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种植技术
牛蒡栽培技术(二)2024
牛蒡栽培技术(二)引言概述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探讨牛蒡的栽培技术,为种植牛蒡的农民和园艺爱好者提供实用的指导。
通过以下五个主要方面的阐述,我们将了解牛蒡的育种、种植、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和收获等相关技术要点。
正文内容一、牛蒡的育种技术:1. 选择良好的种子品种2. 进行适当的催芽处理3. 选取适宜的育苗基质4. 控制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5. 进行适时的移栽和嫁接二、牛蒡的种植技术:1. 选择合适的生长环境和土壤条件2. 进行适时的田地准备工作3. 控制植株之间的间距和行距4. 确保充足的水源和灌溉管理5. 采取适当的透气和覆盖方式三、牛蒡的病虫害防治技术:1. 定期巡查和监测植株健康状况2. 做好病虫害防治的前期预防工作3. 使用合适的农药和生物防治剂4. 控制病虫害扩散的途径5. 进行病虫害的定期防治和清除四、牛蒡的水肥管理技术:1. 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计划2. 根据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水肥的供应3. 避免过度灌溉和施肥4. 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和添加剂5. 关注土壤湿度和植株的营养状况五、牛蒡的收获与储存技术:1. 把握适当的采收时机2. 采用适宜的采收工具和方式3. 对牛蒡进行初步的处理和清洗4. 选择合适的储存环境和方法5. 检查储存的牛蒡,及时处理腐烂或病虫害受损的部分总结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详细介绍了牛蒡的育种、种植、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和收获技术。
通过合理应用这些技术,种植者可以提高牛蒡的产量和质量,最大程度地保证牛蒡的健康和收益。
同时,也能为牛蒡的市场供应和推广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牛蒡子种植技术
牛蒡子种植技术牛蒡子又名大力子,黍粘子,黑风子,属于菊科草本植物。
牛蒡子植株高度1-2米,叶片较大,呈圆心形状,肉质根茎粗壮直立,长长的圆柱形似长鞭,可以药食两用。
牛蒡子全身是宝,根茎可以食用,果实则可以入药,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咽痛,流行性腮腺炎等症状。
牛蒡子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在我国的东北,河北,山西,山东,广西等很多地方都有种植。
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牛蒡子的种植技术。
种子处理牛蒡子的种子黑褐色,比较坚硬,直接种植很难出芽,因此要经过催芽处理后再进行播种。
选择饱满,完整,有光泽,无病虫害的种子阳光下晾晒1-2天,然后把种子放到45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浸泡10-30分钟,捞出晾干。
播种种植研究表明PH值在6.5-7.5之间的沙质土壤最适合牛蒡子生长,种植前可先对土壤进行测土,然后适当调节PH值。
牛蒡子种子播种在春季4月份左右,方式有条播和穴播两种。
条播就是在畦上挖浅沟,把种子撒播在沟内,然后浇水覆土。
穴播按照30厘米的株距开穴,每穴播4-5粒种子,浇水后覆土踏平,保持土壤湿润。
幼苗定植幼苗长到10-15厘米高度时,就可以田间定植了。
条播按照20-30厘米株距定植,穴播每穴留苗1-2株,并及时的查漏补缺。
田间管理1.浇水:牛蒡子根系较深,比较耐旱,生长期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2.施肥:种植前建议每亩施入1000公斤的基肥。
生长期可追肥2-3次,分别在植株40厘米高度时和旺盛期或根茎膨大期,每亩施入尿素8公斤左右。
花期还可对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3.除草:牛蒡子幼苗生长期间,每月要进行一次田间除草。
除草要小心,不要伤到幼苗。
除草后要对植株进行培土,保护根系,促进植株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4.光照:牛蒡子喜暖喜光照,15-25摄氏度最适合生长。
每天10-12小时的光照或强光可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和根茎的膨大,以及花芽分化,抽薹开花。
低于3摄氏度植株会枯死,但根茎可在地下耐零度以下的低温。
5.病害防治:牛蒡子叶片容易发生叶斑病,白粉病。
如何种植牛蒡子才能长势喜人
浇水与保湿
浇水
在播种后要立即浇水,以保持土壤湿度,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生长期间也需要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 润。
保湿
在干旱季节或降雨较少的地方,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湿,如覆盖地膜、喷洒水雾等。
03
CATALOGU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种植后的管理措施
除草与松土
要点一
除草
在牛蒡子生长过程中,应及时去除杂草,以避免其与 牛蒡子竞争养分。可根据情况手工拔除或使用除草剂 。
药理作用。
药用价值广泛
牛蒡子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利尿消肿等功效, 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牛蒡子还可用于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如牛蒡 茶、牛蒡酒等,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衰老等作用。
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关注日益提 高,牛蒡子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目前,牛蒡子主要依靠野生采集,人工种植面 积较小,因此市场价格较高,具有较高的种植 前景。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监测
定期观察牛蒡子的生长情况, 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措施。
生物防治
使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生物防治 方法来控制病虫害。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使用低毒、高效的化学农 药进行防治。应选择合适的农药, 按照说明书使用,避免对牛蒡子和 环境造成污染。
采收与储存
采收
在牛蒡子成熟后及时采收,避免过度成熟导 致品质下降。采收时应注意不要损伤牛蒡子 和植株。
如何种植牛蒡子才能长势 喜人
2023-11-12
CATALOGUE
目 录
• 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 种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种植后的管理措施 • 种植牛蒡子的优势与前景 •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中药材牛蒡子的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
中药材牛蒡子的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牛蒡子,中药名。
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
又名大力子、鼠粘子、恶实等。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
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
属于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
现代研究,牛蒡子还可用于防治糖尿病肾病;牛蒡果实含牛蒡甙经水解生成的牛蒡甙元具有抗癌活性。
选地、整地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怕涝。
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0-25℃发芽率70%-90%。
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坟土栽培为宜。
分布于东北、西北、中南、西南及台湾的台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广西等地。
牛蒡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栽培时,宜选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
深翻30-40厘米,耙细、整平,每亩施农家肥3000-4000公斤,作成1-1.5米宽畦。
种子繁殖播种期南方于秋季8-9月;北方于春季3-4月;夏季赤可播种。
如遇干旱,出苗不易整齐;秋如果太晚,第2年则不能开花结实。
直播或育苗移栽法,以直播为主。
播种前将种子放在30-40℃温水中浸泡24h,按行株距70cm×50cm开穴,穴深10cm,裕内施腐熟厩肥或堆肥,填一薄层细土,播5-6粒种子,浇水,覆土3-5cm,稍加镇压。
每1hm2用种量15-30kg。
播后10d左右出苗。
育苗移栽法,3月上旬育苗,5月上旬移栽。
牛蒡子肉质直根既可药用,也可食用,近年来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牛蒡子适合中国各地栽培,秋季播种以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最佳。
牛蒡子种子播种播种前,将种子放入30-40℃的温水中浸泡12小时左右,过后涝出种子晾至不粘手时再播,这样有利于出苗。
在整好地的畦面上按40-50cm的行距开浅沟进行条播,将种子(播种时最好将种子与火土灰混合成种子灰)均匀地撒在沟内;或按40-50cm的行距、33-35cm的株距穴播,每穴点入种子4-5粒。
播后覆土2-3cm 即可。
牛蒡子覆膜高产栽培新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
牛蒡子覆膜高产栽培新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牛蒡子,别名牛子、大力子等。
果实作药用,具有疏风散热、宣肺透疹、散结解毒、保肝抑癌、降糖去脂稳压的作用。
一、整地选地势高、排水好的田块。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或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
然后用微耕机耙平,等待播种。
二、播种播种时间与胡麻同期或稍迟,谷雨至立夏期间较为合适。
可用育苗移栽、套种或直播多种模式栽培。
育苗时先在整好的畦面上开成行距25-30厘米宽的浅沟,再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播撒密度为10-15粒/米。
覆土耙平即可。
也可撒播。
每亩播种量1.5-3公斤。
牛蒡子苗出齐后应及时按18-20厘米株距间苗,加强田间水肥管理,促其快速生长。
并于秋末土冻前及时起苗移栽。
山地按行株距100×70厘米、川地按行株距100×90厘米定植。
填土压实,以利成活。
移栽后可在栽植畦上覆70-120厘米的黑色地膜。
也可先覆膜后移栽。
三、田间管理秋季移栽的可在第二年春季现叶后追肥(追肥点应离植株15-20厘米,以防烧苗)。
并用土覆盖追肥口和出苗口。
齐苗后注意中耕除草。
冬春交节之际追基肥一次,每亩追施尿素20公斤,二铵7.5公斤。
抽花苔前结合蚜虫防治喷施20ppm多效唑+800倍抗蚜威或1000倍吡虫啉一次,以利分枝多成花。
盛花期过后结合金龟子防治喷0.3%的磷酸二氢钾+1000倍水胺硫磷一次,以便增产。
四、病虫害防治牛蒡子主要病虫害为黑斑病,可于发病前用1∶1∶120波尔多防治,于发病初期用多菌灵防治。
主要害虫有蚜虫和红蜘蛛,可用蚜螨净防治。
地下害虫用辛硫磷防治。
五、收获与加工待秋后绝大部分果实枯黄后整株收割,将收割的植株果朝内干,朝外环形层式堆放,用水管喷足水,再用废旧塑料布蒙3-4天待果实与果枝产生离层后,抽去枝干露天堆放至果穗发黑即可用脱粒机收取果实。
一般套种的亩产量在200-250公斤之间;露地直播的山地150-200公斤;地膜移栽山川地差别不大,产量在250-350公斤之间,最高可达400公斤。
牛蒡高效栽培技术之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牛蒡高效栽培技术之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牛蒡是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蔬菜,在市场上有着较高的需求。
为了提高牛蒡的产量和质量,农民们对牛蒡的栽培技术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几种优质高效的牛蒡栽培技术,以帮助农民们提高牛蒡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一、土壤准备牛蒡喜欢生长在松软、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在栽培牛蒡之前,农民们应该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
首先,清除土壤表面的杂草和残根,并进行犁地和耕地,使土壤更加松散。
然后,根据土壤的酸碱度进行调节,适当添加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同时,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不过度浇水或干燥。
二、种子选择与播种在选择种子时,农民们应选择种子健康、无病虫害的品种,以确保较高的发芽率和良好的生长。
在播种之前,应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促使种子充分吸水,提高发芽率。
然后,在准备好的土壤中挖小坑,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坑中,覆盖适量的土壤。
为了提高牛蒡的产量,可以适当增加种子的密度,但不要过于密集。
三、适宜的温度与光照牛蒡对温度和光照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适宜的种植温度为15摄氏度至25摄氏度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牛蒡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牛蒡对光照的要求较高,每天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以促使植株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农民们应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和地点,确保牛蒡能够获得足够的温度和光照资源。
四、科学施肥与病虫害防治牛蒡生长期间需要充分的营养供给,因此科学施肥非常重要。
在播种前,应在土壤中充分施入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提供充足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在牛蒡生长过程中,可以适时进行追肥,根据植株的需求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此外,牛蒡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的病虫害的侵害,如蚜虫、白粉病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农民们可以定期巡查牛蒡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如喷洒农药或使用生物防治等方法。
五、适时收获与贮存牛蒡的收获时间一般在播种后80至100天左右。
牛蒡的栽培技术
牛蒡的栽培技术牛蒡(学名:Arctium lappa)是一种常见的蔬菜植物,也是一种草药植物,常用于中药材中。
牛蒡的栽培技术是农民们种植和照料这种植物的关键。
下面将详细介绍牛蒡的栽培技术。
一、土壤选择与准备牛蒡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在选择种植地时,应优先选择沙壤土或壤土。
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充分的耕翻和杂草清除,以保持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
二、种子选择与播种牛蒡的种子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播种。
在选择种子时,应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以提高种植的成功率。
播种前,可以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以促进发芽。
播种时,可以将种子均匀撒在准备好的土壤上,然后轻轻覆土,并保持土壤湿润。
三、日常管理1.浇水:牛蒡对水分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在干旱季节。
应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在生长期间,可根据土壤湿度进行适量的浇水。
2.除草:牛蒡生长期间容易受到杂草的竞争,因此需要定期除草,以确保牛蒡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应。
3.施肥:在牛蒡的生长过程中,可以适量施入有机肥料或复合肥料,以提供养分。
施肥时应注意适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植株生长过旺。
4.病虫害防治:牛蒡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如蚜虫、斑点病等。
应定期检查植株,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等。
四、收获与储存牛蒡一般在播种后90天左右可进行收获。
收获时,应选择气温适宜的时段,将植株整株拔起。
收获后,应将牛蒡的须根剪去,然后清洗干净。
可以将牛蒡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以延长保鲜期。
牛蒡的栽培技术需要农民们细心照料和管理,只有合理的土壤选择与准备、科学的种子选择与播种、日常的浇水、除草、施肥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才能保证牛蒡的良好生长和丰收。
希望本篇文章对牛蒡的栽培技术有所帮助,让种植者们能够获得丰收的喜悦。
牛蒡子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牛蒡子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概述】牛蒡子,又名大力子,为常用中药材。
始载于《名医别录》,宋·;苏颂曰:“……牛蒡古人种子,以肥壤栽之。
”足见其在我国栽培亦有近千年历史。
具有散风热,利咽,透疹,消肿解毒的功能。
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L的果实。
分布于东北三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四川、江西、广西等省区。
多为栽培。
【生长环境】野生品多生于山野路旁、沟边、荒地、山坡向阳草地,林边或村镇附近。
多栽培干湿润肥沃的沙质壤十或黏质壤土。
【种植技术】1、选土整地:选土质疏松、沙质肥沃壤土栽种。
先深挖20~23厘米,打碎整平,然后按行距100厘米、株距135厘米打穴,穴深3~6厘米。
每667平方米用肥灰200千克、大粪200千克(发酵后)作基肥。
约栽500株/667平方米。
2、播种:在春初2~3月播种,也可在初秋7~8月播种(从充分利用土地来说以秋播为宜)。
种子应选充实饱满的,每667平方米需种子0.3千克。
每穴下种4~5粒,播种10天左右发芽,待幼苗长出3~4片叶子时,可进行间苗,使每穴留一株最健壮的小苗。
【栽培管理】播种后在3月间将出苗时需松土1次,7~10厘米深,并进行追肥,每667平方米用大粪150千克加水150千克,离蔸3厘米远施下,再盖土。
夏、秋间需注意除草1~2次,冬用牛粪覆盖过冬,第2年春初,以蔸心抽出独茎,茎上分枝多,于2~3月间苗高35厘米时进行1~2次中耕除草。
5月开花,花期约半月,花落结果,果实在大暑边黄熟。
【收获与加工】农历8~9月剪下成熟果枝,摊放地上沤3~5天,晒干后,打落种子,除去杂质即得。
加工时防止刺毛飞入眼内,并注意防护。
【药材形状】瘦果呈长倒卵形,略扁、稍弯曲,长5~7毫米,宽2~3毫米。
表面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纹。
顶端钝圆,稍宽,基部略窄,果皮较硬,破开后,可见子叶2片,淡黄白色,富油性。
无臭,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
牛蒡的种植技术及管理
⽜蒡的种植技术及管理 ⽜蒡别称⼤⼒⼦、恶实、⽜蒡⼦等,为菊科⽜蒡属⼆年⽣草本植物,下⾯店铺分享了⽜蒡的种植技术及管理,⼀起来看看吧。
⽜蒡的种植技术 ⽣长习性⽜蒡喜温暖⽓候条件,既耐热⼜较耐寒,种⼦发芽适温20~25℃,植株⽣长的适温20~25℃,⽣长期要求有较强的光照条件。
⽽且⽜蒡是需⽔较多的植物,从种⼦萌芽到幼苗⽣长,适宜稍⾼的⼟壤湿度,⽣长中后期也要求较湿润的⼟壤条件,但⽥间不能积⽔,夏季若积⽔12⼩时直根将发⽣腐烂。
作蔬菜栽培时选择⼟层深厚、疏松的沙⼟或壤⼟,⼟壤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6.5~7.5为宜。
选地施肥⽜蒡种植选择地势向阳、⼟层深厚、⼟质肥沃、排⽔良好的壤⼟或砂质壤⼟栽培,忌连作,前茬以⽲⾕类、油菜、蚕⾖等作物为宜。
⼀般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4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尿素5千克作基肥,在耕地前将肥料均匀撒施于地表,结合耕地⼀次翻⼊⼟中,耕地深度30厘⽶以上,耙平整细。
适时播种 ⽜蒡主要采⽤种⼦繁殖,选择饱满、⽆病⾍斑、⽆损伤的种⼦,播前先将种⼦晒1~2天,然后在40~50℃的温⽔中浸泡1~2⼩时,捞出凉⼲即可播种。
于4⽉上旬⾄4⽉下旬播种,播种⽅法有条播和⽳播两种。
条播可按⾏距60厘⽶开沟,沟深2~3厘⽶,将种⼦均匀撒播于沟内,覆⼟1~2厘⽶,⽳播可按株⾏距30×60厘⽶开⽳播种,每⽳播4~6粒,覆⼟2~3厘⽶。
播后均要稍加镇压,使种⼦与⼟壤密切接触,盖草保持⼟壤湿润。
每亩⽤种量为0.5~0.75千克。
⽜蒡的⽥间管理 1、间苗定苗:⽜蒡出苗后在傍晚或阴天揭除盖草,当幼苗长出2~3⽚真叶时间苗,条播⽥按株距4~5厘⽶留壮苗1株,⽳播⽥每⽳留壮苗2株,多余的拔除。
当幼苗长出4~5⽚真叶时定苗,条播⽥按株距25~30厘⽶留壮苗1株,⽳播⽥每⽳留壮苗1株。
2、中耕除草:⽜蒡种植要结合间定苗进⾏中耕除草,⽜蒡植株⽣长缓慢,苗期最怕“草吃苗”,应及时中耕除草,直到植株封⾏为⽌,全⽣育期中耕除4~5次,同时进⾏根部培⼟,以利透⽓和保护根。
牛蒡子种植栽培
牛蒡子种植栽培一、牛蒡子适宜在怎样的生态条件下种植?无公害中药材牛蒡子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佳农业生产区域。
(1)温度。
牛蒡子要求产区海拔为1900~3000m,年均温为3.6℃一8.5℃,全年O℃的积温为1800℃—2200℃,无霜期100—180do牛蒡子生长适温15℃—25℃,种子发芽适温20℃—25℃。
地上部分耐寒力弱,3℃以下植株枯死,但根可耐-20℃低温。
(2)光照。
牛蒡子是喜光植物,要求年日照时数1700~2800h,强光及长日照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促进肉质根膨大012~13h的长日照利于花芽分化,能够促进抽薹开花。
(3)水分。
牛蒡子为深根性植物,适应性较强,较耐旱,适宜降雨量为380—965mm.但忌田间积水。
(4)土壤。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栽培,要求土层Im以上,土壤有机质≥2%,pH值6.5—7.5 0(5)茬口。
前茬选择非菊科植物的地块栽培,要求2—3年以上的轮作。
茬口避免选麻类、甘草、葵花、玉米等深根型植物的地块。
二、牛蒡子的植物形态有哪些特征?牛蒡子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果实,又名大力子。
牛蒡植株高1~2m,主根长70~lOOcm,直径3—4cm,肉持灰白色。
茎起立,粗壮,分枝较多,茎皮略带紫色,被白色柔毛。
基生叶大,卵状心形,丛生,长40—50cm,宽30—40cm,茎生叶小。
头状花序呈伞房状排列,小花紫红色,管状。
瘦果长椭圆形或倒卵形,略具3棱,表面灰褐色,具黑色斑点。
开花期5—6月,结果期6—8月。
三、牛蒡子播种前如何进行种子处理?(1)种子净选。
播前去除杂质、秕子、霉变种子,选择饱满、有光泽的种子。
(2)温水浸种。
用55℃温水浸种lOmino(3)药剂拌种。
用相当于种子重量0.3%的瑞毒霉(甲霜灵)杀菌剂拌种。
四、牛蒡子栽种前如何整地?牛蒡子生产田,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深翻晒土,深翻前每亩施人饼肥75kg、优质腐熟的土杂肥5000kg以上、碳酸氢铵50kgo然后按行距70—80cm 挖沟,沟宽约30cm、深约lOcm,沟间形成一条宽40—50cm、高15cm左右的垄,垄两侧拍实,以防下雨时塌沟。
牛蒡的栽培时间与种植技术要点、步骤
牛蒡的栽培时间与种植技术要点、步骤牛蒡是药食两用的食用植物,也叫大力子,富含粗纤维、蛋白质、钙、铁、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牛蒡的栽培时间与种植技术要点、步骤,供参考。
1、牛蒡的栽培时间牛蒡生长适宜温度为20℃至25℃左右,需要在土层深厚、排水性好的肥沃土壤中种植,春季和秋季均可播种。
牛蒡春播常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进行,秋播常在8月上旬进行。
2、种植牛蒡的整地要求牛蒡为直根系,土壤条件适宜根长可达1米以上,因此要选择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ph6.5~7.5的砂壤土栽培。
为了保证质量,整地时必须按行距70~80厘米挖出宽30厘米、深80厘米的疏松种植带,以利根系下扎。
3、牛蒡的播种方法按行距70~80厘米,垄距25厘米,垄高15厘米在挖好的种植带上起垄。
种子用40~50℃温水浸泡4小时,漂去秕子,用湿布包好待播。
较适宜的播种期在5月5日左右,按株距8厘米穴播,每穴3~4粒种子,覆土2厘米,稍加镇压。
4、牛蒡的施肥要点牛蒡需肥量较大,亩产1500公斤的地块需施优质农肥6立方米,纯氮5.3公斤,五氧化二磷12公斤,氧化钾7公斤做底肥。
施入25厘米的土层内,混拌均匀,否则会在肥料集中处形成侧根。
定苗后追施硝酸铵15公斤,追在种植沟的一侧,距苗5厘米处。
5、牛蒡的间苗要求牛蒡长到2~3片叶时定苗,每穴只留1株,除掉病株、弱株。
牛蒡生长繁茂,合理密植才会长出合格的肉质根,缺苗断条会形成超粗根以及长有侧根的短根。
牛蒡不宜移栽,由于移栽苗根系损伤后生长会形成侧根。
因此等距保苗是保证肉质根长度和无侧根的关键。
6、牛蒡的中耕除草方法牛蒡长出2~3片叶时进行除草。
注意不要将叶柄露出表土,以避免白嫩的叶柄经强光高温而晒死。
植株封垄前进行两次中耕培土以促进土壤增温,根系向深层生产,封垄后应及时拔除杂草。
遇到连雨天,要注意排水,防止出现烂根。
7、牛蒡的病虫害防治牛蒡病害主要是细菌性黑斑病和白粉病。
雨季易发生黑斑病,可用波尔多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
牛蒡子高产栽培技术
牛蒡子高产栽培技术作者:滕士学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年第03期牛蒡子别名大力子,土名为老母猪耳朵。
是二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解表、清咽、透疹、消肿解毒之功效,主治风湿、感冒、咳嗽、咽喉肿痛、斑疹等症,主要产区东北三省。
由于牛蒡子非常适于北方栽培,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1、选地整地牛蒡子是二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应性强,高山、丘陵、低山、平地均能生长,但高山需3年能开花结果;低山、平原区2年均可以开花结果。
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砂质土壤为宜。
牛蒡子耐寒、耐旱、主根发达,属于深根性植物,不能在低洼积水的地方种植。
2、繁殖方法春播或秋播,以秋播为好。
因为牛蒡子种子寿命较短,隔年陈种发芽率低,不易作种用,故宜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随采随播,宜早不易迟,否则第二年植株不能开花结果。
3、播种与种子处理播种一般采用种子播,播前将种子放入30~40度温水中浸泡24小时,促使其发芽,发芽适宜温度为20~25度,然后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60~70厘米,株距50厘米挖穴,穴深5~7厘米,每穴散开播入5~6粒种子,然后覆盖灶灰,厚约3~5厘米,稍压后浇水,15天左右即可出苗。
每亩用种量1千克左右。
也可采用条播,按每行距50~60厘米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
其余穴播相同。
4、间苗和中耕除草间苗中耕除草,秋播的于当年种子发芽出土后,当幼苗长有3片叶时,就开始间苗。
穴播的每穴留壮苗2~3株,条播的按株距50厘米留壮苗1株,对缺株进行补苗,间、补苗后浇透水,随后进行一次中耕,第二年4~5月份二次中耕,植株封行后中耕,整个生长期保持土壤疏松,田间无杂草。
春播的苗出3~4片真叶时,在间苗补苗后开始第一次浅锄松土,7~8月高温多雨季节,杂草生长迅速,进行二次除草,9月下旬再锄草1次,勿使杂草结籽,同时进行培土,第二年4~5月中耕除草1次。
5、追肥牛蒡子是喜肥植物,生育期间需肥量大,一般每年追肥3次,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先松土后施肥,什么农家肥均可,或亩施尿素5公斤和过磷酸钙10公斤。
211103612_牛蒡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园艺园林牛蒡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郑晓宁(抚顺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辽宁 抚顺 113000)以符合当前造林工程要求,造成造林成活率不断下降。
4 提高林业造林成活率的措施4.1 完善工程设计内容造林之前,应当合理规划,切实提高造林质量。
当开展造林工程时,应当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造林原则,结合该区域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认真选择适当的树种,科学搭配,选取适应该区域生长的树种,比如,针叶与灌木树种,实行混交的方式,避免生产出单调的林业工程。
充分体现造林设计优势,尽可能提高土地生产潜力,有效使用土地资源,除了能够体现出造林地块优势,也能够借助其自然优势,为更好进行造林设计创造条件,达到多个效益的统一,切实加强造林工程价值。
4.2 选取合适抗旱树种该区域处在高原地带,长时间干旱,土壤水分不足,同时土地相对贫瘠,土层相对薄弱,适合栽种有关的抗旱品种。
所以,在进行造林作业中,应当选取适应生长的树种,比如,杨树、皂角以及沙棘等,它们有着很好的适应能力,相对抗旱,能够很好适应该区域的气候以及土壤属性。
最大程度选择乡土树种。
4.3 加大造林技术宣传造林技术对树苗存活率存在一定影响,因此,在该区域进行造林工程,需要大力推广造林技术,推广新的技术方式,切实增加树苗保存率。
比如,春季应全方位应用容器苗造林、保水剂等技术。
造林人员还需注重造林工程所有环节,合理移栽,全方位进行病虫害防治,保证该区域的造林成活率。
4.4 重视栽培管理栽植人员应结合树种、该地的地理环境以及土壤属性来明确栽植密度,管控有关的栽植环节,对种植行为进行规范。
栽植后,合理施肥,对土壤进行一定的疏松,结合树木的特点,进行合理的管控与维护,尽可能降低树木死亡率。
4.5 改进造林地点的环境第一,树苗移栽时,应加以分析树木生长需要,选取造林时间,确保树苗在适当温度、充足水分以及肥沃土壤下正常成活。
第二,移栽前,对造林地点自然环境加以改进,确保土壤一直处在平整状态。
牛蒡种植方法
牛蒡种植方法一、整地施肥播种前施肥碎土,开沟起垄做哇,要求睦宽80厘米。
撒施充分腐熟的过筛土杂粪45吨/公顷,以及碳酸氢镀75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750千克/公顷,深埋肥料,整平睡面。
二、种子处理播种的前一天精选种子,并置于太阳下晒3~4小时。
一热水烫种播种前用55~65°C热水烫种,种子与水的比例为1:5,烫种时用棒子轻轻搅动至水温降到30°C时,加入凉水室温下继续浸种10~12小时。
二药液;是种用0.6%~0.7%高锚酸饵溶液浸种30分钟,或用1%~2%福尔马林溶液浸种40~50分钟,然后用清水淘洗干净,再继续浸种8小时即可播种。
三药粉拌种用种重0.7%~0.8%的药粉拌种,药粉是25%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50%代森锚辞和40%瑞毒铝铜。
拌种时采用大口瓶或塑料袋,将精选过的种子装入袋瓶内,再放入所需药粉,密闭袋瓶口,摇动种子,使药粉均匀地站附种表即可播种。
三、播种及覆盖地膜春季播种期在3~5月,秋季播种期在9~1l月。
播种前在播种沟一侧施入尿素150千克/公顷,将肥料浅锄于10厘米土层内。
在沟内浇足底水,待水完全渗透后,按8~10厘米的株距点播1粒饱满的种子,然后覆盖1:1的细粪土3~4厘米厚。
随后撤施克百戚或涕灭威杀虫剂45千克/公顷。
施药后及时在哇面的两头或两侧各开一条平直的压膜浅沟,依次覆盖地膜。
四、田间管理一破膜炼苗若发现薄膜破孔,应及时用细士封严压实。
苗齐后,用刀片对准幼苗正上方画十字破膜。
小苗1片真叶时追施人畜粪尿9750~1l250千克/公顷作提苗肥,从膜孔灌入,追肥后用细土封实膜孔,以后控水。
二追月巳灌水牛葬4~5片真叶时,及时补追1次复合肥,用量450~600千克/公顷.于灌水前破膜深施于2株之间,灌水后3~4天,将落入操作沟内的土挖取捣细,均匀地覆盖在膜面及培于哇面两侧,阻隔因太阳光直射而使膜下土温剧烈回升。
三根外追肥在生长盛期可用磷酸二氢押300~320倍液和棚砂800倍液磷酸二氢押750克/公顷+棚砂300克/公顷于下午16:00后均匀地喷洒在叶片的正反面根外追肥时要特别注意喷施功能叶,5~7天喷l次,连喷3次。
牛蒡栽培技术
牛蒡栽培技术牛蒡栽培技术概述:牛蒡(学名:Arctium lappa),属于菊科牛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经济价值。
牛蒡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土壤选择、育苗、播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1.土壤选择牛蒡适合生长在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6.5.7.5.2.育苗(1)密植育苗:在适宜的育苗期(一般为3月.4月),将牛蒡种子均匀撒播在育苗盘或苗床中,然后覆盖薄层培养土,保持适宜的湿度,温度保持在15.20摄氏度。
(2)定植苗:当牛蒡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进行移栽。
移栽时要保持苗株的完整,避免伤害幼苗的根系。
3.播种牛蒡的最佳播种期为4月.5月。
在选择合适的地块后,先进行耕地整理,然后进行基肥施用,再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地表上,稍微覆盖一层薄土即可。
4.管理(1)灌溉:牛蒡生长期需要保持适宜的水分,但不能过湿。
一般情况下,每隔5.7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2)施肥:牛蒡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
种植前施入基肥,生长期每隔15天施一次追肥。
追肥时可选择有机肥料或复合肥料。
(3)除草:定期除草是保持牛蒡生长良好的重要措施。
可手工或利用除草剂进行除草。
5.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牛蒡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根腐病等。
可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防治,注意药剂的使用浓度和防治时机。
(2)虫害防治:牛蒡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甲虫等。
可使用合适的农药或天敌进行防治。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牛蒡栽培记录表2.牛蒡常见病害防治农药使用说明书3.牛蒡常见虫害防治农药使用说明书法律名词及注释:1.基肥:指在作物生长初期施入的肥料,为了提供作物在生长初期所需的营养素。
牛蒡子栽培技术.doc
牛茅子栽培技术(一)概述别名牛子、大力子、粘口子。
为菊科植物牛茅(Arctium lappaL.),根和果入药。
生产东北,产量最大;浙江产的质量最优,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功能:辛、苦、寒、疏风散热、宣肺透疹、散结解毒。
(二)植物特性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第一年仅生根生叶,第二年开花结种子。
主根肉质肥大,直立茎,高100〜260厘米,多分枝。
根生叶大,丛生有长柄,茎生叶为互生,呈三角状圆形。
边缘稍呈波状或有细锯齿, 叶面呈深绿色。
光滑,叶背面及绿色,有短绒毛,头状花序,红紫色管状,花簇生茎项,瘦果,长卵形或倒卵形,灰褐色,有斑点,花期6~7月,果期7~8月。
(三)生长特性牛劳适应性强,原野生山坡、沟路旁、住宅周围,喜温和湿润气候,耐寒,生长期需水多,较低的丘陵和低山栽培最适宜。
牛劳为深根植物,喜肥,种植在土壤疏松、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当年只生成叶簇,4〜5月份生长慢,7〜8月份生长迅速,翌年5〜6月开花, 7丿」种子开始成熟。
(四)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叮利用空闲地块,肥沃的荒山、沟旁、地边、村边、房前屋后均栽培。
秋后深耕土地,播前每公顷施入厩肥37500-6000千克,6% 六六六粉22. 5~30千克,翻一遍后,耕细整平。
2 •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种子发芽率70%〜80%,温度在20°C,播后10 天出苗。
15〜18°C半个月出苗,播种谷南前后,直播为主,分条播和穴播,个别育苗移栽,地干播前要浇水,待水渗后按行株距60〜80 厘米、50〜60厘米开穴,穴深6〜10厘米,每穴播7〜8粒,覆土3 厘米,每公顷播种量22.5〜30千克。
有的地方采取秋播,10月份前后,方法同春播。
3.田间管理幼苗期长出2〜3片真叶或翌年返青后,适当间苗松土除草,干旱浇水,促使幼苗生长,进行第一次浅松土,二次松土7〜8月份进行。
要结合间苗、补苗,每穴留2株壮苗,条播株距50厘米留一苗,秋末杂草未结籽前还得进行第二次除草,并追肥培土,促进枝多花果多,每次松土后进行追肥,每公顷用腐熟的人粪尿22500〜37500千克或苗期追硫酸钱120〜150千克,花期施过磷酸钙225-300千克。
牛蒡种植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牛蒡种植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牛蒡是一种传统的蔬菜,其栽培技术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本文将介绍牛蒡种植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帮助种植者提高产量和质量。
一、土壤准备在牛蒡的种植过程中,土壤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首先,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其次,进行土壤消毒,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最后,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改良,添加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
二、适宜的栽培季节牛蒡适宜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种植。
在春季,种植者需要在冬季结束后,土壤温度回升到适宜的水平时进行播种;在秋季,选择干燥天气进行播种,以避免多雨季节影响牛蒡生长。
三、种子的选择和处理在牛蒡的种植中,合适的种子选择和处理是关键。
首先,选择外观完整、无病害的种子;其次,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潜在的害虫和疾病;最后,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提高发芽率和苗期生长。
四、适宜的播种密度和距离合理的播种密度和距离对于牛蒡的生长和产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牛蒡的播种密度为每亩20000到25000株。
同时,每株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10到15厘米,以便于牛蒡根系的发育和生长。
五、适宜的灌溉和管理牛蒡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和管理。
在牛蒡的生长初期,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于湿润,以避免病害的发生。
在牛蒡生长过程中,要定期给予适量的水分,特别是在旱季或炎热的天气中。
同时,及时除草、松土,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养分供给。
六、合理的施肥和追肥牛蒡的生长需要合适的肥料供给。
在种植前,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施肥,让土壤充分吸收养分。
在生长期间,适时进行追肥,以补充营养不足,提高产量和品质。
同时,注意选择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的合理搭配,以满足牛蒡的生长需求。
七、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在牛蒡的种植中,病虫害是常见的问题。
预防和治理病虫害是提高牛蒡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首先,选用抗病虫害的品种进行种植;其次,保持田间的清洁和卫生,及时清除病虫害的残留物;最后,定期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牛蒡种植的方法有哪些
牛蒡种植的方法有哪些牛蒡种植的方法有哪些牛蒡幼苗生长缓慢,苗期杂草较多,应及时中耕除草。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牛蒡种植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牛蒡种植的方法一、栽培方式与栽培季节牛蒡在我国多为露地栽培,栽培季节一般为春秋两季。
秋季栽培在10月1日--11月上旬。
11月10日左右盖上拱形地膜;春季在3月--5月中旬种植,盖地膜的可在3月份种植,露地栽培在霜冻结束之后才可种植。
二、品种选择秋播牛蒡一般用中晚熟品种,如柳川理想、野川或大长根白内肌牛蒡;春播多用早中熟品种,如柳川理想、度边早生、松中早生、旱田早生或大长根白内肌牛蒡。
三、土壤选择牛蒡为深根性蔬菜,对土壤要求较严,适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栽培。
例如江苏的丰县、沛县、山东苍山的庄坞镇,都属于大河的冲积土壤,上下土层均匀一致,非常适宜种植牛蒡。
种植牛蒡应选择前茬为非菊科植物的地块栽培,最好2--3a没有种植过牛蒡的地块。
另外,也不应选前茬为豆类、花生、甘薯和玉米的地块。
四、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深翻晒土,深翻前每667平方米施入饼肥75kg、优质腐熟的土杂肥5000kg以上、碳酸氢铵50kg。
然后按70cm一行用牛蒡机打沟,深度1m左右。
由于用牛蒡机打沟后,自然形成一条宽40--50cm、高25cm左右的垄,用脚沿垄的两侧把垄踩实,或用铁锨沿垄的两侧拍实,以防下雨时塌沟,造成牛蒡产生畸形。
五、播种牛蒡的集中产区,应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
可用以下方法:1.用55℃温水浸种10min。
2.用相当于种子重量0.3%的瑞毒霉(甲霜灵)杀菌剂拌种,然后在垄顶开3cm深的小沟,浇小水,水下渗后,按3cm株距播种子,覆土3cm,667平方米用种量200g。
六、间苗定苗第1次间苗在1--2片真叶时,第2次在2--3片真叶时,按苗距7--10cm定苗。
定苗时,除去劣苗及过旺苗,留大小一致的苗。
早收获上市的留苗间距大一些,晚收获上市的适当密一些,以免间距大,使牛蒡直根过于粗大,影响外观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藏药材规范种植培训教案
教学内容牛蒡的种植技术授课人戴品鑫课时2课时审核李全彦教学目标让学员掌握牛蒡的种植、加工、储藏技术
教学内容
牛蒡为菊科牛蒡属草本植物。
又名大头毛冉冉、大力子、鼠粘子、牛子等原产于亚洲及北欧,我国各地都有野生种分布与栽培。
牛蒡果实(瘦果)供药用,其根和叶也有一定的药效,也常作为一种保健蔬菜食用。
牛蒡子性寒、味辛苦、入肺、胃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之功效。
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麻疹、腮腺炎、痈肿疮毒等症;其根具有祛风、利咽、清热、解毒、利尿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脚癣和湿疹等;其叶外用有显著的消炎镇痛作用,内服稍有利尿作用。
主产于山东、河北、甘肃、青海、吉林、辽宁等省。
近年研宄表明,经常食用牛蒡根可滋补强体,防止人体衰老,对防治便秘、高血压、直肠癌以及降低胆固醇有一定功效,出口日本、韩国及欧美很受欢迎,市场前景很好,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推广种植。
一.植物形态
牛蒡二年生草本,高1-2m。
根粗壮,肉质,圆锥形。
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带紫褐色,有纵条棱。
基生叶大形,丛生,有长柄;茎生叶互生;叶片长卵形或广卵形,长20-50cm,宽
15-40cm。
先端钝,具刺尖,基部常为心形,全缘或具不整齐波状微齿,上面绿色或暗绿色。
具疏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短绒毛。
头状花序簇生于茎顶或排列成伞房状,直径2-4cm,花序梗长3-7cm,表面有浅沟,密被细毛;总苞球形,苞片多数,覆瓦状排列,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钩曲;花小,红紫色,均为管状花,两性,花冠先端5浅裂,聚药雄蕊5,与花冠裂片互生,花药黄色;子房下位,1室,先端圆盘状,着生短刚毛关冠毛;花柱细长,柱头2裂。
瘦果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灰褐色,具纵棱,冠毛短刺状,淡黄棕色。
花期6-8月,果期8-10月。
二.生物学特性
(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牛蒡适应性强,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耐旱、不耐涝。
春、夏、秋皆可播种,生育时间长短不一。
整个生育期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叶片生长旺盛期、肉质根膨大期、越冬休眠期、开花结实期和成熟期。
种子在10℃-35℃条件下均可发芽,最适宜发芽的温度为20℃-25℃。
植株生长适温为20℃-25℃,但能耐35℃高温,3℃以下地上部分会枯死,地下部肉质根能耐-20℃度低温,翌年春季发芽生长。
当气温在5℃左右和长日照条件下,经58天左右即可完成春化阶段,其后才能抽薹开花结籽。
花期6-7月,结果期7-9月。
但如果栽种在高山区和贫瘠的土壤上,生长3-4年才能开花。
牛蒡主根发达,是深根系植物,在低洼积水的地方易烂根,但它对土壤要求不严
格,丘陵、山地、林边均能种植,尤以深厚疏松,肥力中等,pH 值6.5-7.5砂质壤土为宜。
(二)生长发育习性
牛蒡为深根性植物,应在深厚肥沃土壤栽培。
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较耐盐碱,生长期需要水较多。
除在大田种植外,也可在房前、屋后、沟边、山坡等地栽培,野生多见于山野、路旁、沟边或山坡草地。
喜温暖湿润环境,低山区和海拔较低的丘陵地带最适宜生长。
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发芽率70%-90%.种子寿命为2年,播种当年只形成叶簇.第二年才能抽茎开花结果。
三.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牛蒡种植应选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较丰富的砂壤土或壤土,pH6.5-7.5,排水良好的地块栽培为好。
牛蒡忌连作,可与小麦、油菜、马铃薯、等轮作。
由于牛蒡的食用部分为肉质根,应按70cm的行距,挖宽30cm-40cm、深40cm的坑然后按每亩施2000kg腐熟的有机肥、50kg三元复合肥、50kg过磷酸钙作为基肥。
一层有机肥、一层土士均填平播种坑。
并且每亩施0.5kg50%的辛硫磷农药,与肥同施或兑水施入地下坑内,以防地下害虫。
把地整成行距70cm,宽、高各15一20cm小高垄(位于播种坑上)以备播种。
(二)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出苗后要检查出苗情况,如发现缺苗,应及时
补种或进行移栽。
2.间苗与定苗当苗出全,于叶展开后,进行第一次间苗;幼苗有一至二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当苗高10cm-20cm,即具有四至五片真叶时进行定苗,穴播每穴留苗2株。
定苗的同时可进行补苗,补苗时应浇水。
3.中耕除草牛蒡在苗期生长缓慢,杂草容易丛生,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在生长前期应进行2-3次中耕除草,中耕时宜浅耕,以免伤根。
生长后期牛蒡植株封严田面,杂草较少,不宜再中耕除草。
4.追肥牛蒡需肥量大,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还要追肥2次。
第一次是在间苗定苗后,每亩用稀畜粪尿1000kg或尿素10kg,过磷酸钙15kg,硫酸钾5kg,在植株旁开穴施入,然后覆土、浇水。
第二次追肥在肉根膨大期,每亩施尿素20kg,过磷酸钙15kg、硫酸钾8kg,方法同第一次追肥。
5.水分管理牛蒡苗期需要湿润土壤,土壤干旱时应及时浇水保苗。
成株怕涝,田间不能积水,雨季应注意排水防涝。
(三)病虫害及其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黑斑病、菌核病。
害虫有蚜虫、红蜘蛛、地老虎、根结线虫、大象鼻虫等。
要认真加以防治,尤其在发病初期喷洒相应药剂效果更为明显。
1.黑斑病黑斑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
发病初期,叶片和叶柄出现灰白色至灰褐色病斑,有时病斑上出现不规则
轮纹,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其周围产生黄色晕环。
叶片薄且易破裂。
湿度大时病斑上生黑色茸毛状物,这是它的分生拖子和分生孢子梗。
叶柄病斑呈梭形,暗褐色,稍凹陷,可见斑环纹。
潮湿条件下,病斑腐烂。
防治方法:合理密植,密度不宜过大,轮作,摘除病叶集中烧毁。
药剂防治可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000-15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2.菌核病菌核病也是真菌性病害。
病害先从下部叶片上发生,病斑较大,引起腐烂,进而危害叶柄和茎部,使植株腐烂、折倒。
有时全株感染,表面覆盖浓密的白霉。
后期腐烂的茎很快失水,自霉聚积,地上茎上有黑色菌核。
防治办法同上。
也可在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就能杀死菌核。
虫害可用50%的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
四.留种技术
繁殖方法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
春、夏、秋均可播种。
春播在“清明”前后,夏播在“夏至”前后,秋播在“立秋”前后,为缩短占地时间、以夏、秋播为宜。
播种分为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
(一)直播将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后,放温暖处,用温水每天冲冼1次/天,待种子露白时播种。
在整好的土地上,按行株距70×40cm挖3-4cm深的穴,每穴撒饱满种子3-4粒,
覆土盖平,使种子与土壤密结。
夏、秋播的约6-7天出苗。
出苗后每穴留2株健苗,缺苗处及时补上。
播种量0.3kg/亩。
(二)育苗移栽在整地前,每亩施土杂肥2000kg-3000kg,捣细撒匀,深耕20-25cm,耙细整平,做lm宽的平畦.若天旱应向畦内浇水。
播种时,每畦按4—5行开2-3cm深的沟,将处理好的种子撒于沟内,覆土盖平,稍加镇压。
播种量2kg/亩。
幼苗长出两片真叶时,按株距3cm进行间苗。
育苗后,春、夏播的可在秋季移栽,秋播的在立春未展叶前移栽。
移植时,从苗畦内挖出幼挖幼苗,略带田土,按行株距70×70cm挖穴,深度与畦内原深度相同,填土踩实,浇足定根水以保成活。
五.采收与加工
(一)牛蒡子的收获与加工
从播种到收获一般为2-3年时间,当总苞呈枯黄时,即可采收。
因开花期不一致,种子成熟期也不尽相同,应成熟一批采收一批。
采摘时间宜在早晨或阴天进行,此时总苞钩刺较软,不致伤害皮肤引起疼痛和刺痒。
因果实上长有许多细冠毛,会随风飞扬,采收时应站在上风口,且要戴上口罩、挡风镜和手套,以防伤害眼腈和皮肤。
采回后,先将果序或割取地上部的茎叶果序摊开暴晒,充分干燥后,用木棒反复打击,脱出果实,然后扬净杂质,晒至全干即成商品。
脱粒时有大量绒毛,最好戴口罩。
(二)牛蒡根采收与加工
因播期不同收获期也不一样,一般9-10月收。
收获时用镰
刀割除地上茎叶,留15cm左右的叶柄,从垄一侧挖沟,沟宽25-35cm挖至根部基本暴露出时,再用双手握住植株基部晃动几下,以75度的倾斜角度将根部拔出,除去须根,洗净泥沙,晾干,贮藏待售。
(三)叶的收获与加工
5月份开花前摘下叶片.晒干后放通风干燥处贮存,供药用或食用。
附:牛蒡食用前先剥去根的外表皮,用水浸泡后切成条状或片状。
用开水煮沸,煮软后的牛蒡清凉爽口,风味特殊,可清拌、肉炒,也可做烧鱼配料。
做拔丝、做汤、淹制咸菜等味道鲜美可口,是餐桌上的一个美味佳肴,长期食用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