体变动地段和部位,编制年度矿山动用资源储量估算表和资源储量平衡表,确保动用的资源储量均已估算了证实或可信储量类型。

鼓励矿山企业通过三维矿山地质建模等方式,结合矿山日常生产管理,实现矿产资源储量三维可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做到矿山资源储量的保有量、增减量、开采量、损失量等自动统计和及时更新。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背景矿山储量是矿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矿山规划、运营、评估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是指对矿山储量进行实时、全面、精准、动态监测、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通过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能够实时掌握矿山储量变化情况,指导矿山生产决策,保障矿山规划和资源评价的准确性。

要求1. 实时性矿山储量数据应当及时更新,以保证数据的及时性。

应当建立可靠的数据采集、管理、传输与更新系统,确保矿山储量数据的实时获取和传输。

2. 全面性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全面考虑不同类型矿石的储量情况。

因此,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例如,矿床地质特征、采矿方法、开采难度、技术条件等,精密计算矿山储量。

同时,要考虑矿区内各种储量类型的储量变化情况。

3. 精准性对矿山储量进行动态管理需要高精度、高可信度的数据。

根据不同矿石采集情况,矿山储量数据应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计算方法进行统计及分析,确保矿山储量数据的准确性。

4. 可视化通过可视化形式展示矿山储量变化情况,有助于加深对矿山储量状态的认识。

可视化的展示方式可以是用图表表示矿山储量的增减趋势,或者利用GIS等技术进行地图显示,从而形成直观的空间感知。

5. 安全性矿山储量数据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数据,需要加强数据安全。

在数据管理和传输过程中,要加强数据传输加密的措施,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矿山储量数据的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对矿山储量的动态管理是矿山运营与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可靠的数据采集及分析系统、细化的计算方法,以及高效的数据展示方式,可以更加全面、精准地掌握矿山储量变化情况,从而提高矿山的运营效率和评价精度,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江西省矿山资源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办法

江西省矿山资源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办法

江西省矿山资源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7.06.18•【字号】赣国土资字[2007]63号•【施行日期】2007.07.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江西省矿山资源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办法(赣国土资字[2007]63号二〇〇七年六月十八日)第一条为加强矿山资源储量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发[1987]42号)、《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49号令)、《江西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3号令)、《关于全面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87号)、《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国土资发[1999]205号)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矿山资源储量动态监督管理是指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国家发布的地质勘查规范及技术标准等要求,在开展矿山资源储量地质测量工作基础上,监督采矿权人动用矿山占用的资源储量和年度开采、损失的资源储量,并对非正常损失的资源储量实施审批核销管理。

第三条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含单设的地矿行政管理部门,下同)应当依据本办法对矿山资源储量进行动态监督管理。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开采的采矿权人,应当按本办法规定的要求对占用的和消耗的矿产资源储量进行年度测量和核销。

矿山资源储量地质测量机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及评审专家应当按本办法规定的要求进行矿山资源储量地质测量和评审。

第四条矿山资源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实行省、市、县三级管理,其权限与职责按照采矿许可证管理权限和国土资发[2006]87号文的规定执行。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引言矿井储量是矿山企业的重要财富,直接关系到矿山生产和经济效益。

为了合理、科学地管理矿井储量,提高矿山生产效益,制定本规程。

规定储量核算1.矿井储量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矿用地面积计算,计算方法应符合矿产资源规划标准和规范。

2.矿井储量核算应包括合理储量、探明储量和预测储量,以及不同品位和不同工艺所需储量等内容。

3.矿井储量的核算应按照矿山年产量分级,以及矿井开采区域的不同条件和性质进行核算。

4.矿井储量核算应以重量或体积为单位,计量单位应按照国家标准和矿山行业的统一规定执行。

储量检查1.矿井储量检查应在每个采矿年度的结束后进行,检查结果应及时向矿井主要领导层报告。

2.储量检查应由矿山企业专门的储量检查机构或者第三方检查机构进行,检查机构必须具备矿井设计、开采、勘查等专业技术人员和完备的检查设备。

3.储量检查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矿井储量计算标准和规范进行,检查结果应与矿山企业自行核算储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如有差异应说明原因。

储量调查1.矿井储量调查是对矿山内已探明或预测储量进行全面的调查,主要目的是评估矿山储量的质量,确定矿山的开采方案。

2.矿井储量调查应由矿山企业聘请具有矿井调查资格的机构进行,调查机构必须具备勘探、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专业技术人员和完备的调查设备。

3.矿井储量调查应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数据来源应来自于矿山企业自有的或者经过认定的数据。

储量管理1.矿井储量管理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矿业行业的统一规范来实施,同时还应充分考虑矿山的特殊情况。

2.矿井储量管理应实现储量信息共享,提高储量数据共享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矿井储量管理应定期公布储量数据和储量信息,同时还应根据实际需要提供矿井储量的技术咨询服务和矿山储量质量评估等服务。

结论本规程的实施将有利于加强矿井储量管理,提高矿山生产效益,促进矿业健康发展。

同时,还需要矿山企业进一步加强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储量管理的专业水平。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8.08.13•【文号】国土资发[2008]163号•【施行日期】2008.08.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6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为进一步加强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和统一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部组织制定了《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的问题及时报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二○○八年八月十三日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国土资源部二○○八年八月目次1 总则2 矿山地质测量3 资源储量分类4 资源储量估算5 资源储量损失6 回采率7 资源储量报销8 矿山资源储量台帐9 矿山储量年报10 附则附件1 金属、非金属矿山资源储量损失分类和损失率计算附件2 煤炭储量损失及损失率计算附件3 矿山查明资源储量台帐(表)格式附件4 设计资源储量台帐(表)格式附件5 矿山资源储量变动台帐(表)格式附件6 开采结束资源储量比较台帐(表)格式附件7 矿石损失统计台帐格式附件8 矿山储量年报编写格式1 总则1.1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目的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目的是适时、准确掌握矿山资源储量保有、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促进矿山资源储量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1.2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任务1.2.1 根据矿山建设生产的不同阶段,结合矿床地质条件、资源储量保有程度、矿山开采顺序,研究提升资源储量类别和探求各类生产矿量的方案,为矿山建设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1.2.2 做好各阶段的资源储量的变动分析,核实变动的原因,落实资源储量变动的具体地段和部位。

1.2.3 及时掌握和分析资源储量的利用状况,查清资源储量损失的原因和地段,提出降低开采损失的意见。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制度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制度

·山西宁武榆树坡煤业有限公司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制度生产技术部二零一七年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制度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矿产资源法》和《煤矿工业技术政策》,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等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建立健全储量保密制度,地质储量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回采率分析检查制度和储量核减审批制度。

2.参加审查水平延伸设计、开拓、采区及采掘作业规程,编制和审查年、季、月度生产计划及回采率计划等相关会议,其掌握情况,对开采部门进行业务监督。

3.掌握矿井各类储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并对资源的合理开采实行业务监督。

加强边角煤的回收,将边角煤的回采列入正式计划。

4.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是缓和采掘接续紧张,延长矿井寿命,搞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各部门负责人要广泛宣传提高回采率的重大意义,教育职工珍惜国家煤炭资源,努力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

5.回采率是煤矿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在计划、设计、回采过程中,要按国家规定的回采率标准编制回采率计划。

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对回采率指标完成情况经常进行督促、检查。

6.在制定计划和生产过程中,不允许有采厚丢薄、采易丢难、吃肥丢瘦等浪费煤炭资源的行为发生。

7.国家煤炭资源回收率标准:(1)采区回采率:薄煤层不低于85%,中厚煤层不低于80%,厚煤层不低于75%。

(2)工作面回采率:薄煤层不低于97%,中厚煤层不低于95%,厚煤层不低于93%。

8.煤层最低可采厚度0.8米,最高灰分40%,凡超过该指标时,由地质组向总工程师汇报后,向上级办理储量注销或报损手续。

9.各种煤柱:(1)工业广场煤柱要按设计标准严加控制,不得任意扩大,一般应在无煤带建立居民区和其它建筑,塌陷区村庄需搬迁时,应迁建在无煤带或标定的已采区,避免二次搬迁。

如因特殊情况需要留设煤柱时,必须经上级批准。

(2)对过去由多种原因丢弃的残煤或煤柱,在确保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应积极进行复采,以延长矿井寿命,减少资源损失。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规范》(报批稿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规范》(报批稿

DZ/T XXX—2021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目的任务 (2)5 基本要求 (2)6 资源储量升级要求 (3)7 生产矿量 (3)8 资源储量变化对比 (4)9 损失、贫化计算要求 (4)10 “三率”评价要求 (5)11 矿山工作年度总结要求 (5)12 资料档案保存要求 (6)附录A(资料性)资源储量统计计算公式 (8)附录B(资料性)资源储量变化对比表 (10)附录C(资料性)矿山资源储量年度报告内容 (11)附录D(资料性)矿山资源储量年度变化表样式 (16)附录E(资料性)矿山资源储量有关台账 (17)附录F(资料性)各矿种资源储量估算对象及计量单位 (22)I矿山资源储量管理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固体矿产矿山(井)资源储量管理的目的任务、基本要求、资源储量升级要求、生产矿量、矿山资源储量变化对比、损失贫化计算要求、“三率”评价要求、矿山工作年度总结要求、资料档案保存要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矿山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及矿山储量年度报告。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908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7766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8341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 25283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GB/T 31089 煤矿回采率计算方法及要求DZ/T 0079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技术要求DZ/T 0272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指标及其计算方法DZ/T 0338 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规程DZ/T 0339 矿床工业指标论证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累计查明资源储量total mineral resources and reserves简称累计查明量,指经历次矿产资源勘查和矿山地质工作所估算的资源储量总量。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规范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规范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规范一.总则1.本规范旨在规范矿山资源储量管理,保护矿山资源安全、有效且可持续利用、发展矿山事业。

2.为了保护和发展矿山资源,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矿山资源储量管理的监管,特制定本规范。

二、定义1.矿山资源储量:指矿山的矿石储量,包括其中可采的有效资源,以及预计可以有效开采的资源储量。

2.矿山资源储量管理:指矿山、探勘等行业对矿山资源储量进行准确测算、科学评价、可靠监测等管理活动。

三、储量计算与评价1.矿山储量计算,必须按照规定的测量坐标、距离标准和测量范围、方法,结合矿床地质条件,仔细量测矿山储量,准确算出矿山储量数量和质量,在真实的情况下矿山的储量变化随时间的变化等。

2.矿山储量评价旨在确定矿山资源的有效性、可采度和持续性,是为矿山经营提供决策依据,也是矿山经营健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依据。

四、储量监测1.矿山资源储量监测实行期限制度,即矿山资源储量必须定期进行监测,以确保储量数据和储量评价保持最新,为矿山经营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2.储量监测应在矿山储量计算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监测方法应当合理、完善,要求准确、客观。

3.矿山储量监测记录应当完备、准确,时间等信息应准确标记,及时更新,方便监管部门调取储量数据和储量评价分析。

五、管理体制1.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应当形成健全的管理体制,采用分部分项、精细化管理,规范实施矿山资源储量管理。

2.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应当严格落实质量管理体系,在各个程度都应加强审核,以确保质量不偏差。

3.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应当规范矿山的测量方法、评价方法、监测方法等,确保数据准确、完整。

六、责任与监督1.责任主体应当依法负责于矿山资源储量管理,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资源合理利用、财务收入保障等职能,认真落实上级下达的政策、指示,理念及要求,做好管理工作。

2.监督部门应当及时监督、检查矿山资源储量管理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责任主体解决问题,落实整改措施,确保矿山资源储量安全、有效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矿山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资源,肩负着赋能全球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使命。

矿山储量是矿山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动态管理对于保证矿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日益高昂的开采成本,矿山储量动态管理成为了矿业发展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基本原则矿山储量动态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矿山储量是随着开采进展不断变化的,因此,储量估算必须基于现有采掘区域的实际调查数据和软硬件模拟。

其次,矿山储量的管理应该运用贯穿整个矿山开采过程的“三评制度”,即“预评估——中期评估——年度评估”体系。

这样才能确保储量估值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还应该在充分考虑矿床类型、地质深度、不同煤层的储量要素、当地法律法规、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开展,这样才能确保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二、运用科技手段对矿山储量进行动态管理的方法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矿山储量进行动态管理已经成为当前矿业行业的发展方向。

在矿山综合信息管理系统(MIS)中,储量动态管理模块通常包括储量估值、开采进度管理、矿区图形和数据信息处理等内容,并且各项子模块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一个高效的管理工作链。

在应用矿区储量管理软件时,需要进行各种参数的输入,包括物质储量参数、工矿处理参数、环境因素参数等,以及完成储量预测和参考矿山的基本数据。

在这些参数输入完成后,软件模块就可以根据矿山开采实际情况自动生成各种生产报表、科技报表,总体上提高了矿山管理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另外,在矿山储量管理方面,使用先进的地震勘探技术、重力勘探技术、电磁勘探技术等方法也是不可缺少的,这些方法可以提高储量的发现和预测精度,并协助进行矿山规划、采矿方案设计、矿山水文地质研究等。

例如,电磁勘探技术可以通过对区域内电磁场的探测和分析来揭示矿床的分布,地震勘探技术可以通过不同尺度的震源对矿床空间结构及其储量分布情况进行解析,重力勘探技术可以通过不均匀引力场观测和分析来揭示矿床分布。

矿山储量年报管理制度范本

矿山储量年报管理制度范本

矿山储量年报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矿山储量管理,规范矿山储量年报的编制和提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矿产资源的矿山企业。

第三条矿山企业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地编制和提交矿山储量年报。

第二章矿山储量年报的编制第四条矿山储量年报应包括矿山生产基本情况、矿山地质测量、探采对比、资源储量估算及增减结果、资源储量平衡表及有关附图等内容。

第五条矿山生产基本情况应包括矿山采矿权设置、开采方式及开拓方案、生产能力、主要生产技术指标等。

第六条矿山地质测量工作方法、工作量及质量应详细记录,包括测量仪器设备、测量人员、测量成果等。

第七条探采对比应简述矿山开拓、采准后,矿体形态、产状、空间位置、矿体厚度、矿石品位等的变化情况。

第八条资源储量估算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明确圈矿工业指标、估算方法、估算参数、矿山资源储量圈定与外推原则等。

第九条矿山企业应统计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估算当年动用资源储量(开采量、损失量)、重算和勘查增减资源储量、保有资源储量。

第十条矿山储量年报的编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报告的质量。

第三章矿山储量年报的提交和审查第十一条矿山企业应于每年1月底前将矿山储量年报提交给所在地矿产资源管理部门。

第十二条矿山储量年报应提交的材料包括:书面报告、相关附图、数据表格等。

第十三条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应对提交的矿山储量年报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报告,应要求矿山企业及时整改。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十四条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矿山储量年报编制和提交的监督管理,对违反本制度的矿山企业,依法予以查处。

第十五条矿山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矿山储量年报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五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七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矿山储量年报是反映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储量变化情况的重要文件,对于指导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山西宁武榆树坡煤业有限公司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制度
生产技术部
二零一七年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矿产资源法》和《煤矿工业技术政策》,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等规定,结合
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建立健全储量保密制度,地质储量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回采率分析检查
制度和储量核减审批制度。

2.参加审查水平延伸设计、开拓、采区及采掘作业规程,编制和审查年、季、月度生产计划及回采率计划等相关会议,其掌握情况,对开采部门进行业务监督。

3.掌握矿井各类储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并对资源的合理开采实行业务监督。


强边角煤的回收,将边角煤的回采列入正式计划。

4.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是缓和采掘接续紧张,延长矿井寿命,搞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各部门负责人要广泛宣传提高回采率的重大意义,教育职工珍惜国家煤
炭资源,努力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

5.回采率是煤矿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在计划、设计、回采过程中,要按国家规定的回采率标准编制回采率计划。

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对回采率指标完成情况经常进
行督促、检查。

6.在制定计划和生产过程中,不允许有采厚丢薄、采易丢难、吃肥丢瘦等浪费
煤炭资源的行为发生。

7.国家煤炭资源回收率标准:
(1)采区回采率:薄煤层不低于85%,中厚煤层不低于80%,厚煤层不低于
75%。

(2)工作面回采率:薄煤层不低于97%,中厚煤层不低于95%,厚煤层不低
于93%。

8.煤层最低可采厚度0.8米,最高灰分40%,凡超过该指标时,由地质组向总
工程师汇报后,向上级办理储量注销或报损手续。

9.各种煤柱:
(1)工业广场煤柱要按设计标准严加控制,不得任意扩大,一般应在无煤带建立居民区和其它建筑,塌陷区村庄需搬迁时,应迁建在无煤带或标定的已采区,避免二次搬迁。

如因特殊情况需要留设煤柱时,必须经上级批准。

(2)对过去由多种原因丢弃的残煤或煤柱,在确保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应积极进行复采,以延长矿井寿命,减少资源损失。

10.积极试验和推广沿空送巷、沿空留巷、对拉工作面等无煤柱开采方法,从而
取消或减少溜子巷煤柱、采区隔离煤柱、上(下)山煤柱和大巷煤柱。

11.回采工作面开采前必须有作业规程,并按测量组根据设计圈定范围正规开采。

在回采过程中,不得随意缩短溜子。

如确因条件变化需改变原来的采煤方案时,应由采煤队技术员提出理由,经有地质组储量管理人员参加的技术性会议确定,由总工程师和矿长同意后方可执行新的采煤方案,否则应追究责任,限期恢复原来采
法。

12.煤层必须一次采全高,不准丢底或留顶煤,在回采工作面内禁止留设小煤柱。

如确因条件变化需留设时,应由采掘区队技术员事先以书面形式提出,经有地质组储量管理人员参加的技术性会议决定,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执行。

13.地质组每年应根据补勘及生产中所获资料,对储量进行一次核实,并据此编制《矿井储量平衡表》、《生产矿井储量动态表》、《生产矿井储量损失量表》报上级部门审批。

还应及时做好储量的报损、注销、或列入地质损失等上报审批工作。

在日常生产中还应建立、健全有关储量管理的图、表、帐、卡等填报统计工作。

14.对生产过程中由于采煤技术原因,目前无法开采,需要报损储量,由生产部
门有关人员提出资料,地质组办理上报审批手续。

15.每年初对上年度的储量图、表、帐、卡及上级有关批复文件等资料整理成册
归档保存。

地质储量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
1.地质储量图纸、资料都要经过逐级审查、签字后方可复制、发放或上报。

2.地质储量资料必须有两人计算,校对,并做到当日计算,当日绘图。

3.凡对外提供的各类地质储量资料、图纸必须有编制,科长、总工程师审查签
字后方能提供使用。

4.生产补勘报告、工程或水文地质报告、采区地质说明书经矿总工程师审查后,
报公司审批。

回采、掘进地质说明书由科长审查后,报矿总工程师审批。

5.储量及三量月、季、年报必须经科长审核后,报矿总工程师、矿长审查后方可上报。

矿井储量核实报告由矿总工程师、生产科审查后,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上
报。

6.煤炭储量的注销、报损、地质损失和储量转出,按国家现行规程规定的程序
报批。

7.各种矿图必须由科长审核后,报矿总工程师审批。

月验收进尺报表须经科长
审查后报出。

煤场库存量由科长审查后报矿长审批后报出。

8.各阶段及工作面,回采或掘进地质说明书,由科长审查后报矿总工程师审批。

9.生产补充勘探报告,凡委托勘探队施工补充勘探项目,由矿编制计划报公司
批准。

矿自行施工的小型补勘项目,由矿总工程师批准。

10.煤炭储量的注销、报损、地质损失和储量转出按储量管理规定执行。

回采率分析检查制度
1.设计采区回收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薄煤层不低于85%,中厚煤层不低于80%,厚煤层不低于75%。

特殊情况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须经集团公司批准。

各矿要严格按批准的采区设计进行开采,确保采区、工作面回收率达到规定要求。


经集团公司批准不得随意降低回收率。

2.每年末矿总工程师组织地质、技术等部门及储量管理人员,根据开拓开采安排,计算本年度采区回采率指标完成情况,测算下年度采区回采率指标,报请上级
批准。

3.每季度按规定计算实际采区回采率报送天誉公司及集团公司审查,集团公司汇总并上报省局。

其中采区动用储量、采出煤量、损失量、采区摊销煤量的计算应
符合实际情况,并与图表吻合。

4.加强工作面浮煤管理。

单一煤层和底分层工作面在两平方米内浮煤平均厚度不得超过30mm,分层的顶、中层工作面不超过60mm。

各矿要制定浮煤管理奖罚制度。

储量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进行测定严格监督管理及执行奖罚制度。

天誉公司和
集团公司不定期进行现场核查。

储量核减审批制度
1.采区准备或生产过程中,当面积损失或地损超过相关规定时,矿井必须在停头、停面、弃采前三天书面向天誉公司及集团公司汇报,天誉公司和集团公司在两
天内根据汇报资料或进行现场调研答复。

2.由于补勘或扩勘、采勘对比、井界变动、重算、修改矿井地质报告等原因引
起储量变动,地质部门依据有关技术资料,提出储量变
动报告,经矿总工程师审查,年底经天誉公司和集团公司储量审查会议核实批准后,按一般增减处理。

核实时,要有相应的补勘(或扩勘)报告、采后总结、井界变动批
文、矿井地质报告批文等技术文件。

3.转入、转出、注销、报损、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的主办部门及各级批准权限
严格按储量管理规程执行。

探煤厚制度
1.根据实测资料预测工作面内煤层厚度、结构的变化情况。

2.当巷道揭露煤层全厚时,每个观测点应观测煤层厚度、各煤分层厚度、夹石层厚度、岩性和坚硬程度,当巷道不能揭露煤层全厚时,应按表《矿井地质规程》
规定的间距探测煤层全厚。

3.出现煤层变薄和分岔和尖灭时,应着重观测煤层结构、煤质、煤和围岩的接触关系、围岩岩性特征,为分析煤厚变化原因,预测变薄带、可采边界、分合区界
线积累资料。

4.,按规
定间距用钻探查明其可采性。

预防丢煤制度
1.地测人员要采取各种手段搞清井田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条件,及时提供各种
地质资料。

2.设计人员要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设计和采煤方法。

3.掘进队组要严格按设计施工,如发现原设计将造成不合理损失时,应及时汇
报。

4.回采队组要严格按规程施工,顶煤、底煤、浮煤损失,煤柱损失不得超过设
计规定。

统计年报制度
1.地质测量人员做好煤炭资源合理开采和采区回采率实测计算。

2.生产技术部门落实好采区、工作面回采率的实际统计。

3.填制好《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年报表》及时上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