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培训课件
乳腺超声诊断(B超) 医学PPT课件
在2mm以上,呈散在分布0.5--1cm的 无回声区,有纤薄包膜回声,后方 回声可增强
腺型小叶增生
形态及轮廓稍不规则,或椭圆形 低回声区,内部回声稍不均匀 境界清楚,或包膜并不太完整 提示小叶增生基础上有纤维腺瘤形
硬化性乳腺病
• 临床:可触及质硬、边界不清肿块,呈弥 漫性、多灶性或局限性,与周围组织分 界不清,不易与乳腺癌鉴别
• 在低回声脂肪层内呈一条粗大的 斜向高回声线
• 垂直扫查时为粗大的点状高回声 • 各条线之间方向可不一致,互不
相交
七、血管
• 较粗的血管可呈无回声管状结构 • 彩色多普勒可检测到动静脉彩色
血流图、Doppler 信号、频谱、 最高流速和平均流速等,并测得 PI和RI值
八、乳腺腺体
• 回声类型因脂肪、纤维组织、腺体 所占的比例而异:
• 小叶增生的早期阶段 • 病变区组织增厚,形态和轮廓可不规则 • 境界模糊不清,无包膜回声 • 内部回声稍低于周围乳腺组织 • 有时可见导管结构错乱,分布不均,呈
形态不一的片状微弱回声区 • 纵、横扫查:筛状低回声区,内径不一
囊性小叶增生
• 小叶增生进一步发展 • 小叶退化,以导管腔扩张成囊状为
扫查,并与周围乳腺组织及对侧相应 部位进行比较
• 对乳房外侧的肿块,应侧卧使肿块移 向前方,再行探测
• 正常乳房因组织结构不同各有其 特征性的声象图
• 乳房内出现病变,若破坏了上述 组织结构和声象图规律,即能根 据病变的部位、大小、形状、内 部结构、周围组织改变等特征声 象图进行判断鉴别,做出诊断
• 乳腺呈较均匀中高回声区 • 厚度明显增加,占据整个乳房 • 输乳管增宽并可显示
超声诊断学乳腺PPT课件
声像图特点
两侧乳房增大,但边界光滑、完整。 内部质地和结构紊乱,回声分布不均,呈粗 大的光点和光斑。 如有囊性扩张,乳房内见大小不等的无回声 区,其后壁回声稍增强。 CDFI:无特征性,偶可见血流信号增多、散 在分布、无规律性。
鉴别诊断
乳腺癌:局部肿块浸润性增大,与月经无。 乳腺囊肿:有囊肿形成及哺乳和导管阻塞 病史,并无疼痛症状
1.部位:乳晕区及其周围多见; 2.包块结节回声: 无包膜,边界不清、形态不规整、内部回声不均;
3. 病灶位置表浅,接近皮肤;
4.可伴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符合良性淋巴结的特点; 5.CDFI:可探及血流信号,分级1-2级;
6.频谱多普勒表现 收缩期陡直的低速血流,舒张期有较高的持续正向血流,血管内阻力较低,RI ﹤ 为0. 60 ±0. 07
青春期乳腺
妊娠期乳腺
哺乳期乳腺
乳腺炎症
病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病理:急性炎症(炎性肿块)->坏死液化- >脓液吸收->纤维组织增生->慢性炎症 (包块) 临床表现: 好发于哺乳期妇女,特别是初产妇。 寒战、高热、血象升高、患侧乳房的红、肿、 热、痛及周围淋巴结的肿大。 经久不愈则形成慢性炎性肿块。
(1_)实质团块型:以低回声为主,病灶的回声强度可表现为 均比乳房皮下脂肪层更低, 回声不均,可表现为且在病灶 的中心部位回声相对增强,周边部回声弱;也可伴有不均匀 散在分布粗光点、光斑,个别可有微钙化
(2)囊实混合性
低回声肿块内有小液化区,部分呈中央液化的低回声团 块,液化区透声差,肿块后方回声可增强,不增强,甚至轻度 衰减 (3)导管扩张型 导管扩张,呈囊状或串珠状,内壁不均匀低回声增厚
乳腺超声培训培训课件
2023-10-29•乳腺超声概述•乳腺超声技术及操作流程•乳腺疾病超声诊断目录•乳腺超声诊断的优缺点及展望•乳腺超声检查的规范化与质量控制•案例分享与讨论01乳腺超声概述乳腺超声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对乳腺进行无创性检查的方法。
乳腺超声定义乳腺超声利用高频探头向乳房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在乳房内反射后,探头接收反射的超声波并转化为图像信号,通过图像显示乳房内部结构。
乳腺超声原理乳腺超声的定义与原理乳腺超声检查目的乳腺超声检查主要用于筛查和诊断乳腺癌、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等乳腺疾病。
乳腺超声检查意义乳腺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辐射、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等优点,为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了重要手段。
乳腺超声检查的目的与意义乳腺超声发展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起,乳腺超声逐渐应用于临床,并经历了从手动扫描到全数字化自动扫描的演变。
乳腺超声现状目前,乳腺超声已成为临床乳腺疾病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准确性和灵敏度较高,为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
乳腺超声的发展历程与现状02乳腺超声技术及操作流程在开始检查前,确认患者的身份,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确认患者身份告知检查流程准备检查区域向患者解释超声检查的流程,以及检查的目的和必要性,以获取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确保检查区域的整洁和安静,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和物品。
03乳腺超声检查前的准备0201在患者乳房上涂抹耦合剂,以确保超声波的良好传导。
涂抹耦合剂使用超声探头对乳房进行扫描,观察乳房的结构和组织变化。
扫描乳房详细记录超声图像和诊断结果,以及患者的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
记录结果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应避免佩戴金属物品,以免干扰超声波的传播。
避免金属物品患者应保持舒适的姿势,以便进行更准确的检查。
保持舒适姿势在检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注意隐私保护03乳腺疾病超声诊断乳腺增生总结词乳腺增生是乳腺最常见的良性病变,多发于中年女性。
详细描述乳腺增生的超声表现为乳腺组织结构紊乱,回声不均匀,可伴有结节感。
乳腺超声检查标准版ppt课件
乳腺解剖概要 乳腺正常声像图 乳腺脓肿 乳腺增生症 乳腺良性肿瘤 乳腺癌
乳腺解剖概要
乳腺位于胸前约第三和第六肋骨水平之间,附着在胸壁肌层和胸大肌 筋膜之上,外围包有脂肪和皮肤。腺体向腋窝有角状凸出,乳头位于乳 房中心临床常以乳头为中心,将乳房分为4个象限,分别为外上、外下、 内上、内下。
皮下筋膜和脂肪(低回声显示)
腺体(中等强度回声,分布均匀)
Cooper韧带(皮肤与腺体层之间的三角形强回声)。腺体后方为胸肌和胸 壁
结构,胸大肌为均质性低回声区,肋骨横切时为椭圆形衰减区,肋间肌呈点
状低回声区。
正常乳房大小,皮下脂肪层及腺体的厚度因个体差异和所处生理状态不
同等有很大差异。
乳腺正常声像图(补充内容)
乳腺脓肿
知识补充: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大多数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最初 3~4周内,致病菌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临床表现主要有乳 房胀痛、皮温升高、压痛、局部扪及界限不清的硬结,病情发展可出现寒战、 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局部组织可发生坏死、液化而形成脓肿 。
乳腺良性肿瘤
4.乳管内乳头状瘤可在乳晕周围探及异常回声区。 5.肿块L/T多小于等于1。 6.彩色多普勒肿块周边和(或)内部探及动脉血流,频 谱一般呈低速低阻型,RI<0.75 。
乳腺良性肿瘤
鉴别诊断 1.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鉴别:见乳腺癌 2.乳管内乳头状瘤与乳腺癌鉴别:多有乳头溢液或溢血 ,乳腺中午周边或一侧可见液性暗区。 临床价值 主要是确定乳腺内有无肿瘤,以及肿物的位置、大小、 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情况,并判断肿物的性质。
正常乳腺声像图分为四型 导管型:乳腺导管征象明显,腺体组织较厚,脂肪组织较少,多见于 18~30岁的年轻未哺乳女性。 混合型:腺体组织较多兼有部分脂肪成分,多见于育龄期妇女。 致密型:腺体组织萎缩,变薄,纤维和脂肪组织增多,多见于绝经期 妇女。 不均匀型:较少见,年龄段不明显,腺体较杂乱,导管征象不明显。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培训课件
•病理改变分单纯性、硬化性、囊性增生三
类。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10
声像图特征:
•单纯性增生:乳腺呈局限性扁平状增厚,边界不清, 内部回声增强,不均匀,正常结构消失,并可伴导 管轻度扩张。
•腺型小叶增生:腺体增厚,回声不一。浅表层多呈 低回声团块,可不规则。深层呈排列紊乱的增强的 条索状回声,以乳腺外、下侧为主。
•CDFI:肿块可见线状或条状血流信号,且动脉信号丰富, 峰值速>12cm/s,肿块周边亦可见较多的血流信号。多数学 者认为血流信号多少和速度高低是鉴别良恶性肿块的重要 指标。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17
具有特征性回声的乳腺癌的声像图表现。 乳癌后方回声取决于肿块内纤维组织及腺体成分的多少。
•乳头状导管癌:常位于乳头的后方,中心导管内充满实质性 低回声团块,管壁显示不清,肿块可向外浸润,边缘不规则。
4
探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方法:直接法、间接法。由外向乳头中心 扫查。
注意事项: •轻重适度,探头紧贴皮肤。 •活动度大的肿块,用另一只手固定肿块。 •左右对比。 •八个象限:上、下、内、外、外上、外下、 内上、内下。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5
病理性声像图
乳腺炎 乳腺增生 乳腺囊肿 乳腺导管扩张征 乳腺纤维瘤 乳腺癌
后方回声 无改变或略增强
皮肤浸润 无,界限清楚
活动程度 好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恶性肿瘤 不规则,呈伪足样浸 润 欠清,不光整 无 强弱不等,分布不均 细小、多、团簇状 无改变或略减弱 有,凹凸不平 差(较固定)
21
小乳癌
直径<1.0cm。具有以下几点,应怀疑乳癌。 边界不清。 呈小分叶状。 纵径>横径。 内有钙化点。 血流丰富。
乳腺超声医学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管呈放射状,分别开口于乳头。腺叶间的纤维束连接 腺叶和皮肤,使其得到支撑,称乳房悬韧带。腺叶― 小叶―腺泡
妇女乳腺的生理变化可分为5个时期: 1、 青春期 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乳腺导管及间质增生, 导管扩张,分支增多,最后形成小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性成熟期 乳腺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 腺体层较厚,脂肪层较薄。 3、 妊娠期 早期乳腺小管增大,增多,腺 泡也增多,导管扩张,后期除腺体,导管增大 外,腺泡细胞开始有分泌活动,管腔内开始出 现分泌物。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尽量在不同部位取样1-3次,取样容积1.5- 2.0mm,角度﹤60度,而肿块内呈点状的血流方 向不可能确定,则角度可为0度,检查时注意, 受检妇女现在生理状态属于那一期,根据妇女的 生理变化,去分析超声图像,加以正确的诊断。 应常规对双侧乳腺进行对比检查。另外,应了解 有无乳房整形或再造手术史。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移,另外,乳腺癌的血行转移还有一个特殊的途径, 就是椎静脉系统的转移,椎静脉丛与每一对肋间静脉 均相交通,且椎静脉丛无静脉瓣,静脉压力低,因此, 乳腺癌细胞在未经上腔静脉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前即可 经肋间静脉进入椎静脉系统,发生脊椎骨转移。
再在病变区做彩色血流检查,观察病灶区血流的 多少及分布特点,在病灶的异常血流部位取样做脉 冲多谱勒频谱分析,获得必要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最后观察腋窝,锁骨下及乳内血管旁有无肿大的淋 巴结。
乳腺超声诊断培训课件
与月经周期有关的乳腺胀痛。双侧乳房可先后发生多 个大小不等结节,结节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但与皮
肤和胸大肌不粘连。
多有衰减 有 触诊边界大,超声小
有,特别是周边的血流 丰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乳腺增生病
1.临床表现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乳腺增生症以乳腺实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增生为主要表 现。
1.皮肤,为一增强的弧形光带,厚约0.5~3mm, 边界整齐,光滑。
2.皮下脂肪层及浅筋膜浅层:浅筋膜浅层较薄, 不能显示。脂肪层呈弱回声,其境界不清,厚 薄不一致,有时可见悬吊韧带。
3.腺体层:腺叶呈中等强度的光点,或光斑,导 管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光环,内为暗区1~2mm, 排列不整齐,但大小相似。
4.乳腺后脂肪及浅筋膜深层
5.胸大肌、胸小肌:为均匀低回声区。
6.胸壁、肋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乳腺超声解剖
• 乳腺的基底部位于前胸壁锁骨中线2~5肋 间,覆盖胸大肌,成年女性的乳房呈半圆形, 中央有乳头突起,其周围为乳晕。
《乳腺超声》PPT课件-PPT文档资料
乳腺纤维腺瘤病理与临床
常见于中青年妇女,单发多见,外上50% 由上皮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增生所致 大体病理多有完整.薄层纤维包膜,表面光滑
或呈结节性分叶状 腺管成分多者,质软; 纤维成分多者,质硬.病
程较长者,可以出现钙化.
乳腺纤维腺瘤的声像图表现
形态:多数椭圆形或圆形, 前后径<横径,能活动和被 压缩
边界:多有完整的薄高回声包膜,有典型的侧方声影, 边界清晰.少数呈细小分叶状
内部:多数为均匀低回声,少数回声不均. 多为无血流 和少量血流,体积较大的肿瘤(>2cm)血供可丰富, 多 数RI小于0.7.病灶后方腺体回声多数正常,少数增强
乳腺癌病理与分类
多来自导管及小叶上皮细胞,据其发展阶段分为原位癌 和浸润性癌,共分为4类:
探头适当轻度加压,但进行多普勒检查时,避免探头压 迫乳房.
结合触诊:较大的病灶临床能触及,但不能完全依赖触 诊
了解
乳腺囊性增生的病理与临床
典型表现为月经来潮前几日双侧乳房胀痛 , 月经来时症状即减轻,绝经后可自行缓解
可触及多个结节,边界不清,其大小和质地亦随 月经周期变化
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卵巢内分泌失调有关
多数病例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质硬,边界不清;少 数病灶侵及 Cooper‘s 韧带时,可有乳头凹陷. 橘皮样皮肤.
乳癌的共同声像图表现
边界:不整、凹突不平,呈锯齿状或蟹足样, 界限常不清
内部回声:多呈低回声、不均,少数呈等或 强回声.部分病例可见微小钙化点.
后方回声:衰减 浸润:向周围组织或皮肤浸润(纵横比>1) 内部及周边血供丰富,有新生血管,动脉阻力指
乳腺超声
乳腺超声解剖
位置:胸前第26肋骨之间,胸 大肌的浅面
乳腺超声(学习用)PPT课件
21
22
四 乳腺疾病 1 、乳腺增生症:又称乳腺结构不良,是乳腺主 质(腺叶及导管)和间质(脂肪及结缔组织)不 同程度地增生与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结构在数量 和形态上的异常。常可形成可触及的肿块,既非 肿瘤,也非炎症。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 楚,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和精神因素有关。多数 观点认为乳腺增生症与乳腺癌并无直接联系,它 只是乳腺癌多种危险因素之一。
23
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 (1)乳腺单纯增生:多见于生育期中年妇女,好发于 30-40岁,是乳腺结构不良的早期病变,病变较轻微, 临床上常伴有周期性疼痛。乳腺单纯增生没有清楚的边 界,没有包膜,不形成肿块,为质地坚韧的乳腺组织。
24
(2)乳腺腺病病理改变:以乳腺小叶小管,末梢 导管及结缔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为特点。依其 不同发展阶段及组织形态分为三期:早期小叶增生 期,中期为纤维腺病期,晚期为纤维化期。当增生 管泡和纤维组织共同构成独立,界限分明的实
肋,下界平第6-7肋,内界达胸骨缘,外界达腋
前线。有的乳腺腺体向腋部有一突出部分,称外
侧突,也可称副乳。
3Hale Waihona Puke 临床上为检查记录方便,常人为地通过乳头中 心作垂直线,将乳腺分为五个区:外上,内上, 内下,外下,中央区。乳腺的形态,大小和功能 可随机体的各个生理时期,年龄及胖瘦而有较大 的差异。
4
乳腺的组织结构由浅至深依次为皮肤、皮下脂肪组织、 乳腺腺体和腺体间基质纤维、胸大肌、肋骨及肋间肌。 正常乳腺内含有15—20个腺叶,每一腺叶又分成许多 小叶,每一小叶由10—15个腺泡组成,腺叶之间由脂 肪组织及结缔组织分隔,每一腺叶有一单独的腺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甘兰 编辑 西安 李忠庆
1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课件
04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的最新 进展
高频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高频超声能够清晰显示乳腺组织 的细微结构,提高乳腺疾病的检
出率。
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的形态、边 缘、内部回声等特征的显示更为 细致,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变。
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 像技术,能够评估乳腺肿块的血 流情况,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恶性
通过高频超声检查,可以发现乳腺组织中的微小肿块、钙化灶等异常改变,有助于 早期发现乳腺癌。
对于致密型乳腺、年轻女性等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超声筛查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检 出率。
乳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 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
查等多方面信息。
超声诊断可以提供肿瘤的大小、 形态、边缘、内部回声等信息,
01
乳腺组织结构紊乱,腺体实 质不均质性增厚,回声增强
或减弱。
02
导管系统轻度扩张,呈囊状 或梭形无回声区。
03
增生腺体实质内可见散在分 布的点状或小片状低回声, 与周围正常腺体组织回声相
似。
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
乳腺癌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齐, 呈蟹足状或毛刺状。
乳腺癌后方回声衰减,部分肿块可出现 侧方声影。
乳腺内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囊壁 薄而光滑,后方回声增强。囊肿内透声良 好,无分隔及实性成分。
乳腺实质内出现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结节 ,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后方回声增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结节内血流信号稀少 或无血流信号。
03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的临床 应用
乳腺癌的早期筛查
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手段,超声诊断具有无创、无痛 、无辐射等优点,成为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10/2021
皮肤 皮下组织
腺体层 腺体后 组织 胸大肌
正常乳腺超声图像
1/10/2021
乳腺超声
2
正常乳腺的组织结构
导管小叶 结构 导管
1/10/2021
乳腺超声
3
纤维腺瘤
脂肪瘤
乳腺良性肿瘤
乳腺超声
4
1/10/2021
纤维瘤
乳腺癌
乳腺癌
恶性肿瘤
1/10/2021
乳腺超声
5
乳腺癌
• 多发生于乳晕下的较大输乳管内 • 无痛性血性溢液为主要症状,部分病人在乳晕
典型乳腺癌病例
性别女 年龄62 病史摘要:发现右乳肿块1周 体检:神情,心肺无殊,腹平软,无压痛,右乳外下象限可及1肿块,约3*2cm
1/10/2021
乳腺超声
6
典型乳腺癌病例
• 女 年龄46 • 病史摘要: 发现右侧乳房肿块1周 • 查体:左乳外上象限可及1肿块,约2 cm大小,质硬,活动度差。
1/10/2021
乳腺超声
7
乳腺癌超声声像图特点
乳腺癌的二维直接征象有以下 8种: ➢ (1)超声测量的肿块大小与临床触诊所及肿块大小的比
值<1。 ➢ (2)肿块形态不规则,部分肿块纵横径比值>1 。 ➢ (3)大部分肿块边缘毛糙,无包膜,边界呈锯齿状或蟹
足状毛刺少部分肿块边界较清,呈小分叶状边缘改变。 ➢ (4)肿块内部呈低回声,分布不均匀。组织出血、坏死
双侧侧方声影常为良性肿瘤 衰减或单侧侧方较宽声影可能为恶性肿瘤 若为增强不能判读良恶性
侧方声影(双侧)
纤维瘤
衰减
纤维瘤钙化
无变化
癌
衰减
癌
乳腺超声
18
1/10/2021
有的不是恶性肿瘤,也会看到后方衰减 如库伯韧带、癍痕、钙化 纤维化组织、异物等
浸润性导管癌 后方增强
库伯韧带后方的回声衰减 纤维瘤钙化 后方衰减
或发生囊性变时可出现无回声区。 ➢ (5)微钙化灶:呈砂粒状或簇状分布。 ➢ (6)肿块后方回声可表现为衰减、不衰减、增强及侧方
声影等几种形式 ➢ (7)局部腺体增厚、结构紊乱。
乳腺超声
8
1/10/2021
病变的描述内容和规范用语
•肿块的形状
圆形或椭圆形 大部分为良性种瘤
不规则状
几乎为恶性肿瘤
叶状
大叶状 良性肿瘤
微小叶状 常为恶性种瘤
1/10/2021
分叶数目太多应归为BI-RADS4
乳腺超声
9
纤维腺瘤:分叶状、成角畸形
浸润性导管癌:形态不规则 边缘见多个小分叶
乳腺超声
10
1/10/2021
纵横比
纵横比大于1时可能为恶性
纤维腺瘤 长轴平行于腺体方向生长
1/10/2021
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超声 纵向浸润性生长(纵/横﹥111)
1/10/2021
乳腺超声
积乳囊肿 等回声
脂肪瘤
高回声
16
内部回声分布形态
均匀的、非均匀的 良性肿瘤 均匀的 恶性肿瘤 不均匀的低回声
肿块形状随着压力而改变
内部回声形态受到压力表现为更加均匀很可能 为良性
但不随压力而形状改变的肿瘤不能断言为恶性
乳腺超声
17
1/10/2021
后方表现
衰减、增强、无变化
肿块的边缘
清楚的、平滑的、不清楚的、微小叶状 不规则的、锯齿状的、角状边缘或针状突出
描述时可用两种形容词表示 (1)不清楚且不规则的 (2)不清楚但是平滑的 (3)清楚但是不规则的 (4)清楚且平滑的
乳腺超声
12
1/10/2021
边缘毛刺及恶性环
❖ 恶性肿瘤毛刺:乃癌灶扩散所致,故 大致可分为癌床带、炎性细胞浸润带 和结缔组织增生带,由三个带构成一 个根部粗、尖端细的齿状致密影;小 分叶状边缘改变是指边界较清、但有 超过3个 的连续小分叶,有时仅在肿 瘤的某一部位可见,这是由于肿瘤生1/10/2021
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
1/10/2021
❖ 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周边可见厚薄不均的强 回声晕环绕(空心箭头),边缘可见细线状毛刺突出 于肿物 (细箭头),后方回声衰减(虚线)
❖ 毛刺和强回声晕往往并存,多 左图1/1:0/202肿1 块内砂粒状小钙化(箭头) ❖ 右图:显示肿块内不规则液性暗区
长速度不完全一致面形成的边缘改变。
乳腺超声
13
边缘不清楚且不规则 角状边缘或针状突出
恶性肿瘤的概率相当高
乳腺超声
14
1/10/2021
边缘表面为细薄的高回声
常见于囊肿或纤维腺瘤 但该“包膜”回声只看两个切面是不够的, 应仔细评估其完整性
乳腺超声
15
1/10/2021
内部回声
囊肿 无回声
乳腺癌
低回声
声,边界清晰,后方回声增强 • 囊肿数目可为多发或单发,大小不等
乳腺超声
31
乳腺纤维腺瘤
• 多见于中青年女性 • 超声特点
– 肿块呈圆形或分叶状 – 边界清晰 – CDFI:内部可显示血流或周边见少许
血流信号,分布规则
乳腺超声
32
1/10/2021
乳腺纤维腺瘤
1/10/2021
乳腺超声
33
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超声
19
1/10/2021
钙化点
常为恶性种瘤的特征之一
较小时后无声影,较大的钙化点可有声影 恶性钙化:
大小不一 形态各异 细线状、分支状 5个以上是成簇状、节段性或楔形分布
微小钙化在乳腺癌不同病理类型中的分布是不同的 多见于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超声
20
1/10/2021
恶性钙化
1/10/2021
后二者往往是肿瘤的直接征象
导管均匀扩张则是间接征象
前二者往往是非特异性表现
导管内结构紊乱与导管内癌有相关性
乳腺超声
25
1/10/2021
哺乳期乳导管 均匀扩张
乳腺超声
26
1/10/2021
乳腺癌(间接征象)
❖ 左图:显示肿块向乳腺前方发展
❖ 右图:皮肤增厚、水肿,皮下淋巴管扩张
乳腺超声
27
1/10/2021
点状钙化
簇状钙化
乳腺超声
21
1/10/2021
乳腺内密集点状钙化 恶性钙化
乳腺超声
22
良性钙化: 杆状(导管扩张) 爆米花样(纤维腺瘤) 蛋壳样(如囊肿) 散在分布
乳腺超声
23
1/10/2021
纤维腺瘤 大钙化
乳腺超声
24
1/10/2021
导管扩张
轻度均匀扩张 扩张伴局限性占位 导管内结构紊乱
乳腺超声
29
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
1/10/2021
❖ 左图:乳腺癌患者在患侧腋窝可见肿大的淋巴 结(游标),该淋巴结皮质明显增厚
❖ 右图:淋巴门结构偏心(星号) ,CDFI:血流 偏心分布(正常淋巴结内血流分布为对称性)
乳腺超声
30
1/10/2021
图3 乳腺腺病伴囊肿形成 • 典型囊肿(箭头及游标)的超声表现为:无回