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细胞的增殖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
第一节细胞的增殖一、细胞体积1、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
2、细胞体积的最小限度是由完成细胞功能所必须的基本结构(如核糖体)和物质(如酶)所需要的空间决定的【习题一】下列有关细胞体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体积一般较大B.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C.生物体体积越大,其细胞体积也越大D.细胞体积小,利于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分析】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受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限制(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低);②受细胞核控制范围限制.【解答】解:A、与原核细胞(一般1~10um)相比,真核细胞(1~100um)体积一般较大,A正确;B、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即相对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物质运输,B正确;C、细胞体积与生物体体积没有必然的联系,C错误;D、细胞体积小,其相对表面积大,利于完成各选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C。
二、细胞有丝分裂1、真核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2、有丝分裂分裂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分裂间期:占周期90%—95%,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复制合成姐妹生]前期:①染色质变成染色体;②细胞两级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③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①纺锤丝牵引着丝点运动,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形定数晰赤道分裂期齐]后期:①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②由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细胞两极运动。
[点裂数加均两极]末期:①染色体成为染色质;②纺锤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核仁形成新的细胞核;③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由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成为两个子细胞。
[两体消失膜仁现]4.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两点区别5、假定某生物体中一个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和DNA的含量为2N6、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稳定性,对于生物遗传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细胞增殖、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细胞增殖、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知识点总结。
多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发展”而来的。
如:人体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具有1014个细胞,这一过程是怎样进行的?细胞与细胞之间在结构上有没有差异?他又是如何保证彼此之间的相似性的?1. 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细胞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的单细胞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多细胞生物产生新的细胞补充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2.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受精卵胚胎幼体成体后代3. 特征:将复制的遗传物质,平均的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4. 方式:有丝分裂:分布最广泛,体细胞的分裂方式无丝分裂:过程简单,体细胞的分裂方式减数分裂:生殖细胞形成方式1. 存在范围: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多细胞生物体细胞增殖方式2. 周期性: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变化——细胞周期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整个时间称为细胞周期不同的细胞分裂周期不同 t/h3. 分裂间期研究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自显影技术最大特点: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进行过程:第一阶段——DNA合成准备几小时到几天第二阶段——DNA完成复制几小时第三阶段——RNA、蛋白质的合成 1~1.5小时存在意义:是新的细胞周期的开始,为细胞分裂准备了条件,细胞内部发生了很复杂的变化,是细胞周期中极为关键的准备阶段;不同生物的分裂间期的第一阶段差别最大。
4. 细胞分裂期(1)植物细胞分裂研究方法:光学显微镜观察等方法主要特点: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进行过程:为研究方便,人为将其分为四阶段,各阶段之间并无明显界限核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质分裂细胞一分为二,成为两个新子细胞各时期特点:①核分裂a. 前期:最明显变化——核中出现染色体<1> 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2> 从细胞的两极发出许多纺锤丝,形成梭形的纺锤体<3> 间期复制的染色体,螺旋缠绕,逐渐缩短变粗,形态愈发清楚,形成染色体结构<4> 每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布于纺锤体中央概念:姐妹染色单体——指间期复制的形态结构相同,组成相似的两条染色质物质,两者并列分布,只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相连,两者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纺锤体: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梭形的纺锤状结构着丝点:染色体中与纺锤丝相连的区域,与染色体的移动有关。
【高中生物】“细胞增殖”知识点梳理及延伸
【高中生物】“细胞增殖”知识点梳理及延伸一、细胞周期概念及特点1.梳理:概念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特点分析前提条件真核生物连续分裂的体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起止点起点: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止点: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两个阶段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表示方法直线图、扇形图、曲线图、柱状图等2.延伸:⑴如癌细胞、受精卵、骨髓造血干细胞等能够进行连续分裂具有细胞周期,而进行减数分裂的精(卵)原细胞是没有细胞周期的。
成熟的红细胞也没有。
⑵分裂后子细胞的去向:①继续增殖:此类细胞始终处于细胞周期中,如根尖分生区细胞等。
②暂不增殖:此类细胞暂时脱离细胞周期,在适当刺激下可重新增殖,如动物肝细胞等。
③不增殖:此类细胞不可逆地脱离细胞周期,但保持生理机能活动,如神经细胞等。
3.典例:(1998年上海卷)请根据右图回答问题(括号内写标号)。
(1)依次写出C、E两个时期的名称;(2)RNA和蛋白质合成时期为[ ] ,DNA复制时期为[ ] ,核仁、核膜消失的时期为 [ ] ,核仁、核膜重新形成时期为[ ] 。
(3)细胞在分裂后,可能出现细胞周期以外的三种生活状态是。
解析:本题是对细胞周期概念的考查,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是连续的、不间断的)。
分裂间期又包括G1期、S期、G2期。
细胞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
分裂期在后,所用的时间短。
答案:(1)G2期中期(2)A G1期 B S期 D 前期 F 末期(3)继续增殖、暂不增殖、不增殖二、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1.分裂间期的变化⑴梳理:时期时间主要时间发生部位G1期几小时到几天细胞合成新的蛋白质、RNA和其他分子;细胞器可能复制;准备物质、能量和酶细胞质S期一般几小时DNA分子进行自我复制;动物细胞进行新的中心粒装配细胞质、细胞核G2期一般为1~1.5h与G1期相似,但产生分子数量少;合成有丝分裂的引发物质细胞质⑵延伸:①G1和G2期的RNA和蛋白质合成是基因的表达过程。
高中生物:细胞的增殖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的增殖知识点知识点1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细胞生长的原因(1)细胞的生长(2)细胞数目的增多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1)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生长。
(2)细胞核所控制的细胞质范围有一定的限度,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
细胞的核质比限制了细胞的生长。
3.模拟实验(1)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2)NaOH的扩散速率(深度):随琼脂块的体积增大保持不变。
(3)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体积之比:随琼脂块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知识点2 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1.细胞周期1.细胞的增殖状态(1)能持续分裂的细胞:红骨髓造血细胞、形成层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等;(2)暂时停止分裂的细胞:肝脏细胞、黄骨髓造血细胞等;(3)不能持续分裂的细胞: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精子等。
3.细胞周期的判断方法(1)细胞周期以分裂间期为起点,而不能以分裂期为起点。
(2)分裂间期的时间远远长于分裂期。
知识点3 有丝分裂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真核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1)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 分裂期3.有丝分裂中规律性变化规律(1)有丝分裂相关结构的变化规律细胞结构变化规律纺锤体形成(前期)---消失(末期)核膜、核仁消失(前期)---重建(末期)中心体倍增(间期)---移向两极(前期)---平均分配(末期)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3)核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以二倍体为例)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4N 4N-2N 染色单体0-4N 4N 4N 0 0核DNA 2N-4N 4N 4N 4N 4N-2N(4)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当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
高中生物细胞的增殖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的增殖知识点高中生物中,细胞增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带领读者了解细胞增殖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关键点。
1. 细胞增殖的定义细胞增殖是指细胞数目的增加。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个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或更多的女儿细胞。
这个过程是细胞增殖,它是细胞生长、修复和再生的关键过程。
通过细胞增殖,我们可以使组织、器官得以生长发育,也可以使受损组织修复、伤口愈合。
2. 有关细胞增殖的实验细胞增殖的实验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研究领域。
实验涉及许多方面,包括细胞培养、染色体观察等。
在某些情况下,科学家们使用新技术,例如隔离出特定组织中的干细胞,并在细胞培养中进行观察。
3. 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
细胞周期是指细胞生长并复制其染色体以进行分裂的过程。
细胞周期被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G1期、S期、G2期和M期(分裂期)。
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功能、时间和生物学特征。
G1期:这个阶段是细胞生长和代谢活动的主要时期。
细胞准备进入下一个核分裂期,并复制其染色体。
在有些细胞中,G1时间比较长,并且在这个阶段细胞进行多种生命过程,例如蛋白质合成、酶活作用等。
S期:这个阶段是细胞复制其染色体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DNA以半保留复制方式进入G2期。
由于每个染色体上的DNA都需要被复制一次,因此S期是细胞周期中最长的阶段。
G2期:这个阶段与G1期相似,是细胞生长和代谢活动的主要时期。
细胞进行最后的筹备工作,以准备进入M期。
M期(分裂期):这个阶段是细胞核分裂的时期。
其中包括有线分裂和胚细胞分裂等过程。
这也是细胞增殖最重要的过程。
4.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的关键步骤。
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两个不同的阶段:有线分裂和胚细胞分裂。
有线分裂是细胞分裂的第一阶段,它被细胞周期中的M期所控制。
有线分裂在它最初的阶段中涉及细胞的有机物质的重新组合和开裂,接着是微管伸长,形成蛛网状物,之后这些物质会成为一只细胞或多只细胞的等物质。
最全面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增殖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有丝分裂:体细胞增殖2、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增殖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
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缍丝和染色体变化3、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及有关蛋白质合成,染色体数目不增加,DNA加倍。
前期:核膜核仁逐渐消失,出现纺缍体及染色体,染色体散乱排列。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分裂期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缍体,染色体逐渐消失。
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植物细胞动物细胞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复制,中心粒也倍增前期细胞两极发生纺缍丝构成纺缍体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缍体末期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向四周扩散形成细胞壁不形成细胞板,细胞从中央向内凹陷,缢裂成两子细胞5、有丝分裂特征及意义:将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稳定性,对于生物遗传有重要意义。
6、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及DNA数目变化规律7、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它是一种持久性变化,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
8、细胞分化举例:红细胞与肌细胞具有完全相同遗传信息,(同一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形态、功能不能原因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
9、细胞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潜能。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如植物组织培养因为细胞(细胞核)具有该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遗传信息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如克隆羊10、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细胞内酶活性降低细胞衰老特征细胞内色素积累细胞内呼吸速度下降,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膜通透性下降,物质运输功能下降11、细胞凋亡指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扰具有非常关键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
第六章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增殖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决定细胞物质运输能力。
细胞的核质比—通过基因表达控制蛋白质合成。
二、细胞增殖二、细胞增殖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一)细胞周期细胞周期(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分裂期:分为前期、分为前期、中期、中期、后期、末期(已分化成具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无细胞周期)(3)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1.分裂间期分裂间期特点:完成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每条染色体有两个DNA 。
2.前期前期 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 ②核膜、核仁消失②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特点: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中期中期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后期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末期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6、口诀: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
中期: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增均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三、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不同点:不同点:植物细胞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动物细胞 前期纺锤体的来源前期纺锤体的来源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 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 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相同点:相同点: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
细胞的增殖
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增殖是生物体内细胞数量增加的过程。
细胞增殖是细胞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生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组织修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生命体内,细胞增殖的调控是由多种生物学过程紧密协调进行的。
细胞增殖的基本过程细胞增殖包含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有丝分裂是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有明显的纺锤体形成,包括有丝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
有丝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核准备、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对分离、细胞质分裂等步骤依次进行,最终形成两个功能和遗传物质相同的子细胞。
而无丝分裂是指细胞在分裂时没有明显的纺锤体形成,包括裂解期和质体分裂期两个阶段。
在无丝分裂过程中,细胞的质体逐渐收缩,最终形成两个独立的细胞。
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细胞增殖的调控受到复杂的信号通路和调控因子影响。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细胞增殖受到生长因子、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细胞凋亡调节等多种因素的调节。
当细胞接收到适当的生长因子刺激时,会启动细胞周期并促使细胞增殖。
而在组织修复或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也需要受到精细的调控,以确保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平衡。
细胞增殖与疾病细胞增殖异常会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
比如,癌症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细胞增殖受到异常调控,导致细胞无限制地增殖和扩散。
因此,研究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许多药物的作用机制也是通过影响细胞增殖来发挥治疗作用。
总结细胞的增殖是生命体内一项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对于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组织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细胞增殖的基本过程、调控机制以及与疾病的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生命的奥秘,并为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以上是关于细胞的增殖的相关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总复习: 细胞的增殖
(4)末期
特点:(两体消失膜仁现) 1、 “两消失”(染色体、纺锤体消失) 2、 “两出现”(核膜出现,核仁出现) 3 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后 ,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高尔基体) 4 染色体数目减半恢复到体细胞水平
(四)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一
二
三
中六心体复制于间期,分开于前期。 四
时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图像
变化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图像
变化
间期
无中心粒 的倍增
前期:形成细纺胞锤两体极 的方式不同前― 发― 出 →纺锤丝
期
― 形― 成 →纺锤体
完成中心 粒的倍增
两组中心粒 ― 发― 出 →星射线 ― 形― 成 →纺锤体
细胞板→细 末
胞壁→分割 期
细胞(质)
细胞膜→中 央内陷→缢 裂细胞(质)
1、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分裂间期:
从一次分裂结束之后
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分裂期: 分裂间期结束之后
周期长短:(1)决定因素:遗传物质 (2)影响因素:温度,PH)
特点: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不同,分裂间期与分裂期所占比例
不同。(观察:选分裂期占周期时长比例高的)
(5)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方法名称
(3)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2.分裂期:
(1)前期 (秋水仙素处理时期)
注意:秋水仙素或低温
都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出 特点:(膜仁消失两体现)
现多倍体。
1、 “两消失”(核仁解体
,核膜消失)
注:在分裂期,DNA处 2、 “两出现”(染色体出 在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现,纺锤体出现)
不能解旋,所以不复制、 3 染色体数目不变 不转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知识点——细胞的增殖
知识点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细胞生长的原因
(1)细胞的生长
(2)细胞数目的增多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生长。
(2)细胞核所控制的细胞质范围有一定的限度,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
细胞的核质比限制了细胞的生长。
3.模拟实验
(1)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2)NaOH的扩散速率(深度):随琼脂块的体积增大保持不变。
(3)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体积之比:随琼脂块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知识点2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1.细胞周期
1.细胞的增殖状态
(1)能持续分裂的细胞:红骨髓造血细胞、形成层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等;
(2)暂时停止分裂的细胞:肝脏细胞、黄骨髓造血细胞等;
(3)不能持续分裂的细胞: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精子等。
3.细胞周期的判断方法
(1)细胞周期以分裂间期为起点,而不能以分裂期为起点。
(2)分裂间期的时间远远长于分裂期。
知识点3有丝分裂
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真核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
(1)分裂间期
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分裂期
3.有丝分裂中规律性变化规律
(1)有丝分裂相关结构的变化规律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
(3)核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以二倍体为例)
数量变化:
曲线变化模型:
(4)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当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
当无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DNA=1∶1。
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5.有丝分裂的意义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细胞的亲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知识点4无丝分裂
1.特点: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2.过程:
(1)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两个。
(2)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3.实例:蛙的红细胞。
知识点5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原理]
1.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较为旺盛。
2.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染成深色。
[实验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实验前3~4d,待根长到约5cm。
2.装片的制作
增强背诵记忆的方法• 勤动手指
锻炼手指功能可健脑益智,促进思维。
学做针线活,或手拿两个核桃,不停地在手中转动或练习绘画,长期坚持都会有健脑作用。
• 适当慢跑
下肢活动可刺激对侧大脑皮层的活动,起到健脑作用。
慢跑可以持续刺激大脑创造新的神经细胞生成以及脑内血管的健東运转。
• 多听音乐
听音乐能改善脑力,缓和心境,平稳情绪。
音乐可以影响听觉,进而刺激大脑皮层兴奋,保持大脑活力。
• 放开嗓子大声朗读
朗读的过程是把视觉的刺激反馈给听觉,并加以确认,还会用到唇、舌、喉等身体的各个部位。
这样一来,朗读就能充分调动身体,带给大脑的刺激比默读多得多,记忆也更加深刻。
• 多回想细节
读书或听人说话的时候,要不时停下来回想刚才读到或者听到的内容,想得越详细越好。
大脑储存这些信息时,细节越多,记忆效果越好。
• 锻炼观察力
这是防止健忘最好的方式之一。
每次去一个新地方时,在心中记下房间内10件东西摆放的位置,等你离开的时候,再仔细回想那10件东西的位置。
• 对自己说“肯定能行”
脑不会马上发生变化,不要一下子设定过高的目标。
通过把目标说出来、写下来等方法,能够强化意识,这是你激活脑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