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油墨的流变特性
5油墨的流变特性1(备份)

F A x r
5.1 流变学概念
一、弹性形变 3、压缩形变
P
P B
v v
P:单位面积上静压力
B:压缩弹性模量
△v/v:压缩形变
5.1流变学概念
二、流动变形
对于流动的液体,在受外力作用时,根据其 流动情况可以分为不同的流动类型--不同的流 体 1、流体类型: 牛顿流体 非牛顿流体
当外力缓慢作用于模型,作用时间足够长时,可视为以恒定 应力作用于模型,则 极小,可忽略,此时式(3)即为 d 式(2),符合牛顿定律,模型表现为粘性现象。这是因为弹 dt 簧的弹性势能可以释放转化为粘壶的粘性形变。
当外力作用时间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时,弹簧和粘壶同时 产生形变,模型表现为粘弹性。此作用时间与材料的应力松驰 时间有关,也即当应力作用时间在材料应力松驰时间左右时, 材料表现出既有流体的粘性,又有固体的弹性。
5 油墨的流变特性
5 油墨的流变特性
5.1 5.2 5.3 5.4
流变学概念 油墨的粘度和屈服值 油墨的粘着性和拉丝性 油墨的触变性
5.1 流变学概念
物理学中研究物体变形时常把物质分为两类: 固体 气体 流体 液体
固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静态变形——弹性形变 流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流动变形——粘性形变
5.2
油墨的粘度和屈服值
粘度:表征流体在受外力作用时,液层 分子间内摩擦力的大小的物理量,用剪 切应力与剪切速度梯度的比值表示。
直接决定油墨的流动性,影响印刷时油墨的转移 状态。
屈服值:流体开始流动时所需的最小剪 切力。
a. 屈服值过大 油墨流动性差,不易打开 b. …………小 网点起晕、不清晰
浅谈胶印过程中油墨的流变性

流 变学 ,是研 究物 质变形 和流 动 的学科 ( t h e s c i e n c e 转 移到 印刷 机墨 斗 中的过 程 ; ( 2) 油 墨从 墨斗 中转移 到 墨
o f d e f o r ma t i o n a n d l f o w ) 。胶 印过 程 中 ,印刷油 墨是在 辊 上 的过 程 ; ( 3) 在 墨 辊 上 ,油 墨 的匀 开 过 程 和 油 墨 从 印刷 机 上通 过 长墨 路 的 传递 被压 匀 到 着墨 辊 上 ,传 到 印 墨 辊 到 墨 辊 的转 移 过 程 ( 这个 过 程 是 经 由若 干根 墨 辊 再
可 知 ,当油 墨运 行 到 两个 辊 子 中 间时 ,则 被挤 成 扁 平状 。辊子 上 的 墨 实际 上都 是 以这种 形状 滞 留在 其表 面 上 。 当相 互 挤压 时 ,墨 滴 向周 围扩 散 。如 果 墨滴 在辊 子 上分 布 严 重不 匀 时 ,即使 受到挤 压 ,也 不 会 完全 靠在 一 起 ,无法保 证 形 成均 匀 的墨 膜 。最 理 想 的状 态是 墨 滴均 匀分 布 ,挤 压后 能够 均匀 的依 靠在 一起 ,如 图 3 所示 。
胶 版 印刷 与 凹版 、 凸版 印刷 原理 不 同 ,印版 在 着墨 宽 阔处 向窄缝 间伸 入 ,与油 墨 的切 变 流动 性 有 关 ,太硬
之 前 需要 接 触一 层 均匀 的墨膜 来 实 现稳 定 的上 墨 ,后 续 固然麻 烦 ,但 粘 度过 小也 不 行 。在 墨 辊 上油 墨 匀开 过程 不 再 使 用刮 刀等 来 使 油墨 在 印版 上 达 到均 匀 ,并 且 油墨 和 从 墨 辊 到 墨 辊转 移 过 程 ,墨 辊是 以相 同 的速 度 旋 转 , 不 能 在 印版 非 图文 区 上脏 。根 据 油 墨在 印刷机 上 的转移 所 以切 变力 并不 太 大 以均 匀 的 薄膜 匀 开到 墨 辊 表面 ,期 行 为可 将E p )  ̄ J 过 程分 为如 下几个 阶段 : ( 1) 油墨从 墨 罐 中 间油墨 中的颜料粒子被压溃 ,二级凝聚被破坏而变成一
油墨的流变性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油墨的流变性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油墨是印刷的重要材料,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进行印刷工作时,油墨的流变性对于印刷产品的质量和水平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油墨的各种流变性能的属性进行解析。
流变学流变学,是研究物质变形和流动的科学。
理想的弹性体和理想的粘性物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许多物质,如纸张、油墨等,其变形规律是复杂的。
油墨是在印刷机上被压匀到墨辊上,转移到印版上,再转移到橡皮布上,最后转移到纸张上。
在这个过程中,有种种的变形和流动,当油墨受力变形时,既会呈现弹性变形的某些特征,又会呈现流体的粘性,这种现象称为粘弹现象。
这种粘弹性物体的受力变形不仅与应力大小有关,而且与这些形变的发展速度有关。
印刷油墨的流变性质对印刷适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油墨的流变性能包括油墨的黏度、黏着性、屈服值、触变性、流动度和流动性、转移性等性能。
01、黏度粘度是指流体流动时的粘滞程度,是流体分子之间相互吸收而产生的阻碍分子之间相对运动能力的量度,是表征流体流动的阻力(或内摩擦力)大小的指标。
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根据流体的结构与性质会出现流体呈黏稠状态时流动困难、流体呈稀薄状态时流动舒畅的现象,流体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流动中存在着流体分子间的相互吸引而导致的运动阻力,称为内摩擦力。
流体的这种性质称为黏度。
黏度是表明油墨流变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印刷过程中一定的黏度是保证油墨支持传递和均匀转移的主要条件,因为它关系到印刷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并直接影响到印迹墨色的均匀程度、清晰度及光泽度。
印刷中对油墨黏度控制不当,会给印刷带来多种故障。
如下:1)油墨的黏度过大时,黏性过大,拉丝性强。
油墨转移过程中,在墨辊之间分裂时丝头过长,断裂的丝头末端容易形成油墨飞散到空中,形成印刷中的飞墨现象,飞墨现象在高速印刷时表现更为明显。
2)油墨的黏度过大很容易造成纸张的脱粉、拉毛或分层剥离现象。
这是油墨的黏力在一定印刷条件下超过了纸张的表面强度所形成的,这种现象在印刷用纸的结构疏松,表面强度不高时,更为明显。
丝印油墨的流变学特性如何影响其印刷性能

丝印油墨的流变学特性如何影响其印刷性能丝印油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印刷材料,它可以印刷在各种材料上,如玻璃、陶瓷、纸质材料和塑料等。
在丝印印刷过程中,油墨的流变学特性对印刷的成效和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丝印油墨的流变学特性对于优化印刷过程和提高印刷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一、丝印油墨的组成及其流变学特性丝印油墨通常由多种组分组成,包括树脂、颜料、稀释剂和添加剂等。
这些组分的比例和性质不同,会决定油墨的颜色、粘度、流动性、耐磨性等特性。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油墨的流变学特性。
油墨的流变学特性是指油墨在剪切力下的反应特性。
正常情况下,剪切力越大,油墨的流动性就越强。
根据油墨的流变学特性,可以将油墨分为牛顿型和非牛顿型两种类型。
牛顿型油墨的流变学特性符合牛顿定律,即随着剪切力的增加,油墨的流动性会线性增加。
这种油墨的特点是粘度恒定,易于流动和控制。
但是其颜色和光泽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印刷效果。
非牛顿型油墨的流变学特性不符合牛顿定律,随着剪切力的增加,流动性会发生变化。
以黏弹性为代表的非牛顿型油墨中,粘度和弹性是相互关联的。
当受到剪切力时,油墨分子会“拉伸”并相互交错,从而提高流动性。
当剪切力消失时,分子又会重新归位,使油墨恢复原有的粘度和弹性。
二、丝印油墨的流变学特性对印刷性能的影响在丝印印刷过程中,油墨的流变学特性对印刷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从颜色、流动性和耐磨性方面探讨其影响。
1、颜色丝印油墨在印刷时,其颜色通常会受到剪切力的影响。
如果油墨的颜色和光泽度变化较大,会导致印刷质量下降。
因此,需要选用具有稳定流变学特性的油墨,并进行充分测试,以确保印刷效果稳定。
2、流动性油墨的流动性是影响印刷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流动性太差,油墨容易过早干结,影响印刷效果;但如果流动性太强,油墨易流失,会导致印刷失真和油墨的浪费。
因此,在选择油墨时,需要考虑油墨的流变学特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耐磨性油墨的耐磨性是指油墨在印刷过程中能够保持其颜色和光泽度的能力。
油墨 储存模量 损耗模量 流变

油墨、储存模量、损耗模量和流变1. 引言油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印刷、涂料和标识等领域的材料。
在实际应用中,油墨需要具备一定的物理特性,比如储存模量、损耗模量和流变特性。
本文将分别介绍油墨的储存模量、损耗模量和流变特性,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
2. 油墨的储存模量储存模量是衡量材料在储存变形能力方面的一个指标。
对于油墨来说,储存模量可以反映其在储存过程中的弹性特性。
储存模量越大,油墨在储存过程中的变形能力越小,其弹性特性越好。
油墨的储存模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油墨的成分、溶剂的选择、固化剂的添加等。
其中,油墨的成分是决定储存模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含有高分子聚合物的油墨具有较高的储存模量,因为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弹性特性。
此外,溶剂的选择也会对油墨的储存模量产生影响。
溶剂的选择应考虑到其与油墨成分的相容性,以及对油墨的溶解能力。
固化剂的添加可以提高油墨的储存模量,因为固化剂能够增加油墨的交联程度,从而增强其弹性特性。
3. 油墨的损耗模量损耗模量是衡量材料在储存过程中能量损耗的一个指标。
对于油墨来说,损耗模量可以反映其在储存过程中的粘弹性特性。
损耗模量越大,油墨在储存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越大,其粘性特性越明显。
油墨的损耗模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油墨的成分、溶剂的选择、固化剂的添加等。
油墨的成分对损耗模量的影响与储存模量类似,高分子聚合物的含量越高,损耗模量越大。
溶剂的选择也会对油墨的损耗模量产生影响,不同的溶剂对油墨的粘性特性有不同的影响。
固化剂的添加可以增加油墨的交联程度,从而增大其损耗模量。
4. 油墨的流变特性流变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流动特性。
对于油墨来说,流变特性可以反映其在印刷、涂料等应用中的可流动性和可变形性。
油墨的流变特性可以通过流变仪进行测试。
流变仪可以施加不同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以模拟实际应用中的外力作用。
通过测试,可以得到油墨的剪切应力-剪切速率曲线,从而了解油墨的流变特性。
热转印油墨流变学特性与组分关系研究

被润湿时 , 固体 颗 粒 容 易 分 散 , 研 度好 。
轧的 一墨 I 后细 油
通 常颜 料 等 固体 颗 粒 是 以 细微 颗粒 呈 絮 凝 状 态存 在 的。颜料 的粒径 大小 以及分 散状态 对油 墨 的粘 度 、 着 性 、 动性 等 流 变 学 性 能有 一 定 粘 流 的影 响 。颜 料 的颗 粒 应 控 制 在 05 1一 m 之 . T3 I
隧 翟 舞
一
、
引
言
本 文 重 点 通 过 对 热转 印油 墨 流变 学 特 性 与 组 分关 系 的分析 , 讨 在热 转 印油 墨配 制 过程 中 探
及 在研 究 热 转 印油 墨 流 变学 性 能 中应 考 虑 的 一
些 因素[ 3 1 。
热转 印技 术是 将 油墨 印刷 到基 体 ( 基或 纸 塑 基等 ) 面上 , 表 再通 过 各种 热作 用 , 将油 墨 最终 转
间 , 1 m 以下 的颜 料 颗 粒 应 占 8 %~ 0 %。 而 0 10
连 结 料 因油 墨 的特 性 要 求 不 同而 又 有 所 区
别 。因此 , 热转 印油 墨 的连 结料 除 了要 达 到一 般
印刷 适性 要 求 外 ,还 必 须 满 足热 转 印性 能 的要 求 。热 转 印油 墨是依 附在 基体 上进行 印刷 的 。该 油 墨 的印刷 过程 可 分两 部分 进 行 : 一 部 是要 将 第
力 的量度 , 它体现 了油墨内流体层问相互阻止流 动 的一种 性质 及 油墨 自身 抵抗 流 动 的能 力 , 实 其
质是 油 墨 内聚力 ( 子 间结 合力 ) 分 强弱 的表 现 。粘
油墨 储存模量 损耗模量 流变

油墨储存模量损耗模量流变
摘要:
一、油墨概述
1.油墨的定义与作用
2.油墨的分类及应用领域
二、储存模量与损耗模量
1.储存模量的定义与作用
2.损耗模量的定义与作用
3.两者的关系与影响因素
三、流变性质
1.流变性质的定义
2.流变性质对油墨性能的影响
3.如何改善油墨的流变性质
四、总结
1.储存模量、损耗模量和流变在油墨中的重要性
2.提高油墨性能的方法
正文:
油墨是一种用于印刷的物质,主要由颜料、连结料、填充料、附加剂等组成。
它在印刷过程中起到承载图文信息、传递色彩和质感的功能。
油墨种类繁多,如溶剂型油墨、水性油墨、UV 油墨等,广泛应用于包装、印刷、广告等领域。
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是衡量油墨流变性质的两个重要参数。
储存模量描述油墨在受到剪切力作用时产生形变的能力,反映了油墨的黏度。
损耗模量则反映了油墨在流变过程中能量损耗的大小,与油墨的内摩擦阻力有关。
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的大小关系及二者共同影响了油墨的流变特性。
流变性质是油墨在流动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黏度、流动性、触变性等。
流变性质对油墨的印刷适性、干燥速度、色彩传递等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改善油墨的流变性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调整颜料的颗粒大小和形状,选择适当的连结料和添加剂,控制油墨的pH 值等。
总之,储存模量、损耗模量和流变在油墨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调整这些参数,可以提高油墨的性能,满足不同印刷需求。
油墨的流变性和印刷

τ0
B
B:假塑性流动(流体)
A
C
C:胀流型流动(流体)
D:宾哈姆流动(流体)
E:塑性流动 (流体)
0
D
除A之外,B、C、D、E均为非牛顿流体。 一般,胶印油墨为宾哈姆流体,雕刻凹版油墨为胀流型流体。
❖ 1、牛顿流体:
➢ 指在任何小旳外力作用下即能流动旳流体,其流动旳速度梯度(D) 与所加旳切应力旳大小成正比。
剪 切 应 力
O
速度梯度
水、甘油 为牛顿流体
摄影凹版油墨等较 稀旳油墨
❖ 2、假塑性流体
❖ 当流体受到一点外力旳作用即可发生流动,但切变速率与切应力不成百 分比,切变速率增长旳百分比比切应力多。其表观粘度和微分粘度随剪 切速率旳升高而降低,称剪切变稀流体。
❖ 假塑性流体旳流变方程(幂律流动)为:
流动系数
剪
切 应
kDn (n 1)
力
流动指数
O
剪切速率
❖ 其表观粘度为:
a
kDn1
D
❖ 3、胀流型流体
❖ 当流体受到一点外力旳作用即可发生流动,但切变速率增长旳百分比 比切应力少。也称剪切变稠流体。其粘度随剪切应力旳增长而增长。
剪 切 应 力
O
剪切速率
❖ 4、塑性流体
❖ 当流体所加旳外力不小于它旳屈服值后,流体才开始流动,且其切变 速率增长得比切应力增长得快。
令
G
松弛时间,与材料旳 粘滞性和弹性有关
eGNt
0
0et
当 t 时
0
e
粘弹性模型 内能储存能
力旳大小
可视为应力完全松弛,模型内能全部消失。
❖ 当应力以极短旳时间施加于模型时,此时粘弹性模型绝大部分体现为弹 性,Maxwell方程可近似为:
油墨 储存模量 损耗模量 流变

油墨储存模量损耗模量流变油墨:从储存模量、损耗模量和流变的角度探讨一、引言油墨在印刷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图文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而要了解和掌握油墨的特性,就需要从储存模量、损耗模量和流变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
二、油墨的储存模量储存模量是指油墨在静态条件下的弹性模量,也可以理解为油墨在储存能量的能力。
对于油墨来说,储存模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当储存模量较高时,油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在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印刷效果,而当储存模量较低时,油墨则容易出现流动性过大、墨水移动不均匀等问题。
三、油墨的损耗模量损耗模量是指油墨在印刷过程中消耗能量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油墨在动态条件下的粘性特性。
损耗模量的大小与油墨的粘度密切相关,而粘度决定了油墨在印刷机构中的流动性和传递性。
要确保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就需要合理控制损耗模量的大小,保持油墨的粘度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
四、油墨的流变特性流变是指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状或流动状态改变的过程,而油墨作为一种特殊的液体材料,也具有其独特的流变特性。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需要在印刷机构中完成各种复杂的流动和传递操作,因此其流变特性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尤为重要。
通过对油墨的流变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行为规律,从而有效地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五、总结回顾通过对油墨的储存模量、损耗模量和流变特性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把握油墨的特性和行为规律。
在实际印刷生产中,要根据具体的印刷要求和条件,合理控制油墨的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并充分利用其流变特性,以实现印刷品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六、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文章写手,我深刻理解油墨的储存模量、损耗模量和流变特性对印刷品质量的重要影响。
在撰写本文过程中,我不断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深入挖掘油墨背后的科学机理和技术特性,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和更深刻的理解。
油墨的传递过程及变化

纸张 • 纸张的ph值 油墨印在酸性纸上干燥得慢。 • 纸张的结构 表面粗糙、结构疏松、渗透性 大、施胶度小的纸张会促进干燥。 • 纸张的含水量 纸张的含水量对油墨的渗透 和氧化干燥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润湿液 • 润湿液的酸性越强,油墨干燥所需的时间也就越 长。 水墨平衡和油墨乳化值的大小 • 水墨平衡未掌握好,水大墨大造成油墨严重乳化, 也会使油墨的干燥时间延长。 油墨 • 各种油墨的干燥速度不尽相同,通常由有机颜料 制成的油墨比无机颜料制的油墨干燥得慢。
着墨辊
印版
• 基于有水平版胶印先水后墨的润湿原则,在着墨 辊向平版印版图文着墨前,着水辊必须先向印版 非图文区域供水。 • 着水辊首先与平版印版全面接触,非图文区域是 高能表面、表面能远远高于润湿液,极性性质的 润湿液自发地、先入为主地润湿高能表面的非图 文区域,使其表面能下降;图文区域的表面是一 层非极性的有机膜层,表面能低于润湿液,因此 润湿液并不能润湿图文区域,只能使图文表面的 剩余墨层在本印刷周期内发生第一次乳化;
干燥装置的性能和效果 • 印迹墨层干燥类型及状态与干燥装置的匹 配程度,干燥装置关键器件的干燥性能、 效果与状态的实际情况等密切相关。
墨斗
墨斗辊
要求油墨始终与墨斗辊保持良好接触。基于 墨斗辊一般仅仅低速间歇转动,油墨仅仅依 靠自身的重力和本身的流动性和铺展能力, 来决定它能否在很低的剪切应力作用下,依 然良好地和墨斗辊保持接触和黏附,通常有 三种状态: • 油墨外观呈水平面的积聚状态,这类油墨屈 服值低,黏度小,流动性好,下墨良好;
辅助剂的影响 • 透明冲淡墨不仅本身不干,还要吸附催干 剂,使催干剂失效;白油本身就是白色不 透明的乳化物,质地疏松,极易促进油墨 乳化,众多微粒状的润湿液混入印迹墨层 中,在逐渐蒸发掉,阻碍了油墨的氧化聚 合进程,降低了印迹墨层的干燥速度。
油墨 储存模量 损耗模量 流变

油墨储存模量损耗模量流变
摘要:
1.油墨的概述
2.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的定义与作用
3.流变的概念及其与油墨的关系
4.储存模量、损耗模量和流变在油墨性能评估中的应用
正文:
一、油墨的概述
油墨是一种用于印刷的颜料和粘合剂的混合物,通常用于书籍、报纸、杂志等印刷品。
油墨的性能对于印刷质量和印刷效果至关重要,因此在油墨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严格的把控。
二、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的定义与作用
1.储存模量:储存模量是指油墨在静止状态下,其形变与所产生的应力之比。
储存模量越大,说明油墨的形变恢复能力越强,印刷过程中油墨的流动性能越好。
2.损耗模量:损耗模量是指油墨在振动状态下,其损耗能量与振动能量之比。
损耗模量越小,说明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损耗能量越少,印刷效果越好。
三、流变的概念及其与油墨的关系
流变是指物质在受到剪切力作用下,其流动特性的变化。
油墨的流变性能直接影响到印刷过程中的油墨流动性、油墨分布均匀性等,是评价油墨性能的重要指标。
四、储存模量、损耗模量和流变在油墨性能评估中的应用
在油墨性能评估中,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是衡量油墨流变性能的重要参数。
通过测量和分析油墨的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可以有效地评估油墨的印刷性能,为油墨的研发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流变性能的评估也有助于优化油墨的配方设计,提高油墨的印刷质量。
综上所述,油墨的储存模量、损耗模量和流变性能对于印刷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印刷材料学课件印刷材料及适性-油墨(六)

N
D
3M
2R3
p
3(M1 M 2R3
2
)
1 2
B
pD
3M 2R3
p
a
D
3M
2R3
2021年7月17日星期六
·31·
四、触变性
触变性的定义 触变性产生的原因 触变性的意义 触变性流体的特性 触变性的测量
2021年7月17日星期六
2021年7月17日星期六
·36·
影响触变性的因素
颜料粒子的形状:针状、片状>球状; 颜料粒子在油墨中的含量:含量越高, 触变性越高;
颜料与连结料之间的润湿情况:二者 间润湿越好,触变性越小。
2021年7月17日星期六
·37·
触变性流体流变曲线的滞后现象 τ τ τ
A
D
0D
2021年7月17日星期六
·2·
流动与变形是属于两个范畴的概念。流动是 液体材料的属性,而变形是固体材料的属性。 液体流动时,表现出粘性行为,产生永久变 形,形变不可恢复并耗散掉部分能量;而固 体变形时表现出弹性行为,其产生的弹性形 变在外力撤销时能够恢复,且产生形变时储 存能量,形变恢复时还原能量,材料具有弹 性记忆效应。通常液体流动时遵从牛顿流动 定律,称为牛顿流体;固体变形时遵从胡克 定律,称为胡克弹性体。
平行板粘度计
2021年7月17日星期六
·25·
可以测量浆状油墨的剪切应力、速度梯度、 屈服值、拉丝性、软硬程度等。
2PV
2r5
D 6r2 dr 6r2 0.4343 SL
V dt V
t
2PV
a
浅谈油墨的流变性

对 流 体 的 任 何 部 分 来 说 , 速 度 梯 度 为 D: 其
Ⅱ
, 于 由
图 二 流 变 曲线 示 意 图
一
3 一 2
囊 _
广东 印刷栏
2非牛 顿 流体 .
2. 服 值 屈
凡 是 剪切 J 与剪 切 速 率 I 间 的 关 系 不 服 从 式 1 立力 )之
流 层 之 间 的 剪 切 应 力 T 超 过 某 一 极 限 时 ,流 体 才 开 始 产 生 相 对 流 动 , 着 剪 切 速 率 D 增 加 , 度 减 小 ; 流 流 体 随 牯 胀
的 特 点 是 , 要 有 剪 切 应 力 T, 管 它 有 多 么 小 , 剪 切 只 不 在 应 力 的作 用 下 , 体 的 剪 切 速 率 D 会 瞬 即 产 生 。 在 剪 切 流 但 速 率 产生 后 , 着 剪 切 应 力 的 增 加 , 切 速 率 D 增 加 越 来 随 剪
T =rD / 1. 3
、
近 代 流 体 的分 类
流 体 是 流 变 学 研 究 的对 象 之 一 。近 代 流体 是 根 据 其 在 一 定 温 度和 剪切 应 力作 用下 表现 出 来 的特 性 ,划 分 为
牛 顿 流 体 和 非 牛 顿 流 体 两 大 类 。 假 设 一 个 流 体 被 限 制 在
速 率 , 式 ( ) 义 : 由 2 1定
2. 1
触 变 性 流 体具 有 时 间 效 应 ,表 现 为 当剪 切 速 率 I )为
一
定 值 且 保 持 恒 定 不 变 时 , 切 应 力 与 应 力 的作 用时 间 t 剪
非牛 顿 流体 的粘 度 , 依 赖 于 剪 切 速 率 。在 剪 切 速 率 都
如何理解和掌握印刷油墨的流变性

种 类 型 的 油 墨 中 有 的 是 静 电 力 的 优 势 , 有 的 是 范 德
华 引力 的优 势 ,它们 均 可 与 阻碍 力 达 到平 衡 ,形成 油 墨 内部 的 网 状 力 ,油 墨 内部 便 处 于 絮 凝 状 态 ( 如
图6 ,即 一 种 疏松 的颜 料 粒 子相 互连 结 而 成 的 网状 ) 结 构 , 油 墨 处 于 静 止 状 态 时 可 以 保 持 这 种 结 构 的 稳
② 颜料 与 填 充量 的用 量对 同一种 连 结 料来 说 ,
颜 料 和 填 充 料 的 用 量 比 例 越 大 , 制 成 的 油 墨 粘 度 越 大 , 但 颜 料 和 填 充 料 的 用 量 在 油 墨 中是 有 限度 的 。
流 体 间 的 速 度 变 化 率 ,又 称 为 剪 切 速 度 或 切 变 速
般 地 , 当 塑 性 流 体 开 始 流 动 所 需 的 最 小 切 应
力 叫 做 屈 服 值 ,通 常 用 T 0 示 。 而 总 的 切 应 力 为 表 T ,切 变 速 率 为 D,则 T — T0 的 切 应 力 就 是 产 生 后
和保 持 流体 流动 的 力。
高 低 是 由颜 料 及 连 结 料 的 种 类 、 性 能 、 二 者 的 应 用
下 降 ,反之粘度 上升 。
2 )非 牛 顿 流 体 与 屈 服 值 当 我 们 认 识 了 牛 顿 流 体 后 , 那 末 , 对 于 非 牛 顿
当 切 应 力 用 达 因 /平 方 厘 米 表 示 , 切 变 速
熟
2 2 . D 9 -
设 备 器 材
流 体 的 概 念 也 就 更 加 清 楚 了 。 如 果 一 种 流 体 受 到 外 力 作 用 后 并 不 立 即 开 始 流 动 , 只 有 当 外 力 达 到 一 定
油墨的流变学和

一、印刷适性和流变学所谓流变学,是研究物质的变形和流动性的一个分支。
印刷油墨是在印刷机上被压匀到墨辊上,传到印版上,再转移到纸上。
但在这个过程中,有种种的变形和流动。
显然,印刷油墨的流变性质对印刷适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近,moyer和Myers从这个观点出发论述了印刷油墨的流变学,我们也拟以相同的观点来概括论述印刷油墨的流变学。
关于印刷过程中油墨的行为,将在后面的“油墨转移"和“印刷油墨”详述。
但在油墨的行为得到阐明之后,再考察油墨的流变学就更容易了解。
为此,这里先对油墨的行为进行简要介绍,探索作为流变学对象的油墨行为,然后讨论油墨的流变性质。
在廿一世纪初期网际网路进人宽频之际,很多印刷先进朋友们认为这将会使印刷产业发生很大的变化,导致从业人员的出路越来越受到限制。
这种担心似乎很有一点道理。
但我先要表达的看法是印刷并不只限於文化单方面,还包括:包装、工业及特殊等各种量产的应用。
宽频网路带给印刷的方便确实很大、很广,从前的文化印刷是先印刷再发行,在应用宽频网路之后便很容易做到发行再印刷,也就是说一种随选出版(publish on demand)、随选印刷(Print on demand)的少量多样方式应运而生,这是印刷方式的改变,并非印刷的终结。
宽频到来后将可使印刷的地域范围更为广泛,以前在一地印刷后要经过分发过程送达各订购者的作业流程改变为出版后传至各处印刷的过程,节省很多时间与空间。
另外,宽频尚可节省很多成品的储存,出版商可不必事先预估印量,若此项预计有误则会发生库存,仓储往往也足出版商很沉重的负担,但一旦售完又得再刷加印,量少时不便再刷则必须考虑放弃,宽频的运用将不会再有绝版书的危机。
宽频发展后不止对文化,也对包装、工业等印刷作业带来方便,设计、看稿可不必外送,只要透过网路传送至对方便可在萤光幕上看样,特定稿后再决定是否要作硬式打样(hard Proot),这一切作业均可节省大量时间、精力与金钱,使沟通更为方便。
第十四章 油墨的流变特性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 当流体流动的速度很高达到并超过某个临界值时,流 道方向与横向方向均有流动,则产生紊流(湍流), 其Re>2300 • 支配流体流动形式的还有流体的密度、粘度和塑性等。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5
第二节 油墨的粘滞变形
一、粘度的概念 –粘度(η):流体在受外力作用时,各层的流 速不同,在两接触的流速不同的液面间会产 生一种阻碍其相对运动的力,度量这种力学 性质的物理量称为~。流体受剪切力的流动 如下图所示:
②压印后,外力消失,油墨很快恢复到原来的高粘度 状态,使油墨固着速度快,效果好,从而有利于保 持网点清晰,不扩大。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28
– 触变性对油墨性能的影响: ①触变性过小,油墨易分层,絮凝,结块(凹印墨); ②触变性过大,对新闻油墨易形成凹槽,对胶印墨, 会造成流空现象; ③触变性适当,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上后,可很快 失去流动性,从而使网点完整,清晰,墨色鲜明、 浓重,不扩大。
19
• 四、粘度与屈服值的测量
– 油墨的粘度和屈服值都是在粘度计上测定的。 – – – – – – 常用种类: 毛细管粘度计 小孔式粘度计 旋转粘度计 平行板粘度计 落棒粘度计(拉雷粘度计)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20
– 测量原理: 测量原理:
⒈毛细管粘度计:以一定量的某流体流
出所需时间来表示。已知标准液(蒸馏 水粘度0.01斯托克斯,时间500S),先 求出仪器常数k Q 0 . 01 k = = = 0 . 000020 t 500 相同条件乙酸乙酯需时580S,则乙酸乙 酯粘度: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22
3 旋转粘度计
如图,内筒以一定速度ω转动, 外筒静止,使液体受到剪切作用并 传到外筒内侧,使外筒产生转矩, 通过测量转矩来测定液体的粘度, 因为这种粘度计可以通过改变转速 来改变被测流体的剪切速率,所以 比较适合用来测定非牛顿流体。
油墨和流变学

油墨和流变学二、粘度仪和粘性仪粘度仪和粘性仪的种类是很多的,几乎可以这样认为:油墨行业是应用粘度仪最多的一个行业。
至于粘性仪,则已成了油墨行业的主要仪器,目前是油墨制造中必不可少的仪器之一。
因之,这里想尽可能多地来讨论关于这方面的仪器,尤其是有代表性的类型。
(一)、粘度仪粘度仪的设计原理几乎都是以牛顿流体为基础的,所以,不管它们有多少种类型,它们的基本原理还是同出共因。
1、毛细管式粘度仪(Capillary Viscosimeter)。
设有一根毛细管,它的内部半径为R,使牛顿流体以一致的滞流形式通过这根毛细管,作用在管子长度为I上的压力为。
假设有一个与管子同心的液体圆壳,其半径为r,厚度为dr,长度为L。
从这些薄圆先的对称排列来看,在壳外部的每一个流体颗粒,以速度v运动,而在它的内部,则速度稍大一些;为v+dv。
故通过壳厚为dr的速度梯度(剪切速率)是-dv/dr,负的符号表示:半径增大则速度减小。
作用在被壳包围的液体圆筒上的力F,相当于作用在壳的长度上的压力P乘以圆壳的横断面πr2。
这些力可通过壳的内表面而像剪切应力一样地分配,其面积相当于2πrL。
为了得到流过管子的体积的比例,可将管子中的所有同心圆壳(半径从r=0到r=R)的流动情况汇总起来。
这可将在单位时间(t)内通过管子的一定断面(距离)的液体体积(v)记录下来,其形状就像一个回转抛物面。
实际上,作用在毛细管长度为L上的压力P,可以通过在(进入)毛细管上面的流体的静压高差(头)而得到。
可以看出,毛细管粘度仪一般适用于牛顿流体,常用以测定溶剂、油脂等透明类物质。
对非牛顿流体而言,临界雷诺指数与剪切速率以及物质的分子大小、形状有关。
大而较长的分子会明显地降低雷诺指数。
所以毛细管粘度仪又叫运动粘度仪。
一种代表性的毛细管粘度仪,叫凯能-芬斯克粘度仪。
另一种常用的毛细管粘度仪叫乌氏(Ubbelohde)粘度仪。
还有一种赛包特(Saybolt)型粘度仪,是一种测定60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3
二、流变学基本概念
2、层流的定义 当流体受力发生流动时,如果流动的速度比较低,流 体中的所有质点都在沿平行于流道轴线方向流动,无 横向流动,即流体质点之间不发生掺混。对液体而言, 会以垂直于力的方向或平行于管轴的方向不紊乱地流 动---层流。(粘滞流动或简称滞流)。 • 1880年法国科学家雷诺曾用苯胺着色液和水进行实验, 证明了层流的存在。 • Re<2300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13
宾哈姆流体的流变曲线 τ τm τB τe
0
实际宾哈姆流体的流变曲线
特点:其受剪切作用过程 中,流体发生连续不断的形 变,但施加的剪切应力必须 超过某一最低值,剪切小于 此最小值时,仍保持原有外 形,即τ≥τe时才流动。 D
宾哈姆流体流变方程: 宾哈姆流体流变方程:
19
• 四、粘度与屈服值的测量
– 油墨的粘度和屈服值都是在粘度计上测定的。 – – – – – – 常用种类: 毛细管粘度计 小孔式粘度计 旋转粘度计 平行板粘度计 落棒粘度计(拉雷粘度计)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20
– 测量原理: 测量原理:
⒈毛细管粘度计:以一定量的某流体流
出所需时间来表示。已知标准液(蒸馏 水粘度0.01斯托克斯,时间500S),先 求出仪器常数k Q 0 . 01 k = = = 0 . 000020 t 500 相同条件乙酸乙酯需时580S,则乙酸乙 酯粘度: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29
触变性产生的原因及触变现象形成的机理: 触变性产生的原因及触变现象形成的机理:
扩散双电层 架子结构,网状结构 静止时:引力=斥力呈现凝胶 状态,粘度较高; 外部机械作用下,双电层被破坏,引 力≠斥力,粒子运动范围加大,呈现 溶胶状态,表现为粘度降低,作用时 间越长,粒子双电层破坏越彻底; D=0,粒子双电层重新恢复,经过 一定时间,体系再次回到起初的凝 胶状态。
①仪器:可变速旋转粘度计 ②使用不的角速度ω1、ω2测得 相应的粘度代入格林触方程 可求出破解系数H: ③破解系数的物理意义:AB1A 滞后圈面积小,粘度η1大; AB2A滞后圈面积大,粘度η2 小,流变曲线滞后圈面积的 变化(即蓝色部分的面积)即为 破解系数H就是油墨触变性的 大小。
32
油墨流变曲线的滞后现象 τ τ τ
A
对应于同一个剪切速率, 上行线的表观粘度要大于 下行线的表观粘度,该现 象为滞后现象。 滞后圈大,触变性大。
0
D D
触变性流体的流变曲线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33பைடு நூலகம்
– 触变性性的测量:
⒈流变曲线滞后面积法: ①仪器:无级变速旋转粘度计 ②原理:在恒温条件下,通过 逐渐增大转速达到某一预定最 大值后,再逐渐降低转速,将 渐增与渐减的剪切速率与剪切 应力的关系数据记录,并作出 其关系图,如右图。
η = kt = 0.00002 × 580 = 0.0116
用于比较稀薄的溶剂和矿物油的粘度测量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21
2 小孔粘度计: 车间常用涂-4粘度计(杯) 作现场测试,是一种以测定流 体从粘度杯中全部流出的时间 来作为该流体的条件粘度的一 种粘度计。 适合于测定粘度在150S以下 的流体,精度稍差,不适合于 比较精密的科学研究 。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30
连接料本身的触变性: 高分子链的缠绕与破坏。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31
– 影响触变性的因素: ①颜料颗粒形状:针状>球状; ②颗粒的表面性:非氧化炭墨>氧化炭黑; ③颜料含量↑触变性↑; ④颜料的润湿性↑触变性↓; ⑤助剂对触变性有影响,如表面活性剂等。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6
二、液体的流动性质与流动曲线
牛顿流体
符合牛顿流动定律的流体都称
为“牛顿流体”,小分子液体与高分子的稀 溶液属于此类。 其特点:流动曲线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粘度即是该直线的斜率,粘度不随剪切力和 剪切速率的大小而改变,是一个常数。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7
非牛顿流体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22
3 旋转粘度计
如图,内筒以一定速度ω转动, 外筒静止,使液体受到剪切作用并 传到外筒内侧,使外筒产生转矩, 通过测量转矩来测定液体的粘度, 因为这种粘度计可以通过改变转速 来改变被测流体的剪切速率,所以 比较适合用来测定非牛顿流体。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23
4 拉雷粘度计 又称落棒粘度计,由同轴圆 棒和套在棒外的圆管组成,如图。 在粘度计的支架上刻有相距 10厘米的记号,测定是时加载一 定附加质量的圆棒在油墨中下降 10厘米距离所需的时间T,以此 来表示油墨的粘度。
• 五、 油墨的触变性
– 定义:流体在温度不变时,如剪切保持恒定,切应力 和表观粘度会随时间延长而减小,流体的这种性质称 为触变性。 – 表现为流体在恒定剪切速率作用时,粘度随时间而下 降,直至某一较低恒定值,当停止剪切,经一段时间, 粘度恢复初始值。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27
– 触变性在印刷上的意义: ①油墨在众多墨辊的挤压,剪切作用下,使油墨的流 动性变好,有利于油墨在墨辊间的分配与转移,特 别是油墨易从印版上转移到承印物表面上;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16
三、油墨的粘度与屈服值
粘度在印刷中至关重要,受自身结构、环境温度、作 用力时间、剪切力及速度的影响。它直接影响印刷质量, 如每小时2万印的轮转胶印油墨,其粘度应在10~30Pa•s 范围,若粘度太小,在高速运转下会产生墨丝断裂形成 “飞墨”现象。 相同印数下,纸张结构松软的油墨粘度应低一点,纸 张结构紧的要求油墨粘度高一点。否则松软纸用高粘度油 墨,将把纸粘坏,产生拉毛现象。 粘度对流动性有影响,粘度高,流动性会差些,这主 要取决于颜料粒子的形状与分散度。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17
屈服值τ 屈服值τe:指使油墨产生变形所需要的最小剪切应力。 当剪切应力τ≤ τe时,D=0,油墨不产生变形; τ 当剪切应力τ> τe时,油墨才发生变形而流动。 τ 屈服值τ 屈服值τe的单位:N/m2,通常油墨应具有一定的屈服值 (较小)。
屈服值的大小与油墨的结构有关,它影响油墨的流动性。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18
屈服值形成原因: 油墨在静止时,内中的粒子会相互吸引聚集成一个整 体,此时是稳定的。当受到外力作用,粒子间的这种聚集 作用力被破坏,外力越大,破坏得越严重,当达到一定的 临界作用力时,油墨便开始变形流动。导致油墨流动的力 即是屈服值(剪切应力)。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4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 当流体流动的速度很高达到并超过某个临界值时,流 道方向与横向方向均有流动,则产生紊流(湍流), 其Re>2300 • 支配流体流动形式的还有流体的密度、粘度和塑性等。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5
第二节 油墨的粘滞变形
一、粘度的概念 –粘度(η):流体在受外力作用时,各层的流 速不同,在两接触的流速不同的液面间会产 生一种阻碍其相对运动的力,度量这种力学 性质的物理量称为~。流体受剪切力的流动 如下图所示:
第十四章 油墨的流变特性
第一节 概述
• 油墨流变特性是对油墨在印刷机上和承印物表面行为 的全方位的、深入的描述。 • 揭示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行为和产生的原因。 • 油墨具有固体、液体两种特征。油墨流变学是用流体 力学的方法对油墨的变形流动、断裂过程进行研究, 达到控制油墨的行为并预测油墨的质量。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τs
= Gγ
(τ s < τe ) (τ s > τe)
τ s - τ Y = npγ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14
宾哈姆流体的流变曲线
τ = η pD +τ B
τ 〉τ B τ ≤τB
τ =0
塑性粘度: 屈服值: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15
宾哈姆流体的流变曲线
• 形成机理:静止时,分子间、粒子间建立了 网状结构,使分子与粒子受到约束,这种约 束限制了流体各单元的位置变化,而使流体 具有高粘度,当外加应力不足以破坏其内部 结构时流体表现出固体特征—不变形,当其 受应力大于临界应力(τe)时,破坏其内部结 构,发生了流动。
0
D剪切速率
之外, 、 、 、 均为非牛顿流体 非牛顿流体。 除A之外,B、C、D、E 均为非牛顿流体。 之外 通常,印刷过程中的油墨在很多情况下可视为宾哈姆流体, 通常,印刷过程中的油墨在很多情况下可视为宾哈姆流体,如胶印 油墨为宾哈姆流体 但有时要看成为胀流型流体, 雕刻凹版油墨, 为宾哈姆流体, 油墨为宾哈姆流体,但有时要看成为胀流型流体,如雕刻凹版油墨, 有时还要看成假塑性流体, 某些凹版油墨。 有时还要看成假塑性流体,如某些凹版油墨。
凡不符合牛顿流体的称为非
牛顿流体,高分子的熔体与浓溶液均属此类。 特点是:粘度随剪切力,剪切速率而变,不 是常数。 流变曲线上任一点斜率称为该切变速率下的 粘度。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8
各种流型的流变曲线(τ-D关系曲线 ) 各种流型的流变曲线(
切应力
τ τ0
E D B A C
A:牛顿型流动(流体) :牛顿型流动(流体) B:假塑性流动(流体) :假塑性流动(流体) C:胀流型流动(流体) :胀流型流动(流体) D:宾哈姆流动(流体) :宾哈姆流动(流体) E:塑性流动 (流体) : 流体)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11
D剪切速率
②流体受到剪切力作用时,分散粒子定向排列,同时高分 子溶液的链被拉伸分开也呈定向排列,粒子与高分子这 种定向排列,使滑动较为容易,流体抵抗变形能力减弱, 表现为粘度降低,当剪切停止后,以可恢复高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