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优质课件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课件.ppt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鉴赏ppt课件共19页文档

古代诗歌鉴赏ppt课件共19页文档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托物言志诗
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明发房溪
杨万里
山路婷婷小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多情也恨无人赏,故遣低枝拂面来。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
这两首都是抒发 思乡之情的作品。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 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 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2全国卷)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全国卷)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
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 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 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 赏析。
动与静,虚与实,扬与抑,烘托, 对比,借讽,修辞,典故
二.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题目,题材,诗眼,情感,注释,时代,作家。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6分)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古代诗歌鉴赏完整PPT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完整PPT课件

把握情感,理解主旨
把握诗歌情感
通过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 达,可以把握作品的主旨 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分析诗歌主题
通过分析诗歌的主题和中 心思想,可以深入理解作 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探究诗歌价值
在把握情感和理解主旨的 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诗歌 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对后 世的启示意义。
06
古代诗歌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与传承
在艺术领域中的影响与传承
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其语言 美,更在于其意境美、情感美等方面, 对后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诗歌中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观念对 后世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 的影响,推动了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许多艺术家从古代诗歌中汲取灵感, 创作出大量优秀的绘画、音乐、舞蹈 等艺术作品,进一步丰富了人类艺术 宝库。
在国际交流中的影响与传承
古代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 一,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独
特魅力的重要窗口。
通过翻译和介绍古代诗歌,可以 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 精深和独特魅力,增进不同文化
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古代诗歌中的普世价值和人类共 同情感可以跨越国界和民族,成 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欣赏和传承
的文化遗产。
THANKS
感谢观看
《山居秋暝》、《鸟鸣涧》 等。
作品特点
王维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空 灵悠远为主要特点,善于运 用白描手法和画意构图展现 自然之美和田园之趣。
艺术成就
王维的诗歌和绘画相互融合,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对 后世的山水田园诗派产生了 重要影响。
白居易及其作品分析
白居易简介
代表作品
作品特点
艺术成就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 义诗人之一,与元稹一起倡 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 白”,与刘禹锡并称“刘 白”。他的诗歌通俗易懂, 反映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

古代诗歌鉴赏PPT教学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PPT教学课件

即使同一作者,生活际遇变化,诗歌内容也有变化。 例如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是大不相同的。她早年的 作品写愁,大都写她贵族少女、少妇的生活,抒发了生 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含有一种悠闲、风雅的 情调。南渡以后,国破家亡,生活的颠沛流离,因此她 后期的词作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时时流露出 山河破碎、夫亡家散的哀痛。注意到这一点,对古诗 的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南宋]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 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 景楼: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1)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 “愁”的具体原因。
(2)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 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 作简要分析。
《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有约不来过夜 半” 是规定情境,“家家雨”以景写烦,“处处蛙” 以声衬躁,诗人心情焦急可知,因此“闲敲棋子”应是 闲极无聊排遣寂寞之举,“闲”字决非“闲适”之意。
3、借助作者读懂诗歌
对于历代文学大家,我们应该了解掌握其经历、风 格。通过了解作者,知人论世,对诗歌的鉴赏很有帮 助。
2、借助形象,把握诗意。
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诗歌的形象倾 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 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 (1)析意象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 等)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古诗中客观事物形象, 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诗人情 感)的形象,即“意象”。因此,我们在鉴赏古代诗 歌时,要有借助意象去把握诗意的能力。

诗歌鉴赏复习课件(共30张ppt)

诗歌鉴赏复习课件(共30张ppt)
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一、评价题型
例如:阅读下面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 吗?请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
仔细分析。
逻辑思维
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 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注意作者的“逻辑思 维”。
鉴赏角度
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 析鉴赏设题角度,直奔
鉴赏中心话题。
从诗歌的内容题材上分类
①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
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 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 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
➢ “形象意境类”题目答题步骤和答案构成
1. “形象类”答题步骤: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 (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2. “形象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
①什么形象; 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③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例3、王维《山居秋暝》一诗,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参考答案】这首诗塑造的是宁静、安谧、恬淡的境界,内净外静,烘托出一种远离人世、寄情山水的氛围。
静,是环境、景物的客观状态;净,是心灵、欲念的主观愿望。秋天的美景给人以心灵的沉静,性灵的超脱。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共33页PPT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共33页PPT
2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针对练(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
2
3
4
5
6
7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答案
玉楼春
欧阳修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
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
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试分析下片后两句的抒情特色及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宠反衬自己的忧愁。颈联用了 融情于景(或拟人)的表现手 法,诗人用女萝的力弱来反映 自己的身不由己,用梧桐的心
诗的颔联和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 孤来折射内心的伤感。
法?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针对练(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
2
3
荻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 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 女萝①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 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②舟。 【注】 ①女萝:一种蔓生植物。②五湖: 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功成之后游于五湖。 诗的颔联和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殷切,委婉动人。
试分析下片后两句的抒情特色及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针对练(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
2
3
4
5
6
7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这首诗运用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答:衬__托__。_前__两__句__对_第__三__句_中__表__达__的_“__想__诸__弟_”__之__情__起_层__层__烘__染_、__反__复_衬__托__的__作_用; _结__尾_一__句__把__笔_宕__开__,__寄_想__象__于__故_园__的__寒__食_景__色__就__更_具__烘__托_之__妙__,__进_一__步__烘__托_了__ _“_想_诸__弟__”__之_情__,__使_人__更__感__到_情__深__意__远_。__(_答_“__情__景__交_融__”__,__言_之__成__理__亦_可__)____
考点针对练(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
2
3
4
5
6
7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答案
玉楼春 欧阳修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 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
托物抒情,借埋怨蜘蛛 喜鹊多次误传喜讯,表 达了自己久盼不归的失 望,从侧面体现出思念
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考点针对练(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
2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5
6
7
考点针对练(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
2
3
4
5
6
7
1.(2008·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 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 江西)人。②淀:蓝靛,蓝色染料。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考点针对练(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
2
3
4
5
6
7
1.(2008·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 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下片写近景,抒发时光流
本词在结构上颇具匠心,请结合全词分析 其结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逝之慨。这样的布局谋 篇,把作者的乡愁表现得 淋漓尽致。
考点针对练(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
2
3
4
5
6
7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 曹邺
考点针对练(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
2
3
4
5
6
7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答案
浣溪沙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上竹,
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本词在结构上颇具匠心,请结合全词分析
其结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考点针对练(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
2
3
4
5
6
7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答案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 曹邺
荻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
颔联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诗 人用众人的享乐和君王的恩
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 女萝①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 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②舟。 【注】 ①女萝:一种蔓生植物。②五湖: 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功成之后游于五湖。
4
5
6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解析
望驿台
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分条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答案
考点针对练(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
2
3
4
5
6
7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考点针对练(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
2
3
4
5
6
7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
答案
本词的结构颇具匠心:上 下片均为前两句写景,后 一句由景入情。上片写远
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上竹, 景,极尽空间寥廓之感;
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 属江西)人。②淀:蓝靛,蓝色染料。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 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 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 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 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 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 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 月“学”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