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方剂
发散风热咳嗽的方剂

发散风热咳嗽的方剂
发散风热咳嗽的方剂是中医药治疗咳嗽的重要方剂之一。
在中医药理论中,咳
嗽分为多种类型,其中风热咳嗽是常见的一种类型。
风热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声音嘶哑、咳嗽有痰、咳嗽时咽喉疼痛、咽喉干燥等症状。
针对这种类型的咳嗽,中医药有很多经典方剂可以治疗,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发散风热咳嗽的方剂。
首先是桔梗石膏汤,这是治疗风热咳嗽的经典方剂之一。
桔梗石膏汤的主要药
物包括桔梗、石膏、甘草等。
桔梗石膏汤具有清热化痰、润喉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咳嗽嗓子疼痛、痰黄稠、咳嗽声音嘶哑的症状。
痰热咳嗽患者可服用此方剂,能有效改善症状,加快痊愈。
其次是银翘散,这是另一种常用于治疗风热咳嗽的方剂。
银翘散的主要药物包
括银翘、连翘、桔梗等。
银翘散有清热解毒、疏风利咽的功效,适用于咳嗽嗓子痒、咽喉疼痛、痰黄稠的症状。
痰症咳嗽患者常常服用银翘散可以改善症状,缓解咳嗽症状。
此外,还有石膏糖浆,石膏糖浆是一种常用的清热解毒疗痰的方剂。
石膏糖浆
的主要药物包括石膏、炙甘草、炒鳖甲等。
石膏糖浆有清热燥湿、疏风利咽的功效,适用于痰症咳嗽症状痰黄痰痒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
治疗感冒发烧的中药方剂

治疗感冒发烧的中药方剂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
感冒的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喉咙痛、咳嗽、发烧等。
中药在治疗感冒发烧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
1.麻黄汤:麻黄汤是治疗感冒发烧的经典方剂,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组成。
它有温里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2.三黄石膏汤:三黄石膏汤由黄芩、黄连、黄柏和石膏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生津的作用。
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口渴、咳嗽等症状。
3.银翘散:银翘散由连翘、桔梗、荆芥、板蓝根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解表发汗的作用。
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
4.葛根汤:葛根汤由葛根、麻黄、桂枝组成,有发表解毒、解表散寒的作用。
适用于寒邪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身体乏力等症状。
5.板蓝根颗粒:板蓝根颗粒由板蓝根提取而成,具有抗病毒、清热解毒的作用。
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喉咙肿痛等症状。
中药方剂在治疗感冒发烧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注意事项:1.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感冒发烧有多种病因和病情,应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方剂,避免盲目使用。
2.找专业医生的指导:中药方剂的使用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合理使用和剂量过大或过小。
3.按时按量服用:中药方剂的疗效需要持续的服用才能发挥出来,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
4.注意饮食调理:感冒期间应注意适当增加营养,多喝水,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5.休息调理:感冒期间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综上所述,中药方剂在治疗感冒发烧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在使用中药方剂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剂,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此外,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和休息,以加快康复。
火麻仁薏苡仁汤清热化痰止咳效果佳

火麻仁薏苡仁汤清热化痰止咳效果佳火麻仁薏苡仁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以火麻仁和薏苡仁为主要药材,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该方剂在临床应用中广泛使用,被证实对于各种咳嗽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火麻仁薏苡仁汤的成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更加了解和认识这一中药方剂。
火麻仁和薏苡仁是火麻仁薏苡仁汤的主要成分,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火麻仁性味辛甘微苦,具有理气和胃、止咳的作用。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利水渗湿、清热化湿的功效。
两者联合应用,可以增强彼此的疗效,达到清热化痰止咳的目的。
火麻仁薏苡仁汤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途径来改善咳嗽症状。
首先,火麻仁薏苡仁汤能够清热解毒,降低身体内的炎症反应,减轻咳嗽的发生。
其次,该方剂能够化痰平喘,促进痰液的排出,减轻痰湿对于呼吸道的刺激,从而缓解咳嗽。
同时,火麻仁薏苡仁汤还具有润肺的作用,可以改善肺部组织的干燥状况,减轻刺激性咳嗽的发生。
临床应用中,火麻仁薏苡仁汤主要用于治疗热毒所致的各种咳嗽症状。
例如,对于感冒引起的咳嗽、支气管炎导致的咳嗽以及慢性咳嗽等,该方剂都有良好的疗效。
实际应用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在火麻仁薏苡仁汤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适当的加减法,以提高疗效。
总结而言,火麻仁薏苡仁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具有清热化痰止咳的效果,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清热解毒、化痰平喘以及润肺止咳的途径来改善咳嗽症状。
在正确认识和使用的前提下,火麻仁薏苡仁汤可以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对于个体差异较大的患者,以及伴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该方剂,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小青龙汤一方加减治疗咳嗽方法

小青龙汤一方加减治疗咳嗽方法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等等。
小青龙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可以用于治疗咳嗽。
下面将介绍小青龙汤的一方加减治疗咳嗽的方法。
小青龙汤是由陈皮、苍术、生姜、半夏、干姜、竹茹、黄芩、白芍、黄连等组成的方剂。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祛痰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对小青龙汤进行一方加减的治疗。
首先,小青龙汤的加减治疗可以根据咳嗽的症状来确定。
如果患者是湿咳,可以加入陈皮、苍术、半夏等药物,以增强祛痰效果。
如果患者是干咳,可以加入白芥子、白术等药物,以增加润喉效果。
此外,还可以加入肉桂、附子等药物,以温肺止咳。
其次,小青龙汤的加减治疗可以根据病情的轻重来确定。
如果患者的咳嗽症状较轻,可以减少一些生姜、竹茹等药物,以减轻刺激性。
如果患者的咳嗽症状较重,可以增加一些黄芩、生石膏等药物,以增加清热效果。
另外,小青龙汤的加减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来确定。
如果患者是寒证型咳嗽,可以加入附子、肉桂等温阳药物,以温肺止咳。
如果患者是热证型咳嗽,可以加入黄芩、黄连等清热药物,以清热解毒。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小青龙汤的加减治疗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病情来确定加减的药物和剂量。
此外,加减治疗只是小青龙汤的一种应用方式,其他治疗措施如中药煎剂、针灸疗法等也可以结合使用,以加快康复。
小青龙汤一方加减治疗咳嗽的方法,可以根据症状、疾病的轻重、患者的体质等来确定。
加减治疗可以针对咳嗽的不同症状进行调整,以提高疗效。
然而,使用小青龙汤一方加减治疗咳嗽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且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同时,患者还可以采取其他辅助疗法,如保持充足的休息、饮食调理等,以促进康复。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治疗和调理来缓解和治愈的。
中药方剂治疗喉源性咳嗽48例疗效观察

效不满意 而就诊 治疗 。所 选病 例 有如 下 特征 : 咳嗽为初 始症 状 , 即在 治 疗过 程 随 中出现咽痒 或痛 , 加引 起 咳嗽 , 阵发 更 呈 性 , 至痉挛性 咳嗽 , 痰 或无 痰 。可 因 甚 少 寒冷 、 味刺激加 重 , 异 饮水 可缓解 。查体 :
咽部可见红或 红肿 , 的有 滤泡 , 肺 听 有 双 诊呼吸音清或粗 , 干湿哕音 。放射线 检 无
胸部正位 片所见 : 两肺 未见 异 常 。诊 断 : 喉 源性咳嗽 。证 属肺 失 宣 降 , 气郁 痰 阻。 治 宜宣肺降 气 , 解郁 化痰 , 咽。中 药方 利 剂 为 自拟 方 加玄 参 1 g 牛 蒡 子 1 g 5, 0 。前
成 痰 , 阻气 道 , 响肺气 之出入 , 痰 影 上逆 而
治 愈 3 例 (0 8 ) 好 转 1 4 7.% , 1例 ( 29 ) 无 效 3例 ( . %) 2.% , 6 3 。总 有效 率
为 9.% 。 37
咳。基本病 机为肺气壅遏 , 气郁痰 阻。治
宜宣肺 理气 , 痰止 咳 , 咽。在 自拟 中 化 利 药方 剂中杏仁 润燥 , 引邪下 行 , 白前共 加 同理 气 , 宣通肺 气 , 痰止 咳 ; 梗 、 干 祛 桔 射 为肺经利 剂 , 整咽喉之气机 , 调 与黄 芩、 甘 草共 同清肺 、 消痰 、 咽、 咳 , 解毒 抗 利 止 有 炎之功效 ; 百部 、 款冬花 、 紫菀 、 甘润苦 降 ,
中药 方剂 治 疗 喉 源 性 咳 嗽 4 8例 疗 效 观 察
咽痒者 加木 蝴 蝶 1g 蝉蜕 1 g 5, 0 。咽 部肿
高
巍
痛者加玄参 1g 牛蒡 子 1 g 人 肾、 经 , 5, 0, 肺 滋阴降火 , 散结 利 咽 , 毒 祛肿 。诸 药加 解 水煎 2次 , 武火 煮沸 后 , 1次 煎 2 第 0分 钟 , 2次 煎 1 第 5分钟 , 二 为一 , 3次 合 日 口服 , 日 1剂 。小儿 酌减 。治疗 5~1 每 0 日, 观察 治疗 结果 。服药期 间停 用抗 生素
百部治咳嗽方剂

【附方】
1.治卒得咳嗽生姜汁、百部汁和同合煎, 服二合.(《肘后方》)
2.治三十年嗽百部根二十斤, 捣取汁, 煎如饴.服一方寸匕, 日三服.(《千金要方》)
3.治肺寒壅嗽, 微有痰百部三两(炒), 麻黄三两(去节),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微炒, 煮三五沸).上为末, 炼蜜丸如芡实大.加松子仁肉五十粒, 糖丸之, 含化大妙.(《小儿药证直诀》百部丸)
4.治诸般咳嗽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二斤, 甘草(炒)十二两, 陈皮(水洗去白)一斤.共为末, 每服三钱,开水调下, 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 生姜汤调下.(《医学心悟》止嗽散)
5.治小儿百日咳蜜炙百部、夏枯草各9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6.治肺结核空洞蜜炙百部、白及各12g, 黄芩6g, 黄精15g.煎服.(《安徽中草药》)
7.治肺实鼻塞, 不闻香臭百部二两, 款冬花、贝母(去心)、白薇各一两.上四味, 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 米饮调下.(《圣济总录》百部散)
8.治蚰蜒入耳百部(切、焙).上一味, 捣罗为末, 以一字生油调, 涂于耳门上, 其虫自出.(《圣济总录》涂耳百部方
9.治头癣鲜百部30g, 鲜松针60g, 水煎.剃净头发, 洗除患处白痂, 再用煎液洗;继用松香、百草霜等量研取细粉, 调茶油, 涂患处.
10.治发虱, 阴虱百部捣烂, 按1:5比例浸于75%乙醇或米醋中12小时, 取浸出液涂患处.对家畜体虱亦有很好疗效.(9~10方出自《福建药物志》)
11.治喉癣百部一两, 款冬花一两,
麦冬三两, 桔梗三钱.各为细末, 蜜炼为丸, 如芡实大.噙化, 日三丸.(《洞天奥旨》)
12.治绣球风百部根、赤螺(烧存性)、露蜂房(烧存性)各等分.上为细末, 用醋并酱相和涂之.(《新本草纲目》)。
有哪些可以治疗咳嗽的中药方

有哪些可以治疗咳嗽的中药方咳嗽是独立的病症,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是秋冬季常见病症。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介绍咳嗽的中药吧,仅供大家参考。
咳嗽的中药方1.风寒袭肺。
咳嗽,痰稀薄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
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可选用通宣理肺丸(由麻黄、苏叶、前胡、杏仁、桔梗、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用淡姜汤或温开水送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麻黄止嗽丸、解肌宁嗽丸、小青龙合剂(冲剂)等,也可参考选用。
忌吃生冷油腻食物。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
2.风热犯肺。
咳嗽,咳声粗亢,痰稠色黄,咯痰不爽,伴有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咽干口渴、鼻流黄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
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可选用羚羊清肺丸(由羚羊角粉、浙贝母、大青叶、桑白皮、金银花、杏仁、枇杷叶、黄芩、前胡等中药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桑菊感冒片、川贝止咳露、蛇胆川贝液(散)等,也可参考选用。
寒咳、胃寒呕吐及糖尿病患者禁服。
3.风燥伤肺。
秋冬气候干燥伤肺,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黏稠难出、痰中带血丝、鼻燥咽干、身热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等。
治宜清热润燥、生津止咳。
可选用秋梨膏(由秋梨、浙贝母、麦冬、青萝卜、鲜藕、蜂蜜等制成),每次服15克,每日2次,温开水调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羊胆丸、莱阳梨膏等,也可参考选用。
忌食辛辣香燥、肥腻及过于寒凉之品,宜戒烟。
4.痰热郁肺。
咳而气喘,痰多色黄黏稠,不易咯出,口鼻气热、口苦咽干、咽痛喉肿、胸痛胸闷,舌苔黄,脉弦数等。
治宜清肺泻火、化痰止咳。
可选用二母宁嗽丸(由浙贝母、知母、石膏、黄芩、栀子、栝楼皮、桑白皮、五味子、陈皮、茯苓、甘草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有清气化痰丸、羚羊清肺丸等,可参考选用。
5.痰湿蕴肺。
咳嗽多痰、痰白而黏,痰出即咳止,伴有胸脘胀闷、神疲乏力、身重困倦、饮食减少、恶心呕吐、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等。
治咳嗽的中药方剂

治咳嗽的中药方剂
治咳嗽的中药方剂有很多,不同的方剂对应不同的咳嗽类型。
以下是常见的治咳嗽中药方剂的详细介绍:
1.桑菊饮加减
组成: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甘草等。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热咳嗽,症见咳嗽频繁剧烈,咽喉干燥疼痛,痰粘稠或呈黄色,不易咳出,流黄鼻涕,口渴、头痛、乏力等。
1.止嗽散加减
组成: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等。
功效: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咳嗽迁延不愈或愈后复发,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等。
2.桑杏汤加减
组成:桑叶、杏仁、沙参、浙贝母、栀子、梨皮等。
功效:润燥生津,止咳化痰。
主治:干咳、呛咳不断、喉痒、咽痛、唇鼻干燥等。
3.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组成:陈皮、半夏、茯苓、苏子、白芥子、莱菔子等。
功效:燥湿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痰湿咳嗽,症见咳嗽反复发作,尤以晨起咳甚,痰多黏稠或质稀,色白或灰,咳声闷重,胸中憋闷等。
4.桑白皮汤加减
组成:桑白皮、黄芩、贝母、杏仁、半夏等。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痰热咳嗽,症见咳嗽痰多,色黄黏稠,不易咳出,口渴咽痛等。
以上是常见的治咳嗽的中药方剂,但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个人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加减和调整。
同时需要注意中药治疗需要坚持一定的时间才能看到疗效,并且要注意饮食和休息等方面的调理。
桔梗茯苓汤祛痰止咳的经典方剂

桔梗茯苓汤祛痰止咳的经典方剂桔梗茯苓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用于祛痰止咳。
本文将介绍桔梗茯苓汤的方剂组成、作用原理、适应症以及使用方法等内容。
一、方剂组成桔梗茯苓汤的主要成分有桔梗、茯苓、白术、川贝、甘草。
桔梗具有祛痰止咳、行气解表的作用;茯苓能利水渗湿、健脾祛湿;白术有健脾温中、益气养胃的功效;川贝能清肺化痰、润肺止咳;甘草具有调和诸药作用,可缓解药性的刺激。
二、作用原理1. 祛痰化痰:桔梗茯苓汤主要通过桔梗、川贝的祛痰作用来化痰。
当体内痰湿郁滞时,容易导致咳嗽、痰多等症状。
桔梗和川贝能刺激呼吸道,促进痰液的排出,从而起到祛痰化痰的作用。
2. 温化脾胃:茯苓、白术具有健脾温中的作用,能够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湿气的排除。
湿气郁滞脾胃,容易导致咳嗽、痰多等症状,茯苓、白术能改善脾胃功能,减少湿气的产生。
3. 缓解咳嗽:桔梗茯苓汤中的川贝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能够缓解咳嗽症状,舒缓呼吸道。
三、适应症1. 湿痰咳嗽:桔梗茯苓汤适用于湿冷痰饮郁于胸膈,引起咳嗽、痰多等症状的患者。
如咳嗽时喉中有痰声,咳嗽痰多,痰色白稠,发热、恶寒等。
2. 湿热痰饮:桔梗茯苓汤也适用于湿热痰饮郁于胸膈,引起咳嗽、痰多等症状的患者。
如咳嗽痰黄稠厚,口苦、口干、口渴等。
3. 脾胃虚寒型咳嗽:由于脾胃虚寒,水湿停聚在体内,引起咳嗽、痰多等症状。
此时,桔梗茯苓汤能温化脾胃,缓解咳嗽症状,提高体内湿气的排泄能力。
四、使用方法1. 准备材料:桔梗、茯苓、白术、川贝、甘草。
按照医生的建议比例配制,一般为桔梗10g,茯苓10g,白术10g,川贝1g,甘草5g。
2. 制作方法:将药材加入适量水中煎煮,约20分钟。
待药液冷却后,滗出渣料,取得药液即可。
3. 用法用量: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200ml,每日2-3次,儿童酌情减半。
根据个体差异,医生可能会调整剂量。
4. 注意事项:过敏体质、孕妇、儿童、老人在服用桔梗茯苓汤前,应咨询医生,并按医嘱合理使用。
71、寒饮郁肺咳嗽上气基础方:射干麻黄汤

71、寒饮郁肺咳嗽上气基础方:射干麻黄汤寒饮郁肺咳嗽上气基础方:射干麻黄汤寒饮郁肺咳嗽上气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中医学认为其主要病机是由于外邪寒邪侵袭肺脏,导致肺气郁滞,从而引发咳嗽、上气等症状。
针对这一病症,中医药方剂中有一方剂备受推崇,那就是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汤是由射干、麻黄、桂枝、杏仁等药物组成的。
其中,射干为君药,麻黄为臣药,桂枝和杏仁为佐药。
这种组合方式使得射干麻黄汤在治疗寒饮郁肺咳嗽上气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
射干作为君药,具有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功效。
它能够发散肺气,解除肺脏的寒邪束缚,从而缓解咳嗽、上气等症状。
麻黄作为臣药,具有辛温宣肺、祛寒止咳的作用,可以增强射干的功效,加速病邪的排出。
桂枝和杏仁作为佐药,能够温阳化气、宣发肺气,协助射干和麻黄发挥作用。
射干麻黄汤方剂中的君臣佐使药的配伍,使得方剂具有疏风解表、宣肺散寒、祛寒止咳的综合疗效。
它主要用于治疗因外邪寒邪侵袭而引起的寒饮郁肺咳嗽上气等病症。
在临床应用中,射干麻黄汤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哮喘等疾病,尤其对于由于寒邪所致的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根据药性归经药味,射干麻黄汤属于辛温解表类方剂,其功能作用主要是疏风解表、宣肺散寒。
在八纲辩证中,射干麻黄汤适用于寒邪外袭、表卫不固的外感寒邪病症。
在六经辩证医理中,射干麻黄汤主要适用于太阳经和阳明经的病症,如头痛、发热、恶寒等。
中药方剂中药物君臣佐使的配伍非常重要。
君药具有主导疗效的作用,臣药起到辅助和加强君药作用的作用,佐药则能够调节君臣的关系,使方剂的功效更加全面。
射干麻黄汤方剂中的君臣佐使药的合理搭配,使得方剂在治疗寒饮郁肺咳嗽上气方面发挥出最佳的疗效,为临床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中药治疗方案。
伤寒论张仲景治疗咳嗽的方子

伤寒论张仲景治疗咳嗽的方子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咳嗽是由于邪气侵入肺部,通过温热、湿润的药物清热化湿,从而调节肺部的气血,使之行动自如,从而治疗咳嗽。
张仲景治疗咳嗽的方子一般采用“清热化湿”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药物,组成不同的方剂。
常用的药物有:熟地黄、白芍、黄芩、当归、生姜、杏仁、茯苓、白术等。
通常需要将温热的药物和湿润的药物混合使用,以温热性的药物为主,湿润性的药物只作辅助,以改善咳嗽。
例如,“四味散”就是一种温热化湿的方剂,由熟地黄、白芍、黄芩、当归各8克组成,煎服,用于治疗咳嗽。
咳嗽对症食疗方分为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痰湿蕴肺痰热郁肺润喉止咳11方

咳嗽对症食疗方分为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痰湿蕴肺痰热郁肺润喉止咳11方一、咳嗽对症食疗方咳嗽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胸膜炎等。
天气变化时极易发病,寒冷地区发病率较高,咳嗽中医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包括风热、风寒、燥热等类型;内伤咳嗽有肺阴不足、肝火犯肺、痰湿、痰热内蕴等类型,辨清病因,对症治疗,是治疗及用膳的基础。
咳嗽分型1、风寒袭肺型【症状表现】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清稀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恶寒、四肢酸楚、发热无汗等表证,舌淡苔白,脉浮或浮紧。
【调理原则】疏风散寒,宣肺止咳【药膳配方】生姜饴糖饮原料:生姜30g,糖60g。
做法:加水三碗,煎至二药至半碗功效:祛风散寒,止咳化痰,用于风寒咳嗽。
用法:温热分2次服用.说明:本食疗方中生姜辛温,入肺经,发表散寒;始糖甘温,健脾胃补中气,润肺止咳,又可防生姜辛辣宣散太过。
2、风热犯肺型【症状表现】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暗哑,喉燥咽痛,咳痰,痰粘稠发黄,常伴鼻流黄涕、身热恶风、头痛、肢体酸楚、口渴汗出等表证,舌苔薄黃,脉浮数。
【调理原则】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药膳配方】杏菊饮原料:杏仁(去皮尖打碎) 6g,菊花6g做法:开水沏泡。
功效:疏解风热,止咳化痰。
用法:代茶,趁热频饮。
说明:方中菊花甘苦微寒,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杏仁肃肺气止咳,二者相配风热表邪可解,上逆肺气得以肃降,咳嗽可止。
3、风燥伤肺型【症状表现】干咳,连声作呛,无痰或少痰,痰黏如丝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丝,咽喉痒痛,鼻燥唇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黃而干,脉浮数或小数等。
【调理原则】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药膳配方】梨丝拌萝卜原料:白萝卜250g,梨100g,生姜少许,麻油、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白萝卜去缨、皮,洗浄,切成细丝,用沸水焯2分钟捞起备用;生姜洗浄,切末备用;梨去皮、核洗浄,切成细丝备用,将白萝卜丝、梨丝混合,加少许姜末及其他调味品适量,拌匀即成。
中医儿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

中医儿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中医儿科学方剂一、咳嗽1.外感1)风寒咳嗽:金沸草散可散寒宣肺。
2)风热咳嗽:桑菊饮可疏风肃肺。
2.内伤1)痰热咳嗽:清宁散可清肺化痰。
2)阴虚燥咳:沙参麦冬汤可滋阴润燥。
二、肺炎喘嗽1.常见证1)风热闭肺:银翘散可轻度宣肺化痰,麻杏石甘汤可重度化痰定喘。
2)痰热闭肺: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可清热宣肺涤痰定喘,沙参麦冬汤可养阴清肺。
3)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可益气健脾。
2.变异证心阳虚衰:参附龙牡救逆汤可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三、哮喘发作期1)热性哮喘:麻杏石甘汤和XXX可清肺化痰定喘。
2)寒性哮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可温肺化痰定喘。
四、鹅口疮1)心脾积热:清热泻脾散可清泻心脾积热。
2)虚火上浮:六味地黄汤可滋阴潜阳,引火归原。
五、口疮1)脾胃积热:凉膈散可清热解毒,通腑泻火。
2)心火上炎:泻心导赤汤可清心泄热。
3)虚火上浮:六味地黄汤可滋阴降火。
六、泄泻1.常见证1)伤食泻:保和丸可消食化积。
2)风寒泻:藿香正气散可疏风散寒。
3)湿热泻:葛根黄芩黄连汤可清热利湿。
4)脾虚泻:参苓白术散可健脾益气。
5)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可补脾温肾。
2.变异证1)伤阴:连梅汤可酸甘敛阴。
2)伤阳:参附龙牡汤可XXX救逆。
七、厌食1)脾运失健:曲麦枳术丸可和脾助运。
2)胃阴不足:养胃增液汤可养胃育阴。
八、积滞1)乳食内积:消乳丸和木香大安丸可消乳消食,导滞和中。
2)脾虚夹积:健脾丸可健脾助运,消补兼施。
九、疳证1.主证1)疳气证:资生健脾丸可和脾健运。
2)疳积证:疳积散可消积理脾。
3)干疳证:八珍汤可补益气血。
2.兼证疳肿胀:真武汤可健脾温阳利水。
十、惊风1.急性惊风1)感受XXX:银翘散可疏风清热,熄风镇惊。
2)湿热疫毒:黄连解毒汤可清热化湿,解毒熄风。
3)惊恐痉厥:抱龙丸和安神丸可镇惊安神。
2.慢性惊风1)土虚木亢:缓肝理脾汤可温运脾阳,扶土抑木。
2)阴虚风动: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可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各种咳嗽的中药方

各种咳嗽的中药方展开全文『外感咳嗽』一、风寒袭肺症状: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
三拗汤: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各等分(30克)。
止嗽散组成:桔梗(炒)荆芥紫苑(蒸)百部白前蒸各1000克甘草(炒)375克陈皮(去白)500克。
方中用麻黄、荆芥疏风散寒,合杏仁宣肺降气;紫菀、白前、百部陈皮理肺祛痰;桔梗、甘草利咽止咳。
咳嗽较甚者加矮地茶、金沸草祛痰止咳;痒甚者,加牛蒡子、蝉蜕祛风止痒;鼻塞声重加辛夷花、苍耳子宣通鼻窍;若挟痰湿,咳而痰粘,胸闷,苔腻者,加半夏、茯苓、厚朴燥湿化痰;若表证较甚,加防风、苏叶疏风解表;表寒未解,里有郁热,热为寒遏,咳嗽音嘎,气急似喘,痰粘稠,口渴心烦,或有身热者加生石膏、桑白皮、黄芩解表清里。
中医张立志:(三拗汤+止嗽散加减):麻黄12g,荆芥15g,杏仁12g,桔梗15g,紫菀15g,百部15g,防风10g,白前15g,陈皮15g,甘草6g。
喉痒厉害的多加蝉衣10g,有内热的加黄芩10g。
(自改)风寒咳嗽---(咳较重寒较轻用):麻黄12g,荆芥12g,杏仁10g,桔梗10g,紫菀10g,百部10g,防风10g,白前10g,陈皮10g,甘草5g。
辛夷10g,茯苓10g,黄芩10g。
(无内热或痰多清稀者,可去黄芩,加款冬花,无痰去茯苓)。
款冬花与紫菀,款冬花发于冬令,虽雪积冰坚,其花独艳,性温可知,然轻扬上达,用在风寒痰饮之咳嗽,最为合适。
而紫菀与款冬花,性味功用无大区别,在临床上,风寒轻而兼热者多用紫菀,风热轻而兼寒者多用款冬花,也是大同小异。
紫菀与款冬花相伍,为临床化痰止咳的常用对药。
紫菀辛散苦泄,祛痰作用明显,偏于化痰止咳;款冬花辛温,止咳作用较强,偏于宣肺止咳,二药相须合用,可收消痰下气之功,止咳之效倍增。
真武汤的方剂用量

真武汤的方剂用量
真武汤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药方剂,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咳嗽等疾病。
它
由黄芪、炮地黄、白术、茯苓、诃子、桔梗、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补气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
正确的用量对于发挥真武汤的疗效至关重要。
真武汤的用量
根据传统的中医理论,真武汤的用量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可按
照以下方法进行调配:
1.成人用量:一剂真武汤的原始量为每味药各15克,共计105克。
成
人患者每次可口服一剂,每日1次。
2.儿童用量:儿童用量应根据年龄和体重适当调整。
一般情况下,儿
童用量可按照成人用量的减量比例来调整,具体使用时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用法:将真武汤药材放入炖药煲中,加水适量煎煮,待煎煮30分钟
后去渣取汁,分两次服用。
注意事项
1.用药须谨慎:在使用真武汤前,应咨询专业医生指导,了解患者的
具体情况,并确保患者无对真武汤中任何成分的过敏反应。
2.不宜过量:严禁超量使用真武汤,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3.饮食调节:在用药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清淡易消化的
食物。
4.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真武汤,
并向医生寻求帮助。
经过科学的用量和合理使用,真武汤可以有效缓解感冒、发热、咳嗽等症状,
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为了达到最佳疗效,患者在服用真武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用量,并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
中草药治疗风寒咳嗽的方剂

中草药治疗风寒咳嗽的方剂
风寒咳嗽的中药方子有小青龙汤、三拗汤、止咳散等方剂。
1、小青龙汤:小青龙汤主要成分包括桂枝、干姜、细辛、芍药、炙甘草、半夏、无味子、麻黄等中药,在身体感染风寒引起剧烈咳嗽时,可以通过小青龙汤进行治疗,小青龙汤能够起到解表散寒、辛温解表以及温肺化痰的效果。
2、三拗汤:三拗汤主要是由陈皮、细辛、前胡、桔梗、生姜、防风、半夏、黄芩等中药组成。
在进入人体以后可以起到宣肺平喘、发汗散寒等效果,能够有效的治疗风寒引起的咳嗽症状。
3、止咳散:止咳散的主要成分有桔梗、百部、甘草、荆芥、陈皮、白前等,可以起到宣利肺气、疏风止咳的功效,有助于缓解风寒咳嗽。
风寒感冒咳嗽中药方剂

风寒感冒咳嗽中药方剂在寒冷的冬季,很多人都容易出现风寒感冒的情况。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风寒感冒咳嗽中药方剂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风寒感冒咳嗽中药方剂药方一:主要针对风寒感冒初期时缓解病情,由生姜10克,红枣5克组成。
生姜是很好的驱风发汗的中药,当患者大量出汗后,会觉得头痛、腰肢酸软得到缓解。
药方二:能够处理症状明显的风寒感冒,因此建立在药方一的基础上加紫苏叶10克,防风9克等中药材,能更好的对应风寒感冒。
紫苏叶能发散表寒,开宣肺气,与生姜同用效果更佳。
药方三:是对风寒感冒的咳嗽、流涕不止,发烧不退的持续治疗,主要包括荆芥6克,防风9克,柴胡10克,前胡10克,羌活9克,桔梗12克,川芎12克,白芷10克,葛根10克等药材加水煎服,每日一剂,服用七天。
风寒感冒的食疗第一:生姜红糖茶材料:生姜、红糖做法:将两种材料准备好之后用开水进行冲泡,然后代替茶水进行饮用。
功效:具有很好的驱散风寒的作用,非常适合风寒感冒的患者服用。
第二:葱白粥材料:葱白、生姜、糯米、食醋做法:将生姜捣烂,糯米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熬粥;等到粥熬好之后加入捣烂的生姜、葱白还有米醋,搅拌均匀之后就可以服用了。
功效:能够很好的驱散风寒,还能够促进风寒感冒患者快速恢复健康,远离疾病。
身体健康的人群服用之后还能够增强身体抵抗力。
第三:葱醋粥材料:连根的葱白、大米、食醋做法:将葱白清洗干净,然后切段备用;将大米洗干净;将葱白放入锅中加入清水进行熬煮,水开之后加入大米进行熬粥;等到粥煮熟之后加入少量的食醋,搅拌均匀就完成了这道葱醋粥。
功效:这道食谱建议每两天服用一剂,一天服用一两次,坚持服用两剂就可以了。
具有很好的发汗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小孩出现风寒感冒的时候服用。
第四:紫苏粥材料:大米、紫苏叶做法:将大米洗干净熬粥,粥熬好之后加入洗干净的紫苏叶,搅拌均匀粥开之后就可以起锅服用了。
功效:这道食谱非常的适合风寒感冒的患者服用,能够有效的令身体恢复健康。
风寒咳嗽,宣肺散寒止咳,中医经典方与中成药介绍

风寒咳嗽,宣肺散寒止咳,中医经典方与中成药介绍风寒咳嗽是指由寒邪和风邪所致的咳嗽症状。
中医认为,风邪侵袭肺脏,阻塞了肺气的流通,导致咳嗽等症状的发生。
针对风寒咳嗽的治疗,中医有着丰富的经典方剂和中成药选择。
本文将介绍宣肺散寒止咳的中医经典方剂和中成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一、宣肺散寒止咳的中医经典方剂1. 杏仁膏【方剂组成】杏仁、糖【方剂功效】润肺化痰,止咳【方剂使用】将杏仁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糖调成糊状,每日分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方剂禁忌】脾胃虚寒者慎用2. 桑螵蛸散【方剂组成】桑螵蛸、杏仁、梨膏、冰糖【方剂功效】宣肺止咳,化痰散结【方剂使用】将桑螵蛸、杏仁研磨成粉末,与梨膏、冰糖一同混合,每日3次,每次10克,温开水冲服。
【方剂禁忌】脾胃虚寒者慎用二、中成药介绍1. 京万红糖浆【成药成分】京万红、天冬、浙贝、甘草、川贝等【成药功效】宣肺止咳,润肺化痰【成药使用】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
【成药禁忌】脾胃虚寒者慎用2. 杏脑糖浆【成药成分】杏仁、蜂蜜【成药功效】化痰止咳,润肺平喘【成药使用】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
【成药禁忌】脾胃虚寒者慎用以上介绍了宣肺散寒止咳的中医经典方剂和中成药。
在使用药物治疗前,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方剂或成药,并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疲劳和寒冷刺激,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总结起来,中医宣肺散寒止咳的经典方剂和中成药是治疗风寒咳嗽的有效选择。
在使用中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调整,避免过度用药,以确保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希望本文对于读者对宣肺散寒止咳的中医经典方剂和中成药有所帮助。
沙参玉竹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

沙参玉竹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慢性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常常由于感冒、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等所引起。
而在中医上,慢性咳嗽也被认为是由于肺气不足、肺热、痰浊等引起。
对于慢性咳嗽的治疗,中医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沙参玉竹汤加减方是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一种常用方剂,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沙参玉竹汤加减方是由传统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经典医书演变而来的方剂,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在治疗慢性咳嗽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下面将从临床效果的角度展开对沙参玉竹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探讨。
一、沙参玉竹汤加减方简介沙参玉竹汤加减方一般包括沙参、玉竹、天冬、桔梗、百合、桑白皮等中药。
沙参、玉竹为主药,具有清肺热、滋阴润肺的作用;天冬、百合为辅药,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的功效;桔梗、桑白皮为引药,有宣肺平喘、化痰止咳的作用。
本方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慢性咳嗽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
二、沙参玉竹汤加减方的临床效果1.改善咳嗽症状慢性咳嗽的患者常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沙参玉竹汤加减方在治疗慢性咳嗽时,具有明显的止咳化痰的作用,可有效减轻咳嗽症状,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临床研究表明,沙参玉竹汤加减方治疗慢性咳嗽的有效率可达80%以上,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安全性高。
2.改善肺功能慢性咳嗽常伴有肺部炎症和气道阻塞等情况,严重影响肺功能。
沙参玉竹汤加减方在治疗慢性咳嗽的过程中,可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和气道的通畅,改善肺功能,从而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和疲劳感。
3.调整免疫功能慢性咳嗽的发生和发展与免疫功能的紊乱密切相关,而沙参玉竹汤加减方具有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
通过调理肺部的气机和清热化痰的作用,可逐渐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复发风险。
三、沙参玉竹汤加减方治疗慢性咳嗽的注意事项1.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治疗方案也需要有所不同。
在应用沙参玉竹汤加减方治疗慢性咳嗽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药物的剂量、用药时间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咳嗽
风寒袭肺
方剂:三拗汤
功效:发散风寒,宣肺平喘。
歌诀:三拗汤中主麻黄,
杏仁宣肺气道畅,
调和药性须甘草,
寒咳痰多胸满上。
方剂:止嗽散(与三拗汤合用)功效:止咳化痰,疏表宣肺。
歌诀:止嗽散用桔甘前,
荆陈紫菀百部研,
诸般咳嗽凭加减,
姜汤调下约三钱。
风热犯肺
方剂:桑菊饮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歌诀:桑菊饮中连翘苇,
薄荷杏仁甘草配,
宣肺止咳疏风热,
风温咳嗽服之退。
风燥伤肺
方剂:清宣燥热,养阴润肺。
歌诀:桑杏汤中浙贝宜,
沙参栀鼓与梨皮,
干咳无痰身还热,
清肃良润燥能医。
方剂:杏苏散(见感冒篇)痰湿蕴肺
方剂:二陈汤
功效:燥湿化痰,和中理气。
歌诀:二陈汤用夏和陈,
益一干草与茯苓,
燥湿化痰兼理气,
湿痰咳嗽此方珍。
假如枳茹名温胆,
南戏枳实导痰名,
黄连加入温胆内,
黄连温胆治不寐。
木香香附合导痰,
顺气导痰醒心神,
苍术二陈善燥湿,
杏苏二陈降气灵。
方剂:三子养亲汤(与二陈汤合用)功效:降气消食,温化痰饮。
歌诀:三子养亲药有三,
气逆喘咳卧不安,
白芥苏子菜菔子,
痰多胸痞食难餐。
痰热郁肺
方剂:清金化痰汤
功效:清热化痰。
歌诀:清金化痰麦草知,
瓜娄橘红桑白栀,
桔梗黄芩苓贝母,
肺热咳嗽可以治。
肺火犯肺
方剂:黛蛤散治肝火咳,
肋痛痰黄或带血,
等分为末布包煎,
肝火刑金嗽必克。
方剂:泻白散(与黛蛤散合用)功效:清泻肺热,平喘止咳。
歌诀:泻白地骨桑白皮,
粳米甘草四般宜,
日晡烦热脉细数,
阴伤肺热咳喘医。
肺阴亏耗
方剂:沙参麦冬汤
功效:甘寒生津,清养滋阴。
歌诀:沙参麦冬汤微凉,
桑叶清宣邪热扬,
玉竹扁豆草花粉,
燥伤肺胃得慈航。
名医验方
方剂:锄云利痰汤(岳美中)功效:益肺,豁痰,止咳。
主治:咳嗽晨甚,咯痰不爽。
歌诀:锄云利痰汤杏仁,
沙参橘红马兜铃,
怀薇牛贝枳桔草,
咳痰不畅用之良。
方剂:清肺理脾镇咳汤(熊寥笙)功效:清肺理脾,镇咳豁痰。
主治:风寒咳嗽。
歌诀:清肺理脾镇咳汤,
陈夏芩草杏桔襄,
前胡苏梗炙批叶,
镇咳豁痰奇妙方。
方剂:蝉衣安咳汤(唐福安)
功效:风热咳嗽。
歌诀:蝉衣安嗽桔蒡甘,
车前仁草黛蛤散,
紫菀前胡枇杷贝,
疏风宣肺清热痰。
方剂:解郁宣肺止咳汤(汪新象)功效:解郁散邪,宣肺止咳。
主治:外感咳嗽,病程较长,夜间咳甚,吐清稀泡沫痰。
歌诀:解表宣肺止咳方,
细辛生姜或干姜,
紫芩半夏杏仁草,
枳壳五味共煎汤。
方剂:宣肺清热,化痰止咳。
主治:肺气失宣,邪从热化之久咳。
歌诀:宣肺化痰草白前,
麻杏百部紫菀研,
桔梗桑叶桑白皮,
胁从热化久咳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